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王維《欒家瀨》注釋翻譯與賞析
王維(693或694或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xùn)|蒲州(今山西永濟)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王維《欒家瀨》注釋翻譯與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欒家瀨
王維
颯颯秋雨中, 淺淺石溜瀉。
跳波自相濺, 白鷺驚復(fù)下。
詞語注釋:
、贋|:石沙灘上流水湍急處。
、陲S颯:風雨的聲音。
、凼铮菏霞绷
作品譯文: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淺變化莫測。有時出現(xiàn)一深潭,有時出現(xiàn)一淺瀨。所謂瀨,就是指從石沙灘上急急溜瀉的流水。這流水雖然湍急,但明澈清淺,游魚歷歷可數(shù),鷺鷥常在這里覓食。它把腿腳靜靜插在水中,樹枝似的一動不動,直到麻痹大意的游魚游到嘴邊,才猛然啄取。正當鷺鷥?nèi)褙炞⒌氐群虻臅r候,急流猛然與堅石相擊,濺起的水珠象小石子似的擊在鷺鷥身上,嚇得它“撲漉”一聲,展翅驚飛。當它明白過來這是一場虛驚之后,便又安詳?shù)仫w了下來,落在原處。于是,小溪又恢復(fù)了原有的寧靜。
《欒家瀨》為唐代詩人詩人王維編寫的一部詩歌,巧妙地以寧中有驚、以驚見寧的藝術(shù)手法,通過“白鷺驚復(fù)下”的一場虛驚來反襯欒家瀨的安寧和靜穆。在這里,沒有任何潛在的威脅,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寧靜生活。
賞析
古希臘詩人西摩尼德斯曾說:“畫是無聲的詩,詩是有聲的畫。”這話用來評價王維的這首《欒家瀨》實在是再恰切不過的了——此詩中不僅氤氳著恬靜淡雅的畫面美、流淌著空靈清幽的旋律美,文字的背后還洋溢著精妙的含蓄美,讓人讀來,直如欣賞一首精妙的音樂一般。
青山不墨千秋畫
古代能詩善畫者不少,獨王維“文章冠世,畫絕古今”(宋韓拙《山水純?nèi)罚,所以與之同時代的殷璠說他“詩詞秀調(diào)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筆成繪”(《河岳英靈集》)也談及了他的詩富有畫意。的確,他能以繪畫之理通于詩。他詩中的畫境、畫中的詩境,構(gòu)成了他藝術(shù)觀照中獨特的審美意趣,詩中多體現(xiàn)的是清靈俊雅的畫境,極具氣韻生動之美,從中表現(xiàn)出了對生命的樸素的愛憐。這首小詩就勾勒出了這么一副流動的畫面:
細雨如煙,仿佛一掛遠天的門簾;秋風含情,纖指不時地輕輕一掀。那漲水的溪谷便也有時閃出一汪幽潭,有時閃出一處淺瀨。石上的流水明凈如絹,輕快地流動著,還不時地打著漩,尤其在曲折處,還不時地有潔白的浪花飛濺,以至于那潛心專注于覓食的白鷺誤以為是飛來的石子而嚇得“撲棱”一聲展開翅膀,飛成一朵生動的白蓮,當它明白過來時,便又安然地把腳靜靜地探入溪間,于是,這里的一切又復(fù)歸于曾經(jīng)的靜謐、悠然……
其實,文字的背后還有一幅虛寫的畫面:面對這一切,詩人聲色不動,只是默默地注視眼前的一切,心靈一會兒隨濺濺溪水而輕快地流動,一會兒隨著白鷺而飛旋……此時此刻,詩人簡直早已幻化成了一溪秋水、一縷秋雨、一只白鷺,正以自然神韻、勃勃生機展示自己著的風姿,引動我們心靈的翅膀,翻飛在自然詩海的天空。實有莊周夢蝶之妙,早已不知了何為王維、何為自然……這里,不復(fù)再有人與物的界限,詩人不言志,也不抒情;不言我,也不托物。詩人在這樣靜默自然的觀照中見真見性,濾去塵雜,還歸于對生命個體本質(zhì)和本相的最直接了解和領(lǐng)會。難怪明代顧璘所以對此評價說:“此景常在,人多不觀,唯幽人識得!
所以有此境者,是因為“無塵垢”,那玲瓏的秋雨已蕩盡了空中的塵埃,事實上也是因為作者的心中沒有塵埃,沒有雜念,是以能夠有這么淡雅的水墨山水畫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當然,也在于作者行文時注意了:
講究畫圖結(jié)構(gòu):詩中羅列了秋雨、石溜、跳波、白鷺等事物,看上去似乎有點散亂無章,但在第四句中著一“驚”字,畫面頓時靈動起來了,也就富有了氣韻和生氣,從而形成了一幅以“欒家瀨”為畫布的生動而和諧的完美畫面。
講究虛實并用:乍一看,詩中除了一個單調(diào)的“白”字外便再也沒有一個色彩詞,其實,這正是詩人的巧妙之處,因為詩里物象暗中卻含有色彩,比如雨中淺淺的秋溪當屬暗綠、溪中石當屬青黛、濺飛的浪花當屬淡白、覓食的鷺鷥當屬潔白。單從色彩的角度來講,“白”是實寫,其余皆虛寫,在這樣虛實的交融中,暗色調(diào)與明色調(diào)的場景統(tǒng)攝在那細細的秋雨里,那該是一種怎樣的迷蒙動人的情景呀。
講究動靜結(jié)合:王維極善于在詩中營造流動的畫面,但其畫面最突出的特點便是以動托靜,利用動態(tài)來傳達一種靜態(tài)美,此詩前三句,事實上全是為烘托“白鷺驚復(fù)下”而展開的環(huán)境描寫。白鷺受驚——飛起——“復(fù)下”,這是全詩形象的主體,詩人著意描寫的也就是這場虛驚。詩人巧妙地以靜謐中有驚擾、驚擾襯靜謐的藝術(shù)手法,通過“白鷺”的虛驚這一“動”來反襯欒家瀨的幽靜和安寧,使意境顯得愈發(fā)幽致。
綠水無弦萬古彈
王維在音樂上也樣有著極高的造詣,因此比一般詩人更能精確地感受到和把握住自然界神奇的音響,并將其表現(xiàn)出來,所以他詩里所營造的畫面中常帶有萬籟的輕吟低唱,給人以寧靜、凄冷或愉悅的情感體驗,即音韻美。
詩中細微的風雨聲、湍急的水流聲無疑給人一種空幽的抒情小夜曲般的美,而那飛濺的浪花、驚起的白鷺則增添了幾個協(xié)和音符、破了它的單調(diào),這樣的畫外之音,無疑會把讀者帶進一個空靈澄澈的清幽之境,不僅如此,作者在詞語的運用上也講究著音韻的和諧呢:“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中,疊聲詞“颯颯”、“淺淺”(讀jiān,水流急的樣子)本身就很富有音聲律動之美,而且上句中“颯”為去聲,“中”為平聲,聲調(diào)由高放而低斂,正與飄忽的秋雨自天上飄飄灑灑而來之狀相合,下句則以牙音、齒音為主,“流”字為舌音,發(fā)音由細碎到圓轉(zhuǎn),自然會令人聯(lián)想起泉流的潺潺聲!疤ㄗ韵酁R,白鷺驚復(fù)下”,既不用象聲詞摹擬聲音,也不用動詞、形容詞等點明景物發(fā)出了聲音,而是有意藏聲于物象中,卻讓我們于文字的背后隱隱感覺到了浪花的飛濺聲、白鷺的振翅聲,這樣,把視覺感受與聽覺感受溝通起來,使音響與景色和諧融合,實在不失為“有聲畫”,讀來果真“如上林春曉,芳林微烘,百轉(zhuǎn)流鶯,宮商迭奏”(《史鑒類編》)。也正是在這些聲響中傳達了詩人淡遠的情志,所謂“詩如鼓琴,聲聲見心”(袁枚《閑情偶寄》),也正是這遠離塵囂的天籟清音,觸動了這位敏感詩人內(nèi)心的高山流水之志,于是發(fā)而為詩。
文字背后見性情
王維的山水詩在含蓄方面可謂發(fā)揮到了極致,欲吐而不露,欲彰而暗隱,讓讀者于留白處會心,感受其內(nèi)在的意蘊、文字背后的情致。這首《欒家瀨》的含蓄美就表現(xiàn)在:
虛實含蓄:此詩和詩人其他的山水田園詩一樣,也是多在虛處(寫景)著筆,讓人們從虛的意象里張開想象的翅膀,去尋覓詩中含隱的實的事物(情感)。這里寫景是虛,詩人喜愛這里的幽境是實,但字里行間“喜愛”(實)二字只字未提,卻含蓄地藏于美景之中。尤其是“跳波自相濺”中的一個“自”字,又特別提醒我們,這一切生動的變化,并非人為的安排,而是大自然這個生命世界的自在自為,一切都是自在的自然,這又是借實——“跳波”“相濺”來寫虛——自在之心。
跳躍含蓄:王維其實也是“蒙太奇”手法運用的高手,此詩里即可見一斑,他由空中的細雨,到溪澗的湍流、覓食的白鷺,再到白鷺受驚——飛起——“復(fù)下”這幾個空間位置的跳躍,真可謂一躍一景,尺幅萬里,帶給讀者不盡的聯(lián)想和再創(chuàng)造空間,實有“草蛇灰線,在千里之外”(脂硯齋語)之妙。
結(jié)句含蓄:王維的山水詩,在“繪畫”之后,往往以意蘊深遠的句子作結(jié),從而使得全詩境界頓出。此詩即通過“白鷺驚復(fù)下”的一場虛驚來反襯欒家瀨的安寧和靜穆,說明這里沒有任何潛在的威脅,可以過無憂無慮的寧靜生活,暗中也道出了這正是詩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全詩沒有華麗的字眼,因而詩中始終彌漫著一種淡雅之氣。讓人感覺作者在這與繁華無關(guān)的世界里,詩意地棲居著,淡淡地品味著人生,也正是詩人淡泊到了極致的情感自然流露,讓人讀來也覺得霎時心靈中呈現(xiàn)出虛靜澄明之貌,仿佛濾去了煙火之氣,進入閑散自如的狀態(tài),誠如胡應(yīng)麟在《詩藪》中所言“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
【王維《欒家瀨》注釋翻譯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鹿柴》王維唐詩注釋翻譯賞析10-21
王維《秋夜獨坐》注釋翻譯與賞析08-24
王維《出塞作》注釋翻譯與賞析05-04
《田園樂》王維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3-22
王維《漢江臨泛》注釋翻譯與賞析08-18
《書事》王維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6-11
王維鹿柴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2-28
王維《新晴野望》注釋翻譯與賞析07-27
王維鹿柴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17
王維終南山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