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教案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記》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石潭記》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利用注釋或工具書疏通文意。朗讀背誦課文。
2、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學習按照一定順序組織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的方法。
3、體會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
4、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了解常見的文言句式特點。
教學重難點
1.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
2.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怎樣理解文中的樂與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經被貶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馬。在此期間,寫下了一組著名的山水游記,合稱《永州八記》。我們曾學過他寫的《黔之驢》,這位作家是誰?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永州八記》之一的《小石潭記》。
二、簡介作者、背景,解題。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因為他是河東人,世稱柳河東。因參加政治革新失敗被貶,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韓柳。著有《柳河東集》。著名的有《捕蛇者說》、《三戒》等。這篇游記是作者被貶為永州司馬時所寫,選自《柳河東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記》。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默讀課文,圈出生字、生詞,然后借助工具書及課本下注釋,自行解決。
2、聽讀:欣賞《小石潭記》的朗讀錄音,輕聲跟讀。同時補注課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詞。
3、伴讀:伴隨著音樂大聲朗讀,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4、檢查預習,給加點的字注音。
篁竹( ) 清冽( ) 為坻( ) 為嶼( ) 為堪( )
怡然( ) 俶爾( ) 翕忽( ) 差互( ) 悄愴( )( )
幽邃( ) 寂寥( ) 搖綴( ) 隸( ) 參差( )( )
5、齊讀課文。
四、精讀課文,引導思考。
1、作者是怎樣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
“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碧吨兴晲偠鷦勇,引動了作者的好奇,于是便“伐竹取道”,發(fā)現(xiàn)了這個小石潭。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碧吨械乃(清)、石(奇)、樹(蔓美),小石潭的景致層次感強,錯落有致,富有立體感。
3、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弊T水清澈空明,魚兒閑適、輕快、靈敏、活潑。句句寫魚亦句句寫水,既寫了魚的形態(tài),又襯出潭中水的清冽,一筆兩寫,互相點綴,富有詩情畫意,寫出了大自然美景。
4、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庇伞八濉钡健熬城濉,一個“凄神”,一個“悄愴”,借景寫情,靜坐深思,不覺感到分外凄苦。
5、課文是按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請說說本文寫作思路。
發(fā)現(xiàn)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五、反饋練習: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石頭做底。
b.潭中魚可百許頭:潭中的魚可以數(shù)出有百多條。
c.怡然不動:(魚影)呆呆的一動不動。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并背誦全文。2.翻譯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合作討論,研讀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討論
(1)第一段描寫了哪些景物?作者寫發(fā)現(xiàn)小石潭,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
明確:寫了篁竹、水聲、潭中石和潭邊的青樹、藤蔓。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寫出了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過,同時也點出小石潭位于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為下文寫環(huán)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
(2)本段寫景用了什么寫法?
明確:用的是“移步換景”的寫法,先聞其聲,后見其形。作者不是停留在一點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風景影片。
板書 發(fā)現(xiàn)小潭 篁竹—一水聲——小潭——青樹——翠蔓
隔——聞——伐——取——見(動詞準確)
移步換景的寫法
2、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
3、點一個小組讀第二自然段。討論
(1)第二自然段寫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寫法?
明確:描寫了潭水、日光、游魚、影子,用的是特寫鏡頭。
(2)潭水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明確:清澄。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里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風的時候,用樹枝飄向一邊表示風一樣,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面描寫。(3)作者是怎樣寫魚的?這段描寫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作者采用動、靜相結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動的畫面,再加上擬人化的手法。影布石上,佁然不動,這是靜止的畫面;俶爾遠逝,往來翕忽,這是活動的畫面。這些魚兒,又好像跟游人同樣的快樂,這是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加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會感到快樂似的。
板書 潭中景物:潭水、游魚、陽光、影子 (特寫鏡頭)
譚水: 清澄(游魚、陽光、影子--側面描寫)
游魚: 輕快、活潑(佁然不動 俶爾遠逝--動靜結合 擬人)
4、全班齊讀第二自然段。
5、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討論
(1) 描寫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明確: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小溪,就溪身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說,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這里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2) 如何理解小溪的“明滅可見”?
明確:因為小溪是那樣曲折,所以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吹靡姷囊欢嗡娣从持旃庠朴,所以明亮;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一明一滅,非常精確地寫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小潭源流 溪身 斗折蛇形——明滅可見(曲折、蜿蜒)(靜)
岸勢 犬牙差互——參差不齊 (動
6、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7、教師范讀第四自然段。討論
(1)第四自然段寫作者在潭上所見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寫了小石潭中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明確: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靈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結合起來,寫出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這是作者被排擠、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封建社會中進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2)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明確: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潭中氣氛:幽深冷寂(孤凄悲涼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二、總結
1.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作者描繪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氣氛,借景抒發(fā)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情感。
2. 文章是按照怎樣的順序組織材料的?
作者以游蹤為序采用移步換景,依序寫景組織材料。寫小石潭,先寫“聲”(水聲),后寫“形”(潭中景物),寫潭中景物又先寫“近觀”(水、石、樹、魚),后寫“遠望”(水源),最后概寫環(huán)境,引發(fā)感觸。
3. 課文按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清楚。
發(fā)現(xiàn)小潭(聞聲—見形)--潭中景物(水、石、樹、魚)--小潭源流(溪身——岸勢 )--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4. 文章在寫景上有什么特點?
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特征,用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既肖其貌,又傳其神,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如臨其境。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環(huán)境結合起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擴展:
優(yōu)美的文章,往往得力于作者觀察事物細致,如魚在水中“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的情態(tài),溪流時隱時現(xiàn)、明滅可見的景象,若不是親臨其境,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是很難描繪出來的。 游記里各種描繪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寫法,精練的語言,都值得我們借鑒。至于篇末表現(xiàn)出來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當時所處時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那樣的時代已成為歷史的陳跡,跟我們今天的偉大時代完全不合了,對這點我們必須有明確的認識。
四、學生活動
有人認為書上課文插圖不能足以反映出小石潭的美景,請你根據(jù)課文內容,結合你的理解為課文再創(chuàng)作一幅你滿意的插圖。
五、反饋練習:翻譯下列句子
(1)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3)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4)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5)其岸勢犬牙差互。
六、布置作業(yè)
探究借鑒本文的寫法,描寫一處你熟悉的(或三門峽的)旅游景點,寫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寫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七、附總板書:
小石潭記
順序 景 寫法 情
發(fā)現(xiàn)小石潭 隔、聞、伐、取、見…移步換景 心樂之
潭中景物 潭水:清澄 側面描寫…特寫鏡頭 似與游者
游魚:動靜結合 相樂
小潭源流 溪身:曲折蜿蜒 ……形象比喻
岸勢:參差不齊
潭中氣氛 幽深冷寂 ……寓情于景 凄神寒骨
悄愴幽
《小石潭記》教案2
《小石潭記》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對景物入微地觀察并抓住特點寫景,提高對美的鑒賞能力
3、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獨凄涼的心境;
二、教學重點:學習對景物入微地觀察并抓住特點寫景,提高對美的鑒賞能力
三、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樂與憂
四、教學工具:多媒體
五、教學流程
1、詩歌導入:同學們,大家先看一首詩,多媒體展示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其二十》:“謝客風容映古今,發(fā)源誰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
大家知道這首詩中柳州深是指哪個詩人嗎的?對了,他就是唐代詩人柳宗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小石潭,走近寂寞的柳宗元。
(板書:小石潭記,柳宗元)
2、多媒體展示“作者介紹”和“記”的文體知識
作者介紹: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學家,在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他因政治原因被貶湖南永州,后遷柳州刺史。在南方凡十四年,死于柳州。在任永州司馬時,寫下了有連續(xù)性的山水游記多篇,合稱《永州八記》,《小石潭記》是其中的`一篇。
記:古代的一種文體,以敘事為主,可記游,可抒情,可議論,可描寫。
比如《桃花源記》 《岳陽樓記》 《核舟記》 《醉翁亭記》
3、感知文章
。1)初讀: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順,聲音洪亮。
(2)正音:有沒有不會讀的字詞?如果沒有,我從文章中挑了幾個詞語來檢查一下,哪位同學愿意給大家讀一下?
悄愴(chuàng)篁(huáng)竹清洌(liè)為坻(chí)為嶼(yǔ)翕(xī)忽為嵁(kān)差(cī)互寂寥(liáo)幽邃(suì)佁(yǐ)然不動俶(chù)爾遠逝
龔(gōng)古
讀得很好,下面大家齊讀,每個詞語讀兩遍
。3)聽讀(播放多媒體):我們聽一聽錄音示范朗讀文章,注意體會作者感情
。4)同學推薦代表范讀。要求帶著感情朗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
教師評價:讀得很好,并且能夠帶著感情。我們就從文章中找一找能集中表現(xiàn)作者感情的詞語。
小石潭記練習題及答案精選
小石潭記練習題及答案精選?
1.給加點的字注音
篁( )竹卷( )石底以出為坻( ) ( )然不動
寂寥( )無人翕( )忽幽邃( )犬牙差( )互
2.給下列形近字組詞。
3.文學常識填空
、伲缎∈队洝返摹坝洝笔且环N文體,可記敘描寫,也可,是屬于的范疇。
、冢缎∈队洝返淖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長于寫,本文是
《小石潭記》教案3
《小石潭記》公開課教案一
【教學目標】
。、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細致描摹的方法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體會這些寫法的妙處,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
。、能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實詞與虛詞,掌握其音與義,了解常見的文言句式特點,從而理解作品的內容和藝術手法。
【教學重難點】
。、背誦和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
2、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怎樣理解文中的樂與憂。
【教學準備】
文章以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教師可以導游的形式,引導同學理清思路,掌握課文內容。輔之以多媒體手段,將配樂范讀、錄像畫面結合起來,增強直觀效果。
【設計思路】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的第四篇,全文缺乏二百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行、游覽、返回的全過程,特別是對“小石潭”秀麗景色的描寫,細膩而生動,讀之如置身其境。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所寫的《永州八記》中的一篇。雖是游記,卻不能當作一般游記來讀。試想,作為一個貶官,柳宗元以“戴罪”之身遍游永州八景,其心情又當如何?恐怕是苦中作樂者多。本文最大的特點不在于景色寫得多么美,技巧多么高,也不在于一般意義上的情景交融,而在于人在景中,情在心中!奥勊暋惫倘荒苁棺髡摺靶臉分保昔~的“往來翕忽”也能讓作者獲得與之相通的快樂,但是,作者的身份和處境,卻造成了他外在感官的感覺與內在心靈的感受的異步和反差。越是優(yōu)雅清靜的環(huán)境,越讓作者感覺到難以接受的冷清與孤寂。因美景而生感傷,于高潮處戛然收束。心情的猛然震動,使作者幾乎要逃離剛剛還帶給他快樂的小石潭,而不得不回到實際生活中去。否則,便無法解讀“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的復雜內涵。當然,這不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但卻是一個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經被貶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馬。在此期間,寫下了一組著名的山水游記,合稱《永州八記》。上學期我們曾學過他寫的《黔之驢》,這位作家是誰?(柳宗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永州八記》之一的《小石潭記》。
。ú势溜@示課題。)
二、明確學習目標
。、(彩屏顯示。)
疏通文意,落實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病⒗砬逭n文的思路結構。
。、體會作者的感情。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聲屏顯示朗誦錄像。要求同學認真觀看畫面,聽準字音和語氣語調。
。病z查預習,落實字詞:
。ú势溜@示。)
、 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正確的一組是( )
。痢Ⅲ蛑瘢╤uáng) 清冽(liè) 為坻(dǐ)
。、為嶼(yǔ) 為嵁(kān) 佁然(yí)
。、俶爾(chú) 翕忽(xī) 差互(ch。
D、寂寥(liáo) 悄愴(chuàng) 幽邃(suí)
、 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石頭做底。
。隆⑻吨恤~可百許頭:潭中的魚可以數(shù)出有百多條。
。、怡然不動:(魚影)呆呆的一動不動。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
3、齊讀課文。
四、引導討論,完成目標
(彩屏顯示以下問題。)
1、作者是怎樣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請用譯文回答。
明確:隔著茂密的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huán)相碰發(fā)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也歡樂起來。
。病⑿∈兜娜彩窃鯓拥?
明確:一整塊石頭做為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石頭,成為坻、嶼、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场⒂昔~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明確: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靠似的。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散在石上,靜止不動;忽然向遠處游走了,往來很快。
4、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明確: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沒有人家,使得心神凄涼,寒氣透骨,感到悲痛深沉。
。、課文是按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請說說本文寫作思路。
(彩屏顯示。)
明確:發(fā)現(xiàn)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五、安排作業(yè)
。、熟讀并背誦全文。
。病⒎g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課文內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記中的名篇,歷來膾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樣寫景抒情的,他是怎樣借被遺棄于荒遠地區(qū)的美好風物,寄喻自身的心情的,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目標。
。ú势溜@示。)
學習目標:
。薄W習體會寫景抒情的方法。
。病⒗斫庾髡呓杈八挠鞯男那。
二、學習討論,完成目標
。、指名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引導討論下列問題:
⑴ 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作者寫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過,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
明確:寫了空竹、水聲、小潭和潭邊的青樹、藤蔓。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寫出了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過,同時也點出小石潭位于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為下文寫環(huán)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
⑵ 本段寫景用了什么寫法?
明確:用的是先聞其聲,后見其形,“移步換景”的寫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點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風景影片。
。ú势溜@示。)
發(fā)現(xiàn)小潭
篁竹──水聲──小潭──青樹──翠蔓
隔──聞──伐──取──見(動詞準確)
移步換景的寫法
。、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
。、點一個小組讀第二自然段。
。、討論下列問題:
⑴ 第二自然段寫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寫法?
明確:描寫了潭水、游魚,用的是特寫鏡頭。
、 潭水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彩屏顯示錄像:潭水、游魚畫面。)
明確:清澄。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籠統(tǒng)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里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風的時候,用樹枝飄向一邊表示風一樣,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示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面描寫。
、 我們再看看,作者是怎樣寫魚的?這段描寫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作者采用動、靜相結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動的畫面,再加上擬人化的手法。先寫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佁然”就是呆呆的樣子。潭底石頭上印著清晰的魚影兒,這是靜止的畫面;忽然,一些魚飛快地竄往遠處,一會兒游到這兒,一會兒游到那兒,非;钴S,這是活動的畫面。這些魚兒,又好像跟游人同樣的快樂,這是作者把自身快樂的.心情加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會感到快樂似的。
(彩屏顯示。)
潭中景物:潭水、游魚、陽光、影子
側面描寫水的清澄:游魚 佁然不動 俶爾遠逝
動靜結合特寫鏡頭
6、全班齊讀第二自然段。
。贰⒅该首x第三自然段。
8、討論以下問題:
⑴ 第三自然段描寫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來描寫?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明確: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良莠不齊來寫的,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小溪,就溪身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說,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這里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⑵ 如何理解小溪的“明滅可見”?
明確:因為小溪是那樣曲折,所以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吹靡姷囊欢嗡娣从持旃庠朴,所以明亮;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一明一滅,非常精確地寫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ú势溜@示。)
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滅可見
岸勢 犬牙差互──良莠不齊
。、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保、教師范讀第四自然段。
11、討論以下問題:
第四自然段寫作者在潭上所見到的景物和自身的感受,描寫了小石潭中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明確: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靈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結合起來,寫出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這是作者被排擠、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封建社會中進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保、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明確: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示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解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終究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ú势溜@示。)
潭中氣氛:幽深冷寂(孤凄悲涼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13、文章結尾是記錄同游者,是游記常用的一種格式。
三、總結全文
課文是一篇充溢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作者描繪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氣氛,借景抒發(fā)自身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情感。
游記里各種描繪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寫法,精練的語言,都值得我們借鑒。至于篇末表示出來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當時所處時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那樣的時代已成為歷史的遺跡,跟我們今天的偉大時代完全不合了,對這點我們必需有明確的認識。
四、安排作業(yè)
背誦全文。
【板書】
小石潭記
見小石潭:隔、聞、伐、取、見………移步換景
。
潭中景物…………………………………特寫鏡頭
潭水:清澄,側面描寫
游魚:動靜結合
。
小潭源流…………………………………形象比喻
溪身:曲折蜿蜒
岸勢:良莠不齊
。
潭中氣氛:幽深冷寂……………………寓情于景
。
記錄同游者……
【資料鏈接】
1、柳宗元,字子厚(773~819),原籍河東(今山西省芮城、運城一帶)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世稱柳河東。曾任唐朝禮部員外郎,因參與政治革新失敗被貶,晚年居官柳州。
柳宗元在柳州期間,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發(fā)布政令,“革其鄉(xiāng)法”,使已淪為奴婢的人,仍可出錢贖回。家甚貧者,柳宗元自身出錢助贖;重視農業(yè)生產,曾親自組織農民開荒種地,植竹栽樹。
柳宗元著述之盛,名動于時。他寫的《天說》《地對》《非國語》以和被貶后續(xù)成的《貞符》等,都是哲學論著,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給當時的神教學說以猛烈抨擊,且創(chuàng)建了“生人之意”為歷史前進的動力,否定“天”和“圣人”發(fā)明歷史的觀點。
。、柳宗元在文學上的貢獻尤為突出。他與韓愈倡議古文運動,反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并稱“韓柳”,被后世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他的散文峭拔矯健,說理透徹。《捕蛇者說》揭露社會矛盾,尖銳有力;《三戒》等寓言,文字精粹,筆鋒犀利。他的六七百篇詩文,被劉禹錫匯編成《柳河東集》,成為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
《小石潭記》教案4
一、教學重點:
1.掌握文中實詞以及虛詞“以”“其”等詞的不同含義,疏通文意。
2. 學會按照游覽的先后順序描寫景物;理解第二段寫“魚”與寫“水”的關系。
二、教學難點:
文中所表現(xiàn)的“樂”與“凄”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預習檢查】
1.生字詞(請學生上黑板注音)
篁huáng 洌liè 坻chí 嶼yǔ 嵁kān 參差cī
佁yǐ 俶chù 翕xī 悄qiǎo愴chuàng 邃suì
2.了解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曾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活動,任禮部員外郎。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賞大自然風光來排遣內心的愁悶。他在永州發(fā)現(xiàn)了許多風景秀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的八處名勝,成為我國古典文學散文史上非常有名的《永州八記》。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發(fā)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郁憂傷之情。他所寫的游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了解文體!坝洝笔枪糯囊环N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目標展示】
1.掌握文中實詞以及虛詞“以”“其”等詞的不同含義,疏通文意。
2. 學會按照游覽的先后順序描寫景物;理解文中所表現(xiàn)的“樂”與“凄”的`關系。
【新知研習】
1.你能正確、流利地閱讀這篇文章嗎?
學生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注意語音、語調、停頓,讀出文言情感。
2.你能疏通全文嗎?
生自主學習,借助工具書,解釋文中的重點字詞。(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主完成字詞的解釋,最后由其中的一個小組展示成果,其他小組糾正和補充)
。1)重點詞語
西行 心樂之 全石以為底
卷石底以出 百許頭 皆若空游無所依
日光下徹 俶爾 斗折蛇行
明滅可見 其岸勢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寂寥無人 悄愴幽邃 佁然不動
乃記之而去 隸而從者
(2)特殊現(xiàn)象
、俟沤癞惲x。
乃記之而去:古義(離開)今義(前往,到某處)
崔氏二小生 古義(年輕人) 今義(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谝辉~多義。
全石以為底(介詞,用)
以 卷石底以出(相當于“而”,表承接,不譯)
以其境過清(因為)
清 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形容詞,清澈)
以其境過清(形容詞,冷清)
可 潭中魚可百許頭(副詞,大約)
不可知其源(助動詞,能夠)
。3)翻譯句子。
、偾鄻浯渎,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诙氛凵咝校鳒缈梢姟
、燮嗌窈,悄愴幽邃。
3.你能概括文章每一小節(jié)的主要內容嗎?
明確:第1節(jié),寫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過,描繪小石潭的概貌。
第2節(jié),寫潭水和游魚。 第3節(jié),寫潭水的來源。
第4節(jié),寫潭上四周景色給人的感覺。 第5節(jié),記下同游者的姓名。
4.根據(jù)對課文內容的概括,請問作者寫景的順序是什么?
明確:以作者的游覽行蹤為順序。
5.寫景過程哪些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師提示:可以從動詞的角度談,可以從修辭的角度談,可從顏色的角度談,可以從聲音的角度,也可以從寫形狀的角度談、從情與景的角度談,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斗折蛇行”,用兩個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溪蜿蜒彎曲的樣子。
6.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明確:小石潭的全貌是: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的部分,有的翻卷過來露出水面;四周樹長得很茂密,高高低低,隨風飄搖;潭水很清,有魚兒游動。
7.文章第2段寫游魚與寫潭水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明確:正面寫魚,側面寫水,寫魚突出水之清澈,寫水是緊扣文章的標題的。
【歸納總結】
小石潭,人跡罕至,凄清幽靜。作者以簡練的文筆,按游覽觀察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生動細致地描寫了小石潭環(huán)境景物的幽美和靜寂。
【鞏固拓展】
想象描寫:
1.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預習指導】
在理解作者感情表達方面,你有什么疑惑?
四、板書設計
小石潭記
柳宗元
發(fā)現(xiàn)小石潭
潭水和游魚
潭水的來源
潭邊的感受
記錄同游者
《小石潭記》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掌握記敘的順序。
。病⒛芰τ柧汓c:
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致真切地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有意觀察的能力。
。、德育滲透點:
體會作者筆下永州小石潭的優(yōu)美景色,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美育滲透點:
領略文中描寫的自然風光的美。
【學法引導】
學習本文,重點是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把握課文內容可以從寫作順序入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應聯(lián)系作者生平和與作背景。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① 掌握記敘的順序。
② 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致描寫事物的方法。
解決方法:教師講解。
2、難點:
樹、石、水、魚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
解決方法:學生自讀,從書上勾畫出來。
3、疑點:
文章結尾部分感情基調為何與前不同?
解決方法:教師啟發(fā),學生回答。
【課時安排】
1課時。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通過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精讀課文,體會寫景抒情方法。
。、聯(lián)系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體會文中思想感情。
。、口頭作文:根據(jù)教師展示的畫面,細致觀察,然后進行口頭小作文訓練。
【教學步驟】
一、導語
杜甫曾有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可見,景與情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曾寫過永州八記,寄情山水,落筆不俗,視角獨特,如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今天,我們就一同欣賞他的八記之一—《小石潭記》。
二、整體感知
1、學生根據(jù)工具書、課下注釋,自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順序,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xiàn)、潭的結構特點及周圍景物。
第二段,寫潭中游魚。
第三段,寫潭水的源流。
第四段,寫作者游覽感受。
第五段,寫作者游覽感受。
。、朗讀課文,體會文章中寫景的優(yōu)美文字,找出欣賞點,講明為什么?
、 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坻、嶼、嵁、巖,形狀各異,寫出了潭的奇特可愛。
、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三句描寫潭邊景物。“蒙、絡、搖、綴”觀察入微,刻畫精確。
、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特寫游魚,游魚空游無依,實則旁襯水清。
、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寫魚的情態(tài)。“佁然”“俶爾”“翕忽”寫得惟妙惟肖!皹贰弊謱戶~,也是寫人的心境。
、 “潭西南面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明、滅,描寫溪水因岸勢曲折而時隱時現(xiàn)的狀態(tài),寫得真切、形象。
、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筆意飄渺,引人遐想,“其岸”“其源”補述出“望”的對象。
、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凄、寒、悄愴,寫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
。、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教師提問,作者是如何運用多種技巧,細致描寫事物的?
、 先聲奪人:
如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xiàn),采用了先聲奪人的手法,如“隔篁竹,聞水聲”,用“雞珮環(huán)”的比喻形容水聲悅耳,用“心樂之”的主觀感受啟動讀者的興趣,然后寫“伐竹取道,下見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 抓特點,用比喻:
寫潭的構造形態(tài),緊緊抓住特點來寫,先挑出“全石以為底”,從而照應了“水尤清冽”一語,然后用比喻“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寫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狀,給讀者的印象非常鮮明突出。
⑶ 正面描寫:
寫岸上景物,則采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青”、“翠”寫顏色,“蒙絡搖綴”寫形貌,“參差披拂”寫動態(tài),寥寥數(shù)語,寫得宛如圖畫。
、 正面、側面相呼應:
第二段寫潭的`游魚,文字不多,卻極其精彩!敖匀艨沼螣o所依”一句,既正面寫出游魚的自由自在,又側面表現(xiàn)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 對比描寫:
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tài)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能顯出魚的活潑。
、 擬人:
“似與游人相樂”,采用了擬人的修辭筆法,更把游魚的神情寫活了。
。、文章結尾部分感情基調為何與前不同?讓人有低沉之感?
了解寫作背景,柳宗元是在政治上失意遭貶的情況下寫這篇文章的,到了偏遠的永州以后,也不能不使他心懷恐懼,這種特定的思想感情,自然要反映、滲透在他的作品之中。因此,小石潭那竹樹環(huán)會的境界,別人身臨其境也許會感幽美宜人,流連忘返;而對他來說則是“湊神寒骨,悄愴幽邃”,認為不可久居!缎∈队洝方Y尾部分的感情調子的低沉,原因就在這里。
三、總結、擴展
總結:這篇文章生動地描繪了永州小石潭的優(yōu)美景色。小石潭結構的奇特,潭水的清澈,岸上景物的秀麗,潭中游魚的活潑,通過作者精描細繪,圖畫般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擴展:優(yōu)美的文章,往往得力于作者觀察事物細致如魚在水中“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的情態(tài),溪流時隱時現(xiàn)、明滅可見的景象,若不是親臨其境,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是很難描繪出來的。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完成400~500字的寫景抒情散文。
四、布置作業(yè)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
、 青樹翠蔓
、 日光下徹
、 其岸勢犬牙差互
、 以其境過清
。病⒎g下列句子:
、 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
、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 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⑸ 其岸勢犬牙差互
《小石潭記》教案6
【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
、 學習按照一定順序組織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的方法。
、 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為在文中的用法。
、 體會本文融情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
2、過程與方法:
、 介紹作者背景,導入課文。
、 主要采取朗誦法、問答法和點撥法學習本課。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造成作者憂傷苦悶的原因,對封建官場有一定認識。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1、重點:
、 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 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
2、難點:
樹、石、水、魚的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
【教學突破】
這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典范,教學時應該反復領讀、齊讀、提名讀。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了解與作品有關的.史實。
2、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準確認讀課文下標注的字詞。
【教學方法】
點撥法。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背景,解題
1、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流導入。
2、簡介作者,背景,解題: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學生賞讀課文
1、范讀課文,然后學生朗讀課文,圈出生字、生詞。
2、指導學生理解文章:
板書:
第一段:寫發(fā)現(xiàn)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寫潭水清澈,游魚活潑。
第三段:寫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寫作者對小潭總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記下與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3、課堂探究:
、 文中哪些句子寫了石?請說明理由。
、 文中哪些句子寫了水?請說明理由。
、 文中的動與靜。
⑷ 文中的對比和烘托
、 文中的景與情
4、教師點撥:
、 文中描繪的景物無不浸透著石的氣息。全石以為底,卷石底以出說明潭的確是個石潭如鳴佩環(huán)形容聲音嘹亮,說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寫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優(yōu)美形態(tài)。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魚影表現(xiàn)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盡是石的冰涼,還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
、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似與游者相樂這句話正面寫出游魚的生動活潑,從側面表現(xiàn)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用形象的比喻,寫出了小溪的形狀。
、 對比: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把怡然不動和往來翕忽兩種情態(tài)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顯出魚的活潑。
三、作業(yè)
課后練習二。
《小石潭記》教案7
一、教學目標。
(一)借助注釋及工具書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詞匯。
。ǘ⿲W習抓住特征,鮮明生動地寫景狀物的寫法。
。ㄈw會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幾篇現(xiàn)代的游記,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文言的游記《小石潭記》(板書課題、作者及朝代)。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跟韓愈齊名,并稱“韓柳”。初一的時候我們學習過他的一篇寓言,大家還記得篇名嗎?相信他筆下的那只外強中干、虛張聲勢的驢的形象大家還是記憶猶新的。那么,今天在他的筆下,“小石潭”又是一番怎樣的風景呢?是否能勾起同學們前往一游的雅興呢?
。ǘ┳灾鲗W習。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每組不超過四人),憑借工具書、注釋自讀課文,通過師生、生生合作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教師巡視,主動參與。自讀任務可用幻燈展示)
1、順暢地朗讀課文(字音準確,停頓恰當)。
2、翻譯課文,理解文意。
。ㄈ┳宰x反饋。
1、學生提出自讀過程中未能解決的問題,師生合作答疑。
2、指名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判。在點評的基礎上,師生齊讀課文。
3、口頭完成一詞多義的練習。(可用幻燈展示)
、僖裕喝詾榈祝ㄓ茫。
卷石底以出(相當于“而”)。
以其境過清(因為)。
、跒椋喝詾榈祝ㄗ鳛椋。
為坻,為嶼……(成為)。
、矍澹核惹遒ㄇ宄海
以其境過清(冷清)。
、芸桑禾吨恤~可百許頭(大約)。
不可知其源(能夠)。
4、翻譯接龍。(學生每人翻譯一句,依次下傳,要求前后文銜接自然,意思正確,教師適當點撥)
。ㄋ模┨骄可罨。
1、《小石潭記》是柳宗元參與政治革新活動失敗,遭到權貴排擠,被貶至永州擔任司馬期間所作。當時他政治失意,心情抑郁,因而借游山玩水來排遣愁懷。游歷中,他發(fā)現(xiàn)了永州奇特的風景,于是記下來,成為文學史上頗為有名氣的《永州八記》,《小石潭記》是其中的第四篇。在閱讀了這篇游記后,你認為小石潭的風景奇特在什么地方呢?(學生用文中原句回答,師生共同歸結出小石潭的特點,教師配以板書)
。1)潭石奇——異石紛呈。
①“全石以為底”,寫出了小石潭最獨特之處——石底。
、凇敖叮硎滓猿,為坻,為嶼,為,為巖”,寫出了小石潭的石底,翻卷出水面時,呈現(xiàn)出的種種形態(tài)。
(2)潭水奇——聲悅水澈。
、佟叭瑛Q佩環(huán)”,寫水聲奇美,突出了水聲的悅耳動聽。
②“水尤清冽”、“潭中魚可百許頭……似與游者相樂”,寫水質奇清。前句正面描寫水之清,后句側面烘托水之清。正是因為潭水的'清,才使人一眼看到魚的大致數(shù)量,才會給人以“皆若空游”的感覺,陽光才有可能直射水底,人才能夠對水中魚的一舉一動,種種變化一目了然。也正是因為水清得似乎在人與魚之間沒有了阻隔,才會產生魚“似與游者相樂”的感受。所以說第2段名為寫潭中游魚,實為突出潭水清得出奇。
。3)潭源奇——曲折、多姿、神秘。
、佟岸氛凵咝校鳒缈梢姟,寫源流奇,奇在曲折有致。
、凇捌浒秳萑啦罨ァ,寫源流的岸勢奇,奇在峭拔多姿。
、邸安豢芍湓础保瑢懺搭^奇,奇在神秘莫測,撲朔迷離。
(4)潭境奇——清幽凄涼。
①“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寫石潭周圍環(huán)境之奇,奇在異常清幽。
②“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寫石潭氛圍之奇,奇在凄涼冷落。
2、柳宗元真不愧為一位散文大家,他妙筆生花,以高超的手法,為我們勾畫出四幅風景奇特的畫面,精細、準確而又生動,令人贊嘆。如此奇麗的景致,我們怎能不為之心動,不為之傾倒呢?可是柳宗元并沒有在奇麗的小石潭面前流連忘返,僅是“記之而去”,這是為什么呢?(可讓學生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學生個性化的、合理的回答要予以肯定)
參考點撥:作者這樣寫固然是由于環(huán)境過于寂靜凄涼的緣故,更是因為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內心無限憂傷凄苦的緣故。小石潭雖然景致奇特,但四周竹樹圍抱,無人知曉,少人問津,其寂靜與寥落跟作者此時的人生境遇何其相似!小石潭的幽靜與作者心境的凄清互相比襯,表現(xiàn)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xiàn)實的不滿!耙云渚尺^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是作者內心憤懣的抒發(fā)。
。ㄎ澹┱b讀玩賞。
1、體味柳宗元寫作本文時的心境,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參考提示:作者既有發(fā)現(xiàn)小石潭美景的欣喜,又有對自身境遇的感傷)
2、讓學生圈點出自己欣賞的優(yōu)美語句,說出喜歡的理由。(提示:可以讓學生從修辭、表達、寫法等方面入手,說出一點即可,不必求全,要尊重學生個體的體驗)
(六)布置作業(yè)。
1、完成“思考與練習”三。
2、背誦課文,試用行楷默寫課文。
《小石潭記》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疏通文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反復朗讀課文,合作交流探究課文景物的特點和寫景方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筆下小石潭的優(yōu)美景色,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領略文中描寫的自然風光的美。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熟讀成誦,學習文章精準的寫景方法。
2、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體會借景抒情的特色。
三、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高山流水的曠遠讓我們深深陶醉其中,我們不得嘆服大自然的神奇。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爆F(xiàn)在,就由我?guī)е蠹乙黄鹑ヌ皆L一處曾名不見經傳的小石潭,讓我們一起見證一種遠離俗世的美。
。ǘ┏踝x課文,整體把握
1、走近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稱“柳河東”唐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東集)《永州八記》等留存,其中最負盛名的是第四篇《小石潭記》,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被后人譽為“刻畫山水的圣手”“游記散文的宗師”。
2、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習指導:知文意,準字意,曉節(jié)奏。
、僦该麑W生朗讀。集體評定
、谥笇W生積累字詞
如:篁竹(huáng)卷石底(quán)為坻(chí)
③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學讀,聽準字音和語氣語調后分男女生比賽讀,最后齊讀。
。ㄈ┖献鹘涣,研讀賞析
1、提問:課文寫了小石潭哪些景物?它們各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明確:作者按游覽順序依次寫了發(fā)現(xiàn)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景物特點:水清、石奇、樹美、魚樂、溪身蜿蜒、岸勢參差,展現(xiàn)了小石潭的清幽美。
、傥闹械摹扮R頭”與“畫面”
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聞聲繪形”“移步換景”的寫法,在移動變化中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看到了奇形怪狀的石頭,青翠蔥郁的樹,具有極強的動態(tài)的畫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寫潭水、游魚,采用了“定點特寫”的寫法。只用了四十個字,就下面與側面描寫相結合,動態(tài)與靜態(tài)相生活靈活現(xiàn)寫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游魚的活潑可愛。
、谖闹械摹皠印迸c“靜”
除了游魚動靜相宜一會“怡然不動”一會“俶爾遠逝”生動活潑外。就小溪本身來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說,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用了這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
、畚闹械摹皩Ρ取迸c“烘托”
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把“怡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tài)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顯魚的活潑。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shù),使人感到像是“空”、“無”,尤使水清這狀具有實感。
2、提問:你覺得此處取名“小石潭”恰當嗎?
明確:文中描繪的景物無不浸透著“石”的氣息!叭詾榈住、“卷石底以出”說明這個“潭”的確是個“石潭”。“如鳴佩環(huán)”形容聲音嘹亮,說明“石潭”的不一般!扒鄻浯渎,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寫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優(yōu)美形態(tài)!坝安际稀苯栌≡谑系聂~影表現(xiàn)水的清澈透明!捌嗌窈恰辈槐M是石的冰涼,不容含蘊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
。ㄋ模┢纷x課文,體會情味
一切景語皆情語,欣賞著如詩如畫的美景,作者的心情怎樣?在文中找出描寫作者心情的句子。
明確:“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情感由樂轉為憂。作者當時剛三十出頭,正值施展才華之時,卻一貶十年,后又被貶到更為偏遠的柳州。這讓柳宗元悲憤、憂郁、痛苦、凄苦是他的感情主調,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寄情山水為了擺脫被貶的抑郁憤懣,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這種寫景方法是寓情抒情。
。ㄎ澹┱n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在一起的交流學習,我們真切感受到了柳宗元當時的不幸和無奈,也就是這不幸和無奈成就了一代文學大師。一千多年過去了,那曾經顯赫一時的權貴早已無人知曉,真正被記住的名字是柳宗元,是那個踏遍山水的柳宗元,讓我們一起記住失意成就永恒的經典吧!
四、作業(yè)布置
1、請搜集有關古代文人被貶官后創(chuàng)作的詩文作品。
2、模仿本文手法,寫一篇景物描寫的短文。(300字左右)
《小石潭記》教案9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教學目標:
1、朗讀感知,讀懂文意和脈絡;
2、細讀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3、知人論世,領悟處境和心境。
教學重點:
朗讀感知,讀懂文意和脈絡;細讀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教學難點:
知人論世,領悟處境和心境。
教學創(chuàng)意:
以反復誦讀為手段,以抓關鍵詞為方法,以情感變化為抓手,帶動對文章脈絡的梳理,對小石潭美麗景色的賞析,以及對人物內心情感的體悟。
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背誦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找出這首詩中最能表現(xiàn)作者心境的兩個字。沒錯,“孤”和“獨”,這就是詩人當年參與改革失敗被貶時的心情寫照。柳宗元被貶永州做司馬期間,寄情山水,寫了八篇游記,史稱“永州八記”,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其中一記,《小石潭記》。
二、譯讀,整體感知
1、讀準字音
初讀,圈出生字詞,查字典讀準字音。
2、讀懂文意
以小組為單位,借助課下注解和工具書疏通文意,教師巡視,師生交流。
3、讀出文脈
。1)作為一篇游記,本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請同學們在文中標示出表明作者游蹤變化的詞語。
從小丘西行——下見小潭——潭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記之而去
把握游記以游蹤為序以及本文寫景移步換景與定點觀察相結合的特點。
(2)在游覽的過程中,隨著景物的變化,作者的心情也隨之變化。請同學們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情感變化的句子。
“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三、品讀,緣景明情
柳宗元為什么先是快樂的后來又悲傷了呢?下面我們就循著文脈來找答案。
1、品讀“心樂之”。結合小石潭美景,感受其“樂”。
課文開頭就說“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意思是聲音很好聽,使我很高興,作者是“樂其水聲悅耳”。請大家讀課文,試著將“心樂之,樂其————”補充在文章某句話后面,連起來讀一讀,感受作者的“樂”。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毙臉分瑯菲涮端鍥。
“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心樂之,樂其岸邊石頭姿態(tài)萬千,形態(tài)各異。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毙臉分,樂其樹木青蔥,藤蔓翠綠,搖曳多姿。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心樂之,樂其潭水清澄純凈。
“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毙臉分瑯菲漪~兒自由靈動,調皮可愛。
無意間發(fā)現(xiàn)小石潭這么個幽靜美麗的地方,作者自然是激動的,驚喜的。
2、品讀“凄神寒骨”,結合小石潭氛圍,感受其“凄”。
景美人樂,作者是不是流連忘返了呢?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如此美景卻不能長時間的停留,為何?“以其境過清”。朗讀直接表現(xiàn)“其境過清”的句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體會作者凄涼悲傷的感情。
是什么引發(fā)了作者心境如此大的變化的呢?找到關鍵字。“潭西南而望”的“望”字。他望到了什么?“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辈⒉幻篮玫脑O喻,正是作者凄寒、迷茫的內心體現(xiàn)。指導朗讀,語速要緩慢,語調要低沉,讀出淡淡的憂郁之感和作者內心的迷茫。
四、悟讀,知人論世
柳宗元明明站在潭邊沒動,眼前的景客觀上也沒有變,那為什么感受突然就不一樣了呢?結合作者身世,從作者由“樂”變“凄”的微妙情感變化中領悟其孤獨的內心世界。
屏幕顯示柳宗元身世:(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有才名,20歲即中進士。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后任柳州刺史,4年后病逝于柳州任上,終年46歲。)
當作者向西南望去,見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勢如犬牙一般交錯,于是有一種幽深不可測度的內心感受,而這一感受,似乎隱約的與自己被貶謫以來一貫的心境有某種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的勃勃生機了,而是顯得寂寥無人,凄神寒骨。
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雖充滿了生機,卻無人賞識,四周被竹圍抱,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境遇何其相似,所以作者不禁觸景傷情,為小石潭的處境感傷,也為自己感傷。所以再美的風景也只能帶給他短暫的快樂,卻始終走不進他苦悶而孤寂的心靈。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了柳宗元情緒的`變化,觸摸到了柳宗元孤寂卻不頹廢的心靈。推薦大家課外閱讀“永州八記”中的其他作品,更多地感受柳宗元游記的獨特魅力。
知識點:
一、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學家,世稱“柳河東”。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以明道”,注重文學的社會功能,“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存《柳河東集》。
二、故事背景
柳宗元因受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團牽累,被貶為永州司馬。在永州的十年間,他以山水為寄托,遍游附近的奇山異水,寫下了文筆清秀、富有詩情畫意的游記作品“永州八記”!缎∈队洝肪褪瞧渲兄弧
三、文言知識積累
。ㄒ唬┩僮
日光下澈
“澈”通“徹”,穿過,透。
(二)古今異義
1、全石以為底
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2、乃記之而去
古義:離開;今義:往
3、崔氏二小生
古義:青年,后生;今義: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4、不可久居
古義:停留;今義:住
。ㄈ┮辉~多義
1、清:水尤清冽(清澈,形容詞)
以其境過清(凄清,冷清,形容詞)
2、可: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副詞)
不可久居(能夠,動詞)
3、環(huán):如鳴佩環(huán)(玉環(huán),名詞)
竹樹環(huán)合(環(huán)繞,動詞)
4、以:全石以為底(把,介詞)
以其境過清(因為,介詞)
5、從: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介詞)
隸而從者(跟從,動詞)
6、差:參差披拂(長短、高低、大小不齊,形容詞)
其岸勢犬牙差互(交錯,動詞)
(四)詞類活用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方位名詞作狀語,向西
2、皆若空游無所依
名詞作狀語,在空中
3、斗折蛇行
名詞作狀語,斗,像北斗七星那樣;蛇,像蛇爬行那樣
4、凄神寒骨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凄,使……凄涼;寒,使……感到寒冷
5、心樂之
意動用法,以……為樂
6、其岸勢犬牙差互
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那樣
7、近岸
形容詞作動詞,靠近
。ㄎ澹┪难跃涫
1、倒裝句
卷石底以出。(主謂倒裝,即“石底卷以出”,意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來,高出水面”。)
全石以為底。(賓語前置,即“以全石為底”,意為“以整塊石頭為底”。)
2、省略句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省略主語,即“(余)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保
。┏烧Z積累
1、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像蛇爬行那樣彎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2、犬牙差互:形容地形交界處像狗的牙齒一樣互相交錯。
。ㄆ撸┟浞e累
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2、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4、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四、課文翻譯
原文: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篁竹:成林的竹子。篁(huánɡ),竹林。
如鳴佩環(huán):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huán)碰撞發(fā)出的聲音。佩、環(huán),都是玉制的裝飾品。
清冽:清涼。冽(liè),寒冷。
譯文: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huán)碰撞發(fā)出的聲音,心里很高興?车怪褡,開辟出一條道路,往下看見一個小潭,潭水特別清涼。
原文: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石頭為底。
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來,高出水面。
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坻(chí),水中高地。嶼(yǔ),小島。嵁(kān),不平的巖石。
蒙絡搖綴,參差披拂:覆蓋、纏繞、搖晃、連結,參差不齊,隨風飄蕩。
譯文:(潭)以整塊的大石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來,高出水面,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木和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晃、連結,參差不齊,隨風飄蕩。
原文: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可百許頭:大約有一百來條?桑硎竟烙嫈(shù)目。許,表示數(shù)目不確定。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澈,穿過,透,F(xiàn)在寫作“徹”。
佁然不動:呆呆地一動不動。佁(yǐ)然,愣住的樣子。
俶爾遠逝:忽然間游到遠處去了。俶(chù)爾,忽然。
往來翕(xī)忽:來來往往輕快敏捷。
譯文: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托似的。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動不動;又忽然間游到遠處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逗樂。
原文: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樣彎曲。
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齒那樣互相交錯。
譯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溪岸像狗的牙齒那樣互相交錯,無法知道它的源頭在哪里。
原文: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悄愴,寂靜得讓人感到憂傷。邃(suì),深。
清:凄清,冷清。
譯文:坐在小石潭邊上,四面竹子樹林圍繞著,寂靜寥落,沒有旁人,使人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記下了這番景致就離開了。
原文: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隨從我的人,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隸,隨從。
譯文:一同去游覽的人: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隨從我的人,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名叫恕己,一個名叫奉壹。
五、問題歸納
1、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作者寫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過,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
寫了空竹、水聲、小潭和潭邊的青樹、藤蔓。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寫出了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過,同時也點出小石潭位于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為下文寫環(huán)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
2、第二自然段所寫潭水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清澄。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里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風的時候,用樹枝飄向一邊表示風一樣,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面描寫。
3、作者是怎樣寫魚的?這段描寫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作者采用動、靜相結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動的畫面,再加上擬人化的手法。先寫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佁然”就是呆呆的樣子。潭底石頭上印著清晰的魚影兒,這是靜止的畫面;忽然,一些魚飛快地竄往遠處,一會兒游到這兒,一會兒游到那兒,非常活躍,這是活動的畫面。這些魚兒,又好像跟游人同樣的快樂,這是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加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會感到快樂似的。
4、如何理解小溪的“明滅可見”?
因為小溪是那樣曲折,所以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吹靡姷囊欢嗡娣从持旃庠朴,所以明亮;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一明一滅,非常精確地寫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5、“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不僅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環(huán)境清幽的特點,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凄苦的心境,寓情于景,是全文的點睛之筆。
6、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這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思想感情的主調。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所以這里的樂只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7、文中作者運用多種方法繪景,試舉例說明。
。1)點面結合。寫石“全石以為底”是面,“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是點。
。2)動靜結合。寫魚“影布石上,佁然不動”是靜,“俶爾遠逝,往來翕忽”是動,靜中有動,更顯環(huán)境的雅靜。
。3)虛實結合!疤吨恤~可百許頭……似與游者相樂”,表面寫魚,其實也在寫水,魚為實,水為虛,以實寫虛。
六、課文主題
本文通過對小石潭優(yōu)美、幽深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孤寂悲涼、憂傷抑郁的情感。
《小石潭記》教案10
[教學目的]
1、朗誦課文,疏浚文意,落實字詞。
2、領略小石潭美景,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文的寫們:辦法。
[教學板塊]
走進小石潭——走近柳宗元——寫作鍛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浯:同窗們,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每一篇漂亮的寫景散文,總是寄予著作者深深的感情。今天,讓我們——起來學習柳宗元的游記散文《小石潭記》,一同米領略小石潭的景,領會柳宗元的情。(展現(xiàn)課題)
教學板塊之一:走進小石潭
走進小石潭之一:我來讀一讀,想一想
1、同窗們,你們對柳宗元有哪些理解? (多媒體展現(xiàn)文字:a、有關作 者b、背景學問)
(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簡況及被貶的遭遇,理解寫作背景)
2、請聽課文配樂朗讀,留意對照課文聽準字音。(多媒體展現(xiàn)文字:誦讀課文)
3、齊聲朗誦課文。
4、請對照課文注釋疏浚文意,劃出不明白的字詞,分組討論交流。
5、你以為學習一篇文言文需求控制哪些根底學問?以課文為例來闡明。引導學生學會梳理學問不。(多媒體展現(xiàn):我的筆記本——文言根底學問積聚)
(引導學生控制文言文的學習辦法,學會歸因整理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文言文根底學問)
走進小石潭之二:我來畫一畫
1、課文為我們描畫了一個小石潭,這小石潭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下面讓我們一同來觀賞同窗們畫中的小石潭。(多媒體展現(xiàn)文字:我心中的小石潭)
2、(用實物投影儀將學生的畫一幅幅投放出來)請作畫者談談本人的.創(chuàng)作思緒,再請同窗們用1+1+的方式來評畫。(一條優(yōu)點、一條缺陷、一條倡議)
3、觀賞了同窗畫中的小石潭,讓我們再次朗誦課文,再次領略小石潭的美景。
第二課時
走進小石潭之三:我來寫一寫
1、假如讓你用一個字來形容小石潭,你會用哪一個字?
2、請你以“小石潭真_____!”為題,用描繪性的言語寫出你對小石潭的印象,字數(shù)在100字左右(多媒體展現(xiàn)文字,我來寫一寫:小石潭真_____!)
點評習作“小石潭真_______!”
4、方才,同窗經過畫小石潭,寫小石潭,充沛季小石潭的清、靜、綠、美……,假設你如今就坐在小石潭邊,你會有什么感受呢?(多媒體展現(xiàn)文字:我來說一說——感受小石潭……)
教學板塊之二:走過柳宗元
5、在幽靜的小石潭邊,我們都會感到心曠神怡,戀戀不舍。而柳宗元在小石潭上又有什么感受?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感受?
6、下面,請觀賞一段音樂,聽完后請說一說:在音樂聲中,你聽到了什么?你以為這段音樂能為課文朗讀配樂嗎?它能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嗎?(多媒體展現(xiàn)文字:音樂賞析——與柳宗元共鳴)
7、在音樂聲中,我們感遭到小石潭的幽靜冷寂,感遭到柳宗元的孤凄悲涼。這時,假如你就在柳宗元的身邊,作為他的朋友,你會怎樣勸慰他呢?(多媒體展現(xiàn)文字:走近柳宗元——柳宗元,我想對你說……)
8、請同窗們再閱讀課文,選出你最觀賞一段,領會它情形分離的特性。大聲朗誦,讀出你的這,讀出你的了解。
教學板塊之三:寫作鍛煉
1、柳宗元的冊水游記是游記散文中的杰作,而《小石潭記》更是歷代傳誦的散文名篇。假如讓你寫一篇游記,你以為能夠從《小石潭記》中學到哪一招呢?(多媒體展現(xiàn)文字,我來學一招——《小石潭記》讓我學到了……)
2、請同窗們將本人學到的寫作辦法運用到寫作中去。(多媒體展現(xiàn)文字:我來練一練——你曾經游歷過哪些中央?哪些景物曾觸動過你的心弦?請運用本人學到的寫作辦法,寫一篇寫景短文,要寫出景物的特征和本人的感受。)
教學深思:
在寫景散文教學中,梗 好地引導學生觀賞文中漂亮的景物描寫?假如更好地引導學生品作者寄予在景物當中的情?這是許多教員不斷在探究的問題。在很多教學案例中常常會設計這問題來切入文本:“你喜歡文中的哪一段景物描寫?為什么?”“請找出表現(xiàn)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認真品味!蔽乙詾檫@樣引導學生去品散文中的景與情,還不可以使學生真正地入景入情,還只是停留在比擬籠統(tǒng)的層面上來了解課文。因而,在教《小石潭記》時,我就做了以下嘗試:選準打破口,率領學生進入小石潭的景,領會作者的感情。
一、以“畫”為打破口,率領學生領略小石潭的美景。
每一首好詩總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柳宗元的游記散文《小石潭記》同樣是一幅極美的畫。因而在教學中,我有認識地設計了這個環(huán)節(jié)“畫小石潭”,讓學生展開想像,畫出本人心中的小石潭。學生為了要畫好小石潭,就必需深化閱讀譚文,以本人對課文的了解來構思畫面。這樣一來,既能進步學生主動品味課文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真正地走進小石潭的情境中。而在“評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一定要援用課文的原句,來評析每一幅畫的優(yōu)點與缺乏。這樣,在評畫的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句子的了解,一個幽靜娟秀的小石潭的形象也逐步明晰地展示在學生眼前,展示在學生的心中。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就不再是一個籠統(tǒng)含糊的影像了。
二、以“音樂”為打破口,引導學生領會柳宗的情。
《小石潭記》不只生動地描寫了小石潭美靜秒的景溝,還表達了作者貶官后孤憂憤之情。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就以一首古箏樂曲為打破口,讓學生在音樂中考慮:這段樂曲能為課文朗讀配樂嗎?因而,學生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就得分離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的身世去考慮,去品評:這段樂曲表現(xiàn)怎樣的感情?它與課文思想內容相吻合嗎?它能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嗎?在這里,音樂成為了一個媒介,在時緩時疾的古箏樂曲聲中,不似乎看到了作者孤單的身影,觸摸感遭到了作者悲涼憤懣的心情。
《小石潭記》教案11
一 、 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設定
知識與能力: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朗讀體會,學習對景物入微地觀察并抓住特點寫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獨悲涼的心境;
通過對課文的品讀,感受祖國山河的美,提高對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疏通文意、積累文言實詞、虛詞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的樂與憂
二、教學方法
誦讀教學法、課前資料交流、開放式討論、提問法、練習法等。
學習活動有:
1、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yǎng)語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在自己領悟的基礎上與學習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采取師生互動的形式,與作者同游、與作者對話,體會課文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寫作能力;
4、人人都來當編導,編寫風光片小石潭的解說詞并與同學、老師交流,提高寫作、口語表達能力。
三、課前預習
1、通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給生字注音;
2、對照課文注釋與工具書,口頭翻譯課文,讀懂課文大意;并整理出預習中解決不了的疑難字詞;
3、利用網絡或書籍,收集有關柳宗元與《小石潭記》的資料。
四、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 :
(一 )走入《小石潭記》
1、朗讀課文
1)請一名學生朗讀,教師組織學生聽讀、評議,教師最后總結;
2)學生齊讀
2、細讀課文、疏通文意
1) 小組交流、疏通文意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著重翻譯前四段,每人一段,將翻譯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字、詞或句記錄在本子上,準備在全班交流中提出來。
2)集體質疑
學生提出疑問,由學生幫助解決,教師點撥,同時引導學生劃出本課的重點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見的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教師進行歸類板書。(課件展示板書)掃清字詞障礙,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并積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見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通假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依據(jù)文脈推斷詞義的能力。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 )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 )石底以出,為坻( )為嶼,為嵁( )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 )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 )然不動,俶( )爾遠逝。往來翕( )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 )愴幽邃(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 ,隸 而從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ǘ难灾R歸類)課堂練習
1、一詞多義:
潭中魚可百許頭 潭中魚可百許頭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可 許 從
不可久居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隸 而從之
心樂之
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乃記之而去 樂
清 去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 我以日始出去人近 似與游者相樂
以:①全石以為底(介詞,用)
、诰硎滓猿觯ǔ薪,“而”不譯)
、垡云渚尺^清(介詞,表原因)
為:①全石以為底(動詞,當“作為”講)
②為坻,為嶼,為堪,為巖。(動詞,“成為”)
差:①參差披拂(形容詞,長短不一)
、谄浒秳萑啦罨ィ▌釉~,交錯)
2、翻譯 。
、偾鄻浯渎,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诙氛凵咝,明滅可見。
、燮嗌窈,悄愴幽邃。
3、詞類活用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心樂之
日光下澈
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4、判斷。
“若”“似”“如”都可以用來打比喻,但有時不一定是打比喻。試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 ) ②皆若空游無所依。( )
③似與游者相樂。( ) ④天涯若比鄰。( )
第二課時:
。ㄒ唬、與柳宗元同游(走進作者,了解寫作背景 ,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
1、再讀課文,理解課文抓住景物特征寫景的寫法
1)投影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俦疚膶懢皸l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谛∈吨杏心男┚拔铮鼈冇惺裁刺攸c?
1.發(fā)現(xiàn)小潭→(聞聲—見形)
2.潭中景物→(水—石—樹—魚) 小石潭:環(huán)境幽靜 潭水清澈
3.小潭源流→(溪身—岸勢)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勢參差不齊(靜一動)
4.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2)自主閱讀3分鐘后,在學習小組內展開討論,小組代表總結發(fā)言。教師做定性評價并板書明確。
本文是文言文游記中的佳作,作者對小石潭觀察入微,描摹細致,探究文章的寫作特點,感受小石潭的幽靜。
。ǘ┢肺段恼拢c柳宗元對話
1、精讀感悟,體會以景寫情的寫法
發(fā)現(xiàn)小潭→(聞聲—見形)
潭中景物→(水—石—樹—魚) 小石潭:環(huán)境幽靜 潭水清澈
小潭源流→(溪身—岸勢)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勢參差不齊(靜一動)
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1)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暢說優(yōu)美景色給人的感受:
如果你也坐在潭邊,會有什么感受?
2)深入探究,走進柳宗元
面對如此優(yōu)美景色,作者的感受怎么樣?
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 (游魚)似與游者相樂
“悄愴幽邃”
請結合寫作背景,說一說你的理解?(可以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
請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作家、作品的資料;
教師視學生交流的內容作補充(用多媒體展示柳宗元的生平、“永州八記”以及寫作的背景)
簡介作者,背景,解題。
⑴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曾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活動,任禮部員外郎。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賞大自然風光來排遣內心的愁悶。他在永州發(fā)現(xiàn)了許多風景佳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的八處名勝,成為我國古典文學散文史上頗有名的《永州八記》。
、扑鶎懙挠斡浬⑽,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恰坝洝笔枪糯囊环N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潭中氣氛:幽深冷寂(孤凄悲涼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靈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結合起來,寫出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這是作者被排擠、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封建社會中進步文人的痛苦心情(寓情于景也)
同類寓情于景的作品還有:
。ㄈ┢肺段恼聦懢笆址
“移步換景” 正面與側面。 “動”與“靜”。 “對比”與“烘托”。 中的“景”與“情”。 “鏡頭”與“畫面”。 “樂”與“凄”
移步換景:
先聞其聲,后見其形,“移步換景”的寫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點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風景影片
正面與側面:
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里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風的時候,用樹枝飄向一邊表示風一樣,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面描寫。
動、靜相結合(情景交融)
先描出生動的畫面,再加上擬人化的手法。先寫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潭底石頭上印著清晰的魚影兒,這是靜止的畫面;忽然,一些魚飛快地竄往遠處,一會兒游到這兒,一會兒游到那兒,非常活躍,這是活動的畫面。這些魚兒,又好像跟游人同樣的快樂,這是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加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會感到快樂似的。
。ㄋ模┛偨Y全文
小石潭——幽深冷寂:寂寥無人
如此佳景,卻無人賞識,真正是“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而寂寞讓她如此美麗!柳宗元探山訪水,“尋尋覓覓”,覓得如此佳境,卻發(fā)現(xiàn)她是如此“冷冷清清”,聯(lián)想到自己的處境遭遇,更不免“凄凄慘慘戚戚”了!
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后被貶職,心中憤懣難平,試圖借助山水來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美麗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暫時忘記愁苦,但這種快樂終究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不期然地流露出來。
被棄的小石潭:寂寥凄清
被貶的柳宗元: 憂傷憤懣
觸景生情,借景抒情。
形似寫景,實則寫心。
《小石潭記》教案12
一、導入新課
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請學生說說詩歌展現(xiàn)了怎樣的一種景象?體現(xiàn)了詩人當時怎樣的心境?(被貶永州時所寫——空曠冷寂,寂寥無人 ; 憂憤寂寞,孤傲高潔)初步感受詩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點,引入課文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賞讀課文
聽課文朗讀錄音,學生思考:作者圍繞小石潭主要寫了哪些景物?體現(xiàn)了景物什么特點?作者寫此文時又是怎樣的一種心境?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1、學生自由誦讀課文,勾畫出與作者心境相關的有關景物描寫的語句。(結合朗讀、背誦)
。1)水——清:水尤清冽 全石以為底 皆若空游無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石——奇: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3)樹——茂: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4)魚——歡: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2、體會作者心境,引導學生抓住關鍵性語句:
。1)心樂之
。2)似與游者相樂
。3)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小結:小石潭(景)——幽靜
作者心境(情)——幽深冷寂:孤凄悲涼。
如此佳景,卻無人賞識,真正是“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而寂寞讓她如此美麗!柳宗元探山訪水,“尋尋覓覓”,覓得如此佳境,卻發(fā)現(xiàn)她是如此“冷冷清清”,聯(lián)想到自己的處境遭遇,更不免“凄凄慘慘戚戚”了!
3、問題探究: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結合介紹作者當時的境遇:
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后被貶職,心中憤懣難平,試圖借助山水來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美麗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暫時忘記愁苦,但這種快樂終究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不期然地流露出來。
被棄的小石潭:寂寥凄清——被貶的.柳宗元: 憂傷憤懣
觸景生情,借景抒情。形似寫景,實則寫心。
三、再次感知
齊讀課文,再現(xiàn)作者筆下的景,感受作者心中的情。
四、試背課文
1、結合這篇游記散文的寫作順序(移步換景)進行背誦指導:
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我們來作一個填空題吧:
小石潭 潭中 小潭 潭中
2、背誦向導:
從小丘-隔-聞-如鳴珮環(huán)-心-伐—下-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
—坻-嶼-嵁—巖—青樹—蒙絡—參差……
潭中魚-皆若-日光-影-佁然-俶爾-往來—似與……
潭西南-斗折-明滅—其岸勢—不可……
坐潭上-四面-寂寥-凄神-悄愴-以其境-不可—乃……
同游者……
五、當堂練習
2、詞類活用
1.從小丘西行……:
2.下見小潭:
3.皆若空游……:
4.日光下澈:
5.斗折蛇行:
6.其岸勢犬牙差互:
7.四面竹樹環(huán)合:
8.心樂之:
9.近岸:
10.似與游者樂:
11.凄神寒骨:
《小石潭記》教案13
知識能力:
1.熟讀課文,理解課文中重點字詞的含義。
2.理解作者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怨憤抑郁的心情。
教學重點:
掌握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中國文人有一句話說:一山一水真朋友,一花一鳥好兄弟。文人在失意郁悶時寄情山水,唐代有一位作家,他曾經被貶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馬,在此期間寫下了一組著名的山水游記《永州八記》,他就是柳宗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永州八記》之一的《小石潭記》。
二.作者及文體簡介.
出示柳宗元簡介,并指名學生讀。
三.朗讀課文,感知文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學習重要字詞的含義。
2.聽錄音朗讀,感受作者描寫的情境。
。.學生模仿朗讀,注意語調的變化。
四.知與不知試試看.
。.解釋下列括號內字詞的意思。
水尤(清洌) 往來(翕乎) 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說說課文中"以"、"為"的不同含義。
全石以為底 全石以為底
卷石底以出 為坻為嶼
以其境過清 為堪為巖
五.臨潭觀景悅心情.
1.小組合作探究.
、耪n文中哪些句子寫石,哪些句子寫水清,找出相關句子,并說明理由。
⑵.文章一開頭,作者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觀魚時與游者樂,可是坐潭后,竟悄愴幽邃,這“一樂、一凄”,矛盾嗎?為什么?
⑶、一切景語皆情語,小石潭的景與情如何統(tǒng)一的?
。、學生交流,解決問題。
3、教師小結。
六.寄情山水抒真情。
1.選擇你喜歡的段落進行背誦比賽。
。.作業(yè):任選一處景致把它寫成一篇短文。
《小石潭記》教案14
教學目標:
1、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文言文,積累文言詞語。
2、學習作者對自然景物入微地觀察和細致地描摹的能力。
3、體會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凄悲涼的心境。
教學重點:
1、對精彩語段的品讀
2、感受大自然的美,提升對美的鑒賞能力
課前準備:
1、查找相關資料
2、朗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借助工具書通譯全文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展示風景圖片(配樂)
二、課前準備情況檢查及交流。
作者及.寫作背景、小石潭美景等。
三、朗讀:
范讀(學生聽)→自由放聲朗讀→學生個別讀→互讀(找自己喜歡讀)→齊聲讀
四、譯文(四人小組邊讀邊譯)
、僬洸荒芙忉尩淖衷~。
、诎炊温渫ㄗg全文。
五、整體感知:
、僬f說課文游覽的順序是什么?
、诒疚谋磉_作者什么情感?
明確:A、發(fā)現(xiàn)小石潭(聞聲→見形)--
潭中景物(水→石→樹→魚)--
小潭源流(溪身→岸勢)--
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或:游覽順序
B、借景抒發(fā)在寂寞處境中的悲涼凄苦的情感。
六、品讀賞析:(找喜歡的句子讀,并說說為什么)
、胖鸩揭龑В
觀察入微、描寫細膩、語言生動(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景致幽靜。
⑵學生質疑。
七、小結及實踐:
在這篇游記中,作者以細致地觀察,精美的語言,描寫小石潭的幽靜并將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感情融入了景物之中。
1、選擇一處自己喜愛的景物,寫一篇抒情散文
2、進一步鞏固背誦
美麗的大自然是改變我們心境的最好地方,如果我們感覺有些疲倦,如果我們感覺心情有些煩悶,我們不妨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大自然是我們人類最好的朋友。(圖片背景音樂)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永州的小石潭看看,那兒曾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去過的地方。
《小石潭記》教案15
教材分析及設計思路
《小石潭記》是一篇寫景優(yōu)美,意境豐富,情感復雜的古代記游散文。設計這篇教案,我本著重視學生積累,提高學生能力的原則,把朗讀作為課堂的主線,通過不同方式的朗讀,達到背誦、明意、感悟的目的。文言文教學,詞語積累仍然是關鍵的一部分,所以我的設計中有課內、課外三項積累訓練,以對學生的基本知識加以鞏固;能力方面,除了朗讀能力,還注重理解能力、鑒賞能力、語言表述能力和動手能力,讓學生說大意、談感受、寫體會,希望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更好地提高多方面的技能。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背景資料。
2、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實詞與虛詞,掌握其音與義,了解常見的文言句式特點,從而理解作品的`內容和藝術手法。
3、加強誦讀能力的培養(yǎng)。
4、體會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過程與方法:
1、反復朗讀,感受語言,背誦。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理解作者悲涼凄苦的心境。
2、學會欣賞山水景色之美,陶冶美好的情操。
教學重點
1、加強誦讀能力的培養(yǎng)。
2、體會游記散文借景抒情的特點。
難點突破:
理解作者在貶謫期間孤獨悲涼的心境,以及寄托于山水間的情感。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文朗讀錄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疏通課文大意,暢談讀后感受(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賞讀課文,體會寫法;對比朗讀,感悟心情。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檢查重點字音、詞語的掌握。
2、抽查背誦。
二、互動探究
1、討論美景,體會寫法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選一種景物進行賞析,分析文中是如何描寫的,并歸納出其特點。(小組交流、討論,老師引導、點撥)
共同明確:
、偎。 “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未見其形,先聞其聲寫出了清脆的流水聲。作者此時也一定是驚喜萬分。(重
音字落在“聞”上,忽然聽見水聲,讀出驚喜之情)!八惹遒
為底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八惹遒秉c落在
“尤”字,也正面寫出了水——清(板書)
②石—奇“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四個“為”字短語形象地寫出了石的千奇百怪(語調應注意抑揚頓挫,讀出一種欣喜之感)。
、蹣洹!扒鄻浯渎山j搖綴,參差披拂” !懊山j搖綴”這四個字,精確的刻畫了樹的美(語調應平緩,語速要慢)。
④魚—樂 。“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扳弧钡摹皞m爾”“翕忽”惟妙惟肖地寫出了魚的情態(tài)——“樂”,也側面寫出了水之清。(讀時要注意“樂”是寫魚,也是寫人的心境,語調應是“魚與人嬉戲”的趣味感)。??作者綜合運用了先聲奪人、比喻、排比、正側面描寫相結合、動靜結合移步換景等手法,為我們勾勒了小石潭優(yōu)美的景色。
2、體會感情面對小石潭這秀麗奇特的自然風光,作者為什么又感到“悄愴幽邃”這是為什么呢?(板書:樂凄)
因為這個小石潭四周都是密密的竹子和樹木,非常寂靜,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所以作者感覺到神色凄涼,寒氣透骨。
前面小石潭的美景讓作者感到歡悅,現(xiàn)在卻又使他感到“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歡悅——凄楚這種感情變化?(請結合作者寫作背景來理解)
學生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明確:“一切景語皆情語”,柳宗元因政治原因被貶到永洲,一貶就是十年,政治的失意使他不得不寄情山水,但眼前的景色即使再美,也不能真正解除他心中的憂愁,因為他是一個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憂國憂民的偉大的文人,他時刻牽掛著的是天下的黎民百姓,他怎能有心情來盡享這大自然的美景呢?
。ò鍟杭那樯剿
三、學習小結
。1)內容小結:課文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作者描寫小石潭的石、水、魚、樹木;著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氣氛,借景抒發(fā)了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痛苦的情感。
。2)方法歸納:游記里各種描寫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寫作,精煉的語言,都值得我們借鑒。
四、指導背誦
欣賞這么優(yōu)美的景色,難道你不想讓這些優(yōu)美的文字印入你的腦海嗎?下面就請你挑選出你最欣賞的文段來背誦,看誰背得快,背得多,計時(檢查兩三人)
五、教師總結
《小石潭記》是一幅寂靜清幽的圖畫,也是一首抑郁憂傷的古典樂曲,更是一篇讓我們難以忘懷的優(yōu)美篇章。
六、作業(yè)布置
1、小石潭在當時稱不上美景,也算不上勝地,只是一個不見經傳的小潭,經柳宗元妙筆生花,現(xiàn)在已經成為名勝古跡.發(fā)揮你的想像力,假如你和朋友一起去游覽,將你看到的風光運用本文學到的描寫景物的方法,描寫出來,不少于200字。
2.觀察你上學路上的景色,用移步換景或定點特寫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小石潭記
。谠
石——奇
樂水——清寄情山水凄 魚——歡
【《小石潭記》教案】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教案04-11
小石潭記教案12-22
[精選]小石潭記教案06-10
《小石潭記》教案11-15
小石潭記教案06-08
《小石潭記》教案設想04-19
小石潭記教案課件03-26
柳宗元小石潭記教案03-26
柳宗元 小石潭記 教案03-22
《小石潭記》教案(人教版)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