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專訪傅佩榮-小孩學《三字經(jīng)》無用處

        時間:2023-03-29 10:52:28 三字經(jīng)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專訪傅佩榮-小孩學《三字經(jīng)》無用處

          作者介紹:傅佩榮(1950年12月16日-),臺灣學者,祖籍上海,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yè),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宗教系博士。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及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哲學與文化》月刊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哲學》雜志總編輯等。傅佩榮著作甚豐,曾出版中西哲學普及讀物、散文百余種,擅于將傳統(tǒng)思想轉換為現(xiàn)代的人生哲學,并經(jīng)常于各大場合公開演講,在教學、著作、翻譯等方面皆有卓越成就。

        專訪傅佩榮-小孩學《三字經(jīng)》無用處

          中國人沒有必要崇洋媚外

          問:美國學者雅斯貝爾斯曾提出過“軸心時代”的概念,認為在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中國、印度、以色列出現(xiàn)了很多偉大的思想家。您能不能從全球視野來看一下,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其他文明之間有哪些異同?

          答:這是很大的問題,也是很好的問題。說到中華文化,我們中國人總覺得中國應該在世界中間,我們是一個主流的文化。但是中國作為一個帝國,在跟西方接觸之后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近代中國人開始對自己國家的傳統(tǒng)失去信心。

          剛才你提到雅斯貝爾斯,“軸心時代”的觀點是他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在公元前6到3世紀,世界不約而同出現(xiàn)了文化上突破性的發(fā)展,稱為文化軸心時代。他舉例的時候特別提到古希臘、古印度、以色列和中國,這些地區(qū)都不約而同出現(xiàn)一些天才的思想家、宗教家,他們出來之后形成一種分水嶺,好像從此以后,人類就找到方向了。我們常常要問,你把中國放在里面,中國人自己是什么感覺?

          我在美國念書的時候?qū)@個問題非常關心,我小的時候生在信仰天主教的家庭,我對于基督教的傳統(tǒng)非常熟悉,所以我看中國是從西方基督教的視角去看。等我到國外之后,我試圖用西方文化的眼光去看中國文化。在我自己受到幾種文化的沖擊之后,有特別深刻的感受。

          首先,所有的文化都是要讓人快樂地活下去,它能夠長期發(fā)展一定有它的道理。我們中國人完全沒有必要崇洋媚外,不要因為中國最近幾百年落后于西方,就覺得西方一切都好,這個完全沒有必要。但是也沒必要過度的自我中心和自我膨脹,說中國的文化世界就世界第一。

          丹麥自殺率高:因理念空洞

          問:您認為如何評判文化的優(yōu)劣?

          答:文化之間的優(yōu)劣最好基于某些具體的觀念來說明比較好。所以我談文化的時候基本上都把文化分三個層次:器物層次、制度層次、理念層次。

          器物方面指的是衣食住行,這是每個人都需要的,科技的發(fā)達和繁榮都是為了讓人們生活更好,這個目標最明確,所有人都會接受,國民年均所得就是一個很好的標準。

          制度層次。人類社會從來就沒有完美制度,每種制度都在人群社會里面慢慢地磨合,慢慢地追求更高公平正義,更高的人權保障,沒有哪個是最完美的,很難有這樣的標準。制度層次最重要的是理念,我常常談這個主題,我在歐洲和荷蘭教過書,我就對那邊的社會制度留意了一下,就發(fā)現(xiàn)丹麥人年均所得現(xiàn)在已經(jīng)超過四萬美金了,器物非常豐盛,制度也非常完善,你只要是丹麥公民,生下來到丹麥大學,本科期間你可以一分錢不花,全部是國家買單,但是這個國家自殺率非常高。

          器物這么豐富,制度這么完善,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不想活?是理念空洞了。什么叫理念空洞?一個社會上的人,他如果理念空洞了,他的人生就沒有什么理想了,每天就是過日子而已,很容易出現(xiàn)一種狀況,就是重復而乏味。你知道生活就是這樣了,祖先、父母怎么過你也怎么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于有一天受夠了,就會自殺。

          但如果你有理念就不一樣了,理念就是知道我為什么活著,我知道活著的目標在哪里,我要去奮斗,不管成功失敗,人的一生至少有一個方向,所以在這里面就出現(xiàn)了軸心時代的問題。

          雅斯貝爾斯后來還出了一本小書,特別選了四個人,標題就叫做《蘇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穌》,他不是照年代的寫的。這里面四個人有兩位是宗教的教主,佛陀和耶穌。蘇格拉底是西方哲學的推動者,也是西方科學的發(fā)展者。

          西方人看孔子:塑造了一個新的世界

          答:孔子也在里面,孔子在其中到底處于什么樣的位置,他使中國人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了嗎?一般人認為,孔子的想法有點保守和復古,好像這個人太重視古代的禮儀和傳統(tǒng),以至于太缺乏一種創(chuàng)新性。這是我們的觀念,這種觀念對不對?雅斯貝爾斯真是博學多聞,他寫過《偉大的哲學家》,把每個偉大的傳統(tǒng)哲學家都寫了一遍,里面也包括我們的老子。

          當時我很好奇,中國人自己看孔子是至圣先師,滿口仁義道德,但外國人看孔子不一樣,他們認為孔子從傳統(tǒng)里面塑造出了一個新的世界,所以我研究孔子從他那得到很大的啟發(fā)。

          你不要只從老的注解去評斷孔子,你要換一個角度,孔子有什么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我隨便舉一點,就會發(fā)現(xiàn)他確實不一樣。古代中國,夏商周稱為三代,三代的天子都是受天所命,所以天命這兩個字以前不能隨便講,天子得到天命就等于有了政權合法性的基礎。

          到孔子的時候,他也有一句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的天命概念不再屬于帝王專有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知道天命。這個天命是什么意思?不是讓你當天子,而是當自己生命的主人。所以儒家的一些思想經(jīng)常會被忽略,就是孔子希望人有自我的覺醒,我們要知道古代的社會是一個集體性的社會,只分兩個階級,即統(tǒng)治階級和被統(tǒng)治階級,被統(tǒng)治階級就是老老實實過日子,守法、交稅、生活,是沒有自覺性的。統(tǒng)治階級的最高領導稱作天子,他是有自覺的,是受天所命照顧百姓,但是這個天子也是人,如果有一段時間缺乏道德上的修養(yǎng),最后就會墮落,叫“天子失德”。

          《詩經(jīng)》里很多地方罵天其實是罵皇帝

          答:天子失德就會造成災難,中國古代的《詩經(jīng)》里有很多地方是罵天的,為什么罵天?天子不好就罵天。這時候老百姓就要重新尋找人生的行為規(guī)范,所以孔子這個時候就提出了一個基本的觀念叫做仁。仁這個字什么意思?有各種解釋,我的解釋是回到孔子當時的時空背景。仁這個字一定要理解為從真誠出發(fā),你如果沒有真誠,你發(fā)現(xiàn)不了內(nèi)在的價值基礎。講真善美這種價值都是經(jīng)過人的主體選擇之后才呈現(xiàn)出來的。

          我們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怕什么,就是概念模糊,有些東西聽起來很美,但卻根本沒有抓住本質(zhì),以至于最后根本不知道中國人哪點偉大。所以我強調(diào)要對問題界定清楚,比如我們常常說你要行善。善是什么?用孔子來說的話,他對于善有清楚的規(guī)定,孔子所謂的善一定是放在人與人之間,比如他在魯國做官的時候有一天下朝回家,家人跟他報告說馬廄失火了,他只問一句話,“傷人乎?不問馬”,有人受傷嗎?他沒有問馬的損失?鬃诱J為我要負責的是人,馬或其它生物我負責不了。先考慮人的生命,再考慮其它的生物,這就是儒家的人文主義。

          最早把它界定清楚的是孔子之后的孟子,舜的時候讓契為司徒,教老百姓五倫,五倫就是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即五種人與人的關系?鬃诱f“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能把別人當手段來利用,你不喜歡被別人利用就不要這樣對待其他人,這里面就有互相尊重,把別人當成自己來看,今天叫做換位思考,是很好的觀念。

          東方宗教是母性宗教講慈悲

          答:儒家整個思想的核心在什么地方?在于自我的覺醒,一個人真誠的話就有力量由內(nèi)而發(fā),看到別人受傷就會不忍心,叫物傷其類,看到別人有什么愉快的事情也替他高興?鬃幼畲蟮呢暙I在什么地方?因為在那個年代,即公元前五六世紀的時候沒有什么個人自覺,都是集體性生活,大家各做自己的工作,每個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沒有覺得我要行善避惡。能夠抉擇的只有天子,我代表天照顧百姓。

          孔子以后不一樣,孔子以后每個人都可以說我是一個特殊的人,我有我的生命價值。儒家思想所塑造的中國傳統(tǒng),就是從孔子開始的!皠h詩書、定禮樂、著春秋、系易辭”,他的弟子們大部分當老師,就把這個教材跟教義配合起來傳下去,這樣儒家就開始發(fā)展了。

          這樣的儒家思想跟西方有什么不同?我剛才講到四大圣哲,其中兩大是宗教家,宗教家有一個特色,就是知道人生現(xiàn)實情況都不理想,要尋找死后的生命,他們希望人死后有一個好的報應,對這一生做一個交代。信耶穌的與信佛陀的不一樣,前者要求審判,一生就一次,審判的結果是不能翻案的。而佛陀是印度人,他受印度教的影響,生來就有輪回的概念,認為沒關系,這一世不夠好下輩子還有機會。

          為什么有這種分別呢?因為每一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有爸爸媽媽,爸爸要求公正正義,媽媽要求的是慈愛寬大。西方宗教,包括三大一神教。從猶太教開始就偏向父系宗教,要求正義,你這一生犯什么錯死后只有一次審判。東方宗教,包括印度教、中國的道家(后來演變成道教)思想都是強調(diào)母性的慈悲,母性的包容,所以老子的三寶第一寶就是慈,佛教里面講的也是慈悲為懷,這就是母親的愛,給你機會讓你輪回再來一次。

          佛教進入中國用一句話征服大眾

          答:其實這兩種并不矛盾,只是說人的生命愿望偏重哪一邊。中國文化不同,它的特色在于我注重的是你活著的時間,我不跟你談生前死后,為什么?生前死后沒有辦法驗證,你說你死后有好的報應誰知道?這既是優(yōu)點也是缺點,優(yōu)點是重視現(xiàn)實和生命,你生下來這幾十年過的日子,要好好珍惜,珍惜什么呢?從真誠開始跟別人互動,從孝順父母開始跟其他人建立各種關系,這是一種儒家的思想,非常入世的,因為你不知道有沒有前世和來世,你把愿望投射在前跟后就等于忽略了這一生最可貴的時間,儒家偏重現(xiàn)實,但是缺點也正好在這里。

          中國古代的信仰為何不夠明確不夠發(fā)達?后來佛教進入中國,發(fā)展得很快,原因之一就是中國古代講報應的時候,《易經(jīng)》在坤卦部分有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這句話就是中國古代的觀念,即家是一個單位。讓你考慮到祖先與子孫,所以直到現(xiàn)在中國人還是考慮這個。

          它的缺點在于可以推卸責任,比如我這輩子念書不好,就認為是祖先害的,因為他做好事不多。你這一輩子過得很好,是祖先給你積了德,中國人喜歡講這個,但是這樣一來,道德可能會失落掉了。佛教進來時候,一句話就征服了大眾,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個人造業(yè),個人受果報,個人對自己負責,這才符合道德真正的運作模式。

          我們今天談到中國文化在整個文化軸心時代發(fā)展的時候,西方人是以儒家做例子的,這也符合我們的實際狀況。儒家的思想,我特別強調(diào)自我的覺醒,西方人發(fā)現(xiàn)這一點。我很年輕的時候,因為翻譯《四大圣者》得到啟發(fā),知道孔子在一個傳統(tǒng)社會中,很多人都把他講成保守、復古、維護封建體制的人,錯了!

          孔子一生要做四個字,承禮啟人,禮代表周公治理作樂,所以孔子最崇拜周公,他曾經(jīng)有幾個晚上沒有夢見周公,他說:“哎呀!我現(xiàn)在衰老了,好久沒有夢到周公了。”他崇拜周公。周公治理作樂讓整個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那禮樂如果崩壞了怎么辦?孔子的理想是成禮啟仁,把仁開發(fā)起來,仁就是前面我所說的真誠,每個人都可以真誠,不需要靠禮樂,禮樂是外在的?鬃诱f的很清楚,一個人沒有真誠的心,他能用禮做什么,能用樂做什么?只不過做做樣子。

          整個儒家的思想在于真誠,但是這是小問題,真誠你怎么去驗證?每個人都可以說自己很真誠,但是到最后怎么去驗證,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后面孟子都繼續(xù)發(fā)問這樣的思想。

          孔子學院不能只教漢語要教孔子思想

          問:現(xiàn)在中國世界各地在建立孔子學院,從您的經(jīng)驗看,當代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對西方思想起到了互補的一種作用,您如何看待?

          答:說到孔子學院,其實是效仿德國的歌德學院去設計的。我在1989年的時候曾到德國去,在歌德學院學德文,我很了解它的運作模式,只教德文不教歌德。我到歌德學院學了四個月,沒有人教我半句歌德的話就,只教你看懂德文書,跟別人聊天講話。在世界各國設立孔子學院,基本上都是在教漢語,讓外國人可以通過這個機構學習中文,將來開戰(zhàn)各種交流活動,所以我很希望我們的孔子學院要有點特色,去教一點孔子的思想。

          外國人怎么看待我們的文化?是跟它互補嗎?其實外國人比較沒有互補的觀念,它一向是走自己的路,從古希臘到羅馬,再到天主教出現(xiàn)的整個中世紀1300多年,再到后面的宗教改革是一路發(fā)展的。

          西方人有自我中心的思想,但是他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了問題,即理念的空洞化。因為它的宗教信仰受不了世俗化的沖擊,使得西方文化的宗教性受到很大的挑戰(zhàn)。

          理念空洞之后西方只好去找別的文化,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文化都已經(jīng)成為考古的對象,像古代埃及文化已經(jīng)滅絕了。能夠一直保留下來的非西方文化只有兩個:印度和中國文化。

          印度人留著滿頭白發(fā),穿個長袍,西方人覺得這個很有特色,他一定有一些秘訣可以告訴我,讓我人生得到智慧。中國的道家也一樣,我有一個學生從德國回來,他跟我說,德國家庭里幾乎每一家人都有一本老子的德文翻譯本。為什么因為老子很薄很便宜,他們認為家里面擺幾本別人看不懂的書才有水準。他們?yōu)槭裁茨敲聪矚g印度和中國文化,因為這些文化能夠維持幾千年一定有道理。

          我特別說一下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湯恩比寫過一本書叫《歷史研究》,研究了21種主要的文化。他對中國文化特別推崇,他說中國文化生命力特別強,一般文化經(jīng)歷四個周期的興盛衰亡階段后就消失了。但中國文化興盛衰亡后又開始興盛衰亡,他寫書的時候正好碰到“文革”快結束時期,他如果活到現(xiàn)在,一定又會看到一個興起周期,這在文化史上是難以想象的。

          這時候你就要問中國文化到底為何會如此強勁?外國人對中國真是好奇,他們談到儒家、道家的時候,心態(tài)是不一樣的。他們認為儒家就是叫你好好學習,認真工作,對社會國家貢獻,等于是入世的情懷。外國人可以接受儒家,他們也有這種思想,在哲學上屬于倫理學的范疇,行善避惡,這個沒有什么特別高深。

          西方人崇拜中國道家因為他們看不懂

          答:最讓西方學者崇拜的是道家。理由之一就是看不懂,他們翻開《老子》,第一句就懵了,“道可道,非常道”。這六個字沒有辦法講的很清楚,但是西方一流的學者都知道,真正的奧秘是不可能用言語來表達的。為什么?因為真正的奧秘是連人生命都包含在里面的。如果做一個客觀的觀察,你是不在里面的,于是你可以把它當做對象來做分析研究的,用科學的態(tài)度,這個沒有問題。

          但如果去研究一個偉大的奧秘,像“道”這樣的東西,你怎么可能采取客觀的立場呢?所以,在西方人看來中國的道家很神秘。還有《莊子》,西方學者沒有人不說他是一位密契主義者,以前這個詞翻譯成神秘主義者,那個翻譯不太好,密契主義比較適合。莊子《齊物論》里有一句話,“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唯一”。西方人看到“唯一”就被嚇到了,唯一代表什么?密契經(jīng)驗就是合為一體的經(jīng)驗,比如你信神,你會感覺到跟神合一。你信佛,你會感到跟佛合一。佛教有一句話說的好,“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用言語表達的方式斷了,你的心所能想到,所能理解的東西也斷了,滅掉了,不可思議,就是這樣類似的境界。莊子居然很輕松與萬物合一。西方學者看到莊子都說這是密契主義。

          孔孟不講內(nèi)在超越只講天命

          問:曾有人認為,中國文化是一種內(nèi)在超越,但也有人認為內(nèi)在超越就是沒有超越,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答:內(nèi)在超越這四個字,不管解釋得多神秘高明,它都是很簡單的。我透過修養(yǎng)自己可以讓自己提升,不需要信仰一個外在的神,這就是內(nèi)在。因為它最主要是對照于外在的超越。

          所謂外在超越,最主要是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這種西方傳統(tǒng)的宗教,因為神是外在的。而內(nèi)在超越,就是宇宙無心,無心即是宇宙,從陸九淵(象山)到王xx都走心學系統(tǒng),認為我的心本身就有讓自己成為圣人的可能性,動力也在內(nèi)在。

          所以我通過內(nèi)在的修為,讓自己生命得到超越,從君子成為圣人,這種說法能不能成立?基本上這個說法是宋明以后的說法,真正的儒家,比如孔子、孟子,他們是不講內(nèi)在超越的?酌嫌刑斓母拍,這是很明確的概念,孔子“五十知天命”,人不是天,人只能知道天命,孔子還說君子要敬畏天命。對孔子來說的話,天就是外在的超越,不是內(nèi)在的。

          我們今天如果說中國人喜歡講內(nèi)在超越,這個說法我并不反對,不過,真正的內(nèi)在超越其實是佛教。佛教里面講明心見性,尤其禪宗,它認為每個人都有佛性。中國人講每個人都有人性,這個人性是善的嗎?并非如此,是向善的。

          英國一位學者叫做卡萊爾,寫了《英雄與英雄崇拜》,它里面說每一個英雄在年輕的時候都崇拜別的英雄?鬃幽贻p的時候崇拜周公,孟子崇拜孔子,你年輕的時候如果沒有任何人可以崇拜,那你不知道這個人怎么回事,不知道往哪里發(fā)展。

          你要成為英雄一定需要典范。所以,外在超越與內(nèi)在超越并不矛盾。每一個人都可以內(nèi)在超越,是不是每一個人都已經(jīng)超越上去了?有人內(nèi)在沒有從內(nèi)在超越,就需要靠外面的力量。我從小受西方哲學訓練,所以用詞要嚴格一點。

          傳統(tǒng)文化讓我們尋找生命的意義

          問:您認為,我們?nèi)绾螐膫鹘y(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來獲得內(nèi)心的安定與幸福?

          答:我這幾年講國學都是以這個做目標,因為人的生命除了身體、心智之外還有一個精神層次,就是理念層次。你要問自己,我到底有什么樣的理想和觀念?

          傳統(tǒng)文化能給我們的不是器物、制度而是理念。這個理念可以讓你過得比較快樂嗎?至少從傳統(tǒng)文化的理念來說,我們所了解的儒家要求自我覺醒,所有的幸福最后一定要回到一個簡單的觀念。我要知道我是誰,我到底要追求什么,我這一生往哪里發(fā)展。我如果不了解這些的話,怎么可能有幸福呢?比如說,我現(xiàn)在不知道我是誰,我當然羨慕別人了。羨慕別人永遠不可能幸福,因為你不是他,你羨慕他。等你達到他那個成就才發(fā)現(xiàn)自己搞錯了,原來我以為跟他一樣會幸福,跟他一樣之后才發(fā)現(xiàn)不見得會有幸福。

          生命真的是一種挑戰(zhàn),一生一定要去發(fā)現(xiàn)怎么樣才能夠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我記得馬克吐溫說過一句話,他說人的一生里面只有兩天最重要,第一天是你出生那一天,第二天是發(fā)現(xiàn)你為什么出生那一天。

          這里面,“第二天”才是重點,因為第二點才找到你這一生意義所在,你活在世界上到底是為了什么?你要找到你的目標,這才是幸福的開始。我們接觸傳統(tǒng)國學,是希望通過這幾千年的歷史,找到人生的目標,去跟它學習。

          20世紀有一種哲學思潮叫存在主義,我讀大學的時候,正好存在主義很流行,我當時受到很多啟發(fā)。存在就是要選擇成為你自己,但是很多人說這太累了。我學過存在主義,就知道人要選擇成為自己,我跟別人也許外在做法都一樣,但是內(nèi)心的想法不同。

          我們中國人今天學習古代傳統(tǒng)經(jīng)典一定要記得,思想是沒有新舊的,因為人性都一樣,我們今天碰到的人際關系困擾,包括情感的沖突、生活上的抉擇,古人也有,只是方式不一樣而已。

          古人能夠經(jīng)過經(jīng)典活出他們精彩的一生,我們今天也要向這些人學習。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孔子的人生很精彩。他在魯國,50歲才出來做官,55歲左右他就走了。他發(fā)現(xiàn)沒有必要再待下去了。魯國像我這樣的官很多,有沒有我沒有差別,于是他辭職周游列國。

          從55歲—68歲,孔子周游列國苦的不得了,很多人說你在魯國當正部級可以好好養(yǎng)老了,干嗎去受苦受難呢?在路上跑,還被人家笑稱“喪家狗”。因為他有一個理想,他知道我的目標不是只為做官,我的目標是要把我這一生所體驗到的東西化成仁,用這個概念推動人類思想的發(fā)展,這就是孔子他生命的精彩。他的很多學生也一樣,像顏淵、子路、子貢各自學到了孔子的某一部分,但他們都知道以后該怎么去選擇判斷。到了一百多年后,出現(xiàn)了一個亞圣孟子。

          孟子學孔子學的很徹底,所以司馬遷寫《孟子荀卿列傳》時說,孟子學儒家思想“道既通”,他把儒家的道學通了,學通之后很有信心,周游列國跟很多人談儒家思想說儒家絕對可以推行仁政,造福百姓,平天下,很可惜當時沒人給他做實驗的機會,戰(zhàn)國中期大家都是用兵家、法家來富國強兵的。

          儒家思想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它從來沒有被具體實現(xiàn)過,所以你不能評價它。第二個,它是否被適當?shù)乩斫庖?就好像我們今天談儒家,大多數(shù)人觀念里面都是朱熹那一套,自打有科舉考試以來,大家都用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作為教科書,以至于現(xiàn)在所有人談到儒家都想到朱熹的觀念。這樣,孔孟真正的思想是什么反而無人知道。

          曾皙的志向被朱熹過分抬高

          問:孔子、老子、莊子都要關于人生幸福的論述。在《論語》就有“曾點之志”、“孔顏樂處”,這個被后代儒家學者不斷討論,您認為孔子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幸福觀?

          答:孔子有四個學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在他身邊,孔子很喜歡在聊天的時候讓學生談論志向。子路第一個發(fā)言,因為他年紀大,他只比孔子小九歲而已。子路說要當軍事家,一個國家有天災人禍,我來負責,三年之內(nèi)讓老百姓有本事抵抗各種外來的武力。

          接著是冉有,冉有是負責內(nèi)政的政治家,他說我讓大家豐衣足食沒有問題。第三個是公西華,公西華是外交家,他說我來負責外交禮儀,可以讓禮儀規(guī)模都非常好。這三個學生受孔子的教誨有一段時間了,他們提的志向其實就是儒家思想的幾個基本原則,我學習有成就就要做官,做官才能造福百姓,這是儒家的思想。你要造福百姓,要設法做到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這是具體的作為。

          如果這些是志向的話,會有小小的困難。你想做官要看別人有沒有給你機會,國君不用你,你想做官也沒用,這都是有求于外。這種志向可能一輩子要等待,而時機不見得出現(xiàn)。

          第四個學生是曾皙,這個學生很特別,他兒子比他有名,他兒子就是曾子。曾皙在談話的工程中,一直負責背景音樂,他在鼓瑟。三個人談完之后孔子說,“點爾何如?”點是曾皙的名字,孔子說點你覺得他們說的怎么樣?他就把樂曲收了尾,把瑟推開站起來。他講了很小一段話,但是得到孔子的稱贊。

          他的意思是說,春天快結束的時候,我?guī)е辶鶄大人,六七個小孩到沂水邊洗洗澡,到舞雩臺上吹吹風,然后一路唱著歌回家。這算什么志向呢?他講的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互相配合,春天快結束了代表天時,住的地方靠近沂水,還有一個舞雩臺,我們?nèi)ズ铀呄聪丛瑁宦烦杈突丶伊恕?/p>

          這一番話讓孔子聽得非常開心,孔子就是想得君行道,希望能夠治國平天下,但是一直沒有機會。他聽到曾皙這樣講,觸動了他的心事?鬃勇犕陣@一口氣說,我欣賞曾點的志向。

          后來教室里就只剩曾點和孔子兩個人了。其實曾點的修養(yǎng)沒有這么高,朱熹注解就把曾點講的不得了,認為曾點的境界跟萬物變化都融合在了一起,其實沒那么高。

          儒家相信一心向善就可增加人格魅力

          答:“孔顏樂處”是怎么回事呢?顏回是孔子最好的學生,大家都知道,他苦的不得了,但是又很快樂,為什么?顏回每天只吃一竹筐飯,喝點白開水,住在違章建筑里面,苦的不得了,但顏回一樣快樂?鬃右彩且粯,他說我吃簡單的食物喝點白開水,手臂挽起來做枕頭,樂在其中。這說明什么?說明孔子跟顏回的快樂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他們了解了什么是人性,他們努力走在人性的路上。當你走在人性路上的時候,這一生完成自己人性的要求,人性向善的善代表人不是完美的,人要有一個目標,要設法在人與人之間完成個人生命的價值,這叫做向善。

          為什么儒家思想有這個特色?就是要在成就你個人生命的時候可以造福整個社會,他的人性觀是這樣的。把善界定在人與人之間,這當然不能脫離社會,要把個人生命的價值跟社會的發(fā)展結合起來。所以孔顏樂處旨在我是一個人,我把人性發(fā)揮到極致,問心無愧,坦坦蕩蕩,我這一生所說的話,所做的事都在成就我的人性。

          我常常講儒家的思想有三點:第一個是,你要肯定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君子;第二個是,肯定每一個人應該成為君子。第一步是可以成為,第二步應該成為,代表你不走這個路肯定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第三個更重要,當一個人成為君子的時候也一定會影響別人成為君子,像舜的爸爸跟弟弟都不好,但他努力做一個孝順的兒子,做一個好的哥哥,兩個人慢慢改善了。所以孟子最喜歡講舜的故事,有時候提起來覺得好像要影響別人不容易,但是你放心,只要你說得對做得對,努力往前走,向善的方向走,身邊的人一定受你影響,這是儒家的信念。

          扶老人被訛詐只能說明老人不正常

          問:人性本善,人皆有側隱之心,這是儒家的信條。不過,最近有很多新聞報道,老人故意摔倒去訛詐過路人,很多人就回想到人性是非常惡的啊。您認為儒家的這種學說還適用于當今么?我們該如何培養(yǎng)人的側隱之心?

          答:這是很具體的問題,我簡單先說一下,你提到的老人摔倒有人扶,反被告的事情。我也知道這件事情的發(fā)展。當時我在一所大學里面談到這一點就有學生談到這個問題,當時我的回答是這樣的,我說一個老人摔倒你去扶他,老人反過來告你,請問這個老人正常嗎?不正常。我是老人,我摔倒有人扶我,感激還來不及呢。你不能因為一個老人不正常,就說所有老人跌倒都不能幫助,這是很明顯以偏概全的想法。

          第二,還有法官的問題。后來聽說這件事被告上法院,法官只判罰這個年輕人幾萬塊錢。請問這樣的法官正常嗎?你一聽就知道不太正常。所以后來又重新審判,這個法官也不再任法官的職務,這代表什么?代表社會上每天都發(fā)生很多不正常的事,因為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本小說,你不知道它有什么遭遇,以至于他摔倒了,別人去扶他,他反而告別人。你不要只就這個事實來看,你要分析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態(tài),同時你要去分析那個法官為什么會這樣去判。

          自古以來,沒有任何社會是完美的社會,也沒有一個人是完全正常的人,每一個從年輕到年老的人都是在發(fā)展的,有的時候這個人真的非常善良,有的時候又非常邪惡。

          此外,我們在社會上看到的各種事情,不能以偏概全,哲學之所以為哲學,儒家之所以為儒家,都是有一套學說。

          誤解:孔孟并沒有說過人性本善

          答:人生下來都是一個人,善惡是行為,一個小孩生下來還沒有做任何事,你可以說他善說他惡么?沒有意義。那個善和惡就失去了意義。

          人性本善沒有辦法說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一個人都善,這個善就失去評價的作用。這就是我們對人性本善的一個簡單的分析。你只要稍微學過西方哲學就知道,講人性本善是一種信仰,比如說基督徒生下來就有原罪,你不會跟他去爭,因為這是信仰。佛教說人性是空的,沒有自我。但儒家不是宗教,儒家是哲學。

          我很佩服前輩錢穆先生,錢穆先生只念到小學畢業(yè),靠自學當了北大教授。他寫儒家的書很多,他說人性本善是一種信仰,說得好!如果是信仰,那就沒有什么是非對錯,信就可以。

          錢穆先生不得了,他說人性本善是一種信仰,像基督徒說人有原罪一樣。你沒有必要把儒家說成人性本善是有問題的,儒家像孔子、孟子并不認為人性本善,孔子就說過君子有三戒,年輕的時候不要好色,壯年血氣方剛的時候不要好斗,老的時候還要小心,血氣衰了不要貪得無厭。

          血氣代表身體,人有身體,一生就會有很多問題,到老了都要小心。所以孔子并未說人性本善,孟子說性善,也不是講人性本善。他說過非常清楚的一句話,他說一般老百姓吃飽穿暖了,生活很悠哉,但如果沒有受過教育就接近禽獸。一個人不受教育就接近禽獸,這個話不是我們平常所講的人性本善嗎?當然不是。

          我們今天學儒家一定要記得有兩個版本,一個是以朱熹為主,六百多年科舉考試適用的思想。另外一個是孔孟本身的話,《論語》跟《孟子》,你接受哪個版本?我接受孔子、孟子的版本。比如人性本善這句話就不合理,善是行為,一個人生下來怎么會有善的行為?

          課本曲解了“學而時習之”原意

          問:剛才談到朱熹對儒家的解釋,已經(jīng)與孔孟的本原思想不同了。但西方哲學家?掠幸粋譜系學的理論,儒家思想雖然在后世被扭曲,但它們也一直在發(fā)展,并且對社會產(chǎn)生了一定的作用。您認為,我們現(xiàn)在要回到孔孟的原始思想,會不會造成思想連續(xù)性的斷裂?

          答:這個問題非常好,儒家思想經(jīng)過后代學者,尤其朱熹的解釋后受到了扭曲,但一樣在發(fā)展。中國人為什么普遍都覺得儒家思想很熟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沒什么文化的人也知道要尊重別人,然后要設法光宗耀祖,照顧子孫,儒家思想主要就是叫你好好做人處事。

          我不認為小孩子應該背《三字經(jīng)》。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結果小孩子長大后,上網(wǎng)一看,每天都有殺人放火的新聞,再看電視,每天很多人做壞事,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有時候偶爾也會想做壞事。人本善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新的問題又來了,孔孟思想誰來解釋呢?這本來就是開放的問題,看誰能夠合乎兩個原則。第一,經(jīng)典本身圓融一致,經(jīng)典不能自相矛盾。比如我最常舉的例子是《論語》第一句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朱熹就把它講成時常復習,我研究的時候發(fā)現(xiàn)時這個“時”字在《論語》里出現(xiàn)11次,沒有當時常的用法。它在里面就兩個用法,第一個是指春夏秋冬的時節(jié),第二個時代表適當,所以孔子的意思是說,你學的東西,在適當?shù)臅r候?qū)嵺`會覺得高興。適當?shù)臅r候被朱熹說成時常,變成時常復習,所以學生不喜歡孔子,等于你叫我們考試念書嘛!所以我說讀經(jīng)典要圓融一致,這是我研究的要求。

          第二,經(jīng)典要和經(jīng)驗配合。我學了儒家,對我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樣的影響?孔子的話,“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什么事你都要做做看,并不是孔子說的都對。以后要求自己很多,要求別人很少,會減少怨恨么?我做了之后,果然發(fā)現(xiàn)沒有人抱怨我,因為我都是自我要求,我要求自己做到十分,只要求別人做到五分,別人怎么會抱怨我?我做了之后,覺得孔子的話有道理,這樣我才能接受。

          小孩學習《三字經(jīng)》沒有任何用處

          問:您認為,現(xiàn)在家長應如何教育孩子學習孔子的思想?

          答:學習的方法很多。拿《論語》來說,孔子有很多學生,最有名的至少有十個,都很有個性和特色?鬃釉趺匆虿氖┙?今天教小孩子,你可以教他自己去找,你覺得自己像孔子哪個學生?小孩子很容易發(fā)現(xiàn),我覺得我有點像司馬牛,我老是問問題不去思考。我覺得我像子路,太沖動了,我想做生意,跟子貢一樣。

          小孩子自己找里面的人物,這就是多元化。接著你就要問孔子,怎么樣教學生?所以光是《論語》這本書,就可以作最好的教材。《三字經(jīng)》不是不好,它是南宋末年編的書,當時已經(jīng)流行朱熹的思想。第一句就是朱熹的話,“人之初,性本善”,第二句才是孔子的話,“性相近,習相遠”,其實這兩句話擺在一起是矛盾的。這個矛盾不是我說的,是朱熹說的,朱熹注解孔子這句話“性相近,習相遠”,朱熹說孔子講的有問題,孔子把氣質(zhì)也放在性里面,宋朝學者講人性,不講氣質(zhì),一定要講天理性善。

          我現(xiàn)在請問,朱熹比孔子晚了1600多年,憑什么要求比你早一千多年的孔子這樣講?照朱熹的講法,人性本善,孔子應該說“性相同”,朱熹在自己的書上就是這樣寫的,人性本善應該性相同,為什么說性相近?

          《三字經(jīng)》一開頭就有這樣的問題,后面講的很多歷史故事說實在的,你今天學了不知道有什么用!案]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今天誰家里有五個兒子?今天這些學者應該勇敢一點,宋朝的學者敢于編《三字經(jīng)》,今天學者為什么不敢編?找?guī)孜谎芯繃鴮W的學者好好開會研究一下,要是我的話,我不要改什么,后面的說法我都沒意見,我只要改一個字,“人之初,性向善”。

          這就與“性相近,習相遠”完全接起來,這說明,真誠是關鍵,真誠就有力量,由內(nèi)而發(fā),力量叫做向,善是我跟別人之間適當關系的實現(xiàn)。

          老莊思想并非出世而是讓人輕松

          【編者按】:除了《論語》之外,莊子很受后世人重視,莊子告訴我們一種出世的態(tài)度和追求,李澤厚先生認為莊子的思想是“美學本體論”您如何看待這個觀點?

          答:基本上莊子不是出世的思想,真的念莊子的話,就知道莊子是繼承老子思想,所以他的第一篇《逍遙游》,就講一個字叫做“大”,老子說過,“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因為人大需要論證,道大不用說了,道是天地萬物的來源,天大、地大一看就知道。人大的話怎么說?就是莊子講“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莊子為什么從鯤講到鵬?它是象征,說明人的生命可以經(jīng)過提升轉化最后變成無限大,跟天地一樣大,這是莊子的用意。

          他不是出世精神,莊子里面的出世,有些人把它當作懷念古代原始的情況。好像在桃花源里面一樣,其實莊子不是出世,要想懂莊子對人間的看法,至少要看兩篇內(nèi)容。一個是《人間世》,顏淵想到魏國幫忙,孔子跟他說你準備好沒有?這是代表非常的入世,用儒家的人物來作為他文章的主題。

          第二個是《知北游》第22篇,里面提到一個詞,叫“外化而內(nèi)不化”,這個是關鍵。真正的莊子在人間相處,外表跟別人相同,他決不會標新立異,但內(nèi)心不會受外面成敗得失的影響,所以莊子是非常入世的,不受世俗干擾。有很多詞,其實很多專家都已經(jīng)指出來了,比如說“順人而不失己”,我順從別人但不會失去我自己,這句話很有代表性,要不然就是“虛己以游事”,所以“逍遙游”絕不是出世,真正的逍遙游,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時代都可以過得很自在輕松,那是對道家的智慧和掌握。

          剛才提到一個詞說到本體論,學術界很喜歡用這個詞,但不見得懂這個字的意思。本體論只是說,你這種快樂不是沒有根源的,把道當做本體,這種詞的用法我其實覺得反而會造成困擾,并沒有幫助大家理解。

          道家的思想很簡單,萬物來自于道,又回歸于道,能夠懂得這一點的人叫做“真人”,他就不會有心而為,而是無心而為。無心而為就是無我,我不要刻意做什么事,人的想法總是有他的盲點,有他的執(zhí)著,不能看到全面。道是完整的,全面的,無所不在的,如果人們了解“道”之后,整個生命就等于是一種解脫的愉悅,他在人間不受任何束縛,所以后來佛教傳入中國,跟道家很容易溝通,佛教也是強調(diào)不要執(zhí)著。

          我認為莊子思想是非常特別的,很難充分理解,我曾經(jīng)用四個字來理解莊子的思想。第一個,自己要安。任何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事我都安心接受,我不會說我要抱怨、要逃避。第二,于別人要化。跟別人相處要化,這個化就是“外化而內(nèi)不化”,外表尊重社會規(guī)則,別人怎么做我就照規(guī)矩來,內(nèi)不化就是我內(nèi)心完全不受干擾,我不會因為成功而得意,不會因為失敗而難過。第三,于自然要樂,道家最讓人羨慕就是這一點,跟自然界相處快樂,因為自然界最公平,它沒有什么偏見,也不會貴遠賤近。最后,道無所不在,學會道家學會《莊子》之后,很容易覺得心里面很輕松,道無所不在,我沒有什么地方非去不可,沒有什么事非做不可,順其自然。這樣的一種思想是我們現(xiàn)代人所需要的。

          “道”是萬物運行的規(guī)則和歸宿

          問:您理解的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答:道家的道大概有幾方面:第一,在老子看來道是萬物的來源跟歸宿,萬物怎么來的?從道來,這一點沒有問題,道生萬物。第二個,道生萬物運作的規(guī)則,它除了作為一個本體之外,人不干涉它,它就可以活得很自在,沒有煩惱痛苦,不會被人扭曲,這是萬物運行的規(guī)則。了解這兩點后,基本上對于道就可以有一個認識了,萬物的來源跟歸宿,談到生死問題。

          像莊子里面說,人的生就是氣的聚,氣散就死了,用氣代表我們在人間所能看到最大的力量,所以這個氣就是道的一個象征,氣還是物質(zhì),道的話就是超越物質(zhì)之上作為根源的東西。

          我舉出兩點,第一,人跟萬物是平等的,因為根源是一樣的,人跟萬物都來自于道,所以莊子的第一篇叫《逍遙游》,第二篇叫《器物論》。第二篇更重要,人跟萬物不一樣,只有人可以悟道。

          問:剛才提到道,老子的核心是道法自然,老子的這種思想對于當代人有著什么樣的意義?

          答:我先說一下“道法自然”四個字,這四個字前面還有三句話,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自然絕不是天地,不是天地當然更不會是萬物,這個自然什么意思?就要回到老子書里面,“自然”共出現(xiàn)五次,沒有一次指自然界,老子書里面的自然出現(xiàn)五次,都是這兩個字最初的組合。

          什么叫道法自然?任何東西只要保持自己的樣子,道就在里面,這是它的意思。因為人法地是說,人要活著,要靠地理條件,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地法天是說,要問天時,古代講天體跟天時。天法道,天是人所見最高最大的,推到根源就是道。

          老子為什么特別講道法自然?就要避免人去造作,人改變自然的叫做文化,所以老子思想,講道法自然是說每一個人活在世界上要設法盡量保持自己的樣子。

          為什么西方20世紀最大的哲學家海德格爾那么崇拜老子?海德格爾作為存在主義的代表,他也要強調(diào)一個文治,屬于自己。他念到道家特別喜歡,因為你了解了道之后,才發(fā)現(xiàn)道只有通過自己才能展現(xiàn)道。

        【專訪傅佩榮-小孩學《三字經(jīng)》無用處】相關文章:

        幼兒學《三字經(jīng)》06-12

        古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06-15

        三字經(jīng)該不該學05-12

        幼兒該不該學三字經(jīng)05-17

        幼兒該不該學三字經(jīng)?05-21

        《道物學三字經(jīng)》全文05-25

        教孩子學三字經(jīng)的方法09-17

        《讀書的用處》閱讀答案10-11

        寫作句子應用處理輔導06-23

        學《三字經(jīng)》有感作文820字(26篇)03-1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