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楊貴妃之死的千古謎團
楊貴妃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一位絕代佳人。她那傳奇的一生曾觸發(fā)無數(shù)騷客文人的才情,為之吟詩作賦。
楊貴妃死后,唐玄宗命人將她的尸體抬到驛站的庭院之中,請陳玄禮等幾個主要將軍進來驗尸。陳玄禮他們看過之后,這才脫去了甲胄,向玄宗叩頭謝罪。陳玄禮說:“楊國忠禍國殃民,以致生靈涂炭,陛下遷播。臣等為了社稷,矯詔殺死他,真是罪該萬死!”很顯然,陳玄禮知道玄宗是明白人,也就不再提楊國忠謀反的事,直接把自己殺他的理由提出來了。那么,唐玄宗怎么回答他呀?玄宗說:是我沒有識人之明,用人失當(dāng),近來我自己也慢慢覺悟了。本來準(zhǔn)備到四川之后再殺他,現(xiàn)在你們提前了卻了我的夙愿,我還準(zhǔn)備賞你們呢,怎么能說有罪呢!陳玄禮聽玄宗這樣說,趕緊率領(lǐng)將士們高呼萬歲,這下,士兵才終于散去,整頓隊伍,重新出發(fā)。馬嵬之變至此也就算基本結(jié)束。
貴妃之死的千古謎團
那么,我們究竟應(yīng)該怎樣評價這場政變呢?我想,有三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第一、馬嵬之變的性質(zhì)是什么?《辭海》中提到馬嵬坡,是這樣解釋的:“唐安史之亂,玄宗從長安西奔成都,縊死楊貴妃于此。”民間提到馬嵬之變,第一反應(yīng)肯定也是殺楊貴妃。但事實上,馬嵬之變從本意來講,絕不是要殺楊貴妃,而是要殺宰相楊國忠。
我們講過,楊國忠當(dāng)政以后,基本上沒有做任何一件好事,早就到了官怒民怨的程度了。另外,對于安史之亂的爆發(fā)和潼關(guān)失守、玄宗出逃,楊國忠都難逃干系。在這種情況下,楊國忠已經(jīng)成了眾矢之的。不僅是禁軍將士想要殺他,上至太子,下至普通老百姓,沒有一個不恨他,不希望殺了他。正是在這種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普遍情緒下,陳玄禮才發(fā)動禁軍將士,制造了馬嵬之變。所以說,殺楊國忠,才是這場政變的主要目標(biāo),至于楊貴妃之死,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楊國忠牽連的結(jié)果,只能說是這個事情的副產(chǎn)品。
第二、既然政變的目標(biāo)不是楊貴妃,為什么后來楊貴妃會成為人們記憶中的主角呢?我想,這就是人們的心理問題了。什么心理呢?首先就是對弱者的同情。一個弱女子,在亂軍之中死于非命,這在任何時空背景中都會引起人們的同情。更何況是楊貴妃這樣一個絕代佳人呢。有道是“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打碎給人看”,在所有悲劇之中,還有比佳人慘死更動人心弦的嗎!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會把目光集中在她身上,甚至編出好多貴妃不死的故事。其中最有影響的就是楊貴妃被侍女替死,本人后來流落日本的說法。
八十年代,日本影星山口百惠還曾經(jīng)聲稱自己是楊貴妃的后裔。那么,楊貴妃是否有可能逃過一死,東渡日本呢?其實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唐朝和日本雖然有商貿(mào)往來,但是,受航海能力的限制,路途還是充滿了艱辛。以鑒真和尚為例,他在太平年代東渡日本,前后歷經(jīng)11年,經(jīng)歷了5次的失敗才最終成功。
楊貴妃一個弱女子,在兵荒馬亂之中,又怎么可能通過漫長的敵占區(qū),渡海成功呢!這些傳說只是人們的一種美好愿望罷了。第二個心理就是對盛世的緬懷。安史之亂后,大唐的盛世也就一去不復(fù)返了,生活在唐后期的人們對那段安定、繁榮的歷史產(chǎn)生了深深的緬懷之情。這時候,集豐滿艷麗、能歌善舞和榮華富貴于一身的楊貴妃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盛世的象征。她的慘死,也就成為盛世終結(jié)的標(biāo)志。在這種情況下,馬嵬之變的政治色彩就被逐漸淡化了,而它的悲劇意味則逐漸強化。也就是在這個轉(zhuǎn)化過程中,政變的主人公最終從楊國忠變成了楊貴妃。
拓展:
楊貴妃是怎么死的 真的上吊死了嗎?
楊貴妃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一位絕代佳人。她那傳奇的一生曾觸發(fā)無數(shù)騷客文人的才情,為之吟詩作賦。然而,這位國色天香的美女究竟歸宿如何呢?史書記載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陽淪陷,潼關(guān)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狽地與眾臣逃跑,其愛妾楊貴妃死于馬嵬驛?墒,文人賦詠與史家記述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因此楊貴妃的最后歸宿,至今還留下許多疑問。
楊玉環(huán),字太真。其故里有多種說法。主要有四種:四川說、山西說、河南說、廣西容縣說。關(guān)于楊玉環(huán)的故里之爭,著名作家朱千華先生在其人文地理著作《中國美女地理》中,對楊玉環(huán)故里有詳細考證。天寶四載,27歲的楊玉環(huán)被李隆基冊為貴妃,距楊玉環(huán)被冊為壽王妃整十年。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十四日,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jīng)馬嵬驛,禁軍嘩變,37歲的楊貴妃被縊死,香消玉散。楊貴妃天生麗質(zhì),“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堪稱大唐第一美女,此后千余年,無出其右者。楊貴妃與西施、王昭君、貂蟬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名字由來
楊玉環(huán)名字《舊唐書》與《新唐書》里沒寫,《資治通鑒》里也沒有明確記載,《長恨歌傳》只說她是“楊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楊貴妃死后大約100年,鄭處誨編撰的《明皇雜錄》里才第一次提及:“楊貴妃小字玉環(huán)”。后人沿用至今。對此,有一種不同的說法,鄭嵎的《津陽門詩注》里說:“玉奴,太真小字也”。鄭處誨和鄭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進士出身,所以他們的說法都有可信的理由。當(dāng)然,也可能這兩個名字都屬楊美人,一個是真名,一個是昵稱。但在電視劇《楊貴妃秘史》中,楊玉環(huán)幼時的名字卻叫楊玥兒。是真是假,現(xiàn)仍是說不清楚。
玉奴這個名字理解起來倒是不難。唐代有一個稱謂習(xí)俗,給小孩起名字時,最后一個字往往喜歡帶上“奴”字,除了楊貴妃的小名玉奴外,唐高宗小名叫雉奴,玄宗手下有個歌星叫念奴,白居易的小弟小名叫金剛奴,李白的兒子小名明月奴,不勝枚舉。其中的奴,是當(dāng)時對小孩的一種愛稱,并無實意,誰起名字都可以用,楊貴妃的小名玉奴,實際就是小玉、玉兒的意思。按照唐代當(dāng)時的習(xí)俗來釋解謎團,楊貴妃的真實姓名應(yīng)該把最后一個愛稱去掉,就叫“楊玉”。
楊貴妃叫“楊玉”,“玉娘”的解釋也會迎刃而解。清代趙翼在《陔馀叢考》中說,娘子,本少女之稱。他還舉出《唐書》中的例子說,楊貴妃初入宮,有寵,宮中號曰娘子,“是皆以娘為少女之證也”。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未被冊封的楊某被度為女道士,時年22歲,說她是一個少女,是完全行得通的。天寶四年(745年),她應(yīng)召還俗立為貴妃后,人們正式稱她楊貴妃。她立貴妃前的“玉娘”稱謂,可理解為小女玉兒。這個稱謂可是給足了玄宗面子,因為他“父奪子妻”后,當(dāng)時楊某是女孩還是女人,至今還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不管是玉奴還是玉娘,“玉”應(yīng)該是楊貴妃名字的核心,“奴”和“娘”只是附在名字后面的一種虛稱,表面上看這兩個名字都很俗,所以在世人的記憶中也像天上的行云一樣慢慢地淡化,后來人們通用的則是鄭處誨的“玉環(huán)說”。如果問楊貴妃叫什么?肯定有許多人不知道玉奴和玉娘,但幾乎不會有人不知道楊玉環(huán)的。如果前面所說的楊貴妃真實姓名就叫楊玉,那么,“玉環(huán)”的“環(huán)”又作何解釋呢?
從字典中查找“環(huán)”的本義,很難解釋玉環(huán)的環(huán)。不過從史料中驚人地發(fā)現(xiàn),環(huán)這個字,有時還被古人用作肥胖的替代詞。如果真是如此,這不正和楊貴妃的一身肥肉相吻合嗎?這真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新發(fā)現(xiàn)。環(huán)”就是胖的說法,其實就隱藏在“環(huán)偉”一詞中,這是古人形容一個人高大肥胖時最愛用的一個詞。
她“姿質(zhì)豐艷”是出了名的,古書中用一個“豐”字概括她的外表,正是說明了她是一個正宗的楊胖妞兒,如果改用另一個字“環(huán)”來形容她的外表,絕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舉一反三,套用對玉奴、玉娘的解釋方法,玉環(huán)的“環(huán)”,在楊貴妃名字中可以看作是一個愛稱,也可以當(dāng)作一個戲稱,它是用來形容楊貴妃的三圍大、吃得胖的?傊,楊貴妃“玉奴”、“玉娘”、“玉環(huán)”這三個名字的真實性是勿庸置疑的,其中的奴、娘、環(huán)三個字的功能都是一樣的,是不同時期對楊貴妃名字的一種個性裝飾。玉奴,是她兒時的愛稱;玉娘,是她冊封前的尊稱;玉環(huán)則是她冊封貴妃、身體發(fā)福后人們對她的戲稱。楊貴妃的真實姓名應(yīng)該叫“楊玉”,如果“楊玉說”的觀點無可爭議,那么,出自蘇東坡的成語典故“環(huán)肥燕瘦”也得改一改了,而中國漢語辭典中最新誕生的成語將是“玉肥燕瘦”。
一種觀點認為,楊玉環(huán)或許死于佛堂!杜f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lǐng)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后,以“后患仍存”為由,強烈要求賜楊玉環(huán)一死,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后只得下令。楊貴妃“遂縊死于佛室”。
也有人認為,楊貴妃也可能死于亂軍之中,這可從一些唐詩中的描述看出。杜牧的“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張佑的“血埋妃子艷”、溫庭筠的“返魂無驗青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等很多詩句,都認為楊貴妃被亂軍殺死于馬嵬驛,而不是被強迫上吊而死。
一些人稱,楊貴妃之死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有人說她實際上是吞金而死。這種說法只出現(xiàn)在劉禹錫所作的《馬嵬行》一詩。劉禹錫詩中有段寫道:“綠野扶風(fēng)道,黃塵馬嵬行,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乃問里中兒,皆言幸蜀時,軍家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回轉(zhuǎn)美目,風(fēng)日為天暉。貴人飲金屑……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從此詩來看,楊玉環(huán)是吞金而死的,陳寅恪先生曾對這種說法頗感新奇,因而在《元白詩箋證稿》中提出質(zhì)疑。陳氏懷疑劉禹錫聽作《馬嵬行》一詩,是流于“里中兒”,所以會有很多說法?墒,陳氏也沒有排除楊貴妃在被縊死之前,也有可能吞過金,所以“里中兒”才一傳十,十傳百。
還有一種說法是,楊貴妃沒有死在馬嵬驛,只是被貶為庶人,并被下放于民間。俞平伯先生在《論詩詞曲雜著》中對白居易的《長恨歌》以及陳鴻的《長恨歌傳》作了考證。他本人認為白居易的《長恨歌》、陳鴻的《長恨歌傳》之本意,蘊含著另一種意思。假設(shè)以“長恨”為篇名,寫到馬嵬就不寫了,何苦還要在后面假設(shè)個臨邛道士和玉妃太真呢?從而俞先生認為,楊貴妃并未死于馬嵬驛。當(dāng)時軍中正亂,貴妃不明去向,只有金銀散落一地。詩中詳細說明了唐玄宗“救不得”之因,因此正史所載的賜貴妃一死,當(dāng)然絕不會有。陳鴻的《長恨歌傳》所言“使人牽之而去”是說楊貴妃被使者牽去藏了起來。白居易《長恨歌》說玄宗回長安后要為楊貴妃重造陵墓,結(jié)果是“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連尸骨都找不到。這就更證實了貴妃也許是被人救出。令人深思的是,陳鴻作《長恨歌傳》時,恐怕后人不明其故,所以重點突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紀(jì)》在”,而“世所不知”者,今傳有《長恨歌》。這分明是暗示楊貴妃沒有在馬嵬驛死去。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楊貴妃最后逃亡到日本。1984年出版的《文化譯叢》第五期,張廉譯自日本《中國傳來的故事》一文說,當(dāng)時馬嵬驛被縊死的,乃是個侍女。禁軍將領(lǐng)陳玄禮為貴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謀,以侍女代死。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大約在今上海附近揚帆出海,經(jīng)海上漂泊,輾轉(zhuǎn)來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終在日本安度晚年。
【楊貴妃之死的千古謎團】相關(guān)文章:
《長恨歌》楊貴妃之死08-11
杜甫談楊貴妃之死謎08-07
揭曉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千古奇情08-03
楊貴妃與梅妃07-06
楊貴妃的出身08-12
楊貴妃的美顏食譜07-25
楊貴妃的情敵梅妃07-30
楊貴妃的荔枝之謎08-15
魯迅解讀楊貴妃08-19
楊貴妃的梨花白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