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寫的
《五柳先生傳》是東晉田園派創(chuàng)始人陶淵明代表作之一,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讀書,二是飲酒,三是寫文章,塑造了一個真實的自我,表現(xiàn)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強烈的人格個性之美。小編帶來的五柳先生傳陶淵明寫的。
五柳先生傳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譯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把這個作為號了。他安安靜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他喜歡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dāng)對書中的內(nèi)容有所領(lǐng)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他生性喜愛喝酒,家里窮經(jīng)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擺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說走就走。簡陋的居室里空空蕩蕩,遮擋不住嚴(yán)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滿了補丁,盛飯的籃子和飲水的水瓢里經(jīng)常是空的,可是他還是安然自得。常常寫文章來自娛自樂,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從此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jīng)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fā)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這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因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的快樂。不知道他是無懷氏時代的人呢?還是葛天氏時代的人呢?
創(chuàng)作背景
對于《五柳先生傳》的寫作年份一般有作于少年和作于晚年兩種說法。
王瑤根據(jù)蕭統(tǒng)的《陶淵明傳》的敘述認(rèn)為,《五柳先生傳》作于太元十七年(392年)陶淵明為江州祭酒以前。魏正申在《陶淵明探稿》中曾提到:“他在二十八寫下的《五柳先生傳》中,表示了自己的從文志愿!比绻@說少年時所作的話,那么這便不是自傳了,有可能是陶淵明在年少時對生活的構(gòu)想,表明志向,規(guī)劃未來。
可是,“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可見陶淵明筆下五柳先生窮困潦倒,家境貧寒。如此情境不似為自己規(guī)劃未來,所以有研究者認(rèn)為文章創(chuàng)作于晚年時期。清代學(xué)者林云銘指出文中贊語中“無懷氏”“葛天氏” 傳達(dá)了安貧樂道的情懷和不為官的態(tài)度,可以推測這是陶淵明辭官后所作。
賞析
這篇文章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正文。第二部分是贊語。
正文部分又可分為四小節(jié)。第一節(jié)自開頭至“因以為號焉”,交代“五柳先生”號的由來,開篇點題。“先生不知何許人也”,文章開頭第一句,即把這位先生排除在名門望族之外,不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貫,“亦不詳其姓字”,五柳先生是一位隱姓埋名的人。晉代是很講究門第的,而五柳先生竟與這種風(fēng)氣背道而馳,這就暗示五柳先生是一位隱士!罢呌形辶鴺,因以為號焉”,就這樣隨便地取了一個字號。五柳先生不僅隱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視姓字,用莊子的話說,“名者,實之賓也”,本就無關(guān)緊要。但他看中五柳樹的原因也許五柳先生宅邊并無桃李,只有這么幾棵柳樹,這與后面所寫“環(huán)堵蕭然”是一致的。五柳先生的房屋簡陋,生活貧窮,這五柳樹帶一點清靜、淡雅、簡樸的色彩。以五柳為號也就顯示了五柳先生的性格。
第二節(jié)自“閑補少言”至“欣然忘食”,寫五柳先生的稟性志趣。接著寫五柳先生的生活、性格。“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這是五柳先生最突出的地方。閑靜少言是五柳先生的外在表現(xiàn),不慕榮利,才是五柳先生的真實面貌。因為不追求榮利,五柳先生就無須奔忙,不用煩躁,自然也就閑,也就靜,用不著喋喋不休。但這種閑靜少言,并不等于五柳先生沒有志趣。但這一節(jié)主要是寫其“好讀書”而善讀書。但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就與五柳先生的“不慕榮利”有關(guān)。五柳先生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表明了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識的人,和那個時代的社會對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三節(jié)自“性嗜灑”至“不吝情去留”,寫“五柳先生”的飲酒嗜好。作者強調(diào)他的嗜灑是出于天性,而非門閥之士的放蕩縱酒,自我麻醉。但嗜灑與家貧又是矛盾的,他不慕榮利,不能擺脫貧困,便“不能常得”到酒。這說明他不因嗜酒而失節(jié)。至于親友請他吃酒,他卻毫無拘束,一去即飲,一醉方休,又反映了他的坦率與認(rèn)真,并沒有當(dāng)時所謂名士的虛偽與矯情。飲酒是他在那種時代環(huán)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脫的一種方法。
第四節(jié)自“環(huán)堵蕭然”至“以此自終”,寫“五柳先生”的安貧與著文。他雖然居室破漏,衣食不足,但卻安然自得。這正是他安貧樂道的表現(xiàn)。而“常著文章自娛”,不入塵網(wǎng),則是他讀書“每有會意”的結(jié)果。并且,“忘懷得失”又是他“不慕榮利”的性格使然。這些既與前文相照應(yīng),又收束了全篇。
對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敘述以后,第二部分文章結(jié)尾也仿史家筆法,加個贊語。這個贊語的實質(zhì)就是黔婁之妻的兩句話:“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边@兩句話與前面寫到的“不慕榮利”相照應(yīng),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和優(yōu)點。陶淵明正是通過五柳先生“頗示己志”,表達(dá)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最后有兩句設(shè)問的話:“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既表達(dá)了他對上古社會淳樸風(fēng)尚的向往之情,又說明他是一位有著美好現(xiàn)想的隱士。同時也是對世風(fēng)日卜的黑暗現(xiàn)實的針砭與嘲颯。
主旨?xì)w納
通過對五柳先生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來用以自況的文章,抒發(fā)了陶淵明的志趣。文中描述了一個愛好讀書、不慕榮利、安貧樂道、忘懷得失、率真自然的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形象。
典故運用
宅邊有五柳樹:從“榆柳陰后檐,桃李羅堂前”(《歸園田居·其一》)的詩句可知陶宅邊確實有柳樹。
好讀書:陶淵明讀書是在完成耕種之后,從“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讀〈山海經(jīng)〉》)可以看出。又常與友鄰討論,所以又寫道:“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第一首)
性嗜酒:“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雜詩·其二》),“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讀〈山海經(jīng)〉》),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見。
簞瓢屢空:這是五柳先生以顏回自況,顏回簞瓢屢空而“不改其樂”,說明他安貧樂道。五柳先生亦當(dāng)如此。陶淵明亦常“簞瓢屢空”,如“饑來驅(qū)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乞食》),就是寫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貸的情況。
黔婁:戰(zhàn)國時齊人。魯恭公曾遣使者致禮,賜粟三千鐘,想聘他任宰相,他堅辭不受。齊王又派人送去黃金百斤,聘他為卿,他也不接受。死時衣不蔽體。其妻亦有賢德!扒瓓溆醒浴,一本作“黔婁之妻有言”。陶淵明在《詠貧士》中曾寫道:“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倍男D·黔婁·嘗糞憂心: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yù)感家中有事,當(dāng)即辭官返鄉(xiāng);氐郊抑,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y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兇,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鼻瓓溆谑蔷腿L父親的糞便,發(fā)現(xiàn)味甜,內(nèi)心十分憂慮,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后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并守制三年。
【賞析】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大家,詩歌獨開一派(山水田園詩派),散文造詣也很高。北宋歐陽修便對他很傾倒,曾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一篇而已!逼鋵嵅恢弧稓w去來兮辭》,《桃花源記》以及《五柳先生傳》等,也都是好文章。年代距陶淵明不算很遠(yuǎn)的南朝人沈約和蕭統(tǒng),都說陶淵明寫《五柳先生傳》是用以“自況”,當(dāng)時人視為“實錄”。這話是有道理的。
《五柳先生傳》所寫,都可以從史傳和本集有關(guān)作者的記事中得到印證。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五柳先生傳》就是作者的自畫像,這是讀本文首先應(yīng)該把握的。陶淵明的一生雖然主要是在田園中度過的,從同時代的人起就把他稱為“幽居者”,但他卻是一個有壯志和用世之心的人物。
在《雜詩》里,他自言“少壯時”,“猛志逸四!薄!讹嬀啤吩娭杏终f“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jīng)。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對年近四十仍然功業(yè)無成,頗為感慨。中年幾度出仕,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恥”,又加上性情耿介,不會圓滑,難免不惹禍患,便毅然歸田。他把田園看做是與腐朽現(xiàn)實對立的一片凈土,在這里帶著濃厚的浪漫主義情調(diào)怡然自得地生活,傲彼濁世。他的可貴處就在于守志安貧,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五柳先生傳》正是托名五柳先生刻畫出這樣一個具有高風(fēng)亮節(jié)的人物形象。全文不長,不同版本文字略有出入,但都在一百七八十字之間。在這樣簡短的篇幅里勾畫人物,卻能做到形象豐滿,性格鮮明,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藝術(shù)功力。開篇四句是對人物身份的交待。起得飄忽,也起得風(fēng)趣。但不要輕輕看過,以為只是作者的趣筆,實則其中隱含深意。“許”做“處所”解,“何許人”即“何地人”。古人是重視地望的,姓氏前常要冠以家世籍貫,如瑯琊王氏、陳郡謝氏之類,在兩晉門閥制度下尤其如此。而五柳先生卻不知何地人,可見他不在流俗觀念之中。古人又是重聲名的,有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之說,希圖能夠聲名不朽,而先生卻連姓氏名字也不清楚,竟指宅旁五柳而為號,可見他又出于流俗觀念之外。這幾筆不僅把隱姓埋名、深藏避世的意思說足,而且突出顯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一上來便使“高人”之氣籠罩全篇。語極平淡,味極深醇,這就是蘇東坡評陶詩所說的“似癯實腴”的境界。
作者《歸園田居》詩說:“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陰后檐,桃李羅堂前!薄秱鳌肺牡摹罢杂形辶鴺洌蛞詾樘栄伞,又隱隱散發(fā)出一股田園氣息,映襯出一個田園幽居者的形象,可以說沒有一點閑筆墨。鍾嶸評陶詩說:“文體省凈,殆無長語!蓖瑯涌梢砸苼碓u他的文!伴e靜”二句用正敘點出五柳先生最本質(zhì)的情操。正因為不為榮名利祿動心,所以能守志不阿,也因此才高出于流俗之上。朱熹說:“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quán)納貨。陶淵明真?zhèn)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晉宋人物。”這話是比較能說到點子上的!伴e靜少言”與“不慕榮利”相照應(yīng),“閑靜”即不尚交往,“少言”即不喜應(yīng)酬,也就是陶詩中所說“息交游閑業(yè),臥起弄書琴”、“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之意,二句前后呼應(yīng),互為補充。
下面集中描寫五柳先生在田園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態(tài)。分四個方面寫,中心則突出其悠然自得的情調(diào)!昂米x書”四句是講讀書。對于“不求甚解”,解法一向很有分歧,其實它只是對下文“會意”而言的。意思是說讀書不求對書的系統(tǒng)的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會己心、愜已意者,也就是從中尋找思想上的共鳴和感情上的寄托,作者《贈羊長史》詩說:“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黃虞。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是這種讀書態(tài)度的最好說明。
“性嗜酒”八句是講飲酒!霸臁碑(dāng)“到”解,“造飲”即到那里飲酒。“不吝情”是“不系戀”、“不在意”之意。親舊招飲,造飲則醉,卻不以去留為意,見出先生之意在酒而不在人。于酒有情,于人無意,把嗜酒之味寫得更為濃足。作者《己酉歲九月九日》詩曾說:“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边@幾句便是寫他醉酒陶情的意態(tài)。
“環(huán)堵”五句是寫安貧。“堵”即“墻”,“環(huán)堵蕭然”就是四壁空空。“短褐穿結(jié)”是說穿的粗布短衣還破著窟窿,打著補丁!昂勂啊狈謩e是盛飯和盛水器,“簞瓢屢空”即飲食不繼!瓣倘纭笔前踩坏臉幼。吃穿住沒有一樣不困弊不堪,卻處之坦然。不因貧奪志,也不因貧敗意,見出先生的高處。魯迅先生在談到陶淵明平和的一面時說,他“是個非常平和的田園詩人。他的態(tài)度是不容易學(xué)的,他非常之窮,而心里很平靜。家常無米,就去向人家門口求乞”,“他窮到衣服也破爛不堪,而還在東籬下采菊,偶然抬起頭來,悠然的見了南山,這是何等自然!笨梢詭椭覀凅w會這里所寫的境界。
“常著”四句是寫著文,他吟詩作文,用意也是在示志娛情。示什么志,娛什么情呢?就是本篇傳記中所寫的高志奇情:憎惡世俗,守志于田園,甚至是陶醉于田園。他借文章“導(dǎo)達(dá)意氣”,自樂其志,所以忘懷于世俗的得失,以此自終。
四個方面概括起來就是:讀書適意,醉酒陶情,安貧樂道,著文娛志。通過這幾個方面的勾畫,一個堅守節(jié)操、不隨流俗的“高人”形象便立起來了,活起來了。選材極精,造語極簡,意足筆止,風(fēng)神宛然。古人說文章作到好處,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陶文夠得上這樣的標(biāo)準(zhǔn)。文章最后還有一段“贊”!百潯笔菤v史傳記的一種體式,綴于傳文之末。
《文心雕龍》說:“贊者,明也,助也。”據(jù)鄭振鐸先生的解釋,傳文中記事有未完備之處,在“贊”中補足,即所謂“助”之義;傳文中褒貶之意沒有說盡,在“贊”中講透,即所謂“明”之義。所以“贊”不是贊美,而是對史傳正文的記事和褒貶做進(jìn)一步的補充和闡發(fā)。本文利用這一體式,進(jìn)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展拓文章的境界。
“黔婁”見于《高士傳》,是齊國一個不受卿相之聘的高人。黔婁之妻的話見于《列女傳》!捌萜荨笔菓n愁的樣子,“汲汲”是熱中追求之意!捌溲浴本湟馑际,黔婁之妻的話所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人吧。
“若人”,這個人,指五柳先生。如果我們把《傳》文中五柳先生的形象予以概括,那么也就是“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百潯敝羞@幾句話成為畫龍點睛之筆,把五柳先生的精神闡發(fā)得更為明晰,可以說是“贊”體的“明”的作用。“無懷氏”見《莊子》,“葛天氏”見《呂氏春秋》,都是傳說中的遠(yuǎn)古帝王。陶淵明常用古史傳說指稱自己的理想時代、理想社會。 《時運》詩說:“黃唐莫逮,慨獨在余。”“黃唐”即指傳說中的黃帝、唐堯時代!讹嬀啤吩娬f:“羲農(nóng)去我久,舉世少復(fù)真”!棒宿r(nóng)”即指傳說中的伏羲氏、神農(nóng)氏時代。贊賞五柳先生簡直是無懷氏、葛天氏時代的老百姓,等于說五柳先生的生活是理想社會中的人們的生活,文章的境界更高了,文章的思想也進(jìn)一步升華了,可以說是“贊”體的“助”的作用。作者的《與子儼等疏》說:“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fēng)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边@里寫的顯然是這種生活的折射。
《五柳先生傳》在寫作上的特色,還有以下幾點值得一提。中國史書比較發(fā)達(dá),傳記一類文字也出現(xiàn)較早!妒酚洝贰稘h書》都包括大量人物傳記。但是這些都是史傳,本質(zhì)上屬于歷史。所以,盡管它們也具有文學(xué)性,甚至被稱為“傳記文學(xué)”,對材料也有重要的剪裁和取舍,但總要比較全面地反映人物的生平事跡。《五柳先生傳》不同,它是純文學(xué)性傳記,不等于人物的紀(jì)實。說《五柳先生傳》是作者的“自況”,也只是在一定意義上講,如果以為這就是陶淵明的全部真實,便未必妥當(dāng)了。比如“閑靜少言”四個字就很值得推敲。在對世俗一面來說,陶淵明是“閑靜少言”的,所謂“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墒窃诹硪粋生活圈子里,他既不“閑靜”,也不“少言”。他和田園中的農(nóng)戶“時復(fù)墟曲中,披草共來往”,和志同道合的佳鄰好友“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都是“農(nóng)務(wù)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的。另外,他在實際生活中也不是整天那樣悠然。由于他是“欲有為而不能者”,心情并不能完全平靜。五十歲時寫的《雜詩》還在說:“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對壯志未伸、年華虛度竟然焦灼到整夜不得安眠,哪里悠然呢!他的生活不斷下降,“夏日抱長饑,寒冬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愿烏遷!庇袝r更“饑來驅(qū)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向人乞討去了,也是無法一味“晏如”的。他還寫了《述酒》《詠荊軻》《讀山海經(jīng)》等詩,寫出“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長在”那樣的詩句,對時事的激烈情緒溢于言表,可見也沒有完全遺世,成為無懷氏、葛天氏王國里的公民。所以《五柳先生傳》雖是自況,卻不等于全面紀(jì)實,而是創(chuàng)作。它不拘人物之跡而傳人物之神。對于陶淵明來說,雖然并不符合全部實跡,卻比任何史傳的記載更能表現(xiàn)出陶淵明的風(fēng)貌。它著重刻畫出一種人物精神,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稱為“陶淵明精神”,這是作者理想的、衷心傾慕的、在詩文作品中竭力表現(xiàn)的精神,也是作者千百年來給人印象最深、影響最大的精神。這就是藝術(shù)和典型的力量!段辶壬鷤鳌肥侵袊膶W(xué)史上第一篇文學(xué)傳記,開創(chuàng)了文學(xué)傳記體,隋末唐初人王績作《五斗先生傳》,即承其流。這是一。
第二、如果我們稍微細(xì)心一點,便會發(fā)現(xiàn),本文對人物的描寫,大半都是總結(jié)性語言。從性情品格到讀書、飲酒、處貧、著文各方面生活,無一不是概括性的結(jié)論。好像作者在給五柳先生做鑒定。沒有寫一件具體事實,但每一項中都包含大量的事實,所以,簡約的語句中含有豐富的內(nèi)容,高度凝練。這是本文的一大特點。但是特點并不就是優(yōu)點,用總結(jié)性的語言刻畫人物,也可以寫得干枯,而且很容易流于抽象、概念。本文的妙處在于,雖然使用結(jié)論式的語句,卻決不抽象化、概念化。每一條都含有豐滿的生活意境;逐條敘來,又具有詩一般的韻味。這是因為作者提煉出來的結(jié)語,已經(jīng)充分生活情態(tài)化、形象化、詩化了,顯示了作者概括生活、表現(xiàn)生活的巨大能力。兩晉時期玄風(fēng)盛行,清談玄言崇尚用簡約的語言表述深奧的意蘊,那時連品題人物也講究雋語傳神,我們可以在《世說新語》中看到這方面的具體描寫。影響及于文風(fēng),便取精約明凈,簡語傳神。陶文的這一寫法可能與這種風(fēng)氣有關(guān)。
第三、作者寫《五柳先生傳》,著重刻畫五柳先生的精神,不是無謂的。顯然是頌揚這種精神和這樣的生活態(tài)度,也顯然是以這種精神和態(tài)度睥睨世俗。所以《五柳先生傳》不僅是自況,還是自許、自贊。但是這贊許之意,并不直接訴諸文字,而是寓于字里行間。于敘事中見頌揚,于頌揚中見兀傲。粗粗讀來,作者只是不動聲色地勾勒人物形象,轉(zhuǎn)一體味,揚己傲世之意盡在其中!懊坑袝,便欣然忘食”,“簞瓢屢空,晏如也”,“忘懷得失,以此自終”,這些平平淡淡的似乎完全是客觀敘述的語句中,包含多少頌揚與自我肯定!“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不言傲世,傲世之意自在言外。這是很高的寫作本領(lǐng),壓抑著滿懷激情不使流泄,結(jié)果筆端飽含感情,表現(xiàn)得更為含蓄,也更有感人力量。
第四、文字的特色也值得注意。朱熹評陶淵明的詩說:“平淡出于自然”。陶文也是如此。他的文字非常樸素質(zhì)實,決不選聲設(shè)色,講究詞藻色彩的華美。有柳有宅已足夠了,便無取乎綠柳黃墻。《歸園田居》詩說“榆柳陰后檐,桃李羅堂前”,也只取桃柳繞屋,而不講桃紅柳綠。作者在這一點上,與在他之前的郭璞、之后的鮑照、同時的顏延之,都大異其趣。他的表現(xiàn)方式則純?nèi)“酌,只是用平淡的語言直敘情事,摹狀物象,使人好像透過玻璃觀物,不覺其有語言文字,而直觸到其中的事、物、情。作者的文筆又極其自然,如清溪流水,隨物曲折,如白云浮天,舒卷自如,讀起來絲毫沒有吃力之感。宋人楊時說,陶淵明“沖澹深粹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學(xué),然后知淵明詩非著力之所能成”。話是不錯的,用力學(xué)便不免做作,做作也便無法自然。必須是“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方能造自然之境,自然與“率意任真”分不開。但就文字表現(xiàn)上來說,平淡自然又不是率爾操觚所能辦到的。文字要運用到十分圓熟的地步,才能達(dá)到平淡自然的境界,所以它是文字的高境。這里不是說只有平淡自然的文章才好,而是說平淡自然是文字的高格之一,是文藝百花園中獨具風(fēng)韻的一朵奇葩。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寫的】相關(guān)文章: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09-24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10-08
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09-04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譯文10-13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答案08-09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賞析08-06
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的釋義07-16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原文賞析08-26
五柳先生是陶淵明的08-24
陶淵明是五柳先生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