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古典詩詞比較閱讀鑒賞

        時間:2020-10-25 11:33:14 詩詞 我要投稿

        古典詩詞比較閱讀鑒賞

          在古典詩詞的教學中,不能為了詩歌教學而教學,而要充分挖掘可以促進理解詩歌的各種資源,引導學生擴大閱讀,聯(lián)類比照,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最終達到理解詩歌,把握詩歌。這樣,才能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才能符合詩歌教學發(fā)展的需要。以下是對詩歌比較閱讀教學的幾點體會:

        古典詩詞比較閱讀鑒賞

          一、尋找詩中的形象是關(guān)鍵

          別林斯基說:“詩的本質(zhì)就在于把不具體的思想寓于主動的感性的美麗的形象。”不管是敘事詩,還是抒情詩,都有形象,可以把它看成是詩中的主人公。因為形象是情感的載體,我們從形象中能體會作者的價值取向。首先是敘事詩的教學,如同樣寫愛情的《詩經(jīng)・衛(wèi)風・氓》和《孔雀東南飛》,女主人公對愛情的追求與堅持就可以進行比較。其次是抒情詩的教學,如鮑照的《擬行路難》和李白的《行路難》,也可以找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然后比較寫作緣由、情感、語言風格,以期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因此,在進入課堂教學時,最好能先引導學生找出詩歌中的形象。

          二、把握詩人的情感是基礎(chǔ)

          形象是情感的載體,情感的抒發(fā)是詩人寫詩的最終目的,我們可以在把握詩歌形象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深化拓展,將不同題材的詩歌進行比較賞析,走進詩人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領(lǐng)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一代詩圣杜甫,其詩多涉及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譽為“詩史”。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因此,我們可以就他的語言風格教授他在西南漂泊時期所寫的詩歌。如:其中《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兩句詩,無論是描摹形態(tài),還是形容氣勢,都極為生動傳神。從蕭瑟的景物和深遠的意境中,可以體察出詩人壯志難酬的感慨之情和悲涼心境。在這同一時期,他也寫了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的“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如今既要“放歌”,還須“縱酒”,正是“喜欲狂”的具體表現(xiàn)。這句寫“狂”態(tài),下句則寫“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經(jīng)來臨,在鳥語花香中與妻子兒女們“作伴”,正好“還鄉(xiāng)”。想到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通過詩人的情感比較,我們更能準確地把握杜甫的憂國憂民的思想。當然,不同的作者也能找到他們相通的情感,進行比較教學。這樣,我們就能把握住詩人的情感,把它作為基礎(chǔ)進行更深層次的鑒賞。

          三、賞析詩歌的技巧是指向

          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現(xiàn)手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既可以包括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類表現(xiàn)手法和藝術(shù)構(gòu)思上的巧妙使用。對表達技巧的鑒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或藝術(shù)構(gòu)思,分析其本身的藝術(shù)效果,評價其對表現(xiàn)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從這可以看出,賞析詩歌的技巧是鑒賞詩歌的目的,這也是每個語文教師教授詩歌時應該關(guān)注的。每首詩都有它的'表達技巧,但不管怎樣,即使它的題材相似,作者的思想相近,也會有細微的差別。

          如: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山中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同樣是送別詩,都表達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但如果細細品味,就會發(fā)現(xiàn),高適的詩更多的是對友人前行的一種安慰,王維的詩卻是對友人何時歸來的一種擔憂。還有,對詩歌中的景物描繪,如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表達技巧也要進行有效的比較。這樣,才能最終達到鑒賞效果。再如:不同詩歌對描寫相同對象的表現(xiàn)手法的比較:

          齊安郡中偶題

          杜 牧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暮熱游荷池上

          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問題: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

          試題解析:兩首詩都是寫景詩,兩詩的后兩句的描寫對象都是荷,但表達的思想情感卻不同,比較鑒賞要求一是求同,兩詩中寫荷花“相倚恨”、“猶愁熱”,都用了擬人的表現(xiàn)手法。

          【參考答案】擬人表現(xiàn)手法。前一首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含有詩人之恨。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于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xiàn)嬌羞之態(tài),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

          四、品味詩歌的語言是保證

          詩歌是凝練的藝術(shù),她用最精練的語言和比較短小的篇幅來反映生活、表達感情。古人寫詩十分講究煉字,詩人經(jīng)過反復琢磨,從詞匯寶庫中挑選出最妥切、最精確、最形象、最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這樣的字詞就是詩眼。詩眼,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賞析詩眼就是抓詩句中最精練傳神的動詞或形容詞品味,看其在拓深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都是千古流傳的佳話。所以在鑒賞詩歌時要特別注意體味關(guān)鍵字詞的意味。在對詩歌語言的考查中,有時選用不同作者的詩歌,選擇其中的共同字詞進行分析,體悟其不同的效果。如:

          【2008年湖南卷】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龍標野宴

          王昌齡

          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

          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龍標:古地名,今屬湖南黔陽。

          設題:兩首詩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詩中的含義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請簡要分析。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古代詩歌語言的鑒賞能力。李白和王昌齡都是我們熟悉的詩人,這兩首詩也很容易讀懂,題目不難回答。李白詩中的“愁”是懷人之愁,它是全詩的“詩眼”,作者以此統(tǒng)攝全詩。王昌齡詩中的“愁”是遠謫之愁,作者以“愁”襯托自己不以遠謫為念,寄情山水的曠達之情。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對不同作者,相同的字進行賞析,讓學生在比較中品味,在比較中理解掌握,以期達到教學目的。

          詩歌教學除了對詩歌進行整體感知和客觀把握外,我想,更多的應該是對具體細微的字、詞、句、意境、表達技巧等的把握,這樣,才能推動學生對詩歌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而我們知道,學生對詩歌的賞析很多還停留在表面,因此,有必要進行廣泛而多樣的比較閱讀鑒賞的指導。比如,相同作者的不同風格的詩作,不同作者的相同風格的詩作等。應該說,只要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拓展與提高,那么,我們就有必要在教授古典詩歌時進行比較鑒賞。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