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宋王安石變法
引導語:北宋王安石變法為什么?變法失敗是導致北宋滅亡得更本原因么?下面是相關資訊,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王安石(1021-1086),北宋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字介甫,晚號半山,臨川(今江西省臨川縣)人。從小勤奮好學,二十歲以前,隨父宦游,到過南北很多地方,目睹官僚、豪紳、地主對農民欺凌壓榨,使大批農民失去土地,生計艱難,加上北宋王朝對外采取屈辱妥協(xié)政策,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日趨尖銳,國防和財政呈現(xiàn)嚴重危機。這些情況促使他立志改革政治,為以后實行變法打下思想基礎。
慶歷二年(1042)他中進士,先后擔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常州知州以及江南東路提點刑獄等職,在江、浙一帶做了十六、七年的地方官。他在管轄的地區(qū),初步推行革新措施,顯示了出色的政治才能。
嘉祐三年(1058)回京城任職。不久,向仁宗呈奉一篇有名的萬言書,就是《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強化統(tǒng)治力量,以防止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鞏固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萬言書中暢論政事,陳述富國強兵的計劃,為他以后實行變革描繪一幅藍圖,但當時未被采納。
神宗即位后,想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局面,對王安石的變法主張十分贊賞,于熙寧二年(1069)任命他為參知政事(副宰相),次年升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立即建立制置三司條例司(主管制定鹽鐵、度支、戶部三司條例的官署),作為領導變法的機構。他從“理財”和“整軍”兩方面著手,頒布一系列新法。屬于“理財”范圍的有農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均輸法;屬于“整軍”方面的有保甲法、保馬法、置將法和設軍器監(jiān)。新法推行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強兼并勢力,緩和了國家財政和軍事危機。
王安石的變法,引起了大地主官僚集團的強烈反對。他雖力排異議,以堅韌不拔的意志推行新法,終究寡不敵眾,在反對派的竭力誹謗和攻擊下,于熙寧七年(1074)被迫辭職。次年再度拜相,但由于神宗對繼續(xù)改革失去興趣,變法派內部又發(fā)生許多矛盾,加上其子王雱(páng)病死,使他受到很大打擊,身體又多病,一年后又離職回江寧。他晚年在江寧過了近十年的退休生活。元豐八年(1085),神宗病逝,守舊派上臺執(zhí)政,新法被全部廢棄。王安石心情十分憂憤,于1086(宋哲宗元祐元年四月癸巳,今五月二十一日)逝世。他生前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死后謚號文,也稱王文公。
王安石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主張文章“務為有補于世”,“以適用為本”,他也不忽視藝術技巧的作用。他的政論文分析犀利,態(tài)度鮮明,議論宏大,筆力雄健,形成鋒利峭拔的藝術風格。如 答《司馬諫議書》突出的表現(xiàn)了他對守舊派毫不妥協(xié)的政治態(tài)度和不以個人得失為意的寬廣胸懷,寥寥幾百字,條分縷析,言簡意賅,駁斥對方極為有力。雜記如《游褒禪山記》把記游和說理結合得緊密自然,在平凡的生活現(xiàn)象中寄寓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王安石的詩歌創(chuàng)作,受杜甫、韓愈很大影響,內容多反映人民疾苦和社會問題,表現(xiàn)形式多用散體句法,好發(fā)議論,造語用字瘦硬遒勁。晚年閑居時寫的小詩風格有變化,融情入景,含蓄雋永,有唐人韻味,而觸及現(xiàn)實矛盾較少。他也有少量詞作,風格高峻。
王安石一生著述甚多,《字說》《鐘山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三經(jīng)新義》中的《周官新義》殘卷、《老子注》若干條。注本有宋李壁的《王荊文公詩箋注》和清沈欽韓的《王荊公文集注》。其詩文揭露時弊,風格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王安石變法:毀譽參半的綜合配套改革
“家法”治下日漸貧弱的北宋王朝
公元960年,陳橋兵變后趙匡胤“黃袍加身”。即位后,他吸取五代十國王朝更替的教訓,為防范“篡位之風”,使除皇帝外任何個人、群體或機構都沒機會大權獨攬,在政治、軍事、經(jīng)濟等領域制定了一系列“上下相維,內外相制”的制度,稱為“宋朝家法”。這些自以為設計精巧、考慮周全的“家法”在被嚴格推行上百年后,過度的“分權與制衡”導致了行政體系的“弱和散”。到北宋中葉,國庫虧空、軍事屢戰(zhàn)屢敗,追根溯源,無不與恪守“家法”有關。
(一)政治領域的“家法”
職官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北宋推行的職官制度,總體呈現(xiàn)的特點是:分臣權、集君權,重文輕武。
1.分割相權,牽制兵權
宋代延續(xù)唐朝舊制,設立三省制,但在職能設計上,已有很大調整;蕦m內只保留中書省,由宰相單獨向皇帝請旨。門下、尚書移出宮外,兩省長官不能再預聞最高命令。設立與中書省職級并行的樞密院,由樞密使主管軍事,宰相不再掌管軍政。
為防止武將擁兵自重,建立樞密院三衙統(tǒng)兵體制,兵權一分為三,利用樞密使來牽制帶兵的大將,樞密使有制令之權而無握兵之重,大將有握兵之重而無制令之權。到宋太宗時,不但制令權被收歸皇帝,而且大將在前線的行動皇帝也要加以控制。這種制度導致前線將領失去了統(tǒng)兵的自主權,無法因地制宜隨時調整戰(zhàn)略戰(zhàn)術,在作戰(zhàn)中陷入被動。這是北宋與少數(shù)民族政權戰(zhàn)爭屢戰(zhàn)屢敗的制度根源之一。
剝奪宰相對財政的直接控制,將尚書省原來的戶部、鹽鐵、度支(主管經(jīng)濟出納)三司地位提高,共同執(zhí)掌全國財政,并互相牽制。此外,設立“考課院”,主管人事任免。由此,北宋宰相實際上失去了兵權、財權和人事任免權,這些權力最終都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
2.設官分職
建朝之初,宋太祖留用大批前朝官員,但只有官位,而無實職。宋真宗時起,將“官職分開”制度化,整個官僚體系被劃分為兩套系統(tǒng),一種是只領取俸祿而無實際業(yè)務的“寄祿官”,一種是有職務的“職事官”。“設官分職”導致“冗官”現(xiàn)象愈演愈烈。不斷膨脹的官僚隊伍,對財政支出形成巨大壓力。
(二)軍事領域的“家法”
北宋在軍事領域推行的一系列制度,其初衷在于防止國家內部發(fā)生叛亂,但卻導致軍隊在防御外敵時毫無反擊能力。
1.實行募兵制度,使兵民分開
宋太祖建立募兵制的目的是實現(xiàn)兵民分開,避免出現(xiàn)協(xié)同造反。北宋軍隊共四種,分別為禁兵、廂兵、鄉(xiāng)兵和藩兵,募兵制主要針對前兩種,禁兵承擔守衛(wèi)和征戰(zhàn)職責,廂兵承擔各種雜役,無戰(zhàn)守責任。這些兵“一經(jīng)應募,終身為伍”,政府按年支付一定數(shù)量的廩給(俸祿)、衣服、糧食等。此外為避免流民形成武裝割據(jù)同時,還實行招募饑民為兵的養(yǎng)兵制度,因而在遭遇自然災害時,往往會有大量身體素質層次不齊的災民入伍當兵“仰食于官”。募兵制既是北宋“冗兵”的制度根源,也是軍隊作戰(zhàn)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2.實行軍隊更戍,使兵帥分開
宋太祖采納宰相趙普的建議實施更戍法,派禁軍分駐京師與外郡,內外輪換,定期回駐京師,實行每三年輪換一次防地,從而使“兵無常帥,帥無常兵”。這導致在實戰(zhàn)中,帥兵配合度低,缺乏協(xié)同性,影響整體戰(zhàn)斗力。
(三)經(jīng)濟領域的“家法”
北宋經(jīng)濟領域最主要的“家法”是“土地不抑兼并”,鼓勵以買賣的方式進行土地交易。這種土地商品化政策的長期施行,使大量的自耕農土地被富有的大地主大官僚買走,失地農民越來越多。北宋的地主階層約占總人口的6%~7%,但他們所擁有的土地數(shù)量超過全國耕地的半數(shù)以上。為應對日益龐大的國庫開支,北宋政府還實行嚴苛的賦稅制度,除夏秋兩稅外還有雜變之賦、身丁稅、科斂等雜稅外,還有支移、折變等苛法,農民還要承擔極為繁重的職役負擔。土地兼并與“冗稅”導致社會矛盾日趨激化,農民起義不斷。
如右圖所示,由于一系列政治、軍事、經(jīng)濟領域“家法”的長期施行,導致自北宋中期起,整個國家開始陷入積貧積弱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樞密院三衙統(tǒng)兵體制、募兵制、更戍法的推行使軍隊整體戰(zhàn)斗力低下,在與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戰(zhàn)爭中不斷打敗仗,隨之而來的便是頻繁的割地賠款(見表1),而在戰(zhàn)爭中獲得好處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則更變本加厲地侵犯邊境,由此帶來的巨額軍費開支和戰(zhàn)爭賠款,再加上募兵制下的“冗兵”、設官分職下的“冗官”,使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另一方面,北宋是典型的農業(yè)社會,主要稅收收入源于農業(yè)稅,“不抑兼并”制度使失地農民增加、可稅土地數(shù)量不斷減少。而面對財政支出規(guī)模的逐年擴大,政府為維持收支平衡、填補國庫虧空,于是大肆增稅,單位土地面積需繳納的稅額越來越高,“冗稅”使農民不堪重負,揭竿而起,軍費開支也隨之擴大。由此,整個國家陷入內憂外患的困境中。財政收支在宋仁宗時期(1049-1054)僅能維持基本平衡,到了十年后的冶平二年(1065年),財政赤字規(guī)模已達到1570萬貫。
王安石變法的三個階段
面對“家法”治下日漸貧弱的復雜局勢,王安石提出“祖宗不足法”,并在1069-1074年,暴風驟雨般推出大量新法,涉及財稅、軍事、教育、政治等多個領域?偟膩砜,王安石變法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變法的準備階段(1067-1069年)
在這一階段,王安石完成了變法的政治、組織準備以及改革方案的設計工作。
1.與宋神宗締結君臣變法同盟
1067年,宋神宗繼位,面對內憂外患的局勢,他提出“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迫切希望通過變法來重振朝綱。王安石在嘉祐3年完成的長達萬字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中已闡明他關于實施改革的構想與方案,聲名遠播。在繼位三個月后,神宗迅速起用王安石,先任命他為知江寧府,幾個月后升為翰林學士兼侍講,調入京城。熙寧元年(1068年)4月起,神宗開始召王安石入朝討論變法事宜,經(jīng)過數(shù)輪探討,二人就變法事宜達成共識,決定“君臣共濟此道”。次年2月,神宗力排眾議破格提拔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副宰相),授權其著手準備變法。
2.創(chuàng)設制置三司條例司
“宋朝家法”中,為削弱相權,將尚書省原來的戶部、鹽鐵、度支三司地位提高,代替宰相共同執(zhí)掌財政大權。在變法前,王安石向神宗提議并獲準創(chuàng)設制置三司條例司,將戶部、鹽鐵、度支三司整合為一個部門,負責制定財政法規(guī),統(tǒng)籌財政收支,審定每年的“上供格”,借此恢復宰相財政管理權。
新組建的制置三司條例司,吸收了大量的專業(yè)人才如均輸、青苗法的擬制者呂惠卿,該機構“經(jīng)畫邦計,議變舊法,以通天下之利”,實際上成為變法的決策機構。雖然該機構因保守派的激烈反對,在僅僅存在了一年零三個月后以違逆祖制為名被撤并,但這期間該機構擬定了改革方案并頒布實施多部新法。
(二)變法的高潮階段(1069-1073年)
1.頒布實施新法
熙寧二年至六年,王安石變法所涉及的新法幾乎都在這一時期陸續(xù)頒布實施。
熙寧二年四月,制置三司條例司派遣劉彝、謝卿材等八人考察各地農田、水利和賦役情況。七月,設置發(fā)運使,實施均輸法,按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的原則,根據(jù)京城倉儲情況和年景好壞,在東南六路的各路之間,調劑漕糧和上供物品的供應。九月,推行青苗法,以各地的常平倉和廣惠倉所積攢的貨幣和糧食為本錢,在每年春天青黃不接時,借貸給普通民戶,到秋天莊稼成熟時償還本金,并支付二分的利息。十一月,頒布《農田水利法》,要求各地興修水利工程,所需材料根據(jù)當?shù)鼐用衩考颐繎舻牡燃墎矸峙。閏十一月,在各路設置提舉使,監(jiān)督新法推行。
熙寧三年十二月,推行保甲法和免役法。保甲法主要將村戶每十戶編為一保,五十戶為一大保,五百戶為一都保,每一保都要選出保丁,平時操練,戰(zhàn)時入伍,從而幾提高軍隊的戰(zhàn)斗力,又減輕政府養(yǎng)兵負擔。免役法主要是廢除各戶輪流在州縣當差的`徭役,由官府出錢雇傭專人當差,所需費用由各戶分擔,稱為“免役錢”;原來不用負擔差役的寺院、女戶、官戶,也要交納一半的費用,稱為“助役錢”。
熙寧四年二月,新的貢舉法頒布,廢除明經(jīng)科,只通過進士一科來錄取人才,進士殿試的題目也不再是詩、賦、論三個題目,而是考察切合時務的策論。
熙寧五年三月,市易法實施,由政府出資設立“市易務”,低買高賣,平抑物價,同時也向商戶提供貸款,取息兩分。五月,推行“保馬法”,鼓勵西北邊境的民戶領養(yǎng)官馬,或者由政府出資,個人購買馬匹并代養(yǎng),到年底根據(jù)馬匹的飼養(yǎng)情況,給予補償,如果馬匹生病或死亡,則需要民戶賠償。八月,頒布《方田均稅條約》,“方田”是指向東西南北各走一千步定為“一方”,丈量土地;“均稅”是指對丈量好的土地,根據(jù)土地的評估情況,厘定應繳納的稅額。
熙寧六年九月,頒行免行法,規(guī)定各行業(yè)的商戶根據(jù)贏利多寡,每月向“市易務”交納“免行錢”,不再輪流向官府上繳實物或到官府當差。此外,還有與軍事相關的將兵法、裁兵法、軍器監(jiān)法等新法陸續(xù)推出。
2.新法的成效
(1)積貧狀況初步改善。王安石推行的熙寧新政,雖然一直廣受詬病,但新法在推出后基本都得到執(zhí)行,取得的最直接的成效就是中央財政狀況有所好轉。神宗在位的“熙寧、元豐間,中外府庫,無不充衍,小邑所積錢米,亦不減二十萬”。到了哲宗繼位的元祐元年,常平倉和坊場累積的免役錢達五千余萬貫,“散在天下州縣,貫朽不用”。而免役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等新政對于抑制土地兼并、打擊大地主、大富豪和大官僚等特權階層,減輕農民負擔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2)積弱局面有所扭轉。軍事上,從熙寧元年(1068年)開始,神宗下令諸路監(jiān)司,核實各州兵卒,按照新法規(guī)定裁撤冗軍,將免去軍職的年齡由61歲調整到50歲。次年,神宗又下令廢除、合并各個軍營。變法十年,王安石堅持每年裁減冗兵,治平年間(1064-1067年)的兵卒共有1162000人,到了熙寧年間(1068-1077年)已經(jīng)裁減為568688人,規(guī)?s減一半,僅保留相對精銳的力量,軍費開支大幅下降,軍隊戰(zhàn)斗力得到提升。1073年,在王安石的指揮下,王韶奉命進攻吐蕃,收復河、岷等五個洲,將邊境線拓展兩千余里,取得北宋歷史上少有的軍事勝利。
(三)變法的尾聲階段(1074-1076年)
在變法過程中,一些新政或因設計不合理,或因推行過急,或因用人不當,不僅在士大夫中激起強烈的反對意見,而且招致百姓抱怨,比如青苗法和免役法,本是保護農戶的開源之策,最終卻給農戶增加更重的稅負;市易法和均輸法的初衷是要保護中小商戶利益,打擊豪強富商的壟斷,但最終卻演變?yōu)楣俎k機構直接與商賈爭利。此外,這些新法的實施,不斷觸動官僚地主、富商大賈的利益,保守派對變法的阻撓從未停止,甚至慈圣、宣仁兩宮皇太后都說當年的“天下大旱”是“王安石變法亂了天下”。種種質疑和反對聲音,神宗對變法出現(xiàn)動搖,君臣變法同盟開始出現(xiàn)裂痕。王安石于熙寧七年四月第一次罷相,又于次年二月官復原職,然而此時變法派內部已開始分裂,王安石再次請辭并徹底退出政治舞臺。元豐八年(1085年),神宗病逝,哲宗即位,所有新法被當權的保守派逐一罷黜。
【北宋王安石變法】相關文章:
淺論王安石變法04-20
王安石變法感想04-11
王安石變法說課稿04-19
王安石變法的背景05-17
王安石變法的悲劇01-17
評價王安石變法06-25
《王安石變法》教案04-20
解密王安石變法10-09
被“小人”毀掉的王安石變法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