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雨巷》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09 10:38:04 雨巷 我要投稿

        《雨巷》教學設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雨巷》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巷》教學設計集錦15篇

        《雨巷》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了解《雨巷》中及詩中意象的象征意義及象征手法的運用。

          2、在誦讀、討論、探究中感受這詩的詩情美、意境美和語言美。

          3、理解作者孤獨、苦悶和彷徨的感情。

          【學習重點】

          1、通過掌握意象來把握意境的營造。

          2、體會“丁香姑娘”的象征義。

          3、反復的手法及其作用。

          【學習難點】

          象征手法。

          【學習方法】

          誦讀吟詠、欣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預習】

          1、作者簡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夢鷗,浙江杭縣人,現代著名詩人,中國新詩發(fā)展中“現代派”的代表詩人,中國“左聯”成員。1925年進入上海復旦大學學法文,開始接觸法國象征派詩歌。建國后在國家新聞總署從事編譯工作。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災難的歲月》等。代表作有《雨巷》(被譽為“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我用殘損的手》等。因《雨巷》獲“雨巷詩人”稱號。

          2、寫作背景:《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許多熱心革命的青年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雨巷》就是一部分進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八囊欢闭兒,戴望舒隱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望舒草序》)。這時候所寫的《雨巷》等詩中便自然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再現了處于迷惘時期的青年心靈深處典型的聲音。

          3、丁香:丁香的形狀像結,在暮春時節(jié)開花。詩人們面對丁香花的時候,往往有一種傷春的愁緒,因此有人把丁香看成是愁品;丁香花的顏色以白色或淡紫色為主,顏色并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因此,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丁香花是美麗、高潔和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

          4、給下列詞語注音。

          彷徨()寂寥()彳亍()凄婉()頹圮()惆悵()

          5、解釋詞語。

          彷徨寂寥彳亍頹圮太息凄婉惆悵

          6、朗讀全詩。

          7、聽朗讀錄音,然后朗讀、齊讀全詩。

          8、分析本詩思路。

          第1節(jié):

          第2—6節(jié):

          “飄過”過程:

          第7節(jié):

          第1節(jié):“我”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第2—6節(jié):想象中的丁香般的姑娘從雨巷穿過,從“我”身旁飄過。

          飄過過程:默默走近、走近——遠了——走盡這雨巷。

          第7節(jié):采用重疊反復的形式寫“我”的希望。

          【學習過程】

          一、自學生疑

          問題預設:

          1、本詩包含著怎樣的情感和情緒?從詩中找出有關詞語。

          2、這種情感和情緒是從哪里來的?(通過哪些意象體現出來的?)請簡要分析。

          3、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準確的傳達出了“憂傷”這種情緒。那為什么作者這么憂傷呢?

          4、結合詩中情節(jié)及雨巷、丁香般的姑娘、“我”三者的關系,你認為作者在本詩中要表達一種怎樣的情感?

          5、《雨巷》運用了象征、重疊反復的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

          二、探疑解惑

          1、低沉、傷感,充滿著愁緒和無奈等。詞語見詩中。

          2、油紙傘、雨巷、丁香、姑娘、我、籬墻等。

          油紙傘:復古、懷舊、神秘、迷蒙,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

          雨巷:悠長、寂寥。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是種優(yōu)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

          丁香:開花在仲春時節(jié),詩人們常對著丁香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并不輕佻,因而丁香也就成了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作者用丁香花這一美好、高潔又哀怨的意象,表現了作者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作者在希望和失望之間只能是孤獨、苦悶和彷徨。

          籬墻:頹圮,讓人有哀怨、凄涼、衰敗的感覺。

          姑娘:有丁香一樣的芬芳、彷徨著憂愁的姑娘。

          “我”:孤獨、憂愁,有所希望又彷徨苦悶。

          3、主要是現實的黑暗。詩人就是在現實與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體驗痛苦、無奈和煎熬的進步青年。這彷徨感、哀嘆感是現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它分別讓我們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滅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4、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丁香般結著愁怨的姑娘構成一種象征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又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表層上是在寫對美好愛情的期待。深層上,是個人乃至一代青年人內心復雜情緒的象征,一種美好理想得而復失的苦悶與彷徨。

          5、象征手法。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別比喻了當時黑暗的社會,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的,時有時無的希望。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重疊和反復!队晗铩愤@首詩音調和諧,節(jié)奏舒緩。全詩七節(jié),每節(jié)六行,每行雖然長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幾行,但詩句的停頓卻很有規(guī)律。詩中多處運用重疊和反復的手法,如第2節(jié)“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第3節(jié)“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行著”,第4節(jié)“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兩節(jié),除“逢著”換“飄過”外,其他語句完全相同。詩句的重疊反復,構成聲音和感情的回環(huán)往復,強化了節(jié)奏,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全詩每節(jié)第3、6行押韻,一韻到底,保證了音韻的和諧一致,使詩從頭至尾保持了一種鮮明的音樂效果。

          三、鞏固拓展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11分)

          題李世南畫扇①蔡肇

          ②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逢人抱甕知村近③,隔塢聞鐘覺寺深④。

          [注]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畫家,擅畫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啟,丹陽(今屬江蘇)人。曾任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

         、郛Y:這里指水甕。

          ④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的地方。這里指山塢。

          1、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出什么樣的氣氛?(5分)

          2、古人的題畫詩往往會闡發(fā)畫面以外的意趣,你覺得這首詩哪些描寫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這樣寫有什么好處?(6分)

          【參考答案】

          1、(5分)畫面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甕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2分)畫面中應有小溪、山(山塢)、樹林(落葉)、人、甕、寺廟等六種景物。(1分)這畫面呈現出的是鄉(xiāng)村野外恬靜、安詳的氣氛。(2分)

          2、(6分)

         、佟八甭曇舻拿鑼,

         、凇扒镲L瑟瑟”聲音的描寫,

         、勐撓氲礁浇袀村莊的描寫,

          ④遠處寺廟傳來“鐘”聲的描寫,都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4分)

          這樣寫的好處是:

         、偈巩嬅嫔响o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聲有色;

         、谕卣沽水嬅妫怪@豐富多彩。(2分)

          《再別康橋》

          【學習目標】

          1、品味詩歌語言,把握詩歌意象,初步掌握通過意象分析鑒賞新詩的方法。

          2、誦讀、設問、啟發(fā)、講解相結合。

          3、體悟作品的內涵,領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1、通過分析意象意象來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

          2、比喻手法及其作用。

          【學習難點】

          在形式上如何體現這“三美”(繪畫美、音樂美、建筑美)主張?

          【學習方法】

          誦讀吟詠、欣賞。

          【課前預習】

          1、作者簡介: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新月詩派的代表詩人。曾留學英國和美國。他的創(chuàng)作,主要有詩集《志摩的詩》(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散文散主要有《落葉》(1926)、《巴黎的鱗爪》(1927)、《自剖》(1928)、《秋》(1931),另有小說、戲劇、日記、譯著等多種結集。1948年商務印書館排印有《志摩遺集》5集8卷。。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從南京乘機回北平,因遇霧在濟南附近觸山,機墜身亡,終年34歲。

          寫作背景:康橋,即劍橋,英國的學術、文化中心,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也是跟風景秀麗的地方。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游學于此。康橋時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1928年一個夏天晴朗的下午,徐志摩重游康橋,懷著對往事的美好回憶的激動心情,悄悄地到康橋來找英國朋友,遺憾的是由于事先沒有聯系,朋友不在。只有熟悉的康橋在默默地迎接他,康橋的一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他乘船離開馬賽歸國途中,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涌上心頭,于是在洶涌澎湃的海濤聲中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2、給加點字注音。

          青荇()蕩漾()浮藻()沉淀()漫溯()長篙()撐船()斑斕()笙()簫

          3、聽朗讀錄音,朗讀、齊讀全詩。

          4、分析這首詩的思路。

          第1節(jié):寫只身悄悄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同時透露了難分難舍的離情,給全詩定下抒情的基調;

          第2—5節(jié):寫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

          第6節(jié):詩人由幻想回到現實,想到今晚要和康橋離別,情緒低落下來;

          第7節(jié):跟開頭呼應,表露出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并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

          【學習過程】

          一、自學生疑

          問題預設:

          1、康橋在詩人的眼里和心里無疑是一種“至美”,那么詩人借助了哪些意象營造出那種“至美”的意境呢?這首詩主要抒發(fā)了什么感情?

          2、第2節(jié),詩人為什么將“河畔的金柳”大膽地想象為“夕陽中的新娘”?

          3、《再別康橋》第1節(jié)用的是“輕輕的”,為什么到第7節(jié)改用“悄悄的”呢?

          4、“新月派”提倡詩歌創(chuàng)作要具有“三美”的主張:“繪畫美”——指詞語的色彩,“音樂美”——指詩歌的音節(jié),“建筑美”——指句式。《再別康橋》在形式上如何體現這“三美”主張?

          二、探疑解惑

          1、詩人告別康橋時,避開送行的人,周圍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等平常物象,而選取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抒發(fā)了對康橋的無限欣喜和眷念之情。這首詩通過描寫康橋的美景,表現了作者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

          2、運用比喻(暗喻)手法,形象逼真的寫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態(tài),表現了詩人對康橋極度迷戀的感情。

          3、“輕輕的”和“悄悄的”意思一樣,但用在詩里表現的就不一樣了,“輕輕的”表現出作者去見康河就像去見好朋友一樣,想要給康河驚喜,此時的作者懷著美好的愿望和期盼。

          “悄悄的”離開康河表現出作者此時的心情是哀傷無奈之情,不忍心打攪康河,只能夠靜靜的一個人離開。

          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在語意上同中有異,請仔細揣摩其中的意味;這兩節(jié)在節(jié)奏上則完全相同,形成回環(huán)往復的結構形式,這樣寫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語意相似,都表達一種與母校告別的依依不舍、纏綿悱惻的感情。但同中有異,首節(jié)的兩個“輕輕”末節(jié)改成了兩個“悄悄”,首節(jié)是“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末節(jié)是揮“袖”不帶走“云彩”,末節(jié)表達的依依惜別之情比首節(jié)又進了一層,讓人惆悵不已。這首詩回環(huán)往復的結構形式表達了詩人真摯的感情,創(chuàng)造了深邃意境。在一唱三嘆、反復回旋中,強化了對母校戀戀不舍的感情,一種揮之不去的惆悵傷感情緒始終繚繞在心頭。

          4、(1)音樂美,表現為這首詩的章節(jié)統(tǒng)一,韻腳嚴整。每節(jié)偶句押韻,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節(jié)奏鮮明,旋律和諧,每行基本上由兩個或三個音步構成,讀來朗朗上口,悅耳動聽。首節(jié)和末節(jié),回環(huán)復沓,語意相似,節(jié)奏相同,構成回環(huán)呼應的結構形式。

          (2)建筑美,表現在詩節(jié)和詩行的排列組合上,《再別康橋》共七節(jié),四行一節(jié),每一節(jié)詩行的排列兩兩錯落有致,每行的字數基本為六七個字,間或八個字,于參差變化中見整齊。

         。3)繪畫美,表現為詩人注意詩的畫面感,用詞講究色彩運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艷影”“青荇”“彩虹”“斑斕”等詞語充滿色彩感,詩的每一節(jié)幾乎都可看做是一幅色彩鮮明、豐富的圖畫。作者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蕩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都富有流動的畫面美,給人以立體感。

          三、鞏固拓展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11分)

          野望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注】王績,唐詩人,字無功,自號東皋子,時稱“斗酒學士”,后棄官歸隱而終。

          1、簡析頷聯和頸聯在寫景方面的特點。(5分)

          2、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詩中表達了怎樣的心情。(6分)

          參考答案

          1、頷聯、頸聯動靜結合,由遠而近,(1分)頷聯寫詩人舉目遠望,山、樹一片秋色,在夕陽余輝中越發(fā)顯得蕭瑟;(2分)頸聯牧人與獵馬的歸來,使靜謐的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描繪了一幅山林秋晚圖,在閑逸、恬淡中,透露出幾分憂郁和苦悶。(2分)

          2、這首詩借景抒情,先寫野望中的秋日田園牧歸之景,恬靜閑雅,流露出詩人歸隱后百無聊賴而彷徨的心情;(3分)尾聯用典表明在現實中難覓知音,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賢人伯夷和叔齊為知音,表現了作者的孤寂和苦悶惆悵之情。(3分)

        《雨巷》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課外收集資料,了解戴望舒這一現代知識分子的心路及其創(chuàng)作。

          2、品味語言,感悟生活,認識《雨巷》尋夢者的彷徨,以及內心頑強的追求。

          3、課內外有意地進行語言遷移訓練,提高觀察和讀寫聽說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學習重點:

          《雨巷》思想感情較復雜,象征色彩濃重,不容易理解,故重難點確定為:1、分析清楚意象所隱含的思想感情。2、弄清《雨巷》中尋夢者的彷徨、頑強。

          課前準備:

          1、小組合作,收集關于作品的文字介紹和圖信。

          2、預習課文,掃清文字障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學習氛圍。

          你熟悉杜牧的《山行》嗎?能給大家朗誦嗎?

          你熟悉馬致遠的《秋思》嗎?能給大家朗誦嗎?

          你能說說你對上面兩首詩的理解嗎?

          2、資料交流并談感受。

          各小組投影展示,邊看圖片邊作介紹邊談感受(教師適時也將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圖片展示出來)。

          收集資料時,你有什么感受。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請兩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其他在配樂聲中聆聽內容,感受詩作內容。

          2、如果你來讀某節(jié),你將如何把握,給同學們說說,

          3、能用簡潔的語言概述詩作的內容嗎?

          三、相互質疑,探究寫作意圖。

          1、將你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四人一組,組內交流,然后找出一個你們認為最難的或最有價值的問題向其他組的同學提問。

         。▽W生思考,交流、提問、答問)

          2、老師也設計了一些問題(投影展示)。有些問題同學們也已經問過,有些還需我們討論一下。

         。1)雨巷有什么特點?滲透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2)戴望舒為什么用“丁香”來寫姑娘?寫姑娘時的“行”能否換成“徘徊”、“投吧”能否換成“謝”、“消了”能否換成“淡了”、“散了”能否換成“失了”?請分別說說你自己的看法。

          (3)“丁香般”的姑娘可能寄托著作者什么情感?

         。4)“我”著墨并不多,但給人印象特深,為什么?

          (5)“我”、“姑娘”找尋下去的結果會是什么?

          師:剛才針對課文進行了探究,我想大家對作者的寫作意圖有所了解了吧?誰來給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

          四、啟發(fā)聯想

          這樣的心、這樣的情,你熟悉嗎?讓我們聯想一下自己的閱讀經歷、人生旅途也曾感受過的“雨巷”的情感。

          五、拓展遷移

          人類該有怎樣的情懷才能走出“雨巷”?

          六、作業(yè)

          1、請記錄下自己讀完后的感受,或課堂上沒有來得及說的話。

          2、自選題(三選一)

         。1)配樂朗讀

          (2)搜集戴望舒的詩歌,制作戴詩專題匯報。

         。3)給讀者寫一封薦讀《雨巷》的信。

          附:板書設計

          雨 巷

          悠長、寂寥、頹圮—黑暗、沉悶的現實

          希望逢著

          我

        《雨巷》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薄盐找庀,感受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2、掌握“姑娘”的象征意義。

          【探究重點】

         。、把握意象,體會詩人感情。

          2、掌握象征意義。

          【探究難點】

          把握“丁香”這個意象,體會感情。

          【課時安排】

         。闭n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體會感情

         。、教師范讀,學生體會感情。

         。、思考:整首詩抒發(fā)了一種什么感情?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憂愁、苦悶、惆悵。

          三、局部鑒賞,體會感情

         。、意象:

         、 本詩題目為“雨巷”,全詩為我們展示了一條怎樣的“雨巷”?請從詩中進行歸納。

          (朗讀、思考)

          巷──悠長、寂寥、狹窄、衰敗,曲折。 封閉,沉悶 。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陶淵明《歸園田居》)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保懹巍杜R安春雨初霽》)

          雨──這封閉、沉悶的環(huán)境中下著綿綿細雨,這里,沒有陽光,沒有活力和生機。環(huán)境的壓抑襯托內心的孤寂、苦悶。

         、 在這條令人窒息的雨巷中,“我”在干什么?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彳亍,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⑶ “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又是怎樣的姑娘?朗讀第二節(jié),回答。

          丁香姑娘──美麗、高潔、憂愁。

         、 “丁香一樣地憂愁”,以丁香來表現愁情不是戴望舒的獨創(chuàng),在中國古詩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 寫“愁”的名詩名句:

          李商隱《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李璟《浣溪沙》: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牛嶠《感恩多》: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

          丁香結即丁香花蕾。以此象征人們的愁心,是中國古代詩歌傳統(tǒng)的表現手法。

          ② 以“丁香結”“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來表現憂愁,有什么不同的表達效果?

          “結著愁怨的姑娘”由丁香之愁過渡到寫姑娘之愁。“結”字將抽象的情緒寫得具體可感,突出了愁之深(層層緊緊包裹起來 )、愁之濃(濃得難以化開)、愁之美(如一個美麗的結,一個憂郁的結)。這是一個愁結,也是一個心結。

         、 中國古詩中有許多意象,古代文人常常對花傷春,對月傷神,梅、蘭、竹、菊是高潔的象征,折一枝柳代表相思離別,詩人為何借丁香來抒發(fā)愁怨?

          丁香花開在仲春時節(jié),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但易凋謝,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是寫愁的傳統(tǒng)意象。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

         、 為什么“我希望逢著”的,是一位“結著愁怨的”、“冷漠、凄清又惆悵”的姑娘,而不是一位美麗、大方、開朗、充滿青春活力的姑娘?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繼續(xù)欣賞。

         、 “我”與“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相逢了嗎?結局如何?朗讀3~6節(jié)。

          ⑹ “我”真的與這樣一位姑娘相逢并且又擦肩而過了嗎?從哪里可以看出是假設的情節(jié)?為什么連假設的情節(jié)都不完美?這又是一個疑問,我們仍然帶著這個疑問繼續(xù)欣賞。

         、 首尾兩節(jié)都強調了“希望”,首節(jié)“希望逢著”,末尾“希望飄過”,由這兩個詞語可以看出詩人感情有什么變化?朗讀體會。

          首節(jié)在“悠長寂寥的雨巷”中,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是因為對未來充滿希望,渴望著這樣一位姑娘與自己相依相伴走完寂寞的旅程;末節(jié)在“悠長寂寥的雨巷”中,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地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這是“我”在彷徨中思索,迷惘中向往的結果!拔摇币环矫嬗X得這樣的姑娘不可能出現,另一方面又不愿放棄這種希望,國此是渴求與痛苦的矛盾心情的寫照。此時,“我”是繼續(xù)彷徨,繼續(xù)渺茫的希望。

          四、象征意義

          為什么“我希望逢著”的,是一位“結著愁怨的”、“冷漠、凄清又惆悵”的姑娘,而不是一位美麗、大方、開朗、充滿青春活力的姑娘?為什么連假設的情節(jié)都不完美?結合1927年夏天的背景思考,姑娘有無象征意義?

          背景:

          這首詩寫于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曾因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和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

          象征意義:

          雨巷──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

          我──孤獨的彳亍著的彷徨者。

          姑娘──這種美好理想、朦朧的希望。

         。ㄓ拈L寂寥的雨巷中,苦悶憂傷的“我”在癡癡地等待著自己心中的姑娘,她遠遠地走來,又靜靜地飄過,將自己從希望的頂峰拋入幻滅的低谷……而這一切竟是“我”幻想的情節(jié)!其中又有多少的苦悶、憂傷和無奈。

          五、再次朗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六、拓展延伸

          “丁香”是愁品。李商隱用它來表達愁思,李璟用它來表現愁情,七十七年前,詩人戴望舒用這個傳統(tǒng)意象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麗憂愁的姑娘,七十七年后的今天,唐磊再一次借用了“丁香”的形象,塑造了一個崇高而感人的形象,請聽歌曲《丁香花》:

          丁香花

          唐 磊

          口白:暖風吹過的季節(jié),天空飄過丁香雨。山間里,來了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從此,孩子們的生命不再像他們生長的土地一樣貧瘠,丁香花開,丁香花落,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痕跡,病魔把無情的雙手伸向了她。終于,在那個落寞的秋季,風又吹起,秋風帶走了落葉,也帶走了她的笑臉。朗朗的讀書聲回蕩在天空中,卻再也喚不回那熟悉的聲音。

          唱:你說你最愛丁香花,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她。多么憂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當花兒枯萎的時候,當畫面定格的時候,多么嬌嫩的花,卻躲不過風吹雨打。飄啊搖啊的一生,多少美麗編織的夢啊,這樣匆匆你走了,留給我一生牽掛,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滿山遍野,你還覺得孤單嗎?你聽,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愛的歌謠啊,塵世間多少荒蕪,從此不必再牽掛。

          七、作業(yè)

          運用熟悉的意象,寫一首短詩,抒發(fā)某種情感。

        《雨巷》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通過對課文的熟讀,教師的講解以及學生自己的理解,把握全詩的情感基調

          了解作家作品

          理解全詩的意象,初步學會鑒賞詩歌

          【教學重點 難點】

          對詩歌情感基調的把握,理解全詩的意象

          【教學設想】

          以朗讀為主,在熟讀基礎上背誦全詩,在討論與交流中,結合教師的分析解說,學生能夠把握詩的情感,理解詩歌的意象

          【教學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

          投影幾首現代詩

          《天上的街市》 《偶然》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講述】這些詩有的是大家以前學過的,有的是我們沒聽說過的,還有我們聽說過但還沒真正接觸的。提起中國的新詩,我們不能不提起這些詩作的作者,郭沫若徐志摩 海子

          當然還有很多詩人,這些詩人就像明星一樣的璀璨奪目,他們的詩作到今天讀來都讓我們覺得意韻悠長。

          【作者,作品】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戴望舒的《雨巷》,說起戴望舒,就會把他和雨巷聯系在一起,的確,因為寫了《雨巷》,當時年僅22歲的戴望舒就被冠以雨巷詩人的美譽。

          戴望舒,原名戴夢鷗,浙江金華人。中國著名的現代詩人,他的代表作還有《我用殘損的手掌》,詩集《望舒詩稿》 《望舒草》 《我底記憶》。

          【引入】戴望舒的詩深得中國古典詩詞婉約詩風的遺韻,又受法國象征詩派的影響,因而詩作呈現出孤獨抑郁消沉的特點。

          音韻之美

          結構之美

          意象之美

          意境之美

          (講述戴望舒的《雨巷》發(fā)表的故事)簡單介紹詩歌鑒賞的幾個方面:

          二、課文

          這篇課文大家應該很充分地預習了,那么請大家來說說看,這首詩說了個怎樣的故事?

          【思考并回答】

          【總結回答】同學們都回答得很好,但是大家也發(fā)現了這么一個問題,一首詩我們要說出它的內容總是顯得比較困難,但是如果我們要想說出詩的感情就比較容易了。的確,我們學詩,讀詩,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住詩的情感基調。

          【再說】那么請大家再說說,你從這首詩中讀出了什么感情?

          【思考回答】

          【參考答案】朦朧 愁怨 凄清的等等(答案不限)

          引導學生具體地說出這些情感,比如本詩寫了怎樣的人和事。

          【聽歌】《雨巷》(江濤)

          注意結合自己的理解,體會詩的感情特征

          【學生自讀 劃分節(jié)奏】可以選擇一個小節(jié)劃分節(jié)奏

          準備下節(jié)課表演背誦

          第二課時

          回顧上節(jié)課的內容(作者、作品、鑒賞的方法、詩歌的音樂美、結構美)

          檢查朗讀以及背誦(每一小組推薦一個人上臺表演)教師給予點評,富有情感,聲情并茂

          三、【理解詩歌的意象】

          所謂的三分文章七分讀,在誦讀中我們能夠不斷地與作者進行對話,體會作品的情感意味,常讀常新,不斷獲得新的,全面的體驗。(學習方法:本單元的詩歌學習也是以誦讀為主。)(補充詩歌的音節(jié)美,結構美)

          詩歌除了情感以外,它帶給我們的還有許多融入了作者感情的意象。而這些意象就構成了我們詩歌的意境,構成了詩歌的情感之美。

          意象:是詩歌中浸染了作者情感的東西。就是指那些客觀的具體的事物帶上了人的痕跡,烙上了人感情印記。一句話,意象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觀情感的客觀事物。鑒賞時,必須先明確作者是要通過意象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情的。

          [思考、討論]本詩中有哪些主要的意象?

          [學生回答,點評]

          [參考答案]雨巷 丁香

          梅雨季節(jié),江南的小巷陰沉潮濕,兩邊是寂寞的人家,間或有人匆匆走過,這一形象有很強的視覺沖突,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虛化為追求之路,懷著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讓人不禁發(fā)問,我的追求在哪里?

          丁香是古典詩詞里常見的意象。(投影圖片)丁香花白色或紫色,一直以來就是純潔、高貴的象征,丁香花顏色淡雅但不輕佻,姣好可惜花期比較短,容易凋謝。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丁香花傾注了許多情感,但是丁香總是和愁聯系在一起。(看課后的練習四,齊讀課后詩與詞,明確丁香與愁的關系。在詩歌當中,固定的景物或者事物都有其比較固定的含義,比如梅花象征高潔真情像梅花開遍,冷冷冰雪不能掩沒;松柏竹菊象征堅強;云象征游子;)

          [問]丁香與姑娘聯系,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么要將姑娘與丁香聯系起來呢?丁香般的姑娘有什么樣的象征意義呢?

          [思考,討論]

          [參考答案]聯系姑娘和丁香,是因為我心目中的姑娘具有丁香般的氣質,有丁香般的憂郁、高貴和超凡脫俗的感覺。

          姑娘的象征意義可以有很多理解,可以指現實中的姑娘,她是我邂逅的女子;也可以是我的理想,在風雨飄搖的年代里(1927年張作霖的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我的追求。甚至也可以是我自己。

          [板書]

          雨巷:悠長、寂寥、雨的哀曲

          丁香:愁怨、(顏色、芬芳、憂愁)、惆悵

          姑娘:(顏色、芬芳、憂愁)、哀怨 彷徨、默默、

          彳亍、冷漠、凄清、惆悵、靜默、凄婉、迷茫

          我:獨自、彷徨

          四、[總結全文]五、[布置作業(yè)]

          仔細閱讀課后練習四,思考并回答問題,這幾首關于丁香的詩詞有哪些共同及不同之處。預習《再別康橋》

        《雨巷》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通過掌握意象來把握意境的營造。

          2、體會“意象”的象征義。

          【教學難點、重點】

          體會詩歌創(chuàng)造的朦朧迷離,低回動人的意境。

          【教學方式】

          感悟法、朗讀法、啟發(fā)式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唐磊的音樂《丁香花》。

          一條悠長而寂寥的小巷,一位美麗而憂郁的姑娘,一次擦肩而過的邂逅,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思念和憂傷?80多年前的《雨巷》成為經典,曾以音樂、繪畫和舞蹈(《小城雨巷》)的形式表現出來,今天,讓我們走進走進文字版(能留下想象空間)《雨巷》,走進詩人那顆朦朧潤濕的心。

          二、作者

          戴望舒:原名戴朝實,又名戴夢鷗,1905年出生于杭州,中國近現代著名詩人。作品創(chuàng)作分早期和后期兩部分。早期作品多寫自己孤獨、感傷的情緒,有朦朧含蓄之美,代表作《雨巷》;后期作品多寫自己熱愛祖國的情懷和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顯得明朗、誠摯,代表作《我用殘損的手掌》。

          《雨巷》是一首既具有音樂美,又具有朦朧美的象征詩。這首詩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他也因此獲得了“雨巷詩人”的稱號。

          三、誦讀

          1、誦讀

          彷徨(páng huáng)

          彳。╟hì chù)

          惆悵(chóu chàng)

          頹圮(tuí pǐ)

          2、美嗎?什么樣的美?

          美;憂郁美、朦朧美,不同于毛澤東詩詞的崇高美和李清照詞的凄美(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3、請分別從內容和形式上談談你的感受?用幾個詞來表現。

          內容上:低沉、傷感、憂傷、朦朧、孤獨、惆悵、失落、哀怨等。

          形式上:低沉緩慢、舒緩悠揚,有很強的音樂美。讀起有一種一唱三嘆、迂回反復、回腸蕩氣的感覺;聽起來悅耳、和諧,像一首輕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4、歸納音節(jié)特色

          葉圣陶先生曾經盛贊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紀元!

          明確:

         、偃姽7節(jié),每節(jié)6行,詩行的頓數基本為三頓,單字頓都設置在詩行的的行首,一開始就拉長了這個字的韻尾,讀進來有舒緩悠揚之效。

         、谘喉嵰(guī)則(全詩從頭至尾都用“ang”韻,沒有換韻,每節(jié)押韻兩次到三次,在相隔不遠的行里重復一次韻腳,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悵”“眼光”等),具有很強的音樂性和旋律美。

         、哿硗,詩句長短錯落,回環(huán)往復,語言上用反復和排比,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一個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復回響,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四、合作探究

          我心目中的丁香姑娘

          五、意象分析

          全詩中有哪些意象?請找出來。

          明確:有6個。

          客觀物象:雨巷、油紙傘、丁香、籬墻;人物形象:我、丁香姑娘。

          1、丁香

          明確:丁香未開花時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jié)(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所以,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和愁怨。唐代詩人李商隱有詩曰:“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詞曰:“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保ㄒ娧杏懢毩曀模

          特點:美麗、高潔和愁怨。

          2、丁香姑娘

          找出詞句:結著愁怨、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哀怨、彷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悵、走近、太息一般的眼光、飄過、凄婉、迷茫、遠了、走盡、消散了……

          特點:美麗高潔、憂郁迷茫、飄然易逝。

          3、油紙傘

          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圍。

          4、雨巷

          找出詞語:悠長、寂寥。

          特點:陰暗、狹長、幽深、朦朧。

          5、籬墻

          這個籬墻是頹圮的,就讓人有種哀怨、凄涼的氛圍。

          除了6個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緒、動作、物態(tài)的詞。這些意象一起構成了全詩的超然意境。

          6、我

          找出詞語:獨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悵。

          特點:孤獨、迷惘、憂愁、有所追求。

          多組意象意境美(迷離飄渺)

          六、探究本詩的感情基調

          1、感傷、憂愁的感情基調。

          2、詩歌為什么會有憂愁的情感色彩?

          《雨巷》寫于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八,一二”政變后,作者隱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他這時候所寫的《雨巷》等詩中便自然充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

          知人:雙魚座,敏感脆弱。

          七、探究本詩的象征意義。

          象征,借用隱喻或暗示,通過具體形象來表現某種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種表現手法。如火炬象征光明,白色象征純潔或哀悼,紅色象征喜慶或革命、喜鵲象征吉祥、烏鴉象征厄運、鴿子象征和平,鴛鴦象征愛情,康乃馨象征慈祥、溫馨、真摯,玫瑰象征愛情,毋忘我象征友誼和思念等。運用象征這種藝術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可使復雜深刻的事理淺顯化、單一化,還可以延伸描寫的內蘊、創(chuàng)造一種藝術意境,以引起人們的聯想,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藝術效果。

          理解的多樣性:“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

          1、“雨巷”

         、傧笳髁撕诎祲阂值默F實;

          ②象征了大革命失敗后,革命事業(yè)陷入低谷;

         、巯笳髁巳松H遇上的低谷。

          2、“我”

          我的感情起伏:希望——失望——再希望

          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追求者、失落者、執(zhí)著追求者。

         、偈且粋苦悶的、人生的追求難以實現的知識分子形象;

         、诳衫斫鉃橐粋失戀者的形象;

          ③執(zhí)著追求者。

          3、丁香般的姑娘

          ①象征了詩人在大革命失敗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

          ②可理解為詩人理想中的戀人形象;

          ③可理解為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如美好的人生理想等等;

          ④是作者自己的真實寫照。整首詩表現了詩人渴望遇上與自己有同樣思想和感情的友人的心情。

          總結:整首詩可理解為詩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后,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淪的精神痛苦與迷茫;也可以理解為對愛情的追求;還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生活中美好理想的追尋的心路歷程。

          八、把握詩歌特色

          1、朦朧、含蓄

          《雨巷》運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2、富于音樂性是《雨巷》的另一個突出的藝術特色。詩中運用了復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環(huán)往復的旋律和宛轉悅耳的樂感。

          九、總結課文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雨巷”,都曾經有過希望,有過失落,也曾經尋找過,跌倒之后也希望爬起來,繼續(xù)前行。詩人說出了我們每一個人想說的話,引進了我們的強烈共鳴,這樣的詩就是經典。

        《雨巷》教學設計6

          【教學設想】

          經過前面幾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通過意象揣摩現代詩情感的方法,因此意象不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雨巷》這首詩在音韻上有著很高的成就,葉圣陶曾評價它“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紀元”。詩歌的音韻同樣是進入詩歌意境與情感的抓手,本課擬主要從音韻的角度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學目標】

          1、通過想象、朗誦領會詩歌意境。

          2、通過比較、誦讀體會詩歌的音韻美,領悟音韻在意境營造、感情抒發(fā)的作用。

          【教學重點】

          通過比較、誦讀體會詩歌的音韻美,領悟音韻在意境營造、感情抒發(fā)的作用。

          【教學難點】

          領悟音韻在意境營造、感情抒發(fā)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走進雨巷:體驗入境

          1、聽歌曲《丁香花》感受歌曲憂傷的氛圍,了解丁香花的'象征意義。

          2、聽教師配樂朗誦《雨巷》,想象如果給《雨巷》配上插圖,你會畫上什么?用上哪些色彩?

          小結:暮春時節(jié),江南煙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斑駁頹圮的籬墻,一把懷舊古典的油紙傘,滿腹心事的詩人,美麗憂傷的丁香姑娘,共同營造了凄清哀婉、惆悵彷徨的意境。

          3、選擇你喜歡的章節(jié),用聲音表現畫面和作者的情緒。(提示:注意語調、語速、語氣、停連、輕重的處理)

          二、徜徉雨巷:涵泳悟情

          研讀詩歌,感受《雨巷》聲韻之美,領悟音韻對于意境營造、情感抒發(fā)的作用。

          1、找出詩歌中復沓的詞語,體會詞語復沓的意義。

          2、找出詩歌中復沓的句子,體會句子復沓的意義。

          3、找出詩歌中復沓的章節(jié),體會復沓復沓的意義。

          小結:復沓營造了一種悅耳和諧的音樂美,以舒緩綿長的旋律傳達出纏綿悠長的哀婉惆悵之情。

          4、找出詩歌的韻腳,體會ang韻表達的情感。

          小結:ang韻有悠長而開闊的感覺,表達一種綿長,哀而不傷的情感。

          三、沉醉雨巷:誦讀領悟

          四、布置作業(yè):拓展提升

          研讀賞析《蒹葭》,比較兩首詩的異同,寫一篇小評論。

          附:板書設計雨巷戴望舒

          意象音韻

          雨巷詞語復沓

          籬墻句子復沓

          油紙傘章節(jié)復沓

          丁香姑娘ang韻

          “我”

          凄清哀婉、惆悵彷徨纏綿悠長、哀而不傷

        《雨巷》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作者及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

         。2)有感情地誦讀詩歌,體味詩歌的意境。

          2、能力目標

         。1)分析、理解本詩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2)通過誦讀、欣賞提高對詩歌的分析能力。

          3、情感目標

          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詩歌的情境美。

          二、教學重難點

          1、分析獨具特色的意象,掌握相關方法。

          2、學會知人論世,探究并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設計

         。ㄒ唬⿲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上古的《詩經》、《離騷》到樂府民歌,從唐詩宋詞元曲到現當代新詩,涌現了很多流派,出現了很多詩人,留下了大量的詩歌精品。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西方詩歌的影響,我國詩壇也呈現出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諸如激情四溢的郭沫若,浪漫典雅的徐志摩,忠誠愛國的艾青。今天我們來結識一位朦朧纏綿的“雨巷詩人”——戴望舒。

         。ǘ┳灾魇斋@

          1、了解作者及背景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今余杭)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28年成為《現代》雜志的作者之一,并逐漸成為現代詩派“詩壇領袖”。1929年4月,第一本詩集《我底記憶》出版,其中《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早期詩歌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意象朦朧、含蓄,感傷氣息較重。后期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向往,詩風顯得明朗、沉摯。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寫于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時期,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雨巷》就是這種心情的表現。當時代理《小說月報》編輯的葉圣陶一看到這首詩就非常喜歡,稱它“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并送給作者“雨巷詩人”的稱號。

          2、文體知識

          現代詩派:這個詩派得名于施蟄存主編的《現代》文學月刊。黑線這個刊物并且創(chuàng)作詩歌風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稱為現代詩派。20世紀30年代中期是這個詩派的鼎盛時期,F代詩派的詩藝核心是象征主義,F代派詩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態(tài)的心靈,詠嘆著濁世的哀音,表達著對社會的不滿和抗爭,也流露出對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悵。戴望舒是30年代“現代派詩歌代表”。其他主要代表詩人有陳江帆、南星、徐遲、番草、玲君、吳奔星、路易士等。

          3、積累基礎字詞(結合導學案內容)

          彷徨(pánghuáng)彳。╟hìchù)頹圮(tuípǐ)

          寂寥(jìliáo)惆悵(chóuchàng)

          (三)合作探究

          1、聽范讀,學生再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雨巷》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

          明確:詩歌描寫了一幅梅雨時節(jié)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營造了一個富有濃重象征色彩的迷離、超然、朦朧的抒情意境。

         。2)《雨巷》中主要寫了哪兩個意象?怎樣理解和欣賞這兩個意象?

          明確:一是雨巷。梅雨季節(jié),江南的小巷陰沉潮濕,兩邊是寂寞的人家,間或有人匆匆走過。這一意象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我們可以把它“虛化”為一條“追求之路”,懷著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讓人不禁發(fā)問,“我”期待著什么?

          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詩詞里常見的意象。丁香花常見白色、紫色兩種,外形單薄細弱,往往用來代表孤高、美麗和憂愁。詩人將這種美賦予姑娘,“丁香一樣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詩人心中的理想,這種理想是高潔的、美麗的。但也如丁香或姑娘一樣,稍縱即逝,不可把握,給人暫時的安慰,留下的卻是永久的懷戀和無限的惆悵。

          2、文本分析

          (1)《雨巷》中有這樣的詩句,“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飄過這女郎”,能否將句中的兩個“飄”字改為“走”字?為什么?

          明確:不能。因為姑娘不是真是存在的,而是作者想象出來的,想象中的人物是沒有“重量的;而且“飄”字與前面的“夢”字構成了最佳組合?傊,“飄”字生動地描述出詩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飄忽朦朧的特點。所以,詩中用“飄”字描寫這位姑娘的行動。

         。2)《雨巷》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一二歲。1927年,“四一二”政變后,他隱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咀嚼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望舒草序》)。他這時候所寫的《雨巷》等詩中便自然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這種彷徨感傷的情緒,不能籠統(tǒng)地說是純屬個人的哀嘆,而是現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則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誦再現了這部分青年心靈深處的聲音。在這里我們確實聽不到現實苦難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號。這是低沉的傾訴,失望的自白。然而從這傾聽和自白里,我們分明可以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滅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痛在詩句里流動。

         。ㄋ模┮牲c探究

          《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詩。人們對這首詩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姑娘”就是“我”;有人認為“姑娘”相當于“我”心中的理想;還有人認為,“姑娘”就是“姑娘”,沒有其他意思。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明確:“姑娘”當然有其象征意義。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詩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為了尋找“姑娘”——理想。他追求到“姑娘”——理想了嗎?“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雖執(zhí)著但“道阻且長”,“姑娘”永遠“宛在水中央”。這就給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層悲劇色彩。如果詩中“我”是一位沉醉于愛情中的青年,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佳人嗎?或許她的家就在巷子的盡頭,或許她只是從巷子經過,誰知道呢?讀者盡可以展開想象。有時候,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補充。從這一角度來講,詩人和“姑娘”是二位一體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即“我”是,實實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來的“我”,或另一層面的“我”。

          (五)拓展延伸

          選擇意象一定要做到“象與情合”,試多舉幾例加以分析?

          1、梧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痹诵煸偎肌峨p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倍家晕嗤┤~落來寫凄苦愁思。

          2、芭蕉。在詩文中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系。宋詞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卑褌摹⒊類炓还拍X兒傾吐出來。

          3、流水。水在我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雨巷》教學設計8

          一、指導誦讀

          1、要給學生示范,無論如何教師自己首先要敢于張開嘴,無論能否做到最好,但自己一定要“躬親”,偶爾的使用名家錄音是有必要的,但大多數時間要自己來,和學生一起成長。

          我要求自己90%以上的課文由自己范讀。

          2、要給學生時間,特別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調整。

          因為是高一,再加上大多數同學來自農村,我在課堂上要花去二十分鐘的時間給誦讀,我稱之為鋪墊,上來就讓他們談感受,分析意象,有點空中樓閣的感覺。

          3、方法要靈活多樣,要給予指導。

          在朗誦《雨巷》前,要讓學生先理解它的感情基調,我采用了比較的方法。江濤有一首改編自戴望舒詩歌的歌曲《雨巷》,我找來放給學生聽,他們一下子全明白了,歌曲比較歡快,而原詩是憂傷而低沉的。

          二、內容賞析:

          在問題設計上,我采用一竿子到底的方法,讓學生直接觸及詩歌最本質的問題。

          1、作者所要傳達的他自己的心愿就是作品中的一句詩: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2、作者為何希望――逢著一個姑娘?也就是說詩人的希望為什么與“姑娘”意象組合?

          明確:從《詩經》開始,相思、求索主題就與“伊人”意象聯系在一起了。“在河之洲”的“窈窕淑女”,“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都是用來表現愛而生思,思而不得的思想情緒和精神狀態(tài)的。

          一般的詩人,在理想和抱負都破滅的情況下,總要追問一些原因,向社會,向祖先,向蒼天。追問不到答案時,最后向女性求索。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經蒹葭》

          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離騷》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云端。

          ――李白《長相思》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辛棄疾《水龍吟》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徐志摩《再別康橋》

          詩詞中的姑娘從抽象的“窈窕淑女”“伊人”到具體的“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有了很大的發(fā)展。

          3、為何“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丁香姑娘”是《雨巷》的核心意象,為什么是丁香呢,而不是其它呢?

          國色天香的牡丹不好嗎?不勝涼風的嬌羞的水蓮花不好嗎?一支春帶雨梨花不好嗎?春雨江南的杏花也很美呀,為什么非得丁香呢?

          丁香,夏季開花,枝頂著花,細小的十字小白花或紫花或黃花,一簇一簇的。枝條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似衣襟上的盤花扣,這就是“丁香結”。

          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jié),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和愁怨!岸∠恪迸c“愁”相結,在古典詩詞中頻繁出現。

          繡領任垂蓬髻,丁香開結春梢。

          ――杜牧《代人寄遠》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王雱《秋波媚》

          欲知方寸,共有幾許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結。

          ――賀鑄《石州慢》

          丁香露泣殘枝,算未比,愁腸寸結。

          ――蔡伸《柳梢春》

          每個人都有許多煩心的事、憂愁的事和感傷的事,一件完了又有一件,人生的問題是解不完的,愁更是永遠解不完的。丁香年年結,結是解不完的,結是解不開的。“丁香結”負載著解不完、解不開的愁,已經很久遠了!

          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4、如何理解詩中我的形象?

          詩中有一個反復的句子,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

          可以看出詩中的“我”如姑娘一樣苦悶、彷徨、惆悵。

          波德萊爾《惡之花》第四章“一個世紀病的新患者”中有這樣一段論述:

          從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中,歐洲資產階級文學中出現了一群面目各異卻聲氣相通的著名主人公,他們是歌德的維特、拜倫的曼弗雷德,等等……他們都是頑強的個人主義者,都深深地患上了世紀。簯n郁,孤獨,無聊,高傲,悲觀,叛逆。這些著名的主人公提供了不同的療治心病的辦法,或自殺,或浪游,或離群索居,或躲進象牙塔,或棲息溫柔鄉(xiāng)。

          詩人翁加雷蒂的《懷舊》對此作了詳盡的描寫:

          那時

          天色即將破曉

          春天將臨

          路上行人稀少

          巴黎

          籠罩著

          慘霧愁云

          在橋的

          一個角落里

          我對一位

          苗條的姑娘的

          無止境的沉默

          陷入沉思

          我們

          同病相憐

          我們失魂落魄

          呆在一起

          5、詩中還有另外三個意象――油紙傘、籬墻和雨巷,其中最重要的意象是為雨巷。

          雨巷是由“雨”和“巷”兩個意象構成的。這里的雨不是暴風雨,也不是雷陣雨嗎。這是江南梅雨天的小雨,連綿不絕的,無窮無盡的,絲絲縷縷的,迷迷蒙蒙的!白栽陲w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奔氂昝悦桑瑹o限傷感。

          而小巷狹窄破舊,陰暗潮濕,青磚灰瓦青石路面,色調陰冷。這是一條空巷,而且殘破。有“頹圮的籬墻”。這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迷蒙的細雨籠著狹窄破舊的小巷,再加上讓人懷舊的具有隱蔽和遮擋作用的油紙傘,頹圮的籬墻,這幾個意象構成了一個陰冷迷蒙破敗空寂的背景,給人的心理體驗是冷漠、凄清、又惆悵。

          在這里雨巷和籬墻、油紙傘一起為丁香姑娘的出場營造了一個非常朦朧而凄美的背景。

          詩歌《蒹葭》中蒼蒼的蒹葭,結霜的白露為在水一方的伊人的出現營造了一個朦朧迷離的氛圍,這里襯托的背景和“雨巷”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丁香姑娘是真實還是虛幻的?

          甲方:丁香一樣的姑娘并不是真的存在于現實社會,她只存在于作者的心里,因為作者在詩中寫道:“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币虼耍∠愎媚镏皇且粋虛構的角色,她被用來抒發(fā)作者心中的情感,她是一個線索,是詩中的靈魂人物,是一種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所以作者說“希望”。

          乙方:丁香姑娘是存在的,是因為本詩包含著作者深深的情感,沒有這個人是不會有那么細膩的描寫和那么深的感情的!

          總之詩歌反映的是“我”在孤寂中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與追求。

          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現時這種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這種心態(tài),正是希望破滅后的青年知識分子在現實中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實反映。

          四、拓展深化

          人都有這樣一種體驗,最孤獨苦痛的時候,你的傾訴對象也許只是一個和你一樣的完全陌生的姑娘,那一瞬間的相遇與想像開啟了你情感的閘門。

          與一位陌生人在街頭在雨巷在……擦肩而過。這種迷惘這種渴望在他們的心中灼燒,在他們的筆下結晶著,千百年來無限地囤積著。與波德萊爾《給一位過路的女子》一詩比較閱讀,看看二者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

          喧鬧的街巷在我的周圍叫喊。

          頎長苗條,一身喪服,莊重憂愁,

          一個女人走過,她那奢華的手

          提起又擺動衣衫的彩色花邊。

          輕盈而高貴,一雙腿宛若雕刻。

          我緊張如迷途的人,在她眼中,

          那暗淡的、孕育著風暴的天空

          啜飲迷人的溫情,銷魂的快樂。

          電光一閃……復歸于黑暗!——美人已去,

          你的目光一瞥突然使我復活,

          難道我從此只能會你于來世?

          遠遠地走了!晚了!也許是永訣!

          我不知你何往,你不知我何去,

          啊我可能愛上你,啊你該知悉!

        《雨巷》教學設計9

          一、 教材地位及作用

          《雨巷》是高一語文課本第一冊詩歌單元的第二課。學習《雨巷》,體會典型意象所營造出的優(yōu)美意境,同時巧妙的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實現多方位情感的體驗,從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學目標

          ⒈知識和能力目標:

          ① 朗讀品味,感受詩歌的音韻美、意境美,培養(yǎng)學生對詩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養(yǎng)審美情趣;

          ② 咀嚼詩歌語言,深入意境,把握中心意象,了解詩歌的象征意義及整體基調,深入體會詩人內心的情感世界;

         、 激活學生感知、想象、體驗、認識等多方面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 探究詩歌內涵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

         、 提供不同的情境下建構知識、運用知識、表現自我的多種機會,讓學生通過主動學習形成自我監(jiān)控、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反饋的學習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雨巷》,體會詩人憂郁惆悵的情懷。理解中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進步知識分子的可貴之處,樹立起對詩人的正確認識,對作品的共鳴。

          三、教學重(難)點

         、蓖ㄟ^朗讀與鑒賞,領略詩歌的音樂美和整體基調;

         、卜治鲆庀,在把握意象的基礎上了解其象征意義,提高鑒賞詩歌的方法和感悟詩歌意境的能力。

          四、教法與學法

          教法

          ①.情景導入法:情景的創(chuàng)設一直以來都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提倡的一種手段,它能拉近讀者與文本的時空距離,也為教學的開展做感情上的鋪墊,尤其是詩歌的教學,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方法。

          ②.朗讀感悟法:誦讀是詩歌教學的一個有效的方法,即可讓學生深入文本體會詩歌的情感又可以讓學生充份欣賞詩歌的音樂美。

         、郏涣魈接懛ǎ盒抡n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的方法,鼓勵學生想象,質疑,

          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結合作者的時代背景,學生在小組的交流與討論中,就能很快突破難點,在意象和象征意義中尋找到溝通兩者的橋梁。

         、埽卣惯w移法:通過拓展與遷移,指點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動手得到更深刻的審美體驗,強化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

          學法

         、伲灾髡b讀法:詩歌是一種凝煉的藝術,是情感的載體。只有通過反復的誦讀才能領略詩歌的音樂美和情感美。

         、冢撓肱c想象法:《課標與教學要求》中指出:“在品讀中,要注意詩歌的情與景,境與情的不同層次的理解,重視聯想,想象在意境理解中的作用”。

         、郏献骱吞骄糠ǎ涸姼枋请[喻性很強的藝術,由于閱讀個體的生活經歷和知識結構等諸多因素限制,個體有時無法正確的解讀詩歌的內容,把握詩歌的情感。小組的合作與探究正好彌補了個體的不足,引導學生到學習小組中去尋求幫助、解決問題,是個有效而簡單的方式。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⒈ 同學們,上課開始之前,我們先看一段視頻好嗎?

          播放舞蹈《小城雨巷》的視頻

          ⒉ 同學們,《小城雨巷》整體給人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生答:煙雨蒙蒙,雨巷深深,舞者跳舞優(yōu)美····

          (二)走進詩人戴望舒

          對于江南、對于雨巷,無數的作者、詩人都曾經描寫過、抒發(fā)過對她的濃厚情感。其中有一位近代的詩人,因為一首描寫雨巷的詩被稱為“雨巷詩人”。這位詩人就是戴望舒。 介紹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筆名戴夢鷗、江恩、艾昂甫,浙江杭州人,F代派象征主義詩人。1924年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1925年轉入震旦大學法文班,1928年發(fā)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參加施蟄存主編《現代》雜志的創(chuàng)作,并成為30年代“現代派”詩人群體的領袖。

          詩集有《我底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

          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后期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向往,詩風顯的明朗、誠摯。

          《雨巷》最初發(fā)表在1928年《小說月報》上,引起很大反響,葉圣陶稱《雨巷》“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紀元”,戴望舒也因此詩獲得“雨巷詩人”的稱號。

          (三)體味全詩,整體感知

         、弊屛覀冏哌M《雨巷》,去感知詩人的內心世界。

          播放《雨巷》配樂朗誦

         、残蕾p完了這篇詩歌,那么這首詩給人的感覺是怎樣的呢?或者說,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么?

          生答:低沉幽怨傷感

         、惩瑢W們分析的很正確,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誦,邊朗誦邊體會詩歌中所呈現的低沉、幽怨、傷感的感情基調。

          ⒋請一名同學作示范朗誦,讓同學們再次感受詩歌的基調。

          (四)分組討論,尋找意象

          ⒈下面老師要給同學們分組,咱們班一共有42名同學,分為7組,一組6名同學并設一名組長。

          分組完畢

         、餐瑢W們,我們知道詩歌是由意象組成,一個個特殊的意象營造出詩歌特有的意境,《雨巷》也不例外。讓我們回到課本,走進《雨巷》的情節(jié)里,找出你所認為的這首詩的意象,并說出這些意象給人的感受和象征意義。各個小組內部成員進行討論,派出一名同學對小組的觀點進行總結。

          小組討論完畢

         、趁恳恍〗M進行發(fā)言,并把他們的觀點寫在黑板上,指出學生討論中疏忽、遺漏的部分,最后形成板書。

          生答:明確意象有六個:雨巷、油紙傘、丁香、籬墻、我、姑娘。

          ①.“雨巷”, 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 滿了朦朧美。象征著作者的寂寥、憂郁的心境。

          ②.“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并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huán)境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郏岸∠恪保 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來源于“丁香”兩字。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系在一起。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憂愁,為什么要選用丁香?這是源于中國人的“丁香情結”。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和愁怨。

         、埽盎h墻”,這個籬笆墻是頹圮的,就是讓人有種哀怨,凄涼的氛圍。

         、荩拔摇保娙俗约旱幕。像丁香般的姑娘一樣彷徨、迷惘、寂寞 。

         、蓿肮媚铩,詩人心目中戀人,理想的化身。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詩人心中的理想,這種理想是高潔、美麗的。但這種理想如丁香或姑娘一樣,稍縱即逝,不可把握,給詩人暫時的安慰,留下的卻是永久的懷戀和無限的惆悵。

          (五)板書設計

          意象 感受 象征意義

          雨巷幽深、寂靜心境

          油紙傘復古、懷舊、神秘、迷蒙

          籬墻 哀怨、凄涼、衰敗

          丁香般的姑娘 美麗、憂愁、惆悵 戀人、理想 我彷徨、迷惘、寂寞 詩人

          (六)深入文本,具體分析

         、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回憶這篇詩歌的主要情節(jié)

          時間: 暮春凄婉傷感

          地點: 小巷悠長 幽深 寂靜 頹圮

          情景: 細雨空蒙 迷離

          道具: 油紙傘復古 懷舊 神秘

          故事: 我在雨巷想逢著一個丁香姑娘

          人物: 丁香姑娘美麗 憂郁 哀怨 凄婉

          我喜歡你彷徨中的美麗,

          丁香先生

          我銘記你遺憾時的憂傷

          主題: 盡情地抒發(fā)著自己的傷感憂愁和迷惘

         、 逐段進行解說,充分把握詩歌的整體概念。

          撐著油紙傘, 獨自 /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 一個丁香一樣地 / 結著愁怨的姑娘。

          表現詩人對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這個丁香般的姑娘美麗高潔、哀怨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 表面上是說姑娘,實際上是在說詩人自己。他因為理想難以實現,心情是冷漠,凄清又惆悵的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嘆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這位丁香姑娘處在一種凄婉迷茫的狀態(tài)。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個女郎/ 她靜靜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墻/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丁香般的姑娘就在細雨朦朧中消散了。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詩人繼續(xù)追尋著丁香一樣的姑娘。

         、 同學們,我們對這首詩已經有了大體的把握。有哪位同學能說一說這篇詩歌故事的發(fā)展脈絡呢?

          生答:這首詩剛開始詩人表達了他想遇到丁香姑娘的愿望。后來,他真的遇到了一位凄婉、哀怨的丁香姑娘。他與丁香姑娘擦肩而過。詩的最后表現出詩人想再見這位丁香姑娘。

         、床诲e。這位同學已經說出了這篇詩歌的段落。

          一 (1) “我”希望遇見丁香姑娘

          二 (2-6)“我”遇見丁香姑娘。

          三 (7) “我”希望再次遇見丁香姑娘

         。ㄆ撸、溫故知新、品味音樂美

          葉圣陶盛贊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

          總體節(jié)奏:舒緩悠揚

          探討分析《雨巷》的藝術特色

         、弊兎ńY構,經過巧妙組合,實現由散文到詩的轉化。

          例如: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散文)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詩歌)

          效果:通過切割散文式長句,渾然天成地組成了神形兼?zhèn)涞默F代詩。

         、矎晚尘涫降拿钣

          如第三節(jié) “象我一樣”“象我一樣地”

          如第四節(jié)“象夢一般地”“象夢一般地凄婉迷!

          效果:詩歌內在的巧妙拉長,形成了詩歌回環(huán)疊唱的效果,使閱讀時有起勢—強調—飛躍的遞進效果。詩歌節(jié)奏顯得整齊和諧。

         、吃~的重疊運用

          同一行詩中,如“悠長,悠長”

          兩行詩的隔開處,如“哀怨,哀怨又彷徨”

          詩節(jié)的分開處,如二、三節(jié)間的“彷徨”

          效果:詞的重疊把時值相同的復沓化了,從而形成了舒緩悠揚的節(jié)奏。使《雨巷》在音節(jié)運用上顯得靈動、變化而富有生命力。

        《雨巷》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反復吟誦,展開豐富的想象、聯想,體味詩歌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義,探究戴望舒的真實心境。

          3、以讀帶品,以品促悟,初步學會“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詩歌”的方法。

          教學重點

          反復吟誦,培養(yǎng)學生根據詩句想象并描摹畫面的能力。

          教學難點

          把握中心意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義,使學生初步學會“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詩歌”的方法。

          教學方式

          讀、品、悟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理念:

          詩歌教學中,講得越多收效就越小。應著眼于“吟誦”,讓學生先讀,然后想象,再細細品味,最后有所感悟。語文教學應觸及學生的靈魂,而不是花絮,讓語文回歸課堂,讓課堂回歸心靈。

          教 學 過 程:

          一、 引入:

          在初中階段,我們曾學過一首詩《我用殘缺的手掌》:“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這首詩的作者是誰?(戴望舒)

          這首詩是戴望舒后期的代表作,體現出對祖國的熱愛,對侵略者的憎恨,詩風顯得非常明朗。而他前期的作品,在風格上有著明顯的不同,究竟不同在哪個地方呢?帶著疑問我們走進他前期的代表作品——《雨巷》。(課本23頁)

          二、 作者介紹

          注釋①,戴望舒,中國現代派詩人。他曾用筆,或者確切地說是用心,感動過無數個孤獨而憂郁的靈魂。1927年,年僅22歲的戴望舒創(chuàng)作了《雨巷》,在詩壇一舉成名,并贏得了“雨巷詩人”的雅號。同學們,你們想想,為什么單單一首詩就能讓一個人“一夜成名”呢?這首詩有什么獨到之處呢?我們先不回答這個問題,學完后你們自然明了。

          三、 初讀體驗

          師: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所以更多地是,要求同學們自己完成這首詩的學習。接下來請同學們自讀兩遍。第一遍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第二遍揣摩字與字之間的停頓、輕重音,用筆標注出來,并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節(jié)詩句。(5分鐘)

          1、請兩個同學輪流讀詩。(一人一節(jié))

          2、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jié)讀給大家聽,再談談你讀這一節(jié)的感受或者讀這一節(jié)的時候,在朗讀上應注意某些技巧,比如停頓、輕重音、讀的時候頭腦中想到什么畫面。教師做誦讀指導。

          3、師:讀詩要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把自己變成抒情主人公,才能融入詩的意境。也就是說要用自己的心去觸摸詩人的靈魂。

          四、 品讀揣摩

          (一) 師:剛才同學們在朗讀詩歌的時候,把握到詩歌的感情基調是憂傷。那么詩人通過哪些意象傳達出這種憂傷的呢?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閉著眼睛想象畫面,感受詩歌的意境。

          (江南是雨的故鄉(xiāng),雨是江南的衣。江南的雨有了咸味,也就有了淚,淚水便匯集在悠長而寂寥的雨巷。巷中僅有的,是一池雨打芭蕉的寂寞,一地風吹落葉的惆悵,一種尋香回眸的凄涼。丁香花在枯萎中留下紫陌纖塵的回憶。)

          明確:寂寥的雨巷、頹圮的籬墻、丁香一樣的姑娘

          (二)為什么這些意象能表現憂傷的心情呢?

          1、寂寥的雨巷:

          營造出江南梅雨季節(jié)小巷深處的陰沉氣氛。雨巷,是由“雨”和“巷”兩個意象構成。雨,給人以迷茫、潮濕、陰冷之感。巷,陰暗,狹窄,悠長。

          “雨巷”這一典型的抒情意象,又加了“寂寥”二字修飾,為全詩奠定了基調。

          2、頹圮的籬墻 頹圮,坍塌、破敗。頹圮的籬墻,顯得荒涼冷落。

          3、丁香一樣的姑娘:

          (1)你心目中的丁香姑娘是什么樣子的?

          師:(多愁善感,凄婉動人,純潔美麗,而又冷漠高傲。外表美、氣質美、古典美、憂郁美)她就像不經意間降落凡塵的仙子!

          (2)惆悵的姑娘為什么要用“丁香花”來形容呢?為什么不用“荷花”、“蘭花”呢?

          師:(展示丁香花圖片)丁香花多為淡紫色或白色,嬌小玲瓏,淡雅芬芳,因為花形像結,所以又名“百結”。 有“百結”之稱的丁香花放在心上叫什么結?(心結)

          心里有解不開的疙瘩,所以才苦悶、憂愁。丁香開在暮春時間,而且極容易凋謝,詩人往往對著丁香傷春,因此丁香被稱為詩中的愁品。(展示丁香的兩句名句)

          A 唐朝詩人李商隱有詩云:“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獨自愁。”

          (芭蕉的蕉心沒有展開,就像丁香的花蕾一樣含苞不放,芭蕉喻情人,丁香喻女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

          B 南唐中主李景詞中“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青鳥是古代傳說中傳遞信息的信使。青鳥不傳信,于是有“丁香空結雨中愁”的嘆息。)

          師:從以上的詩句可以看出,丁香歷來都被當作什么的象征?(愁)戴望舒將這一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典型意象的美發(fā)揮到極致,丁香的淡淡清香沁人心脾,丁香的淡淡憂愁攝人魂魄。

          五、研讀感悟

          1、師:丁香美,丁香愁,但它只是一個陪襯,它陪襯誰呢?

          2、討論:如此美麗的丁香姑娘可能象征著什么?

          A、戀人 1929 年出版的第一部詩集《我底記憶》的扉頁上有兩行詩句:

          “愿我在最后的時間將來的時候/見你,愿我在垂死的時候/用我的虛弱的手把握著你!

          在與《雨巷》同期發(fā)表的詩作中出現這樣的詩句:

          “懷著熱望來相見,希冀從頭細說,偏你冷冷無言;我只合踏著殘葉/ 遠去了,自家傷感。”

          也可能因為感情的不順利,才有飄渺愁悵的情愫,才有《雨巷》的情感基調。

          B、知己 詩人在那狹巷中之所以徘徊彷徨, 實際上是在尋覓其生命的知音, 希冀能與她溝通交流, 并結伴走出令人絕望、無奈的境地, 擺脫孤獨的羈絆, 重獲新生。也就是說, “撐著油紙傘, 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的詩人, 其實正懷著一顆愁苦孤單的心, 熱切地期盼能偶遇知己。

          C、詩人熱切追求而實際上不可能實現的理想 19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來熱烈響應革命的青年,從火的高潮墜入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出現。詩中那個“我”,一腔愁緒,滿腹哀怨,正是當時詩人心理現實的寫照。

          師總結:其實,戀人知己也好,理想也罷,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詩人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一種朦朧的意境美。

          六、結課

          詩人雖然遠離我們而去,但詩的語言正如星星的光輝,永遠閃耀在天際。每當細雨迷蒙的時候,每當你彷徨迷茫的時候,總會讓人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想起在那發(fā)黃的詩中,有一位美麗而憂傷的姑娘。20xx年的春節(jié)聯歡晚會上,雨巷被搬上了熒屏,接下來請同學們欣賞視頻。

        《雨巷》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 通過誦讀,培養(yǎng)學生對詩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養(yǎng)審美情趣。

         、 了解詩歌的象征意義及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 感知詩歌的意象及特征,由此來把握意境的營造。

          2、過程與方法:

         、 本詩教學按“初步感知──互動交流──合作探究──擴展升華”的過程進行。

         、 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質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朗讀,體會詩人憂郁惆悵的情懷,理解中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進步知識分子的可貴之處,樹立起對作家的尊重、對作品的喜愛的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1、意象的象征意義。

          2、鑒賞與領悟能力的培養(yǎng)。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讓我們撐一把油紙傘,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聆聽瀟瀟春雨,感受20世紀30年代知識分子的寂寞惆悵。

          (老師投影雨巷圖片以及作者介紹)

          二、整體感知

          被稱為“雨巷詩人”的戴望舒,他的《雨巷》到底有何出眾之處呢?讓我們閉起眼睛,在朗誦中體會詩歌的情緒。

          (老師放錄音)

          問:錄音聽完了,我們能從其中感覺到怎樣的情緒?

          (要求學生在文中勾畫出來,并引導學生答出:低沉、傷感,充滿著愁緒和無奈等詞語)

          是的,詩中沒有大江東去似的慷慨豪邁,也沒有涓涓細流似的輕快明麗,而是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憂愁。

          (引導學生體會到不只是讓人愉悅的東西才美,讓人感傷、感悟的東西有時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無限豐富的。)

          (學生本著感情基調朗誦,要求低沉幽怨)

          三、互動交流

          問:這種低沉、哀怨和無奈的體驗是從哪里來的?

          (引導學生發(fā)分析詩歌意象:意象:油紙傘、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頹圮的籬墻……)

          在詩中,這些形象形式上各自獨立,但卻使我們覺得形象之間有著某種聯系,共同具有某些東西。在這朦朧的意象中,你能感受到作者究竟想要說什么?

          (學生討論從意象得出的感受)

          投影主要意象所引發(fā)的感受:

          第一個是油紙傘:

          因為油紙傘本身就給人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感覺。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huán)境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個是雨巷:

          特點:悠長、寂寥。

          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是種優(yōu)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

          第三個是丁香:

          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jié),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

          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在誰是主?思悠悠閑!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厥拙G波三楚暮,接天流。

          李商隱有詩: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獨自愁。

          (學生朗讀,要求讀出不同意象的不同感情)

          總之,丁香給人美麗、高潔、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覺。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

          所以,以丁香般的姑娘也是愁怨、憂愁、彷徨、凄婉迷茫的。容易消失離去的。

          第四個是籬墻:

          這個籬墻是頹圮的,就讓人有種哀怨、凄涼、衰敗的感覺。

          第五個是“我”:

          “我”是冷漠、凄清、惆悵的。給人迷茫傷感的感覺。

          四、合作探究

          同學都很好的把握住的文章的情感基調──愁怨。但是作者為什么會這樣哀怨?為什么會產生這樣低調的情感呢?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這種感情的呢?

          (引導學生自由分析詩歌的象征意義:愛情詩、革命詩、哲理詩)

          (其間補充背景材料)

          (老師投影作者及時代背景)

          《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队晗铩肪褪且徊糠诌M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一二歲。一年多以前,他與同學杜衡、施蟄存、劉吶鷗一起從事革命的文藝活動,并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用他的熱情的筆投入了黨的宣傳工作。1927年3月,還因宣傳革命而被反動當局逮捕拘留過。“四,一二”政變后,他隱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望舒草/序》)

          五、拓展升華

          這樣美麗的意境,這些傳統(tǒng)而又現代的意象,怎么能不鉤起讀者的共鳴。我想在座的同學們對于作者的這種感情深有感觸。那么拿起我們自己的筆,假設我們是詩歌中的主人翁,結合詩歌中的意象,寫一段你想象中那個雨巷邂逅的場面。用自己的筆描繪出雨巷那種獨特的意境。

          (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動手,得到更深刻的審美體驗)

          (教師選擇符合原詩情境的佳作朗讀)

          六、結束語

          “李杜文章在,火焰萬丈長”,詩人雖然遠離我們而去,但詩的語言正如星星的光輝,永遠閃耀在天際。每當細雨迷蒙的時候,每當你彷徨迷茫的時候,請你一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請你一定記得在那發(fā)黃的詩中,有一位美麗而憂傷的姑娘。

          (投影,放音樂)

          (學生在《雨巷》的圖片中朗讀全詩)

          【板書】

          雨 巷

          戴望舒

          意象 感受

          雨巷 幽深、寂靜、

          油紙傘 復古、懷舊、神秘、迷蒙

          籬墻 哀怨、凄涼、衰敗 象征意義

          丁香般的姑娘 美麗、高潔、愁怨

          我 彷徨、迷惘、寂寞

        《雨巷》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1、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審美創(chuàng)造力是語文學科的任務,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為詩歌單元,收錄了中國現當代的一些優(yōu)秀詩篇。《雨巷》排在本單元的第二課,作為一首象征派朦膿詩的經典之作,特將它列為精講課文。鑒賞詩歌應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著重分析意象,品味語言,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2、從課文本身看,《雨巷》是一首帶有濃郁古典氣息的現代詩歌,它的意象具有典型的象征意義,抓住這點可以讓學生拓展深化,掌握詩歌最重要的鑒賞方法——通過意象解讀詩人的情感。

          學情分析

          高一的新生正處在學習角色的轉變期,從初中的學習內容轉變到高中的學習內容上,對許多詩歌藝術手法和鑒賞技巧還處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狀態(tài)中,需要老師正確的引導和點撥,讓他們掌握正確的分析鑒賞方法。

          課標要求

          1、培養(yǎng)閱讀詩歌的興趣,理解詩歌的思想內涵,養(yǎng)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yǎng)。2、學習鑒賞詩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詩歌的藝術特征,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感悟詩歌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

          知識與能力

         。1)通過誦讀,培養(yǎng)學生對詩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養(yǎng)審美情趣。

         。2)感知詩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義,把握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本詩教學以“丁香姑娘”為線索,從導入→走近雨巷,整體感知(雨巷里的丁香姑娘)→小組討論:詩人到底有沒有遇到丁香姑娘?→小組探究:詩人為什么用丁香來形容姑娘呢?→小組展示:詩人遇到或想象中的丁香姑娘是怎樣的呢?→走出雨巷拓展延伸”:以《雨巷》為例,創(chuàng)作一首意象詩。的過程進行。

         。2)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詩歌形式的音樂美、意境的朦朧美、情感的含蓄美。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分析和理解詩歌的意象和象征意味,了解詩歌借象征抒情的方法。

          2、能有感情的誦讀此詩。通過朗讀品鑒,從作品中進入作者的精神世界,體會詩人憂郁惆悵的情懷。

          3、學以致用,掌握詩歌借意象抒情、用語言傳情的寫法。

          課前準備:

          培養(yǎng)學生預習課文的習慣,布置預習內容,完成前置性作業(yè),包括生字詞作者簡介寫作背景等,再進行自主質疑。

          教學過程:

          一、導入: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雨——中國現代詩歌《雨巷》這幾天廣州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雨是中國古代文人筆下的寵兒,古往今來,有很多美麗的詩歌都是歌頌雨的,請幾個同學說說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在中國的現代詩歌中的故事,也總發(fā)生在雨天。雨,總是會給詩歌增添幾分詩意、美感雨,帶給我們一些莫名的憂郁、哀傷,但這種微妙的情緒又很難準確把握,“雨巷詩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接下來,讓我們共同走進那美麗而又朦朧的《雨巷》。

          設計意圖:

          《課標與教學要求》中提出要求:“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閱讀和鑒賞,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多媒體導入,用天氣導入,回顧古典詩歌中常見意象“雨”,營造一種與詩歌相一致的氣氛,可以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為學生把握詩歌情感奠定了基礎。

          二、走近雨巷、整體感知:

          誦讀詩歌,初步感知、把握詩歌孤獨而惆悵的感情基調。首先咱們一起將詩歌朗誦一遍,注意盡量做到舒緩、富有情感。

          詩歌一共七個小節(jié),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咱們齊讀,從第二節(jié)到第六節(jié),女生男生間隔讀。讀的同時思考:雨巷里到底發(fā)生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明確:詩人在雨巷里,邂逅了一位美麗的丁香一樣的姑娘,但是很快這個姑娘又走了。

          三、彷徨雨巷、品味意境

          1、小組討論:詩人到底有沒有遇到丁香姑娘?依據是什么?

          有個同學問我,老師,到底這個戴望舒有沒有遇到那個丁香一樣的姑娘?我讀了半天,我也不知道結果。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今天咱們先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請各小組討論一下,委派發(fā)言人,說出你們小組的觀點。

          推測答案:

          觀點一:有。描述得非常真實,具體可感。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的像我一樣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她靜默的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蛟S曾經有,曾經作者在雨巷中遇到過這樣一個姑娘,現在作者在雨巷中期待著再次與她重逢。

          觀點二:沒有。詩人只是希望遇到,在腦海中想象著這個姑娘,并沒與真正遇到。第一節(jié)、最后一節(jié),希望,僅僅只是希望。

          2、小組研究:詩人為什么用丁香來形容姑娘呢?而不說成蘭花姑娘,梅花姑娘或是菊花姑娘?

          像丁香一樣結著仇怨的姑娘。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jié),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朵较场防瞽Z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洞洝防钌屉[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總之,丁香給人美麗、高潔、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覺。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所以,丁香般的姑娘也是愁怨、憂愁、凄婉、容易消失離去的。用丁香形容姑娘不僅寫出了姑娘的淡雅、美麗,還刻畫出了她那楚楚動人的憂郁。中國詩歌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用意象來傳情達意,歷代詩人在意象的使用過程中使其逐漸形成了特定的比喻義和象征義。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這樣一種意識,培養(yǎng)這種能力,使其在以后的詩歌閱讀鑒賞中有據可依,有法可用。)

          引導學生發(fā)分析詩歌意象:

          油紙傘、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頹圮的籬墻……)

          ——油紙傘給人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感覺。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huán)境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雨巷:悠長、寂寥。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

          我: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是種優(yōu)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

          丁香姑娘:結著愁怨、丁香一樣的顏色、芬芳、憂愁、哀怨、默默、冷漠、凄清、惆悵、飄過、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消散了……籬墻是頹圮的,就讓人有種哀怨、凄涼、衰敗的感覺。我:冷漠、凄清、惆悵。給人迷茫傷感的感覺。

          共同點:調子都是壓抑、低沉的、凄迷的,為全詩營造了一種朦朧凄美的意境。這就是本詩的第二美——意境的朦朧美。

          3、小組展示:詩人遇到了一個怎樣的丁香姑娘?請加以描述。

          4、朗讀展示:再讀詩歌,在把握詩歌意境美的基礎上領略詩歌的音樂美,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生讀—————師讀——————齊讀

          四、能力拓展:請以《雨巷》的抒情方式為例,選取合適的“意象”,創(chuàng)作一首小詩。如白云、海洋、小鳥、各類花草,各位物品……

          五、課后作業(yè):請大家搜集整理古代詩歌中具有象征意義的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義。如竹、松、荷、月、流水,烏鴉、寒蟬、白云……

        《雨巷》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通過掌握意象來把握意境的營造。

          2、體會丁香姑娘的象征義。

          【教學難點、重點】

          1、學習象征的用法。

          2、體會本文的象征意義。

          【教學方式】

          感悟法、朗讀法、啟發(fā)式。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習要求】

          熟讀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通過朗讀來細細品味本文的意境。

          2、通過細節(jié)來進一步體驗感知。

          【教學步驟】

          一、聽錄音,整體感受

          課文讀完了,我們感覺到什么了嗎?這首持美嗎?是一種什么樣的美?

          (只需靜思)

          二、放背景音樂,共同朗讀體會

          我們感覺到這首詩很低沉、傷感,充滿著愁緒和無奈。我們被這種感覺控制住了。這首詩很美。為什么讓人難受的詩也美呢?我們還能舉出曾讓我們難受過,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動過的人、事和作品嗎?

          對。每個人都有這種體驗。不只是讓人愉悅的東西才美,讓人感傷、感悟的東西有時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無限豐富的。

          三、由意象體驗意境

          我們體驗到了這首詩的低沉、哀怨和無奈。我們也認定了這首詩是美的。那么,我們的感覺和體驗是如何獲得的?我們?yōu)槭裁凑J為它很美呢?

          意象。

          意象: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頹圮的籬墻

          (由這些意象,結合本詩說一段話)

          他很孤獨,也很寂寞,在綿綿的細雨中,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在這樣陰郁而孤寂的環(huán)境里,他心里懷著一點朦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悉怨的姑娘。這個姑娘被詩人賦予了美麗而又愁苦的色彩。她雖然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但是也有丁香一樣的憂愁。她的內心充滿了冷漠凄清和惆悵。她和詩人一樣,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無言,像夢一般地從自己身邊飄過去了,走盡了這寂寥的雨巷。

          在詩中,這些形象形式上各自獨立,但卻使我們覺得形象之間有著某種聯系,共同具有某些東西。形象構成了一種特殊關系。在這朦朧的意象中,作者究竟想要說什么?

          有人說,《雨巷》是詩人用美好的想象來掩蓋丑惡的真實的自我解脫,是用一此皂泡般的華美的幻象來欺騙自己和讀者,除了藝術上的和諧間律美外,在內容上并無可取之處。

          有人說,這詩如中國的水墨寫意,只盡情地渲染情感,發(fā)散著自己憂愁與迷惘,我喜歡你彷徨中的美麗,我銘骨你遺憾時的憂傷。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對意境的解析自己體會本文的意境。

          2、象征的有關知識。

          【教學步驟】

          一、讀課文

          二、意象的解析

          1、雨巷:

          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是種優(yōu)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結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經歷)

          2、油紙傘:

          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并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huán)境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3、丁香:

          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來源于丁香兩字。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系在一起。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憂愁,為什么要選用丁香?

          明確: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jié),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和愁怨!队晗铩分袑懸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詩李景詞丁香空結雨中愁(《攤破沙·浣溪沙》)全詞是: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峽望,接天流。

          李商隱有詩: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獨自愁。

          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jié),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傊∠闶敲利、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三、寫作背景

          我為什么會這樣哀怨?為什么會產生這樣低調的情感呢? 有句俗語叫文如其人。作者戴望舒是怎樣一個人呢?了解了詩人,能更好地理解詩作。

          《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队晗铩肪褪且徊糠诌M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一二歲。一年多以前,他與同學杜衡、施蟄存、劉吶鷗一起從事革命的文藝活動,并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用他的熱情的筆投入了黨的宣傳工作。1927年3月,還因宣傳革命而被反動當局逮捕拘留過。四,一二政變后,他隱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望舒草/序》)他這時候所寫的《雨巷》等詩中便自然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這種彷竹感傷的情緒,不能籠統(tǒng)地說是純屬個人的哀嘆,而是現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來在詩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則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誦再現了這部分青年心靈深處典型的聲音。在這里我們確實聽不到現實苦難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號。這是低沉的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從這傾訴和自白里,我們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滅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嗎?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痕在詩句里流動。即使是當時的青年也并非那么容易受著欺騙。人們讀了《雨巷》,并不是要永遠彷徨在雨巷。人們會憎惡這雨巷,渴望出離這雨巷,走到一個沒有陰雨,沒有愁怨的寬闊光明的地方。

          四、象征主義

          象征主義(Symbolism)是十九世紀末期流行于歐洲(主要是法國)的藝術思潮。它的產生是對印象派藝術和寫實主義所標榜的原則的反動,企圖用視覺形象表達神秘和隱蔽的感覺。象征主義思潮創(chuàng)造了新的語言,開辟了表現的新途徑。這種象征語言可稱為(情緒的象征),即通過細致復雜的一剎那感覺,來探測心靈深處最隱蔽的內容。在象征主義藝術家看來,可視的世界和不可視的世界,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無限世界和有限世界,是彼此相互呼應和溝通的。因此,這類象征不論用抽象的或具象的語言,都是非常蒙膿和難以捉摸的,具有神秘的傾向。

          這種藝術流派于五四運動退潮時期傳入中國。第一個大量利用象征主義方法寫詩是李金發(fā)。戴望舒早期的創(chuàng)作也明顯地接受了法國象征派的影響。他的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注意挖掘詩歌暗示隱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

          有人說;本詩在藝術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成功運用象征手法,使詩的意境深邃、豐富,并具有含蓄美。那么他的象征意義會有哪些呢?

          古人在詩里以丁香結本身象征愁心!队晗铩穭t想象了一個如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憂愁,也有丁香一樣的美麗和芬芳。這樣就由單純的愁心的借喻,變成了含著憂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這個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滅的痛苦。

          詩人在《雨巷》中運用了新鮮的現代語言,來描繪這一雨中丁香一樣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與古典詩詞中套用陳詞舊典不同,也與詩人早期寫的其他充滿舊詩詞調子的作品迥異,表現了更多的新時代的氣息。丁香空結雨中愁,沒有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更能喚起人們希望和幻滅的情緒。在表現時代的憂愁的領域里,這個形象是一個難得的創(chuàng)造。

          在古代詩詞里,雨中丁香結是以真實的生活景物來寄托詩人的感情!队晗铩分心莻在雨中飄過的丁香一樣姑娘的形象,就帶上了更多的詩人想象的成人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情景,又是作家馳騁藝術想象的結晶,是真實與想象相結合所產生的藝術真實的形象。戴望舒說:詩是由真實經過想象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的,也不單是想象。(《詩論零札》十三)

          我們說《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鑒于古典詩詞,又超越于古典詩詞,最主要的即因為它是詩人依據生活的經驗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創(chuàng)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藝術想象的產物。

          (歸納)朱自清先生說: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譯過這一派的詩。他也注重整齊的音節(jié),但不是鏗鏘而是輕清的;也找一點朦朧的氣氛,但讓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處。(《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雨巷》朦朧而不晦澀,低沉而不頹唐,情深而不輕佻,確實把握了象征派詩歌藝術的幽微精妙的去處。

          五、藝術特色

          1、《雨巷》的音節(jié)特色:

          (葉圣陶盛贊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

          總體節(jié)奏:舒緩悠揚:

         、 詩行的頓數基本為三頓,加上詩歌語言的音質配合,因此讀起來有舒緩悠揚的效果。

         、 單字頓都設置在詩行的的行首。韻律詩停頓時值需基本一致,而詩行間停頓稍長,節(jié)與節(jié)之間停頓更長,《雨巷》單字頓放行首,一開始就拉長了這個字的韻尾,起著一種強調、舒緩的效果。

         、 復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節(jié)為例象我一樣象我一樣地第四節(jié)象夢一般地象夢一般地凄婉迷茫等連貫上下句式,可以說是詩歌內在的巧妙拉長,形成了詩歌回環(huán)疊唱的效果,使閱讀時有起勢強調飛躍的遞進效果。復沓藝術運用的最好的是戴望舒的第二本詩集《望舒草》中的代表作《尋夢者》如夢會開出花來的 /夢會開出嬌妍的花來的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雪吧復沓也表現在《雨巷》首尾兩節(jié)上,從而使詩歌節(jié)奏顯得整齊和諧。

         、 詞的重疊運用:

          有時在同一行詩中,如悠長,悠長,有時在兩行詩的隔開處,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時在詩節(jié)的分開處,如二、三節(jié)間的彷徨。

          詞的重疊把時值相同的頓復沓化了,從而形成了舒緩悠揚的節(jié)奏!队晗铩吩谝艄(jié)運用上又是靈動、變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2、詩歌的壓韻:

          《雨巷》共7節(jié),每節(jié)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長,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詩行中反復出現形成了一種悠長的旋律,這樣的音質就同詩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調很好地融合起來。這也是音節(jié)要舒緩悠揚的原因所在。詩歌的外在形式是要為詩歌所要表達的意境和內容而服務的。

          3、不但使用ang的韻尾、用音節(jié)的舒緩悠揚來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辭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來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這句是排比。這幾句字數相同,結構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畫得非常嫵媚,但卻帶著淡淡的憂愁,表現詩人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難以實現的惆悵。同時反復吟詠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營造了一種幽深空蒙的意境。

          4、詩歌的用詞:

          《雨巷》在用詞上也別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濃的帶有情緒色彩的雙音詞,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頹圮,憂愁等借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

          彷徨、芬芳、惆悵這些雙聲疊韻詞本身就代表著音韻和節(jié)奏,把它們巧妙地放在詩行中,形成了精巧優(yōu)美,舒緩涌動而又迷蒙空靈的意境。

        《雨巷》教學設計14

          【教學重點】

          如何在賞析意境和體會情感的基礎上探索詩歌的內涵。

          【教學難點】

          調動學生從多角度鑒賞詩歌的藝術特色。

          【教學設想】

          詩歌重在朗讀,體會情感,有感情的朗讀也被稱為“美讀”。本課旨在通過反復的朗讀體會詩中的情感,在誦讀的基礎上,從意象入手分析意境,抓住情感基調,探究詩歌的內涵及藝術特色,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詩無達詁!痹诮虒W過程中應盡力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上課前發(fā)一張草稿紙給學生,讓學生隨時寫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以及疑問,在課堂上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留待下節(jié)課或者課后探討。

          一、導入課文

          1、自由誦讀。

         。病⒃僮x一遍(可默讀可有感情的讀出聲來),邊讀邊在紙上寫下自己的直覺感受,原初體驗。讀一篇文章會受到情緒上的感染和精神上的影響,請2~3名同學用一句話說說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教師也可以談談自己的整體感受。

         。、嘗試性“美讀”,揣摩朗讀技巧:

          學習詩歌的重要途徑就是“美讀”,讀出感情來,讀出技巧,讀出美感來。

         、 請一位同學示范朗讀;

         。ń處熀蛯W生評點)

          ⑵ 聽錄音范讀;

         。ㄌ崾緦W生看有沒有新的感受,記在紙上)

         、 學生再讀。

         。ǹ升R讀,盡量模仿范讀的節(jié)奏和技巧,體會感情)

          二、進入詩歌

         。、探究詩歌鑒賞的一些方法:

          我們前面學了幾首詩歌,做題也見過很多詩歌鑒賞的題型,你是怎樣閱讀鑒賞一首詩歌的?你覺得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可進行小組討論,形成小組意見,通過代表交流,教師做適當的補充。教師應著重引導而不是講解,并且善于激發(fā)學生的疑問。為避免場面失控或者意外情況發(fā)生,影響課堂氣氛或教學質量,教師應該準備好以下素材備用。)

         。、作者及相關背景知識。

          (可制成卡片或者幻燈片)

         。、詩歌意象和意境:

          什么是意境?什么是意象?為什么選取這些意象,其達到的表達效果是什么?

          《雨巷》的意境分析:

          “夢一般的凄婉迷茫”,朦朧。

          《雨巷》運用了哪些意象:

          “我”、“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籬墻”、“油紙傘”。

         。、情感基調。

         。ǹ赏ㄟ^詩中的反映感情色彩的詞語進行分析)

          5、表達技巧。

          (著重分析象征手法的運用,什么是象征?幾個主要的意象分別象征了什么?)

         。丁⒃姼璧膬群

         。ù嗽姷膬群蓮亩嘟嵌确治觯

          在夢一般凄婉迷茫的意境中塑造了一位孤獨感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以象征的手法抒發(fā)了詩人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愁怨的失望的復雜情緒。

          (可從探求“理想是什么”這一角度來發(fā)掘詩歌的無限張力:這是一首愛情詩、政治詩、哲理詩等角度探究。但無論哪一種,其凄婉迷茫的意境和那哀怨的眼神、太息一般的目光,還有那彷徨的聲音,讓我們無限惆悵,一代一代永遠也走不出這悠長悠長的“雨巷”。)

         。、藝術特色:

          (可通過比較的方法來賞析,看看《雨巷》在藝術風格上有那些特點。)

          著重談談音樂美:和諧的韻腳,押韻;雙聲疊韻詞的運用;句式上的回環(huán)復沓;節(jié)和詞的反復出現(注意第一節(jié)與最后一節(jié)的“逢著”和“飄過”,可進行探討);流暢圓潤,富于吟唱 。(可播放《雨巷》這首歌)

         。、配樂詩朗誦。

          三、作業(yè)

          發(fā)揮大膽想象,把《雨巷》改編成一篇散文或者小說,并試著比較詩歌語言與散文和小說語言的異同。

        《雨巷》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感知詩歌的意想及特征。

          2.通過朗讀,體會詩人憂郁惆悵的情懷。

          3.并嘗試新詩的寫作。

          教學重點、難點

          把握詩的意象及主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設計

          初讀詩歌,試著給詩劃分節(jié)奏,體會其音樂美;

          再讀詩歌,初步感受詩人表達的情感;

          自主質疑,提出你在讀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二、教學過程

         。ㄒ唬┏踝x詩歌,整體感知

          檢查學生朗讀,你覺得在這首詩中彌漫著一種什么樣的情緒,請用一個形容詞概括。

          學生活動。

          教師引導明確:憂愁、哀怨、惆悵……

          (二)品讀詩歌,把握意象

          結合學生預習中提出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

          你從詩中哪些地方感受到這種情感?(通過學生的活動引出對意象的把握)

          教師明確:“雨巷”、“油紙傘”、“丁香一樣的姑娘”等

          (三)賞析意象,把握主旨

          著重品讀“丁香一樣的姑娘”這一意象

          詩人為什么用“丁香”來形容姑娘?

          學生活動

          教師補充:丁香的花是白色的,也有紫色的,它的花形很特別,一結一結的,人們習慣地稱為丁香結。古代文人常以它作為憂愁情緒的代詞,它是一種愁怨的代表,是悲傷的情緒(請同學一起看圖片)。以丁香的花蕾來象征人們的愁心,是中國古代詩詞中一個傳統(tǒng)的表現方法,并非戴望舒的獨創(chuàng)。李璟的《浣溪沙》中就有“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商隱的《代贈》詩中也有過“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詩句。戴望舒在這些詩詞中吸取了描寫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來構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再加上丁香開在暮春時節(jié),很容易引發(fā)文人的傷春情緒,所以丁香很自然地和感傷連在一起成為孤高、美麗、憂傷的代詞。

          你對丁香一樣的姑娘有什么不同理解,有人認為“姑娘”就是“我”,有人認為“姑娘”相當于“我”心中的理想,還有人認為,“姑娘”就是“姑娘”,沒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學生活動:討論、發(fā)言

          教師在學生的討論中適時適當的補充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詩人的相關生平,幫助學生理解詩的主旨。

         。ㄋ模┰僮x詩歌,品味感悟

          在把握詩人情感和詩歌主旨的前提下,再次誦讀全詩

         。ㄎ澹┙處熆偨Y讀詩的方法

          1.整體感悟:初讀感覺

          2.把握意象:吟讀推敲

          3.知人論世(史學價值):拓展閱讀。

          4.個性體驗。

         。┩卣归喿x:

          1.在古典詩詞中有很多類似“丁香”這樣的意象,如:柳、明月、黃花、杜鵑……,請你選擇一兩個意象,找出相關詩詞,并對詩中意象作簡單賞析。

          2.嘗試創(chuàng)作一首詩歌,并在詩中用意象來表達情感。

          3.請把《雨巷》與胡適的《兩只蝴蝶》作一比較,并作一簡單評析。

        【《雨巷》教學設計集錦15篇】相關文章:

        1.《雨巷》 教學設計

        2.《雨巷》教學設計(集錦15篇)

        3.雨巷教學設計(集錦15篇)

        4.《雨巷》教學設計范文

        5.《雨巷》教學設計模板

        6.雨巷教學設計范文

        7.課文雨巷教學設計

        8.雨巷教學設計模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