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教學反思【精】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贈汪倫》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贈汪倫》教學反思1
長期以來,古詩教學采用的是串講法。這是傳統(tǒng)的講解古詩的方法,即先解詩題,然后釋詞,最后講解詩句的意思。整個教學過程是教師講解、學生傾聽,教師講完,課就上完的過程,形成了“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不要說學生不感興趣,教師自己也覺得枯燥煩膩,更別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也嘗試著讓學生對學古詩感興趣,并且感受到了其中的樂趣,F(xiàn)以教《贈汪倫》為例,說說我的做法:
一、 復習導入,鞏固舊知
在一堂新課的開始,用學生所熟悉的知識進行導入,可以消除學生的陌生感,使學生在舊知的基礎上很自然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讓新舊知識連貫起來,使知識系統(tǒng)化。《贈汪倫》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學生已經(jīng)學過好多李白的詩了。因此,上課時我先讓學生說說已經(jīng)學過的詩,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歸納如下:“李白的詩語言流暢,想象豐富,取材十分廣泛:有表達思鄉(xiāng)情懷的《靜夜思》,有贊美錦繡山河的《望廬山瀑布》,這些作品都是李白深入生活實際創(chuàng)作而成的。”在復習的基礎上加以歸納,不僅使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了回顧,還使學生懂得了寫作的取材廣泛必須源于生活。
二、 故事引路,激發(fā)興趣
學生大都愛聽故事,在課堂教學中選擇與學習內(nèi)容有關的故事,既能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又為后面的學習作了鋪墊。于是,緊接著復習,我設置了這樣的過渡語:“由于李白才華橫溢,性格豪爽,喜歡親近大自然,安徽涇縣桃花潭的汪倫便誠邀李白去做客。”接著,我便有聲有色地講起《李白“受騙”桃花潭》的故事。當講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與“桃花者,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并無萬家酒店”這些內(nèi)容時,我一方面模仿古人的語氣“子乎者也”了一番,另一方面又用解說者的語言旁白了一下。學生在哈哈大笑之余,不禁被汪倫的巧妙機智所吸引。到后來,他們自然而然地想知道李白怎樣寫詩答謝汪倫。
三、 自學詩句,理解詩意
俗話說:“教是為了不教!睂W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的學習主要依靠學生自己來完成!顿浲魝悺愤@首詩本身較淺顯,詩意較明朗,現(xiàn)在有講故事時的旁白作范例,學生理解詩句意思更是如魚得水。因而,當我出示教學掛圖,讓他們說說哪一個是李白,哪一個是汪倫并說明理由時,學生擺出了“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這一句。當我要求他們說出詩句意思時,許多學生躍躍欲試。有的學生還在領會“忽聞”的基礎上添上了這樣一段話:我循聲望去,原來是我的好朋友汪倫來送我了,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趁勢引導學生說:“別具一格的邀請,與眾不同的送別,深深感動了李白。因此,他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學生不約而同地朗讀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痹诶斫饬恕安患啊钡'意思后,詩句大意也就迎刃而解了。在領會了詩句所采用的修辭手法以后,學生自然而然地對比選用了“即使……也……”的關聯(lián)詞語連接詩句意思。
四、 誦讀感悟,體會感情
借助故事引路與學生的自學理解,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句難度已經(jīng)不大。因此,我便布置學生結合詩句回憶故事,模仿當時李白吟詩的語氣誦讀,讓他們在誦讀中反復感悟。接著,我便引導學生對兩句詩進行比較,說說在寫法上有何不同,共同的目的又是什么?學生發(fā)現(xiàn)敘事是為抒情作準備的,如果沒有敘事中的“忽聞”而受感動,就不會有抒情中的“不及”進行對比。最后他們都能抓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來體會,領會了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 拓展練習,一舉兩得
一般說來,學一首詩能學到體會到詩句表達的感情時,就可以劃上一個句號了。但那只是就一首詩一堂課而言,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得到真正的提高。為了讓學生對詩意有更深的理解,也想訓練一下學生的想象力,我便設計了改寫《贈汪倫》的作業(yè)練習。我提醒學生想象李白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離開桃花潭的,學生很快聯(lián)系到詩中的“忽聞”。有的說是李白離開時,沒有讓汪倫知道,是想避免常人離別的傷感;有的說不告而別未免失禮,李白曾留書一封告訴汪倫,汪倫見后就來送行。雖然學生的想象可能與事實完全不同,我也無從考證,但我認為比較合理。至少,學生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理解,有了自己的思考。
《贈汪倫》教學反思2
《贈汪倫》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一首贈別詩,表達的是朋友之間的深情厚意。全詩明白如話,質樸無華,雖只有四句,卻突出了兩個人深長的情誼,又沒有分離的感傷。
全詩的內(nèi)容學生理解起來很容易,當講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時候,我說:“桃花潭里的水有千尺深,也趕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看到這句詩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回答非常積極。
有的說:“他們兩個的感情真深。∥蚁胨麄円欢ㄊ欠浅7浅R玫呐笥!”
有的說:“如果我的朋友離開了,我也會送他,并永遠都記著他!”
有的說:“真羨慕他們有這么好的朋友,我也想有這樣的朋友!
還有的說:“我也想有這樣的朋友,在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對待朋友,不因為一些小事兒和他鬧別扭,他要是生氣,我就讓一步,哄好他!”
......
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著自己的想法,氣氛很熱烈,在他們的話中,我體會到了他們對“友愛、寬容、真誠”的感受,雖然他們不能用準確的詞匯表達出來,但他們的話語里深深的包含著對友情的理解。
我對他們說:“好朋友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比金錢還要珍貴,有一個好朋友,你會快樂一輩子。好朋友是用心換來的,真心的對待每一個朋友,你會收獲很多東西,希望你們走的每一步都有好朋友相伴!”
看著孩子們?nèi)粲兴虻谋砬,我擁有了一種收獲叫快樂!
《贈汪倫》教學反思3
現(xiàn)在不少教師關注的焦點仍僅是“知識”和“能力”在教學中往往自覺不自覺地抱著“理性的心態(tài)”運用“科學的方法”,把課文在學生面前肢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僅依靠語言文字目標的實現(xiàn)是不夠的,還應包括情感體驗,思維發(fā)展,審美感受等目標的共同實現(xiàn)。
《贈汪倫》一課的教學,我力求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引導學生“用心”讀書,將自己的情感思維方式,內(nèi)心體驗帶入學習過程中,無拘無束地釋放自己的情感,釋放自己的人生,釋放自己的靈性和悟性。
一、自主探究
本節(jié)課把教學的基本順序由講授式教學的“先講后學”變成了“先學后講”。通過自學、交流,學生個體和集體的學習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煉。如:要求學生借助課文注釋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經(jīng)過自學探究,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激發(fā)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和表現(xiàn)力,體現(xiàn)了教為學服務的思想,對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扎扎實實,層層推進
“自主探究—自讀感悟—悟情升華!斌w現(xiàn)了以理解為基礎,以讀促理解,以理解促朗讀能力提高的理念。讀的訓練層次清楚,形式各樣,在讀中有所感悟,在交流中升華體驗,達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標。
三、實踐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
上課伊始,激情導入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讀中感悟,悟情升華!皳Q關聯(lián)詞翻譯詩句”,“出版學生的名人名言”等活動都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的空間,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發(fā)揮創(chuàng)造的潛能,將語言與生活融合在一起,從而迸發(fā)出情感火花。學生“情動于中而形于外”,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讀的感悟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感情得到了升華。同時提高的不僅是對課文的深入理解,更是整體的語言素質的'提高。整個課堂教學都體現(xiàn)了學生是主體的教學思想,正是教師尊重學生的感悟和不同的理解,使學生充分打開思維的天窗,展開感情的雙翼,才有了精彩紛呈的名人名言創(chuàng)編。
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疑乃思之源”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有疑便化被動為主動,使學生主體地位悄然增強。
由“忽聞”而引發(fā)的問題:李白與汪倫感情如此深厚,李白要走了,汪倫為什么沒去送行呢?這個高質量的問題如巨石入江一下子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漣漪,老師的拋磚引玉打破了課堂的沉寂,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才有了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妙語連珠。
本節(jié)課也有很多遺憾,如:學生感情朗讀時,如多給大家參與評價的機會,學生的思維會更活躍,理解會更深刻。另外還應更多地關注學困生,學生的整體感悟、表達等能力會得到更有效的發(fā)展。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堅持把時間更多地留給學生,把講的機會更多地留給學生,把評價的自由還給學生,盡可能讓學生全身投入,全心投入,全情投入。
《贈汪倫》教學反思4
〈贈汪倫〉這節(jié)課我覺得總的教學效果還行。有好的地方,但也有不足之處。開頭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對這首古詩有進一步的了解。古詩分析得比較細,特別是古詩中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桃花潭水深千尺”,學生更能體會到作者對汪倫的.友情比桃花的潭水還要深。本節(jié)課主要以古詩的朗讀指導為重點教學,使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友情表達。我先讓學生自已讀,為古詩分節(jié)奏,然后再集體驗證他們這樣劃節(jié)奏的正確與否。再讓學生找出重讀的字詞,根據(jù)幾個問題感受讀這首古詩的語氣,最后通過配樂來朗誦,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也更能讓學生體會古詩表達的情感。通過幾種形式的朗讀,比如:同桌之間互相讀,扮演角色讀,能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感情,更快的背誦古詩。說一說這環(huán)節(jié)我覺得是本節(jié)課的點綴。通過課前找描寫友情的古詩,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讓學生更能體會本首古詩的感情做了鋪墊作用。最后的表演,是寓教于樂的體現(xiàn),讓學生在表演和觀看表演的過程中再一次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
這節(jié)課也存在著不完美。一,對于作者的介紹可以讓學生來說,因為以前已經(jīng)學過李白的很多詩,學生對于李白已是再熟悉不過,讓學生自已來介紹,一是可以體現(xiàn)課堂上以學生為主;二是能讓學生更加熟悉作者。二,在朗讀指導的過程中,男女分組比賽所用時間太長,可以縮短點,為后面節(jié)約時間。三,讓學生課前找關于描寫友情的詩,教師也該出示一首,讓學生不僅只學〈贈汪倫〉這一首描寫友情的古詩。在學生匯報課前找的古詩,這里給的時間太短,應該再多給一些時間。
總的來說這節(jié)課上得還行,我會完善不足之處,以后爭取把課上得更好。
《贈汪倫》教學反思5
長期以來,古詩教學采用的是串講法。這是傳統(tǒng)的講解古詩的方法,即先解詩題,然后釋詞,最后講解詩句的意思。整個教學過程是教師講解、學生傾聽,教師講完,課就上完的過程,形成了“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不要說學生不感興趣,教師自己也覺枯燥膩煩,更別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了。更何況,我面對的是一群二年級的學生,他們所處的時代距離李白實在是太遠了。新課標要求一、二年級對古詩不要求逐字逐句理解,只要能大概知道意思就行。所以,為了讓我快樂地上課,學生快樂地聽課,我嘗試著:
一、談話導入
以交朋友的.方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想和大家交個朋友愿意嗎?你們比我小我叫你們(小朋友),我比你們大,你們叫我-—(生接大朋友。)
二、故事引路,激發(fā)興趣
趣味故事:涇縣農(nóng)民汪倫十分欽佩李白的才華,想和他結交為朋友,便寫信邀請李白說: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李白早就聽說汪倫是位性格豪放的人,便欣然前往。見面后,李白說:“我是來觀十里桃花,訪萬家酒店的。” 汪倫卻笑著說:“‘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無桃花十里;‘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酒店萬家!贝藭r,李白方知自己“受騙上當”,他不但不介意,反而哈哈大笑說:“臨桃花潭,飲萬家酒,會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倫每日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兩人一起游覽當?shù)氐拿絼倬埃黄痫嬀谱髟,情趣相投,成了好朋友?/p>
三、學習古詩
俗話說:“教是為了不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的學習主要依靠學生自己來完成!顿浲魝悺愤@首詩本身較淺顯,詩意較明朗。當我要求他們說出詩句意思時,學生就覺得有些難了,師生一起梳理詩意,并告訴學生這是“連詞成句解釋”的方法,為后續(xù)的故事學習奠定基礎。
四、重點感悟,體會感情
重點體會“踏歌聲”和“深千尺”,運用表演、動作、想象的方法,讓學生體會李白與汪倫的深厚情誼。
最后抓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來體會,領會了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還設計了句式訓練,體會詩人的表達,體會李白與汪倫的深厚情誼。
五、背誦
六、拓展作業(yè)
本課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讀得太少,學生說得、理解的還不到位,這都是指導不夠。
《贈汪倫》教學反思6
一、運用古代小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xiàn)代社會飛速發(fā)展,小學生們都生活在科技社會中,接觸到的都是動漫、電腦等等,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體會詩歌蘊藏的情感更難。因此,創(chuàng)設情景,奠定情感基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本課前,我通過網(wǎng)絡去查閱了有關這首詩的資料,在課前給學生介紹。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知道李白嗎?學生都知道他是唐朝人,寫了《靜夜思》這首古詩。然后我又問孩子們知道汪倫和他是什么關系嗎?他們都不知道。接下來,我馬上告訴他們,老師從網(wǎng)上查閱了李白和汪倫成為好朋友的有趣小故事,你們想聽嗎?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都認真地聽老師講故事。(師講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游歷名川大山,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于是就寫了一封信托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墒堑搅四抢铮炔灰娛锾一,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萬家酒店!崩畎谆腥淮笪,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后的幾天里,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帶他游遍了當?shù)氐拿絼倬,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幾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贈汪倫》。
通過資源共享,使學生對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并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朗讀。
有人認為“詩歌是情感的藝術,多媒體的介入,由于師與機、生與機的交流,往往會削弱流動在師生之間的情感”。其實不然,假如教師能把握住“朗讀”這座橋梁,就能讓多媒體成為“情感交流”的.媒介。
“不及汪淪送我情”這一詩句飽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怎樣用朗讀的加以體現(xiàn)?帶著這樣的思考,我播放古樂,創(chuàng)設情境,飽含深情地朗讀了詩句,學生讀出了李白為意想不到的相送而“驚喜”,從而體驗到了這份“比桃花潭水還深”的友情。
三、課外延伸,拓展學習。
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教師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結合古詩詞誦讀的活動,穿插表示離情別緒的詩句讓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學習,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我提供了古詩學習方法和六首送別詩,學生任選一首自學:《送元二使安西》、《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別董大》。當學生遇到難點時,讓學生質疑,教師適度地加以指導,對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有效的幫助。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拓寬。
《贈汪倫》教學反思7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詩句的意思,現(xiàn)在請大家分小組根據(jù)詩意,練習表演一段“汪倫送別李白”的小品。
學生分小組構思、設計、表演。
師:哪位“李白”和“汪倫”愿意上臺表演?請大家認真看他們表演,等會指出他們哪些語言、動作。表情表演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表演得不好,為什么?
。▋缮硌荩
生:我覺得馬騰扮演的汪倫喊“李白,等等我,我來送你了”不對,李白應該是聽到汪倫的歌聲才看見汪倫的。
生:我認為馬騰和韋倫一個站在船上,一個在岸邊,抱拳說:“多多保重”這句臺詞用的好。
。ê芏嗤瑢W點頭笑)
生:從圖上看,李白是個大官,他不可能像韋倫表演的'那樣──自己劃船,他應該喊:“船夫,開船!”
(生大笑)
生:(搶說)還有,船應該還沒有離開岸邊。詩中說的是“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意思是說“李白坐上船剛準備走,忽然聽見汪倫合著腳步節(jié)拍唱歌的聲音!北硌輹r李白應先喊“船夫,開船”,聽到汪倫的歌聲后,又對船夫說“等一等”。
(生笑)
生:我喜歡韋倫最后看著馬騰說:“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啊!”
生:李白是有胡子的,最好韋倫便用手做捋胡子的動作,邊說:“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啊!”我從電視上看到古代詩人吟詩時最常用的就是這個動作。
。ê芏鄬W生搖頭、晃腦,捋胡須,吟詩)
生:鄭老師,我們不知道汪倫應唱什么歌。
師:這確實是我們要思考的……
師:同學們?yōu)榱送晟七@個小品,提了很多好的建議,現(xiàn)在仍按小組排練,劇中汪倫唱什么歌依靠集體智慧來編,可以各不相同。好不好?
生:(齊答)好!
師:再演出的小品,希望人物的語言、動作符合人物個性,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能做到嗎?
生:(大聲)能!
……
【反思】
這個教學案例,通過小品表演,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的左腦、右腦一直處于興奮狀態(tài),既重視了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從最大程度上挖掘了學生大腦的潛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學生互以評價,使個人的智慧變成了集體的智慧,在互以評價中思維相互撞擊,心靈相互溝通,情感相互交融,共同創(chuàng)造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課堂成為虛擬的古時送別之地,學生的人格也由此得到升華。
《贈汪倫》教學反思8
一、介紹詩人,復習導入
師:李白是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四川,他一生喜歡游覽祖國的名山大川,寫下了無數(shù)風格浪漫的詩歌,享有詩仙的美稱。他寫的詩歌,我們已經(jīng)學過很多了,誰能背一背?
生1:有感情地背誦《床前明月光》
師:背得不錯,這首詩表達了李白怎樣的情感?
生2:表達了李白流浪他鄉(xiāng),孤獨、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
師:講得真好,誰還會背?
生3:激情背誦《望廬山瀑布》。
師:好極了,我仿佛看到了瀑布飛流直下的壯觀景象。(還有很多學生舉手)看來同學們還挺喜歡李白的,那就讓我們今天再去拜訪他吧,看看他又會給我們出什么新詩呢?
二、自主合作,交流詩意
1、 自由讀詩,畫出節(jié)奏。
2、 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
3、 匯報學習情況。
師:剛才大家都學得非常認真,我還聽到有同學朗誦得有聲
有色,誰愿意到臺上讀給大家聽,并劃出節(jié)奏。
生A:大方地走上講臺邊讀邊畫節(jié)奏。(剛讀完大家就拍起了手掌)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生B:我覺得還可以這樣來畫節(jié)奏。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師:能把自己的意見表述出來,你真有個性,能讀給大家聽嗎?
。ㄔ撋鶕(jù)自己畫的節(jié)奏,大聲朗讀,尤其讀出“送/我/情”與“送我情”的不同之處。)
師:棒極了,能說說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嗎?
生B:我這樣讀是強調汪倫送我的情意很深,非同一般。
師:有道理,對詩歌理解還不錯。還有人愿意讀給大家聽嗎?(爭先恐后,都想讀)看來同學們都想讀,那就一起來讀吧。
。▋煞N不同節(jié)奏都讀出來,通過朗讀體會到兩種讀法都是可以的。)
師:你們讀得真好,可我不知道意思,誰愿意幫助我?(顯出著急的神情。很多孩子已高高舉起手,并大聲說:“老師,我?guī)湍。”)那好,你來當我的老師到臺上去講吧!
生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钡囊馑际抢畎壮舜磳⒁叩臅r候,忽然聽到岸上有人在邊用腳踏拍子邊唱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钡囊馑际翘一ㄌ兜乃苌詈苌钜脖炔簧贤魝愃臀业那橐狻
師:非常感謝你,我基本上理解詩歌的`意思了,可還有一個疑問:你剛才說汪倫送給李白的情意,可題目卻又是李白送汪倫,這到底是怎么會事?
生張:一時答不上來,回到座位上。(臺下已經(jīng)有不少同學舉手了。)
師:今天,我可走運了,有這么多同學想幫我。(指名回答。)
生李:因為汪倫與李白的情意很深,為了表示感謝,李白作了這首詩送給汪倫。
師:哦!原來如此。同學們,剛才兩位同學講的你們聽懂了嗎?
全班:懂了。
師:詩歌中哪些詩句表達了李白與汪倫的深厚感情,誰找出來讀一讀?
生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生肖:我認為感情表達不夠,體現(xiàn)不出深千尺。
師:深千尺是什么意思?那你認為應該怎樣讀,能教大家讀一讀嗎?
生肖:深千尺的意思是說李白和汪倫的感情很深很深。應該用贊美友情的語氣來讀,而且“深千尺”、“不及”和“送我情”要重讀,請大家給我一起讀。(教大家讀一遍)
師:誰再來讀讀。
生黃:拉長語調范讀。
師:讀得真棒。我已經(jīng)感受到了李白和汪倫之間的深厚情意。李白和汪倫之間還有這樣一個動人的傳說:汪倫十分敬仰李白,想邀請他來做客,于是寫信告訴李白:“我這里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崩畎妆緛砭拖矚g游山玩水和喝酒,一聽說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就急忙趕去。一看才知道,“十里桃花”指的是方圓十里的桃花潭,“萬家酒店”指的是一戶姓萬的人家開的酒店。李白難免有些失望,但是汪倫的盛情款待使他深為感動,尤其是臨走時,汪倫趕來為他送行,還邊趕路邊唱歌,李白萬分激動,揮筆寫下了《贈汪倫》,以此詩歌來表達汪倫與他結下的深情厚誼。
《贈汪倫》教學反思9
一、運用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對于現(xiàn)代的小學生來說,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體會詩歌蘊藏的情感更難。因此,創(chuàng)設情景,奠定情感基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本課前,我通過網(wǎng)絡這個特點去查閱了有關這首詩的北京資料,在可前給學生介紹。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你們知道李白嗎?又知道望論和他是什么關系嗎?然后,老師說老師從網(wǎng)上知道了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的有趣小故事,你們想聽嗎?(師講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游歷名川大山,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于是就寫了一封信托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崩畎滓豢矗!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墒堑搅四抢铮炔灰娛锾一,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萬家酒店!崩畎谆腥淮笪,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后的幾天里,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帶他游遍了當?shù)氐拿絼倬埃麄円黄痫嬀谱髟,情趣相投,短短幾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贈汪倫》。
通過資源共享,使學生對李白與汪倫有進一步的了解,并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讓朗讀架起師生情感交流的橋梁
有人認為“詩歌是情感的藝術,多媒體的介入,由于師與機、生與機的交流,往往會削弱流動在師生之間的情感”。其實不然,假如教師能把握住“朗讀”這座橋梁,就能讓多媒體成為“情感交流”的媒介。
“不及汪淪送我情”這一詩句飽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怎樣用朗讀的加以體現(xiàn)?帶著這樣的思考閱讀有關詩人的資料,有關友人之間的故事,學生讀出了李白為意想不到的相送“驚喜“,為了解自己的個性“感動”及讀者對友人之間的情深“贊頌”等不同的`情感,實現(xiàn)了師生、生生的情感交流。
三、課外延伸,拓展學習
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教師可以調動學生的餓學習積極性,結合古詩詞誦讀的餓活動,穿插表示離情別緒的詩句讓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學習,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提供古詩學習方法和6首送別詩,學生任選一首自學:《送元二使安西》、《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別董大》,當學生遇到難點時,可以讓學生質疑,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
《贈汪倫》教學反思10
《贈汪倫》是一首千古傳頌送別詩。這節(jié)課我的設計把教與學結合,旨在讓學生在學習古詩、感悟詩情的同時基本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和步驟。
一、故事導入,理解悟情。
由于古詩內(nèi)容的時空跨度太大,加之學生的閱歷背景又太淺,他們很難與詩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此古詩的背景介紹能為理解詩意、感悟情感做很好的鋪墊。我通過講述《十里桃花萬家酒店》的故事,激發(fā)學習興趣,孩子們認知詩中人物、地名,為學習、理解打好基礎。再理解詩意后,讓學生從詩句中想象畫面,“假如你就是站在桃花潭邊的李白(汪倫),你此刻是一種什么心情?”體會詩人與汪倫之間依依不舍的情感,真摯深厚的友誼。
二、扎扎實實,層層推進。
古詩的學習,從字詞開始,會讀、讀通,從理解字詞入手,進而理解詩句,讀懂詩的大概意思。低年級的學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意即可。我設計目的是以理解為基礎,以讀促理解,以朗讀促能力的提高。
三、學法教法,相輔相成。
你我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不僅將帶同學們走進李白的詩歌里,還要教同學們學習古詩的方法”,我把學法指導與古詩學習結合,在每個教古詩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引導和小結,滲透學法,學生依此方法今后也能自學古詩:
1、讀通詩句;
2、理解字詞;
3、讀懂詩意;
4、感悟詩情;
5、朗讀背誦。
四、課外學習,擴展延伸。
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我準備了兩首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別董大》,讓學生讀一讀,擴展學習。因時間原因,我把它改為作業(yè):回家找送別的詩讀讀,課后交流。
上完這節(jié)課,綜合聽課老師的'指導建議,我覺得這堂課需要改進的方面:
1、在學習字詞環(huán)節(jié),理解字詞意思,節(jié)省在理解上所花的重復時間。
2、范讀出效果,學生朗讀形式可更多樣。
3、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思考,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更從容地引導學生,把思考、發(fā)言的時間更多地留給學生,盡可能讓學生全身投入、全心投入、全情投入。我也會多閱讀,加強學習,提高自己。
《贈汪倫》教學反思11
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十四年(755),是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到?jīng)芸h,游桃花潭后和友人汪倫分別時所作。汪倫是李白的好朋友,曾經(jīng)做過縣令,辭官后居涇縣桃花潭,家有別墅。他豪爽好客,同李白等詩人相友好,常有詩文來往。李白這次來訪汪倫,汪倫以美酒招待他,李白臨別時寫增此詩。我在教這首詩時從以下做。
一、故事引路,激發(fā)興趣
學生大都愛聽故事,在課堂教學中選擇與學習內(nèi)容有關的故事,既能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又為后面的學習作了鋪墊。于是,緊接著復習,我設置了這樣的過渡語:“由于李白才華橫溢,性格豪爽,喜歡親近大自然,安徽涇縣桃花潭的汪倫便誠邀李白去做客。”接著,我便有聲有色地講起《李白“受騙”桃花潭》的故事。當講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與“桃花者,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并無萬家酒店”這些內(nèi)容時,我一方面模仿古人的語氣“子乎者也”了一番,另一方面又用解說者的語言旁白了一下。學生在哈哈大笑之余,不禁被汪倫的巧妙機智所吸引。到后來,他們自然而然地想知道李白寫詩怎樣答謝汪倫。
二、自學詩句,理解詩意
俗話說:“教是為了不教!睂W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的學習主要依靠學生自己來完成。《贈汪倫》這首詩本身較淺顯,詩意較明朗,現(xiàn)在有講故事時的旁白作范例,學生理解詩句意思更是如魚得水。因而,當我出示教學掛圖,讓他們說說哪一個是李白,哪一個是汪倫并說明理由時,學生擺出了“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這一句。當我要求他們說出詩句意思時,許多學生躍躍欲試。有的學生還在領會“忽聞”的基礎上添上了這樣一段話:我循聲望去,原來是我的好朋友汪倫來送我了,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趁勢引導學生說:“別具一格的邀請,與眾不同的送別,深深感動了李白。因此,他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學生不約而同地朗讀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痹诶斫饬恕安患啊钡囊馑己螅娋浯笠庖簿陀卸饬。在領會了詩句所采用的修辭手法以后,學生自然而然地對比選用了“即使……也……”的關聯(lián)詞語連接詩句意思。
三、誦讀感悟,體會感情
借助故事引路與學生的自學理解,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句難度已經(jīng)不大。因此,我便布置學生結合詩句回憶故事,模仿當時李白吟詩的語氣誦讀,讓他們在誦讀中反復感悟。接著,我便引導學生對兩句詩進行比較,說說在寫法上有何不同,共同的目的又是什么?學生發(fā)現(xiàn)敘事是為抒情作準備的.,如果沒有敘事中的“忽聞” 而受感動,就不會有抒情中的“不及”進行對比。最后他們都能抓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來體會,領會了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名詩誦讀,課外延伸
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在課前我也布置了大家收集這類詩,這時請同學們將你們所收集的計拿出來和同學們分享。結合學生交流的情況,學生一起來誦讀一首離別詩。
《贈汪倫》教學反思12
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送別是我國古詩一個永恒的話題,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我們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結合古詩詞誦讀活動,穿插表示離情別緒的詩句讓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學習,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課上我提供了幾首送別詩讓學生自學:《送友人》、《金陵酒肆留別》、《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易水送別》(駱賓王)、《送朱大入秦》(孟浩然)、《送別》(王維)、《送杜少俯之任蜀州》(王勃)、《送元二使安西》(王維)、《別董大》(高適)、《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如果再出示以下練習可能就更好了。
設計練習:
1、填空練習:贈別詩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有相當?shù)谋壤簧僭娋渲两袢员蝗藗儚V為傳誦。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過"__________"來表達對友人的真摯感情;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借景抒情,用"___________"含蓄的表達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贈汪倫》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無行為有行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而高適在《董大別》中用"______________"安慰朋友;王勃更是樂觀,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____________"寄語遠方朋友,表達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離遙遠,也會覺得近在咫尺。
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相信同學們也曾經(jīng)歷與老師、同學、親戚、好友分別,心中不免依依不舍。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同學們可以從這些送別詩中摘錄你最喜歡古詩或名句送給你的老師、同學、親戚、好友,也可以自己仿寫一首送別詩送給他。
《贈汪倫》教學反思
一、運用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對于現(xiàn)代的小學生來說,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體會詩歌蘊藏的情感更難。因此,創(chuàng)設情景,奠定情感基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本課前,我通過網(wǎng)絡這個特點去查閱了有關這首詩的北京資料,在可前給學生介紹。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你們知道李白嗎?又知道望論和他是什么關系嗎?然后,老師說老師從網(wǎng)上知道了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的有趣小故事,你們想聽嗎?(師講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游歷名川大山,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于是就寫了一封信托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墒堑搅四抢铮炔灰娛锾一,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后的幾天里,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帶他游遍了當?shù)氐拿絼倬,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幾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贈汪倫》。
通過資源共享,使學生對李白與汪倫有進一步的了解,并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贈汪倫》教學反思13
《贈汪倫》詩中展現(xiàn)的是令人蕩氣回腸的純真友誼。詩中的李白和汪倫,桃花潭水和踏歌聲,將欲行和送我情,構成了一幅聲色并茂,情景俱佳的寫意畫。桃之夭夭,潭水清澈,輕舟欲行,踏歌聲起,主客兩依依。這是多么讓人刻骨銘心的判別場面哪!是何等深厚的友誼將兩位詩人一線牽。這是多么真摯而動人的送別!
我想我的學生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一定會浮現(xiàn)出自己能感觸到的畫面或場景,孩子們在讀詩時,也許,會被這份千古絕唱的友誼所感動。也許,孩子們會對“桃花潭水深千尺”充滿神往,但也許也會對“不及汪倫送我情”感到難以置信。是啊!作為新世紀的.學生對于李白汪倫友誼的理解和感悟必然是不同的。那如何讓這時空交錯的古人和今人在“送別”這個主題上,找準一個切入點,情感是本課的關鍵。
《贈汪倫》教學反思14
新一輪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的古詩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就“轉變學習方式,構建古詩教學新景觀”進行了有意義的嘗試。
1、自主搜集,學會處理信息。
教師讓學生在課前搜集資料、課中交流資料,培養(yǎng)了學生初步的搜集資料信息、辨別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2、學法指導,拓展課堂容量。
在導學《贈汪倫》時,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讀悟法”,讓學生在“初讀、細讀、熟讀”中“理解、感悟、體味”,確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xiàn)了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
在學習《贈汪倫》之后,我又大膽超越教材,實施“學一帶一”策略,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另一首新詩,大大地增加課堂的容量,拓展學習古詩的視野和空間。這正是本節(jié)課的一大亮點。
3、自選作業(yè),發(fā)揮個性潛能。
教師出示四項課外作業(yè)讓同學自由選擇,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的空間。
當然,在嘗試的過程中,伴隨著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動”起來了,課堂“活”起來了,如何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差異?如何更好地把握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這樣的困惑,將是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不斷探討的話題。
《贈汪倫》教學反思15
本學期我執(zhí)教古詩《贈汪倫》,對于低年級古詩教學,我一直很困惑,要把握好低年級古詩教學很難,講淺了學生不明白,講深了學生還是無法理解。到底該怎么把握才是恰到好處呢?通過此次競賽中領導和同事對本課的點評,我更清晰的認識到低年級古詩教學的方法。我認為應該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不能忽視識字寫字,低年級無論什么課文,識字寫字都是教學的重點。古詩教學時,同樣要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生字。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來識字,并主動創(chuàng)設有關生活情境,利用課文中出現(xiàn)的語言文字進行口語交際或書面交流。
第二,朗讀感悟古詩的意思時,不必逐詞逐句地串講和賞析。由于古詩的語言精煉,表達簡潔,意蘊深長,低年級孩子的領悟能力又是有限的,學生對古詩的主題思想、情感、意境、韻味的感悟,是需要日后不斷地咀嚼,需要人生閱歷來豐富。老師需要加強朗讀的指導,通過創(chuàng)設有關情境,開展多種形式的'塞讀、評讀、表演讀,讓學生體驗情感,積累鞏固,感悟詩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意境美。
第三,老師要有主動開發(fā)語文課程資源的意識,可適當向學生推薦一些描寫思鄉(xiāng)的、送別的古詩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和文化積累,并將學生從課內(nèi)引向課外,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方法,豐富課程資源。
如何在文本教學中高效的學習生字,則是我今后教學探究的方向。一年級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識字量大又枯燥無味,大多數(shù)教師采用的方法是重復書寫,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在識字教學中如何利用教材的優(yōu)勢,盡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潛能,讓識字變得輕松,愉悅,我將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 多認少寫
1. 結合漢語拼音漢識字。
在掌握漢語拼音的同時,每課通過看圖認讀詞語、短語、句子及誦讀兒歌認識生字。這部分生字只要求認識,能讀正確,知道字的大致意思,不要求寫,只需認識簡單的偏旁,不要求全都會認。
2.歸類識字。
歸類識字部分,主要體現(xiàn)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和兒童學習漢字的規(guī)律,所以采用了多種形式:根據(jù)漢字構字規(guī)律識字。
3.隨文識字。
隨課文識字所占的識字量最大,學生在學習課文時,識字仍是一項重要任務。因此在課文教學中,不能忽視識字教學這個重點,要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識漢字,了解字詞的意思,并運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認記漢字。
二、結合語境識字
1.從形、音、義的結合上識字
字形教學是識字教學的關鍵,也是學生識字的難點。評價識字,就要抓認清字形這個關鍵?疾闇y試學生的主要方式應該是聽寫。讓學生聽寫學過的必寫生字,注重每個字共幾筆,第幾筆是什么。如:“小鳥”的“鳥”共幾筆,第三筆是什么筆畫?“河水”的“水”最后一筆是什么筆畫?
2.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
單純地識某個字,非但不好記字形,其字音也容易忘,字義印象就更難深刻了。把生字放到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去學情況就不同了。加之一年級識字采用多認少寫的原則,對要求會寫的100個字可以用上述的方法考察其字形的掌握情況,而對其余400個只求會認的字便不能操作了。而一旦把它放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考察,由于“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義”,學生可聯(lián)系上下文去認清字形、了解字義。
3.走進生活識字
生活為學生的識字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識字來源于生活,再讓識字回到生活中去,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閱讀。讓學生從身邊的日常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語文,隨時隨地在生活中主動識字。學生上學路上可以從店名中看到;到商店購物可以從商標、包裝盒上找到;外出游玩可以從名勝介紹、亭子石刻上見到;家庭休閑時可以從電視、廣告中聽到,從報刊、雜志上讀到……
這對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驚喜。這些字在生活環(huán)境中的多次再現(xiàn),為學生提拱了學習的新語境,促進了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同學們在愉快的生活中不知不覺地鞏固了所學的字,認識的不再是一個個枯燥的符號,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字。
讓學生到生活環(huán)境中去尋找課文中學到的生字,而這些字無論是在商標、包裝盒和店名中,還是在電視、廣告和報刊、雜志上都是和別的字組成了新語境。識字又由課內(nèi)識字帶動了課外識字,不經(jīng)意中擴大了識字量。在實際教學中,還將班里學生名字注上拼音并粘貼在教室中,讓學生從伙伴的名字中識字。
因此從課本、課堂中識字走向生活中識字,讓生活成為學生識字的資源,引導學生將生活中那些自己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識字的材料,真正體現(xiàn)了“要使教材成為學生的世界轉變?yōu)樽屖澜绯蔀閷W生的教材”。所以只要我們把握好要求,相信學生一定能學的更好。
【《贈汪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贈汪倫》教學反思06-12
語文贈汪倫的教學反思10-16
[優(yōu)秀]《贈汪倫》教學反思07-05
古詩《贈汪倫》教學反思08-10
《贈汪倫》教學反思(熱門)07-05
《贈汪倫》語文教學反思07-11
《贈汪倫》教學反思15篇06-11
《贈汪倫》教學反思(15篇)10-30
《贈汪倫》教學反思 (精選15篇)08-21
《贈汪倫》教學反思精選15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