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閱讀答案與翻譯賞析

        時間:2024-06-27 14:35:55 芊喜 蘇軾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閱讀答案與翻譯賞析

          在現(xiàn)實的學習、工作中,許多人都需要跟閱讀答案打交道,閱讀答案有助于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閱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閱讀答案與翻譯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閱讀答案與翻譯賞析

          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 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②已死成新塔,壞壁③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注:①子由:蘇軾弟蘇轍字子由。②老僧:當?shù)厣,名奉閑。③壞壁:是殘破的墻壁

         。1)這首詩的首聯(lián)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頷聯(lián)表達了詩人何種人生態(tài)度。(4分)

         。2) 頸聯(lián)和了子由所懷的“舊”,“舊”具體指什么?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首句使用設問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人生到處”比作飛鴻踩踏雪泥。(2分,設問、比喻各1分)頷聯(lián)表明了詩人面對飄忽不定(具有某種偶然性)的人生經(jīng)歷、不計較得失的達觀態(tài)度。(2分,答出“不計較得失”或“達觀”“樂觀”即可)

         。2)往日見過的老僧,同題詩的墻壁。(2分,1點1分)回想往日的艱難困苦,(1分)而今更應牢記兄弟情誼,共勉奮進了。(1分)

          二:

          注:①嘉佑六年(1061年),作者赴任陜西路過澠池。其弟蘇轍送至鄭州,然后返回京城開封。寫了《懷澠池寄子瞻兄》寄贈。作者遂作此和詩。②據(jù)蘇轍所注,兄弟二人昔日一同應舉,過澠池縣寺舍,曾在老僧奉閑的僧房壁上題詩。③蘇軾自注“往歲,馬死于二陵,騎驢至澠池”。

          1、詩歌最后兩句回憶往昔路過澠池的情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

          2、宋詩富于理趣,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這首詩是怎樣說理的。(6分)

          參考答案

          1、詩歌最后兩句回憶二人當年趕考時“馬死于二陵,騎驢至澠池”的坎坷經(jīng)歷(1分,或答“你還記得當時往澠池的崎嶇旅程嗎?——路又遠,人又疲勞,驢子也累得直叫”),表達了作者對二人共同經(jīng)歷的懷念(2分);暗示弟弟,我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不少的坎坷艱難,但我們都戰(zhàn)勝了,走過了,如今只須放眼將來,鞭策自己奮發(fā)向前(2分,或答“表達了作者面對未來樂觀、豁達的情懷”)。

          2、①前兩聯(lián)用比喻說理,詩人把人生比作“飛鴻踏雪泥”,鴻雁在飛行過程中偶一駐足雪上,留下印跡,但鴻飛雪化,很快就了無蹤跡;人生也是行無定蹤,充滿了偶然和未知,就如飛鴻落在雪面上留下的爪跡,你不能憑借這偶爾為之的爪跡,而推斷鴻飛何處。(或答:人的一生中不知道有多少個偶然,際遇就像雪泥飛鴻,轉(zhuǎn)瞬間已了無痕跡,難以追尋。)②第三聯(lián)借事明理,用路過澠池縣所看到的人事變化來說明事物的消亡乃自然規(guī)律,人生中偶然留下的痕跡也很快不復存在,因此不必過分在意。③運用對比(今昔對比)說理。曾經(jīng)留宿的澠池寺舍人物已非,詩人以寺舍的今昔變化說明世事變化乃自然之理;兄弟二人的境況也今非昔比,昔日兄弟二人趕考路途的艱辛,與如今二人高中進士、前途光明形成對比,暗含困難終會過去,只須放眼將來,奮發(fā)向前之意。(6分;答出一種說理方法給3分,答出任意兩種、意思對即可;如答其他說理方法,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三

          1、“雪泥鴻爪”一語富含理趣,在宋代就被人稱道,請結(jié)合前兩聯(lián)簡要賞析。(6分)

          2、本詩題目是“和子由澠池懷舊”,“舊”具體指什么?最后兩聯(lián)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①用比喻的手法說理,詩人把“人生到處”比作飛鴻踩踏雪泥,形象新穎,含義豐富;②鴻雁飛向無定,寫出了人生在世行蹤無定,去處難定,漂泊不定;③鴻雁在雪泥上留下一些指爪的痕跡便匆匆飛走,這淺薄的痕跡,雪化后便會輕易消失。詩人以此比喻人生變幻無常,陳跡容易泯滅;④盡管如此,那些清楚地留在雪泥上的斑斑爪痕,仍然會形象鮮明地留在人心中;那么,往事的痕跡也會留在人的記憶之中!把┠帏欁Α币挥骷扔腥松鷣砣o定,如夢如寄,令人悵惘的思緒,也有豁然曠達,客觀看待人生無常的思考。

          (第一點2分,后面三點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

          2、往日見過的老僧,兄弟倆當年同題詩的墻壁,當年所題的詩,往日路途的崎嶇。(2分)詩歌最后兩聯(lián)通過對往日艱難歷程的回顧表達了詩人對往事的眷念和對生活的樂觀、深情。(1分)老僧新塔,壞壁舊題,都是泥上爪印而已,人生無定,但是往日的坎坷遭遇,仍然留在人們記憶中,心上的爪痕是難以磨滅的,表達了詩人對往事的眷念;尾聯(lián)詩人自問自答,蘊含了人生經(jīng)過艱難困苦才能實現(xiàn)抱負之意,所以不應放棄努力,要樂觀向上,共勉奮進;寫出了對生活的無限深情。(2分)

          【翻譯】

          人生到處漂泊,猶如鴻雁到處飛翔,留下來的只是雪泥上的指爪。人之于世,詩之于壁,均如泥上指爪,不過或存或亡罷了。昔日寺中老僧已死,新建小塔一座,僧舍的墻壁上也看不見曾經(jīng)題寫的詩句了。進京途中的崎嶇道路你還記得嗎?路途那么遙遠,人那么疲憊,馬死了,我們只能騎著跛足的驢前行。

          賞析:

          蘇轍原詩的基調(diào)是懷舊,因為他十九歲時曾被任命為澠池縣的主簿(由于考中進士,未到任),嘉祐元年和兄軾隨父同往京城應試,又經(jīng)過這里,有訪僧留題之事。所以在詩里寫道:“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彼X得,這些經(jīng)歷真是充滿了偶然。如果說與澠池沒有緣份,為何總是與它發(fā)生關聯(lián)?如果說與澠池有緣份,為何又無法駐足時間稍長些?這就是蘇轍詩中的感慨。而由這些感慨,蘇軾更進一步對人生發(fā)表了一段議論。這就是詩的前四句。在蘇軾看來,不僅具體的生活行無定蹤,整個人生也充滿了不可知,就像鴻雁在飛行過程中,偶一駐足雪上,留下印跡,而鴻飛雪化,一切又都不復存在。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沒有一種力量在支配著這種行為呢?如果說,人生是由無數(shù)個坐標點所組成的,那么,這些坐標點有沒有規(guī)律可循?青年蘇軾對人生發(fā)出了這樣的疑問和感喟。但是,人生有著不可知性,并不意味著人生是盲目的;過去的東西雖已消逝,但并不意味著它不曾存在。就拿崤山道上,騎著蹇驢,在艱難崎嶇的山路上顛簸的經(jīng)歷來說,豈不就是一種歷練,一種經(jīng)驗,一種人生的財富?所以,人生雖然無常,但不應該放棄努力;事物雖多具有偶然性,但不應該放棄對必然性的尋求。事實上,若不經(jīng)過一番艱難困苦,又怎能考取進士,實現(xiàn)抱負呢?這就是蘇軾:既深究人生底蘊,又充滿樂觀向上,他的整個人生觀在此得到了縮微的展示。

          這首詩的理趣主要體現(xiàn)在前四句上,“雪泥鴻爪”也作為一個成語被后世廣泛傳誦。但從寫作手法上來看,也頗有特色。紀昀曾評道:“前四句單行入律,唐人舊格;而意境恣逸,則東坡之本色!彼^“唐人舊格”,大致上指崔顥《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弊鳛槠呗,三、四兩句本該對仗,此卻一意直下,不作講求。蘇軾的“泥上”二句,也可算是對仗,但其文意承上直說,本身也帶有承接關系,所以是“單行入律”。“意境恣逸”的意思,就是不僅字面上飄逸,行文中有氣勢,而且內(nèi)涵豐富,耐人尋味,不求工而自工。這正是蘇軾的“本色”。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閱讀答案與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蘇軾的古詩《和子由澠池懷舊》賞析03-31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歌賞析10-24

        關于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的原文及賞析06-12

        蘇軾《蓮》閱讀答案及賞析翻譯07-05

        醉翁操蘇軾翻譯閱讀答案及賞析07-05

        蘇軾《蝶戀花·春景》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7-05

        蘇軾《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7-04

        《采桑子晏殊》閱讀答案和翻譯及賞析07-04

        蘇軾超然臺記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7-05

        有關蘇軾《行香子·述懷》閱讀答案及賞析07-0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