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文言文如何翻譯才能得10分?

        時間:2022-03-31 08:49:27 文言文 我要投稿

        文言文如何翻譯才能得10分?

          文言文是考試中的必考題型,掌握文言文翻譯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答題,拿到高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言文翻譯方法,供各位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言文如何翻譯才能得10分?

          文言文翻譯

          一、要明確文言文翻譯的基本要求:忠于原文,準(zhǔn)確通順

          文言文翻譯有三大標(biāo)準(zhǔn),即“信、達、雅”。

          所謂“信”,指譯文要忠于原文,準(zhǔn)確無誤,如實傳達原文的意思,不能曲解原文的意思。

          所謂“達”,指譯文應(yīng)通順、曉暢,沒有語病,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

          所謂“雅”,指譯文不僅要準(zhǔn)確、通順,更要生動形象、優(yōu)美自然,能完美地表達原文的風(fēng)格神韻。對于高中生而言,能達到“信”足矣,若能做到“達”,則是錦上添花。

          二、要遵循文言文翻譯的基本原則:字字落實,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字字落實”,即要求我們在翻譯文言文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

          “直譯為主”,即要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直接翻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章。

          “意譯為輔”,即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還要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語言習(xí)慣來重新調(diào)整語序,使句意更通順、流暢。

          如翻譯《燭之武退秦師》中“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如何做到字字落實,語意通順呢?臣——我;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使“臣之壯也”成為整個句子的狀語成分;壯——正值壯年或壯年(的時候);猶——還;今——現(xiàn)在;老矣——老了;無能——不能;為——做什么或干什么;也已——了。由此可譯為:我壯年的時候,尚且還不如一般人;現(xiàn)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三、要掌握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步驟:把握大意——逐一切分——翻譯全句

          首先,須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對文中講述的背景、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前因后果(或者文章的主要觀點和論據(jù))要心中有數(shù),即一定要在具體的語境(上下文)中理解待翻譯的語句,這就是命題者在原文中給待翻譯的句子畫線的初衷——讓考生在原文中快速找到該句,結(jié)合上下文正確把握語句的含意。切忌一上來就匆匆忙忙翻譯文言語句,這樣容易望文生義。

          如《桃花源記》“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絕境”,就不能望文生義地理解為現(xiàn)代漢語的“沒有出路的境地”。因為從全文語境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無著落的問題,因此,“絕境”應(yīng)是“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其次,翻譯句子時,應(yīng)先將文言語句以詞為單位逐一切分,然后用“留、刪、換”的方法依次加以解釋,再用“調(diào)、補、變”的方法將解釋出來的詞義連綴成句。如若遇到疑難詞或句,可暫時緩一緩,等譯完上下文,再整體上進行合理推敲。這一步驟中,一定要學(xué)會圈定關(guān)鍵詞,就是閱卷時所謂得分點,比如重點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以及古今異義詞等,必須保證這些得分點準(zhǔn)確無誤。

          最后,譯完全句,還須通讀一遍,仔細檢查重要語法現(xiàn)象及得分點是否已體現(xiàn)出來,句子是否通順,有沒有語病等,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然后認真謄寫即可。

          四、要學(xué)會文言文翻譯“六字訣”:留、刪、換、調(diào)、補、變

          “留”,即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國名、人名、地名、官職名、帝號、年號、器物名、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以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

          如《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中,帝王紀(jì)年、人名、地名和官職名,翻譯時都可保留不譯。

          另外,還應(yīng)注意,譯文要保留原文的語氣,是陳述的應(yīng)譯成陳述語氣,是感嘆的應(yīng)譯成感嘆語氣,是疑問的應(yīng)譯成疑問語氣。

          “刪”,即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

          比如《六國論》中“夫六國與秦皆諸侯”中的“夫”,是發(fā)語詞,不譯;

          再如《師說》“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中的“也”,是表句中停頓的語助詞,不譯。

          “換”,即替換。一是對同一事物或行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稱,翻譯時應(yīng)結(jié)合語境用現(xiàn)代的指稱去替換古代的指稱。

          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把“目”換成“眼睛”,把“首”換成“頭”,等等。二是把文言單音詞換成現(xiàn)代漢語雙音詞,將詞類活用詞換成活用后的詞,將通假字換成本字,等等。

          如《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中的“傳道受業(yè)解惑”應(yīng)譯成:傳授道理、教授學(xué)業(yè)、解釋疑惑。

          “調(diào)”,即調(diào)整。把古漢語倒裝句如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短語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等調(diào)整為現(xiàn)代漢語句式。

          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中“求人可使報秦者”是定語后置句,應(yīng)譯為“尋找可以派去回復(fù)秦國的人”。

          “補”,即增補。補出句中省略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詞句,使句子更順暢,意思更準(zhǔn)確。補充部分要加小括號。

          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句中“與”前省略主語“鄒忌”,“與”后省略賓語“客”,翻譯時都應(yīng)補出。

          “變”,即變通。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chǔ)上,活譯有關(guān)文字。

          如《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這里運用鋪陳排比,如果直譯就不妥,可變通譯為:(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

          以上六種方法不是孤立的,在翻譯時要綜合運用。

          總之,要快速、準(zhǔn)確地翻譯文言語句,其根本還在于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尤其是實詞的積累?荚嚂r,我們只要銘記翻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則,運用行之有效的技巧,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言文翻譯九法

          1、保留法

          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器具等,可保留不變。例如:

          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勾踐滅吳》)

          ——“越王”是官名,“勾踐”是人名,“會稽”是山名,翻譯時保留不變。全句可譯為“越王勾踐退守在會稽山上”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是時間,“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全句可譯為“慶歷四年的春季,滕子京被貶到巴陵郡做太守”

          2、補充法

          古代漢語中有很多省略現(xiàn)象,翻譯時應(yīng)補出省略的成份。例如: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之)以事。(《鴻門宴》)

          ——動詞“告”的后邊省略了代詞“之” ,全句可譯為“項伯于是連夜騎馬奔馳到劉邦的軍營,把事情全都告訴了他!

          荊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勢耳。(《赤壁之戰(zhàn)》)

          ——動詞“逼”后邊省略了介詞“于”,全句可譯為“荊州的百姓依附曹操的原因,是被他的兵勢所逼罷了”

          3、刪除法

          刪去不譯的詞。例如:

          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夫”是發(fā)語詞,譯時應(yīng)刪去。全句可譯為“晉國,有什么滿足的呢”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逍遙游》)

          ——“之”位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應(yīng)刪去,句可譯為“鵬鳥飛往南海時,激起的水花達三千里。”

          4、替換法

          翻譯時應(yīng)把古詞換成現(xiàn)代詞。例如:

          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ā洞倏棥罚

          ——“而”“翁”“汝”應(yīng)分別換成“你”“爹”“你”。全句可譯為“你 爹回來,自會和你再算賬的”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季氏將伐顓臾》)

          ——“邦”應(yīng)換成“國家”。全句可譯為“國家四分五裂而不能好好把守“

          5、調(diào)整法

          文言文中變式句(謂語前置、定語后置、賓語前置、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等)較多,翻譯時,這些句子的詞序需要調(diào)整。例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不余欺”調(diào)整為“不欺余”。全句可譯為“古人沒有欺騙我啊!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調(diào)整為“能不易其志之縉紳”,全句譯為“大宦官魏忠賢作亂時,能不改變自己志節(jié)的官吏,中國這么大,能有幾人呢 ?”

          6、選擇法

          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較為常見,因此,選擇恰當(dāng)?shù)脑~義進行翻譯,成為文言文翻譯的難點。例如: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兵”是一個多義詞,它的義項共五條:a.兵器; b.士兵; c.軍隊; d.軍事; e.戰(zhàn)爭。這個句子用a項最恰當(dāng)。全句譯為“砍下樹木作為兵器,舉起竹竿作旗幟”。

          去今之墓而葬焉,時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記》)

          ——“去”是一個多義詞,它的義項共四條:a.離開;b.廢除;c.距離;d. 前往。這個句子用C項最恰當(dāng)。全句可譯為“距現(xiàn)在修墓并將他們安葬在這里,那時間只有十一個月罷了!

          7、靈活法

          遇到活用詞時,應(yīng)靈活地譯出該詞的活用意義。例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xué)》)

          ——“水”譯為“游泳”。名詞活用為動詞,全句可譯為“借助船只遠行的人并不是會游泳卻能橫渡江河。”

          六王畢,四海一。(《阿房宮賦》)

          ——“一”譯為“統(tǒng)一”,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 全句可譯為“六國滅亡了,天下統(tǒng)一了!

          8、固定法

          文言文中的固定格式有固定的譯法。例如:

          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無乃……與”是固定格式,譯為恐怕……吧”全句可譯為“恐怕應(yīng)該責(zé)備你吧?”

          其李將軍之謂也?(《李將軍列傳》

          ——“……之謂也”是固定格式,譯為“說的就是……吧!”全句可譯為“大概說得就是李將軍吧?”

          9、意譯法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義,直譯會不明確,應(yīng)用意譯。例如:

          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過秦論》)

          ——舉起馬鞭子駕御天下。(直譯)

          ——用武力來統(tǒng)紿各國.(意譯)

          秋毫不敢有所近.(<鴻門宴>)

          ——連秋天里野獸的毫毛也不敢接近.(直譯)

          ——財物絲毫不敢據(jù)為已有.(意譯)

          在實際運用中,上述九種翻譯的方法往往要結(jié)合使用,要注意各個不同方面的要求,才能辯清詞義,譯出忠實原文、表意明確語言而又通暢的好句子來。

          拓展:文言文翻譯技巧

          文言文翻譯技巧

         。1)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所謂直譯,是指用現(xiàn)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yīng)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所謂意譯,則是根據(jù)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

          (2)翻譯“六字法”:留、刪、換、調(diào)、補、變。

          第一步,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了解所譯文句大體意思,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找出句中需要著重翻譯的重點詞,一則為理清句意,二則為后面給重點詞選擇恰當(dāng)?shù)囊馑甲鰷?zhǔn)備。

          第二步,直譯求字字落實——留、刪、換

         、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凇皠h”,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

          主要有:

         、倬涫祝骸胺颉、“蓋”等發(fā)語詞。②句中:起結(jié)構(gòu)作用的助詞,如“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等,表提頓作用的助詞,如“者”“也”等,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中的“也”。表并列和順承關(guān)系的連詞,如“予與四人擁火以入”中的“以”。③句末:補足音節(jié)的助詞,如“頃之,煙炎張?zhí)臁敝械摹爸。以上的文言虛詞在實際的翻譯中,都無須譯出,若強譯,則屬錯誤。

         、邸皳Q”,就是替換。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①把古代用現(xiàn)在已不用的詞用現(xiàn)代漢語進行替換,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②變單音詞為雙音詞。古漢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所以在翻譯時,要把古漢語中的單音詞變?yōu)殡p音詞。

          第三步,意譯求文從字順——調(diào)、補、變

          ① “調(diào)”就是調(diào)整句式。需要調(diào)整的句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特殊句式,一是固定句式。需調(diào)整的特殊句式主要是指倒裝句(特殊句式有有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等),翻譯時,要把古漢語倒裝句調(diào)整為現(xiàn)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yīng)調(diào)整語序,以便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xí)慣。古漢語中還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不亦……乎”、“無乃……乎”“……孰與……”等,翻譯時,要把這些特殊句式按現(xiàn)代漢語的形式表達出來。

          ②“補”,就是增補。①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這就要求我們要對古漢語中的省略句要有所了解,并能判斷一個句子中哪些成分省略了,以便補出;②補出省略了的語句,古人用筆簡約,往往前面說過的話,后面一般就不再重復(fù),而在現(xiàn)代漢語,就要給出。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

         、邸白儭保褪亲兺。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chǔ)上,活譯為相關(guān)文字。這主要是指文言文中比喻、借代、引用等意義及夸張的說法、委婉地說法、互文地說法等,直譯時會不明確。如“秋毫不敢有所近”(鴻門宴)),直譯為“連秋天里野獸的毫毛也不敢接近”就顯得不合道理,而應(yīng)意譯為“連最細小的東西都不敢占有”,才能明確。

          5.關(guān)注七個重點

          從近幾年的文言文主觀翻譯題來看,考查的是對全句的理解,但命題人選擇文句是獨具慧眼的。他們往往會選擇那些有重要語法現(xiàn)象的文句讓考生翻譯,同時也將其列為高考閱卷的采分點,因此,考生必須特別注意這些采分點。在答題時,我們除了把握句子翻譯“信、達、雅”的要求,掌握“留、對、拆、增、刪、調(diào)”等六種翻譯方法外,還需注意以下七個關(guān)注點:

         。1)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語法現(xiàn)象,含有詞類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題專家特別關(guān)注的一項內(nèi)容。因此,我們在翻譯文言文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把握,仔細辨別。詞類活用主要包括名詞的活用、形容詞的活用、動詞的活用等。我們在翻譯文言文遇到含有詞類活用的句子時,一定要先判斷出詞類活用的類型,然后據(jù)此推斷其意義。

          例1: 兄曰:“無論弟不能樵,縱或能之,且猶不可!庇谑撬贇w之。

          譯文:哥哥說:“且不說弟弟不能砍柴,縱使能砍柴,還是不能去做!庇谑亲審堈\趕快回家。

          【解析】“樵”,名作動;“歸”,使動。

          例2:夫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譯文:吃飯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沒有吃的就無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糧食,父親和兒子就不能保全。

          【解析】“!被钣脼閯釉~,吃糧食。

         。2)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許多特殊句式,如“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等。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題老師看重。要想能夠準(zhǔn)確翻譯此類句子,就必須能夠譯出其句式特征;否則就極容易易造成失分。

          例3.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

          譯文:(顧)況,是吳地人氏,自恃有才華,很少有他推薦認可的詩文(或詩人)。

          【解析】無語言標(biāo)志的判斷句。

          例4.近日之事,釁難將成,賴陛下英明速斷,故罪人斯戮。

          譯文:近日的事,禍端將要釀成,幸虧陛下英明果斷,因而嚴懲了罪人。

          【解析】結(jié)構(gòu)助詞“斯”為提賓標(biāo)志,“罪人斯戮”即“戮罪人”。

         。3)一詞多義

          古代漢語的詞語大多是多義的,這種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常常是翻譯題考查的重點。在具體翻譯時,我們一定要注意結(jié)合具體語境從眾多的義項中選擇出最恰當(dāng)?shù)囊粋進行翻譯。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復(fù)習(xí)備考中要對詞語的不同義項加以區(qū)分辨別。

          例5、永樂元年入朝,留為故官。未幾,復(fù)謝去。

          譯文:永樂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lián)卧瓉淼墓俾。不久,又辭官離去。

          【解析】“故”為“原來” “謝”為“推辭”。

         。4)古今異義

          文言文中的古今異義現(xiàn)象非常普遍。這一知識點也是高考命題經(jīng)常涉及到的內(nèi)容。我們在翻譯文言文時尤其要特別注意那些存在古今異義的詞語,千萬不可以今譯古。否則,就會出現(xiàn)錯誤。

          例6.及得召見,遂見親信。

          【解析】這里的“親信”是“親近信任”之意,而現(xiàn)代漢語中則常指“親近而信任的人”。

         。5)單音節(jié)詞

          現(xiàn)代漢語詞匯以雙音節(jié)為主,而古代漢語詞匯與此相反,以單音節(jié)為主。此類知識點也常常是高考命題老師重點關(guān)注的'對象之一。因此,我們平時的復(fù)習(xí)備考過程中要加強對單音節(jié)詞翻譯的訓(xùn)練。在具體翻譯文言文時,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地把古漢語的詞匯當(dāng)成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詞去解釋。

          例7、隱處窮澤,身自耕傭。臨縣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解析】此句中的“耕傭”并非現(xiàn)代漢語中的雙音節(jié)詞,而是“耕”和“傭”兩個詞,意思是“種田”“做工”。按照評分標(biāo)準(zhǔn)如若不能解釋出“傭”的含義要扣分。所以該句應(yīng)譯為:(孟嘗)隱居在偏遠的湖澤,親自種田做工。臨縣的士人民眾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戶。

         。6)固定結(jié)構(gòu)

          固定結(jié)構(gòu)是文言文中的一種特殊現(xiàn)象,在翻譯時有相對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譯就會出現(xiàn)錯誤,因此,我們在翻譯文言文時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來翻譯,不能擅自意譯。

          例8.謚號所以垂之不朽。

          【解析】“所以”,由指示代詞“所”和介詞“以”構(gòu)成,表示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方式,可譯為“用來……的方式”。

         。7)修辭知識

          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有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具有這些特點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譯的方式,而應(yīng)根據(jù)其修辭方式的特點采用相應(yīng)的意譯方式。如果需翻譯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方式,有的需將喻體直接換為本體,有的就需抓住喻體采用形象描繪的方式進行意譯;如果需翻譯的句子采用了借代的修辭方式,就應(yīng)采用直接點明借代本體的方式進行翻譯;如果采用的是互文的修辭方式,翻譯時就要把相應(yīng)的內(nèi)容合并到一起意譯;如果需翻譯的句子是委婉的修辭方式,就要根據(jù)語境譯出句中所要表達的意思。

          例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析】此句采用了互文的修辭方式。如果不了解此修辭方式很容易將此句誤譯為:不因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悅,也不因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傷。正確的翻譯是要把相對應(yīng)的內(nèi)容合并到一起。此句應(yīng)譯為:不因為外物的好壞、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悅或悲傷。

          高考文言文翻譯主要考查以上內(nèi)容。因此,我們在文言文翻譯的備考過程中,重點要從上述角度,揣摩命題者的意圖,從而做到胸有成竹。惟其如此,我們才會事半功倍。

        【文言文如何翻譯才能得10分?】相關(guān)文章: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譯10-19

        關(guān)于穿井得一人的文言文翻譯12-28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譯2篇02-04

        如何用白話翻譯文言文11-19

        元稹《得樂天書》翻譯08-23

        劉禹錫,字夢得,自言 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原文翻譯12-06

        文言文“公輸”翻譯01-20

        孟子文言文翻譯01-13

        曾子文言文翻譯01-13

        海瑞文言文翻譯01-0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