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魚我所欲也》試題及答案

        時間:2022-10-20 10:07:21 振濠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魚我所欲也》試題及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最少不了的就是試題了,試題是命題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編寫出來的。什么類型的試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魚我所欲也》試題及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魚我所欲也》試題及答案

          《魚我所欲也》試題及答案 1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關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貧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一、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

          1、二者不可得兼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4、蹴爾而與之

          5、萬鐘則不辯禮儀而受之

          6、妻妾之奉

          7、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8、鄉為身死而不受

          9、是亦不可以已乎

          10、此之謂失其本心

          二、選擇題:

          11、對加點的詞解釋不準確的一項是: ( )

          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

          B.所欲有甚(超過)于生者

          C.乞人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謂失其本心(自己的`修養)

          12、選出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得之則生 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B.舍身而取義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D.二者不可得兼 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

          三、翻譯下列名句。

          13、舍生而取義者也

          1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15、呼爾而與之

          16、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17、此之謂失其本心

          四、回答問題:

          18、本文旨在說明什么道理?

          19、作者闡明自己的觀點,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20、寫出一兩個你所知道的舍生取義的歷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參考答案:

          1、同時得到

          2、患:禍患,災難。辟:通“避”,躲避。

          3、假如

          4、用腳踢

          5、通“辨”,辨別。

          6、侍奉

          7、得:通“德”,感激。與:通“歟”,語氣詞。

          8、通“向”,從前。

          9、停止,放棄

          10、本性,天性

          11、D.

          12、C.

          13、舍棄生命而選取正義。

          14、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15、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

          16、所認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嗎?

          17、這就叫做喪失了人的本性。

          18、舍生取義

          19、正反對比 舉例論證

          20、示例: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魚我所欲也》試題及答案 2

          閱讀下邊兩個文言文語段,完成21—26題。(16分)

          甲: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孟子《魚,我所欲也》)

          乙:公孫儀1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孫儀不受。其弟子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2受魚,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雖嗜魚,彼必不能常給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注釋:1公孫儀:春秋時魯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遷就他人。

          21.解釋加點的詞語。(4分)

          (1)蹴爾而與之( )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

          (3)公孫儀相魯而嗜魚( )

          (4)其弟子諫曰( )

          22.翻譯句子。(4分)

          (1)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2)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

          23.甲文此之謂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24.乙文中哪句話表達了公孫儀的觀點?(2分)

          25.從公孫儀對受魚和枉法關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樣的`品質?(2分)

          26.概括這兩個語段內容上的相同之處。(2分)

          21.(1)用腳踢 (2)通辨,分辨 (3)特別喜歡(很愛好)

          (4)他,指公孫儀

          22.(1)一碗飯,一碗湯,得到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餓死。

          (2)先生喜歡魚卻不接受(別人送給的)魚,為什么呢?

          23.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或: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如用自己的話答出這個意思也可。)

          24.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25.公孫儀是個注重防微杜漸(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26.兩個語段都是寫在利與義面前如何抉擇的問題。

          《魚我所欲也》試題及答案 3

          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辭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節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屈原至于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睗O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①?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之溫蠖⑤乎!”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節選自《史記屈原列傳》)【注釋】①醨:薄酒。②察察:潔白的樣子。③汶汶:渾濁的樣子。④皓皓:瑩潔的樣子。⑤溫蠖(huò):塵滓重積的樣子。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

         、俟什粸槠埖靡瞋_____

         、诒话l行吟澤畔______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

         、芩熳酝稖I羅以死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谂e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3)請簡要說說【甲】段是如何提出論點的。

         。4)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有無數的`仁人志士像屈原一樣都把“舍生取義”奉為人生準則,請你另舉出一個事例,并說說你如何理解“舍生取義”。

          答案:

          14、(1)①茍且取得,指茍且偷生之意;②同“披”,披散;③介紹比較的對象,可譯為“比”;④于是,就。

          (2)①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有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②整個世界都是混濁的,只有我一人清白;眾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3)“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意對即可)

         。4)示例:生命誠然高貴,但是對于人來講,仁義之所貴更重于生命,君子賢人是能夠做到 為了持守仁義而獻出生命的?乖麑⑽奶煜椴唤邮芨吖俸竦摰恼T惑,寧死也拒不降元,這是對生命價值的一種超越,是對人的生命價值的提升和升華,也是中華民族所弘揚的傳統美德之一。(另外如:譚嗣同“我以我血薦軒轅”、蘇武漠北氣節等事例)

          《魚我所欲也》試題及答案 4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小題1】解釋詞語的意思。

         、倩迹孩邗恚

          【小題2】把下邊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俣卟豢傻眉,舍生而取義者也。

         、谌f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小題3】填空:作者用“一簞食,一豆羹”來進行論證,這屬于______________的論證方法,文段中著重論述了“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更重要,人應該保有本心的道理。

          答案

          【小題1】(2分)①患:災禍②蹴:用腳踢

          【小題2】(4分)①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寧愿舍棄生命而選取道義。

         、诳墒怯械娜艘娏藘灪竦馁旱搮s不分辨是否合乎禮儀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

          【小題3】(3分)舉例義生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患”在古文中有“憂、擔心”和“災禍”的意思,本文中為“災禍”;“蹴”為“足”字旁,意為用腳踢。

          【小題2】

          試題分析:第一句中“二者”指“魚”和“熊掌”;“得”:“得到”;“兼”:同時;“舍生”:舍棄生命;“取義”:伸張正義。第二句中“萬鐘”指“優厚的俸祿”,“辨”:分辨;“禮義”指“封建道德規范”,“受”,接受;“何”:什么;“加”;好處。

          【小題3】

          試題分析:“一簞食,一豆羹”是具體的事物,是舉例論證,本文的中心論點就是“舍生取義”,根據論點理解即可填空。

          《魚我所欲也》試題及答案 5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9.下面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死亦我所惡惡:兇惡

          B.蹴爾而與之蹴:用腳踢

          C.妻妾之奉奉:侍奉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棄

          10.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不是通假字的一項是

          A.二者不可得兼B.故患有所不辟也

          C.所識窮乏者得我與D.多為身死而不受

          11.下面對選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首認為,在“生”和“義”無法兼顧的情況下,應該“舍生而取義”。

          B.作者所倡導的重“義”之心,只有圣賢才具有,普通人是沒有的。

          C.作者認為,乞人不屑“蹴爾而與之”的救命食物,是沒有喪失“本心”的表現。

          D.文中的對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讀起來節奏感強,并且富于文采和氣勢。

          參考答案

          9-11 A A B

          參考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寧愿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寧愿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只不過是賢人能夠不丟掉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呵叱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見了優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是為了住所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卻為了住宅的華美而接受了;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卻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卻為了讓所認識窮困貧乏的人感激他們的恩德而接受了它。這種(行為)難道不可以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的天性。

        【《魚我所欲也》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魚我所欲也》習題與答案02-25

        《魚我所欲也》課后題及答案11-15

        《魚我所欲也》同步練習及答案11-21

        《魚我所欲也》課后題答案08-08

        魚我所欲也練習題答案12-09

        孟子《魚我所欲也》閱讀習題及答案11-16

        《魚我所欲也》課后練習答案11-02

        《魚我所欲也》練習題及答案07-22

        《魚我所欲也》 翻譯10-1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