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鞏《醒心亭記》閱讀答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醒心亭記曾鞏閱讀答案
無論是在學(xué)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具有開放性,不是唯一的,我們要敢于辨證揚棄,吸取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幫助到我們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醒心亭記曾鞏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醒心亭記
曾鞏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gòu)亭曰:“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之意。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gòu)亭曰“醒心”,使鞏記之。
凡公與州之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蜃砬覄谝,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之相環(huán),云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故即其所以然而為名,取韓子退之《北湖》之詩云。噫!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
雖然,公之樂,吾能言之。吾君優(yōu)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下之學(xué)者,皆為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賢,韓子歿數(shù)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賓客,尚未知公之難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為人,而覽公之跡,思欲見之,有不可及之嘆,然后知公之難遇也。則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而鞏也,又得以文詞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歟?
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記。
閱讀練習(xí)
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直:徑直
B、以見夫群山之相環(huán),云煙之相滋滋:滋擾
C、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憾:怨恨
D、一山之隅,一泉之旁隅:角落
2、以下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公之樂”的一組是 ( )
、賱t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
、谝簧街,一泉之旁
、厶煜轮畬W(xué)者,皆為材且良
④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輨t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3、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
A、本文寫歐陽修以“醒心”名亭,而曾鞏為之作記,并與歐陽修的文章《豐樂亭記》巧妙地聯(lián)系在一起,以“醒”貫串全篇。
B、本文雖為記,卻主要圍繞歐陽修的“醉”“樂”“醒”展開議論,議論長于記敘。
C、作者指出歐陽修“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實質(zhì),“樂”則是體現(xiàn),而這種“樂”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樂。
D、正如韓愈詩所說:“應(yīng)留醒心處,準(zhǔn)擬醉時來!睔W陽修筑亭題名的含意就是為了使人在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灑然而醒”,而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4、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3分)
(2)而鞏也,又得以文詞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歟?(3分)
參考答案
1、B
2、B
3、C
4、(1)這真能算得上善于從山泉之間找到樂趣了。而且給它們?nèi)∶麃盹@示它們的實際情況,又是他更擅長的了!
(2)而我,又能夠用文章把我的名字放在先生文章的后面,怎么能不高興并感到慶幸呢!
[參考譯文]
滁州的西南,泉水的邊上,歐陽先生(歐陽修)擔(dān)任太守的第二年,建造亭子叫做“豐樂亭”,并親自寫了記文,來宣揚它的名字和意義。后來又在豐樂亭的東邊幾百步遠(yuǎn),在山的頂上,建造了亭子叫做“醒心亭”,讓我來寫文章記下來。
凡是歐陽先生和本地的賓客出游,必然到豐樂亭飲酒。有時喝醉而且感到疲勞,必然到醒心亭眺望,來觀賞群山相環(huán),云煙相連,曠野無邊,草木眾多而且泉石美觀,所看到的使眼睛明亮,所聽到的使耳朵靈敏,因此他的醉意就會突然醒過來,更加打算長時間停留而忘記了回去,所以用亭子的用處來命名它們,抄寫了韓退之(韓愈)《北湖》的詩句回去。!這真能算得上善于從山泉之間找到樂趣了。而且給它們?nèi)∶麃盹@示它們的實際情況,又是他更擅長的了!
雖說如此,歐陽先生的尋找樂趣,我能寫出來。我們的長官在上面悠閑游玩無為而治,我們的百姓在下面自給自足而沒有缺憾,天下的學(xué)者,都有才能而且品德好;少數(shù)民族、鳥獸、草木的生存,都各自得到了自己的方便,這才是歐陽先生的樂趣。一座山的角落,一眼泉水的旁邊,難道這是先生的樂趣所在嗎?其實是先生在這里表達(dá)胸臆罷了。
像歐陽先生這樣的賢能,韓愈死后幾百年才出現(xiàn)。如今一同出游的賓客,還不知道遇到先生非常難得啊。往后上百年、上千年,有傾慕先生的為人的,看到先生出游的足跡,想要見到他,就會產(chǎn)生遙不可及的感嘆,然后才知道遇到先生是多么難得呀。所以一同出游到這里的人,怎么能不高興并感到慶幸呢!而我,又能夠用文章把我的名字放在先生文章的后面,怎么能不高興并感到慶幸呢!
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記。
賞析
文章第一段交代了寫《醒心亭記》的有關(guān)背景及寫“記”之緣由。在介紹“醒心亭”之前,作者先介紹了“豐樂”亭!俺葜髂稀,示方位;“泉水之涯”,寫環(huán)境;“歐陽公作州之二年”,記構(gòu)亭時間:文筆交代簡潔。作者所以寫豐樂亭,用意在于以豐樂亭作背景,一方面引出醒心亭的位置,豐樂亭往東幾百步的高山上;一方面交代了“醒心亭”的環(huán)境。寫“豐樂亭”就是在描繪“醒心亭”的畫面背景。作者行文纖徐曲折,不開門見山,直至段尾才開始點題。這并未使人感到煩瑣,而是使畫面更加豐滿。
文章第二段寫醒心亭之勝。作者以“飲”和“望”兩字,概括區(qū)分了“豐樂”、“醒心”二亭不同的用途:前者用于飲酒,后者用于覽勝。一個“望”字,總領(lǐng)景致之?dāng)ⅲ喝荷较喹h(huán),云煙彌漫,曠野無垠,草木茂密,泉水清冽,山巖峻秀。作者所以寫“望”中之景,是為了引出“望”中的感受:耳目一新,心中暢然清爽,從而點明醒心亭所以名“醒心”的原因,并進(jìn)一步指明“醒心”一詞的出處及典故。按韓退之詩《北湖》關(guān)于“醒心”句的一首是:“聞?wù)f游湖棹,尋常到此回,應(yīng)留醒心處,準(zhǔn)擬醉時來!边@一引證,也曲折地反映著歐陽修這位北宋詩文運動的領(lǐng)袖,對于韓愈這位唐代古文運動領(lǐng)袖的推崇。韓愈擅古文,并非以詩稱擅者,《北湖》又非韓愈有名的文章,而歐陽公熟知,可見韓愈詩文之被推重。結(jié)句“取樂于山泉”,總結(jié)了建亭的心旨,為下文議論的生發(fā)作了鋪墊,既有“總上”之功,又是“啟下”之設(shè)。
文章第三段的議論,文眼在“樂”字上。承上段“取樂于山泉”,引出“公之樂,吾能言之”,這句總領(lǐng)全段,來說明歐陽修之“樂”的內(nèi)涵。第三段有兩處璧瑕:其一是,曾鞏把“夷狄烏獸草木”,列在一起。反映出了他的“大漢族”的封建正統(tǒng)意識,對漢族以外的少數(shù)民族的歧視;其二是,曾鞏把當(dāng)時的宋王朝的統(tǒng)治謳歌為“吾君優(yōu)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是失實的。雖然,這是當(dāng)時文章通行的一種時代局限,但畢竟是白璧之瑕。歐陽修的山水之樂,也不是太平盛世的一種移情只不過是在被貶蒙誣中,表現(xiàn)了一種曠達(dá)的情志而已。滁州是個小州,無從施展抱負(fù),只好縱山水之情罷了。
文章第四段文眼在“難得”二字,“幾百年才能有這相的”,寫歐陽修之賢難得,F(xiàn)在的人,還沒有理解這一點,但百年、千年之后,人們一定會確認(rèn)這個問題。蘊含的意思是:歷史自有公論。歐陽修以流言攻訐被貶到滁州,身被非譽(yù)之名,且有涉罪之嫌,正所謂“周么恐懼流言日”者,曾鞏的“公之賢”難遇”說,既是殉流言的反擊,也是對歐陽修的聲援。當(dāng)世人不能理解歐陽修,后世人自墊有公論。這是曾鞏的一段曲筆。
作者簡介
曾鞏(1019-1083年),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北宋散文家、史學(xué)家、政治家。青年時,得到歐陽修的賞識,從此名聞四方。與王安石友善,常有詩文往來,并將王安石推嘉祜二年(1057年)進(jìn)士。曾奉召編校史館書籍。歷任齊、襄、亳等州知州,官至中書舍人。其散文平易,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元豐類稿》。
【醒心亭記曾鞏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曾鞏《醒心亭記》閱讀答案05-07
曾鞏醒心亭記原文及賞析04-30
《醒心亭記》閱讀答案及翻譯10-10
曾鞏《城南》閱讀答案11-07
曾鞏《詠柳》閱讀答案及賞析10-03
詠柳曾鞏賞析閱讀答案07-11
曾鞏《西樓》閱讀題及答案07-18
曾鞏《詠柳》翻譯及閱讀答案11-28
曾鞏《筠州學(xué)記》閱讀答案及譯文08-10
曾鞏《道山亭記》賞析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