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李白《贈汪倫》背景故事

        時間:2024-10-07 02:05:42 贈汪倫 我要投稿

        李白《贈汪倫》背景故事

          某些故事是人類對自身歷史的一種記憶行為,人們通過多種故事形式。記憶和傳播著一定社會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引導著社會性格的形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白《贈汪倫》背景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白《贈汪倫》背景故事

          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背景故事

          《贈汪倫》這詩中,蘊涵著一個美麗的故事,汪倫仰慕李白已久,因深知李白好飲酒,喜游歷,就為李白捎去一封信,稱當地有十里桃花,萬家酒樓。李白聽后,欣然前往。結果十里桃花變成了十里外的桃花渡口,萬家酒樓實際是萬氏開的酒樓。李白被汪倫盛情所感動,臨別之時,寫詩相贈,留下了千古名篇。

          當李白走時,汪倫借口沒有陪同上船,李白不知,當船要開時仍不見汪倫,心中不免有點傷感,如此盛情相約,見過以后,自己了卻了心愿,就不再把客人放在心上。李白正在猜疑,忽然,傳來當地流傳的民歌,河的兩岸站滿了送行的村民,一邊用腳踏著節(jié)奏,一邊高唱送別的小調。這樣的場景是李白所料不及的,心情激動萬分,非常感念汪倫為他如此興師動眾,費盡心機,所以,奮筆疾書,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由衷感嘆。這樣的解讀是有一定依據的,汪倫能用十里桃花,萬家酒樓為由相約,足見他的智謀過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可能有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別出心裁的送別形式。 

          鑒賞

          中國詩的傳統主張含蓄蘊藉。宋代詩論家嚴羽提出作詩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鼻迦耸┭a華也說詩“忌直貴曲”。然而,李白《贈汪倫》的表現特點是:坦率,直露,絕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贈汪倫》從詩人直呼自己的姓名開始,又以稱呼對方的名字作結,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fā)之時。這句使讀者仿佛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忽聞岸上踏歌聲”,接下來就寫送行者。次句卻不像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jié)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這樣的送別,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

          詩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桃花潭水是那樣地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系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倫送李白的情誼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尋味。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詩人很感動,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贊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李白《贈汪倫》背景故事】相關文章:

        李白《贈汪倫》背景故事傳說10-18

        李白的《贈汪倫》創(chuàng)作背景05-27

        《贈汪倫》李白的詩寫作背景09-06

        李白《贈汪倫》原文及創(chuàng)作背景07-17

        贈汪倫背景故事解讀07-24

        《贈汪倫》李白08-15

        李白《贈汪倫》的說課稿10-25

        李白贈汪倫原文09-23

        李白《贈汪倫》原文01-25

        李白的古詩贈汪倫07-2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