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一剪梅》試題

        時間:2024-08-14 12:59:55 志華 一剪梅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一剪梅》試題

          《一剪梅》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作,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分享了《一剪梅》試題答案及賞析,一起來看看吧!

        《一剪梅》試題

          原文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一剪梅》試題

          (1)“紅藕”“玉簟”不僅表明秋天已至,進一步發掘,它的深刻意蘊是什么呢?

          (2)“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嗎?

          (3)“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是一個倒裝句,其意味是什么?

          (4)“花自飄零水自流”的意義分析:

          (5)領略詞人“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純潔、心心相印的愛情。

          (6)名句賞析:“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參考答案】

          (1) “紅藕香殘”,雖然是表明秋天來了荷花凋謝,其實,也含有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之意;“玉簟秋”,雖然是暑退秋來,所以竹席也涼了,其實,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凹t藕香殘”——從客觀景物來表現秋的到來。“玉簟秋”——從主觀感受表達秋的到來。

          (2)輕:輕手輕腳。怕驚動別人、小心翼翼。獨:借泛舟以消愁,非閑情逸致的游玩。過去和夫君雙雙泛舟,充滿詩情畫意,今天獨自擊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獨:——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劃船該多好啊!

          (3)順序:月滿時——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思及誰寄錦書來

          誰——趙明誠 誰寄——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字空回,錦書無有

          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無論舟上樓中,縈繞于詞人心頭。

          (4)1、寫眼前之景,花落水流,與“紅藕香殘”、“獨上蘭舟”相拍合;

          2、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無可奈何花落去,水流無限似儂愁

          (5)寫自己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及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的,足見兩心相印。

          (6)皺著的眉頭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涌上心頭——相思之情無法排遣。

          “才——卻——”有連接關系,表現“愁”運動之速,而愁從可見的眉間藏到心頭,更使人領略到女詞人的萬千愁緒,詩人感情在短暫中的變幻起伏,真實形象,給人以遐想。(聯想:李煜:“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譯文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一剪梅》賞析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領起全篇。一些詞評家或稱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間煙火氣象”(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或贊賞其“精秀特絕”(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它的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之物,對清秋季節起了點染作用,說明這是“已涼天氣未寒時”(韓偓《已涼》詩)。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ㄩ_花落,既是自然界現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心感受。這一兼寫戶內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開頭就顯示了這首詞的環境氣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闋共六句,接下來的五句按順序寫詞人從晝到夜一天內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思念。詞人獨上蘭舟,本想排遣離愁;而悵望云天,偏起懷遠之思。這一句,鉤連上下。它既與上句緊相銜接,寫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兩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則又由此生發?梢韵胍姡~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無論在舟上或樓中,都是縈繞于詞人心頭的。

          這首詞上闋的后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詞句,如“日邊消息空沉沉,畫眉樓上愁登臨”(鄭文妻孫氏《憶秦娥》),“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晏殊《訴衷情》),“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秦觀《減字木蘭花》),以及“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玉樓明月長相憶”(溫庭筠《菩薩蠻》),“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馮延巳《三臺令》),其所抒寫的情景,極其相似。如果聯系這首詞的起句,還令人想到李益的一首題作《寫情》的七絕:“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痹~與詩都寫了竹席,寫了月光,寫了西樓,同樣表達了刻骨的相思,對照之下,更覺非常相似。

          詞的過片“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之恨。詞的下闋就從這一句自然過渡到后面的五句,轉為純抒情懷、直吐胸臆的獨白。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這兩句也是上闋“云中”句的補充和引申,說明盡管天長水遠,錦書未來,而兩地相思之情初無二致,足證雙方情愛之篤與彼此信任之深。前人作品中也時有寫兩地相思的句子,如羅鄴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離別,忍報年年兩地愁”,韓偓的《青春》詩“櫻桃花謝梨花發,腸斷青春兩處愁”。這兩句詞可能即自這些詩句化出,而一經熔鑄、裁剪為兩個句式整齊、詞意鮮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脫胎換骨、點鐵成金的效果。這兩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來看,從“一種相思”到“兩處閑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則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這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這首詩的結拍三句,是歷來為人所稱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這三句從范仲淹《御街行》“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脫胎而來,而明人俞彥《長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兩句,又是善于盜用李清照的詞句。這說明,詩詞創作雖忌模擬,但可以點化前人語句,使之呈現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點化總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不僅變化原句,而且高過原句。李清照的這一點化,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王士禛也認為范句雖為李句所自出,而李句“特工”。兩相對比,范句比較平實板直,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藝術效果;李句則別出巧思,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樣兩句來代替“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的平鋪直敘,給人以眼目一新之感。這里,“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構既十分工整,表現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藝術上有更大的吸引力。當然,句離不開篇,這兩個四字句只是整首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并非一枝獨秀。它有賴于全篇的烘托,特別因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前后襯映,而相得益彰。同時,篇也離不開句,全篇正因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李廷機的《草堂詩余評林》稱此詞“語意超逸,令人醒目”,讀者之所以特別易于為它的藝術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詞牌沿革

          宋代時候,人們稱一枝為一剪。一剪梅的意思,就是一枝梅花。古代時候,相隔兩地的人往往通過贈送對方一枝梅花來表達相思。如《荊州記》記載陸凱和范曄的故事:“陸凱自江南,以梅花一枝寄長安與范曄,贈以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南宋詩人劉克莊有句云:“輕煙小雪孤行路,折剩梅花寄一枝!痹~牌“一剪梅”,即是取此意而生。[1]

          元高拭詞注“南呂宮”。周邦彥詞起句有“一剪梅花萬樣嬌”句,取以為名。韓淲詞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名“臘梅香”。李清照詞有“紅藕香殘玉簟秋”句,名“玉簟秋”。

          北宋新聲,李清照詞與周詞格律相同。李清照體為重頭曲,平韻,用韻較稀,四字句占全詞三分之二,而且前后段兩結句均為仄仄平平式,故音節和婉明亮。宋人又于每句用韻,形成別體。蔣捷詞與李清照體同,只是每句用韻,因韻位極密,故音節更為明快響亮,音韻諧美,甚為南宋以來詞人喜用。蔣詞情調流暢輕快,亦是宋詞名篇。劉克莊詞則具另一風格,其《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亭》:“束缊宵行十里強。挑得詩囊,拋了衣囊。天寒路滑馬蹄僵。元是王郎,來送劉郎。酒酣耳熱說文章。驚倒鄰墻,推倒胡床。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此詞粗率狂放,亦能體現調體聲情。南宋民間喜用此體以為戲謔,如南宋末年朝廷于湖南經量土地,一位士人作詞云:“宰相巍巍坐廟堂,說著經量,便要經量。那個臣僚上一章,頭說經量,尾說經量。輕狂太守在吾邦,聞說經量,星夜經量。山東河北久拋荒,好去經量,胡不經量?”南宋末年元蒙軍圍攻襄樊,朝廷權奸卻在粉飾太平,一位低級官員作詞云:“襄樊四載弄干戈,不見漁歌,不見樵歌。試問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惡也能多!朱門日日賈朱娥。軍事如何,民事如何?”可見此體之體性又具俚俗的特點。

        【《一剪梅》試題】相關文章:

        一剪梅教案04-19

        《一剪梅》詩詞11-29

        《一剪梅》說課稿11-03

        一剪梅說課稿11-04

        一剪梅李清照08-28

        李清照一剪梅04-13

        李清照一剪梅賞析07-19

        宋詞精選李清照一剪梅05-18

        李清照《一剪梅》譯文12-0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