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淺析王昌齡送別詩的藝術(shù)特色

        時間:2024-10-07 07:41:54 王昌齡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淺析王昌齡送別詩的藝術(shù)特色

          盛唐詩人王昌齡的送別詩,有什么特點呢?

        淺析王昌齡送別詩的藝術(shù)特色

          一、審美情趣超然高絕

          審美情趣常常表現(xiàn)在對題材、意象、情感表達等方面的選擇上。王昌齡的送別詩在盛唐詩壇上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點。

          (一)意象繼承古人卻又獨出心裁

          1.繼承傳統(tǒng)意象。古人送別多用楊柳、風(fēng)月。王昌齡的送別詩中不乏選取月這個意象以表達別離之痛和分手之愁的。

          2.不局限于古人詩歌中的意象。他從生活中挖掘了許多可用意象,其中可考物象有江、夜、山、水、春潮、松、蟬、云、海、舟、寺、溪、日、雨、酒、蟲、煙等。這里江為寒江,夜為寒夜,水為流水,松為幽松,蟬為寒蟬,云為秋云為黃云,海為凈海(海凈月色真),舟為孤舟,寺為古寺,溪為石溪,日是暮日。雨是寒雨,酒為廣陵灑,蟲為悲鳴蟲,煙是暮煙。每一種物象都附著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成為流露情感的工具。

          3.以情為線索組合意象。作者善于組合物象,把十分平常的物象或者是兩個幾乎沒有聯(lián)系的意象組合起來,達到一種意想不到的藝術(shù)美感。例如“海凈月色真”,把“月”和“海”這兩個不通的意象組合起來,以“海”的“凈”襯“月”的“真”,同時“月色”更能襯托“海凈”,這種相依相生的關(guān)系讓詩句有種交織的景象,又有一種微妙的情感轉(zhuǎn)換的意味。

          (二)情真意切,自然深厚

          真正的文學(xué)是純粹的,真摯的情感也是純粹的。古往今來,朋友之情不斷被人們歌之詠之,頌之贊之,正是因為朋友之間那種心與心交融的真摯的情感讓人們激動不已。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語言平直清淡,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復(fù)雜的修辭,精到簡潔,作者借玉壺表明自己的情結(jié),這樣表達起來更能有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美感。

          1.抒情真摯樸實,不矯揉造作。王昌齡送別詩都是情動于衷,有感而發(fā),觸景生情,情景交融,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如《送竇七》,“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鄂渚輕帆須早發(fā),江邊明月為君留。”前兩句實筆繪景,呈現(xiàn)在詩人眼前的是一個明凈而靜謐,清幽而空明的境界。后兩句虛筆聯(lián)想,抒發(fā)難分難舍,相依相伴的深摯情懷。朋友走了,卻留下了一輪相思明月:秋天涼了,卻溫暖了一顆赤誠之心。全詩字里行間充溢著縷縷真誠樸實的離情別意。

          2.借送別以明志。代表作是《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前兩句繪景點題,寒雨連江,夜色蒼茫,楚山獨立,境界凄迷而開闊。后兩句抒情言志,囑托朋友,語重心長;回答親友,肝膽相照。話語之間有志行高潔的傲岸不屈,有君子相交的坦蕩無私。一個“冰心玉壺”的比喻寫盡了真摯不渝的友誼,寫絕了光明磊落的人格操守!

          二、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因情而變

          (一)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王昌齡的送別詩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送胡大》中“荊門不堪別,況乃瀟湘秋。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直抒胸臆,沒有絲毫隱晦。

          王昌齡的送別詩中借景抒情的更多。如:《送郭司倉》中“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作者從環(huán)境人手,讓周圍景物表達出自己的心情和思想。

          王昌齡喜歡以比喻抒寫情懷。如《送李十五》《送竇七》《巴陵送李十二》等用比喻來寫送別,以一些能夠代表作者心境的外物來比較作者的心情和心理,取得一種高妙的結(jié)果。

          (二)用不同的藝術(shù)構(gòu)思,表現(xiàn)誠摯而深厚的友情

          《重別李評事》:“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朋友即將遠去長安,怎不令人傷感!可是,詩的首句卻反起,反勸李評事不要為離別而悲傷。安慰朋友。也是安慰自己;強忍悲愁,不說離情。接著的第二句是順承,說李評事很快就可以到達目的地。必將遇到新的朋友,又將獲得新的友情。這些勸慰之詞把眼前離別的悲痛表現(xiàn)得更加真摯。王昌齡喜歡景和情相融相生,以景襯情以情人景。

          (三)打破常規(guī),著意在寫別后情景

          如《送魏二》:“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fēng)引雨人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先實寫當(dāng)前的送別:江樓餞行,盡情醉飲。接著虛擬別后的思念:朋友離去之后,思念之情日深。此詩跳躍性比較大,寫當(dāng)前,又寫未來;既寫自己,又寫朋友;既有實寫,又有虛擬;把相互間的友情,表現(xiàn)得異常深切。

          (四)不重傷離重慰別

          如:《送吳十九往沅陵》:“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xiāng)。”詩中全無生離死別的情緒,送別而不覺有離傷,反說青山明月無異,何分什么此鄉(xiāng)他鄉(xiāng)?山水不隔,如在一地。心懷寬廣,曠達樂觀。

          三、整體風(fēng)格慷慨曠達

          王昌齡的送別詩沿用了他邊塞詩的一貫風(fēng)格,雖言送別但絲毫沒有戚戚切切的傷感,依然那么豪邁、那么大氣、那么慷慨。離別不言淚,遭貶不失志,沒有低沉、沒有哀傷,更沒有嗚咽。

          (一)格調(diào)高昂爽朗大氣

          整體感知王昌齡的送別詩,格調(diào)高昂,風(fēng)格慷慨,不會讓人垂淚低泣,爽朗大氣,體現(xiàn)在詩句中便是曠達。如《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送別朋友一點不覺得有離別的傷感,詩人對他的朋友說,我們雖然人分兩地,但江河云雨,青山明月,都在把我們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兩鄉(xiāng)雖遠卻心心相通,這種遙而不遠。離而不別的心意通過青山明月、江河云雨被表達得淋漓盡致。

          (二)盛唐氣象的體現(xiàn)

          不因分別而苦,借分手之際而勵志。王送別詩沒有凄切之詞,沒有纏綿悱惻,沒有秋雨凄苦,即使詩分手別離也激昂如是。表現(xiàn)出一個邊塞詩人的硬氣和慷慨,表現(xiàn)在詩句上就是明快。如《別陶副使歸南!罚“南越歸人夢海樓,廣陵新月海亭秋。寶刀留贈長相憶,當(dāng)取戈船萬戶侯。”送別成為對朋友的勉勵。讀其詩,不會悲觀厭世,不會垂頭喪氣,更不會沉淪墮落,更多的是激勵和鼓舞,多的是豪氣和壯志,一掃前人的分別悲苦凄涼,獨樹一幟。

          王昌齡以其邊塞詩的風(fēng)格創(chuàng)作送別詩,飽含了作者憂國之思,表現(xiàn)了作者慷慨的氣度,讀完讓人心生曠達,心生壯志,心生豪情。他詩歌特點。充分體現(xiàn)出盛唐氣象中盛唐人博大、寬闊、樂觀的胸襟,是時代環(huán)境的必然體現(xiàn)。這正是在中國古代生乎其前和生乎其后的詩人,在送別詩中難以表現(xiàn)出來的時代特征。王昌齡便以自己在送別詩上的優(yōu)秀表現(xiàn),把唐送別詩提到了應(yīng)有的高度。

        【淺析王昌齡送別詩的藝術(shù)特色】相關(guān)文章:

        王維送別詩的藝術(shù)特色07-22

        王昌齡的送別詩10-17

        王昌齡寫的送別詩10-03

        王昌齡的送別詩有哪些09-14

        淺析王維送別詩07-31

        王昌齡邊塞詩的思想及藝術(shù)08-22

        李白送別詩中的藝術(shù)特色06-07

        王昌齡的送別詩歌09-28

        淺析朱自清散文的藝術(shù)特色07-24

        杜甫《登高》的藝術(shù)特色淺析05-0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