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靜的寓言故事 推薦度:
- 老虎的寓言故事 推薦度:
- 馬的寓言故事 推薦度:
- 矛盾論讀后感 推薦度:
- 《矛盾論》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矛盾的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出自于《韓非子》,一則成語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矛盾的寓言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矛盾的寓言故事 篇1
一個小商販在楚國都城郢的集市上賣兵器。他專賣矛和盾。
一天,他在集市里選好攤位,就向人群叫賣開了:“快來買呀,我的盾非常堅硬,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能刺穿它!
一會兒他又喊道:“快來買呀,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鋒利的,無論什么東西都能刺穿。”
圍觀的人聽了,心中都暗暗發(fā)笑。
有人站出來問他:“照你說,你的矛是最鋒利的,無論怎么硬的盾都戳得進去;你的盾又是最堅固的,無論怎么鋒利的矛也別想戳進去。那么,用你的矛戳你的盾,結(jié)果怎樣呢?”
小商販面紅耳赤,無言以答。
矛盾文言文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翻譯:
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庇挚渌拿f:“我的矛很銳利,沒有什么東西穿不透的!庇腥速|(zhì)問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jié)果會怎樣?”那人便答不上話來了。本來嘛,堅不可破的盾和無堅不穿的矛是不能同時并存的。
注釋
。1)楚人:楚國人。
。2)鬻(yù):賣。
。3)譽之:夸耀(他的)盾。譽,稱贊,這里有夸耀,吹噓的意思。
。4)吾:我。
(5)堅:堅硬。
。6)陷:陷落,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7)利:鋒利。
。8)無不:沒有。
。9)或:有人。
。10)以:用。
。11)弗:不 。
。12)應(yīng):回答。楚人:楚國人。
。13)夫:句首語氣助詞,表示要發(fā)表議論。
。14)同世而立:同時并存。
道理:
不要夸過頭,免得喧賓奪主
分析評論一個人在同一判斷中,對同一問題,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斷來的。若是這樣做了,那就是犯了邏輯上的錯誤。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質(zhì)的客觀世界,或是思維的主觀世界,都有矛盾問題。有矛盾不見得是壞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進步與發(fā)展。關(guān)鍵是我們要認識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決矛盾。只有這樣才能讓事物得到發(fā)展。
揭示道理告訴我們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 真實 可信,不能自己與自己矛盾的道理。
矛盾的寓言故事 篇2
戰(zhàn)國時期,大思想家韓非子曾講有一個賣矛和盾的人,見人推銷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沒有穿不透的東西;一會又向人推銷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盾,沒有什么東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問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
南朝齊國官員張融深受齊太祖蕭道成的器重和寵愛,說他是“不可無一,不可有二!币淮闻扇私o張融送一件舊衣服,說是自己以前穿的',現(xiàn)叫裁縫根據(jù)他的身材改做好了,一定會合身的。張融收到后非常感激齊太祖的知遇之恩。
量體裁衣: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辦事。
晉朝河南人樂廣十分好客,見一朋友好久不來家里,十分奇怪,就去拜會他,朋友說上次在你家喝酒杯中有蛇,喝后回來后就生病。樂廣不解,回到家便查原因,原來是掛在墻上的角弓影子倒射在酒杯所至,朋友聞知后就病愈。
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春秋時期,吳王壽夢要攻打楚國,并禁止大臣提反對意見,有一個大臣的兒子聽說后,帶上彈弓到王宮花園去打鳥。吳王問他干什么,他說在看螳螂捕樹上的蟬,而黃雀在后面等著吃螳螂。吳王覺得自己的處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計劃。
蟬:知了。螳螂捉蟬,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
戰(zhàn)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里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 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與,氣罵道:“你老糊涂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么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 “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jié)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 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jù)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fā)生錯誤以后, 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yè)家,因估計事情的發(fā)展犯了錯誤,輕舉冒 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并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 訓(xùn),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戰(zhàn)國時期,魏國一農(nóng)民鋤草時發(fā)現(xiàn)一塊玉石,拿回家請鄰居鑒定。鄰居知道是寶石就騙他不是吉祥之物,讓他放回原處,自己則偷偷拿回家里,擔心獲禍或獲罪,就進獻給魏王。經(jīng)鑒定為無價之寶,魏王一高興就賞他很多金銀珠寶。
無價之寶:無法估價的寶物。指極珍貴的東西。
戰(zhàn)國時期,楚襄王問文學家宋玉為什么那么多人對宋玉有意見,怎么沒有附和的人?宋玉回答道:有一個唱歌的人在郢都街上唱《下里》《巴人》,很多人跟唱,唱《陽春》《白雪》,附和的人就少了,可見“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曲高和寡:曲調(diào)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xiàn)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從前一個自作聰明的人,聽說人們吃梨子對牙好但傷脾,吃棗子卻剛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終于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棗只吞不嚼,這樣就不會傷牙與傷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圇吞棗。
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矛盾的寓言故事 篇3
凡人:‘春蠶到死絲方盡’說的是無私奉獻,‘作繭自縛’說的是自尋死路。為什么同一件事會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呢?
圣人:世上只有圓形,無論怎么看,它都是圓的,除此之外,一切事物都是多面性的。正所謂橫看成嶺,側(cè)看成峰,站在不同的時間點和空間點看就會發(fā)現(xiàn)不同的形狀。
凡人:那春蠶是‘無私奉獻’還是‘作繭自縛’?
圣人:春蠶吐絲作繭,既不為人類,也不是自縛,是為了自己能化蝶飛升。
凡人:可我總不能說葡萄酸的同時又說葡萄是甜的。
圣人:既信了釋伽牟尼,就不該信耶穌。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場。立場就象一個方向標,有了方向標才知道要去哪。
凡人:那我該信釋伽牟尼還是信耶穌?
圣人: 無論是信釋伽牟尼還是信耶穌,都能上天堂。
【關(guān)于矛盾的寓言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易經(jīng):矛盾與均衡10-04
關(guān)于寓言故事【推薦】01-19
【推薦】關(guān)于寓言故事01-19
關(guān)于寓言故事【薦】01-19
關(guān)于柳宗元與他的寓言故事11-11
關(guān)于蘋果樹的寓言故事12-04
關(guān)于龍的寓言故事(15篇)02-21
關(guān)于龍的寓言故事15篇02-21
周易全解之言與意的矛盾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