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陶淵明詩歌鑒賞

        時間:2023-04-13 04:24:28 陶淵明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陶淵明詩歌鑒賞

          引導(dǎo)語: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杰出的詩人,詩今存125首,多為五言詩。從內(nèi)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下面是小編收集陶淵明11首著名詩歌原文以及鑒賞,歡迎大家閱讀學(xué)習(xí)。

        陶淵明詩歌鑒賞

          1.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賞析:

          自然才是心中的至愛,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自然留下一縷情絲。經(jīng)過長期痛苦而

          疲憊的求索,詩人終于找到了與生以來便存在心中的那個情結(jié)。道路雖然,曲折多艱,

          但畢竟還是尋找到了。桃李桑樹,茅檐雞犬,詩人在恬靜閑適的生活中讓自己的心靈

          安寧祥和下來。沖破樊籬,找回自我,優(yōu)哉、悠哉!

          2.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fù)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相風(fēng)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地日已廣。

          ?炙敝,零落同草莽。

          賞析:

          淳樸的民風(fēng),單純的人際關(guān)系,讓詩人的心靈如魚得水,在這里,所擁有的只是愉

          悅和寧靜。此時的詩人已經(jīng)不再是文人,而將自己完全改造成一位農(nóng)夫,“短褐穿結(jié)”

          他的所有喜悅與擔(dān)心只同自己的農(nóng)夫生活密切相關(guān),擁有自然,也就擁有了自己的一切

          生命。

          3.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外狹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賞析:

          披星戴月,侍弄著自己那點兒,“莊稼”,不去管它他收成如何,只要將自己放到

          泥地和作物之中,就已身心倍感愉悅了,農(nóng)田那稀疏的莊稼,那萎萎的野草,那難行的

          田間小道,以及那冰涼爽凈的露珠,都讓詩人有種新鮮刺激的感覺,讓他欣喜異常,這

          種感覺又是他生命的源泉。與世無爭、自然恬靜的生活讓他完成自己生命的極樂體驗。

          4.陶淵明——《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

          先師有遺訓(xùn),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zhuǎn)欲志長勤。

          秉耒歡時務(wù),解顏勸農(nóng)人。

          平疇交遠(yuǎn)風(fēng),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

          耕種有時歇,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

          長呤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作者: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潯陽柴桑(今屬江西)人。曾作過一些地方的小官,任彭澤令僅八十余日就棄官歸隱。他是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其詩的藝術(shù)成就很高,對我國詩歌發(fā)展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有《靖節(jié)先生集》。

          注釋:

          (1)先師,對孔子的尊稱。

          (2)瞻望:仰望。

          (3)邈:遙遠(yuǎn)。逮:趕上。

          (4)秉耒:手持農(nóng)具。解顏:面帶笑容。勸:勉勵。

          (5)平疇:平曠的平野。

          (6)懷新:生意盎然。

          (7)歲功:一年的收獲。

          (8)即事:眼前的勞動和景物。

          (9)行者無問津:用長沮的故事。意謂:現(xiàn)在沒有象孔子那樣有志于治理社會的人來問路了。

          (10)聊:暫且。隴畝民:耕田之人。

          5.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其十)

          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fù)悔。徒設(shè)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鑒賞提示

          我們知道陶淵明的詩大都是“渾身靜穆”的田園風(fēng)格,但也有反對使用暴力,宣揚(yáng)懲治暴君的被魯迅稱為“金剛怒目”式的詩作。這篇《讀山海經(jīng)》(其十)就是這類詩作的突出代表。

          詩中所寫的“精衛(wèi)”和“刑天”是《山海經(jīng)》中的兩個動人的故事。詩人歌頌了精衛(wèi)和刑天的頑強(qiáng)斗爭精神,寄托著詩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

          詩的前半部分,歌頌了精衛(wèi)和刑天!熬l(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本l(wèi)是炎帝少女死后化為的精靈,雖然身小力薄,卻常銜西山之木以填于東海!拔⒛尽迸c“滄!辈顒e多么懸殊,對比多么強(qiáng)烈,以微木填海何時方可填平?就如愚公一擔(dān)一擔(dān)之移山。但詩人歌頌的是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與矢志不移的決心,只要有這種精神與決心終有成功的一天!“刑天舞千戚”講的是刑天操斧執(zhí)盾不甘失敗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斷首,仍然揮舞斧盾,剛毅的精神常留不衰!懊椭竟坛T凇敝械倪@個“固”字點明刑天的“猛志”本為其生來所固有而永不衰竭,無論失敗還是死亡終不能使其消減。詩人在精衛(wèi)與刑天身上看到他們共有的這種百折不撓的堅強(qiáng)意志,從而加以贊頌謳歌,隱含著詩人自身也是時時以這種精神自策自勵的。

          這首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進(jìn)一步贊揚(yáng)這兩個英雄頑強(qiáng)的斗志。盡管良機(jī)已失,徒懷雄心,但他們也不存憂慮,毫無悔意。通過精衛(wèi)和刑天的行動,寄托了自己的悲憤。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fù)悔。徒設(shè)在昔心,良辰詎可待!”這兩句寫“精衛(wèi)”與“刑天”如此剛毅的緣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拔锘币话阒杆郎兓Ic死不過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過是生的另一種形式而已。女娃變成精衛(wèi),刑天變成乳目臍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無淪銜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敵,都能無慮而不悔。詩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學(xué)觀點激勵自己無慮不悔的斗爭意志。最后兩句是詩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嘆精衛(wèi)與刑天徒然存在著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償?shù)臅r機(jī)豈能等到?實際上是詩人慨嘆理想的無法實現(xiàn)。

          掩卷深思

          1這首詩寫法曲折,意義較為隱晦,詩人所采用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________。

          2“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边@兩句詩運用了鮮明的對比手法,表現(xiàn)了詩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3“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兩句中的“固”一詞的用法有什么妙處?請對此略作賞析。

          4有人說這首詩實際上是詩人的自白之語,借精衛(wèi)、刑天來反映自己的遭遇,你認(rèn)為這種說法有道理嗎?請簡述你的理由。

          參考答案

          《讀山海經(jīng)》(其十)

          1托物寄興2表現(xiàn)了詩人對精衛(wèi)銜微木以填滄海這種鍥而不會的精神與失志不移的決心的歌頌和贊揚(yáng),反映了詩人相信終有成功到來的一天的思想感情。3“固”在這里是本來的意思。點明刑天的“猛志”本為其生來所固有而永不衰竭,無論失敗還是死亡終不能使其消減。這也正是刑天身上那種百折不撓的堅強(qiáng)意志的根源,也隱含著詩人自身也是時時以這種精神自策自勵的。這樣就巧妙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志向。4有道理。這從最后兩句“徒設(shè)在昔心,良辰詎可待”中就可以看出來,詩人表面上是感嘆精衛(wèi)與刑天徒然存在著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償?shù)臅r機(jī)無法等到,實際上是詩人慨嘆理想的無法實現(xiàn)。

          6.陶淵明——《答龐參軍》

          相知何必舊,傾蓋定前言。有客賞我趣,每每顧林園。

          談諧無俗調(diào),所說圣人篇;蛴袛(shù)斗酒,閑飲自歡然。

          我實幽居士,無復(fù)東西緣;物新人惟舊,弱毫多所宣。

          情通萬里外,形跡滯江山;君其愛體素,來會在何年!

          鑒賞提示

          全詩十六句,可以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是前八句,追憶與龐參軍真摯深厚的友情!跋嘀伪嘏f,傾蓋定前言”兩句,說明兩人不是舊交,而是新知。以下六句,追憶舊游!坝锌唾p我趣,每每顧林岡”兩句,則是總述!百p我趣”當(dāng)然是謙虛的說法,反過來說,也是陶淵明所處的林園環(huán)境的情趣,陶淵明獨立的人格力量、高雅的生活方式,吸引、感染了包括龐參軍在內(nèi)的客人,因此使他們經(jīng)常造訪,時時登門,終于成為“相知”。下面四句,從兩個方面來談“趣”,實際是從兩個方面來說明兩人交游的內(nèi)容和感情的基礎(chǔ)。一是談圣之趣,“談諧無俗調(diào),所說圣人篇”,說明淡話內(nèi)容的格調(diào)、境界之高,不是一般碌碌之輩汲汲于名利的庸俗之談所能企及的。二是飲酒之趣,“或有數(shù)斗酒,閑飲固歡然”,若能以酒助談,則興致更高,說明了交友方式的高雅、閑適,感情交流的自然、融洽。當(dāng)然,這也是“陶淵明式”的生活情趣和交友方式。

          “我實幽居士”以下八句是第二層,抒發(fā)依依惜別的情懷。正因為相交深、知遇厚,所以一旦分離,就無法扯斷聯(lián)絡(luò)感情的紐帶。詩人自己是守志歸隱之人,沒有俗務(wù)纏身,不會因公事鞅掌,東西奔走;而朋友卻要遠(yuǎn)離自己而去,從此天各一方,因此希望別后能常通音信,以釋遙念!拔镄氯宋┡f”,意思是器物求新,而朋友間當(dāng)以舊誼為重,但即使感情相通,不懼相隔萬里,也終究無法改變天各一方、江山阻隔的現(xiàn)實,不復(fù)能時時談笑宴飲。只能希望你在遠(yuǎn)方自己保重身體,以后相會,還不知在何年何夕呢!這一層詩人抒發(fā)的感情十分細(xì)膩豐富:分離在即,不免感傷、悵惘;感傷之余,又囑咐要常通音信,叮嚀保重身體,對分離后的“情通萬里”,來年的重新相會寄托了希望,顯得十分樸實、深沉。

          掩卷深思

          1讀了這首詩之后,請你說說陶淵明與龐參軍因何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2詩的最后兩句“君其愛體素,來會在何年”反映了詩人的什么思想感情?請對此略作分析。

          3元好問評價這首詩說:“一語天然萬《新,豪華落盡見真淳”,你認(rèn)為這樣評價有沒有道理?試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答龐參軍

          1一是陶淵明所處的林岡環(huán)境的情趣,陶淵明獨立的人格力量、高雅的生活方式,吸引、感染了包括龐參軍在內(nèi)的客人。二是龐參軍與陶淵明有相同的生活情趣和追求。

          2反映了詩人與朋友分別在即,不免感傷、悵惘的思想感情,但詩人在感傷之余,又囑咐要常通音信,叮嚀保重身體,也表現(xiàn)了對朋友的無限關(guān)愛之情。

          3有道理。這是一首送別詩,又是一首表達(dá)真摯友情的抒情詩,反映了陶淵明田園生活的一個側(cè)面。同陶詩的其他篇什一樣,這首詩也以它的真情真意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讀者,按理說,送別詩完全可以寫得愁腸百結(jié),纏綿緋惻,令人不忍卒讀,但這首詩卻以明白如話的詩句,舉重若輕,樸實無華地表達(dá)了自己的感情,它的強(qiáng)大的藝術(shù)感染力,正是這種“天然”、“真淳”造成的。

          7.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一)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①。

          分散逐風(fēng)轉(zhuǎn),此已非常身②。

          落地為兄弟③,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dāng)作樂,斗酒聚比鄰④。

          盛年不重來⑤,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dāng)勉勵⑥,歲月不待人。

          【注釋】

          ①蒂(dì帝):蒂的異體字,瓜當(dāng)、果鼻、花與枝莖相連處都叫蒂。陌:東西的路,這里泛指路。這兩句是說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

          ②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經(jīng)久不變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壯年之身。這句和上句是說生命隨風(fēng)飄轉(zhuǎn),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勐涞兀簞偵聛怼_@句和下句是說,何必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意思是世人都應(yīng)當(dāng)視同兄弟。

         、芏罚壕破。比鄰:近鄰。這句和上句是說遇到高興的事就應(yīng)當(dāng)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共飲。

         、菔⒛辏簤涯。

         、藜皶r:趁盛年之時。這句和下句是說應(yīng)當(dāng)趁年富力強(qiáng)之時勉勵自己,光陰流逝,并不等待人。

          【賞析】

          陶淵明《雜詩》共有十二首,此為第一首。王瑤先生認(rèn)為前八首“辭氣一貫”,當(dāng)作于同一年內(nèi)。據(jù)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親此事”句意,證知作于晉安帝義熙十年(414),時陶淵明五十歲,距其辭官歸田已有八年。

          這組《雜詩》,實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選》李善注)的雜感詩。正如明黃文煥《陶詩析義》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嘆萬端,第八首專嘆貧困,余則慨嘆老大,屢復(fù)不休,悲憤等于《楚辭》。”可以說,慨嘆人生之無常,感喟生命之短暫,是這組《雜詩》的基調(diào)。

          這種關(guān)于“人生無!薄吧虝骸钡膰@喟,是在《詩經(jīng)》《楚辭》中即已能聽到的,但只是到了漢末魏晉時代,這種悲傷才在更深更廣的程度上擴(kuò)展開來,從《古詩十九首》到三曹,從竹林七賢到二陸,從劉琨到陶淵明,這種嘆喟變得越發(fā)凄涼悲愴,越發(fā)深厚沉重,以至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音調(diào)。這種音調(diào),在我們今天看來不無消極悲觀的意味,但在當(dāng)時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卻反映了人的覺醒,是時代的進(jìn)步。

          “人生無根蒂”四句意本《古詩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飄塵”,感嘆人生之無常。蒂,即花果與枝莖相連接的部分。人生在世即如無根之木、無蒂之花,沒有著落,沒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隨風(fēng)飄轉(zhuǎn)的塵土。由于命運變幻莫測,人生飄泊不定,種種遭遇和變故不斷地改變著人,每一個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這四句詩,語雖尋常,卻寓奇崛,將人生比作無根之木、無蒂之花,是為一喻,再比作陌上塵,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詩人深刻的人生體驗寫了出來,透露出至為沉痛的悲愴。陶淵明雖然“少無適俗韻”,懷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yuǎn)翥”的宏大抱負(fù),但他生值晉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戰(zhàn)亂頻仍,國無寧日,民不聊生。迫于生計,他幾度出仕,幾度退隱,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終于在四十一歲時辭職歸田,不再出仕。如此世態(tài),如此經(jīng)歷,使他對人生感到渺茫,不可把握。雖然在他的隱逸詩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曠達(dá)超然之志,平和沖淡之情,但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蘊(yùn)藏著的是一種理想破滅的失落,一種人生如幻的絕望。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背星岸鴣,既然每個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親、血緣之情呢。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yīng)該成為兄弟。這一層意思出自《論語》:“子夏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這也是陶淵明在戰(zhàn)亂年代對和平、泛愛的一種理想渴求!暗脷g當(dāng)作樂,斗酒聚比鄰!遍啔v的豐富往往使人對人生的悲劇性有更深刻的認(rèn)識,年齡的增長常常使人更難以尋得生活中的歡樂和激動,處于政治黑暗時期的陶淵明更是如此,這在他的詩中表露得非常明確:“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值歡無復(fù)娛,每每多憂慮!(《雜詩》其五)但他畢竟沒有完全放棄美好的人生理想,他轉(zhuǎn)向官場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尋求美,轉(zhuǎn)向仕途榮利之外的村居生活去尋求精神上的歡樂,這種歡樂平淡沖和、明凈淳樸!岸肪凭郾揉彙闭沁@種陶淵明式的歡樂的寫照,在陶淵明的詩中時有這種場景的描述,如:“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這是陶淵明式的及時行樂,與“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古詩十九首》)有著明顯的差異,體現(xiàn)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盛年不重來”四句常被人們引用來勉勵年輕人要抓緊時機(jī),珍惜光陰,努力學(xué)習(xí),奮發(fā)上進(jìn)。在今天,一般讀者若對此四句詩作此理解,也未嘗不可。但陶淵明的本意卻與此大相徑庭,是鼓勵人們要及時行樂。既然生命是這么短促,人生是這么不可把握,社會是這么黑暗,歡樂是這么不易尋得,那么,對生活中偶爾還能尋得的一點點歡樂,不要錯過,要及時抓住它,盡情享受。這種及時行樂的思想,我們必須放在當(dāng)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加以考察,“它實質(zhì)上標(biāo)志著一種人的覺醒,即在懷疑和否定舊有傳統(tǒng)標(biāo)準(zhǔn)和信仰價值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fā)現(xiàn)、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淵明在自然中發(fā)現(xiàn)了純凈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質(zhì)樸的人際關(guān)系,在田園勞動中得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

          這首詩起筆即命運之不可把握發(fā)出慨嘆,讀來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繼而稍稍振起,詩人執(zhí)著地在生活中尋找著友愛,尋找著歡樂,給人一線希望。終篇慷慨激越,使人為之感奮。全詩用語樸實無華,取譬平常,質(zhì)如璞玉,然而內(nèi)蘊(yùn)卻極豐富,波瀾跌宕,發(fā)人深省。

          8.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

          白日淪西阿①,素月出東嶺②。

          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③。

          風(fēng)來入房戶④,中夜枕席冷。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⑤。

          欲言無予和⑥,揮杯勸孤影。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⑦。

          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⑧。

          【注釋】

         、贉S:沈。阿:山嶺。西阿:西山。

         、谒卦拢喊自。

          ③萬里輝:指月光。蕩蕩:廣闊的樣子。景:同影,指月輪。這兩句是說萬里光輝,高空清影。

         、芊繎簦悍块T。這句和下句是說風(fēng)吹入戶,枕席生涼。

         、輹r易:季節(jié)變化。夕永:夜長。這兩句是說氣候變化了,因此領(lǐng)悟到季節(jié)也變了,睡不著覺,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長。

         、逕o予和:沒有人和我對答。和,去聲。這句和下句是說想傾吐隱衷,卻無人和我談?wù),只能舉杯對著只身孤影飲酒。

          ⑦日月:光陰。騁:伸、展。這兩句是說光陰棄人而去,我雖有志向,卻得不到申展。

          ⑧此:指有志不得申展這件事。終曉:徹夜,直到天明。這兩句是說想起這件事滿懷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靜。

          【賞析】

          陶淵明的詩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種深刻的人生體驗。這種體驗,是對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對于人類生活來說,其意義乃是長青的!峨s詩》第二首與第五首,所寫光陰流逝、自己對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業(yè)無成、生命之價值尚未能實現(xiàn)之憂患意識,就具有此種意義。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卑⒄,山丘。素者,白也。蕩蕩者,廣大貌。景通影,輝與景,皆指月光。起筆四句,展現(xiàn)開一幅無限廓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晝?nèi)ヒ箒,正是光陰流逝。西阿東嶺,萬里空中,極寫四方上下。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此一幅境界,即為一宇宙。而蕩蕩輝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實為淵明襟懷之體現(xiàn)。由此四句詩,亦可見淵明筆力之巨。日落月出,并為下文“日月擲人去”之悲慨,設(shè)下一伏筆。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樸素淡。不妨比較李白的《關(guān)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雖然境界相似,風(fēng)格則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換不得“素月”。“風(fēng)來入房戶,中夜枕席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鄙纤木,乃是從晝?nèi)ヒ箒碇惶囟〞r分,來暗示“日月擲人去”之意,此四句,則是從夏去秋來之一特定時節(jié),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涼風(fēng)吹進(jìn)窗戶,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氣候之變易,遂領(lǐng)悟到季節(jié)之改移。以不能夠成眠,才體認(rèn)到黑夜之漫長。種種敏銳感覺,皆暗示著詩人之一種深深悲懷。“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焙湍钊ヂ暎酥附徽。揮杯,搖動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將悲懷傾訴出來,可是無人與我交談。只有揮杯勸影,自勸進(jìn)酒而已。借酒澆愁,孤獨寂寞,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大約即是從陶詩化出。不過,陶詩澹蕩而深沉,李詩飄逸而豪放(詩長不具引),風(fēng)味不同。“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贝硕洌笔惚瘧,為全詩之核心。光陰流逝不舍晝夜,并不為人停息片刻,生命漸漸感到有限,有志卻得不到施展。本題第五首云:“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yuǎn)翥!薄讹嬀啤返谑自:“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jīng)!笨梢姕Y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濟(jì)天下,其根源乃是傳統(tǒng)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價值不能夠?qū)崿F(xiàn),此實為古往今來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詩中擲之一字,騁之一字,皆極具力度感。唯騁字,能見出志向之遠(yuǎn)大;唯擲字,能寫出日月之飛逝。日月擲人去愈迅速,則有志不獲騁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澳畲藨驯,終曉不能靜!苯K曉,謂從夜間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獲騁,不禁滿懷蒼涼悲慨,心情徹夜不能平靜。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終曉不能靜,志士悲懷,深沉激烈,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一結(jié)蒼涼無盡。

          淵明此詩,將素月輝景蕩蕩萬里之奇境,與日月擲人有志未騁之悲慨,打成一片。素月萬里之境界,實為淵明襟懷之呈露。有志未騁之悲慨,亦是心靈中之一境界。所以詩的全幅境界,自然融為一境。詩中光風(fēng)霽月般的志士襟懷,光陰流逝志業(yè)未成、生命價值未能實現(xiàn)之憂患意識,其陶冶人類心靈,感召、激勵人類心靈之意義,乃是長青的,不會過時的。淵明此詩深受古往今來眾多讀者之喜愛,根源即在于此。

          9.陶淵明——《飲酒其五·結(jié)廬在人境》

          結(jié)廬在人境①,而無車馬喧②。

          問君何能爾③,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④。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⑤。

          此中有真意⑥,欲辨已忘言。

          【譯文】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yīng)酬車馬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yuǎn)邈。

          東墻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jié)隊的鳥兒回翔遠(yuǎn)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有人生的真義,我該怎樣表達(dá)內(nèi)中深奧!

          【注釋】

         、俳Y(jié)廬:構(gòu)筑屋子。人境:人間,人類居住的地方。

         、跓o車馬喧:沒有車馬的喧囂聲。

          ③君:作者自謂。爾:如此、這樣。這句和下句設(shè)為問答之辭,說明心遠(yuǎn)離塵世,雖處喧囂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苡迫唬鹤缘玫臉幼。南山:指廬山。

          ⑤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jié)伴。這兩句是說傍晚山色秀麗,飛鳥結(jié)伴而還。

         、薮酥校杭创藭r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隱居生活。真意:人生的真正意義,即“迷途知返”。這句和下句是說此中含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如何用語言表達(dá)。意思是既領(lǐng)會到此中的真意,不屑于說,也不必說。

          【賞析】

          大致在魏晉以前,以儒家學(xué)說為核心,中國人一直相信人類和自然界都處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這一種外于而又高于人的個體生命的權(quán)威,在東漢未開始遭到強(qiáng)烈的懷疑。于是就迎來了個性覺醒的時代;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相應(yīng)地有了所謂“人的主題”的興起。但個性覺醒,既是舊的困境與背謬的結(jié)束,又是新的困境與背謬的發(fā)現(xiàn)與開始。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限的個體生命與永恒的宇宙的對立。詩人們不斷發(fā)出哀傷的感嘆:“人生天地間,忽如遠(yuǎn)行客”(《古詩十九首》);“自顧非金石,咄唶令人悲”(曹植《贈白馬王彪》);“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阮籍《詠懷詩》)。人們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無限存在對有限人生的壓迫。

          但是,即使說困境與背謬注定要伴隨人類的全部進(jìn)程(這是一個存在主義的觀念),在不同的階段上,人還是要尋找不同的解脫方式。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詩意上的,人也要發(fā)現(xiàn)一種完美的生命形態(tài)。所以到東晉末,在玄學(xué)的背景中,陶淵明的詩開始表現(xiàn)一種新的人生觀與自然觀。這就是反對用對立的態(tài)度看待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而是相反地強(qiáng)調(diào)人與自然的一體性,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這在他的《飲酒》之五中,表現(xiàn)得最為充分而優(yōu)美。憑著它那淺顯的語言、精微的結(jié)構(gòu)、高遠(yuǎn)的意境、深蘊(yùn)的哲理,這首詩幾乎成了中國詩史上最為人們熟知的一篇。

          全詩的宗旨是歸復(fù)自然。而歸復(fù)自然的第一步,是對世俗價值觀的否定。自古及今,權(quán)力、地位、財富、榮譽(yù),大抵是人們所追求的基本對象,也便是社會所公認(rèn)的價值尺度。盡管莊子早就說過,這一切都是“賓”,即精神主體的對立面(用現(xiàn)代語匯說,就是“異化”),但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終究無法擺脫。而陶淵明似乎不同些。他當(dāng)時剛剛從官場中退隱,深知為了得到這一切,人們必須如何鉆營取巧、裝腔作勢,恬不知恥地丟去一切尊嚴(yán)。他發(fā)誓要扔下這些“賓”的東西,回到人的“真”性上來。

          于是有了這首詩的前四句。開頭說,自己的住所雖然建造在人來人往的環(huán)境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車馬喧”,意味著上層人士之間的交往,所謂“冠帶自相索”。因為陶淵明喜歡訴窮而人們又常常忘記貴胄之家的“窮”與平民的“窮”全不是一回事,這兩句詩的意味就被忽視了。實在,陶家是東晉開國元勛陶侃的后代,是潯陽最有勢力的一族。所以,盡管陶淵明這一支已呈衰落,冷寂到門無車馬終究是不尋常的。所以緊接著有一問:你如何能做到這樣?而后有答,自然地歸結(jié)到前四句的核心——“心遠(yuǎn)地自偏”!斑h(yuǎn)”是玄學(xué)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脫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狀態(tài)。此處的“心遠(yuǎn)”便是對那爭名奪利的世界取隔離與冷漠的態(tài)度,自然也就疏遠(yuǎn)了奔逐于俗世的車馬客,所居之處由此而變得僻靜了。進(jìn)一步說,“車馬喧”不僅是實在的事物,也是象征。它代表著整個為權(quán)位、名利翻騰不休的官僚社會。

          這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語,其實結(jié)構(gòu)非常嚴(yán)密。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轉(zhuǎn)折,第三句承上發(fā)問,第四句回答作結(jié)。高明在這種結(jié)構(gòu)毫無生硬的人為痕跡,讀者的思路不知不覺被作者引導(dǎo)到第四句上去了。難怪連造語峻峭的王安石也大發(fā)感慨:自有詩人以來,無此四句!

          排斥了社會公認(rèn)的價值尺度,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點呢?。這就牽涉到陶淵明的哲學(xué)思想。這種哲學(xué)可以稱為“自然哲學(xué)”,它既包含自耕自食、儉樸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為人的生命與自然的統(tǒng)一和諧。在陶淵明看來,人不僅是在社會、在人與人的關(guān)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個個體生命作為獨立的精神主體,都直接面對整個自然和字宙而存在。從本源上說,人的生命原來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化”遷變的表現(xiàn),只是人們把自己從自然中分離出來,投入到毫無真實價值的權(quán)位和名利的競逐中,以至喪失了真性,使得生命充滿焦慮和矛盾。所以,完美的生命形態(tài),只有歸復(fù)自然,才能求得。

          這些道理,如果直接寫出來,詩就變成論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詩人(題名叫《飲酒》,自然是一位微醺的、飄飄然忘乎形骸的詩人)在自己的庭園中隨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間抬起頭來,目光恰與南山(即陶之居所南面的廬山)相會。“悠然見南山”,按古漢語法則,既可解為“悠然地見到南山”,亦可解為“見到悠然的南山”。所以,這“悠然”不僅屬于人,也屬于山,人閑逸而自在,山靜穆而高遠(yuǎn)。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為一支輕盈的樂曲。

          另一種版本,“見南山”的“見”字作“望”。最崇拜陶淵明的蘇東坡批評說:如果是“望”字,這詩就變得興味索然了。東坡先生非常聰明,也很懂得喝酒的妙處,他的話說得不錯。為什么不能作“望”?因為“望”是有意識的注視,缺乏“悠然”的情味。還可以深一步說:在陶淵明的哲學(xué)觀中,自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存在,所以才能具足而自由;人生之所以有缺損,全在于人有著外在的追求。外在的追求,必然帶來得之驚、失之憂,根本上破壞了生命的和諧。所以,在這表現(xiàn)人與自然一體性的形象中,只能用意無所屬的“見”,而不能用目有定視的“望”。

          見南山何物?日暮的嵐氣,若有若無,浮繞于峰際;成群的鳥兒,結(jié)伴而飛,歸向山林。這一切當(dāng)然是很美的。但這也不是單純的景物描寫。在陶淵明的詩文中,我們?梢钥吹筋愃频木渥:“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辭》);“卉木繁榮,和風(fēng)清穆”(《勸農(nóng)》)等等,不勝枚舉。這都是表現(xiàn)自然的運動,因其無意志目的、無外求,所以平靜、充實、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應(yīng)該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個自然運動中完成其個體生命。這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

          最后二句,是全詩的總結(jié):在這里可以領(lǐng)悟到生命的真諦,可是剛要把它說出來,卻已經(jīng)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實際的意思,是說這一種真諦,乃是生命的活潑潑的感受,邏輯的語言不足以體現(xiàn)它的微妙與整體性。后世禪家的味道,在這里已經(jīng)顯露端倪了。

          在詩的結(jié)構(gòu)上,這二句非常重要。它提示了全詩的形象所要表達(dá)的深層意義,同時把讀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去體悟,去咀嚼。

          這首詩,尤其是詩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句,歷來被評為“靜穆”、“淡遠(yuǎn)”,得到很高的稱譽(yù)。然而簡單地以這種美學(xué)境界來概括陶淵明的全部創(chuàng)作,又是偏頗的。因為事實上,陶淵明詩文中,表現(xiàn)焦慮乃至憤激的情緒,還是很多,其濃烈?guī)缀醭^同時代所有的詩人。但也正因為焦慮,他才尋求靜穆。正像我在開頭就說的,這是在新的困境與背謬中所尋得的理念和詩意上的完美的生命形態(tài)。也許,我們能夠在某個時刻,實際體驗它所傳達(dá)的美感,進(jìn)入一個純?nèi)黄胶偷摹⑼鼌s人生所有困擾的狀態(tài),但這絕不可能成為任何人(包括陶淵明)的全部人生。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兩句化用了古代哲學(xué)家莊子的文句。《莊子·齊物論》:“圣人懷之,眾人辯之以相示也。……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圣人默默體認(rèn)一切事理,眾人則喋喋爭辯而競相夸示。……大道是不可名稱的,大辯是不可言說的。)又《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語言是用來表達(dá)意義的,把握了意義便忘了語言。)陶淵明這兩句詩化用了《莊子》的這些文句,表達(dá)的意思是:由于景物與人心高度契合,已經(jīng)領(lǐng)會到了人生的真意,而這種真意是不可言說的,因為“大辯不言”;也無須言說,因為“得意而忘言”。(注:詩句中的“辨”同“辯”,一本作“辯”。)

          這種用典籍中的文句來表達(dá)自己的意思,叫做“引用”,也叫做“用典”。把原文照錄出來的,是“明引”,把原文的意思化用在自己文句中的,是“暗引”。這兩句詩屬于暗引。

          10.陶淵明——《挽歌》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fù)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其二

          昔在無酒飲,今但湛空觴。

          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

          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

          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

          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xiāng)。

          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yán)霜九月中,送我出遠(yuǎn)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峣。

          馬為仰天鳴,風(fēng)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fù)朝。

          千年不復(fù)朝,賢達(dá)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注釋】

          嶕峣:很高的樣子。

          幽室:指墳穴。

          向來:剛才。

          親戚:有血緣關(guān)系的親人。

          或余悲:也許有些人還有悲傷。

          亦已歌:也開始唱歌了。

          何所道:有什么可說的呢?

          山阿:山陵。

          【賞析】

          1、這是詩人在死前兩個月,即元嘉四年(427)秋九月為自己寫的挽歌。

          全詩共18句,可分為五個層次。除最后兩句單獨為一層外,其余每四句為一層。前四層分別描寫了死亡、出殯的季節(jié)、時間,墳地環(huán)境、氣氛,下葬及與世人永別,安葬后送葬人回家及他們的哀傷。最后兩句總結(jié)全詩,表達(dá)了對死的看法。詩按事件發(fā)展的先后順序?qū)懗鏊篮蟀苍岬娜^程,從中可見詩人面對死亡無憂無懼、處之泰然的人生態(tài)度,并無凄涼、黯淡的情調(diào),與一般挽歌哀傷的情調(diào)截然不同。這一方面是因為“挽”的是自己,而不是親屬、朋友;另一方面是因為詩人要表達(dá)對死的看法,“挽”,僅僅是詩人抒發(fā)思想情感所借助的一種形式而已!队浤顒⒑驼渚芬晃囊玫乃木湓姲匆馑紤(yīng)分屬兩個層次,前兩句與“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為一個層次!坝H戚”“他人”均屬“向來相送人”,即給詩人送葬的人們。“他人”,即詩中的“賢達(dá)”,指詩人生前好友!耙唷,也,語氣副詞!耙选,已經(jīng),時間副詞,用法同“幽室一已閉”中的“已”。這兩句的意思是,親人們有的余哀未盡,別的人也已經(jīng)唱過挽歌了。兩句表達(dá)的是一個意思,即“親戚”“他人”都因詩人的死而悲哀過!扒瓴粡(fù)朝,賢達(dá)無奈何”二句就通過想象寫出詩人死后,那些與詩人志趣相投,經(jīng)常往來酬唱的摯友的惋惜、哀嘆之情。因此,這兩句詩的真正含義應(yīng)該是:親人們在安葬死者時十分悲哀,有的還要悲痛一些日子;友人們在祭奠亡友時,頌讀祭文、詠唱挽歌也哀傷過;這,也就夠了,一個死者還期望什么呢?換一個角度說,作為活著的人也只有對死者哀悼、思念罷了,又能做些什么呢?所以接下來詩人作結(jié)道:“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边@兩句是全詩主旨所在,表達(dá)詩人對死亡的看法,一種看透人生的清醒和淡泊、脫俗的態(tài)度。魯迅先生的引用,其正意在前兩句。文章第6節(jié)第2段,語意承上段一轉(zhuǎn),指出革命者的犧牲畢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人們將會永遠(yuǎn)紀(jì)念她們。接著便引用了這四句詩,并在結(jié)尾寫道:“倘能如此,這也就夠了。”意思是,倘若我們這些活著的人能永遠(yuǎn)紀(jì)念死者,記住這慘痛的教訓(xùn),那么,烈土們的鮮血就不會是白流的了。誠然,魯迅先生在引用時賦予了它新的內(nèi)容和積極的含義,與陶潛原詩相比,其境界就高出甚多了。

          2、元嘉四年九月,即陶淵明《自祭文》中所言“歲惟丁卯律中無射”之時,靖節(jié)先生作挽歌詩三首,其意應(yīng)同《自祭文》,算是為自己作的挽歌。

          此中分別至為重要,自己真正要面臨死亡時的感慨與虛想死亡的游戲之作區(qū)別遠(yuǎn)為明顯。曾端伯(曾慥)曰:“秦少游將亡效淵明自作哀挽!蓖跗礁(王安國)亦云“九月清霜送陶令”。前賢所言于此,證據(jù)確鑿,似無可爭論者。靖節(jié)先生六十余載人生悠悠,彌留之際心情自非后生小輩如我所能窺測。然此詩秉承了先生一貫的清淡與灑脫,所謂“未知生,焉知死”,遂決意將此詩看做先生一生歸隱田園之余波,并糅合我自身之經(jīng)歷,以我之眼解詩。算是我眼中的賞析。此種做法,非獨不敢妄自尊大之意,且實是能力不及辦此,籍以托辭耳。

          詩前半至“賢達(dá)無奈何!”氣氛蒼涼蕭索,遠(yuǎn)不同于其后半部分的達(dá)觀灑脫。而三首挽歌詩前二首亦無此中蒼涼之感慨。多是“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之類一死生,齊壽夭之思想。以一字概括之,當(dāng)為“悲”。淡去功業(yè)與理想,死亡自開辟以來一直是最普遍、最深刻的大悲劇。我更愿去想象,當(dāng)靖節(jié)先生描摹了死去無知無識,冷眼笑對眾生之后,在死亡的侵襲下,生命漸漸溶解,孤獨空虛洶涌而至,不免發(fā)出“千年不復(fù)朝,賢達(dá)無奈何”之喟嘆。走筆至此,忽然想起列夫·托爾斯泰《戰(zhàn)爭與和平》中安德烈臨死之前數(shù)日的狀態(tài)。托翁說人臨死前幾天精神早已飛至另一個世界,與人們通常認(rèn)知的世界唯一的聯(lián)系不過是肉體的呼吸而已。托翁其時30幾歲,不知此見解從何得來,然而大師早慧,非常人可測,容或有之,又或托翁大才,實有所據(jù),總之以我之見,此說甚是。那么此詩前半凄索之氛圍,大略可以看做陶令文學(xué)上之死亡,實是精神可控之時最后之抗?fàn)幰。此時之感覺,諒必是“幽室一已閉”而已。

          結(jié)末六句,峰回路轉(zhuǎn),實為聞大道之胸襟之體現(xiàn)。上文所述,此詩至此恢復(fù)了前兩首挽歌的豁達(dá)通脫。方之后世,頗有類似于辛稼軒(辛棄疾)所云:“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qiáng)說愁”之狀況。比喻雖不倫不類,去此實難想及其余,望諸位見諒。靖節(jié)先生沉疴已久,挽歌詩前二之作,可視為十余年隱逸生活于此時之投影。作“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應(yīng)視為承前。然死期迫促,人而不能無感,感而發(fā)奮,勒破紅塵,方是靖節(jié)先生一生之大突破也。下分繹六句,適足以具列我感佩之情,于詩句,卻無所發(fā)明,所謂凡俗與才子之區(qū)別,可見一斑。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惫P調(diào)平常,跡近白描,所言之事亦應(yīng)有之意。然情感之激蕩,譬如流水。前半段挾沙卷石,重濁迅疾,斯象感于風(fēng)物,則“馬為仰天鳴,風(fēng)為自蕭條”;突毫無預(yù)兆,水流皈依于河道,涓滴不泄于外,緩行若是,使人漸忘水之于是也。其間所經(jīng)歷之波折,殆非人力所能道,班門弄斧,應(yīng)為“欲辯已無言”而已。蓋陶子攜釋道二家之長,怡我之性以長我有崖之年,盡心求道以求我虛化之靈。不滯于物,不淪于虛,我之為我,與人無涉。方罹此人生之大患,“嶣峣”“已閉”種種傷身之欲紛至沓來,徒呼奈何之際,忽見“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念及他人之生活,并為因我而發(fā)生變化,冥冥中似見及充塞天地之大道,常日所學(xué),納諸心頭,條分縷析,再無阻滯。至此忽發(fā)奇想,若當(dāng)日陶令之歿,一如TVB之情節(jié),有一癡情女子或熱血兄弟自刎與其前,恐陶子禪心,必破無疑,如后日錢牧齋(錢謙益)與河?xùn)|君(柳如是)之故事矣。

          “親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贝苏Z吾最早見于魯迅之《紀(jì)念劉和珍君》。其時年幼,于語句中悲涼之意尚未能解,況于其豁達(dá)焉。若以前二句為客觀平靜之描摹,他人或能道此,此二句實融入主觀之通達(dá),去陶令,當(dāng)此時能語此者蓋鮮矣。先述他人,“亦已歌”并無怨責(zé)世人冷漠無情之意,以我之見,陶令反以此為滿足。吾父執(zhí)長輩,年屆五十,死于酒,車者數(shù)不為少,父母預(yù)喪葬之禮,無論親疏遠(yuǎn)近,皆感悲痛,若有所悟,即他人于此人之歿實有所感之明證。依釋道之見,我與世無涉,無意之間使人獲利(精神上之證發(fā)),何樂而不為?“親戚或馀悲”則為了無牽掛之文。生死有別,生人不為死人所累,天地經(jīng)常之意,思念成影淡淡翳于生者心頭,無言修道真人,我輩俗物,觀此似一足矣。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此二句歸為“田園”可也。田園不同于風(fēng)景大矣。終日囿于膠結(jié)之鋼鐵,熙熙之競逐之城市中人或可一時感田園之新鮮,終不可久。吾謂田園引人入勝者有二:一曰結(jié)構(gòu)簡單之生活,一曰相對獨立之人際。日日穿梭于田壟之間,躬耕我所食,躬耕我所衣。除此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或于晴日斜倚樹蔭之下,或于細(xì)雨把鋤沐浴我生之歡欣,其樂何如哉!然陶令雖困頓,力耕仍不同于凡農(nóng)夫,明矣,故此推論如上。又,往來酬酢,多桑麻之人,想亦可略慰陶令門第寒愴之辛酸。夫東晉執(zhí)政,出于門閥,寒門僭越非禮,良史不免斥為小人。以靖節(jié)先生之大才,不免于世,其慷慨何如哉!想“猛志固常在”,無所施之地,古今同慨,世不能識我,我則混同萬物,皈佛參道。而遠(yuǎn)世間之大紛爭,田園固極善之地矣。多年如是,恐融入骨髓,固雖死仍念念在茲,“托體同山阿”,本陶令最佳妙之歸宿,一如李白捉月,繭翁(湯顯祖)嘔血,意蘊(yùn)無窮。

          上文所述,引用殊少,多從于記憶,校正于百度,唯陶令之詩文評論,見于《箋注陶淵明集》,源于師大圖書館數(shù)據(jù)庫,特此標(biāo)出,并示略去參考文獻(xiàn)之意。

          3、在中國的古代詩人中,六朝的詩人因了時代的劇烈變遷大概是終極關(guān)懷較多的一群。

          陶淵明先生在蟄居鄉(xiāng)間的漫長歲月里除了詩酒桑麻,鄉(xiāng)鄰親朋之外,寫了一些傳統(tǒng)的詠懷,表達(dá)了對人生事業(yè)自然社會的看法。這首挽歌是晚年作品,以實寫虛,虛構(gòu)了自己的葬禮,主題是死。

          中古以前的詩歌都好寫實,所謂詩歌合為事而作。中國人的鄉(xiāng)民本來就樸實無我,抒情也一定要寄托在事物上。不肯大聲的呼喊出自己來。這首詩歌以草木起興,其第一句堪為絕作,情景交融,有聲有色,簡直于今天的電影毫不遜色。所用的視角從底到高,由近及遠(yuǎn),斜向蒼冥,緩慢而哀綿無盡。鏡頭凝固在白楊的梢頭,由一個聲音加以延宕,從而形成心理上的茫漠空洞和莫明的悲苦,再由另一個聲音的介入,使我們的視線從焦急茫昧中一下子投射到的那只送殯的隊伍。這里一個關(guān)鍵詞是遠(yuǎn)。這廣闊迷茫凄涼暗淡的背景,全是一個遠(yuǎn)字而來,如果前面是近景的特寫的話,這里的一個遠(yuǎn)字才算把整個畫面補(bǔ)全。當(dāng)然除此之外,我們還感到了黎明的寒冷。在短短的兩句之內(nèi),人時地,情事景,聲色觸覺,多么自然地交匯在一起。這是本詩的第一部分。死亡被安放在廣闊凄涼的天地造化中。使得個體,乃至整個人類小群體的哀樂,也顯得藐小,他們緩慢凝滯的運動,也顯得脆弱蒼白,也因此帶上了令人悲憫的色彩。

          鏡頭跳躍到墳前,這時候隊伍已經(jīng)停駐在荒涼突兀的鄉(xiāng)間野墳之間。這里一個高字突出了墳的觸目傷心和荒涼慘淡。而下二句,馬鳴風(fēng)蕭,則反寫了一個靜字。即為下一組鏡頭那催心裂肺的極哀的時刻,再一次提供了心理空白。但這不是空虛的靜,它本身就是一種能量的積累。馬的仰天,乃是一種憤欲去其壓力的動作,風(fēng)的蕭散鞭流,乃是無奈的潦亂。心理上說,前兩句的動景其實是靜景,這兩句的靜景其實是動景。動靜有致的太極在下面的鏡頭中,使送葬人的心理達(dá)到高潮。我們注意到始終沒有人物群像的正面描寫,人的聲音被故意抹去了,來營造這一個意味深長的死。這里,我以為乃是六朝詩人特異之處。他們極端明確地意識到死乃是最貼近個體而與身邊群體無干的概念。由于沒有人,死顯得完全寂靜,這種處理,讓我們更近地嗅到了死的真實氣味和死對于自我的重大意義。

          棺木土封,黑暗降臨。葬禮的禮節(jié)很多,作者只選取了其中的幾個片段,用特寫的方式加以放大,這就是古典詩歌最擅長的白描。其實這兩句里寫實的只有第一句。一個條件句就足以概括死的不可逆性。然而作者覺得還不足夠,反復(fù)地加以詠嘆:千年不復(fù)朝。死與人生的許多不同時刻的區(qū)別,便由此凸現(xiàn)出來。作者還覺得不夠,還要說賢達(dá)無奈何。一詠而三嘆,正是高潮時刻所必需——這就是死了,——一切不可以重見天日。不僅是你這個個體,連那些美好睿智的人也不過如此。死由此升華為一切美好人物之必然命運。其悲劇色彩,便脫離了小小個體的郊葬,而渲染至前此后此之無限時間,這樣詩人對于死這一對象的觸摸,也達(dá)到了推理空間的盡頭。古人是這樣直截地對待死的。以對于群體無限悲憫來達(dá)到對于渺小個體的無懼甚至無哀。這一種情懷,乃是中國士子悠遠(yuǎn)的仁者思想,對于死的高貴態(tài)度和對于自我的舉重若輕。

          轉(zhuǎn)眼剛才送殯的隊伍各自散開,親戚中也許還有噙著淚水的,其他的人也已經(jīng)唱完了他們的哀歌。這四散回家的葬禮結(jié)束的生動畫面,與前面眾目睽睽之下的落棺,視角又從集中發(fā)散開來,于是我們看到了死的社會意義。死乃是一種人際關(guān)系的脫落,好比葉子的凋零。緣分結(jié)束了,情和禮都已經(jīng)盡到了,在這樣平實的話語里,死顯得哀而不傷,似乎是一種順理成章的事情。

          這時候詩人開始運用古詩篇末言志的通例,發(fā)表意見了,死去有什么可提的呢,軀體放在山嶺上很快就成了它的一部分。中國的士子是活著的時候努力地忘卻自己,死的時候把自己愉快地交給大地。經(jīng)過耐心地思考,陶淵明先生達(dá)到了精神的解放。所謂達(dá)人知命,其此之謂乎?

          本詩雖借用了古詩十九首和前此的一些文字,然而寫景敘事抒情議論的完美讓人嘆為觀止,古典詩歌的經(jīng)典手法,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其所體現(xiàn)的直面人生,追慕前賢,至死方休的人格人生觀和對于死亡平靜,坦然的人生態(tài)度,則更讓人唏噓不已。

          4、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陶潛《挽歌詩》賞析

          挽歌,是“喪家之樂”。古人的喪儀是很隆重的。漢魏時期,送殯時由執(zhí)紼者(牽持棺材的人)相和而唱的喪歌稱作“挽歌”。最早的挽歌有《薤露》《蒿里》二章!稗丁钡囊馑际,人的生命就像薤菜上的露水般容易消逝;“蒿里”得名的由來則是古人認(rèn)為人死后精魂歸于蒿里。挽歌是分等級的,據(jù)說《薤露》用來給王公貴人送葬,而《蒿里》用來給士大夫庶人送葬。

          如前所說,挽歌是送葬的人所唱、用來寄托對死者的哀思的,但陶潛偏偏在生前就為自己寫了一組《挽歌》。

          要讀懂這組詩,需要探究一下魏晉人的生死觀。魏晉是一個極動蕩的時代,又是思想和文化史上的黃金時期。儒、道還有后起的佛教,交織影響著魏晉人的思想,并形成了所謂的“玄學(xué)”。魏晉是追求個性自由的時代,而魏晉玄學(xué)的主旨,是強(qiáng)調(diào)人性的“自然”。對死亡的觀念,也是如此。

          “死生亦大矣”,死亡,是哲學(xué)與文學(xué)永遠(yuǎn)無法回避的話題。儒家更多的關(guān)注現(xiàn)世,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強(qiáng)調(diào)通過現(xiàn)世的努力來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和死后的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文天祥的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對最正統(tǒng)的儒家生死觀很好的詮釋。佛家的輪回說,把死亡看作下一次生命的中轉(zhuǎn)站。道家則把死亡看作復(fù)歸于本源,要“等生死,齊萬物”。說到底,都是用種種理念,來安撫死亡帶來的虛無與痛苦。

          陶潛敢于為自己做挽歌,是他拷問死亡的一次嚴(yán)肅的嘗試。

          這一組詩,秉承陶潛一貫的風(fēng)格,樸質(zhì)而深沉,“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遍_篇即用以一種平淡而壓抑的語調(diào),寫死亡的到來。萬物有生必有死,乃是無法改變的自然規(guī)律,就如王羲之在《蘭亭序》所說的:“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生與死似乎分隔于世界的兩極,但由生入死卻不過短短一瞬,生與死的界限究竟是什么?死亡的到來既無法逃避,又往往是無法預(yù)見的,死后的情形更不能為生者所知。這對有智慧有靈性的人類是極大的痛苦。陶潛直面生死大悲:“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隨著死亡的到來,一切都成虛話。“得失不復(fù)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边@四句詩,已然完全否定了“立德、立言、立功”的價值。

          妙的是結(jié)尾兩句忽然一轉(zhuǎn)“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極沉痛的死生大事,以極輕靈的飲酒小事來歸結(jié),登時消解了前面累積起來的過度壓抑氣氛。尖銳而又曠達(dá),嚴(yán)肅而又放誕,正是魏晉本色。李白在《哭宣城善釀紀(jì)叟》“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學(xué)的正是這樣手法。

          重“酒”輕“名”是魏晉人引以為傲的姿態(tài),我們可以從《世說新語》中找到很多例證。張翰(張季鷹)放縱不拘,有人責(zé)問他:“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他說:“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碑吤勒f:“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边@種離經(jīng)叛道的姿態(tài)能在魏晉大行其道,是當(dāng)時動蕩的環(huán)境激發(fā)出來的。

          第二首詩,寫初死時的“感受”,或者說,是陶潛對“另一個世界”的預(yù)告。首句承上一首“飲酒”而來,“昔在無酒飲,今但湛空觴。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鄙帮嬀撇粴g,如今美酒佳肴在側(cè),卻無力品嘗。他悄悄把儒家極看重的祭祀之禮也否定掉了,無論生者如何悲慟哀哭,都與死者毫不相干!坝Z口無音,欲視眼無光!眱删涓裢獾拿,死后靈性尚存,才會“欲語”“欲視”;死后靈性不存,才會“口無音”“眼無光”,正是這矛盾產(chǎn)生的效果尤使人毛骨悚然。死亡像什么呢?“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xiāng)。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彼劳鼍拖癃氉赃h(yuǎn)行,去迎接永遠(yuǎn)不會結(jié)束的漫漫長夜。

          陶淵明構(gòu)筑的死亡世界,可以說是非儒非道非釋,而是一個詩人的天才猜想。因為剝離了天堂地獄鬼神之類附屬物,顯得格外的荒涼。詩人的筆調(diào)依然平靜,如同沉默的思考。

          第三首是整組詩的高潮和結(jié)束,寫的是送葬的情形,情感的迭宕超過前兩首!盎牟莺蚊C,白楊亦蕭蕭。嚴(yán)霜九月中,送我出遠(yuǎn)郊。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峣。馬為仰天鳴,風(fēng)為自蕭條!泵鑼憠瀳龅墓饩,近乎凄厲。詩人也隨之發(fā)出了凄厲的嘆息:“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fù)朝。千年不復(fù)朝,賢達(dá)無奈何!”就在讀者如聽琴曲攀升至“變徵”之音、擔(dān)憂琴弦崩斷時,曲調(diào)忽然又歸于平和!跋騺硐嗨腿,各自還其家。親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睆纳叩慕嵌,來寫死亡亦是尋常事,死者逝矣,生者的生活仍然在繼續(xù),悲慟也終將成為過去,直到迎接他們自己的死亡。人人如此,代代如此。于是歸結(jié)到全詩的精華,也是最后的感悟與解脫:“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眮碛谧匀,歸于自然,本是一個必然的結(jié)局——即使死亡仍然是如此悲傷。

          魏晉人推崇老莊,往往要擺擺“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fù)為人間之勞乎”的看淡生死的姿態(tài),比如劉伶“死即埋我”。但是他們對生命的短促、死亡的痛苦的感受又格外敏銳,老莊哲學(xué)并不能完全安慰他們。王羲之《蘭亭序》就說:“故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觴為妄作”。《世說新語》記載:“太元末,長星(就是彗星,古人視為不祥之兆)見,孝武(晉孝武帝)心甚惡之。夜,華林園中飲酒,舉杯屬星云:'長星,勸爾一杯酒,自古何時有萬歲天子?’”這種“心甚惡之”卻又故作灑脫的言行,正是他們的標(biāo)記。陶潛的《挽歌》抖落了姿態(tài),從這組詩里,我們可以讀取他直面痛苦、尋求解脫并獲得真正寧靜的過程。

          11.陶淵明——《桃花源詩》

          嬴氏亂天紀(jì),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fù)湮,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nóng)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馀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獨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

          草榮識節(jié)和,木衰知風(fēng)厲。

          雖無紀(jì)歷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馀樂,于何榮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fù)還幽蔽。

          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

          愿言躡清風(fēng),高舉尋吾契。

          《桃花源詩并記》是陶淵明歸隱田園十六年后的作品。年輕時的陶淵明也曾有過“大濟(jì)于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值社會動亂,戰(zhàn)禍不息,民不聊生。加之家境早已敗落,寒門之士,也只能是“壯志難酬”了。正因為此,陶淵明才選擇了“擊壤以自歡”的道路。退居田園,躬耕自資,感受到的是農(nóng)民的淳樸可親和田園生活的可樂。而現(xiàn)實生活的政治黑暗又無不激起他思想上的波瀾,他無法改變這種現(xiàn)狀,只好借助于筆墨抒寫情懷,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情趣。于是便有了他的

          《桃花源詩并記》。

          第一段,敘述、說明桃花源中人的來歷,跟《桃花源記》中所記“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意思大體相同。但詩中具體列出黃(夏黃公)、綺(綺里季)避秦時亂到高山的實例,來暗示桃花源中人與這些古代賢者志趣一致,或者說,正是那些賢者帶他們到桃花源的。

          第二段,介紹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先寫桃花源里人參加勞動,日出而作,日沒而息!跋嗝良腋保钦f相互招呼,努力耕作!扒锸烀彝醵悺保钦f到了秋收時,勞動果實歸勞動者所有,用不著向官府繳納賦稅,說明沒有封建剝削和壓迫。接著寫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仍然保持著古代的禮儀,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樣。孩子們縱情地歌唱,老人們自由自在地游樂。最后寫那里的一切都是順應(yīng)自然,怡然自得。隨著季節(jié)的自然變化調(diào)節(jié)生活和勞作,所以連歷法也用不著,更不用竭盡思慮、費心勞神了。

          第三段,詩人發(fā)表議論和感慨!捌孥欕[五百”,是說從秦到晉,桃花源中人隱居了五百年(概數(shù),實際是約六百年)!耙怀稚窠纭笔钦f桃花源被漁人發(fā)現(xiàn),泄露了這個神仙般的世界的秘密!靶龔(fù)還幽蔽”,是說桃花源剛敞開又立即與外界隔絕,也就是《桃花源記》中所說的“遂迷,不復(fù)得路”。

          人們讀到這里,往往會想,既然漁人離開桃花源時已“處處志之”,那么,怎么會再也找不著呢?如果細(xì)讀《桃花源詩》就會發(fā)現(xiàn)詩人對這個問題是已經(jīng)作了回答的,那就是“淳薄既異源”,意思是說,世俗生活的淺薄與桃花源中民風(fēng)的淳樸,是格格不入,絕然不同的。試想,如果真在那么一個桃花源,而它又果真給劉子驥他們找到了,那么,它還能獨立存在嗎?東晉末期,戰(zhàn)亂頻繁,徭役繁重,人民逃亡。詩人把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寫得那么安寧、和諧,這正是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一種否定。

          千余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對桃花源的有無進(jìn)行過探討。有人說,避亂逃難時,確實有許多人跑到深山野林,窮鄉(xiāng)僻壤去過理想的生活。但能不能據(jù)此而把這個理想與桃花源等同起來呢?顯然不能,因為桃花源中的生活情景是被詩人理想化了的!敖鑶栍畏绞,焉測塵囂外”,意思是世上的一般人“游方士”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塵囂外”(桃花源)的生活情景的!霸秆攒b輕風(fēng),高舉尋吾契。”,這是詩人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意思是希望能駕起輕風(fēng),騰飛而起,去追求那些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們(其中顯然包括詩的開頭所說的古代賢者和桃花源中人)。

          據(jù)蕭統(tǒng)《陶淵明傳》記載:“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無弦琴是彈奏不出聲音的,撥弄它是為了“寄其意”,描寫一個美好的世外桃源,雖然超塵脫俗,無法實現(xiàn),卻也正是為了“寄其意”。從以上簡單的分析來看,《桃花源詩》在有些方面確比《桃花源記》寫得更為具體、詳細(xì)。

          《桃花源記》局限于寫漁人的所見所聞,漁人在桃花源逗留時間不長,見聞有限。而《桃花源詩》顯得更為靈活自由,也便于詩人直接抒寫自己的情懷,因此我們讀《桃花源記》不可不讀《桃花源詩》。

          需要說明的是有人認(rèn)為《桃花源詩》贊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種消極、倒退的表現(xiàn)。這其實是沒有真正領(lǐng)會詩人寫作的本意。所謂“古法”,雖是一種寄托,表示向往古代社會的淳樸,而并非是要開歷史的倒車;所謂“于何勞智慧”實際是對世俗生活中的爾虞我詐、勾心斗角表示憎惡與否定。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淵明是一個“有志天下”“欲為為而不能為”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報負(fù)而無法實現(xiàn),這才是他的思想本質(zhì),我們讀他的作品,一定要注意把握這一點。

          譯文

          秦始皇暴政,打亂了天下的綱紀(jì),賢人便紛紛避世隱居,黃綺等人于秦末避亂隱居商山。

          桃花源里的人也隱居避世。

          進(jìn)入桃花源的蹤跡逐漸湮沒,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蕪廢棄了。

          桃花源人互相勉勵督促致力農(nóng)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桑樹竹林垂下濃蔭,豆谷類隨著季節(jié)種植,春天收取蠶絲,秋天收獲了卻不用交賦稅。

          荒草阻隔了與外界的交通,雞和狗互相鳴叫。

          祭祀還是先秦的禮法,衣服沒有新的款式。

          兒童縱情隨意的唱著歌,老人歡快的來往游玩。

          草木茂盛使人認(rèn)識到春天來臨,天邊暖和了;

          樹木凋謝使人知道寒風(fēng)猛烈,秋冬之季到了。

          雖然沒有記載歲時的歷書,但四季自然轉(zhuǎn)換,周而成歲。

          生活歡樂得很,還有什么用得著操心?

          桃花源的奇跡隱居了五百多年。

          今日卻向世人敞開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

          桃花源中的淳樸風(fēng)氣和人世間的澆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時顯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隱藏起來了。

          試問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塵世之外的事?

          我愿駕著清風(fēng),高高飛去,尋找與我志趣相投的人。

          寫作背景

          漢末以來,中原板蕩,兵連禍結(jié)。史書中有不少人民逃到深山老林之中尋求安定生活的記載。詩人熟讀歷史,親歷禍亂,切身體驗到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zāi)難。同時,宦海沉浮,冷眼旁觀,也深知官場黑暗與民間疾苦。于是他向往沒有兵災(zāi)戰(zhàn)亂、沒有朝代更迭的安定生活,向往沒有君臣尊卑、沒有賦稅徭役的祥和環(huán)境。種種傳說故事,種種美麗幻想,共同催生出了那令人向往的詩文雙璧:《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東晉大詩人。又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謚(shì)靖節(jié),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東晉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鎮(zhèn)軍參軍、彭澤令等職。因不滿當(dāng)時士族地主把持政權(quán)的黑暗現(xiàn)實,任彭澤令不足三月即辭官歸隱,作《歸去來兮辭》,自明本志。從此“躬耕自資”,直至六十三歲在貧病交迫中去世。他長于詩文辭賦,詩歌多描寫自然景色及其在農(nóng)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隱寓著他對腐朽統(tǒng)治集團(tuán)的憎惡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揚(yáng)“人生無常”、“樂天安命”等消極思想。另一類題材的詩如《詠荊軻》等則表現(xiàn)了他的政治抱負(fù),頗多悲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陶淵明的詩文兼有平淡與爽朗的風(fēng)格,語言質(zhì)樸自然,又極為精煉。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

          年幼時,家庭衰微,九歲喪父,十三歲母病逝,與母妹三人度日。孤兒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當(dāng)代名士,“行不茍合,年無夸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亂;至于忘懷得意,傍若無人!(《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淵明“存心處世,頗多追仿其外祖輩者。”(逮欽立語)日后,他的個性、修養(yǎng),都很有外祖父的遺風(fēng)。外祖父家里藏書多,給他提供了閱讀古籍和了解歷史的條件,在學(xué)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jīng)》的兩晉時代,他不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樣學(xué)了《老子》、《莊子》,而且還學(xué)了儒家的《六經(jīng)》和文、史以及神話之類的“異書”。時代思潮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yǎng)了“猛志逸四!焙汀靶员緪矍鹕健钡膬煞N不同的志趣。

          陶淵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yuǎn)翥”(《雜詩》)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懷著“大濟(jì)蒼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當(dāng)時門閥制度森嚴(yán),他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晉書陶潛傳》)他辭職回家后,州里又來召他作主簿,他也辭謝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荊州,投入桓玄門下作屬吏。這時,桓玄正控制著長江中上游,窺伺著篡奪東晉政權(quán)的時機(jī),他當(dāng)然不肯與桓玄同流,做這個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詩中寫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對仕桓玄有悔恨之意!熬糜螒偎,如何淹在滋?”(《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fēng)于規(guī)林二首》)對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發(fā)出了深長的嘆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喪辭職回家。元興元年(402年)正月,桓玄舉兵與朝廷對抗,攻入建康,奪取東晉軍政大權(quán)。元興二年,桓玄在建康公開篡奪了帝位,改國為楚,把安帝幽禁在潯陽。他在家鄉(xiāng)躬耕自資,閉戶高吟:“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氨硎緦感Q帝之事,不屑一談。元興三年,建軍武將軍、下邳太守劉裕聯(lián)合劉毅、何無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起兵討桓平叛;感鴶∥髯撸延慕跐£柕陌驳蹘У浇。他離家投入劉裕幕下任鎮(zhèn)軍參軍。(一說陶淵明是在劉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當(dāng)劉裕討伐桓玄率兵東下時,他仿效田疇效忠東漢王朝喬裝馳驅(qū)的故事,喬裝私行,冒險到達(dá)建康,把桓玄挾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馳報劉裕,實現(xiàn)了他對篡奪者撫爭的意愿。

          他高興極了,寫詩明志:“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榮木》第四章)劉裕打入建康后,作風(fēng)也頗有不平凡的地方,東晉王朝的政治長期以來存在“百司廢弛”的積重難返的腐化現(xiàn)象。經(jīng)過劉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則),先以威禁(預(yù)先下威嚴(yán)的禁令)的整頓,“內(nèi)外百官,皆肅然奉職,風(fēng)俗頓改“。其性格、才干、功績,頗有與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對他產(chǎn)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劉裕為了剪除異己,殺害了討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無罪的王愉父子。并且憑著私情,把眾人認(rèn)為應(yīng)該殺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謚任為錄尚書事領(lǐng)揚(yáng)州刺史這樣的重要的官職。這些黑暗現(xiàn)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經(jīng)阿曲伯》這首詩中寫道:“目倦山川異,心念山澤居”“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緊接著就辭職隱居,于義熙元年(405年)轉(zhuǎn)入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部任建威參軍。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劉敬宣上表辭職。劉敬宣離職后,他也隨著去職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紹他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郵至,屬吏說:“當(dāng)束帶迎之。”他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幾折腰!彼焓谟∪ヂ殹L諟Y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辭彭澤縣令結(jié)束。這十三年,是他為實現(xiàn)“大濟(jì)蒼生”的理想抱負(fù)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最后、賦《歸去來兮辭》,表明與上層統(tǒng)治階級決裂,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決心。

          陶淵明辭官歸里,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夫人翟氏,與他志同道合,安貧樂賤,“夫耕于前,妻鋤于后”,共同勞動,維持生活,與勞動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關(guān)。歸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滿堂前。”淵明愛菊,宅邊遍植菊花!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從雜詩》)至今膾炙人口。他性嗜酒,飲必醉。朋友來訪,無論貴賤,只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他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绷x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縣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遷至栗里(今星子溫泉栗里陶村),生活較為困難。如逢豐收,還可以“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如遇災(zāi)年,則“夏日抱長饑,寒夜列被眠”。義熙末年,有一個老農(nóng)清晨叩門,帶酒與他同飲,勸他出仕:“襤褸屋檐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彼卮穑骸吧罡欣细秆,稟氣寡所諧。纖轡(回車)誠可學(xué),違已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用“和而不同”的語氣,謝絕了老農(nóng)的勸告。他的晚年,生活愈來愈貧困,有的朋友主動送錢周濟(jì)他。有時,他也不免上門請求借貸。他的老朋友顏延之,于劉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經(jīng)過潯陽,每天都到他家飲酒。臨走時,留下兩萬錢,他全部送到酒家,陸續(xù)飲酒。不過,他之求貸或接受周濟(jì),是有原則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濟(jì)親自到他家訪問。這時,他又病又餓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濟(jì)勸他:“賢者在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說:“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碧吹罎(jì)饋以梁肉,被他揮而去之。他辭官回鄉(xiāng)二十二年一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jié)的志趣,老而益堅。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還清醒的時候,給自己寫了《挽歌詩》三首,在第三首詩中末兩句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表明他對死亡看得那樣平淡自然。

          陶淵明現(xiàn)存文章有辭賦3篇、韻文5篇、散文4篇,共計12篇。辭賦中的《閑情賦》是仿張衡《定情賦》和蔡邕《靜情賦》而作。內(nèi)容是鋪寫對愛情的夢幻,沒有什么意義。《感士不遇賦》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賦》和司馬遷《悲士不遇賦》而作,內(nèi)容是抒發(fā)門閥制度下有志難騁的滿腔憤懣;《歸去來兮辭》是陶淵明辭官歸隱之際與上流社會公開決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絕大篇幅寫了他脫離官場的無限喜悅,想象歸隱田園后的無限樂趣,表現(xiàn)了作者對大自然和隱居生活的向往和熱愛。文章將敘事、議論、抒情巧妙地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生動自然、引人入勝的藝術(shù)境界;語言自然樸實,洗盡鉛華,帶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韻文有《扇上畫贊》、《讀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遠(yuǎn)文》、《自祭文》;散文有《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又稱《孟嘉別傳》,是為外祖孟嘉寫的傳記;此外還有《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與子儼等疏》等?偟膩碚f,陶文數(shù)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詩。

        【陶淵明詩歌鑒賞】相關(guān)文章:

        陶淵明的飲酒鑒賞06-12

        陶淵明《飲酒·七》鑒賞06-15

        陶淵明的詩歌風(fēng)格10-16

        關(guān)于陶淵明《時運》詩詞鑒賞02-03

        《詠荊軻》陶淵明鑒賞10-29

        詩歌的鑒賞02-18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一》鑒賞10-25

        陶淵明詩歌的藝術(shù)特點08-23

        陶淵明田園詩歌11-02

        陶淵明《連雨獨飲》全文譯文及鑒賞06-10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