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新唐書·盧承慶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在學(xué)習(xí)、工作中,我們有時需要做一些閱讀題,這時最離不開的就是閱讀答案了,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大家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唐書·盧承慶傳》閱讀答案及翻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盧承慶,字子馀,幽州琢人。父赤松,為隋河河?xùn)|令,與高祖雅故。聞兵興,迎見霍邑,拜行臺兵部郎中。承慶美儀矩,博學(xué)而才,少襲爵。貞觀初為秦州參軍,入奏軍事,太宗偉其辯,擢孝功員外郎,累遷民部侍郎。帝問歷代戶版,承慶敘夏商至周隋增損曲折,引據(jù)該詳,帝嗟賞。俄兼檢校兵部侍郎,知五品選,辭曰:“選事在尚書,臣掌之,為出位!钡鄄辉S曰:“朕信卿,卿何不自信?”歷雍州別駕、尚書左丞,高宗永徽時,坐事貶簡州司馬,閱歲改洪州長史。帝將幸汝湯泉,故拜汝州刺史。顯慶四年,以度支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坐調(diào)非法,免。俄拜潤州刺史,以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卒,臨終誡其子曰:“死生至理,猶朝有暮。吾死斂以常服,晦朔無薦牲,葬匆卜日,器用陶漆,棺而木槨,墳高可識,碑志著官號年月,無用虛文。”贈幽州都督,謚曰定。初,承慶典選校百官,有一官督漕運,遭風(fēng)失米,承慶考之曰:“監(jiān)運損糧,考中下!逼淙巳萆匀,無言而退。承慶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無喜容,亦無愧詞。承慶嘉之,又改曰:“寵辱不驚,考中上。”其能著人善,類此。
(《新唐書·盧承慶傳》)
李笠翁曰:“盧承慶之屢易判語,乃出于憐才熱腸,然心可佳,而事不可法,慮開后世展轉(zhuǎn)之門也!狈灿凶酝ㄙV賂而易下考為中、中考為上者,皆曰:“我欲為盧承慶耳!笔侵呒此街T,得者即弊之竇也。無論私弊不可為,即示公興利之事,亦不得擅創(chuàng)于成法之外耳。
。ㄇ濉だ顫O《笠翁別集》)
閱讀題:
6.下列各句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與高祖雅故雅故:故交,舊友
B.承慶美儀矩 儀矩:儀表容態(tài)
C.引據(jù)該詳,帝嗟賞 該詳:完備詳細(xì)
D.以金紫光祿大夫致仕 致仕:獲得官位
7.下列加點虛詞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承慶美儀矩,博學(xué)而才
諸父與諸兄,皆康強而早世
B. 以度支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C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
其人容色自若,無言而退
D盧承慶之屢易判語,乃出于憐才熱腸
未若復(fù)吾賦不幸之甚也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盧承慶的父親在高祖興兵后,拜官為行臺兵部郎中;承慶很小就承襲了父親的爵位,但他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風(fēng)順,幾次因事遭貶。
B.盧承慶任秦州參軍時,入朝奏報了軍事情況,很善于言辭,受到太宗常識,后來被提拔為檢校兵部待郎,掌管五品官員的選拔。
C.盧承慶對生死看得透,臨死告誡兒子,他死后喪事從儉,墓志只要寫明所任官職生卒年月即可,不要那些虛浮夸耀的言詞。
D.李漁認(rèn)為盧承慶本心是好的,是為了愛惜人才,這一點與《新唐書》作者認(rèn)識是一致的。但是又認(rèn)為盧承慶做事無視法律,對后世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
9.翻譯下列的三句話。(9分)
。1)吾死斂以常服,晦朔無薦牲。(3分)
。2)其能著人善,類此。(3分)
。3)無論私弊不可為,即示公興利之事,亦不得擅創(chuàng)于成法之外耳。(3分)
參考答案
6.D 致仕:辭官。
7.B A項,一并列,一轉(zhuǎn)折;C項,一為“那”,一為“他的”;D項,一主謂之間,一為補語標(biāo)志。
8.D 并非無視法律。
9.(1)我死后用平常的服飾裝殮,祭祀日不要殺牲祭奠。
。2)他能表彰別人的優(yōu)點,大多像這樣。
。3)不必說徇私舞弊的事情不能做,即使是為大眾興辦有利的事也不能在規(guī)定的法之外隨便動手啊。
附參考譯文:
盧承慶,字子馀,是幽州琢縣人。其父名赤松,曾做過隋朝的河?xùn)|縣令,與唐高祖李淵是故交。盧赤松聽說高祖興兵反隋,在霍邑迎見(高祖),拜官為行臺兵部郎中。盧承慶容貌俊美,儀態(tài)大方,學(xué)識淵博而有才能,很小就繼承 了父親的爵位。唐太宗貞觀初年,盧承慶任秦州參軍時,入朝奏報了軍事情況,太宗因為他辯才杰出,提升為考功員外郎,又?jǐn)?shù)次升遷至民部侍郎。太宗問起歷朝的戶籍情況,盧承慶完整敘述了從夏商到周隋間各個朝代這方面的增損情況,其中變化曲折,但他引經(jīng)據(jù)典,所知甚詳,太宗不由感嘆且贊賞他。不久兼任了檢校兵部侍郎,掌管五品官員的選拔,盧承慶辭讓說:“官員選拔是尚書的事情,如由我掌管,將超出我的職位權(quán)限!碧诓辉试S他推辭,說:“朕(我)相信你,你有什么不能相信自己的 ”又任過雍州別駕、尚書左丞等官職,唐高宗永徽年間,因事獲罪被貶為簡州司馬,一年后改升洪州長史。高宗要臨駕汝湯泉,所以又拜盧承慶為汝州刺史。顯慶(年號)第四年,為度支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官職)。又因不合規(guī)定而被罷免。不久被拜為潤州刺史,以金紫光祿大夫的官職辭官歸居。盧承慶臨終前告誡兒子說:“生死是人生的常理,就像有清晨就有黃昏一樣。我死后用平常的服飾裝殮,初一、十五不要殺牲祭奠,下葬時也不用占卜吉日,用陶器陪葬就行了。棺材就用木制的,墳?zāi)垢叩娇梢员嬲J(rèn)(即可),墓志上只要寫明所任官職、生卒年月,不用那些虛浮夸耀的言詞!北R承慶死后官加幽州都督,謚名為“定”。當(dāng)初,盧承慶掌管選拔考校百官,有一名督漕運的官員因遇大風(fēng)而損失遭運米糧,盧承慶考定為:“督漕運卻損失糧食,評為中下級!蹦侨四樕匀簦晦q解就退去了。盧承慶欣賞那人有寬洪的氣度,改批注為:“天災(zāi)不是憑借個人的力量所能避免的,評為中中級!蹦侨巳约葲]有高興的神采,又沒有慚愧的言詞。盧承慶對他很嘉許,又改批注為:“寵辱不驚,評為中上級。”盧承慶能表彰別人的優(yōu)點,大多像這樣。
李漁說:“盧承慶之所以幾次更改考評,是出于憐惜人才的好意,但他的心意雖值得嘉獎,行為卻不可以效仿,考慮到恐怕會讓后世人大開反復(fù)無常的風(fēng)氣。凡是那些因為受賄而改‘下級’為‘中級’、‘中級’為‘上級’的人都會說:‘我打算做盧承慶罷了。’這就是改公案為私利之門了,而私利正是循私舞弊的根結(jié)所在。不必說循私舞弊的事情不能做,即使是為大眾興辦有利的事業(yè),也不能在規(guī)定的法制之外隨便動手啊!
盧承慶介紹
盧承慶(595—670),字子馀,號幽憂子,幽州范陽(今河北涿郡)人,封范陽定公。盧思道孫,盧赤松子。唐朝大臣,唐高宗年間任宰相。卒年76。配范氏,生二子:長子景祚,次子景裕。成語“寵辱不驚”講得就是他的故事。
典故
盧承慶任考功員外郎時,有一個監(jiān)督漕運的官員因遭遇大風(fēng)丟了糧食,盧承慶給他評為中下。這名官員神色自若,一言不發(fā)退下了。盧承慶看重他的氣量,說“遭遇大風(fēng)不是你所能阻止的”,改評為中中。這名官員既沒有表現(xiàn)出高興的樣子,也沒有表達(dá)慚愧。盧承慶對他的反應(yīng)表示贊賞,又說他“寵辱不驚”,評為中上。這是盧承慶能表彰別人的優(yōu)點。
人物生平
盧承慶生于隋文帝開皇十五年(595年),幽州人氏,其父盧赤松擔(dān)任河?xùn)|令。煬帝末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盧赤松先前就認(rèn)識李淵,李淵兵到后立刻投降,成為李淵的僚屬。李淵建立唐朝后,冊封盧赤松為范陽郡公。盧承慶相貌英俊,儀態(tài)大方,博學(xué)有才。他年幼時,父親去世,他繼承了范陽郡公的爵位。
唐太宗繼位初期,盧承慶任秦州參軍,一次入朝奏報河西軍情,說得很清楚,太宗稱奇,升他為考功員外郎,后又?jǐn)?shù)次升遷至戶部侍郎。一次,太宗問及歷代戶口之事,盧承慶對以夏朝、商朝乃至北周、隋朝的人口增減,太宗再次表示贊賞,不久讓他兼任檢校兵部侍郎,知五品選。盧承慶不接受,認(rèn)為選官是尚書的職責(zé),自己不能越權(quán),但太宗沒有答應(yīng),說:“朕相信你,你為什么不相信你自己呢!焙髞恚R承慶歷任雍州別駕、尚書左丞。
唐太宗駕崩后,唐高宗繼位。由于權(quán)相褚遂良誣告,盧承慶被貶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褚遂良又指控盧承慶在雍州時失職,盧承慶又被貶為簡州司馬。一年后,盧承慶轉(zhuǎn)任洪州長史。高宗幸汝州溫泉,擢升盧承慶為汝州刺史,不久又召他回京任光祿卿。顯慶二年(657年),大將蘇定方擊破西突厥,俘獲其可汗阿史那賀魯,高宗派盧承慶去西突厥把西突厥的土地分給兩位忠于唐朝的西突厥王子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彌射和繼往絕可汗阿史那步真,又命盧承慶和兩位王子給各部首領(lǐng)封官。
顯慶四年(659年),擔(dān)任度支尚書的盧承慶被授予參知政事職銜,成為實質(zhì)上的宰相。同年,因涉嫌謀反而被流放的國舅長孫無忌進(jìn)一步遭到指控,盧承慶與其他宰相李勣、許敬宗、辛茂將、任雅相一同奉命調(diào)查。其中許敬宗是武皇后黨羽,也是調(diào)查的發(fā)起者,長孫無忌最終被迫自殺。當(dāng)年,盧承慶被授予高一級的宰相職銜,拜度支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顯慶五年(660年),處理度支事務(wù)處理不當(dāng)(坐科調(diào)失所)被免官,出為潤州刺史。后又遷雍州長史,授銀青光祿大夫。
總章二年(669年),他又被任為刑部尚書,不久即告老請求退休,得到高宗批準(zhǔn),加授他金紫光祿大夫。
咸亨元年(670年),盧承慶卒,贈幽州都督,謚號為“定”。臨終時,他對兒子們說:“死生至理,亦猶朝之有暮。吾終,斂以常服;晦朔常饌,不用牲牢;墳高可認(rèn),不須廣大;事辦即葬,不須卜擇;墓中器物,瓷漆而已;有棺無槨,務(wù)在簡要;碑志但記官號、年代,不須廣事文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