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意象

        時間:2020-08-27 14:51:23 桃花源記 我要投稿

        《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意象

          桃花源是歷代文人雅士渴望追求的精神家園,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創(chuàng)造了這一獨具魅力的藝術境界。

        《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意象

          東晉文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繪出一個理想的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里沒有階級壓迫和苛捐雜稅,人人安居樂業(yè)、豐農足食。這個令人向往的世界被稱為“桃花源”或“桃源”。桃源仙境既是虛構的,義是現實的,寄托了詩人的理想。這個神秘而美麗的世界,使得生活在痛苦、不幸、抑郁、落魄境遇中的人們對之向往不已。正是它的飄渺的神秘感,使得無數人試圖探索理想世界的奧秘,找到自己向往的桃源勝地。

          其實《桃花源記》中寫到桃花的僅有一處:“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短短的二十七個字,怎么會使得桃花源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這與桃花這一典型意象的意蘊豐富有很大的關系。桃花作為古典文學中的一個經典意象,歷經歷史的沉淀和歷代的`發(fā)展、衍化富有越來越豐富的內涵。

          一、桃化的世俗意象

          桃花作為意象,最早出現于作為文學源頭的《詩經》中。《詩經・周南・桃天》:

          桃之天天,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天天,有蕢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天天,其葉十榛榛。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這首詩以桃花起興,描寫了女子出嫁的熱鬧場景。詩中以嬌艷動人的桃花烘托新娘亮麗的容顏,桃樹花繁葉茂的景象則是婚后瓜瓞綿綿的幸福生活的象征。桃花盛開的時節(jié)是三、四月份,因此詩中女子出嫁的時間正是春意盎然之時。桃花在詩中雖僅用于襯托女子的容顏,卻因此而獲得更為豐富的意蘊,它象征著春天和茭好的事物。給人帶來希望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這大概就是《桃托源記》巾桃花最基本、最原始的涵義了。

          同時由于詩中女子出嫁于桃花絢爛盛開的時節(jié),所以以后提起桃花人們就會將它和女子聯系起來。清代學者姚際恒在《詩經通論》中云:“桃花色最艷,故以取喻女子,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后代詩歌中大量以花喻女人的想象大概來源于此。同時,春天對上古的年輕男女來說也是談情說愛的黃金季節(jié),《桃夭》明顯保留了上古婚姻這一習俗,桃花作為婚愛時令的產物,成為愛情的隱秘象征。在以后的中國詩歌發(fā)展中,桃花的意蘊越來越豐富。而《詩經・周南・桃天》中桃花世俗意象的內涵,成為中國文學巾桃花世俗意象的原型。

          真正使桃花意象作為女子和愛情隱喻而家喻戶曉的是唐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孟綮在《本事詩》中把這首詩敷衍成一段凄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從而使“人面桃花”成為中閏文學中的一個經典表達,也使女子和愛情的關聯在桃花意象中更加緊密!额}都城南莊》中的“相映紅”句寫出了眼前所見人花交映之美,包含了欣賞、珍惜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其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紅”、“桃花笑春風”使人聯想到的是溫馨恬靜的田園生活。盂柴在《本事詩》有云:“獨游都城南,得居人莊,一畝之宮,而花木叢萃,寂若無人。”這里面,不免有《桃花源記》的影子?梢娞一ㄔ吹睦硐雽鹘y(tǒng)文人來說已是影響頗深。

          當然桃花意象的內蘊被進一步引申,出現了很多與之相關的子意象。桃樹由于三年可結實,七年便老化,樹齡不長,所以被古人稱為“短命花”。這一特性被詩人賦予青春易逝的生命飄零感。如唐李賀《將進酒》中“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將時光的幻滅寫得凄美之至。當遽然而逝的生命意味和桃花所隱喻的女子形象聯系在一起時,桃花便成為紅顏易老或紅顏薄命的憂傷嘆息。明唐寅《落花詩》云:“貌嬌命薄兩難全,鶯老花殘謝世緣。”《紅樓夢》中黛玉《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飛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花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桃花行》“胭脂鮮艷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飄落的桃花和黛玉的悲涼、凄慘命運交相輝映,讓人感嘆。

          二、桃花的神話意象

          和桃花的世俗意象相對應,在瑰麗動人的神話傳說中,桃花還被賦予一種傳奇色彩。

          就桃樹而言,自古就流傳著關于“大桃木”的故事,如漢王充《論衡・訂鬼》引《山海經》云:“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曲蟠三千里。”就桃的果實而肓,魏晉時期即被稱為“仙桃”,其中的長生不老之意極為明顯。就桃花而言,常常用以形容仙人的容顏,如宋李等編《太平廣記》卷七引《神仙傳》云:“伯山甫者,雍州人也。人華山中,精思服食,時時歸鄉(xiāng)里省親,如此二百年不老。……其外甥女年老多病,乃以藥與之,女時年已八十,轉還少,色如桃花。”因此,桃花也在某種意義上象征著時間和自然的永恒。

          桃花神話意象的原型是流傳甚廣的兩王母仙桃宴的故事。其本事最早見于舊題為漢班固所作《漢武帝內傳》中,據說:“昆侖山之神西王母于七月七日會漢武帝,武帝設宴相待,席間,王母予之以鮮桃四顆,桃味甘美。帝食,輒收其核。王母問帝,帝曰:‘欲種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中夏地薄,種之不生。’帝乃止。”這則故事顯然是上古神話雜糅的結果。桃木被視作驅鬼避邪的仙木古已有之,這種觀念在民間廣為流傳。乞至漢代,桃驅邪禳惡的觀念已深入人心!渡胶=洝分械“曲蟠三千里”的“大桃樹”。所結之果可以食之不老,到了西王母手中就搖身一變成為“三干年一生實”,服之長生不老的蟠桃了。在《西游記》中,這則神話經吳承恩的創(chuàng)造,更是婦孺皆知,這一傳說賦予了桃樹一種神話品質,也使桃花蒙上了一層神異色彩。

          由此可見《桃花源記》中的桃花在某種意義上蘊涵著長生、永恒的意味,且桃花可以避邪,能給人帶來穩(wěn)定、希望和安全感,故而桃花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另外,由于陶淵明受屈原的影響,《桃花源記》的創(chuàng)作上運用了香草美人的寫法。他的《飲酒二十首》,讓人很自然地聯想到屈原的《楚辭・漁父》。其《閑情賦》則是仿照了屈原香草美人的寫法:“夫何瑰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群。表傾城之艷色,期有德于傳聞。佩鳴玉以比潔,齊幽藍以爭芬。淡柔情于俗內,負雅致于高云。……”所以可推想,在選擇桃花的時候,那種絢爛而潔凈的美契合了他長期所受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桃花與香草一樣,象征著美人和美好的事物,寄托著作者所追求的美好理想。

          總之,當桃樹以及桃花的神話色彩和桃花的世俗文化隱喻結合在一起時,便產生了《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在這里桃花春天和美好事物的象征,蘊涵長生、永恒的涵義,能給人帶來希望和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同時桃是驅邪避災的植物,能給人帶來安全感,加上桃花是美人和美好事物的象征,融合在一起就構建起“桃花源”這一具有永恒藝術魅力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意象】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改寫,改寫桃花源記作文08-11

        《桃花源記》改寫01-13

        改寫《桃花源記》12-23

        桃花源記反思10-07

        桃花源記后傳08-16

        桃花源記作文,桃花源記續(xù)寫作文09-28

        張愛玲《金鎖記》中的月亮意象07-23

        古典詩歌中的花意象07-21

        劉長卿詩歌中的“夕陽”意象05-23

        秦觀詩歌中的酒意象09-1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