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天問·端午祭詩詞賞析

        時間:2020-11-26 11:06:06 詩詞 我要投稿

        天問·端午祭詩詞賞析

          原詩:

        天問·端午祭詩詞賞析

          天問·端午祭

          作者:西河散人

          斑駁的空氣

          晦澀而低靡

          狂風(fēng)泛濫地歪歪斜斜

          瘋似地踢打著

          勃發(fā)的蘆草

          敲擊著沉悶的大地

          天色陰郁

          群山壓抑

          時間和空間在五月五這天交集

          一個人他的長發(fā)飛濺在狂風(fēng)里

          一個人他蒼白的面容如同蒼黃的大地

          一個人張開雙手高舉雙臂捉狂得把頭顱高高仰起

          一個人放開歌喉向黃天厚土詰問出問題

          他聽到得只有群山的回音

          他看到得只有草木在狂風(fēng)中東倒西歪的肢體

          他的心跳快到離奇

          翻滾著的一腔熱血在脈管里似要決堤

          混濁的淚水肆虐出眼眶

          沖刷著無力回天力不從心的面容

          沖刷著不甘不滿不服不屈的面孔

          沖刷著對黎元蒼生的滿腔悲鳴

          沖刷著對長天悲從中來的悲涼

          汨羅江江本不闊

          汨羅江江本不長

          汨羅江清水流淌

          汨羅江千古悲愴

          點評:

          馬上就是端午了,近幾年國家為了加強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和傳承,將端午節(jié)列入法定節(jié)日。這是好事!中華民族要復(fù)興就必須繼承和發(fā)揚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這是題外話。

          言歸正傳。說到端午就不得不提到屈原。屈原何人?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是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第一是最早的詩人,第二是愛國,基于這兩點我想就會惹起后來詩人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

          屈原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在此不再贅述,當(dāng)時的屈原飽含憂傷怨恨。而大多數(shù)后世的詩作也是多以伸冤取直為主題。西河散人的這篇詩作我想也是如此。

          詩作開篇即以:“斑駁的空氣,晦澀而低靡”這樣壓抑的詞組來造勢。“斑駁”一詞來源于屈原《離騷》:“分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大概是云霧越聚越多啊,忽離忽合,五光十色,上下左右漂浮蕩漾的意思。而《離騷》的寫作背景就是屈原已經(jīng)被疏遠,那種報國的思想破滅之痛可想而知。西河散人一樣的用這句開篇依然是想表達屈原的當(dāng)時的心情。寓景于情,因此這樣景物的描寫恰恰反映了屈原矛盾、痛苦的心理。

          雖然徹痛但是屈原是不屈的!作者用“狂風(fēng)”來表達屈原內(nèi)心的頑強,“踢打”“敲擊”著每一個人的心。只是很無奈。他沒有辦法去說服楚王來表明心志。只在江邊,抑郁的屈原站在那,多少次長歌當(dāng)哭,多少次披發(fā)捶胸,他選擇了悲壯。被黑暗勢力圍困,他沒有投降,他拼搏突圍,知道斗爭下去會慘遭不幸,但義無反顧。“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睘榱松羁痰脑瓌t性,自覺地承擔(dān)了悲劇。因此作者第一節(jié)的描寫所描繪的自然的圖景(“境”)與作者的思想感情(“意”)相融合而形成了一種慷慨悲壯、雄渾蒼勁、孤獨冷寂的藝術(shù)境界。

          《天問》是屈原的代表作,何謂“天問”?王逸《楚辭章句》說: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钡诙(jié)作者用“天問”的方式來表達對屈原的懷念和伸張!耙粋人”能干什么?長發(fā)在狂風(fēng)里,雙手把頭舉起、舉起,問天!這是為什么?一個胸懷祖國,一個躊躇滿志的人,卻被卑鄙小人的讒言所害。問天,天知道嗎?問地,地懂嗎?而《天問》是屈原思想學(xué)說的集粹,所問都是上古傳說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萬象之理,存亡興廢之端,賢兇善惡之報,神奇鬼怪之說”,他似乎是要求得一個解答,找出一個因果。其實沒有結(jié)果。作者借用《天問》給讀者以曲解。所謂:草蛇灰線。

          第三節(jié)、第四節(jié),其實接續(xù)第二節(jié)。為這首詩的高潮部分。雖無解但是作者還是想讓讀者看見問天后的結(jié)果。那是壯烈的,也是無奈的。“東倒西歪的'肢體”“即將決堤的脈管”無不顯示了為了真理,為了報國在所不惜寧愿是自己生命的代價。從古至今,為真理、為理想而去的偉大的人物無不是這樣的了卻人生。以此我們看見了一個真正的男子,一個懷揣理想的男子。望著那深不可測汨淵,堅強的屈原,已經(jīng)決心要承擔(dān)悲劇的屈原,何以終于下了決心要跳下去?是那“無力回天”“力不從心”!

          其實在屈原到達汨羅后的作品中,他多次說到死!稇焉场分姓f:國家將有大事發(fā)生,死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悲回風(fēng)》中說“寧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想忽然死去,但顧及到“驟諫君而不聽兮,任重石之何益?”昏君不聽,投河有什么用?

          直到《惜往日》中,他已經(jīng)下了決心。“臨沅湘之玄淵兮,遂自忍而沉流!薄

          一個十足的忠臣,始終受著欺騙。楚王一方面與屈原約以“成言”,讓屈原南下,使耳根清靜。徙陳之后,背叛“成言”,讒諛專權(quán),實行屈辱政策,使屈原復(fù)郢之計無法實現(xiàn)。屈原以為他與楚王有著特殊的“情誼”,以為楚王的“信賴”,將使他實現(xiàn)遠大抱負,苦苦地等待了九年,至死不醒的不幸,使他在被欺騙和幻想中結(jié)束了自己。作者引出了第五節(jié)。

          第五節(jié)作者用了排比的手法進一步加強了詩的感情!安婚煛钡挠靡夂芎!般枇_江江本不闊”明說汨羅江但作者暗指在封建社會里,在屈原那個時代表達了當(dāng)權(quán)者總是容不下那些直面真理的君子。“不長”表現(xiàn)了由生至死的路其實不遠。汨羅江的長度有限,但是不亢不卑的精神是無限的。即使屈原生命在這個時候在一點點的縮短。雖然屈原的死沒有換回楚王的心,但是那段歷史,那段千古冤情依然會被后人所記住,來紀念。汨羅河水依舊清水流淌千年!

          這首詩歌首句點題、開門見山、以景借情、曲筆顯志、層層深入等。一篇佳作!

        【天問·端午祭詩詞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白居易《問劉十九》詩詞翻譯賞析09-01

        鷓鴣天的詩詞賞析10-01

        夢游天姥吟留別詩詞賞析02-23

        《夢游天姥吟留別》詩詞賞析12-26

        鷓鴣天晚日辛棄疾詩詞賞析12-31

        李白的詩詞《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原文及賞析08-23

        《問劉十九》詩詞鑒賞12-18

        辛棄疾《鷓鴣天·送人》詩詞原文及賞析09-03

        問菊原文及賞析08-16

        宋之問《靈隱寺》詩詞鑒賞09-2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