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原文及翻譯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下面是應屆畢業(yè)生網(wǎng)小編Lynn整理相關內容資料。(更多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yè)生網(wǎng))
【原文】
《涼州詞二首》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譯文】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云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里,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突厥首領來到中原求和親,北望自己的領土,看到了邊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經(jīng)多次在此殺馬登臺祭祀,然后興兵犯唐,頗有幾分躊躇滿志。
但現(xiàn)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絕,不肯與突厥和親,此次中原之行只好無功而返。
【注釋】
⑴涼州詞:又名《出塞》。為當時流行的一首曲子《涼州》配的唱詞。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詞》載有《涼州歌》,并引《樂苑》云:“《涼州》,宮調曲,開元中西涼府都督郭知運進。”涼州,屬唐隴右道,治所在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
、七h上:遠遠向西望去。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河”一作“沙”,“遠”一作“直”。
、枪鲁牵褐腹铝懔愕氖叺某潜。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于七尺或八尺(約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帶。羌笛是羌族樂器,屬橫吹式管樂。何須:何必。楊柳:《折楊柳》曲。古詩文中常以楊柳喻送別情事!对娊(jīng)·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啥龋捍档竭^。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蕟斡冢汗糯鷮π倥L的稱呼,此指突厥首領。拂云堆:祠廟名,在今內蒙古五原。
、藖恚赫Z助詞,無義。
(8)春風:某種溫暖關懷或某種人間春意春象
【詩人介紹】
王之渙是盛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以《登鸛雀樓》這篇而經(jīng)典詩作膾炙人口,家喻戶曉。
王之渙現(xiàn)存生平資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遷居至絳州(今山西新絳縣),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縣令李滌將三女兒許配給他。因被人誣謗,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滅裂黃綬。夾河數(shù)千里,籍其高風;在家十五年,食其舊德。雅談圭爵,酷嗜閑放。”。后復出擔任文安縣尉,在任內期間去世。
王之渙“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寫詩,多引為歌詞,常與王昌齡、高適等詩人互相唱和,名動一時。他尤善五言詩,以描寫邊塞風光為勝,是浪漫主義詩人。靳能《王之渙墓志銘》稱其詩"嘗或歌從軍,吟出塞,曒兮極關山明月之思,蕭兮得易水寒風之聲,傳乎樂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現(xiàn)存僅有六首絕句,其中三首邊塞詩。[1]他的詩以《登鸛雀樓》、《涼州詞》為代表作。章太炎推《涼州詞》為“絕句之最”:“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王之渙《涼州詞》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07-07
《涼州詞》王之渙古詩原文翻譯及鑒賞08-04
王之渙古詩《涼州詞》原文翻譯以及賞析08-30
王之渙涼州詞原文及賞析09-19
涼州詞王之渙原文及賞析07-18
王之渙涼州詞賞析翻譯10-25
涼州詞王之渙全文翻譯01-22
涼州詞古詩原文王之渙05-15
王之渙《涼州詞》翻譯古詩賞析10-16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原文及翻譯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