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徐志摩再別康橋的美學鑒賞

        時間:2022-09-15 08:43:57 徐志摩 我要投稿

        徐志摩再別康橋的美學鑒賞

          《再別康橋》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品,全詩的藝術手法非常美,值得一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徐志摩再別康橋的美學鑒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徐志摩再別康橋的美學鑒賞

          在英國劍橋留學的徐志摩,受英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詩歌及其他西洋文學的的熏陶,從1921年開始創作新詩,有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詩情真有些像山洪爆發,不分方向的亂沖”(《猛虎集序》)。在他的思想上更是接受了英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執著追求“愛”、“自由”、“美”,以及強烈要求個性解放,這些思想因素又使得詩人具備了與蓬勃向上的時代潮流相適應的氣質,再加上詩人本身富有的活潑好動,瀟灑空靈的貢獻以及不受羈絆的才華等方面的和諧統一,形成了徐志摩詩歌獨有的特點:飛動飄逸。朱自清稱其詩“是跳著濺著不舍晝夜的一道生命的水”。

          直到1931年這十年的時間里,徐志摩的創作數量頗豐,這些創作反映了徐志摩作為新月詩派盟主的成就,表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才華,從而奠定了徐志摩在中國現代詩歌史上的地位,而最能體現徐志摩“飛動飄逸”風格的作品就是《再別康橋》,盡管說對徐志摩的評價歷來是眾說紛紜,但是徐志摩的這首詩的美是大家公認的,徐志摩將離別時對母校的深情厚愛融進了悄然離別時康橋那美麗的景色之中,從而這首詩也成為徐志摩在中國詩壇的奠基之作。

          而這首詩的美更是與眾不同,它有中國古典詩詞的音律美,又有著與古典詩詞相似的意境美。

          音樂美

          這首詩的音樂美,是對音節而言的,作為新詩中的格律詩,就自然的體現出格律詩的特點,這樣在讀詩的時候才會體會到音節之美,音韻之美,才會有“大珠小珠落玉盤”效果體現。先看押韻,全詩共七節,每節四句,一三句以六字為主,二四句以七個字為主,每節獨立押韻,各節韻腳為:來,彩;釀,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這是律詩特點的具體呈現,讀來有韻律之感時時回蕩,造成一種回蕩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讓韻律在字里行間流淌,悠遠而綿長。體現出這首詩和諧的音節之美和時時存在的節奏,同時將詩人的情感描述的更為飄逸輕靈,在唇齒之間我們體會到了音韻的美,在心靈上飄散開去的是詩人那清淺的吟唱。詩歌的第二節是最為典型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這一節的'韻是:ang。韻腳是娘、漾。讀起來時加上詩人空靈的想象,將金柳比喻成新娘,給人心靈上投射了一道圣潔的光芒,帶人進入那想象的境地,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康橋那不沾染紅塵俗世的美。

          回環往復。詩歌采用了《詩經.》的表現手法:重章復唱這一表現手法的表達效果就是將感情深化,形成一種回環往復的呼應。如果說《再別康橋》中間五節體現了音樂波動的美,那么這首尾呼應的兩節則給了詩歌一個完整的音樂旋律(這也是徐志摩自己的話)。在“三美”的主張上將音樂美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第一節節: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最后一節: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這兩節的變動之處是第一節的兩個“輕輕地的”在最后一節改成了兩個“悄悄的”;第一節是“作別西天的云彩”,最后一節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這種回環往復的結構形式給全詩以完整的生命,猶如畫龍點睛之筆,使得全詩鮮活靈動起來,帶動詩人的情感在淡淡的開頭中輕巧柔和地引領到淡淡的結尾。此時,猶如一曲詠嘆調,在一波三折后又歸于飄逸的音節中,將全詩組成不可分割的整體,將詩人的情感又進一步推進,讓人惆悵不已。

          建筑美

          這首詩共七節,每節兩句,單行和雙錯開一節排列,第一節、第二節的一三句為六字句,二四句為八字句,第三節、第四節、第五節的第一句為六七字句,二四句為八字句,第六節、第七節、又回到和第一節一樣的句子形式。在結構上非常嚴謹,就像中國的建筑的風格一樣,構成了一種對稱、整飭之美、而每一字、每一句、每一節都是這建筑的一部分,每一部分是那樣的和諧統一。構架在一起,賦予了詩歌以靈魂。我們說建筑是有靈性的,有靈魂的。是因為在建筑的身上,我們看的的不是一塊磚,一片瓦,一堆山石,而是將這些東西融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座有生命的房屋,不同的建筑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都是建筑者將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傾注其中,融進建筑的靈魂看到的黑絲建筑者賦予建筑的靈性。同樣的建筑者的水平有高下之分,靈魂也有尊卑貴賤之分。那么徐志摩就是擁有著飄逸空靈的靈魂的建筑師。他將自己的靈魂依附在一粒粒漢字之上,給這些方塊字以生命,以感情喂筋骨,用心血澆灌,讓我們看到了一座不同于塵世的殿堂。里面盛放的是一顆玲瓏剔透的靈魂。

          繪畫美

          徐志摩是一位丹青高手,但他的丹青是他的珠璣之字。可以說他和王維詩有著相通的地方。王維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那么徐志摩就是他的門徒。將這種畫意發揮的淋漓盡致。如果說王維的詩是是中國水墨畫,那么徐志摩就是水墨中間色彩,平和中見沖淡。詩歌的首節詩人“作別西天的云彩”,想那時人與自然還是很和諧的,天自然是碧綠的干凈透徹的藍;云彩自然是大朵大朵的絨絨的慵懶的白。而此時詩人是滿腹的離愁別緒,在中國古典詩詞中的離別很多的,“執手相看淚眼”,這是悲傷極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豪放極了。在徐志摩的筆下,也有悲傷,也有豪放,但這一切都在這大朵大朵自由自在隨意而又慵懶的云彩上了。

          一道彩虹從眼前閃過,而天空還有太陽,原來是拜倫潭,水面晃動,眼睛掠過,竟是漣漪泛起,波光粼粼。水面緩緩的,輕輕的,像是情人的囈語,不肯大聲說,怕驚醒那美夢。那夢里,有詩人的年幼無知,有詩人的青蔥年少,有詩人的背井離鄉,有詩人的綺思幻夢更有詩人的滿腔的柔情。沒有石破天驚的驚濤駭浪,沒有撕心裂肺的捶胸頓足,有的是夢,夢里離別的情懷是那樣的渺遠悠長,那樣的難以企及。

          泛舟尋夢而去,夢是無形的,朱自清的夢是“籠著一層輕紗的”,李清照的夢是“一簾幽夢”。徐志摩的夢是有色彩的,色彩斑斕的,他不甘心將自己的夢弄丟了,去,去找回自己的夢。放眼望去一船耀眼的星輝,一下子照亮了是人的心扉,光芒四射中詩人豁然開朗,前路雖不滿是鳥語花香,但心里已是那么平靜祥和。

          就是這樣的色彩,附著在一棟有靈魂的建筑上,形成了流動的音樂,平緩了我們的心靈,牽動了我們滿腹的柔情,于是,那淡淡的惆悵在心頭,繚繞不散。

          再別康橋整體賞析

          《再別康橋》最初發表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上,后收入詩集《猛虎集》。是詩人重游康橋之后,在歸國途中寫下的一首絕版之作。

          詩人一開頭用三個輕輕的,寫作別母校的離別情緒,給人一種寧靜的氛圍,同時也把自己對康橋的纏綿之情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在詩人的心中康橋已經被理想化、詩化了,詩人對那里的一草一木,無不包含著深情厚意。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榆蔭下的清泉,星光斑斕的夜色,沉默的夏蟲,無一不被理想化、詩化、人格化。康河邊那婀娜多姿的翠柳被夕陽染成燦爛的金色,宛如戴著紅蓋頭的美麗動人的新娘,夕陽又把她的艷影投入微波蕩漾的康河。詩人完全沉醉在這如詩如畫的黃昏美景中,他神思恍惚,心兒似乎又成了康河的水波,那新娘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詩人對康橋是那么癡迷,以至于當他看到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時,頓生羨慕之情。他竟甘心做一條水草,渴望如那水草一般永遠生活在康河柔波的愛撫中,榆蔭下那一潭清泉也被夕陽點染的絢麗迷人,仿佛是那七色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詩人在康河留連忘返,夜色降臨還不忍離去,他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深處漫溯,在星輝斑斕的康橋夜色中泛舟尋夢,這里最宜放歌的時候,但詩人已無心放歌,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一切都在不言中,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這樣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最后一節那種“悄悄的”心情。詩人帶著幾分眷戀,幾分惆悵,在沉默中悄然離去。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是中國傳統詩歌的理想境界,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詩學審美觀念此時完全呈現在讀者的眼前!对賱e康橋》就是一幅美麗的無形畫,詩的每一節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幅迷人的圖畫,如詩的第二節,康河邊被夕陽染成婀娜多姿的垂柳加上波光粼粼的色彩艷影,就構成了一幅康河晚景圖。

          另外,全詩的結構韻律的獨特創新,也讓我們窺見了詩人的絕妙藝術風格。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到三個節拍,節奏非常鮮明;每節二四行押韻,而且每節都自然換韻,讀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整齊中富于變化,使全詩充滿了錯落有致的美感!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詩人以"輕輕的""走""來""招手""作別云彩"起筆,接著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致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

          詩人避開了一般別離詩的告別對象。這首詩告別的卻不是人,是"西邊的云彩",告別對象由人間向天空轉移,跳出了"執手相看淚眼"或寒暄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

          詩人為離別創造了一種特殊的氣氛。一般離別,或執手叮嚀,或牽手頓足,其中總帶點"傷離別"的味道。而這首詩只著色繪景而不摹聲,以"輕輕""悄悄""沉默"造成一種寂然無聲的寂靜環境,排除了離別中因"傷別"而產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飄逸的成分。

          詩中的意象獨具特色。照一般情況設想,詩人告別康橋時,當有送行的人,詩人的眼中也會看到高樓大廈、車水馬龍,耳中也會聽到機械的轟鳴。但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攝入鏡頭,寫入詩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物,這就避開了人間煙火,創造出一種清新優美的意境。

          這首詩像一首蕭邦的小夜曲。四行一節,每一節詩行的排列兩兩錯落有致,每句的字數基本上是六七字(間有八字句),于參差變化中見整齊;每節押韻,逐節換韻,追求音節的波動和旋律感。此外,"輕輕""悄悄"等疊字的反復運用,增強了詩歌輕盈的節奏。詩的尾節與首節句式相似,遙相呼應,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七節詩,幾乎每一節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詩人使用了色彩較為絢麗的詞語,給人帶來視覺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輕輕招手作別,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搖的水草,榆樹下的長滿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蕩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面都變成了動態的畫面,給人以立體感。

          詩人聞一多20年代曾提倡現代詩歌的"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筑的美",《再別康橋》一詩,可以說是"三美"具備,堪稱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徐志摩再別康橋的美學鑒賞】相關文章:

        徐志摩《再別康橋》鑒賞11-30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鑒賞08-31

        徐志摩 再別康橋鑒賞09-02

        徐志摩《再別康橋》的鑒賞教學08-24

        徐志摩詩 再別康橋鑒賞11-29

        徐志摩《再別康橋》閱讀鑒賞11-09

        徐志摩再別康橋作品鑒賞09-26

        徐志摩詩詞鑒賞10-05

        徐志摩 偶然鑒賞11-2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