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登高》詩詞鑒賞詳細

        時間:2022-11-01 11:08:38 詩詞 我要投稿

        《登高》詩詞鑒賞詳細

          鑒賞是對文物、藝術(shù)品等的鑒定和欣賞。人們對藝術(shù)形象進行感受,理解和評判的思維活動和過程。下面是《登高》詩詞鑒賞詳細,一起來看看吧。

        《登高》詩詞鑒賞詳細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此詩是杜甫大歷二年(767年)秋在夔州時所寫。

          夔州在長江之濱。

          全詩通過寫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

          楊倫稱贊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杜詩鏡銓》),胡應麟《詩藪》更推重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前四句寫登高見聞。

          首聯(lián)對起。

          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huán)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lián),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

          秋日天高氣爽,這里卻獵獵多風。

          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水經(jīng)注·江水》)的意味。

          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zhuǎn)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著迎風飛翔、不住回旋的鳥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畫圖。

          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shè),自然成對。

          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jié)奏感。

          經(jīng)過詩人的藝術(shù)提煉,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shè),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對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入韻。

          沈德潛因有起二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格奇而變(《唐詩別裁》)的贊語。

          頷聯(lián)集中表現(xiàn)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

          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

          透過沉郁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

          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兩聯(lián)極力描寫秋景,直到頸聯(lián),才點出一個秋字。

          獨登臺,則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

          常作客,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暮年。

          悲秋兩字寫得沉痛。

          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xiāng)、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

          詩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愛登臺的感情,概括進一聯(lián)雄闊高渾,實大聲弘的對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動著的感情脈搏。

          此聯(lián)的萬里百年和上一聯(lián)的'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qū)趕不絕,情與景交融相洽。

          詩到此已給出作客思鄉(xiāng)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獨的內(nèi)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進離鄉(xiāng)萬里、人在暮年的感嘆,詩意就更見深沉了。

          尾聯(lián)對結(jié),并分承五六兩句。

          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使自己白發(fā)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

          本來興會盎然地登高望遠,現(xiàn)在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悲,詩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前六句飛揚震動,到此處軟冷收之,而無限悲涼之意,溢于言外(《詩藪》)。

          詩前半寫景,后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

          首聯(lián)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tài),一一得到表現(xiàn)。

          次聯(lián)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

          三聯(lián)表現(xiàn)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xiāng)飄泊寫到多病殘生。

          四聯(lián)又從白發(fā)日多,護病斷飲,歸結(jié)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選自《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版,有刪節(jié)

          《登高》參考注釋:

         、黉荆核械男≈。

          ②回:回旋。

         、哿实梗豪ьD,衰頹。

          ④新停:指當時杜甫因患病而停酒。

          ⑤落木:落葉。

         、奘捠挘猴L吹樹葉飄落的聲音。

         、弑铮阂蚯锷。

          ⑧百年:人的一生,此指年老。

          《登高》賞析:

          這首詩是大歷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時所作。蕭瑟的秋天,在詩人的筆下被寫得有聲有色,而引發(fā)出來的感慨更是動人心弦。這不僅由于寫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詩人對人生之秋所描繪的強烈的感情色彩。頷聯(lián)狀景逼真,是后人傳誦的名句。頸聯(lián)兩句,十四個字包含了多層含意,備述了人生的苦況,更令人寄予強烈的同情。

          這是一首重陽登高感懷詩。詩前半首寫登高所聞所見情景,是寫景;后半首寫登高時的感觸,為抒情。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百感交集,思緒萬千。全詩八句四對,對偶精巧,用韻講究。其中頷聯(lián)字字珠璣,已成為千古佳句。

          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fā)長滿了雙鬢,窮困潦倒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賞析

          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渾涵汪茫的七言律詩。前兩聯(lián)寫登高聞見之景,后兩聯(lián)抒登高感觸之情。由情選景,寓情于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而格調(diào)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高渾一氣,古今獨步。

          這首律詩很特別,其四聯(lián)句句押韻,皆為工對,且首聯(lián)兩句,又句中自對,可謂“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寫景而言,有工筆細描(首聯(lián)),寫出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的形、聲、色、態(tài),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寫,卻生動形象,精煉傳神;有大筆寫意(頷聯(lián)),傳達出秋的神韻。抒情則有縱的時間的著筆,寫“常做客”的追憶;也有橫的空間的落墨,寫“萬里”行程后的“獨登臺”。從一生飄泊,寫到余魂殘骨的飄零,最后將時世艱難歸結(jié)為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錯綜復雜手法的運用,把詩人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蒼涼,表現(xiàn)得沉郁而悲壯。難怪明代胡應麟《詩藪》說,全詩“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后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成都府尹兼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于是乘舟東下夔州。其時安史之亂雖已平定,但吐蕃、回紇經(jīng)常犯邊,地方割據(jù)勢力的爭斗也愈演愈烈,時局頗不太平。代宗大歷二年(767)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百病纏身,耳聾齒落,年已56歲的杜甫獨自登上長江邊上的一座高山,面對洶涌奔騰的長江水,詩人感慨萬端,于是寫下千古名作《登高》。

          前四句寫登高聞見之景。首聯(lián)寫眼前具體景物。作者選擇了“風”、“天”、“猿嘯”、“渚”、“沙”、“鳥飛”六種有代表性的景物,每種景物后邊加了一個形容詞,十分準確地寫出夔州清秋獨有的特點和凄涼的韻味。頷聯(lián)則由近及遠,虛實結(jié)合,滲入作者的想象,從大處著筆,寫出夔州無邊無際的秋色!盁o邊”,見其遼遠;“蕭蕭下”,不僅寫秋聲,亦可見秋色之深!安槐M”,寫長江源遠流長;“滾滾”,寫長江風急浪大,波濤洶涌。這兩句寫景,雄渾壯觀,境界闊大。以上兩聯(lián),把萬里山河的秋空、秋氣、秋聲、秋色一一寫出。當年孔子曾在長江邊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睆拇,千古文人站在長江邊幾乎都要發(fā)出對于時間的興嘆。杜甫也不例外。他本來懷有救濟蒼生、致君堯舜的抱負,但卻生逢亂世,半生窮困潦倒,四處漂泊,“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如今年齡老大,卻一事無成,現(xiàn)在面對滾滾東逝的江水,百感交集。因此,借景抒懷,無形中傳達出流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喟。

          后四句抒情。頸聯(lián)寫登高的感慨。宋羅大經(jīng)說:“萬里,地遼遠也。秋,時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此評頗中肯綮。詩人離家萬里,常年作客他鄉(xiāng),時逢令人傷感的秋季,年過半百,身體多病(據(jù)考,他患有肺病、糖尿病、風痹等癥),無親無故(其時,李白、高適等大詩人皆已去世),孑然一身,登上高臺。十四字把登高的感慨寫得深沉感人,又與頷聯(lián)相照應,讓人覺得詩人的感慨秋思像不盡的江水和無邊的落葉一樣驅(qū)趕不掉。尾聯(lián)承接頸聯(lián),繼續(xù)抒發(fā)無窮無盡的無法排遣的秋思。上句寫國難家仇,詩人一生艱苦備嘗,故而兩鬢白發(fā)蒼蒼,這是詩人一切不幸的根源。下句寫詩人生活窮愁潦倒,本可借酒澆愁,可是因為多病,最近罷飲,愁何以堪?

          總之,這首詩通過秋江秋景的描繪,抒發(fā)了詩人半生艱難的身世之感和憂國傷時的情懷。是詩人晚年重要的代表作。

          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也有著極高的成就。

          首先是它的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力。前四句寫景,由近及遠,由高到低,詩人馳騁萬里,上天入地,為我們畫出一幅遼闊高遠的秋景圖畫。頸聯(lián)從空間(“萬里”)和時間(“百年”)橫縱兩個方面,由異鄉(xiāng)漂泊,寫到衰病殘生,幾乎概括了詩人的一生。尾聯(lián)則歸結(jié)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愈寫愈深。這樣巨大的藝術(shù)概括力在古詩中實在少見。

          其次,詩人善用深秋景物渲染蒼涼的氣氛,烘托沉郁的感情。這與后面的抒情遙相輝映,情景交融。

          另外,律詩本來只要求中間兩聯(lián)對仗,而此詩八句皆對,不僅有上下對,也有當句對(如首聯(lián))。格律嚴謹,屬對精工,而又一氣貫注,流暢自然。

          這首詩對后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明代胡應麟評價說:“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移,深沉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后無來學,此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

        【《登高》詩詞鑒賞詳細】相關(guān)文章:

        詩詞鑒賞:登高11-27

        《登高》杜甫詩詞鑒賞11-19

        登高古詩詞鑒賞11-26

        《登高》古詩詞鑒賞11-28

        《九日登高》古詩詞鑒賞11-26

        杜甫《登高》鑒賞11-30

        《登高》杜甫唐詩鑒賞09-08

        杜甫《登高》詩歌鑒賞04-01

        《登高》的詩詞評析07-15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