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蟬鳴散文
兒時的夏秋季節(jié),午休的時候,在院子里粗粗的棗樹下鋪上一張涼席,涼爽愜意中,聽著蟬鳴入睡,那高高低低聲調(diào)單一的蟬鳴,聽來別樣的動聽。作為農(nóng)村孩子,對蟬可謂記憶深刻。麥收過后不久,蟬蛻出土的時節(jié)就到了,這小小的精靈在雨后的晚上,穿著一身黃黃的鎧甲,揮舞著兩個鉗子般的前腿,悄悄的捅開封住洞口的泥土,探頭探腦的鉆出來,爬到高高的樹上,蛻殼羽化,一鳴驚人。
家鄉(xiāng)人叫蟬的幼蟲為知了猴。抓知了猴粘飛蟬是童年最快樂的事情。雨后夏季的夜晚,蛙鳴陣陣,風(fēng)清氣爽。在父親的帶領(lǐng)下,拿著手電筒,帶上罐頭瓶,一起去村外的樹林中捉知了猴。那些笨笨的知了猴剛剛的爬上樹,看到有光亮就松開樹干,從樹上“啪”的一聲逃到了樹下。于是,順著聲音一照,知了猴就乖乖的就擒了。大人們在樹林邊的空地上聊天說話,小伙伴們在樹林中大呼小叫的捉知了猴,晚上的時光就這樣在快樂中度過。抓回的知了猴放到鹽水里泡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母親把腌好的知了猴放到油鍋中一煎,香酥滿口的知了猴就上桌了。流著口水的我們不等母親說,就你一只我一只風(fēng)卷殘云般吃個干凈。
知了猴羽化為蟬需要一個晚上的時間。小時候在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掛蚊帳,總是趁著媽媽不注意,把知了猴放到蚊帳頂上,第二天早上一看,一只黃玉般的蟬已經(jīng)羽化蛻變而成。這時候的蟬身體還是軟的,剛剛伸展開的翅膀還沒有力量飛翔。待到把蟬放到窗臺上,陽光下曬一小會兒,蟬通體就變成了黑色,一不小心,就一飛沖天而去。
粘飛蟬更是充滿了樂趣。把面粉加水揉成一個面團,然后在水中反復(fù)揉搓,面團中的淀粉去掉后,就剩下了黏性很強的面筋。拿一個長長的竹竿,綁上柔性很強的枝條,在頂端粘上面筋,一個粘桿就做成了。然后與小伙伴們各自拿著捉蟬的“武器”,到村外的小樹林比賽粘蟬。高高的樹上,蟬趴在枝條上吱吱的叫著,瞅準一只蟬,然后悄悄的把竹竿伸向蟬的翅膀。這時候要屏息靜氣,不能讓竹竿晃動撞上樹枝,不然蟬就會受驚飛走。待到把綁著面筋的枝條悄悄挨近了蟬,只需輕輕一抖,蟬就撲騰著翅膀被捉住了。一個上午,記憶中最多的時候會捉幾十只;氐郊,去掉翅膀上油一炸,就是一頓好吃食。小時候家鄉(xiāng)不富裕,這野外自然的蛋白質(zhì),也為小小的身體增加幾分營養(yǎng)。后來讀清史,看到雍正還是王爺?shù)臅r候,也喜歡捉蟬,還成立了粘桿處,可見捉蟬也是一個傳統(tǒng)的習(xí)俗。另一種捉蟬的方法是在晚上,在小樹林的空地放下?lián)靵淼目輼渲,點上火后,就與小伙伴一起搖動周圍的大樹,蟬受驚有趨光性,就一起飛向了火堆,剩下的就是打著手電四處找掉在火堆周圍的蟬了。找到后扔在火堆里,火滅蟬也就熟了,一起圍著這殘余的火堆,撿拾著吃,別有一番樂趣。對蟬的記憶,充滿著樂趣的回想,這小小的生靈,充實了多少童年、少年的歡樂時光。
在民間,蟬也寓意著美好。蟬飲露不食,一生只喝清露。所以《史記屈原傳》謂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污垢。”初唐詩人虞世南更有詩句:“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fēng)! 可見古人是用蟬來喻示人品高潔,清高脫俗之志的。城市生活久了,車水馬龍的聲音充溢著生活的每一個空間,蟬鳴早已經(jīng)不復(fù)存于生活。每每想起農(nóng)村靜靜的午后,在濃濃的樹蔭下聽著蟬鳴入睡,總是有些淡淡的落寞。那些高高來去樹端的飛蟬,更像一個農(nóng)村孩子的理想,夢想著飛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理想。
【蟬鳴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描寫夏天蟬鳴的詩句06-25
描寫蟬鳴的優(yōu)美句子08-23
《美妙夏日最喜蟬鳴》閱讀答案06-08
關(guān)于塞上曲·蟬鳴空桑林(王昌齡)的注釋跟譯文08-14
季羨林散文精選《漫談散文》08-13
優(yōu)秀散文:生命與散文08-28
優(yōu)秀散文:生命與散文08-18
優(yōu)秀散文:愛上散文10-22
經(jīng)典散文10-26
經(jīng)典散文精選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