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亭送別》教案 推薦度:
- 送別長輩的追悼詞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送別 王昌齡
王昌齡的送別詩作有哪些呢?王昌齡是眾所周知的唐代文學(xué)家,他留下了不少的不朽的詩篇,被人們廣泛的傳閱著。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王昌齡的送別詩,歡迎閱讀!
1、《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fēng)天。
2、《送竇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鄂渚輕帆須早發(fā),江邊明月為君留。
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4、《送郭司倉》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5、《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掉。
山為兩鄉(xiāng)別,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jié)知所效。
6、《送李十五》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7、《送張四》
楓林已愁暮,楚水復(fù)堪悲。
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8、《送胡大》
荊門不堪別,況乃瀟湘秋。
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
9、《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
1、芙蓉樓:原址在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西北。
2、楚山:古時吳、楚兩地相接,鎮(zhèn)江一帶也稱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譯文:
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朋友呵,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
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gòu)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fēng)亮節(jié)。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后兩句自比冰壺,表達(dá)自己開郎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寫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于開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齡當(dāng)時離京赴江寧(今南京市)丞任,辛漸是他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后在此分手。這詩原題共兩首,這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
“寒雨連江夜入?yún)?rdquo;,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織成了無邊無際的愁網(wǎng)。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那寒意不僅彌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人的心頭。“連”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wěn)連綿,江雨悄然而來的動態(tài)能為人分明地感知,則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
但是,這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不也展現(xiàn)了一種極其高遠(yuǎn)壯闊的境界嗎?中晚唐詩和婉約派宋詞往往將雨聲寫在窗下梧桐、檐前鐵馬、池中殘荷等等瑣物上,而王昌齡卻并不實寫如何感知秋雨來臨的細(xì)節(jié),他只是將聽覺視覺和想象概括成連江入?yún)堑挠陝荩源笃境鰸M紙煙雨,這就用浩大的氣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開闊意境。
清晨,天色已明,辛漸即將登舟北歸。詩人遙望江北的遠(yuǎn)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將隱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遼闊的江面上,進入詩人視野的當(dāng)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蕩的.江水本來是最易引起別情似水的聯(lián)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勝數(shù)。
然而王昌齡沒有將別愁寄予隨友人遠(yuǎn)去的江水,卻將離情凝注在矗立于蒼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為友人回到洛陽,即可與親友相聚,而留在吳地的詩人,卻只能像這孤零零的楚山一樣,佇立在江畔空望著流水逝去。一個“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線,自然而然牽出了后兩句臨別叮嚀之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dá)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送別 王昌齡】相關(guān)文章:
王昌齡送別詩11-19
王昌齡送別詩研究11-19
關(guān)于王昌齡送別詩11-18
王昌齡送別詩大全11-18
王昌齡送別的詩11-18
王昌齡寫過什么送別詩11-19
王昌齡寫的送別詩11-19
關(guān)于王昌齡的送別詩11-19
王昌齡的送別詩特點11-19
淺析王昌齡的送別詩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