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王安石變法說課ppt

        時間:2023-03-25 04:46:14 王安石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安石變法說課ppt

          王安石變法”屬于高中歷史選修一模塊的內容,那么同學們能寫出王安石變法的主要措施?理解這些措施的主要含義?

          回憶必修一第3、4課內容,思考:北宋初期時是如何加強中央集權的?(從集中行政權、軍權、財政權三方面考慮。)為什么需要變法呢?(北宋中期出現社會危機)這是變法的背景也是其必要性。

          一、背景:北宋中期出現社會危機的原因和表現(三冗與積貧積弱)

          1、積貧積弱的局面的形成

          增設官僚機構 -----冗官

          擴充軍隊 ------冗兵--------國家財政負擔沉重入不敷出---------積貧局面

          養兵養官戰爭賠款------冗費

          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分化事權措施和軍事加強,“三冗”出現是導致財政危機的主要原因。

          分散軍權----軍隊戰斗力弱------皇帝------集軍權 ------------ 積弱局面

          行政效率低下 集中行政權

          集中財政權

          2、社會矛盾激化

          (1)王小波、李順起義(土地兼并、賦稅沉重)-----階級矛盾尖銳:-----農民的反抗斗爭

          北宋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兼并,從根本上反映了北宋時期封建經濟的發展。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使農民喪失土地。為解決財政危機增加苛捐雜稅,激化了階級矛盾。是引起社會不安定的主要因素。大地主往往隱瞞田產,逃避稅收,影響國家財政收入,是北宋財政收入難以保證的主要原因之一。

          (2)遼宋西夏連年征戰-----民族矛盾激化-----遼、西夏的威脅-

          守內虛外。冗兵素質低下,臨陣多敗。宋軍往往屢戰屢敗,這是受到不斷威脅的原因。

          社會危機的表現 原因

          1 土地兼并嚴重 北宋統治者不抑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集中的過程。

          2 積貧積弱的局面的形成

          (冗官、冗兵、冗費)

          分化事權,防止文武官員專權。“恩萌收官”科舉制的改革(冗官)

          募兵、養兵的弊端(冗兵)(積弱)

          伴隨著冗兵、冗官而來的是國用大增,每年還要給遼、西夏大量的銀絹。(冗費)(積貧)

          3社會矛盾激化 階級矛盾尖銳

          (農民的反抗斗爭) 土地兼并使農民喪失土地。為解決財政危機增加苛捐雜稅,激化了階級矛盾。

          -民族矛盾激化-

          (遼、西夏的威脅) 守內虛外。冗兵素質低下,臨陣多敗。

          二、內容與影響

          1、目的:為解決北宋中期嚴重社會危機,鞏固封建統治而實行的。

          2、性質:地主階級封建改革。(封建社會內部矛盾的局部調整)

          在不觸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進行局部調整,是社會改良性質的改革

          比較慶歷新政和王安石變法的異同

          相同點

          背景:都是為解決北宋中期嚴重社會危機,鞏固統治而實行的。

          性質:地主階級封建改革。

          結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對而失敗。

          不同點

          中心內容不同:慶—整頓吏治

          王—理財

          改革程度不同:慶-局部改革

          王-全面改革

          3、核心內容:富國強兵

          4、具體措施:

          措施 內容 作用

          (富國)

          理財措施 青苗法 每年青黃不接時,政府貸款或谷物給農民,收獲以后償還,加收20%的利息 使農民免受高利貸盤剝,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募役法 政府向應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戶,收取免役錢,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免役錢。 減輕了農民的差役負擔,保證了生產時間

          農田水利法 政府鼓勵興修水利,開墾荒地。 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方田均稅法 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稅 增加了國家的賦稅收入

          市易法 政府設立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 限制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于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國家收入也有所增加

          (強兵)

          軍事措施 保甲法 十家為一保,農閑時練兵、生產,戰時編入軍隊。 既可加強對人民的控制,又可以地預料和西夏的進攻,同時減少軍費開支。

          將兵法 禁軍固定轄區,有固定將領訓練。 加強了軍事訓練,充實了邊防力量。

          (取士)教育措施 改革科舉制 廢除明經科,?冀浟x和時務策。設明法科 選拔大量能夠從事實際事務的有用人才

          整頓太學 重新編纂教科書,內容為儒家經典。考試成績優秀者,課直接受官。 使學校成為變法造輿論、育人才的地方

          板書:

          措施 目 的  內 容 作 用

          富國之法 改變積貧的局面,調整封建國家、地主和農民的關系,發展生產 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均輸法 有利于減輕人民的負擔,發展生產,增加財政收入

          強兵之法 為了改變積弱的局面,鞏固封建統治秩序和整頓加強軍隊 保甲法、保馬法、

          將兵法、設軍器監 節省了政府開支,提高了軍隊戰斗力,增加了武器裝備

          取士之法 關注人才的選拔、培養和使用,為變法造輿論 改革科舉制度、整頓太學、重視官員的選拔任用 培養人才,發揮其才干,為變法起了輿論作用

          三、王安石變法的結果的認識

          1、王安石變法的認識:(注意認識歷史事物的方法)

          (1).變法的不足:1.王安石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而進行的改革運動,他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的危機。2.變法是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出發點,農民的處境沒有根本的改變,負擔依然沉重,

          (2).變法的進步意義:

          1.變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加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2.王安石變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客觀上有利于社會的進步。

          3.王安石能夠對北宋的積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種勇于改革和敢于斗爭的精神,值得肯定。

          2、變法的局限性

          (1).變法針對的是社會的上層的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所以一開始就遭到強烈的反對。

          (2).王安石認為增加政府收入,就要擴大稅源,要“取諸民”?墒且坏﹫绦胁簧疲兎ㄟ^程中就加重了貧苦百姓的負擔,就會引起民間的不滿,成為反對派攻擊新法的借口。

          3、新法的變質:

          元佑更化后新法淡出歷史舞臺,1093年哲宗親政后雖有志于恢復新法,啟用變法派,但是到徽宗時新法成為聚斂的工具。原有的變法的精神被完全改變。

          4、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總結以及得到的經驗教訓:

          (1).變法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保守派)的阻撓和破壞。----主要

          (2).宋神宗在變法后期的動搖。

          (3).宋神宗死后,司馬光任宰相,廢除新法。

          (4).變法過程中,由于用人不當,(出現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現象),引起民間不滿

          (5)王安石的“三不足”思想

          教訓:

          改革是艱辛的,必然充滿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改革中注意合理的用人。

          學習王安石等改革家勇于改革的精神和敢于斗爭的性情。――情感培養

          四、【課堂練習】

          1.導致北宋中期財政危機出現的根源是(B )

          A.遼夏經常攻宋 B.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C.土地兼并嚴重 D.皇室浪費驚人

          2.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 (A )

          A.抵御遼夏的進攻 B.平息農民的反抗 C.減少政府的開支 D.鞏固自己的權勢地位。

          3.王安石變法中,青苗法,募役法引起的爭議最大,這是因為(A )

          A.嚴重損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B.對農民剝削國重

          C.方便了不法官員從中牟利 D.政府的財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證

          4.王安石變法的措施中,以政府借貸方式收取一定的利息的有(B )

          A.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 B. 方田均稅法、青苗法

          C.青苗法 、市易法 D. 市易法、募役法

          5.司馬光說:“中戶以下大抵乏食……而州縣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錢不敢少緩。”司馬光的這句話反映了(A )①變法過程中出現了地方官強迫百姓向官府借貸的情況

          ②變法過程中一些不法現象成為反對派攻擊變法的借口。

          A. 二者都對 B.二者都錯C.前對后錯 D.前錯后對

          6、1、北宋中期社會危機的關鍵問題是( C )

          A.遼、夏的威脅 B.土地荒蕪、水利廢毀

          C.國家財政入不敷出 D.官僚地主隱瞞田產,逃避稅收

          五、【課后練習】

          課本P53頁“閱讀與思考”王安石與司馬光的爭辯中二者對于理財的不同認識是什么?各有什么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地方?結合所學知識,考慮王安石變法中是否體現了他的言論中的精神?

          材料一:財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驕于內,制度不可為萬世法而日益叢雜,一切茍且,不異五代之時。 ——歐陽修

          1、 材料一說明北宋中期面臨怎么楊的社會狀況,導致這一狀況的原因是什么?

          北宋中期面臨積貧積弱的局面。原因在于北宋初年的中央集權措施

          材料二: 材料三:宋代習武圖

          2、 材料二、三說明王安石采取了什么措施?

          理財方面: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

          軍事方面:精簡軍隊、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

          3、 分析三則材料之間有何聯系。

          材料一反映的社會危機引起了材料二、三王安石在理財、軍事方面的變法;而王安石變法又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北宋的社會危機

          六、失敗的直接原因: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對及變法支持者-宋神宗的病死。

          根本原因: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

          你從王安石變法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A。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

          B。改革是革除社會弊政、促進社會發展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

          C。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權和私利,因而會有阻力,甚至充滿尖銳斗爭,因此, 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行動要堅決徹底,要注意用人。

        【王安石變法說課ppt】相關文章:

        解密王安石變法10-09

        王安石變法的啟示07-21

        王安石變法的悲劇05-31

        對王安石變法的認識06-23

        王安石變法的背景05-17

        王安石變法失誤原因06-15

        王安石變法的原因和目的01-22

        王安石變法的歷史作用05-15

        王安石變法失敗原因分析05-22

        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05-1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