1. <rp id="zsypk"></rp>

      2. 歡迎來到瑞文網!

        分享春節放鞭炮的習俗

        時間:2022-01-15 08:58:01 分享春節放鞭炮的習俗 我要投稿

        分享春節放鞭炮的習俗

          放鞭炮的注意事項

          1、遠離易爆物品。

          放鞭炮時應該遠離易燃易爆物品,比如柴草堆,煤氣罐等,一旦發生危險后果將不堪設想。

          2、放置穩當后再燃放。

          在燃放鞭炮時,應該將鞭炮高高掛起或者放置在安全的空地上。同時要注意周圍是否有人,有人的話千萬不能放。在放鞭炮時,千萬不能用手拿著放,否則鞭炮在極短的時間內容易燃爆,后果不堪設想。鞭炮通常用香條點燃,很少用打火機、火柴點燃,使用明火應特別注意。

          3、人群遠離。

          燃放鞭炮時,人應該盡量遠離,不可因為好奇而湊近。鞭炮聲過響的話,還應該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4、過一會再走近。鞭炮點燃之后可能會存在暫時沒有爆炸的鞭炮,要過一會再走近,不要立刻走近,最好過15分鐘之后再走近檢查情況。

          分享春節放鞭炮的習俗

          放鞭炮有著辭舊迎新之說,寓意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分享春節放鞭炮的習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人有在春節燃放鞭炮的習俗。鞭炮也叫爆竹,爆竹聲中除舊歲。除夕夜里人們用爆竹聲辭舊歲迎新春,大年初一人們一開門便燃放爆竹,叫做“開門爆竹”。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燃放爆竹的時間已不限于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開始,子夜零時達到高潮,俗稱“迎神”。這時,無論貧貴賤均要放爆竹。

          鞭炮是中國特產,除了傳統的百子鞭炮、單響、雙響的花炮外,還有許許多多的花炮,并取了一個個文雅、富于詩意的名稱。如:“金菊吐艷”、“飛雪迎春”、“仙女散花”、“白雪紅梅”、“金猴騰空”等等,還有百頭、千頭、萬頭,甚至長達十萬頭的巨型鞭炮,真是應有盡有,五花八門,F在的爆竹更多的是喜慶娛樂的活動。而且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婚慶嫁娶、重大典禮,以至建房、開張,人們都習慣放鞭炮來慶祝,表示喜慶。

          鞭炮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南朝梁代宗懔《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說,人們在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燒,竹子在火中的爆裂聲能夠趕走怪獸惡鬼。

          春節的習俗(精選5篇)

          過新年的習俗從上古時代流傳至今,經過不斷演變逐漸形成了一種“年”文化。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習俗(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的習俗1

          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的旁邊,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后,又有畫鐘馗故里賜福鎮宅圣君鐘馗門神,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后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敷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的'意思,后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春節的習俗2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所以才有那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后來畫門神像于桃木上,最后簡化為在直接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后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于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云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后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于外,紅條鑲于內。所以,一到大年三十,人們就把早已準備好的春聯貼在大門上。

          春節的習俗3

          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里,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鐘馗送!、《天官賜!、《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后發展成掛歷。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于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春節的習俗4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還有的人家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兒,整晚都不能入眠。根據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就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春節的習俗5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后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奶奶的臥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

        【分享春節放鞭炮的習俗】相關文章:

        春節放鞭炮11-22

        春節放鞭炮圖片03-16

        過春節放鞭炮的作文01-08

        過春節,放鞭炮作文12-06

        春節趣事放鞭炮作文12-24

        春節放鞭炮英語作文01-18

        無錫的春節習俗12-27

        春節的習俗_作文09-06

        春節放鞭炮作文800字01-14

        春節放鞭炮的作文(集錦15篇)11-2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