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讀后感范文(通用6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記》讀后感范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醉翁亭記》讀后感1
《醉翁亭記》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這篇散文饒有詩情畫意,別具清麗格調(diào),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確是不可多得的。
優(yōu)美的意境。好的散文應(yīng)為詩,要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意境。所謂意境包含著意和境兩個方面的范疇,它是浸潤著作者主觀感情的藝術(shù)畫面。優(yōu)秀的散文應(yīng)該有風光綺麗的圖畫美,給讀者獨特的審美感受,以悅目而致賞心。
《醉翁亭記》開頭這一段描寫,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景色優(yōu)美的環(huán)境里,產(chǎn)生了愉悅的感受。另一段景物描寫,也是如此:“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幕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边@里寫到了清晨飄散開來的淡霧,傍晚聚擾來的煙云,春季發(fā)出幽香的野花,夏季蒼翠的綠樹,秋季潔白的霜色,冬季露出水面的石頭。一切都那么恬靜簡樸,淡雅自然。
《醉翁亭記》是歐陽修的名作,作為我個人十分喜愛這篇名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精神面貌十分樂觀。寫作時背景是歐陽修由于參加范仲淹的改革,后失敗,歐陽修被株連被貶,此問就是被貶滁州時作者創(chuàng)作的。
《醉翁亭記》讀后感2
至今閱古文已有百余篇,最喜歡的還是《醉翁亭記》。
這篇初二所學的古文,是值得反復看的,記得它與《小石潭記》、《岳陽樓記》在一個單元里,上到這兒時,老師說:“這三篇中,《小石潭記》是最淺的,因為僅僅是以愁而寫愁,《醉翁亭記》其次,因為他寫出了與民同樂,而《岳陽樓記》為最高,他不僅僅寫景,更抒發(fā)了自己心系天下的報負。”我當時點頭稱是。但實則我并不同意,《小石潭記》主題雖然不高,但此文的寫景是三篇中最細膩的,而《岳陽樓記》雖然主題高深,但“心系天下”,這東西實在是虛的很,而又是最無用的,設(shè)想:一個人心系了天下,別人依舊處在混沌中,一個人的吶喊必定是羸弱的社會精神所不能理解的,一個人的號召會招來更多的禍害?磥恚堑共蝗缦駳W陽修那樣,心系永州,與民同樂,自己也落個痛快。
我們不妨看一看《醉翁亭記》的行文安排:按語文考綱的要求——第一段是寫醉翁亭的地理位置與名字由來,第二段寫景致變化,第三段為永州人民的快樂登山之景,第四段點名身份和抒發(fā)淡淡愁緒,我看實則不然。這篇散文是用一種喝醉了的筆調(diào)寫的——二十一個“也”,一句三嘆,全文以一種超脫的基調(diào)所展開,那歐陽修好似凌于萬人之上,成仙了。致使全文“仙氣”很重。首節(jié)單“林壑尤美”四個字表層里層都有無比的超脫之感,而“漸聞”、“瀉出”、“峰回路轉(zhuǎn)”等詞語可謂無一詞可換,可見其用詞之極致!白砦讨獠辉诰啤币猿汕Ч琶,“得之心而寓之酒”——呵,多完美!第二段大用對偶,這古文中的常見手法在歐陽修的手下又活靈活現(xiàn)了:他把對偶與比較相結(jié)合,使得第二節(jié)五光十色,明暗多端,香氣撲面,樂亦無窮,仙氣縱橫。第三段與民同樂便很有講究了。永州人放下工作,前來跟隨太守游玩。
可見歐陽修在當?shù)氐穆曂是很好的,號召力不錯,更顯出他統(tǒng)治方針的正確和當?shù)孛耧L的樸實。當?shù)厝撕吞夭环直舜说匚坏牟町,共飲而樂,更見得其當官當(shù)搅藰O致——與民同樂。我以為便是如此,這一段有一些為自己歌功了。而我最愛的第四段,從醉眼中看到的景象果然不同——聲形兼?zhèn)。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完此段的當天,在我騎車回家的路上,居然真的就有一幕醉了的夕陽景在等我。橘紅的光撒在每一處,又好像隨風動起來了。霎時,橘紅,金黃和說不出的顏色交織在一齊,似在流淌。我醉于期中了好久。對于其中淡淡的愁緒,我總認為我是有的。歐陽修雖然快樂,但終是與永州人不同,這種格格不入的反差,也只能溶在酒里了,而我——與別人不同之感與日俱增。
白天我與同學嬉笑怒罵,到了晚上卻有說不出的孤寂,害怕應(yīng)對自己。這種東西我不可能溶在酒里,呵!那就溶在成堆的作業(yè)中了,呵!也許隨著我閱讀數(shù)量的增加,《醉翁亭記》的地位可能會被動搖甚至顛覆,但我只可會記著它給我?guī)淼母惺,因為這是我最初而最真實的心路歷程。
《醉翁亭記》讀后感3
早在初三時,我就學過大文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那時為了應(yīng)付中考,只不過當做一篇考試古文,沒有深入研究。而今,再次細細品讀,卻有著別樣的思考。
全文簡潔明了,一氣呵成,讀起來朗朗上口,渾然天成。當時老師強調(diào)了“樂”字是貫穿整篇文章的文眼。但我個人認為,文章更側(cè)重一個“醉”字。
縱觀全文,歐陽修“醉”于美酒之中,“醉”于美景之中,“醉”于賓客。游人。百姓的興致之中,可他豈是真醉?他醉而亦醒,醒而亦醉,縱情山水,喜于民樂,如此豪放醉人的文章,醉翁何醉?
縱觀歐陽修一生,無不散發(fā)出古代文人的高貴人格,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歐陽修做到了,做的坦坦蕩蕩。朝廷的排擠,政治上的失意,沒有使他就此頹廢,在遭貶的歲月里,他反而意志更加堅強,做得更好。但你能說,他沒有悲觀,他把失利全化為動力了嗎?不,他沒有。因為他沉浸在了“醉”中,最最醒醒何為頭?歐陽修把它掩藏的很好,他的《醉翁亭記》表面上在寫景,實際在抒情!白砟芡錁罚涯苁鲆晕恼摺,歐陽修能夠很清楚地看清自己,他沒有偏激,沒有沉淪,有的只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感。
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有時不一定要表達出自己最內(nèi)心的感受,不管好壞,都應(yīng)淡忘,就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同一個“醉”字,沒有“貴妃醉酒”的搔首弄姿,也不是逃避現(xiàn)實,不是李青蓮的“舉杯消愁愁更愁”。它反而更能讓人看清原來的自我!白怼敝皇且粫r的,歐陽修不會永遠這樣“醉”著,但他可以永遠擁有這種“醉”感--去沖淡,消解人生的沉重。這才是歐陽修讓人敬佩之處。
《醉翁亭記》讀后感4
山環(huán)滁州以競秀態(tài),瑯琊深秀漸聞水聲,一片碧波環(huán)繞的醉翁亭已化作樂趣的統(tǒng)一,已留下雨打風吹的痕跡,深深地刻下了當年醉翁的足跡。
與民同樂,樂在山水,領(lǐng)會在心。山水相映之美,將綠水與青山環(huán)繞。樹的綠是沒有邊緣的,仿佛在向四周擴散,連空氣中都彌漫著綠的氣息。水的秀不在于是怎樣清澈,而是倒映著天空與山的影子,這綠色與藍色調(diào)和,勾勒出另一片天地。釀泉水在山間傾瀉,彌漫著酒香的詩情在釀泉水中流淌,與水一道迎面傾瀉而來。人醉在景中,仿佛是人正在水汽中彌漫。
與民同樂,樂在宴酣,暢爽在酒。在溪水中捕魚,用泉水釀酒,這是生活中最真、最醇、最清新的滋味。野味山珍,雜亂擺開,美酒前陳,游戲歡樂,沒有拘束,撇開身份,這就是太守的酒宴。沒有名貴的酒菜,沒有拘束人的禮節(jié),有的僅僅是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一片熱鬧簡單的氣氛。于是,連滁州的人民都這樣簡單地生活,快樂地游玩,酒氣彌漫了整座城市。
與民同樂,樂在其樂,以人為樂。朝暮變換之美,樹林禽鳥和鳴,在這一派自然之景中,太守與游人共同歡樂。人民因視與太守同游為榮幸而快樂,而太守卻以人樂而樂,將醉與樂統(tǒng)一,從中便得到了精神的升華,于是便練就了醉翁與民同樂的'曠達。
四季更迭,朝暮變換,伴隨著日升日落,云歸云散;花開花落,水落石出,無窮盡的變化,變化著的角度,一同演繹著無窮的樂趣,將山水之秀麗發(fā)揮到極致。
《醉翁亭記》讀后感5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 多優(yōu)美的詞句呀!這出自于大作家歐陽修之手。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愛山水之甚深,名垂青史。
“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泵慨斅牎⒆x這些詩句,我似乎來到了那兒:走在山間小道上,耳邊傳來陣陣水聲,那聲音,似從遠方傳來,又像近在咫尺。再走幾步,那清泉便顯露出來了,這時,一只松鼠爬來,觸動了高高的葦草,通過葦草搖擺的空隙,我看見——一座竹亭建于水面之上,它莫非為醉翁亭也?……
這篇文章,寫得生動、簡潔,每個字都與大自然的元素緊密不離,體現(xiàn)了歐陽修清高的精神,和不與世人同流合污的作風。
歐陽修對于山水之間的樂趣,是比什么都愛的,他愛山,他愛水,他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了山水之間,他與大自然徹底融合到了一起,山水是他最親的親人。
我想,要是將他帶到城市里來的話,他會瘋的。讀過歐陽修作品的人都會發(fā)現(xiàn):他的寫作感情非常清高,總少不了一種孤傲的性格,很是生動。我們也應(yīng)該學習他的精神,要認準好與歹,與好人交往,與歹人隔絕,還要愛自然,這才是歐陽修寫作妙處之所在。
《醉翁亭記》讀后感6
大散文家歐陽修同范仲淹一樣,在北宋時主張改革;也同范仲淹一樣,被保守派排擠出朝廷,遠赴安徽滁州為官。但與范仲淹不同的是,歐陽修似乎遠比范仲淹灑脫:既然滿腔的報國熱忱無人欣賞,那就自得其樂好了―畢竟人生處處是風景,在眾人皆醉(實際上是佯醉)的情況下,何必與污穢一爭高下呢?!所以,在滁州,歐陽修精心經(jīng)營著自己的文字天地。布局謀篇、遣詞用句,無處不顯示出作者的苦心。
宋朝的大理學家朱熹曾在自己的《朱子語類》中說,歐陽修的文章,多是歷經(jīng)多次修改而成的;而后來真的有人得到了《醉翁亭記》的原稿,發(fā)現(xiàn)僅文章的開頭就改得一塌糊涂。圍繞“滁州四周皆山”這一內(nèi)容,歐陽修開始竟用了幾十句!改來改去,直到定稿的時候,才決定用“環(huán)滁皆山也”這五個字。
在這樣的苦心經(jīng)營下,《醉翁亭記》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當是理所當然的事了。不過,我在這里想說的,卻并不是歐陽修是怎樣的認真,而是說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相對于他的政治生涯而言甚顯“屑小”的事業(yè)―做文章上的心態(tài)。
雖說“文章千古事”,但對于歐陽修來說,在政壇上叱咤風云,于國于民有所作為,當是他最大的理想和追求。但是,當這種追求不合于世時,歐陽修也總有排遣的法子。他不消沉―《醉翁亭記》中的“樂”就足以證明;他也不昂揚―時勢不利,空有報國心,難得施展處。那么,好吧,自得其樂,經(jīng)營自己的另一方天地吧。
【《醉翁亭記》讀后感范文(通用6篇)】相關(guān)文章:
《醉翁亭記》讀后感范文(通用15篇)03-19
《醉翁亭記》讀后感范文06-17
醉翁亭記讀后感范文04-08
醉翁亭記讀后感(通用11篇)10-28
醉翁亭記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08-09
《醉翁亭記》讀后感12-31
醉翁亭記讀后感范文(精選11篇)10-28
《醉翁亭記》讀后感范文(精選3篇)05-30
醉翁亭記讀后感作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