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王維詩

        時間:2023-11-03 17:25:57 王維 我要投稿

        王維詩合集(20篇)

          王維詩1

          摘 要:“中和之美”是中國古代詩歌美學(xué)的重要審美范疇之一。王維的詩處處洋溢著“中和之美”。具體體現(xiàn)在他對儒家“溫柔敦厚”詩教的奉行。其詩歌在情感的抒發(fā)上“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在文辭上體現(xiàn)出“文質(zhì)彬彬”的特點。其詩在反映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上契合了道家“天人合一”審美理想,創(chuàng)造了和諧的詩境。

          關(guān)鍵詞:王維 詩 中和之美

          一、“中和”含義與王維詩

          “中和之美”是中國古代藝術(shù)的重要審美原則。“喜怒哀樂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和”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人們奉行中庸之道,即做事情要適中,無偏無頗。儒家的“中和”強調(diào)要把握一定的度,一定事物要保持自己質(zhì)的數(shù)量界限。由儒家哲學(xué)引申到美學(xué)就產(chǎn)生了 “中和之美”的審美標準。《禮記》中說:“溫柔敦厚,《詩》教也。”要求文學(xué)內(nèi)容要符合溫柔敦厚的儒家詩教。思想感情要發(fā)乎情,止乎禮!皽厝岫睾瘛本唧w表現(xiàn)在作品中就是,感情的抒發(fā)上要蘊藉含蓄,深婉委曲!墩撜Z》對《詩》的評價中提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這三點正是“中和之美”的重要標準。此外孔子在對文辭的要求上提出了 “文質(zhì)彬彬”!百|(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薄拔馁|(zhì)彬彬”所達到的和諧均衡的狀態(tài)正是“中和之美”對內(nèi)容與形式的要求。道家中也講究“中和”:“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钡兰摇爸泻汀眰(cè)重于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上,著重強調(diào)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tài)。

          “中和之美” 的審美標準形成之后對后世的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從屈原的委婉勸諫到陶淵明的淡泊人生處處洋溢著“中和之美”。王維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中和之美”。《中和之美――論王維詩的主旋律》一文將“中和之美”界定為王維詩的主旋律。清人趙殿成評王維的詩歌:“右丞……故其為詩,真趣洋溢,脫棄凡近,麗而不失之浮,樂而不流于蕩,即有送人遠適之篇,懷古悲歌之作,亦復(fù)渾厚大雅,怨尤不露!蓖蹙S詩在情感的表達上較含蓄,體現(xiàn)了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在文辭內(nèi)容上則是“文質(zhì)彬彬”,內(nèi)容和形式的結(jié)合恰到好處。此外,王維田園山水詩把人與自然的和諧表現(xiàn)到了極致。符合道家界定的“中和”審美范疇。

          二、王維詩的溫柔敦厚

          王維出生于一個世代為宦的家庭,從小就受著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熏陶。受儒家溫柔敦厚思想的影響,王維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因此其詩中情感的表達含蓄蘊藉,平和中正!巴跄υ懺姡瑴喓耖e雅,覆蓋古今!

          (一)樂而不淫

          樂而不淫,指快樂而不過分,歡樂卻有節(jié)制。自古以來閨情詩最易寫得沉溺于歡愉,流于浮靡。而王維的詩即便是涉及風(fēng)情的,也不會過分艷冶。由于王維的發(fā)乎情、止乎禮,他的閨情詩顯得委婉含蓄,如《早春行》:“紫梅發(fā)初遍,黃鳥歌猶澀。誰家折楊女?弄春如不及。……憶君長入夢,歸晚更生疑。不及紅檐燕,雙棲綠草時。”這首詩感情上的表露上比較內(nèi)斂,美好卻不艷麗。一般意義上的閨情詩往往比較凄美、香艷,而王維詩則顯現(xiàn)出一種淡淡的美。

          另外,游樂、宴飲的詩常常突出宴會的熱鬧、歡樂場面,極盡渲染游樂的歡樂氣氛。然而在王維的這類詩中,詩人卻似淡化了歡樂的情調(diào),增添了淡雅和情致,這正是樂而不淫的表現(xiàn)。例如,《從歧王夜宴衛(wèi)家山池應(yīng)教》:“座客香貂滿,宮娃綺繩張。澗花輕粉色,山月少燈光。積翠紗窗暗,飛泉繡戶涼。還將歌舞出,歸路莫愁長!边@是詩人寫與歧王李范在衛(wèi)家山池宴飲的詩。詩歌開篇寫了場面的熱鬧、歡樂,但接著就將視野從宴會移至自然,用自然的清幽來淡化宴會的繁華。青翠的山和清涼的瀑布正好添加了冷寂的氣氛。于是不過于歡樂,也不至于冷漠,而是恰到好處。

          (二)哀而不傷

          傷春悲秋、遲暮之感是種哀,友人遠行亦有哀。哀之深自然會有所傷感?墒峭蹙S的詩寫哀景哀情都會注意調(diào)和,不會過分傷感。這種哀而不傷的格調(diào)在《秋夜獨坐》中表現(xiàn)得比較明顯!蔼氉p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白發(fā)終難變,黃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惟有學(xué)無生!痹娙烁袊@歲月流逝,功名難成。清冷的秋雨中果實時有凋落,孤寂中,燈光、蟲鳴都顯凄清、愁苦。但他將這種情感壓制了下去。佛的力量讓他解脫,詩以平和的方式收了尾。

          在古代交通不便利,每次分別都難以重聚,所以送別詩最傷感。而且,分別很多時候可能是因為遭受貶謫,或者仕途不順回家鄉(xiāng)。這種情況的.送別詩離情更凄慘。而王維在寫送別詩時將情感處理得恰到好處,既表現(xiàn)出對友人的同情理解,又進行勸慰,使氣氛不至于過于悲傷。如《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h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詩稱綦毋潛是真正的英才,之所以不被采用,是時運不濟。也讓友人感受到有他這么一個知音,是他的精神支撐。詩在王維的筆下變得充滿溫暖,充滿希望。類似的還有《送孫秀才》。“孫秀才蓋客于京師,遨游諸王之間,不得意而歸者!痹娭幸浴皻w期遠復(fù)賒”相慰藉!耙曈柚畾w期尚遠而遲緩不可必者,不猶愈乎?其慰藉之意深矣!蓖蹙S這類送別詩,反映了詩人溫厚寬廣的胸懷以及對友人真摯的關(guān)懷。

         。ㄈ┰苟慌

          溫柔敦厚的詩教另外一個體現(xiàn)就是怨而不怒,即心有不滿,但能控制,不使之發(fā)展成為憤怒。王維的生活前期,正值開元盛世,加之他也出生在仕宦之家,希望謀得功名一展才華抱負,也官至右拾遺。但張九齡罷相后政治趨黑暗,王維不愿與李林甫同流合污,又無力與之抗爭。統(tǒng)治者不能任人唯賢,詩人心中有所埋怨。但儒家的訓(xùn)教,要求委婉勸諫。詩人的這些怨憤與不滿沒有在他的詩中明顯地顯露出來,而是委婉地訴說,或借用一種自責(zé)、自嘲的方式表露出來,如《早秋山中作》:“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守故籬。”明明是政治的黑暗讓賢明的人才無處立身,詩人卻說是自己沒有才華;讓人在他的謙虛中感受到他的苦衷,在他的自嘲中感受他的悲辛。王維在《與魏居士書》中寫道:“我則異于是,無可無不可。可者適意, 不可者不適意。君子以布仁施義,活國濟人為適意,縱其道不行,亦無意為不適意。苛身心相離,理事俱如,則何往而不適。”這種通達、樂觀的思想境界使得王維能夠放下官場的得失,享受自然。 (四)文質(zhì)彬彬

          王維詩在文辭內(nèi)容上“文質(zhì)彬彬”“文質(zhì)參半”,符合儒家“中和”“中庸”的審美理想!拔馁|(zhì)彬彬”體現(xiàn)了中庸思想,也就是不主張偏勝于文,亦不主張偏勝于質(zhì),當不偏不倚!拔馁|(zhì)彬彬”是唐詩的主流審美形態(tài),強調(diào)文質(zhì)并重。王維詩作中也體現(xiàn)了這一點。

          王維的詩旨趣高雅與他個人的高尚情操是密不可分的。詩文的高潔是源于內(nèi)在的高潔。王維常以禪入詩,有豐富的文化意蘊。這是因為他年少時就受到母親的影響崇佛,到了晚年更是一心向佛,已經(jīng)具備了佛家的內(nèi)在底蘊,所以禪韻體現(xiàn)在其詩作中是自然而然的。詩人在《輞川集》中表現(xiàn)的就是以禪境入詩,如《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充滿禪韻。

          另外王維詩歌洋溢著高潔之美,他的詩歌取材高雅,語言也清新脫俗。王維對高潔之美的追求,時時體現(xiàn)在他的詩作中,如他的《西施詠》與《洛陽女兒行》,表面是閨情詩實則是寄寓著他對寒士不受重用的不平。另外王維的詩常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他常常在詩中寫雨、雪等,創(chuàng)造了一種潔凈的美。王維清雅的文人情趣,達到了文與質(zhì)的和諧、內(nèi)在與外在的統(tǒng)一。

          三、王維詩的和諧意境

          道家的“中和”著重強調(diào)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集中表現(xiàn)為“天人合一”。山水田園詩顯示出人們與大自然的親近。而且詩人往往在大自然中獲得啟示,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和諧之境。王維尤為擅長山水詩,所以他的詩正和大多的山水田園詩一樣,創(chuàng)造了和諧的美。如《山居秋暝》展現(xiàn)出一幅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美好、融為一體的畫面,創(chuàng)造出人與山水的和諧之境。

          道家的自然山水觀強調(diào)“法自然”。佛家為排除雜慮,也希望遠離塵世。王維一生與佛教結(jié)下不解之緣,在山水詩的創(chuàng)作中將佛理與山水融為一體,追求“天人合一”,強調(diào)人與人、人與自然關(guān)系和諧,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道家的自然觀。

          王維后期詩歌呈現(xiàn)出一種和諧的境界,沒有塵世紛擾、爭斗、沖突,只有勤勞、善良、友愛、和睦!耙袄夏钅镣,倚杖候荊扉”(《渭川田家》),“輕舟迎上客,悠悠湖上來。當軒對樽酒,四面芙蓉開”(《臨湖亭》)!霸谠娙恕汀男膽B(tài)觀照下的社會生活,似乎是人人都在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勞作、和睦相處,沒有一絲一毫的爾虞我詐和剝削壓迫,真正是《桃源行》中所描繪的超越塵世的世界。詩人所描繪的社會生活不僅是儒道兩家所追求的理想的大同社會生活圖景,也是佛教七寶蓮臺瓊樓蓮花極樂世界的縮影。”

          參考文獻:

          [1]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書店,1987.

          [2] 張松茹.中國詩歌美學(xué)[M].吉林:吉林大學(xué)出版社,1994.

          [3] 楊伯峻. 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xx.

          [4] 饒尚寬.老子[M].北京:中華書局,20xx.

          [5] 丁武.中和之美――王維詩的主旋律[J].美與時代,20xx(6).

          [6] 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

          [7] 梁瑜霞,師長泰.王維研究[M].鎮(zhèn)江:江蘇大學(xué)出版社,20xx.

          王維詩2

          兩首《雜詩》

          王維

          (一)

          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

         。ǘ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1)這兩首詩的抒情主人公、寫作角度明顯不同,請簡要分析。(4分)

         。2)從語言方面分析這兩首詩的特點。(4分)

         。1)這兩首詩的抒情主人公、寫作角度明顯不同,請簡要分析。

          答:詩(一)是家里人(或女方)詢問船家是否有離家人(或男方)的來信;詩(二)是離家人(或男方)詢問家中情況(或變化)(4分)

         。2)從語言方面分析這兩首詩的特點。

          答:這兩首詩純用白描手法,語言淡到了極點,詩味反而更醇厚。從問句中可見其對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4分)

          閱讀練習(xí)二:

          1.兩首詩的抒情主人公、寫作角度明顯不同,請簡要賞析。(6分)

          2.為什么詩㈡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只寫花而不寫人?(5分)

          3.這兩首詩在語言風(fēng)格和句式運用上有什么作用?

          參考答案

          1.(6分)第一首詩從家住孟津的女方落筆,(1分)她見有船從江南來,便急不可耐地問船家,是否捎來了漂泊在江南的人的信(1分)。寫女方對男方的思念(1分)。第二首詩從男方立言,(1分)他見到家鄉(xiāng)有人來,急問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開了沒有(1分)。這是寫男方對女方的`思念,也是漂泊在外的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1分)。

          2.詩人選取典型細節(jié),用借代手法(1分),以花(或梅花寒梅)代指親人和家中的一切,問花是表達思親懷鄉(xiāng)之情(2分),這樣寫感情含蓄真切,富有情趣(2分)。

          3.語言風(fēng)格上,質(zhì)樸清新,口語入詩,平淡而雋永。句式運用上,以文句結(jié)尾,可見對親人急切的思念之情,言有盡而意無窮。

          作者:

          王維(701-761),字摩詰( ji),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濟),崇信佛教,人稱詩佛,晚年居于藍田輞川別墅,漢族。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后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后者?上е两褚褵o真跡傳世。傳為他的《雪溪圖》及《濟南伏生像》都非真跡。王維在唐詩的范疇顯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任過大樂丞、右拾遺等官,安祿山叛亂時,曾被迫出任偽職,后兩京收復(fù),降職為太子中允,復(fù)累遷至給事中,終尚書右丞。

          王維詩3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釋:

          1.雜詩:寫隨時產(chǎn)生的零星感想和瑣事,不定題目的詩。

          2.來日:來的那一天。

          3.綺窗:雕刻花紋的窗子。綺,有花紋的絲織品。

          4.寒梅:冬天開的梅花。

          5.著花:著(zhu),開放;著花,開花。

          賞析:

          詩歌一開頭,詩人以近似講話一樣的語氣,不加修飾地表現(xiàn)了一個久住他鄉(xiāng)異地的人,一旦見到自己家里的親友,欲知家鄉(xiāng)情事分外熱烈、急切的心情。那么,身在異地的異客,最想知道什么樣的事呢?最令詩中主人公親切懷想的卻是花窗前那枝梅花開了沒有。用梅花作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詩化了最普通的家務(wù)事,同時又體現(xiàn)了詩人獨鐘梅花那種清高超脫的品性。全詩質(zhì)樸平淡而詩味濃郁。

          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個久在異鄉(xiāng)的人,忽然遇上來自故鄉(xiāng)的舊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強烈的鄉(xiāng)思,是急欲了解故鄉(xiāng)風(fēng)物、人事的心情。開頭兩句,正是以一種不加修飾、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狀態(tài)的形式,傳神地表達了“我”的這種感情!肮枢l(xiāng)”一詞迭見,正表現(xiàn)出鄉(xiāng)思之殷;“應(yīng)知”云云,跡近嚕?,卻表現(xiàn)出了解鄉(xiāng)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種兒童式的天真與親切。純用白描記言,卻簡潔地將“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態(tài)、口吻等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這其實是很省儉的筆墨。

          關(guān)于“故鄉(xiāng)事”,那是可以開一張長長的問題清單的。初唐的王績寫過一篇《在京思故園見鄉(xiāng)人問》,從朋舊童孩、宗族弟侄、舊園新樹、茅齋寬窄、柳行疏密一直問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猶未盡,“羈心只欲問”;而這首詩中的“我”卻撇開這些,獨問對方: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仿佛故鄉(xiāng)之值得懷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絕非故作姿態(tài)。

          一個人對故鄉(xiāng)的懷念,總是和那些與自己過去生活有密切關(guān)系的人、事、物聯(lián)結(jié)在一起。所謂“鄉(xiāng)思”,完全是一種“形象思維”,浮現(xiàn)在思鄉(xiāng)者腦海中的,都是一個個具體的形象或畫面。故鄉(xiāng)的親朋故舊、山川景物、風(fēng)土人情,都值得懷念。但引起親切懷想的,有時往往是一些看來很平常、很細小的情事,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蘊含著當年家居生活親切有趣的情事。因此,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鄉(xiāng)的一種象征。它已經(jīng)被詩化、典型化了。因此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鄉(xiāng)之情的'集中寄托。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獨問“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邏輯的。

          古代詩歌中常有這種質(zhì)樸平淡而詩味濃郁的作品。它質(zhì)樸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實際上卻包含著最高級的技巧。象這首詩中的獨問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種通過特殊體現(xiàn)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這種技巧卻是用一種平淡質(zhì)樸得如敘家常的形式來體現(xiàn)的。這正是所謂寓巧于樸。王績的那首《在京思故園見鄉(xiāng)人問》,樸質(zhì)的程度也許超過這首詩,但它那一連串的發(fā)問,其藝術(shù)力量卻遠遠抵不上王維的這一問。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長思之的嗎?

          王維詩4

          臨湖亭

          唐代 王維

          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一作對樽酒)

          譯文

          王維乘坐著小船迎接貴賓,小船在湖上悠然開來。

          賓主圍坐臨湖亭開懷暢飲,四周一片盛開的蓮花。

          注釋

          輕舸(gě):輕便的小船。吳楚江湘一帶方言,稱船為舸。上客。尊貴的'客人。

          芙蓉:此指荷花,即水芙蓉。

          當軒。臨窗。轷。有窗的長廊。樽(zūn):盛酒的器具。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chuàng)作年代不詳。夏日某一天,作者乘舟至湖心亭飲酒賞荷。景物清新可愛,賞心悅目,作者心生歡愉,于是寫下這首詩作。

          賞析

          以摩詰之敏感與淡懷難得有此情趣盎然之作。此詩頗同《山居秋瞑》“竹喧”“蓮動”之意。然“竹喧”“蓮動”是從他人著筆,而此詩則是自我抒懷。與“上客”摯友相約湖上一游,良辰、美景、高朋,人生之快哉莫過如此。詩中最為精彩處乃最后一句,此本為唐詩小絕句之慣例,喜以收束處點綴二三意象,以達言盡無窮之效。技法眾人皆,唯如何遣詞造句則有凡圣之異!八拿妗憋@景色之開闊以見心境之敞亮。芙蓉之嫣然,映襯游客之歡顏。詩人輕松歡快之情韻傳播于辭章,使小詩亦隨之簡明單純,無甚深意揣摩,只以清新自然得一時之歡然欣悅。此類風(fēng)調(diào)甚似孟襄陽之作,世以“王孟”并稱,即多著意于此。襄陽思慮單純,酣然以樂,無幽思而多甜美。心田得此滋潤,無須深意仍能回味縈懷。稍有不同處,襄陽樂之歡暢,故而興高而采烈。摩詰思慮深沉,難得有此閑淡。因此心性,而淡然以歡并無神采飛揚之色。襄陽亦是“開軒面場圃”,但末尾仍不忘叮嚀“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可見其興致之高昂。而摩詰只一“四面芙蓉開”,點到為止,幽喜意俱在無言之中。

          王維詩5

          唐朝近三百年間誕生的大詩人如群星璀璨,若論盛唐詩人,排前三位的自然是詩仙李白、詩圣杜甫和詩佛王維。如果單從人生履歷而論,王維比起不得志而縱酒狂放的李白和顛沛流離一生的杜甫,無疑是幸福的。

          王維出身名門望族,二十一歲中進士,做過監(jiān)察御史,官至尚書左丞,這是正四品的官。年紀輕輕就在京城的郊外修了一處輞川別墅,公務(wù)之余和朋友在此詩酒流連。晚年入禪門,在此隱居和修道,過著仕隱兩得的生活。

          他年少成名,雅擅音樂,更兼繪畫,作詩屬文,一派的風(fēng)流蘊藉,從來是王公貴族座上之賓。他代表著唐詩中雅的極致,他的行為,他的詩歌中,讓你感受到的,便是那種溫文。他的詩中也會有豪氣干云的時候,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也會有士不平則鳴,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沙;也會有雄渾的'氣魄,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也會有自負,今生謬詞客,前身應(yīng)畫師但是,無論是哪一種,你從來不會在他的文字中找到那種金剛怒目似的東西,即便是不平,也表現(xiàn)得那么溫柔。

          他寫出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濟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爾一男兒,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也寫出過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唐詩最美的風(fēng)華,都在王維的詩里了。

          王維之前,早唐時節(jié),氣韻初開,萌榮稚氣,恰得清新。是時正值文體轉(zhuǎn)變:駢文雕琢迂晦,頹唐敗落,唐詩漸出,方興未艾。駱賓王、陳子昂之詩,律詩格律未全,風(fēng)韻尚澀。

          王維之后,先是盛唐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卻隱隱然開到荼蘼滋味,這時李白的詩歌狂傲恣情浪漫,澎湃糾結(jié)的人物情感在時代洪流中輾轉(zhuǎn)起伏,這矛盾追問都是時代轉(zhuǎn)變的先聲吧。藩鎮(zhèn)割據(jù)、安史之亂,各路暗流洶涌,終于澎湃而出,攪得繁華散落、氣數(shù)漸亡,卻也正是踏著亢龍有悔的天道經(jīng)緯,不用替古人擔(dān)憂,過度惋傷。

          總之,盛唐它完結(jié)了。杜甫等親歷親證者沉郁頓挫地傷時懷古是難免的了。韋莊之輩生于晚唐,無法懷想,樂得作些春水碧于天的淺見清新之語,大唐醇厚自然哀樂中道的氣韻是悉數(shù)散盡了。而李煜早期綺靡浮艷之玉樹后庭花,真真是回光返照自顧陶醉的可怖味道。

          盛唐最美的光陰,都在王維的詩里了啊。他生于盛唐最好的那一段,河清海晏,繁弦急管。他的五言律詩如出水芙蓉,似夢里偶得。看他的詩,滿心滿眼的好處難以訴說。早年的他也年少豪情過,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時局混亂沆瀣一氣而他不愿同流,于是,歸隱。他沒有憤世嫉俗感傷身世,而是溫柔敦厚,禪寂超脫。他寫閑適,隔牖風(fēng)驚竹,開門雪滿山;他寫隱居,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他寫思鄉(xiāng),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他寫離別,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他寫?yīng)毺帲盍秩瞬恢,明月來相照,他寫靜靜的秋天,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他的心是平靜的,盡管略帶失望,然而盛唐溫和敦厚豁達的底子,卻讓他哀而不傷,而不是一味沉淪,或憤慨癲狂。骨子里有平安喜樂,遭際蘊著無奈堪傷,這才能釀出言淺意深、淡泊邈遠的意象。

          李白光焰萬丈的激昂悲喜是盛唐精神之表,王維的不悲不喜的自然忘機即系盛唐情懷之里。一表一里,互為輝映,如此說來,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用來形容王維,也不為過吧。

          王維詩歌精選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雜詩》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歸嵩山作》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guān)。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觀獵》

          風(fēng)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終南別業(yè)》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fù)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漢江臨眺》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fēng)日,留醉與山翁。

          王維詩6

          雜詩·君自故鄉(xiāng)來

          作者: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釋 ①來日:來的時候。

          ②綺窗:雕畫花紋的窗戶。

          ③著花未:開花沒有?著(zhuó)花,開花。未,用于句末,相當于“否”,表疑問。

         、苓x自《王維集校注》

          翻譯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xiāng)來的,一定了解家鄉(xiāng)的人情世態(tài)。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

          賞析

          表現(xiàn)作者的情趣與傾向。詩人想念故鄉(xiāng),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歡梅花,則溢于言表。本詩信手拈來,自然天成。

          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個久在異鄉(xiāng)的人,忽然遇上來自故鄉(xiāng)的舊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強烈的鄉(xiāng)思,是急欲了解故鄉(xiāng)風(fēng)物、人事的心情。開頭兩句,正是以一種不加修飾、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狀態(tài)的形式,傳神地表達了“我”的這種感情。“故鄉(xiāng)”一詞迭見,正表現(xiàn)出鄉(xiāng)思之殷:“應(yīng)知”云云,跡近嚕?,卻表現(xiàn)出了解鄉(xiāng)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種兒童式的天真與親切。純用白描記言,卻簡潔地將“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態(tài)、口吻等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這其實是很省儉的筆墨。

          關(guān)于“故鄉(xiāng)事”,那是可以開一張長長的問題清單的。初唐的王績寫過一篇《在京思故園見鄉(xiāng)人問》,從朋舊童孩、宗族弟侄、舊園新樹、茅齋寬窄、柳行疏密一直問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猶未盡,“羈心只欲問”;而這首詩中的“我”卻撇開這些,獨問對方: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鄉(xiāng)之值得懷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絕非故作姿態(tài)。

          一個人對故鄉(xiāng)的懷念,總是和那些與自己過去生活有密切關(guān)系的人、事、物聯(lián)結(jié)在一起。所謂“鄉(xiāng)思”,完全是一種“形象思維”,浮現(xiàn)在思鄉(xiāng)者腦海中的,都是一個個具體的形象或畫面。故鄉(xiāng)的親朋故舊、山川景物、風(fēng)土人情,都值得懷念。但引起親切懷想的,有時往往是一些看來很平常、很細小的情事,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蘊含著當年家居生活親切有趣的情事。因此,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鄉(xiāng)的一種象征。它已經(jīng)被詩化、典型化了。因此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鄉(xiāng)之情的'集中寄托。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獨問“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邏輯的。

          古代詩歌中常有這種質(zhì)樸平淡而詩味濃郁的作品。它質(zhì)樸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實際上卻包含著最高級的技巧。象這首詩中的獨問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種通過特殊體現(xiàn)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這種技巧卻是用一種平淡質(zhì)樸得如敘家常的形式來體現(xiàn)的。這正是所謂寓巧于樸。王績的那首《在京思故園見鄉(xiāng)人問》,樸質(zhì)的程度也許超過這首詩,但它那一連串的發(fā)問,其藝術(shù)力量卻遠遠抵不上王維的這一問。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長思之的嗎?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边@一句看起來是問家鄉(xiāng)的情況,但詩人只是籠統(tǒng)的以“故鄉(xiāng)事”來設(shè)問,可是問什么好呢?詩人心里滿腹的問題竟然不知從何問起。于是我們可以想象詩人的躊躇,對方的詫異!皝砣站_窗前,寒梅著花未?”這一問倒令對方感到困惑,不問人事而問物事,這時梅花開沒開花?想必讀者對此也感到突兀?墒钦沁@樣一問,才是妙趣橫生,令人回味無窮。其實詩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啊。詩人想說的話,想問的問題不知從何說起,對家鄉(xiāng)的思念竟在這一個不經(jīng)意的問題之中。這是詩人留給人們的空白,讓讀者去想象。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游子形象。雖然飽經(jīng)滄桑,卻依然超然塵世保持自由心態(tài)的精神風(fēng)致。這樣詩人寫這一首詩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他是在歌頌一種雖然飽經(jīng)滄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態(tài)的人生風(fēng)范。

          王維詩7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下面是王維詩七首原文及翻譯,請參考!

          王維詩8

          其一

          厭見千門萬戶,經(jīng)過北里南鄰。

          官府鳴珂有底,崆峒散發(fā)何人。

          其二

          再見封侯萬戶,立談賜璧一雙。

          詎勝耦耕南畝,何如高臥東窗。

          其三

          采菱渡頭風(fēng)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其四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其五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其六

          桃紅復(fù)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其七

          酌酒會臨泉水,抱琴好倚長松。

          南園露葵朝折,東谷黃粱夜舂。

          王維詩9

          其一

          飽見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經(jīng)常出入北里南鄰上層社會。

          追名逐祿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發(fā)隱居者是什么人?

          其二

          有人很快就能夠封侯萬戶,在交談的當時就能得到賞賜玉璧一雙。

          這怎么能比得過歸隱躬耕南畝,怎么比得上高臥東窗的閑適生活。

          其三

          采菱泛舟體驗渡頭疾風(fēng)正吹,拄著拐杖到樹林西面看夕陽西斜。

          我就是那杏樹壇邊的漁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其四

          無論是春天秋季草木都很茂盛,夏季里高大的松樹也帶來陰涼。

          傍晚牛羊自在地回歸村頭巷中,村里的'兒童不認識官家的服裝。

          其五

          遠處的山邊橫臥著一個寂靜的小村莊,綠樹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翹起,其間正升起一縷裊裊的炊煙。

          生活在顏回那樣簡陋、艱苦的環(huán)境中,與陶潛那樣與世無爭的高士為鄰。

          其六

          桃花的花瓣上還含著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樹碧綠一片,籠罩在早上的煙霧之中。

          被雨打落得花瓣灑滿庭園 ,家童還未打掃,黃鶯啼鳴,山客還在酣睡。

          其七

          喝酒時正好遇到山泉,醉后喜歡抱琴倚靠在高大的松樹旁。

          早上到南園去摘折露葵,晚上來到東谷舂搗黃粱。

          王維詩10

          所謂盛唐氣象,并不一定意味著只能是雄渾壯麗一類。應(yīng)該說,它只是時代精神在詩歌中的表現(xiàn)。在不同的詩人那里,在不同的情況下,它的表現(xiàn)可以是千差萬別的。比如說,在李白那里可以是熱烈奔放,在王維那里可以是恬淡平和,在杜甫那里可以是沉郁頓挫。

          說盛唐詩,會遇到一個問題:什么叫盛唐氣象?這個問題很難用言語來描繪,似乎只可意會,難以言傳。這里想借用王灣的一首詩《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由達?歸雁洛陽邊。

          這是一首寫行旅思鄉(xiāng)的詩,洋溢其中的卻仍然是勃勃的生氣。特別是中間兩聯(lián),闊大開朗而又色彩絢麗,表現(xiàn)出了典型的盛唐氣象。宰相張說特意手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lián),掛在他的政事堂,要求后學(xué)者以此為標準。

          王灣的籍貫不詳。從這首詩看,好像家住洛陽一帶,但《新唐書》卷七十二《宰相世系表》“太原王氏”第二房有王灣的名字,可能也是一位祖籍山西的人士。

          我要趕緊補充一句,所謂盛唐氣象,并不一定意味著只能是雄渾壯麗一類。應(yīng)該說,它只是時代精神在詩歌中的表現(xiàn)。在不同的詩人那里,在不同的情況下,它的.表現(xiàn)可以是千差萬別的。比如說,在李白那里可以是熱烈奔放,在王維那里可以是恬淡平和,在杜甫那里可以是沉郁頓挫。

          說到盛唐詩,人們習(xí)慣于說李白、杜甫“雙峰并峙”。其實還應(yīng)該加上王維,是李白、王維、杜甫“三山連綿”。準確地說,李白、王維的作品主要創(chuàng)作于開元、天寶年間,是盛唐的產(chǎn)物;而杜甫的重要作品都創(chuàng)作于安史之亂以后,沉郁頓挫的特色也正形成于此期間,已經(jīng)由盛唐延伸向中唐去了!短圃娙偈住愤x詩十分精到審慎,選得最多的就是李、王、杜三人的詩,李白、王維各二十九首,杜甫三十九首。顯然,在選者看來,李白、王維和杜甫都處在第一擋,是一等一的大家。

          王維詩11

          曉行巴峽

         、龠x自《王右丞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下同)。巴峽,長江東流至湖北巴東縣西,巴山臨江而峙,所以叫巴峽。

          際曉〔際曉〕天剛亮。投巴峽,余春望帝京〔帝京〕指京都長安。。

          晴江一女浣,朝日眾雞鳴〔晴江一女浣(huàn),朝日眾雞鳴〕清晨,旭日東升,群雞鳴叫不已;江邊早已有女子在洗衣了。。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miǎo)行〕江面上舟船聚攏,水上人家的集市已經(jīng)開始了;遙望江岸遠山,山橋竟橫跨在樹梢之上。。

          登高萬井出,眺迥江流明〔登高萬井出,眺迥江流明〕登高遠眺,眼前一片村落涌現(xiàn);遠望江流,十分明亮。井,指村落。眺迥,遠望。。

          人作殊方語〔殊方語〕異鄉(xiāng)語言。,鶯為故國聲。

          賴〔賴〕多虧。多山水趣,稍解別離情。

          終南山

          選自《王右丞集箋注》卷七。終南山,山名,秦嶺主峰之一,在今陜西西安南。

          太乙〔太乙〕終南山的主峰,這里指整個終南山。近天都〔天都〕唐朝首都長安。,連山到海隅〔連山到海隅〕終南山連綿起伏直達海邊。隅,靠邊的地方。。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①〔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從終南山向四周環(huán)視,白云繚繞,連成一片;而山間的青靄淡淡地飄浮著,遠看若有,進入其中卻又若無了。青靄,即山嵐,青色云氣。。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意思是說,天之分野自中峰而變,壑之陰陽因氣候而異。分野,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對應(yīng)地上的州國區(qū)域,稱為分野。分野中峰變,即站在中峰,峰之兩側(cè)雖有一峰之隔,分野就變了。眾壑,指終南山眾多的山谷。。

          欲投人處〔人處〕有人居處的地方。宿,隔水問樵夫。

          漢江臨眺選自《王右丞集箋注》卷八。漢江,即漢水,源出陜西寧強北冢山,東南流經(jīng)湖北襄陽,至漢口入長江。臨眺,登高遠望。

          楚塞三湘接〔楚塞三湘接〕楚塞北臨漢水,南接三湘。楚塞,泛指楚的.邊境。三湘,湘水與漓水同源合流,而后分離,稱漓湘;合瀟水,稱瀟湘;合蒸水,稱蒸湘,總稱三湘。,荊門九派通〔荊門九派通〕楚塞西起荊門,東達九江,漢水貫穿其中。荊門,山名,在宜昌南。。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漢水浩淼,似乎要流出天地之外,眺望遠山,山色若有若無。。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遠眺漢水,水勢浩蕩,郡邑好像在水邊浮動;江水無際,浪濤起伏,遠天似乎隨波瀾而晃動。浦,水濱。。

          襄陽〔襄陽〕今湖北襄陽,在漢水南岸。好風(fēng)日,留醉與山翁〔留醉與山翁〕留下來與山翁共醉。山翁,指晉山簡。這里指當時襄陽的地方官。。

          送梓州李使君

         、龠x自《王右丞集箋注》。梓州,今四川三臺。李使君,姓李的刺史。

          萬壑樹參天〔參天〕形容樹木高聳入云。,千山響杜鵑〔杜鵑〕鳥名,又名子規(guī)。杜鵑鳴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古代詩詞曲中常借以寫別離。。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樹杪百重泉〕遠望山中飛流瀑布,好像在樹梢上傾瀉。。

          漢女〔漢女〕嘉陵江古稱西漢水,因而人們稱生活在西漢水的少數(shù)民族婦女為漢女。輸〔輸〕交納捐稅。布〔(tóng)布〕花織成的布;,是一種木本棉花。,巴〔巴〕古國名,在重慶東部。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文翁翻教授〕《漢書·循吏傳》:“文翁為蜀郡守,見蜀郡辟陋,欲誘進之,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材者遣詣京師,受業(yè)博士。又修起學(xué)官,于成都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為學(xué)官子弟,繇是大化,蜀地學(xué)于京師者,比齊、魯焉!碑斈晡奈讨问瘢粡娦姓鲾,反而實行教化。文翁,漢朝人,漢景帝時任蜀郡太守。翻,通“反”。,敢不倚先賢〔敢不倚先賢〕怎敢不效法文翁去教化當?shù)匕傩漳?敢不,怎敢不。倚,效法。先賢,指文翁。上句和這句是詩人對李使君的勉勵。。

          王維是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對自然觀察得極為細致,審美的感受又非常敏銳。他的山水詩不僅形象地描繪出山水景物,更傳達了他的感情,自然的美與心境的美完全融為了一體,創(chuàng)造出了純美的詩境。閱讀這四首詩,要多加體會。前人說王維詩作“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你認為王維這組詩中,有有畫意的詩句嗎?試找出一、二例,先用語言描述,再嘗試用畫筆表現(xiàn)。

          王維詩12

          一、教學(xué)目的:

          1、充分激發(fā)學(xué)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把握《王維詩四首》的形象,讓學(xué)生得到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精神的陶冶和審美的愉悅。

          2、以教材為例子,讓學(xué)生獲得鑒賞詩歌的方法和能力,培養(yǎng)學(xué)生的欣賞個性,提高學(xué)生的想象力、審美能力和藝術(shù)趣味,為學(xué)生終身學(xué)習(xí)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二、教學(xué)設(shè)想:

          1、選修課中的詩詞鑒賞應(yīng)區(qū)別于必修課中的詩詞教學(xué),不能再以單篇詩詞為單位組織教學(xué),而應(yīng)該根據(jù)選修教材的編排體例與特點組織教學(xué),例如基本閱讀課以一個作家為一課,教學(xué)時每一節(jié)課都應(yīng)以教材所選每一位作家的幾篇作品為單位,從整體上去把握一個作家及其作品的形象、語言、藝術(shù)技巧和思想感情等。

          2、選修課應(yīng)更積極倡導(dǎo)自主、合作、探究的學(xué)習(xí)方式,教學(xué)要有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例如“唐詩之旅”基本閱讀課共有6課,那么第一課《王維詩四首》就應(yīng)該“扶”著學(xué)生去感受合作探究,第二課《李白詩四首》則應(yīng)半“扶”半“放”,后面四課則應(yīng)大膽“放”學(xué)生去合作探究。

          三、教學(xué)方法選擇:誦讀法、方法點撥法、自主感受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xué)手段利用:印發(fā)相關(guān)資料(包括詩歌鑒賞的一般方法),多媒體教學(xué)平臺等。

          五、課時安排:第3課時(共6課時:第1課時了解有關(guān)古典詩歌的基本常識和詩人王維的生平、時代背景、作品等知識,第2課時誦讀吟詠《王維詩四首》,初步感受古典詩歌的音韻美、節(jié)奏美和意蘊美,第4課時整體把握《王維詩四首》的語言,第5課時整體把握《王維詩四首》的表達技藝,第6課時評價《王維詩四首》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教學(xué)實施過程】

         。A(yù)備鈴響后,學(xué)生齊讀《王維詩四首》,教師放映Powerpoint:《王維詩四首》形象篇。)

         。ㄉ险n鈴響,師生互致問候語)

          師:同學(xué)們,在學(xué)習(xí)新內(nèi)容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鑒賞古典詩歌的一般方法”,(放映Powerpoint:鑒賞古典詩歌的一般方法)重溫一下“溫馨提示”,(放映Powerpoint:溫馨提示:課文只是一個例子,我們要借助這個例子,掌握鑒賞我國古典詩歌的一般方法,獲得鑒賞我國古典詩歌的能力。以在同學(xué)們離開老師后,仍能時時回到這詩的王國,美美地享受其中豐盈的“滿漢全席”,獲得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精神的陶冶、審美的愉悅……)鑒賞古典詩歌的一般方法是:(放映Powerpoint,師生口述)入乎其內(nèi)(感性認識)出乎其外(理性思考),“入”要帶上兩張門票一張嘴(當然還有一顆心)——①了解有關(guān)古典詩歌的基本常識;②了解有關(guān)詩人、作品、時代背景等知識;③誦讀吟詠,初步感受古典詩歌的音韻美、節(jié)奏美和意蘊美;“出”要理性思考、收獲四寶——中國古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以及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詩人的觀點態(tài)度。今天,在前面已“入”的基礎(chǔ)上“出”,理性思考、收獲四寶之一——中國古典詩歌的形象。

          師:(一邊放映Powerpoint一邊口述)今天,我們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形象”的學(xué)習(xí)要完成三項任務(wù):①明知識——詩歌形象概述,②懂方法——詩歌形象鑒賞解密,③考考你。

          師:首先,我們來看看有關(guān)詩歌形象的知識,(一邊放映Powerpoint一邊口述)詩歌和小說、戲劇、散文三種文學(xué)體裁一樣,也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詩歌中的形象:既指敘事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更多的則是指詩歌中所描寫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園桑麻、大漠孤煙之類。試找出《王維詩四首》中的形象。(要求:全班四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各負責(zé)一首)

          生1:《積雨輞川莊作》一詩中的形象有:積雨,空林,煙火,藜,黍,東菑,水田,白鷺,夏木,黃鸝,山,詩人,朝槿,松,露葵,野老,人,席,海鷗。

          生2:我認為不是“藜”、“黍”,而是蒸藜炊黍的農(nóng)婦;“東菑”應(yīng)是指到東菑勞作的農(nóng)夫。

          師:從同學(xué)們的分析中,可歸納出《積雨輞川莊作》中的形象既有塑造的人物形象——早炊的農(nóng)婦,勞作的農(nóng)夫,又有詩人自己,更多的則是景物。那么尾聯(lián)“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應(yīng)怎么看呢?

          生3:我認為是是用典,虛寫抒情主人公。

          師:非常好,下面我們來看看第二組同學(xué)在《辛夷塢》一詩中找到的形象。

          生4:《辛夷塢》中的形象有:辛夷花,澗戶。

          生5:我認為只說“澗戶”太簡單了,應(yīng)該有山花,春草,小溪。

          師:富有想像力,象中有象,“澗戶”中所包含的形象可還有不少啊。下面,我們來看看第三組同學(xué)在《送沈子福歸江東》一詩中找到的形象。

          生6:《送沈子福歸江東》一詩中的形象有:楊柳,渡頭,行客,罟師,船槳,春色,詩人,沈子福。

          師:“詩人”和“沈子!边@兩個形象由何處看出?

          生7:我認為由“相思”和“君”看出。

          生8:我認為也可由詩題“送沈子福歸江東”看出。

          師:思維敏捷。下面我們來看看第四組同學(xué)在《觀獵》一詩中找到的形象。

          生9:《觀獵》一詩中的形象有:風(fēng)聲、角弓聲、將軍、獵物、渭城、枯草、鷹、雪、馬、新豐市、細柳營、射雕處、千里暮云。

          學(xué)生10:我認為由標題《觀獵》可知,還有詩人自己。

          師:非常好,《王維詩四首》中的形象,除《辛夷塢》一詩只有自然之景外,都包括自然之景、社會之物和人物。(一邊放映Powerpoint一邊口述)不過詩中的“景”或“物”(包括人)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景物,它們往往承載著詩人強烈的主觀色彩,蘊含著豐富的意旨,寄托著詩人復(fù)雜的情感,暗示著深刻的哲理,其客觀之“象”與主觀之“意”共同構(gòu)成了極富美感的“形象”。因此,詩中的形象又稱為意象。(一邊放映Powerpoint一邊口述)而一系列相關(guān)意象的組合,就構(gòu)成具有特定意義的意境(壯闊、開闊、深邃、深遠、幽遠、高遠、閑適恬靜、清幽、清新、自然、幽美、淡雅、安謐、平和、凄涼、迷離、朦朧等),詩人借此來渲染烘托自己的思想感情。

          師: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那由客觀之“象”與主觀之“意”共同構(gòu)成的極富美感的“形象”。鑰匙有兩把,我們先拿起第一把——(一邊放映Powerpoint一邊口述)透過形象本身,領(lǐng)悟“象”中之意:①詩人常常通過一系列相關(guān)意象的組合,構(gòu)成具有特定意義的意境,借此來渲染烘托詩人的思想感情。②通過塑造人物形象或事物表“意”,特別是賦予事物以人格化,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xiàn)詩人的品格節(jié)操或思想感情。這樣的形象有:蟬、鷹、雁、松、梅、竹、馬等。古典詩歌中的形象,都包孕著詩人的思想,傾注著詩人的感情。鑒賞詩歌的形象,就要善于把握形象的主要特征,進而領(lǐng)悟詩人的思想感情,如:雁(形象)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奮力飛回故巢(基本特征)這種景象每每牽動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xiāng)愁(感情意旨)——20xx年春季高考題。再如:王冕的詩歌《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北砻嫔鲜菍懏嬛忻坊ǖ母邼崱⑶逍、淡雅、素樸,其實是借梅花這一形象來抒發(fā)作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因此,鑒賞詩歌的形象,就是要抓住詩歌中塑造的主要形象,分析其所構(gòu)筑的意境特征或比喻、象征意義,透過形象本身,去領(lǐng)悟形象中所蘊含的東西——即詩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下面我們就來領(lǐng)悟領(lǐng)悟《王維詩四首》中的象中之“意”。(要求:全班四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各負責(zé)一首,可獨立思考,也可小組討論,時間2分鐘)

          (學(xué)生熱烈討論,教師巡視)

          生11:詩人在《積雨輞川莊作》中通過一系列相關(guān)意象的組合,構(gòu)成具有特定意義的意境,借此來渲染烘托詩人的思想感情!糜旰笄逍率[郁的山林,蒸藜炊黍的農(nóng)婦,到東菑勞作的農(nóng)夫,廣漠水田上翩飛的白鷺,深秀密林中唱和的黃鸝,無不包蘊著詩人深深的喜愛之情;而山中觀朝槿,松下折露葵則傳達出詩人隱居山林的閑情逸致。

          生12:詩人在尾聯(lián)中用兩典,表明自己已絕俗念,隨緣任遇,于人無礙,與世無爭了,抒寫出詩人澹泊自然的心境。

          師:恬靜優(yōu)美的輞川山野、怡然自樂的農(nóng)婦農(nóng)夫和閑適脫俗的隱居詩人,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闊遠幽靜、物我相愜、詳和閑適的意境,形象鮮明,興味深遠,表現(xiàn)了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閑情逸致和澹泊自然的心境。下面我們來看看第二組同學(xué)在《辛夷塢》一詩中所領(lǐng)悟到的象中之“意”。

          生13:在《辛夷塢》一詩中,詩人賦予辛夷花以人格化,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感情——“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這個形象給人帶來的是迎春而發(fā)的一派生機和展望,但這一樹芳華所面對的`卻是“澗戶寂無人”的環(huán)境。在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huán)境中,由秀發(fā)轉(zhuǎn)為零落。詩人借此表達自己對時代環(huán)境的寂寞感,說明詩人的心境并非那么寧靜淡泊。

          生14:我有不同意見,由課文注釋可知,《辛夷塢》是詩人隱居輞川時所作,而隱居輞川的詩人,過著禪悅詩情的生活,常常以“禪”入詩,表現(xiàn)空寂的境界,筆下的山水田園常被描寫得寧靜安祥、澹遠空靈。因此,我認為辛夷花在山深人寂的環(huán)境之中熱烈地開放,使山野一片火紅,落時則毫無惋惜地謝落,花瓣如繽紛紅雨灑落深澗。而那絕無人跡、亙古寂靜的“澗戶”,正是詩人以“空寂”的禪心觀照世界的意象。

          師:明人學(xué)者胡應(yīng)麟在《詩藪內(nèi)篇卷六》中把此詩稱作“入禪”之作,并說“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這也只是一家之言,同學(xué)們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下面我們來看看第三組同學(xué)在《送沈子福歸江東》一詩中所領(lǐng)悟到的象中之“意”。

          生15:在《送沈子福歸江東》一詩中,詩人通過一系列相關(guān)意象的組合,構(gòu)成具有特定意義的意境,借此來渲染烘托詩人的思想感情——“楊柳”“渡頭”和已稀的“行客”組合,構(gòu)成凄清的意境,渲染出詩人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舍之情。

          生8:無處不在的“春色”已幻化成“相思”情,從江南江北,一齊撲向友人,隨著友人一起歸去,又見感情之深厚與蘊藉。

          師:觀點獨到,《送沈子福歸江東》一詩通過深邃闊遠的意境,表達詩人送別友人時深深惜別的不舍濃情。下面我們來看看第四組同學(xué)在《觀獵》一詩中所領(lǐng)悟到的象中之“意”。

          生16:詩人在《觀獵》一詩中,主要通過刻畫將軍的形象來抒情達意:首聯(lián)“角弓鳴”(因風(fēng)勁)狀力度,頷聯(lián)“鷹眼疾”(因草枯)“馬蹄輕”(因雪盡)和頸聯(lián)“忽見”“還歸”狀速度,由此將軍矯健英姿、意氣風(fēng)發(fā)盡顯,詩人敬佩、贊賞之情溢于言表。

          生17:“回看”“千里暮云”狀將軍之躊躇容與,詩人之欣賞贊美之情隱藏其間。

          師:非常好,《觀獵》一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塑造人物形象緊扣力度和速度,意境開闊,風(fēng)格遒勁,當是王維前期作品。

          師:下面我們再拿起第二把鑰匙——(一邊放映Powerpoint一邊口述)善于想象補充,營造意境,做到心“領(lǐng)”神“會”。古典詩歌中的形象不同于小說、散文、戲劇中的形象。受格律、字數(shù)的限制,詩歌中的形象塑造,往往只能抓住其主要特征。因此,讀者應(yīng)善于想象補充,聯(lián)系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補充細節(jié)營造意境,“身臨其境”,在腦海中自我創(chuàng)造詩歌形象的動感畫面,如電影里的特寫鏡頭一樣:①補充形象的細枝末節(jié),貫通意象,營造意境——人物形象:外貌、語言、動作、心理和情感世界等,景物:構(gòu)圖、色彩、動靜、用途和特殊意義等;②“身臨其境”,以做到心“領(lǐng)”神“會”。如鑒賞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時,可以展開想象,補充細節(jié)營造意境,把自己想象為詩人“身臨其境”:詩名滿天下的朋友要到自己神往已久的揚州去,船已揚帆而去,而送行的自己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fēng)帆,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翹首凝望,目光所及,惟有一江春水,浩浩蕩蕩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處——由此感悟到作者深沉而濃郁的綿綿友情和心隨飛翔的一片向往之情。下面我們以《積雨輞川莊作》一詩為例進行想象補充。(要求:可獨立思考,也可小組討論,時間5分鐘)

         。▽W(xué)生熱烈討論,教師巡視)

          生11:連雨時節(jié),天陰地濕,空氣潮潤,清晨,靜謐蔥郁的叢林上空,炊煙緩緩升起,山下農(nóng)家正燒火做飯呢,女人們蒸藜炊黍,把飯菜做好后便送往東面田頭,男人們一清早就到那里勞作去了。在一片廣漠空蒙、布滿積水的平疇上,白鷺們翩翩飛舞,意態(tài)是那樣閑靜瀟灑;在遠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黃鸝們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樣甜美快活。早已厭倦塵世喧囂的我獨處這深山之中,幽棲松林之下,參朝開暮謝的木槿而悟人生之短暫無常,采露葵以供清齋素食。如此,還有誰會無端猜忌與世無爭、隨緣任遇的我呢?

          生18:我認為應(yīng)再加上一句,“想到此,我不由得會心地笑了,我已經(jīng)可以完全免除塵世煩惱,悠悠然耽于山林之樂了!比绱朔侥鼙M顯詩人的閑情逸致和澹泊自然的心境。

          師:非常好,“身臨其境”感悟真切。至此我們已了解了詩歌形象的知識、把握了鑒賞詩歌形象的方法(拿到了兩把鑰匙),下面到“考考你”,(放映Powerpoint)考考你①:(20xx年廣東高考題)閱讀杜甫的江漢,然后回答問題。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fēng)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lián)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風(fēng)”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提示:這道高考題考的是“象中之‘意’”,方法步驟是(放映Powerpoint)意象→意象特征→思想感情。(3分鐘,可獨立思考,也可小組討論)

         。ㄈ嗤瑢W(xué)思考,討論)師:時間到了,那位同學(xué)來分析分析?

          生19:“片云”“孤月”“落日”“秋風(fēng)”幾個意象組合,構(gòu)成蕭瑟、凄涼的意境,流露出作者孤獨、凄涼的心境。

          生9:“落日”“秋風(fēng)”雖意境凄涼但也雄壯、開闊,與“心猶壯”“病欲蘇”結(jié)合在一起,應(yīng)是體現(xiàn)作者的積極樂觀的精神。

          師:我們來看看高考答案參考(放映Powerpoint)詩歌形象——片云、孤月、落日、秋風(fēng);意象特征——(片)云、(孤)月、(落)日、(秋)風(fēng);思想感情——“片云”“孤月”意境凄涼,流露出作者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落日”“秋風(fēng)”意境雄壯、開闊,又體現(xiàn)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看來我們的同學(xué)不簡單哪!來點熱烈的掌聲如何?

         。ㄈ嗤瑢W(xué)熱烈鼓掌)

          師:考考你②(放映Powerpoint):(20xx年廣東高考題)閱讀宋代寇準的《春日登樓懷歸》然后回答問題。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拇迳鷶囔\,古寺語流鶯。舊業(yè)遙清渭②,沉思忽自驚。注:①此詩約作于980年,詩人時年十九,進士及第,初任巴東知縣。②舊業(yè),舉里指田園家業(yè)。清渭,指渭水。北宋翰林圖畫院曾用“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作為考題,奪魁者畫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橫—孤笛”。你認為這幅畫能表現(xiàn)這兩句詩的內(nèi)容嗎?請說明你的理由。提示:這道高考題考的是“善于想象補充,營造意境,做到心‘領(lǐng)’神‘會’”。

         。3分鐘,可獨立思考,也可小組討論)

         。ㄈ嗤瑢W(xué)思考,討論)師:時間到了,那位同學(xué)來說說?

          生3:船夫睡在船上,說明“無人渡”,表現(xiàn)小船“盡日”等待的漫長。

          生20:“橫一孤笛”,笛本來是船夫等渡客時吹的,可現(xiàn)在笛橫著,人卻睡著了,說明他已經(jīng)吹了等了很長時間了,傳神地表現(xiàn)了船夫長時間等待的寂寞。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高考答案參考(放映Powerpoint)畫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沒有行人,表現(xiàn)了“野水無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襯托出過客稀少,凸顯出小船“盡日”等待的漫長和寂寞。從畫面可以揣摩,船夫邊吹笛邊等渡客,久久無人過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這幅畫傳神地表現(xiàn)了詩句的內(nèi)容。

         。ㄈ嗤瑢W(xué)熱烈鼓掌)

          師:看來同學(xué)們摸著“詩歌形象鑒賞”的門道了?

          生:(全班)是!

          師:今天,我們對“詩歌形象的鑒賞”就學(xué)習(xí)到這里。如有對王維詩歌形象或古典詩歌形象感興趣的同學(xué)或?qū)W習(xí)小組,可自選課題,對詩歌的形象進行專題探究,(放映Powerpoint:專題探究。┮詡湓谔圃妼W(xué)習(xí)結(jié)束后的唐詩學(xué)習(xí)心得交流課上與其他小組交流。下課!

          王維詩13

          雜詩

          作者: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譯文】

          你從故鄉(xiāng)來,應(yīng)該知道故鄉(xiāng)的事情。你來的那天,鏤花窗前的寒梅花開了沒有?

          朋友你從家鄉(xiāng)來, 應(yīng)該熟知家鄉(xiāng)事。 來的那天花窗前, 那棵寒梅開花沒?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xiāng)出來,一定了解家鄉(xiāng)人情世態(tài);請問您來時我家綺窗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開?

          賞析:

          王維的《雜詩》歷來被認為是一首憂郁的詩歌,認為是因思鄉(xiāng)而憂郁。確實,帶著一種憂傷的心情來讀這首詩,就會有一種濃郁的懷鄉(xiāng)之情。

          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個久在異鄉(xiāng)的人,忽然遇上來自故鄉(xiāng)的舊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強烈的鄉(xiāng)思,是急欲了解故鄉(xiāng)風(fēng)物、人事的心情。開頭兩句,正是以一種不加修飾、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狀態(tài)的形式,傳神地表達了“我”的這種感情!肮枢l(xiāng)”一詞迭見,正表現(xiàn)出鄉(xiāng)思之殷:“應(yīng)知”云云,跡近嚕 ,卻表現(xiàn)出了解鄉(xiāng)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種兒童式的天真與親切。

          但是這首詩的偉大之處,可能還在于它其實還有另一種情緒在,或者說,詩歌包含了幾種情緒的'纏結(jié)!熬怨枢l(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可以是一種腦筋急轉(zhuǎn)彎式的游戲性問答;卮鹫叽蟾艜茏孕牛瑫f:當然,有什么問題,你盡管問!但是詩人當然知道,問哪些問題,對方會對答如流。詩人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偏不問人事,而問物事。這一問不知對方可能回答得出?如果這是一個很容易的問題,那么便是相當于自問自答,明知故問;ㄩ_不開不因人事,只因氣候季節(jié),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到了時候就會按期開放,這還用問嗎?可是詩人就這么問了,那么回答者如何回答?無非兩種答案:開了,或者未開。但直愣愣地回答,會多么無趣呀。

          想必,現(xiàn)實生活中的對方不會傻乎乎地直接回答。而是會愣在那兒,傻半天。如果那樣,就中了詩人的妙計,引發(fā)一場大笑。

          因為,對于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來說,倚窗前的寒梅開不開并不是其真正的關(guān)心所在。多少詩歌讀者在這里犯了傻乎乎的毛病,說什么詩人對于梅花的欣賞、關(guān)心在此可見一斑。這真是不懂藝術(shù),不懂詩歌,把詩歌讀膚淺了!其實詩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之事?難道生活中的人說話,從來都是心口如一?其實生活中有趣的時候,都是心口不一造成的。

          遠離家鄉(xiāng)的人,對于家鄉(xiāng)的了解總是停留在離開家鄉(xiāng)的時刻。離開家鄉(xiāng)越久,家鄉(xiāng)人事世事的變動就越大越多,而有的人事世事變動會令游子高興,但是也肯定有些世事變動會讓人失落或痛苦。這是每一個離鄉(xiāng)背井的人的常識。正因為此,詩人才不敢直接提問那些人事世事,而是首先提問一個毫不危險的話題。無論這個問題的回答如何,詩人都會承受得住。而且由于這個問題太過出乎意外,回答者可能一時摸不著頭腦,甚至可能真的沒有留意到梅花,那樣,詩人還會得到想得到的惡作劇般的快感。

          這種快感其實大半是詩人早已預(yù)料到的,是詩人計劃中應(yīng)得的心理享受。但是這種提問的效果是暫時性的,因為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接下來必然要直面來自家鄉(xiāng)的人事變化、世事變化。只是詩歌要讓我們真正領(lǐng)略的是,我們要從這一問題的設(shè)計來體會詩人內(nèi)心的復(fù)雜性。詩人為什么面對來自家鄉(xiāng)的人首先提出的竟是這樣的問題?是詩人害怕聽到來自家鄉(xiāng)的某種不利的世事變遷,以此采用這樣一種提問,以便推遲片刻,好讓自己的心理準備得更為充分一些?讀者自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經(jīng)驗作多種猜想。而這正是唐詩最為令人嘆服的地方,那就是,偉大的唐詩所留的空白,總是那種能夠提供給讀者最為豐富的想象空間。

          就這樣詩歌讓我們幾乎聆聽到了詩人內(nèi)心的激烈跳動。體味了到了詩人內(nèi)心的復(fù)雜性和矛盾性。于是詩歌在有了歡快的顯性結(jié)構(gòu)的同時,下面又隱藏著更為沖突、復(fù)雜、深沉的深層結(jié)構(gòu)。只是這個深層結(jié)構(gòu)有多深,都留在無邊無際的空白中,仰仗高水平的讀者自己去建構(gòu)。

          詩歌的空白、深層結(jié)構(gòu)的建構(gòu),不是任意的。詩歌雖然到此為止,接下來詩人與對方的交談內(nèi)容為何,只能依靠讀者自己的經(jīng)歷去填充。但是無論如何填充,這個歡快的表層結(jié)構(gòu),都對深層結(jié)構(gòu)的填充想象起著界定性作用。

          因為既然詩人會如此誠惶誠恐,拐彎抹角地面對家鄉(xiāng)人,那么他一定是對來自家鄉(xiāng)的人事、世事的變遷不太樂觀,也由此表明這個人一定有一番不平坦的人生經(jīng)歷,其家庭、家鄉(xiāng)不是那么一帆風(fēng)順。否則,他干嗎不急著把自己最想問、最關(guān)心的問題在第一時刻提出來?只有一個心地單純,少不更事的毛頭小子或毛丫頭片子,才會有話直說。一個遠離家鄉(xiāng)的人,如果真的只關(guān)心窗前的寒梅,對其他了無興趣,那么這個人就太絕情絕義了。正因為詩人對家鄉(xiāng)的人事世事深深地關(guān)心,才會極度害怕其中發(fā)生一些令人意外或者不堪忍受的事情。但他又是極其純凈的人,所以才會在緊張之余,去試圖超越這種緊張。由此我們欣賞到的正是一個舉重若輕,一個經(jīng)歷雖豐富但心地卻依然純凈的成熟者的情致。

          這是一個非凡的游子形象。雖然飽經(jīng)滄桑,卻依然不乏超然塵世,保持自由心態(tài)的精神風(fēng)致。那么,詩人為什么要寫這一首詩歌的目的也就躍然紙上:他是歌詠一種雖然飽經(jīng)滄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態(tài)的人生風(fēng)范。

          王維詩14

          王維是唐代上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國的詩史上享有盛譽。他的詩最美的是蘇軾評價的“觀麼詰之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但在我看來更美的是他的詩給人心靈上的慰藉。

          讀王維的詩,可以很隨性,可以很閑適。不像讀杜甫的詩,只有在博大的胸懷之下似乎才更能了解得更深刻一些;讀李白的詩,似乎沒有那種自信與灑脫也是難以完全理解的;讀李商隱的詩,要的是豐富的知識與那種敏銳洞察力,沒了那種洞察力,李商隱的詩也只能是一知半解,更有甚者還徒增傷悲……只有王維,我不論用那種態(tài)度,不論處在何時何地,都可以一讀。

          王維是將自己感情完全寄托在詩中的。詩中的每一個意象都是作者細細雕琢過的.,每一個意象,都是作者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寫入詩中的。詩人的用字十分精妙,只在這一個字當中,所描寫的場景,所流露出的感情頓時讓人覺得舒心!按簛肀槭翘一ㄋā短以葱小罚焙芎唵蔚囊痪湓,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無比溫暖的。閉上眼睛想著那個場景:春天、桃花、流水。閑適之情便自然而然流露了出來。再如“碎影入閑流”(《賦得秋日懸光》),五言詩本來字少,留給人更多的是想象。密密的樹林里透出點點陽光,剛好投射在水面上,水似無意,靜靜地流淌著。不禁要驚叫出來,竟是如此的精致,挺普通的景色,卻寫得如此美。這便是王維的詩之美處。

          相對而言,王維的詩最美之處就是在這個浮華的世界背后,可以讓人找尋到一絲心靈的慰藉。好多人都說最喜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我曾以“前行山路盡,身后遠清寒”入詩,也被很多人認為與此情景接近。做事情如果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自然是好,但人生又不盡是如此,水窮云起處看景自是另外一番心態(tài)了,又何嘗不好呢?忘卻暫時的痛苦,給自己的心靈找一個家,把不快都釋放出去,以冷靜的心態(tài)再來面對事情,該有另一番景象了吧。

          《山居秋暝》讀起來又是另外一種情致了?丈叫掠旰,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還記得是下了一個晚上的雨,第二天早上起床走在校園里,為他人回復(fù)短信時說了句:昨晚下了一晚上的雨,今天沒太陽,不過空氣很好。又順便朝著四周望了望,一路上就讀著王維的“明月松間照”走到了教室。這也是自己的《聽雨》的興起由頭吧。焦窗斜倚風(fēng)聲細,雨打芭蕉滴漏遲。鶯鳥初啼春晚至,千紅萬紫在明時。再回過頭來說王維的山居秋暝,確實如此,淡雅的景致,所選的意象都是明凈的,清澈的,又是新雨過后,似乎把人的心也要洗濯干凈了才是。當思緒混亂之時,讀讀山居秋暝,應(yīng)該算得上是一味良藥了。

          “天寒遠山靜,日暮長河急(《淇上送趙仙舟》)。”單看每一個景物,都選的十分悲涼,不過也是,分別之時能有多少歡歌呢?但細細將景致組合起來便能看到這樣的場景:遠遠地山脈連綿,山頂還有些許積雪,映在落日之下,聽著黃河的奔流之音。于現(xiàn)在這個社會而言,似乎要找到這樣的景致還不是容易的,讀者王維的詩,把心放飛到塞外,隨著詩人的視線腳步移動,體味塞外的寧靜。

          似乎王維所有的詩都是這樣,安靜,明凈,清澈……似乎一切用來形容安靜的詞語都可以放在王維的山水詩中。在這個浮華的世界里,捧一本王維的詩,給自己的心靈上尋找一片屬于自己的棲息地,如詩般生活。

          王維詩15

          長安少年游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隴頭明月迥臨關(guān),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guān)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jīng)大小百余戰(zhàn),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jié)旄空盡海西頭。

          注釋:

          ①太白:即金星。古人認為他主兵象,可據(jù)以預(yù)測戰(zhàn)事。

         、诘鋵賴簼h代掌藩屬國事務(wù)的官職。品位不高。

          解析:

          1“長安少年”、“隴上行人”、“關(guān)西老將”這三類人物,寫到戍樓看星、月夜吹笛、駐馬流淚這三種邊塞生活場景。凄清的月夜,荒涼的邊塞,嗚咽的笛聲,悲愴的將士,構(gòu)成了一種寂寞悲涼的意境反映了唐代邊塞生活的艱苦。

          2表面看來,這似乎是安慰關(guān)西老將的話,但實際上,引蘇武與關(guān)西老將類比,恰恰說明了關(guān)西老將的遭遇不是偶然的、個別的。功大賞小,功小賞大,朝廷不公,古來如此。深化了詩的主題,賦予了它更廣泛的社會意義。

          賞析:

          這是王維用樂府舊題寫的一首邊塞詩,題目一作《邊情》。

          一、二兩句,先寫一位充滿游俠豪氣的長安少年夜登戍樓觀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現(xiàn)了他渴望建立邊功、躍躍欲試的壯志豪情。起句很有氣勢。然而,底上突然筆鋒一轉(zhuǎn),順著長安少年的思緒,三、四句緊接著出現(xiàn)了月照隴山的遠景:凄清的月夜,荒涼的邊塞,在這里服役的“隴上行人”正在用嗚咽的笛聲寄托自己的愁思。如果說,長安少年頭腦里裝的是幻想;那么,隴上行人親自經(jīng)受的便是現(xiàn)實:兩者的差別何等懸殊!寫到這里,作者的筆鋒又一轉(zhuǎn):由吹笛的隴上行人,引出了聽笛的關(guān)西老將。承轉(zhuǎn)也頗頓挫有力。這位關(guān)西老將“身經(jīng)大小百余戰(zhàn)”,曾建立過累累軍功,這不正是長安少年所追求的目標嗎?然而老將立功之后又如何呢?部下的偏裨副將,有的已成了萬戶侯,而他卻沉淪邊塞!關(guān)西老將聞笛駐馬而不禁淚流,這當中包含了多少辛酸苦辣!這四句,是全詩的重點,寫得悲愴郁憤。關(guān)西老將為什么會有如此悲劇的遭遇呢?詩中雖未明言,但最后引用了蘇武的典故,是頗含深意的。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在北海邊上持節(jié)牧羊十九年,以致符節(jié)上的旄繐都落盡了,如此盡忠于朝廷,報效于國家,回來以后,也不過只做了個典屬國那樣的`小官。表面看來,這似乎是安慰關(guān)西老將的話,但實際上,引蘇武與關(guān)西老將類比,恰恰說明了關(guān)西老將的遭遇不是偶然的、個別的。功大賞小,功小賞大,朝廷不公,古來如此。這就深化了詩的主題,賦予了它更廣泛的社會意義。

          清人方東樹推崇這首詩說:“起勢翩然,關(guān)西句轉(zhuǎn)收,渾脫沈轉(zhuǎn),有遠勢,有厚氣,此短篇之極則。”(《昭昧詹言》)在十句詩中,作者把長安少年、隴上行人、關(guān)西老將這三種類型的人物,戍樓看星、月夜吹笛、駐馬流淚這三個不同的生活場景,巧妙地集中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就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今日的長安少年,安知不是明日的隴上行人,后日的關(guān)西老將?而今日的關(guān)西老將,又安知不是昨日的隴上行人,前日的長安少年?詩的主旨是發(fā)人深省的。

          作者寫到“長安少年”、“隴上行人”、“關(guān)西老將”這三類人物,寫到戍樓看星、月夜吹笛、駐馬流淚這三種邊塞生活場景。凄清的月夜,荒涼的邊塞,嗚咽的笛聲,悲愴的將士,構(gòu)成了一種寂寞悲涼的意境反映了唐代邊塞生活的艱苦。

          王維詩16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終南別業(yè)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3、《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4、《李處士山居

          君子盈天階,小人甘自免。

          方隨練金客,林上家絕。

          背嶺花未開,入云樹深淺。

          清晝猶自眠,山鳥時一囀。

          5、《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fù)問,白云無盡時。

          6、《送張五歸山

          送君盡惆悵,復(fù)送何人歸。

          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東山有茅屋,幸為掃荊扉。

          當亦謝官去,豈令心事違。

          7、《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zhuǎn),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8、《渭川田家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9、《老將行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中山白額虎,肯數(shù)鄴下黃須兒!

          一身轉(zhuǎn)戰(zhàn)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衛(wèi)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shù)奇。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時飛箭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xué)種先生柳。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

          賀蘭山下陣如云,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jié)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軍。

          莫嫌舊日云中守,猶堪一戰(zhàn)取功勛。

          10、《桃源行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云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xiāng)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

          自謂經(jīng)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云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11、《洛陽女兒行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顏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鲙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

          羅帷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

          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jīng)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12、《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fù)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13、《酬虞部蘇員外過藍田別業(yè)不見留之作

          貧居依谷口,喬木帶荒村。

          石路往回駕,山家誰候門?

          漁舟膠凍浦,獵火燒寒原。

          唯有白云外,疏鐘聞夜猿。

          14、《酬比部楊員外暮宿琴臺朝躋書閣率爾見贈之作

          舊簡拂塵看,鳴琴候月彈。

          桃源迷漢姓,松樹有秦官。

          空谷歸人少,青山背日寒。

          羨君棲隱處,遙望白云端。

          15、《酬張少府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guān)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fēng)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16、《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潼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17、《登裴秀才迪小臺作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云山。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

          遙知遠林際,不見此檐間。

          好客多乘月,應(yīng)門莫上關(guān)。

          18、《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zhuǎn),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淡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19、《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君門遠,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臨長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20、《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

          秋色有佳興,況君池上閑。

          悠悠西林下,自識門前山。

          千里橫黛色,數(shù)峰出云間。

          嵯峨對秦國,合沓藏荊關(guān)。

          殘雨斜日照,夕嵐飛鳥還。

          故人今尚爾,嘆息此頹顏。

          王維詩17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我”獨自遠離家鄉(xiāng)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jié)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原注:“時年十七。”說明這是王維十七時的作品。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xiāng)的兄弟為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陽節(jié),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xí)俗。《太平御覽》卷三十二引《風(fēng)土記》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頭,言辟熱氣而御初寒。”

          賞析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于《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xué)研究會常務(wù)理事劉學(xué)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chuàng)作了不少優(yōu)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后來那些富于畫意、構(gòu)圖設(shè)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xiāng)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zhì)、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詩因重陽節(jié)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游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xiāng)”;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里面!爱愢l(xiāng)為異客”,不過說他鄉(xiāng)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shù)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xiāng)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jīng)濟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fēng)土、人情、語言、生活習(xí)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xiāng)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xí)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xiāng)”“異客”,正是樸質(zhì)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xiāng)者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jié)”──就很容易爆發(fā)出來,甚至一發(fā)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佳節(jié),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xiāng)風(fēng)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lián)結(jié)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zé)o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xiàn)過。而一經(jīng)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xiàn)客中思鄉(xiāng)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jīng)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xiàn)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后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后勁不足。這首詩的后兩句,如果順著“佳節(jié)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zhuǎn)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采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xiàn)一泓微波蕩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重陽節(jié)有登高的風(fēng)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jù)說可以避災(zāi)。茱萸,又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xiāng),不能參與,雖然寫出了佳節(jié)思親之情,但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币馑际钦f,遠在故鄉(xiāng)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fā)現(xiàn)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nèi)。好像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xiāng)的兄弟共度佳節(jié),反倒是兄弟們佳節(jié)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處境并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

          王維詩18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東溪玩月》

          月從斷山口,遙吐柴門端。萬木分空霽,流陰中夜攢。

          光連虛像白,氣與風(fēng)露寒。谷靜秋泉響,巖深青靄殘。

          清燈入幽夢,破影抱空巒;秀鼻俅袄,松溪曉思難。

          《泛前陂》

          秋空自明迥,況復(fù)遠人間。暢以沙際鶴,兼之云外山。

          澄波澹將夕,清月皓方閑。此夜任孤棹,夷猶殊未還。

          《清如玉壺冰》

          玉壺何用好,偏許素冰居。未共銷丹日,還同照綺疏。

          抱明中不隱,含凈外疑虛。氣似庭霜積,光言砌月余。

          曉凌飛鵲鏡,宵映聚螢書。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賦得秋日懸清光》

          寥廓涼天靜,晶明白日秋。圓光含萬像,碎影入閑流。

          迥與青冥合,遙同江甸浮。晝陰殊眾木,斜影下危樓。

          宋玉登高怨,張衡望遠愁。余輝如可托,云路豈悠悠。

          王維詩19

          新晴野望 王維

          新晴原野曠,

          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

          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農(nóng)月無閑人,

          傾家事南畝。

          王維詩鑒賞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初夏的鄉(xiāng)村,雨過天晴,詩人眺望原野所見到的景色。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詩的開頭兩句,總述新晴野望時的感受:經(jīng)過雨水的洗刷,空氣中沒有絲毫塵埃,顯得特別明凈·676·《唐詩鑒賞大典》

          清新;極目遠眺,原野顯得格外空曠開闊。詩人一下子就抓住了環(huán)境的特征,僅僅用原野曠、無氛垢

          六個字,就把此情此境真切地表現(xiàn)出來,同時也將讀者引進這一特定情境中來。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這四句描繪的是縱目遠眺所看到的周圍的秀麗景色,遠處,可以遙遙望見臨靠著河邊渡頭的城門樓;近處,可以看到村邊的綠樹緊連著溪流的`入河口。田野外面,銀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為雨后水漲,晴日輝映,比平時顯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巒突兀而出,峰巒疊現(xiàn),遠近相襯,比平時更富于層次感。這一組風(fēng)景鏡頭,緊緊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點。隨著目之所及,由遠而近,又由近及遠,層次清晰,色彩明麗,意境清幽秀麗,儼然構(gòu)成了一幅天然絕妙的圖畫。

          然而,這樣一幅畫,還只能說是靜物寫生,雖則秀美,卻缺乏活力。王維作為山水詩和山水畫的大師,自然不會忘記添上畫龍點晴的一筆。因而在最后兩句中,他給這幅靜態(tài)畫面加上了動態(tài)的人物: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雖然是虛寫,卻給原野增添了無限生機,能讓人想見初夏田間活躍的情狀并感受到農(nóng)忙勞動的氣氛。這樣一筆,整個畫面都活起來了。

          這首詩格調(diào)明朗、清新,表現(xiàn)了詩人愛自然、愛田園、愛生活的思想感情。詩人對自然美有敏銳的感受,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動靜結(jié)合,進行層次分明的描繪,不愧為山水詩畫的大師。

          王維詩20

          欒家瀨

          唐代 王維

          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

          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fù)下。

          譯文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淺變化莫測。有時出現(xiàn)深潭,有時出現(xiàn)湍急流水。流水雖然湍急,但游魚歷歷可數(shù),鷺鷥常在這里覓食。

          正當鷺鷥?nèi)褙炞⒌氐群蚴澄锏臅r候,急流與堅石相擊,濺起的水珠像小石子似的擊在鷺鷥身上,嚇得它展翅驚飛。當它明白過來這是一場虛驚之后,便又安詳?shù)仫w了下來,落在原處。

          注釋

          瀨:石沙灘上流水湍急處。

          颯颯:風(fēng)雨的聲音。

          石溜:石上急流。

          賞析

          古希臘詩人西摩尼德斯曾說:“畫是無聲的詩,詩是有聲的畫!边@話用來評價王維的這首《欒家瀨》實在是再恰切不過的了——此詩中不僅氤氳著恬靜淡雅的畫面美、流淌著空靈清幽的旋律美,文字的背后還洋溢著精妙的含蓄美,讓人讀來,直如欣賞一首精妙的音樂一般。

          青山不墨千秋畫

          古代能詩善畫者不少,獨王維“文章冠世,畫絕古今”(宋韓拙《山水純?nèi)罚,所以與之同時代的殷璠說他“詩詞秀調(diào)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筆成繪”(《河岳英靈集》)也談及了他的詩富有畫意。的確,他能以繪畫之理通于詩。他詩中的畫境、畫中的詩境,構(gòu)成了他藝術(shù)觀照中獨特的審美意趣,詩中多體現(xiàn)的是清靈俊雅的畫境,極具氣韻生動之美,從中表現(xiàn)出了對生命的樸素的愛憐。這首小詩就勾勒出了這么一副流動的畫面:

          細雨如煙,仿佛一掛遠天的門簾;秋風(fēng)含情,纖指不時地輕輕一掀。那漲水的溪谷便也有時閃出一汪幽潭,有時閃出一處淺瀨。石上的流水明凈如絹,輕快地流動著,還不時地打著漩,尤其在曲折處,還不時地有潔白的浪花飛濺,以至于那潛心專注于覓食的白鷺誤以為是飛來的石子而嚇得“撲棱”一聲展開翅膀,飛成一朵生動的白蓮,當它明白過來時,便又安然地把腳靜靜地探入溪間,于是,這里的一切又復(fù)歸于曾經(jīng)的靜謐、悠然……

          其實,文字的背后還有一幅虛寫的畫面:面對這一切,詩人聲色不動,只是默默地注視眼前的一切,心靈一會兒隨濺濺溪水而輕快地流動,一會兒隨著白鷺而飛旋……此時此刻,詩人簡直早已幻化成了一溪秋水、一縷秋雨、一只白鷺,正以自然神韻、勃勃生機展示自己著的風(fēng)姿,引動我們心靈的翅膀,翻飛在自然詩海的天空。實有莊周夢蝶之妙,早已不知了何為王維、何為自然……這里,不復(fù)再有人與物的界限,詩人不言志,也不抒情;不言我,也不托物。詩人在這樣靜默自然的.觀照中見真見性,濾去塵雜,還歸于對生命個體本質(zhì)和本相的最直接了解和領(lǐng)會。難怪明代顧璘所以對此評價說:“此景常在,人多不觀,唯幽人識得!

          所以有此境者,是因為“無塵垢”,那玲瓏的秋雨已蕩盡了空中的塵埃,事實上也是因為作者的心中沒有塵埃,沒有雜念,是以能夠有這么淡雅的水墨山水畫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當然,也在于作者行文時注意了:

          講究畫圖結(jié)構(gòu):詩中羅列了秋雨、石溜、跳波、白鷺等事物,看上去似乎有點散亂無章,但在第四句中著一“驚”字,畫面頓時靈動起來了,也就富有了氣韻和生氣,從而形成了一幅以“欒家瀨”為畫布的生動而和諧的完美畫面。

          講究虛實并用:乍一看,詩中除了一個單調(diào)的“白”字外便再也沒有一個色彩詞,其實,這正是詩人的巧妙之處,因為詩里物象暗中卻含有色彩,比如雨中淺淺的秋溪當屬暗綠、溪中石當屬青黛、濺飛的浪花當屬淡白、覓食的鷺鷥當屬潔白。單從色彩的角度來講,“白”是實寫,其余皆虛寫,在這樣虛實的交融中,暗色調(diào)與明色調(diào)的場景統(tǒng)攝在那細細的秋雨里,那該是一種怎樣的迷蒙動人的情景呀。

          講究動靜結(jié)合:王維極善于在詩中營造流動的畫面,但其畫面最突出的特點便是以動托靜,利用動態(tài)來傳達一種靜態(tài)美,此詩前三句,事實上全是為烘托“白鷺驚復(fù)下”而展開的環(huán)境描寫。白鷺受驚——飛起——“復(fù)下”,這是全詩形象的主體,詩人著意描寫的也就是這場虛驚。詩人巧妙地以靜謐中有驚擾、驚擾襯靜謐的藝術(shù)手法,通過“白鷺”的虛驚這一“動”來反襯欒家瀨的幽靜和安寧,使意境顯得愈發(fā)幽致。

          綠水無弦萬古彈

          王維在音樂上也樣有著極高的造詣,因此比一般詩人更能精確地感受到和把握住自然界神奇的音響,并將其表現(xiàn)出來,所以他詩里所營造的畫面中常帶有萬籟的輕吟低唱,給人以寧靜、凄冷或愉悅的情感體驗,即音韻美。

          詩中細微的風(fēng)雨聲、湍急的水流聲無疑給人一種空幽的抒情小夜曲般的美,而那飛濺的浪花、驚起的白鷺則增添了幾個協(xié)和音符、破了它的單調(diào),這樣的畫外之音,無疑會把讀者帶進一個空靈澄澈的清幽之境,不僅如此,作者在詞語的運用上也講究著音韻的和諧呢:“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中,疊聲詞“颯颯”、“淺淺”(讀jiān,水流急的樣子)本身就很富有音聲律動之美,而且上句中“颯”為去聲,“中”為平聲,聲調(diào)由高放而低斂,正與飄忽的秋雨自天上飄飄灑灑而來之狀相合,下句則以牙音、齒音為主,“流”字為舌音,發(fā)音由細碎到圓轉(zhuǎn),自然會令人聯(lián)想起泉流的潺潺聲!疤ㄗ韵酁R,白鷺驚復(fù)下”,既不用象聲詞摹擬聲音,也不用動詞、形容詞等點明景物發(fā)出了聲音,而是有意藏聲于物象中,卻讓我們于文字的背后隱隱感覺到了浪花的飛濺聲、白鷺的振翅聲,這樣,把視覺感受與聽覺感受溝通起來,使音響與景色和諧融合,實在不失為“有聲畫”,讀來果真“如上林春曉,芳林微烘,百轉(zhuǎn)流鶯,宮商迭奏”(《史鑒類編》)。也正是在這些聲響中傳達了詩人淡遠的情志,所謂“詩如鼓琴,聲聲見心”(袁枚《閑情偶寄》),也正是這遠離塵囂的天籟清音,觸動了這位敏感詩人內(nèi)心的高山流水之志,于是發(fā)而為詩。

          文字背后見性情

          王維的山水詩在含蓄方面可謂發(fā)揮到了極致,欲吐而不露,欲彰而暗隱,讓讀者于留白處會心,感受其內(nèi)在的意蘊、文字背后的情致。這首《欒家瀨》的含蓄美就表現(xiàn)在:

          虛實含蓄:此詩和詩人其他的山水田園詩一樣,也是多在虛處(寫景)著筆,讓人們從虛的意象里張開想象的翅膀,去尋覓詩中含隱的實的事物(情感)。這里寫景是虛,詩人喜愛這里的幽境是實,但字里行間“喜愛”(實)二字只字未提,卻含蓄地藏于美景之中。尤其是“跳波自相濺”中的一個“自”字,又特別提醒我們,這一切生動的變化,并非人為的安排,而是大自然這個生命世界的自在自為,一切都是自在的自然,這又是借實——“跳波”“相濺”來寫虛——自在之心。

          跳躍含蓄:王維其實也是“蒙太奇”手法運用的高手,此詩里即可見一斑,他由空中的細雨,到溪澗的湍流、覓食的白鷺,再到白鷺受驚——飛起——“復(fù)下”這幾個空間位置的跳躍,真可謂一躍一景,尺幅萬里,帶給讀者不盡的聯(lián)想和再創(chuàng)造空間,實有“草蛇灰線,在千里之外”(脂硯齋語)之妙。

          結(jié)句含蓄:王維的山水詩,在“繪畫”之后,往往以意蘊深遠的句子作結(jié),從而使得全詩境界頓出。此詩即通過“白鷺驚復(fù)下”的一場虛驚來反襯欒家瀨的安寧和靜穆,說明這里沒有任何潛在的威脅,可以過無憂無慮的寧靜生活,暗中也道出了這正是詩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全詩沒有華麗的字眼,因而詩中始終彌漫著一種淡雅之氣。讓人感覺作者在這與繁華無關(guān)的世界里,詩意地棲居著,淡淡地品味著人生,也正是詩人淡泊到了極致的情感自然流露,讓人讀來也覺得霎時心靈中呈現(xiàn)出虛靜澄明之貌,仿佛濾去了煙火之氣,進入閑散自如的狀態(tài),誠如胡應(yīng)麟在《詩藪》中所言“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

        【王維詩】相關(guān)文章:

        王維的詩10-20

        王維詩07-28

        王維的贈別詩12-25

        王維田園的詩10-25

        王維的詩相思03-10

        王維的詩全集11-03

        王維的送別詩03-21

        王維送別詩07-20

        雜詩王維08-23

        王維的送別詩(精選)10-0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