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百丈山記》閱讀題答案解析
在學(xué)習(xí)、工作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可以有效幫助我們鞏固所學(xué)知識。一份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稱之為好閱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朱熹《百丈山記》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登百丈山三里許,右俯絕壑,左控垂崖,疊石為磴,十余級乃得度,山之勝蓋自此始。
循磴而東,即得小澗,石梁跨于其上,皆蒼藤古木,雖盛夏亭午無暑氣。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聲濺濺然。度石梁,循兩崖曲折而上,得山門。小屋三間,不能容十許人。然前瞰澗水,后臨石池,風(fēng)來兩峽間,終日不絕。門內(nèi)跨池,又為石梁,度而北,躡石梯數(shù)級入庵。庵才老屋數(shù)間,卑庳迫隘,無足觀,獨其西閣為勝。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閣下,南與東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為前所謂小澗者。 閣據(jù)其上流,當(dāng)水石,峻激相搏處,最為可玩,乃壁其后無所睹。獨夜臥其上,則枕席之下終夕潺潺,久而益悲,為可愛耳。
出山門而東十許步,得石臺,下臨峭岸,深昧險絕。于林薄間東南望,見瀑布自前巖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數(shù)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噴霧,日光燭之,璀璨奪目,不可正視。臺當(dāng)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shù)百里間,峰巒高下,亦皆歷歷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橫照,紫翠重疊,不可殫數(shù)。旦起下視,白云滿川,如海波起伏,而遠(yuǎn)近諸山出其中者,皆若飛浮來往,或涌或沒,頃刻萬變。臺東徑斷,鄉(xiāng)人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東,水旱禱焉。畏險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觀者至是則亦窮矣。
余與劉充父、平父、呂叔敬、表弟徐周賓游之,既皆賦詩,以紀(jì)其勝,余又?jǐn)⒋纹湓斎绱恕6钇淇捎^者,石磴、小澗、山門、石臺、西閣瀑布也。因各別為小詩以識其處,呈同游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年月日記。
5.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疊石為磴,十余級乃得度 磴:石臺階
B.循磴而東,即得小澗 循:順著
C.閣據(jù)其上流 據(jù):擁有
D.老屋數(shù)間,卑庳迫隘 隘:狹小
解析:C項,據(jù):占據(jù),位居。
答案:C
6.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疊石為磴,十余級乃得度自池而出,乃為前所謂小澗者
B.山之勝蓋自此始則枕席之下終夕潺潺
C.循磴而東又為石梁,度而北
D.雖盛夏亭午無暑氣雖好游者不能窮也
解析:B項均為“助詞,的”。A項,乃:副詞,才/副詞,是,表判斷。C項,而:連詞,表修飾/表順承。D項,雖:連詞,雖然,表轉(zhuǎn)折/連詞,表假設(shè),即使。
答案:B
7.下列各句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篇游記采用了移步換景的方式,引導(dǎo)人們?nèi)ビ斡[百丈山的勝景。
B.文章第2段以“澗”為中心,貫穿著水的描寫,詳寫澗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而萌生的審美情趣。
C.作者認(rèn)為山庵,壁其后不足觀,游人不必前往。
D.山門伴水,枕席臥聞水韻,但時間長了更加悲傷,不過終究是可愛之景。
解析:C項文中作者認(rèn)為沒有什么可看的,但并未說游人可不必前往。
答案:C
8.將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聲濺濺然。
答案:(澗中)水流清澈,從高處急速流下,發(fā)出淙淙的流水聲。
(2)獨夜臥其上,則枕席之下終夕潺潺,久而益悲,為可愛耳。
答案:唯獨在夜里睡在西閣樓上,枕席下面就整夜都響著潺潺的流水聲,聽久了更感到悲涼,這種情境令人覺得可愛罷了。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于林薄間東南望 薄:迫近
B.日光燭之 燭:照耀
C.不可殫數(shù) 殫:盡
D.既皆賦詩,以紀(jì)其勝 勝:勝景
解析:A項,。好芰。
答案:A
10.下面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體現(xiàn)百丈山“最可觀”的一組是( )
、僖愿娣蛴茨苷 ②一峰獨秀出 ③皆若飛浮來往 ④下臨峭岸, 深昧險絕 ⑤日薄西山,余光橫照,紫翠重疊,不可殫數(shù) ⑥作神祠于其東,水旱禱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④⑤⑥
解析:①是最后記小結(jié)之用;⑥此句不是寫百丈山自然景觀的,是介紹祠堂的`作用。
答案:C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篇以刻畫山水景物見長的游記。作者沒有把筆墨花在記述出游的時間、行程上面,而是著力于描寫百丈山的優(yōu)美風(fēng)景,抒發(fā)對百丈山的喜愛。
B.第1段作者側(cè)重在表現(xiàn)其壯美的一面,云海起伏,峰巒綿亙,他選擇了獨特的視角,把百丈山各種姿態(tài)的美展現(xiàn)了出來。
C.接著作者以固定的景點,用傍晚和清晨兩個不同時間的景觀,構(gòu)思兩幅圖畫,進一步渲染了壯美的特征。前者突出的是色彩絢爛美;后者凸現(xiàn)的則是云海的變幻美。
D.作者以自己的審美判斷,對“最可觀”與“未可睹”的景物進行描繪。對它們“各別為小詩以識其處”,目的之 一是為了“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解析:D項“它們”錯誤,應(yīng)為“可觀者”。
答案:D
12.將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日薄西山,余光橫照,紫翠重疊,不可殫數(shù)。
答案:太陽迫近西山,在余暉橫斜照耀之下,群山或紫或翠,重疊相映,數(shù)也數(shù)不盡。
(2)臺東徑斷,鄉(xiāng)人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東,水旱禱焉。
答案:石臺東面,小路斷絕,鄉(xiāng)里的人在山壁上鑿出石級為路,用以行走,并且在它的東面修造祭神的祠堂,天旱或水澇時在這里向神佛祈禱。
【朱熹《百丈山記》閱讀題答案解析】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