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精選14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戴望舒《雨巷》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 1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雨巷》是語文必修二現代詩歌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通過閱讀和鑒賞,感悟詩情詩意,認識現代詩歌的特點。 《雨巷》是一首象征詩,表現了五四運動中激昂飛騰的理想同大革命失敗的現實脫節(jié)的悲劇感,詩人采用象征的手法將大革命失敗時的那份憂郁浪漫化,詩中描寫的一切,悠長寂寥的雨巷,彳亍的丁香姑娘都可在現實中找到其象征意義。
(二)重難點
1、 體悟雨巷詩情詩境
2 、體會本詩“丁香姑娘”“雨巷”等的象征意義,學習象征的手法,初步學會鑒賞象征詩。
而后一點也是本詩的難點所在。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誦讀,培養(yǎng)學生對詩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 養(yǎng)良好的審美情趣
2 、了解詩歌的象征意義及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學會鑒賞象征詩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朗誦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德育目標: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關注社會、追求理想的感情,促使 學生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
(四)課時安排及教具使用及課前準備
《雨巷》課時安排為一課時, 采用多媒體教學
課前準備:培養(yǎng)學生預習課文的習慣,布置預習內容,包括生字詞 作者簡介 寫作背景 自主質疑
二、 教法學法分析
(一)學情分析
學生在之前已經學習了現代詩歌,懂得一些鑒賞詩的基本方法,但象征詩還是第一次碰到,所以理解象征手法還有一定難度。另外本詩寫作年代久遠,學生很難理解其歷史背景。
(二)教學方法
采用啟發(fā)引導式教學貫穿始終,情境法,誦讀法,討論法等。
(三)學習方法
根據以上的分析,本節(jié)課特引導學生采用如下學習方法:
1、誦讀表演法:讓學生在不斷的誦讀和表演中理解體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他們讀詩品詩的悟性及能力,以完成重點一為目標。
2、質疑感悟交流法:繼續(xù)落實新課程標準的三維要求,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形成多維互動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注重陶冶學生的人格境界,以完成重難點二為目標。
(四)設計說明
授課計劃設計的出發(fā)點 在整個的設計過程中,始終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進行設問和引導,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重視討論、交流和合作,重視探究問題的習慣的培養(yǎng)和養(yǎng)成。同時,考慮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fā)展層次,使不同的學生都有發(fā)展,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
復習引入 同學們,今天現代詩歌的學習就要落下帷幕了,一路走來,我們領略了一代偉人毛澤東的豪邁大氣,風流才子徐志摩的瀟灑飄逸,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面對多難的祖國面對多難的父老鄉(xiāng)親詩人聞一多艾青所發(fā)出的痛苦呼喊,今天讓我們撐一把油紙傘,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聆聽瀟瀟春雨,感受20世紀30年代知識分子的寂寞惆悵
(二) 現代詩歌賞讀方法之一:參讀------------------4分
(三)現代詩歌賞讀方法之二:美讀 ------------------15分
1、 齊讀---------初步自我體悟詩境 --------1
2、聽配樂朗誦 -------3
3、由朗誦 -------3
4、給畫配詩朗誦 -------3
5、表演現場版《雨巷》 --------5
(四)現代詩歌賞讀方法之三:議讀 -------22分
(五)總結:象征詩 -------3分
寫作練習:
請仿照象征詩《墻角的花》,選擇某一事物,通過情景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墻角的花
墻角的花,當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四、教學理念
注重情感自我體驗,喚起愛學。開放自主合作鑒賞,培養(yǎng)會學。把握意象,感悟情感,鼓勵善學。
五、意象把握
1、雨巷。梅雨季節(jié),江南的小巷陰沉潮濕,兩邊是寂寞的人家,間或有人匆匆走過。這一形象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我們可以把它“虛化”為一條“追求之路”,懷著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讓人不禁發(fā)問,“我”期待什么?
2、丁香。丁香是古典詩詞里常見的意象。丁香常見的有白色、紫色兩種,外形單薄細弱,往往用來代表孤高、漂亮和憂愁。詩人將這種美賦予姑娘,“丁香一樣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詩人心中的理想,這種理想是高潔、美麗的。但這種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樣,稍縱即逝,不可把握,給人暫時的安慰,留下的卻是永久的懷念和無限的惆悵。
這首詩從字面意思來理解,似乎是一首戀歌,但從詩的更深的象征性意蘊看,這首詩中的`姑娘形象其實就是詩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為了尋找姑娘——理想。詩人就這樣表達了他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是徒勞的那種孤苦心情。在《雨巷》里,姑娘的形象帶有悲劇色彩,抒情主人公也帶有悲劇色彩。他的追求是那樣高潔,帶著理想化的色彩,他所期待的姑娘,心靈是美麗的,外表是嫵媚的。只不過,這樣的姑娘實在太難找到。
本詩寫在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后,結合時代背景不難體會這是戀愛情緒和政治情緒的契合,而不能僅僅當作戀歌。在這里,詩人把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沒有陽光,也沒有生機和活氣。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這樣的雨巷中孤獨的ㄔ亍著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懷著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與追求。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這種心態(tài),正是大革命失敗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實反映,本詩就是借寂寥雨巷獨自彷徨的描繪,寄寓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失望和痛苦的情緒。
六、作業(yè)
1.給加粗字注音。
頹圮( ) 彷徨( )( ) 寂寥( ) 彳亍( )( )
2.下列詞語中加粗字的讀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A.舷梯 嫻熟 懸崖勒馬 弦外之音
B.按捺 納稅 剛毅木訥 方鑿圓枘
C.靜謐 獼猴 彌天蓋地 所向披靡
D.皎潔 繳納 狡兔三窟 矯揉造作
3.下列各項詞語字形有誤的一組( )
A.彷徨 寂寥 河畔 色彩斑斕
B.竹篙 漫溯 凄宛 惆悵而歸
C.笙簫 繁衍 挑釁 彳亍獨行
D.記載 哀怨 浮藻 碧波蕩漾
4.下列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戴望舒是中國現代詩人,主要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
B.《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詩歌發(fā)表后產生了較大影響,詩人也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
C.戴望舒早期的詩歌受西方印象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
D.后期詩歌主要表現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向往,詩風明朗、沉摯。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 2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分析詩中豐富的意象來把握全詩的意境
2、體會“丁香姑娘”的象征義
二、教學設計
。ㄒ唬┙虒W難點、重點
1、學習象征的用法
2、體會本詩的象征意義
。ǘ┙虒W方式:感悟法、朗讀法、啟發(fā)式、分析法
。ㄈ┱n時安排:1課時(45min)
一、導入
以圖導入,提問:面對這幅圖,大家有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二、作者介紹
戴望舒,原名戴朝實又名戴夢鷗,1905年出生于杭州。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復旦的前身)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征派的影響,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詩集《我底記憶》,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災難歲月》,一生留下了詩篇92首。
《雨巷》寫于1928年,是詩人前期的代表作,這是一首既具有音樂美,又具有朦朧美的象征詩。這首詩發(fā)表后,戴望舒獲得了“雨巷詩人”的美稱。
三、教學步驟
。ㄒ唬┞犱浺,整體感受,體會詩中沉摯的感情。
生字詞:彳。篶hìchù行走的意思
(二)寫作背景
《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雨巷》就是一部分進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一二歲。一年多以前,他與同學杜衡、施蟄存、劉吶鷗一起從事革命的文藝活動,并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用他的熱情的筆投入了黨的宣傳工作。1927年3月,還因宣傳革命而被反動當局逮捕拘留過。“四,一二”政變后,他隱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望舒草/序》)
。ㄈ┯梢庀篌w驗意境
我們體驗到了這首詩的低沉、哀怨和無奈。那么,我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感覺了?(意象)詩中究竟出現了哪些意象?
意象:油紙傘、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頹圮的籬墻……
其中主要意象有三個:
油紙傘:復古,懷舊,神秘,迷蒙……使全詩充滿了一種朦朧美。
雨巷: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而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丁香:整首詩朦朧、深遂的意境主要來自“丁香”這一意象。詩中的姑娘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芬芳憂愁,那作者為什么要選用丁香來比喻其筆下的姑娘呢?
明確:丁香形狀像結,開在暮春時節(jié),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為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
李商隱《浣溪沙》: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獨自愁。
李璟《代贈》: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意象是我國古代文藝理論中的術語!耙狻本褪窃娙说乃枷、情感、意念和感興,“象”就是物象、形象!耙庀蟆本褪菨B透著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是“意”和“象”的統一。在詩歌中,總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義,也往往寄托著特定的情感。這些特定的意象,我們稱之為“傳統意象”或“象征性意象”,也有人稱之為“公共意象”。例如,2002年高干中出現了對“折柳”寓意的考查,大家都知道,“折柳”與思鄉(xiāng)、送別等有關。
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折柳,古代的歌曲名稱,一名折疊楊柳、楊柳枝,原來為兩漢樂府橫吹曲辭,六朝詩歌多為傷別懷人之作,在唐代,也有人翻唱新曲。例如,白居易《楊柳枝》“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2002年高考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中“折柳”就是這層含義。另外,漢代送客到霸橋折柳贈別,到唐代,旅人將行送至長亭,往往要折柳以贈別,取其“柳”與“留”同音,以表達“挽留”之意,例如趙嘏的《憶山陽》“折柳城邊起暮愁,可憐春色獨懷憂”)
浮云
浮云一般指漂泊不定的云。在詩詞中,浮云往往與遠行的游子相聯系。例如,李白《送游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把天空漂蕩的白云看成是行蹤不定、任意東西的游子。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州故人》“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也是典型的例子。另外,浮云還有一層意思,往往比喻一切阻礙歷史前進的勢力,例如,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逼渲械摹案≡啤北扔饕磺行皭旱膭萘。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中“浮云蔽日”比喻奸臣蒙蔽皇上。
(四)分析姑娘的象征含義
1、有人說;本詩在藝術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成功運用象征手法,使詩的意境深邃、豐富,并具有含蓄美。
2、《雨巷》想象了一個如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這個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滅的痛苦。
3、詩人在詩歌中運用的新鮮的現代語言,來描繪這一雨中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表現了更多的新時代的氣息。
4、在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是重要的一個意象,雨巷、油紙傘、丁香等意象都是為了表現女子的形象而服務的。那么詩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象征著什么?
明確:詩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的一個姑娘,這位姑娘和我有著相似的心境,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也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最終卻仍舊彷徨在這雨巷,象征著對美好希望的追求和理想的最終幻滅。詩人把美好生活虛擬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詩人明明看到了她,卻又無法走近她,象夢一樣來,又象夢一樣地飄逝。
。ㄎ澹┧囆g特色
1、變幻文法結構,經過巧妙組合,實現由散文到詩的轉化。
此詩中,詩人遵循語音原則,強調語音的節(jié)奏和音調,絕妙地切割散文式長句組成了神形兼?zhèn)涞默F代詩。以第一節(jié)為例
2、音節(jié)特色及其用韻。(葉圣陶盛贊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
、購晚尘涫降拿钣谩R缘谌(jié)為例“象我一樣”“象我一樣地”第四節(jié)“象夢一般地”“象夢一般地凄婉迷!钡冗B貫上下句式,可以說是詩歌內在的巧妙拉長,形成了詩歌回環(huán)疊唱的效果。再如首尾兩節(jié),使整首詩節(jié)奏顯得整齊和諧;
②詞的重疊運用。如二、三節(jié)間的“彷徨”。音節(jié)上靈動、變化而富生命力,形成舒緩悠揚的節(jié)奏;
、邸队晗铩饭7節(jié),每節(jié)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長,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詩行中反復出現形成了一種悠長的旋律。詩歌的外在形式是要為詩歌所要表達的意境和內容而服務的,不但使用“ang”的韻尾,同詩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的情調很好的的融合起;
、芘疟仁址ǖ倪\用:“丁香一樣的顏色/芬芳/憂愁”這句字數相同,結構相似,以排比的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畫得非常嫵媚,但卻帶著淡淡的憂愁,表現了詩人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難以實現的惆悵,同時反復吟詠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營造了一種空蒙的意境;
、菰姼璧挠迷~:別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濃的帶有情緒色彩的雙音詞,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頹圮,憂愁等無不透露出朦朧感傷的詩情。
課后練習:
1、將《雨巷》這首詩改編成一篇散文(或者小說)。
2、課外拓展:分析戴望舒的另外一首象征詩《秋天的夢》。
迢遙的牧女的羊鈴/搖落了輕的樹葉。
秋天的夢是輕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戀。
于是我的夢靜靜地來了/但卻載著沉重的昔日。
哦,現在,我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憂郁。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 3
【教學目標】
1.在誦讀中感悟詩歌意象,把握思想情感。
2.朗讀、背誦全詩,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3.學習詩歌象征手法的巧妙運用。
【導入】
同學們好!上節(jié)課我們跟隨日本著名作家青岡卓行披文入里,從獨特的視角欣賞到了維納斯雕像的神韻之美,也學會了如何用審美的眼光去發(fā)現、欣賞藝術的美;現在就讓我們帶著審美眼光,走進戴望舒先生朦朧優(yōu)美的詩境,沐浴詩的光輝,接受詩歌藝術的陶冶吧!
【教學目標】
(多媒體展示)
【教學過程】
一、走近作者—戴望舒
1.請一位同學根據預習簡要介紹戴望舒,另一位同學予以適當補充
2.教師精要簡評(屏幕顯示)
二、走進“雨巷”—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詩歌情調,理清思路
1.教師明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節(jié)奏,讀出情感,重點字音檢測(課件展示)
2.個性化朗讀
。1)學生根據自己對詩文理解,有感情地朗讀(安排兩位同學讀全詩)
。2)閱讀評議學生討論交流朗讀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
。3)學生在評議感悟的基礎上再次朗讀,展示閱讀。
3.播放視頻:江南雨巷、《雨巷》詩朗誦
學生觀看視頻,聽配樂朗誦,整體感知詩歌
4.交流視聽感受,學生結合預習談談自己對詩歌的整體感受。
。1)從詩文中看到了什么意象?(雨巷、油紙傘、丁香、籬墻、“我”、姑娘)
(2)從詩文朗誦及視頻畫面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情調?(朦朧、憂傷、凄婉動人)
。3)理清詩文思路[找出體現思路的語詞](教師依次逐步屏顯下列內容)
我希望逢著丁香姑娘走近我
(追求)飄過我身旁
到了籬墻
。ㄕ諔
走盡雨巷……
我希望飄過丁香姑娘
。ɡ^續(xù)追求)
思考討論詩歌意象虛幻性。問題:詩中的情境意象是以怎樣德方式出現的?
[學生答問]:
“希望”一詞自始至終,表明詩中情境只是作者在迷茫狀態(tài)下的虛幻追求
“結著愁怨”,說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樣,有著憂愁,為理想不得實現而憂愁。
“悠長、悠長”寫出了道路的漫長,“獨自”寫出了詩人的孤獨,“彷徨”寫出了詩人在那個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寫丁香姑娘外表的美麗,氣味的芳香,象征著詩人理想的美好、高潔。
“走近”“飄過”“到了”“走盡”“消散了”等詞語,寫丁香姑娘飄然而來,又飄飄而去,象征著理想的縹緲、空虛,由此可知詩人的傷感、迷惘。
小結:詩歌整體特色象征手法,朦朧、含蓄
《雨巷》運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4)走出影音,詩文留給了你怎樣的情緒?(無盡的徜徉與回味)
這首詩何以有如此的魅力讓我們回味無窮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詩文共同探討吧!(學生齊喊學習口號:奇文共賞,領略風光。
三、徜徉雨巷品味精讀
1.學生朗讀品味詩歌,試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或意象加以賞析交流
教師明確重點:這首詩的最大的特點是朦朧,整首詩都籠罩在朦朧的意境之中。作者為了能營造成這種朦朧的意境一共采用了6個典型意象。
道具背景:雨巷、油紙傘、丁香、籬墻(景物)人物形象:我、姑娘
油紙傘: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暮春時節(jié),在悠長的雨巷,撐出一頂油紙傘,為小巷平添了一份寂寥,凄清氛圍,也撐起了一個風雨中獨立消魂的形象。
雨巷:小巷在長長的青石板路上延伸著,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濛濛的細雨,更是充滿了朦朧意蘊之美。它悠長寂寥,牽動起行人的無限憂思,形成一種無盡的綿邈之美。
丁香: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來源于“丁香”一詞。在詩人的眼
里,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系在一起。譬如屈原“香草美人式”的比喻一樣,詩人為什么要用丁香來修飾姑娘?(她有丁香一樣的.憂愁,丁香一樣的芬芳。)
明確:(分屏展示)
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jié),形狀象結,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顏色朦朧卻不輕佻,芳香宜人。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在古典詩詞中,丁香與愁結下了不解之緣。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所以,丁香往往是美麗、高潔和愁怨彷徨的象征。這首《雨巷》用丁香來形容姑娘,增添了意象的憂郁、空靈之感,與整首詩的感情基調十分符合。
籬墻:頹圮衰敗,更給人一種哀怨、惆悵的凄涼氛圍。
“我”和姑娘:彷徨寂寥、冷漠惆悵、悄然飄然、凄婉迷茫
總結:
詩人選取了一組和諧凄美的意象,貫以表情緒、動作、物態(tài)的詞,勾畫出了全詩迷離飄渺的超然意境,讓人回味無窮。
《雨巷》運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2.涵泳回味,背誦詩文,學生同桌互動
3.詩文朗誦展示
四、走出雨巷,回味思考(探究活動)
1.把握詩歌情感
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準確的傳達出了“憂傷”這種典型情緒。那為什么戴望舒這么憂傷呢?
學生思考交流,教師明確:
。1)失戀的痛苦:在愛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戀愛在1927年,他愛戀著同學施蜇存的妹妹,后來戀愛失敗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2)現實的黑暗,使作者充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參考背景)
2.富有音樂感是《雨巷》的另一個突出的藝術特色。請同學們是從詩文的句式結構、修辭、節(jié)奏及音韻的方面揣摩交流,各小組派代表發(fā)言。
。1)《雨巷》的音節(jié)特色
總體節(jié)奏舒緩悠揚,妙用復沓句式,節(jié)奏整齊和諧,疊詞運用富有律動美。
。2)詩歌的押韻
《雨巷》共7節(jié),每節(jié)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長,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詩行中反復出現形成了一種悠長的旋律,這樣的音質就同詩人追求的幽深空濛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調很好地融合起來。這也是音節(jié)要舒緩悠揚的原因所在。
。3)修辭上用排比的手法,增添幽深空濛的意境。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這句是排比。這幾句字數相同,結構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畫得非常嫵媚,但卻帶著淡淡的憂愁,表現詩人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難以實現的惆悵。同時反復吟詠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營造了一種幽深空濛的意境。
。4)《雨巷》大量很濃的帶有情緒色彩的雙音詞,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頹圮,憂愁等借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彷徨、芬芳、惆悵這些雙聲疊韻詞本身就代表著音韻和節(jié)奏,形成了精巧優(yōu)美,舒緩涌動而又迷蒙空靈的意境。
明確:詩歌運用了復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環(huán)往復的旋律和宛轉悅耳的樂感。因此葉圣陶先生稱贊這首詩為中國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紀元”。
五、小結鑒賞詩歌方法
剛才在徜徉雨巷涵泳其中的過程中,我們已一道完成了對該詩的鑒賞,請同學們回味總結一下我們詩歌鑒賞的過程和方法,明確以后再學習鑒賞詩詞歌,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學生探討后明確: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知人論詩。
2、理解詩歌,在誦讀中感悟作品,體會思想感情。
3、分析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鑒賞詩歌
六、回味文本跟視屏誦讀結束語:
同學們,讀著優(yōu)美的詩文,徜徉于文學的殿堂,你的心里是否在涌起幾分感動。是呀,人生是坎坷的,但生活是多彩的,喚起我們對生活的激情吧,只要追求不斷,生活的美好便會一直展現,無論坦途還是艱險。
七、課下作業(yè):
1.熟練背誦全詩,并能夠默寫。
2.學用詩歌的象征手法,選取恰當的意象,試寫一首詩歌
【教學設計】
。ㄒ唬┙虒W難點、重點
1、感悟詩歌意境
2、體會象征手法的運用
(二)教學方式:感悟法、朗讀法、啟發(fā)式
(三)課時安排:1課時
。ㄋ模╊A習要求:結合注釋及學案初步理解,熟讀課文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 4
【學情剖析】
關于現代詩篇,高一重生并不生疏,他們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現已觸摸過,朗誦上有有必要的語感,但在讀出情感、品嘗意象、領會詩情等賞識實踐上仍有欠缺。特性是對《雨巷》這種標志主義詩篇,他們是第一次觸摸,怎么引導他們在情感形象的詳細描繪中了解其標志優(yōu)點,怎么引導他們憑借幻想入情入境,領會詩人情感,與之共識,是課堂教育中需予以重視的問題。
【教育方針】
1.常識與潛力:吟誦詩篇,引導學生在情感形象的詳細描繪中了解其標志優(yōu)點,憑借幻想入情入境,領會詩人情感。
2.進程與方法:在練習朗誦和揣摩詩句的活動中培育學生閱覽賞識詩篇的潛力。
3.情愛心情與價值觀:感觸詩篇的語言美和情境美,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審美情味。
【教育難點要點】
難點:感悟“丁香姑娘”、“雨巷”終究有何喻指或標志優(yōu)點。
要點:練習朗誦,揣摩詞句,感觸詩中形象和情感。
【教育課時】
2課時。
【教育進程】
一、眺望雨巷煽情激趣
1、導入語:在細雨如絲的江南,一條悠長寂寥的冷巷里,一位撐著油紙傘的丁香相同的姑娘靜默地彳亍而行……這秀美的畫面,就出此時詩人戴望舒的《雨巷》中,這天我們就隨戴望舒一起走進這《雨巷》。
2、作家著作: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國現代有名詩人。1925年上海復旦大學學習法文,開端遭到法國標志派的影響。1928年后成為《現代雜志的作者之一,創(chuàng)造現代詩篇,詩集有《我底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禍的歲月》。前期的詩篇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的氣味較重,因受西方標志派的影響,意想模糊,含蓄。后期詩篇體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激烈愛情和完美未來的火熱向往,詩風顯得明朗,沉摯。
戴望舒仍是新月派(1923年建立)的代表,創(chuàng)立人不滿足于新詩的只要浪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3、《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約作于政治風云激蕩,詩人心里苦悶徘徊的1927年夏天,詩作寫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說月報》修正葉圣陶一看到這首詩就非常喜歡,稱它為“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辈⑺徒o作者“雨巷詩人”的稱號,這一年作者才22歲!队晗铩穼懙氖敲酚昙竟(jié)江南冷巷中的一個場景。細雨蒙蒙中,“我”懷著一種落寞,惆悵的心情和一絲微茫的期望,撐著一把油紙傘在悠長孤寂的冷巷中小行,這首詩既實有虛。
二、走進雨巷熟讀徹悟
1、執(zhí)行字詞:
徘徊(pánghuáng)彳亍(chìchù)頹圮(tuíp)
寂寥(jìliáo)惆悵(chóuchàng)笙簫(shngxio)
2、聽課文MP3朗誦,領會詩篇言外之意體現出的作者的情感。
3、詩人在詩中流露出的根本愛情,可稱之為基調。這首詩的情感基調是比較“消沉感傷”的,怎樣才能讀出這種感傷
提示問:語速就應……語調就應……
清晰:緩慢,消沉。
4、在這首詩中,你體驗到詩人表達的是一種什么情感(學生答復不出來則提示:詩中是否有相應的詞語或句子)
學生可能答復憂傷、苦楚、徘徊,冷酷、凄清、惆悵,充溢煩惱和無法……
(板書:我苦悶、惆悵詩人)
5、誰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果沒人毛遂自薦,就請科代表引薦。)
學生選讀一節(jié),請同學點評,教師點評。
6、播映課文朗誦視頻,讓學生標出詩句中的中止及要重讀的詞句。
教師小結:掌握好語速、語調,讀好詩篇的節(jié)奏和輕重音,這樣的吟誦,能給人帶來完美的音樂享用。這也源于這首詩本身腔調調和,節(jié)奏舒緩。難怪葉圣陶老先生贊賞作者“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詩人也因這首詩成了聞名的“雨巷詩人”。
7、教師演示朗誦這一節(jié),輔導朗誦:除了語速、語調,還要留意節(jié)奏,掌握好句中的中止和一些要重讀的詞句。
8、跟著屏幕上的伴奏畫面,再次朗誦詩篇。
三、徜徉雨巷,品嘗形象
1.除了“我”這個“獨自徘徊”“冷酷、凄清,又惆悵”的抒發(fā)主人公,詩人還寫了哪些人、景、物(情感形象)來表達這種傷感煩惱呢
幻燈片:人物形象(我)姑娘。
布景道具物象雨巷、油紙傘、籬墻、丁香。
結合丁香圖片和課后練習四的'相關詩句,輔導學生了解“丁香”這個典型意象標志著“秀美、高尚和愁心”。
2.在這些情感形象中,詩人最主要寫哪兩個情感形象
清晰:丁香般的姑娘、雨巷。
3.請我們品讀描繪“丁香姑娘”和“雨巷”這兩個情感形象的詩句,答復問題:這兩個情感形象在描繪或選取上有何妙何處
提示:用“……寫(選)得妙,妙在……”的句式說話,可從意象的選取,描繪的用詞、句式,在表達情感上的作用等視點進行考慮。
教師示例:
“油紙傘”選得妙,妙在它有復古,懷舊,奧秘,迷蒙的特色,與煙雨迷蒙的雨巷調配調和,一起營建了一種冷酷、凄清的畫面,如果換成一把現代美麗的花傘,作用就沒這么好了。
“頹圯的籬墻”寫得妙,妙在“頹圯”二字,寫出籬墻的崩塌、破落,烘托一種凄涼的空氣,與寂寥悠長的雨巷,一起構成陰冷迷蒙、破落空寂的布景,更能襯托出詩人苦悶、凄清、感傷的心境。
學生講話的材料可能有:
(丁香相同的)姑娘:
第二節(jié)寫得妙,妙在排比句式和用詞的重復(連用兩個“哀怨”);或妙在用丁香的顏色、芳香、憂慮,寫出姑娘外表的秀美,氣味的芳香和心里的憂慮、哀怨。
第三節(jié)寫得妙,妙在一箭雙雕,外表上說姑娘,實際上也說自己冷酷,凄清又惆悵的心境;妙在“像我相同,像我相同地冷酷、凄清,又惆悵”,用復沓句式,一再強調烘托“我”和姑娘的心境相同。
“丁香相同的姑娘”寫得妙,妙在用“丁香”潤飾“姑娘”,丁香雖美但易凋零,代表著像丁香相同的姑娘也易不見離去。妙在用了“愁怨”“哀怨”“徘徊”“凄婉蒼茫”等詞語體現了“姑娘”像“我”相同的悵惘、徘徊。
“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凄婉蒼!睂懙妹,妙在以夢做喻,似乎姑娘就是“夢”的化身(可隱喻抱負)。
“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芳香/散失了/甚至她的嗟嘆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寫得妙,妙在把散失的材料一件件分隔寫,更能表達出詩人對丁香姑娘無情不見的傷感和無法;妙在杰出完美事物在眼前不見帶來的杯具美。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 5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欧治、理解本詩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颇苡懈星榈卣b讀詩歌。
2、情感目標
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詩歌的情境美。
3、潛力目標
通過誦讀、欣賞增強對詩歌的分析潛力。
教學重點:
誦讀、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細雨如絲的江南,悠長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紙傘和著雨的嘆息,撐出了一個青年詩人哀婉的心曲。這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近戴望舒,與詩人一道去領略雨巷的風景,去追尋丁香姑娘的芬芳。請大家合上書本,閉上眼睛,我們先一起來聆聽這一段錄音。
二、整體感知,確立詩歌感情基調
1、好,聽完錄音了。這首詩歌叫什么名字呢(《雨巷》)(教師板書)大家回想一下,我們剛剛在聽得時候,這首詩歌給你最強烈的情感體驗是什么它是歡欣鼓舞、斗志昂揚、激動人心的,還是憂愁哀傷的。沒錯了,這首詩歌從頭到尾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憂愁,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用什么樣貌的感情基調去朗讀呢(教師板書:基調——憂郁、哀怨),那么我們讀的時候要用什么速度來讀阿(生回答),對了,一般來說,如果是表達比較熱烈奔放的感情,我們讀的時候語速要稍快一點,但是如果是表達這樣一種憂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們讀的時候要用比較緩慢的語速來讀。好,請大家翻到課本45頁,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試試看,朗讀一下這首詩歌的前兩節(jié),請哪位同學呢我們班哪位同學是朗誦高手(生朗誦)
2、讀得怎樣樣(好)掌聲鼓勵。
讀詩歌我們主要是注意一些節(jié)奏停頓。在一些你覺得需要重點突出的地方,就就應適當地加以停頓或者是讀重音,這樣就會使得這首詩歌更加地有韻味,我來試試看,好不好好,接下來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自由朗讀,必須要放開聲音來讀,想象一下,你就是詩歌中的“我”,此時此刻,下著淅淅瀝瀝的雨,而你正撐著傘,走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
三、品味詩歌意象
1、好,時間到。我們已經完整地讀完這首詩,大家找找看,這首詩里邊,總共描述了多少位人物(兩位)分別是誰呢(“我”和“姑娘”)沒錯了,那我們在講前邊的詩歌時,用了一個專門的術語,我們說這個術語是用來形容詩詞中所描述的具體事物,這個術語是什么呢(意象)(板書),所以,這首詩歌中出現的意象,從人物方面來講,就有“我”和“姑娘”(板書),那在詩歌中,“我”和“姑娘”有著怎樣的聯系呢“我”在悠長的雨巷中彷徨,是為了什么呢是期望逢著姑娘。說明“我”是想要追尋這個姑娘。請大家找找看,詩歌中用了哪些語句來描述這個姑娘待會我請同學來回答。一節(jié)一節(jié)地找。
2、好,請一個同學來找出詩歌中描述姑娘的語句。
第一節(jié):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第二節(jié):她是有/丁香一樣的色彩/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哀怨/彷徨;第三節(jié):彷徨/撐著油紙傘/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第四節(jié):靜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夢一般地飄過(“太息”什么意思阿嘆息的意思);第五節(jié):靜默/走盡這雨巷;第六節(jié):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第七節(jié):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
3、我們從剛剛同學的`回答能夠看出,詩人用了超多的篇幅來描述姑娘,描述姑娘的動作,描述姑娘的情緒,他還用了許多別的意象來襯托這個姑娘,首先他寫到,姑娘是出此刻一個什么地方(雨巷)好,請大家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細雨朦朧中,你走在這條悠長悠長又寂寥的巷子里,那里遠離塵囂,遠離熱鬧,你的腳下,踩著幽暗的、濕漉漉的青石板,透著寒氣,透著冷清。在這樣的一條雨巷中,你感覺到了什么你的情緒怎樣樣(朦朧的、陰沉的)所以,雨巷這個意象,首先給我們規(guī)定了這個姑娘出現時候的大環(huán)境,是朦朧的、陰沉的。
4、我們也明白,這首詩歌用了超多的篇幅來描述姑娘,但是,我們從這些描述中,是否看到了姑娘的樣貌,她是大眼睛呢還是丹鳳眼,她是圓臉呢還是瓜子臉,我們看得到嗎(看不到)。不僅僅我們看不到,詩人也看不到,為什么呢因為她撐著一把油紙傘。請同學們注意這把油紙傘。在你的印象中,你在哪里見到過油紙傘。(電視中),對了,而且往往是一些以古代人們生活為題材的電視劇,因此呢,油紙傘具有復古、懷舊在特點(單獨提問),這樣一把傘出此刻姑娘的肩上,更加給這個姑娘增添了一層神秘、朦朧的色彩。
5、而在首詩歌里邊,詩人還多次用了同樣一個比喻來形容姑娘,他將姑娘形容成什么呢丁香,她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她有著丁香一樣的色彩,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所以丁香也是我們這首詩歌中的一個重要意象(板書:丁香)。丁香是一種(花),沒錯了,丁香花。那假如這樣,我換成別的花,牡丹花、玫瑰花,行不行阿(不行)為什么不行阿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務必先了解丁香這個意象在文學作品中的含意。
丁香一般是開在暮春時節(jié),花的色彩主要有兩種,淡紫色和白色,開花的時候有一種淡淡的芬芳,它給人一種柔弱、純潔、素凈的感覺。所以,在古典詩詞中,丁香一般象征著秀麗、高潔。另外一方面阿,我們剛剛講了,丁香是開在暮春時節(jié),也就是春天快要結束的時候,再加上它雖然嬌美,但是十分容易凋謝,所以古人對著丁香,容易傷春,因此,丁香又能夠用來象征愁怨。
在我國的古典詩詞中,就有不少有關詩句涉及到丁香,比如說李商隱的《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還有南唐李璟的《浣溪紗》中的“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些詩句阿,都是將丁香和愁怨聯系在一齊。
回到我們這首詩歌中,丁香般的姑娘并不僅僅僅指這個姑娘有著丁香一樣的愁怨,還說明了這個姑娘有著丁香一樣地秀麗,丁香一樣的高潔,丁香容易凋謝,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不見離去的。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 6
【案例設計】
高中語文新課程應幫助學生獲得較為全面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應精選學習內容,變革學習方式,把語文學習與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聯系起來。設計者以戴望舒《雨巷》為教材,重新認識詩歌閱讀欣賞模式的構建。采用“初讀、精讀、研讀”(三讀)的方法,把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有機的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和先進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動多種感官參與閱讀欣賞,把閱讀、理解、體驗、表達、延伸、拓展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牢固掌握教材內容,學會詩歌閱讀欣賞的方法,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審美感知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能力。
【學習過程】
1.播放視頻:江南雨巷、《雨巷》詩朗誦
2.誦讀課文,留心下邊三個問題:
①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詩?
②詩中寫了哪幾個“意象”?
、勰阕钕矚g這首詩中的哪句詩?
3.討論明確:
課文悟讀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詩?
明確:這是一首愛情詩,是一首優(yōu)美的抒情詩。
知人論世
戴望舒,現代派詩人。前期的詩輕盈流麗,重象征、意象,追求詩意的朦朧、含蓄。后期的詩,因受抗戰(zhàn)激發(fā),詩風變得厚重、剛健,語言也更為洗練純樸。《雨巷》是用象征手法寫的一首抒情詩。
課文悟讀詩中寫了哪幾個“意象”?
明確:詩中寫了油紙傘、我、雨巷、丁香花、丁香姑娘、籬墻等意象。
課文悟讀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句詩?
明確:我喜歡“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這句詩運用了排比的手法,寫出了丁香姑娘美麗的外貌、高尚的品格,憂愁的心境!搬葆濉睂懗隽嗽娙嗽诤诎档默F實中對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明確:“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前后呼應,富有音樂感、節(jié)奏美。
明確:“到了頹圮的籬墻,/走盡這雨巷。”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背景是黑暗的。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 7
教學目標:
1.朗讀品味,咀嚼詩歌語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義。
2.激活學生感知、想象、體驗、認識等潛在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詩情的領悟是難點與重點;
2.意象的把握與體味。
教學方法:
1.朗讀感悟法。
2.問題法。
3.演繹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雨巷》歌曲,把學生帶入詩歌情境。聽的過程中簡單了解作者及知識背景。
二.朗讀,整體感知
1.集體朗讀,初步感知詩歌的感情基調。
。1)問:讀完這首詩歌,你體會到作者的一種基本感情是什么?
低沉幽怨(詩歌的基本感情往往稱只之為基調)
(2)問:怎樣才能讀出這種憂傷的感情呢?
語速應該……(緩慢)
語調應該……(低沉)
2.學生配樂朗讀并點評(注意表現低沉幽怨情感的關鍵詞語和句子)
3.聽錄音,進行內容理解,引導學生感受意象美。
整首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富有美感卻又充滿憂傷的意境。
重點:理解和欣賞意象
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就是意象。(可結合熟悉的詩歌簡單了解意象)
這首詩寫得比較朦朧,詩里我們看到的不是具體鮮明的景物和人物,一切都是朦朦朧朧、飄忽不定的,但我們可以從詩里看到許多意象,并感覺那朦朧飄忽的,纏綿哀怨的意境?奢p聲朗讀全詩,分組討論,這首詩歌描寫了哪些意象,你認為哪些意象寫得最好?為什么?
教師可提示理解和鑒賞方法:
、俜治鲆庀蟀四切┠男┬畔?(意象本身有什么樣的特點?)
、诮Y合全詩的內容去分析理解。
雨巷。那幽深彎曲,窄得只能容下一人一車的小道,班駁古老,給人一種神秘感,具有特殊的魅力。在江南小鎮(zhèn),這樣的小巷隨處可見,但在詩人的筆下卻是那樣的“悠長、寂寥”,它與凄冷的雨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個狹小陰暗的空間,似乎小而有形,又似乎大而無邊,傳遞無限的愁緒和哀愁。我們可以把它“虛化”成一條“追求之路”,懷者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中徘徊不前,讓人不禁發(fā)問:“我”期待什么?
丁香。明確:丁香形狀像結,單薄細弱,一般開在暮春時節(jié),開花為淡紫色或者白色,顏色不輕佻,經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憂愁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丁香花雖美,卻易凋謝,詩人將這種美賦予姑娘,“丁香一樣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所以姑娘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獨自愁。”李商隱
。ǹ蓡l(fā)學生思考)詩人為什么要用丁香,而不說牡丹一樣的姑娘呢?
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并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
籬墻。“頹圮的籬墻”,是凄涼的,衰敗的。(為什么是消失在了頹圮的籬墻,而不是別的什么地方呢,比如寬闊的大路呢?)和全詩其它意象共同構成迷離意境;詩人所處的時代的象征,正是這個時代才促使詩人希望遇到丁香姑娘。)
4.在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是一個重要的意象,雨巷、油紙傘、丁香等意象都是為了表現女子的形象而服務的,那么,姑娘象征著什么呢?有人認為“姑娘”就是“我”,有人認為“姑娘”相當于“我”心中的理想,還有人認為,“姑娘”就是“姑娘”。你有什么看法?(允許多樣化解讀)
“姑娘”當然是有象征意義的,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詩人的理想,他的彷徨追求,就是為了尋找“姑娘”——理想。他追求到的“姑娘”——理想了嗎?“姑娘”可望不可即,追求雖執(zhí)著,但“道阻且長”,“姑娘”永遠“宛在水中央”。這就給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層悲劇色彩。如果詩中的“我”是以為沉醉愛情中的青年,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嗎?或許她的家就在盡頭,或許她只是從巷子里經過,誰知道呢?有時侯,抒情詩中的.主人公往往局勢詩人自己,詩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補充。從這一角度來說,詩人和“姑娘”是二位一體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即“我”是實實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中的“我”。未來的“我”或“另一層面的“我”。
5.口頭表達:請描述一下你心中的“丁香姑娘”的形象。
6.簡要分析藝術特色:詩中重疊和反復手法的反復運用構成了聲音和感情的回環(huán)往復,強化了節(jié)奏,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
7.課堂小結:這首詩反映了當時作者苦悶壓抑的心情,作者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唯美的意象,創(chuàng)設出了一個令人感到幽怨的已經,可以看出,不是因為丁香,不是因為姑娘,而是緣于作者的心情。在這樣大的背景下,在這樣的心情下,我們沉歌雨巷,我們注目雨巷,雨巷的定義,便展現出來了。雨巷悠長、寂寥,詩人在迷茫中感傷并有所期待,在現實與夢想中體驗痛苦眼和苦惱,也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板書設計:雨巷幽深、寂靜
意象丁香美麗、高潔、愁怨
油紙傘迷蒙
籬墻凄涼、衰敗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 8
一、教學目標:
把握詩的象征意義
二、教學過程:
歌曲導入:丁香花(唐磊)
1、學生談談聽后感受,引入丁香花出示圖片,了解丁香花
。1)丁香花:開花在仲春時節(jié),詩人們常對著丁香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并不輕佻,因而丁香也就成了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
(2)導入作品: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作品《雨巷》也成功的運用并發(fā)展了這一丁香花意象。下面我們將共同學習這首作品。
2、作者作品簡介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原名戴夢鷗。1932年赴法留學,1935年回國。在《現代》上發(fā)表詩作,逐漸成為現代詩派“詩壇首領”。著有:《我思想》、《無題》、《我用殘損的手掌》、《煩憂》、《偶成》、《雨巷》
3、了解時代背景
《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現代史上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青年的屠殺。原來熱烈響應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队晗铩肪褪钱敃r一部分進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
4、聽配樂朗誦
5、學生齊讀作品,教師略作指導
6、作品思路分析
。1)學生討論
(2)明確:第1節(jié):“我”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第2-6節(jié):想象中的丁香般的姑娘從雨巷穿過,從“我”身旁飄過。
第7節(jié):采用重章疊唱的形式寫出“我”的希望。
飄過過程:默默走近、走近-遠去-消失在盡頭
7、探討作品中各意象的象征意義
思考討論:
(1)詩中給我們塑造了雨巷、姑娘、“我”的意象,他們各有什么特點?
討論后明確:
雨巷:悠長、寂寥、下著雨
姑娘:有丁香一樣的芬芳、彷徨著憂愁的姑娘
“我”:孤獨、憂愁有所希望又彷徨苦悶
(2)結合詩中情節(jié)及雨巷、丁香般的姑娘、“我”三者的關系,你認為作者要表達一種怎樣的情感?思考其象征意義。
討論后明確: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丁香般結著愁怨的姑娘構成一種象征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又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表層上是在寫對美好愛情的期待。深層上,是個人乃至一代青年人內心復雜情緒的象征,一種美好理想得而復失的苦悶與彷徨。
10、再次有感情的朗讀作品
11、小結
戴望舒作為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的代表,運用象征主義的手法塑造了悠長寂寥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獨行者的形象,也傳達出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彷徨,給我們呈現出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心理狀態(tài)。
12、作業(yè):
。1)思考《雨巷》的藝術魅力
。2)背誦全詩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 9
一、說教材
《雨巷》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二課,是“雨巷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之作。該詩通過對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描寫,譜寫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為中國的新詩領域樹立了一座豐碑。本單元的學習,旨在培養(yǎng)學生鑒賞新詩的興趣,教材中選編的四首中國現當代詩歌要求學生能夠在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的基礎上,通過反復朗誦,把握其中豐富的意象,體味詩歌獨特的意境和作者充溢于作品中的真情。
二、說學情
高一新生正處在初高中銜接過渡期,對于現代詩歌的認識還比較片面,加上此首詩歌本身比較抽象難懂,學生可能會產生畏難心理。因此,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通過反復誦讀,聯系時代背景,將學生帶入詩境,喚醒詩情,從而引起強烈共鳴,提高詩歌鑒賞水平。
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之前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我將教學目標確立為以下三點:
1、通過反復誦讀,領略詩歌的音樂美并分析其成因。
2、結合時代背景,分析詩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義。
3、通過品味詩歌的語言與情感特色,逐步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其中,目標二為重點,目標三為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誦讀對于詩歌語言的品味、內容的理解與情感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誦讀法會貫穿我的教學活動始終。在研讀部分,我將采用多元解讀和問題探究的方式,有效促進對話教學,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標。根據本首詩歌的特點和高一新生的學情,在學法上,我堅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討論、聯想、查閱資料,培養(yǎng)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全面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為了讓教法學法充分運用,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的教學過程主要有以下四個步驟:
1、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導入語的設計對于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將這樣開始我的新課:播放背景音樂《在水一方》,《詩經蒹葭》中的少年在蒹葭河畔的千回百轉,與數千年后的戴望舒在悠長寂寥的'雨巷中久久徘徊有著驚人的相似,“丁香姑娘”仿佛是伊人再現,同樣的朦朧美麗、可望而不可及。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
2、初讀梳疑,走進雨巷。
為了幫助學生循序漸進的理解詩歌,為進一步的研讀奠定基礎,我的初讀設計主要有如下三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我會以檢查預習的方式讓同學們根據課前預習讀準字音,齊讀一遍此詩。接下來,我會播放一遍名家配樂朗誦版的《雨巷》,讓學生邊跟讀邊思考自己與其差距所在,并提示學生在跟讀的過程中為詩歌劃分節(jié)奏,標出韻腳。最后,我將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言,說說詩歌在節(jié)奏韻律等方面有何特點,最終明確本詩的第一美:語言的音樂美。
此初讀步驟的設置一方面是為了檢測預習效果,掃清文字障礙,指導學生斷句;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讓學生感受詩歌的語言魅力,對此詩形成初步的畫面感。
3、合作探究,感悟雨巷。
語文學科知識需要學生在語言實踐中逐漸領悟學習,教師指導下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將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全身心投入的學習實踐中習得詩歌知識,形成鑒賞能力。本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旨在讓學生在上一環(huán)節(jié)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習從意象、意境、創(chuàng)作背景等方面對作品進行更深入的研讀。
因此,本環(huán)節(jié)伊始,我將平均分配班級人數,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下個問題:
①找出本詩的主要意象,并從原文中找出描述其特點的語句
、谠囍爬ㄟ@些意象的共同點。
、墼娭械闹饕庀笥泻蜗笳饕饬x,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王國維先生曾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即作者在表情達意時,往往要選擇典型景物來表達特定感受,這些寄托了作者感情的典型景物,是理解詩歌的突破口。因而,我將首先引導學生找出油紙傘、雨巷、丁香和丁香一樣的姑娘、抒情主人公“我”籬墻等意象,再回歸文本找到意象的主要特點。
最終完成問題一,明確這些意象為詩歌營造出凄美朦朧意境的共同點。即本詩的第二美:意境的朦朧美。
通過前兩個問題的鋪墊,同學們已對詩中的意象特點及全詩的情感基調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解決問題三時,我將結合作者戴望舒的人生經歷及《雨巷》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同學們展開討論,得出丁香姑娘多種可能的象征意義,并歸納出作者的情感。
至此,我們又領悟了這首詩歌的第三美:情感的含蓄美。
4、總結梳理,走出雨巷。
在結課之前,我將對《雨巷》的藝術特色進行簡要的回顧梳理,并安排全班同學回味詩情,體悟詩境,學生誦讀,互相點評。最后,為了鞏固知識,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我布置了以下兩項作業(yè):
、俜磸屠首x并背誦全詩。
、诤侠硐胂蟛⒙撓当驹妰热,把《雨巷》中你最喜歡的一節(jié)或幾節(jié)改編成散文化的語言
六、說板書
設計板書是一堂課的精華所在,我的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課堂線索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使教學更有實效(設計略)。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 10
一、說教材
《雨巷》是魯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的第二單元中新詩二首中的一首,這首詩是“雨巷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在那個社會的年代,戴望舒用他獨特的詩風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他用那飽含著純潔而苦悶的真情,用那回環(huán)往復的和諧音節(jié),譜寫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暮春時節(jié)江南小巷的陰沉圖像。它的音韻、它的意境、它的情愫、它的內涵,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嘗。
魯版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二單元以“美的真諦”來組織文本,從而來突顯它的審美性。《雨巷》出現在這一單元,就讓我們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中心,在音樂般的節(jié)奏中,在優(yōu)美徜徉的語言中,在回環(huán)往復的結構中,在朦朧如雨的意象中,引導學生去欣賞美,去探索美。
二、說學情
《雨巷》是高中學生接觸的第一篇真正意義上的“新詩”,也是被人們傳唱不休的名作。本課恰可以作為窗口,幫助學生認識這個陌生的領域,學會欣賞它,并喜愛上它。以此達到審美訓練的效果。
三、說教學目標
一是通過不斷的誦讀,體會詩歌的感情基調,感悟詩歌描繪的畫面。
二是感受詩歌的意境與意象。
三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說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中“雨巷”“丁香”等重點意象的含義,并由此把握詩歌中的意象情節(jié)。
意象是中國詩學的重要概念,是解讀作品靈魂的關鍵所在。在這首朦朧含蓄極富象征意味的《雨巷》中,意象的理解尤為重要。
五、說教學難點
理解“姑娘”這一意象,品讀其象征意味,解讀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詩無達詁”,對詩歌的鑒賞沒有固定的方向,然而解讀要合理,要有依據,必須知人論世。
六、說教法
采用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結合,運用朗讀法、討論法、點撥法完成本課。
七、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淅瀝瀝的雨點打在印有山水畫的油紙傘上,他如同一名孤獨患者慢慢的行走尋覓著心中的“她”。到底是何種情,何種人,何種境地,讓他在一條寂寥空曠的巷子中彷徨迷茫。到底又是何種愁思,讓他迫切的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雨巷,走進戴望舒。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詩歌,感受詩歌畫面之美
我不準備一開始就按部就班地介紹作者和背景,因為我想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讀詩的心境,隨著導入直接進入一種美的境界,而不想因為作者、背景的介紹而中斷;再者,介紹之后,反而扼殺了學生自己對詩的想象和理解。尤其這首朦朧的小詩,更有多樣的解讀。
一讀——自由讀。認識生字(彳亍,頹圮),初步體驗作者情感變化。
再讀——播放錄音讀。讓學生隨著富有情感的朗讀再次感受作者情感,在頭腦中勾勒詩歌的畫面。在聽錄音過程中注意改用什么語調來讀詩歌。
三讀——讓學生示范大聲朗讀。在畫面中豐富感情色彩,注意幽怨、傷感、惆悵這類詞語的讀法。
四讀——小聲默讀。建立基本感情基調,形成對詩歌美感認識
明確:讓學生們在腦中形成一個對詩歌的畫面感,明確詩歌的基調是憂傷凄涼的。
2、品味語言,品詩歌回環(huán)疊唱之美
整首詩歌籠罩著一種淡淡的憂傷之感,在詩歌中的哪些地方是體現出這種感情的呢?請學生找出表現感情的詞語。
明確:寂寥、愁怨、憂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惆悵、太息、凄婉、迷茫、頹圮。
這些都是帶有濃厚情緒色彩的雙音詞,借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
詩歌運用復沓、排比等手法,運用大量疊詞,請學生找出相應的詩句。
明確:表達詩人憂愁傷感的情緒難以排解的苦悶之情。
(三)深入探究
1、理解意象,品意境之美
在整體感知了詩歌的音韻和情感后,讓學生再次誦讀,根據剛才分析的感情勾勒出你想象中的雨巷之景,可以用繪畫、唱歌、表演等多種方式把雨巷之景展示出來。
這樣做旨在根據文本發(fā)揮學生的豐富想象力,讓學生獨立品味詩歌中特有的事物與情感,并讓本來朦朧難以琢磨的詩歌有了切入口。
歸納學生發(fā)言,總結詩中的形象。由此引入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意象概念,加以介紹和拓展。
為了探究《雨巷》的意象之美,以及通過意象來體會詩人的感情,也可以用換意象的方法來把握。舉例:雨巷——小路、油紙傘——小花傘、丁香——荷花或牡丹。讓學生比較兩種意象的不同的審美效果。
例如:小巷給人一種幽深寂靜之感,而作者在詩歌中又用一個“雨”來形容這個小巷就更加給人增添一種憂傷凄涼之感,而小路是曲折、遙遠、清晰的,它代表著一種思念、飄蕩、懷遠的感情。
再如:丁香是紫色的,給人的感覺是神秘的、含蓄的,而且在古詩詞中丁香又是愁心的象征!扒帏B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薄鞍沤恫徽苟∠憬Y,同向春風各自愁!焙苫ㄊ欠奂t或潔白的,給人的感覺是清高脫俗,美麗自賞。
再有油紙傘,做工是精細古老的,顏色是古銅色,所以給人的情緒是懷舊,思念,傷感。而小花傘則是新朝的,現代的,顏色是鮮亮明麗的。給人的感覺是浪漫的、美好的。
“丁香”是我國古詩中常見的的意象,可著重加以介紹,給同學們展示含有丁香意象的古詩句,并以此為例,讓學生學會詩歌的意象分析法。
2、品味詩歌內涵,品思想之美
在緩緩的旋律和淡淡的憂傷與凄涼感的詩歌中,瞬時就把我們帶到了下著雨的江南,悠長的雨巷。是什么原因讓詩人愁思萬分?詩人又為什么想要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而這個愁怨的姑娘又是誰呢?
同學們分組討論。小組代表作答。
不同的讀者對詩歌的品鑒感受程度是不同的,在感受完詩歌的各種美感之后,讓學生們自主合作探究,加深對詩歌的理解。讓學生有足夠的思想空間去思考,這樣可以對詩歌有多元的解讀方法,而教師自己也能收獲一些意外的觀點。
在同學們討論之后,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再讓學生再次討論,讓他們針對之前的討論結果進行品評,回味開始時對詩的理解。這樣,學生對這首詩很可能就有了前后不同的兩種或多種感受,就有了多重的審美體驗,開拓學生的思想境界!
(四)結束語
《雨巷》是詩人寂寞心靈的痛苦吟唱,把心中美好理想比喻成丁香姑娘,詩人明明離它很近卻又無法觸碰,像夢一樣來像夢一樣消逝。最后為大家播放一首《丁香花》,希望大家在這首歌曲中再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再次聆聽配樂朗誦)
(五)作業(yè)
熟讀詩歌并進行背誦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 11
一、說教材。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課文,是“雨巷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和具有三美特征的《再別康橋》共同組成一個文本,出現在這一單元,那么我們就得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中心,在音樂般的節(jié)奏中,在優(yōu)美徜徉的語言中,在回環(huán)往復的結構中,在朦朧如雨的意象中,引導學生去欣賞美,去探索美。
二、說教學目標。
1、情感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把握文章情感,理解意象。
2、知識和能力:了解有關戴望舒的知識,欣賞詩歌的形式美,分析詩歌的表達技巧。
3、過程和方法:探討意象的多角度理解,感受詩歌的音樂美,理解作者的情感與思想。
三、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體悟雨巷詩情詩境。
2、難點:體會本詩“丁香姑娘”“雨巷”等的象征意義,學習象征的手法,初步學會鑒賞象征詩。
四、說學情:
學生在之前已經學習了現代詩歌,懂得一些鑒賞詩的基本方法,但象征詩還是第一次碰到,所以理解象征手法還有一定難度。另外本詩寫作年代久遠,學生很難理解其歷史背景。
五、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我采用朗讀法和討論法進行教學。詩歌是一門抒情的藝術。情感抒發(fā)是詩歌最主要的美學特征。要讓學生反復誦讀作品,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以豐富思想、陶冶情操,通過多種方式的“讀”使學生走進詩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在學生對詩歌有所感知的基礎上,討論法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聯想和想象,對意象進行多角度理解,發(fā)揮學生自主性。運用朗讀法、討論法、點撥法完成本課。詩歌重在朗讀,所以本課四個環(huán)節(jié)的解讀都在朗讀中完成。
。ǘ┱f學法。
關于學法,依據對話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主探究。本詩歌意象比較朦朧,對意象的理解和把握是鑒賞本課的關鍵,多元解讀和問題探究能有效促進對話教學,實現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標。采用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結合。
六、說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導入語:聽慣了北方胡同里粗獷的叫賣,看慣了北國風光的千里雪飄,卻不曾體會,那細雨如絲的江南空氣中氤氳的朦朧與凄婉。一條悠長寂寞的小巷,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紙傘,一抹丁香般的身影,一點太息般的淚光,若有若無地,飄進那杏花春雨,又消融在青石路巷。是什么樣的意境如此蕩人心腸?讓我們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欣賞那別樣的美。
。ǘ┱w感知。
初讀詩歌,感音韻之美。
我不準備一開始就按部就班地介紹作者和背景,因為我想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讀詩的心境,隨著導入直接進入一種美的境界,而不想因為作者、背景的介紹而中斷;再者,介紹之后,反而扼殺了學生自己對詩的想象和理解。尤其這首朦朧的小詩,更有多樣的解讀。
初聽配樂朗誦,進入詩境,同時展示江南雨巷的畫面。這詩歌與音樂的結合是那么完美,而詩歌本身,不就是一曲動人的旋律嗎?
再聽配樂朗誦,思考:詩人的音樂美是怎樣造成的?
(三)深入研究。
1、在讀語言,品情感之美。
在整體感知了詩歌的音韻和情感后,讓學生再次誦讀,根據剛才分析的感情勾勒出你想象中的雨巷之景,并且畫在紙上,并口頭描述。有何人、何物、何景、何情?朦朧、凄清、悠長、寂寥的雨巷該是怎樣的?結著愁怨的丁香有時怎樣的一個姑娘?
2、品讀內涵,品思想之美。
舒緩的旋律,淡淡的憂傷,把我們帶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煙的雨巷。是什么原因讓詩人徘徊惆悵?是什么原因讓詩人傾注了如此愁怨的諸多意象?詩人為什么想要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這個愁怨的姑娘又是誰?(同學分組討論,小組代表作答)
(四)結束語。
美是豐富多彩的,清麗明快是一種美,隱隱曠達是一種美,同樣舒緩低沉、憂郁凄涼也是一種美,戴望舒的《雨巷》便是一首美麗的憂傷。但我們不能為了美而學戴望舒的傷感。畢竟他有那個時代的情緒背景。同學們可以課下深入的了解戴望舒。也可以閱讀他的其他作品,學習他高尚的審美情趣,學習他的愛國情懷。
(五)作業(yè):試依照《雨巷》一詩的情景,展開想象,描寫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姑娘”。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 12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全詩,掌握詩歌的朗讀技巧,品味詩歌的音樂美。
2、理解詩歌中意象的象征作用,體會詩歌低回動人的意境美。
3、感知詩人內心的彷徨痛苦,以及對美好希望的追求。
二、教學重難點
1、把握“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內涵,引領學生走入詩境,品味詩意。
2、培養(yǎng)學生準確傳達情感的誦讀能力。
三、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感悟法
3、情境激學法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營造情境,導入新課(5分鐘)
1、課前播放輕音樂視頻《雨巷》。
在優(yōu)美舒緩的音樂聲中,你們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請一位學生作答。
明確:雨巷中伊人遠去,我獨自撐著油紙傘失落惆悵,彷徨迷惘。
2、導入:很好!你描繪了一幅如詩如畫的雨巷圖景,事實上詩人戴望舒就作有一篇《雨巷》而因為此文,戴望舒也被稱為“雨巷詩人”,那什么詩能有這樣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呢,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戴望舒的《雨巷》。
戴望舒(1905.3.5——1950.2.28)現代詩人。原名戴夢鷗。被稱為‘雨巷詩人’,葉圣陶評價他為‘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紀元’。
二、初讀全詩,整體感知(7分鐘)
1、課前大家已經充分預習了本文,請大家聽老師朗讀全詩,讀后說一說,這首詩究竟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
梅雨季節(jié),江南的小巷陰暗潮濕,兩邊是高聳的屋檐,寂寞的人家,失落惆悵的“我”撐著油紙傘在雨巷里徘徊不前,渴望遇到一個像我一樣彳亍著的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
2、這些優(yōu)美的圖景主要通過哪些意象來表現的?(詩中主要書寫了哪些意象?)
教師介紹意象的定義: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
王國維《人間詞話》“有我之境皆有我之顏色,無我之境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觀物時把自己的感情付諸在外物上,外物也有了自己的感情顏色。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意象:雨巷、油紙傘、丁香姑娘、籬墻、我
著重描寫的是:雨巷、丁香姑娘
三、品味意象,走進詩境(26分鐘)
1、這個丁香姑娘具有怎樣的特點呢?結合全詩,找出具體描寫她的詩句,并朗讀出來。
主要集中在2-5節(jié)(找出關鍵詞):丁香一樣,愁怨,顏色,芬芳,憂愁,哀怨彷徨,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悵,太息一般的眼光,飄過,夢囈般的凄婉迷茫,走盡雨巷。
明確:這是一個憂愁迷茫,優(yōu)雅的、楚楚動人的、惹人愛憐的小家碧玉,像夢一般出現又消失的姑娘。
2、詩中多次使用的修飾這個姑娘的是“丁香一樣的”,那丁香究竟是怎樣的呢?有什么特別的含義呢?(學生課前準備,回答)
丁香,又名紫丁香。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密集成圓錐花序,有淡雅細沉的香氣。丁香開花在暮春時節(jié),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
唐代詩人李商隱《代贈》詩曰:“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南唐李璟的《浣溪紗》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戴望舒吸取了古典詩詞的婉約余韻,將這種惆悵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3、全體齊讀描寫丁香姑娘的2-5節(jié),指導學生要注意停頓、輕重、節(jié)奏(沉穩(wěn)舒緩)、語速(較慢),讀的時候要讀出這個姑娘的美麗含愁的特點以及我對她的追尋向往之情。
4、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美麗高潔,結著愁怨姑娘,那作者寫這篇雨巷是不是就是表達了對這樣一種姑娘的傾慕追求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朗讀全詩,讀完后與同學小組討論。
明確:顯然沒這么簡單。從詩中的“雨巷”“愁怨”等詞可以看出,本文不只是一首愛情詩,更是一首抒情詩。引入對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介紹。
這首詩寫于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心中總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
戴望舒曾經留學法國,收到法國象征學派的影響,尤其是魏爾倫的影響,其創(chuàng)作常具有象征主義的特點。
5、通過對背景知識的了解,大家還覺得戴望舒的雨巷是光指江南雨季的小巷嗎?作者創(chuàng)設的這么些意象還只是蘊含對愛情的思慕惆悵和追求嗎?這些意象究竟指什么?
明確:雨巷:(悠長悠長又寂寥)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
油紙傘: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和雨巷結合,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
我:在這樣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獨者。
丁香姑娘:我在孤寂中的美好的希望理想,她和自己一樣充滿了愁苦和惆悵,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夢一樣從身邊飄過去了。
教師小結:所以說這首詩不僅是表達了作者的一種愛情理想也表現了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雖然這個過程是痛苦惆悵的。
6、既然明白了詩意,那老師就想請一位同學試著讀一讀全詩,看看能不能讀出低沉幽怨的情感。讀得怎么樣?學生討論注意點。
對于文中出現了很多重復的地方,同學們該怎么讀?
明確:①在同一節(jié)詩中讓同樣的字句更迭相見,比如說“雨巷”“姑娘”“芬芳”“惆悵”“眼光”在相隔不遠的行里重復出現,而且用ang;②第一節(jié)和第七節(jié)除了個別詞語不同,其他完全一樣,這樣首尾呼應,重章復沓,像交織一起的抒情樂句反復一樣,詩的抒情色彩非常濃厚,更好的表現詩人彷徨和幻滅心境。③重章復沓是我們在《詩經》中最早接觸到的,可見戴望舒不僅運用現代的象征方法,而且吸取了中國古典詩詞的手法,使他的詩具有了無窮的藝術魅力。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 13
一、說教材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課文,是“雨巷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在那個政治風云激蕩、新舊詩風交替的時代,戴望舒攜著中國古典詩歌婉約的深蘊,踏著法國象征派詩風的朦朧,飽含著純潔而苦悶的真情,用那回環(huán)往復的和諧音節(jié),譜寫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為中國的新詩領域樹立了一座豐碑。它的音韻、它的意境、它的情愫、它的思想內涵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嘗。
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以新詩為第一單元來組織文本,顯然突出了它的審美性!队晗铩泛途哂腥捞卣鞯摹对賱e康橋》共同組成一個文本出現在這一單元,那么我們就得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中心。在音樂般的節(jié)奏中,在優(yōu)美徜徉的語言中,在回環(huán)往復的結構中,在朦朧如雨的意象中,引導學生去欣賞美,去探索美。
二、說學情
《雨巷》是高一學生接觸的第一篇真正意義上的“新詩”,也是被人們傳唱不休的名作。本課恰可以作為窗口,幫助學生認識這個陌生的領域,學會欣賞它,并喜愛上它。以此達到審美訓練的效果。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根據課文本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我由淺入深地設定了如下幾個有層次的教學目標,并在誦讀中
1、讀音韻。
2、讀語言。
3、讀意象。
4、讀內涵,品味詩歌的思想美。
四、說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中“雨巷”“丁香”等重點意象的含義,并由此把握我國傳統詩歌當中的意象情節(jié)(鐘嶸詩品中提到的“象外之象意象”),是中國詩學的重要概念,是解讀作品靈魂的關鍵所在。在這首朦朧含蓄極富象征意味的《雨巷》中,意象的理解尤為重要。將本篇的意象理解與中國古典詩歌傳統意象的解讀結合起來學習。不僅有助于理解本課,也為以后的詩歌鑒賞打下了基礎。
五、說教學難點
理解“姑娘”這一意象,品讀其象征意味,解讀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有依據,必須知人論世。
六、說教法
采用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結合,運用朗讀法、討論法、點撥法所以本課四個環(huán)節(jié)的解讀都在朗讀中完成。
七、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美的詩歌需要美的心境來欣賞,更需要想象力去牽引著求索。我的導入語是這樣設計的:聽慣了北方胡同里粗獷的叫賣,看慣了北國風光的千里雪飄,卻不曾體會那細雨如絲的江南空氣中氤氳的朦朧與凄婉。一條悠長寂寞的小巷,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紙傘,一抹丁香般的身影,一點太息般的淚光,若有若無地,飄進那杏花春雨,又消融在青石路巷。是什么樣的意境如此蕩人心腸,讓我們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欣賞那別樣的美。
1.初讀詩歌,感音韻之美
我不準備一開始就按部就班地介紹作者和背景,因為我想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讀詩的心境,隨著導入直接進入一種美的境界,而不想因為作者、背景的介紹而中斷,再者介紹之后反而扼殺了學生自己對詩的想象和理解。尤其這首朦朧的小詩,更有多樣的解讀。
初聽配樂朗誦,進入詩境,同時展示江南雨巷的畫面。這詩歌與音樂的結合是那么完美,而詩歌本身明確:
、僦丿B和反復手法的運用。構成聲音和感情的回環(huán)往復,強化了節(jié)奏,增強了詩歌的。
、谝豁嵉降,每節(jié)押“ang”韻二、三次。保證了音韻的和諧一致,使詩從頭至尾保持了。
、凼褂门疟取
教師總結:這些手法的運用形成了一種悠長舒緩、低沉徘徊的旋律,營造了一種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種音韻美。 2.再讀語言,品情感之美
明確:幽怨、低沉、傷感、惆悵。
是的,詩中沒有大江東去似的豪邁,也沒有涓涓細流似的清麗明快,而是籠罩著一種淡淡的憂愁。哪些地方體現出這種感情呢?請學生找出表現感情的詞語。
明確:寂寥、愁怨、憂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惆悵、太息、凄婉、迷茫、頹圮。
朗讀指導:語速舒緩,注意停頓,帶感情的詞要要從語氣上讀出它的感情來。
三、深入探究
1.三讀意象,品意境之美
在整體感知了詩歌的音韻和情感后,讓學生再次誦讀,根據剛才分析的感情勾勒出你想象長、寂寥的雨巷該是怎樣的,結著愁怨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又是怎樣的?
在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去獨立品味,并讓本來朦朧難以琢磨的詩歌有了切入口。
歸納學生發(fā)言,總結詩中的形象。由此引入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意象概念,加以介紹和拓展。詩歌是通過客觀景象,或者想像的景象來抒發(fā)情緒和情感的,什么樣的景象就會有什么樣的情緒和情感,什么樣的情緒和情感就得用相應的景象來抒發(fā)。所以詩歌的意象是解讀詩人感情的'客觀景象。
為了探究《雨巷》的意象之美,以及通過意象來體會詩人的感情,也可以用換意象的方法來把握。舉例姑娘——少女、雨巷——小路、丁香——荷花或臘梅等、油紙傘——小花傘、夢——霧。讓學生比較兩種意象的不同的審美效果和負載的情感。
例如,雨巷是悠長、古老、灰暗、迷離、朦朧的,它蘊含著詩人的彷徨、失望、憂愁、等暗淡的情緒,而小路是曲折、遙遠、清晰的,再如,丁香是紫色的,給人的感覺是神秘的、含蓄的,而且在古詩詞中丁香又是愁心的象征!扒帏B不傳云外信,粉紅或潔白的,給人的感覺是清高脫俗,美麗自賞。再有油紙傘,做工是精細古老的,顏色是古銅色,所以給人的情緒是懷舊、思念、傷感。而小花傘則是新朝的、現代的、顏色是鮮亮明麗的,給人的感覺是浪漫的、美好的。
“丁香”是我國古詩中常見的的意象,可著重加以介紹,給同學們展示含有丁香意象的古詩句,并以此為例,讓學生學會詩歌的意象分析法。
2.四讀內涵,品思想之美
舒緩的旋律,淡淡的憂傷,把我們帶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煙的雨巷。是什么原因讓詩人徘徊惆悵,是什么原因讓詩人傾注了如此愁怨的諸多意象,詩人又為什么想要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同學們分組討論。小組代表作答。
在熟悉了詩歌的音樂美、情感美、意境美之后,學生達到了探究作品思想內涵的認知高度。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還是在誦讀中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而不是把觀點直接灌輸給學生。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樣做給了學生足夠的思想空間,給了他們思想的成果以尊重,同時也是對作品本身的尊重,教師也能收獲一些意外的觀點。
四、結束語
美是豐富多彩的,清麗明快是一種美,隱逸曠達是一種美,同樣舒緩低沉、憂郁凄涼也是一種美,戴望舒的《雨巷》便是一首美麗的憂傷。但我們不能為了美而學戴望舒的傷感。畢竟他有那個時代的情緒背景。同學們可以課下再深入地了解戴望舒。也可以閱讀一下戴望舒的其他詩作。學習他高潔的審美情趣,學習他高尚的愛國情懷。最后,讓我們再次走進戴望舒,走進他的雨巷。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 1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二課《雨巷》。下面我將從以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課文,是“雨巷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在那個政治風云激蕩、新舊詩風交替的時代,戴望舒攜著中國古典詩歌婉約的深蘊,踏著法國象征派詩風的輕云,飽含著純潔而苦悶的真情,用那回環(huán)往復的和諧音節(jié),譜寫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為中國的新詩領域樹立了一座豐碑。它的音韻、它的意境、它的情愫、它的內涵,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嘗。
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以新詩為第一單元來組織文本,顯然突出了它的審美性!队晗铩泛途哂腥捞卣鞯摹对賱e康橋》共同組成一個文本,出現在這一單元,那么我們就得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中心,在音樂般的節(jié)奏中,在優(yōu)美徜徉的語言中,在回環(huán)往復的結構中,在朦朧如雨的意象中,引導學生去欣賞美,去探索美。
二、說學情
《雨巷》是高一學生接觸的第一篇真正意義上的“新詩”,也是被人們傳唱不休的名作。本課恰可以作為窗口,幫助學生認識這個陌生的領域,學會欣賞它,并喜愛上它。以此達到審美訓練的效果。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根據課文本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我由淺入深地設定了如下幾個有層次的教學目標,皆在誦讀中完成:
一讀音韻,品味詩歌的音樂美;二讀語言,品味詩歌的情感美;三讀意象,品味詩歌的意蘊美;四讀內涵,品味詩歌的思想美。
四、說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中“雨巷”“丁香”等重點意象的含義,并由此把握我國傳統詩歌當中的意象情節(jié)。
意象是中國詩學的重要概念,是解讀作品靈魂的關鍵所在。在這首朦朧含蓄極富象征意味的《雨巷》中,意象的理解尤為重要。將本篇的意象理解與中國古典詩歌傳統意象的解讀結合起來學習,不僅有助于理解本課,也為以后的詩歌鑒賞打下了基礎。
五、說教學難點
理解“姑娘”這一意象,品讀其象征意味,解讀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詩無達詁”,對詩歌的鑒賞沒有固定的方向,然而解讀要合理,要有依據,必須知人論世。
六、說教法
采用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結合,運用朗讀法、討論法、點撥法完成本課。詩歌重在朗讀,所以本課四個環(huán)節(jié)的解讀都在朗讀中完成。
七、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美的詩歌需要美的心境來欣賞,更需要一顆好奇心牽引著去求索。我的導入語是這樣設計的:
聽慣了北方胡同里粗獷的叫賣,看慣了北國風光的千里雪飄,卻不曾體會,那細雨如絲的江南空氣中氤氳的朦朧與凄婉。一條悠長寂寞的小巷,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紙傘,一抹丁香般的身影,一點太息般的淚光,若有若無地,飄進那杏花春雨,又消融在青石路巷。是什么樣的意境如此蕩人心腸?讓我們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欣賞那別樣的美。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詩歌,感音韻之美
我不準備一開始就按部就班地介紹作者和背景,因為我想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讀詩的心境,隨著導入直接進入一種美的境界,而不想因為作者、背景的介紹而中斷;再者,介紹之后,反而扼殺了學生自己對詩的想象和理解。尤其這首朦朧的小詩,更有多樣的解讀。初聽配樂朗誦,進入詩境,同時展示江南雨巷的畫面。再聽配樂朗誦,思考:詩人的音樂美是怎樣造成的?
明確:
①、重疊和反復手法的運用。(構成聲音和感情的回環(huán)往復,強化了節(jié)奏,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
、、一韻到底(保證了音韻的和諧一致,具有音韻效果)③、使用排比。
、、雙聲疊韻詞:芬芳、彷徨、惆悵。
教師總結:這些手法的運用形成了一種悠長舒緩、低沉徘徊的旋律,營造了一種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種音韻美。
2、再讀語言,品情感之美
請一位同學朗讀,讓同學們在與錄音朗誦的對比中,思考:該用什么語調去讀?
明確:寂寥、愁怨、憂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惆悵、凄婉、迷茫、頹圮。這些都是帶有濃厚情緒色彩的雙音詞,借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
朗讀指導:語速舒緩,注意停頓,帶感情的詞要要從語氣上讀出它的'感情來。
。ㄈ┥钊胩骄
1、三讀意象,品意境之美
有何物、何人、何景、何情?朦朧、凄清、悠長、寂寥的雨巷該是怎樣的?結著愁怨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又是怎樣的?
歸納學生發(fā)言,總結詩中的形象。由此引入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意象概念,加以介紹和拓展。詩歌是通過客觀景象,或者想像的景象來抒發(fā)情緒和情感的,什么樣的景象就會有什么樣的情緒和情感,什么樣的情緒和情感就得用相應的景象來抒發(fā)。所以詩歌的意象是解讀詩人感情的客觀景象。
2、四讀內涵,品思想之美
在熟悉了詩歌的音樂美、情感美、意境美之后,學生達到了探究作品思想內涵的認知高度。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還是在誦讀中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而不是把觀點直接灌輸給學生。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樣做給了學生足夠的思想空間,給了他們思想的成果以尊重,同時,也是對作品本身的尊重,教師也能收獲一些意外的觀點。
。ㄋ模┙Y束語
美是豐富多彩的,清麗明快是一種美,隱逸曠達是一種美,同樣舒緩低沉、憂郁凄涼也是一種美,戴望舒的《雨巷》便是一首美麗的憂傷。但我們不能為了美而學戴望舒的傷感,畢竟他有那個時代的情緒背景。同學們可以課下再深入地了解戴望舒,也可以閱讀一下戴望舒的其他詩作,學習他高潔的審美情趣,學習他高尚的愛國情懷。最后,讓我們再次走進戴望舒,走進他的雨巷。(再次聆聽配樂朗誦)
。ㄎ澹┳鳂I(yè)題:
試依照《雨巷》一詩的情境,展開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范例:
看到油紙傘我們會想起斷橋,想起白娘子與許仙相會的旖旎傳說,想起丹青繪就的江南煙雨,想起少女玲瓏的舞姿,想起輕柔纏綿的歌曲!白栽陲w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变冷罏r瀝的春雨滴落在油紙上,想起寂寥的音響,自在飛花、無邊絲雨之中,一個長發(fā)披肩的女子從頹圮的籬墻邊裊裊走來,攜著一縷丁香花的幽香,有嘆息,但不哀傷,有顧盼,但不凄然。我們仿佛置身于江南雨巷中,感受到一種迷離縹緲的意境美。
【戴望舒《雨巷》說課稿】相關文章:
戴望舒《雨巷》04-24
《雨巷》戴望舒04-21
戴望舒《雨巷》06-28
戴望舒雨巷賞析09-26
戴望舒《雨巷》賞析04-12
雨巷詩人戴望舒06-20
戴望舒的雨巷原文12-02
雨巷戴望舒賞析04-24
戴望舒《雨巷》原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