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石潭記》文言實詞
《小石潭記》記敘了作者游玩的整個過程,以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發(fā)了作者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感情。
古今異義
1.小生:古義:年輕人。(崔氏二小生)今義:戲曲藝術(shù)中的一種角色。
2、去:古義:離開。(乃記之而去)今義:前往,到某處。
3.聞:古義:聽到、聽聞。(聞水聲)今義:用鼻子嗅氣味。
4.居:古義:停留。(不可久居)今義:住。
5.布:古義:映,顯現(xiàn)。(影布石上)今義: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6.許:古義:用在數(shù)詞后表示約數(shù),數(shù)目不確定,等同于現(xiàn)今口語中常說的:“左右”“上下”。(潭中魚可百許頭)今義:允許、準許。
7.佁(yǐ)然:古義:呆呆的樣子。(佁然不動)今義:靜止的樣子。
8.清:古義:凄清;冷清。(以其境過清今義)今義:清晰,清凈等。
9.以為:古義:作為(全石以為底)今義:認為等。
一詞多義
1.可:(1)大約。表示估計數(shù)目。(潭中魚可百許頭)(2)可以,能夠。(明滅可見;不可久居)
2.從:(1)介詞,自、由。(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跟隨。(隸而從者)
3.清:(1)形容詞,清澈。(水尤清冽)(2)形容詞,凄清。(以其境過清)
4.差:(1)形容詞,長短不一。參差不齊(參差披拂)(2)動詞,交錯。(其岸勢犬牙差互)
5.見:(1)通“現(xiàn)”,出現(xiàn)。(才美不外見)(2)看見,動詞。(明滅可見)
6.樂:(1)以…為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心樂之)(2)逗樂。(似與游者相樂)
7.以:(1)介詞,因為。(以其境過清)(2)連詞,而。(卷quan石底以出)(3)介詞,用把。(全(quán石以為底)
8.而:不譯,(1)表承接關(guān)系。(乃記之而去)(2)表并列關(guān)系。(隸而從者)(3)表修飾關(guān)系。(潭西南而望)
9.游:(1)游動。(皆若空游無所依)(2)游覽。(同游者)
10.環(huán):(1)玉環(huán)。(如鳴佩環(huán))(2)環(huán)繞。(四面竹樹環(huán)合)
11.為:(1)動詞,作為。(卷(quán)石以為底)(2)動詞,成為。(為巖)
詞類活用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詞作方位狀語,向西。
2.下見小潭。下:方位名詞作動詞,向下。
3.皆若空游無所依。空:名詞作狀語,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下。澈 :形容詞作動詞,照到。
5、俶爾遠逝。遠:形容詞作狀語,向遠處。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詞作狀語,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詞作狀語,像北斗七星一樣。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
8.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
9.凄神寒骨。凄:使動用法,使…凄涼。寒:形容詞作使動用法,使…寒冷。
10.如鳴佩環(huán)。鳴:使動用法,使…發(fā)出聲音。
11.心樂之。樂:意動用法,感到快樂。
12.隸而從者。隸:名詞作動詞,作為隨從。從,跟從。
13. 似與游者相樂。樂:形容詞作動詞,逗樂。
14.近岸。近:形容詞用作動詞,靠近。
15.潭中魚可百許頭。可:形容詞作量詞,大約。
特殊句式
倒裝句:
1.如鳴佩環(huán)(正確語序:如佩環(huán)鳴) 好像人身上的佩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
2.全石以為底(正確語序:以全石為底) 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確語序:石底卷以出) 石頭從水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
修辭手法:
1.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比喻) 聽到水聲,好像人身上的佩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
2.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擬人) 往來輕快敏捷的樣子,好像在與游人相互逗樂。
3.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 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互相交錯,不能知道它的源頭。
省略句:
1.乃記之而去。(省略主語“我”) 于是記下這番景致便離開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語“小溪”) 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前行那樣彎曲。
3.以其境過清。(省略主語“我”)我因為它的環(huán)境過于凄清。
4. 心樂之。(省略主語“我”)我心里感到很高興。
虛詞用法
而
(1)不譯,表承接關(guān)系。(乃記之而去)(2)不譯,表并列關(guān)系。(隸而從者)(3)不譯,表修飾關(guān)系。(潭西南而望)
實詞用法
。1) 古今異義.
去:(古)離開 (今)前往,到某處
怡然:(古)靜止不動的樣子 (今)癡呆或深思的樣子
小生:(古)年輕人 (今)戲曲藝術(shù)中的一種角色
。2) 一詞多義
以:①全石以為底(介詞,用)
、诰硎滓猿觯ǔ薪,“而”不譯)
、垡云渚尺^清(介詞,表原因)
為:①全石以為底(動詞,當“作為”講)
、跒檑,為嶼,為堪,為巖.(動詞,“成為”)
清: ①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詞,清澈)
②以其境過清(形容詞,冷清)
可:①潭中魚可百許頭(副詞,大約)
、诓豢芍湓矗ㄖ鷦釉~,能夠)
差:①參差披拂(形容詞,長短不一)
、谄浒秳萑啦罨ィ▌釉~,交錯)
拓展閱讀:《小石潭記》寫作特色
特色
1.移步換景
作者在移動變換中帶領(lǐng)我們領(lǐng)略各種不同的景致,具有極強的動態(tài)的畫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講述了發(fā)現(xiàn)小潭的經(jīng)過,充滿了懸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漸在人們面前展開一幅美妙的圖畫。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寫景物時,無不滲透著自己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充滿了生機,卻無人賞識。而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過于清冷的環(huán)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強烈的比襯,有力地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xiàn)實的不滿。
3.情感濃重復雜
本文抒情上偏向于濃墨重彩,情感強烈,或撫今追昔,或傷時感懷,或心憂家國,或思親念舊,以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打動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特點
一、本文寫景,按游覽觀察的順序,非常自然:循聲而入發(fā)現(xiàn)小石潭,環(huán)顧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圍環(huán)境,觀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魚,遠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后寫離開小石潭的情景。
二、抓住景物特征,精細生動地描繪
寫小石潭,處處從“石”字落筆,又表明了它的小面奇秀。
從聽覺、視覺和感受等多角度地描繪!奥勊,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此文開筆就有聲有感。未見其潭,先聞其聲,游興被激發(fā)了。“水尤清!薄扒鄻浯渎薄叭展庀聫,影布石上”“明滅可見”,景物的色彩、光線的明暗變化真切而清麗。
寫景,動靜交錯。聲,是動態(tài)的,石,是靜態(tài)的,“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又是動態(tài)的,魚兒忽靜忽動,溪水若靜實動,這畫面給人以很深的感知度。
寫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讀者領(lǐng)受著這畫卷的美又對作者寄予深深的敬意與同情。這就是藝術(shù)的感染力。
三、文筆簡練,前后照應,結(jié)構(gòu)緊湊
寫潭,處處透出了潭水的清洌,有很高的透明度,寫環(huán)境氣氛又處處透出這里的寂寥、幽邃。前后照應渾然一體。全文不滿200字卻詩情畫意融為一體,所以說這篇記是柳宗元山水游記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山水游記中的精品。
四、側(cè)面描寫,烘托景色。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運用側(cè)面描寫,“皆若空游無所依”寫出小石潭水清澈見底、清洌可鑒的特點。
《小石潭記》寫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因擁護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貶為永州司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過對景物的具體描寫,抒發(fā)自己的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思想感情,成為后世寫作山水游記的楷模。此間共寫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記,后稱《永州八記》。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記》中作者這樣記述當時的心情:“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小石潭記》中景語即情語,“悄愴幽邃,凄神寒骨”處的描寫,情景交融,很好地說明了這一問題!缎∈队洝吩}為《至小丘西小石潭記》,選自《柳河東集》第29卷(中華書局1974年版)
柳宗元貶官之后,為排解內(nèi)心的憤懣之情,常常不避幽遠,伐竹取道,探山訪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異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澗紛至沓來,美不勝收!妒嫉梦魃窖缬斡洝放c《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并稱為《永州八記》。
【《小石潭記》文言實詞】相關(guān)文章:
《小石潭記》的文言知識01-31
《小石潭記》文言知識09-01
《小石潭記》文言知識總結(jié)02-02
《小石潭記》文言文09-27
《小石潭記》的文言文04-10
《小石潭記》文言文翻譯03-28
《小石潭記》文言文(15篇)09-28
文言文《小石潭記》原文及譯文01-29
《小石潭記》01-20
《小石潭記》文言文(匯編15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