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卷的靈光散文
吧啦說:“先嫁書,后嫁人!
五六年級,曾老師給我們訂了《小星星》《學生之友》《作文閱讀》等各類文學報刊,記憶猶新的是他給我們分析作文報上的文章,“跳一跳,摘桃子”。告訴我們每個人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行事。那時我成績好,數(shù)一數(shù)二的,有些趾高氣揚。這些文章等于給我潑了一盆冷水,不再那么驕傲自滿了。
每次撫摸新到的報刊,內心都涌現(xiàn)難以言喻的欣喜若狂。這是最初的文學啟蒙。家住鄉(xiāng)下,每次上街,第一件事便是逛書店,我積蓄了眾多壓歲零花錢,甚至于把自己的生活費節(jié)省下來,少吃一頓飯,就可以買更多書了。
每次父親帶我們去新華書店,總要挑幾本好書。書籍賜予我靈性的光澤,生的皈依。走在大路上,總是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文學是人學,那些貌似無用的喜歡,總是會讓你獲益匪淺。學識和修養(yǎng)從一個人的言談舉止中透出來,多讀點書,總是會不一樣。
初中時,我的閱讀面開始拓展,而不僅僅局限某一類。《十萬個為什么》、《百科全書》、《中醫(yī)藥學》……書卷伴我走過孤獨煎熬的日子,我總是慣于挑選一本喜歡的書籍,在灑滿陽光教室窗戶邊上,靜靜閱讀。這是最美好的時光,我不僅獲得知識,肚子里有了些許墨水,而且,拓展了視野。懂得了許多課堂未教的人生哲理。
高中,致力學習的同時,仍未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那些癖好才是區(qū)別你與他人的地方。喜歡上了三毛、張愛玲、瓊瑤、嚴歌苓、周國平、喬葉……在這些作家中,大多文筆老練質樸、深刻動人。我從大師的身上汲取養(yǎng)料,感覺到自己的夢想有了皈依和寄托。人,總得為活著找一個理由。否則便如同行尸走肉般懸浮半空。讀書,讀到最后,如同寫文,比的是人品。切忌紙上談兵 。
我曾對好友歡說過:“平生兩大愛好,一為讀書寫作,二為語文老師,良師益友!
買書、借書、藏書、讀書、抄書、教書是海子生活的全部內容,孫中山平生有兩大愛好:一曰書,二曰女人。我開始收藏古人讀書方法與寫作技巧,發(fā)現(xiàn)了眾多不謀而合,內心涌出難言欣喜。
漸漸地,我讀書有了固定偏好,鐘情于心理學、哲學、文學小說。傳記類甚為欣賞。讀了《窗里窗外》《張愛玲傾城往事》、《滾滾紅塵》、《窗外》、《大校的女兒》、《曹禺傳》、《林徽因傳》……“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書生事業(yè)真堪笑,忍凍孤吟筆退尖”古人的孜孜不倦、廢寢忘食令人動容。值得稱道與學習。
后來,我買的書籍堆滿了房間,床頭、書柜、桌面……時不時拿出翻翻,是平生一大樂事。我家從小鎮(zhèn)搬過暫住縣城,讓我有了更多讀書機會。新華書店,報刊亭等等逛遍所有書店鋪子,細細品讀,一對上眼,合上心,便毫不猶豫地購買。周國平說:“閱讀是我的'情人,寫作是我的妻子!睍闳鐗,沁人心脾,活色生香,令人心曠神怡。
大學間,主要去鄰校圖書館借書,琳瑯滿月,心生艷朵。即便是讀書不便,也經常搜載電子書。雖然學校藏書不多,但并沒有阻擋我強烈的求知欲。寫作理論、新聞采編、編輯出版概論,劇本創(chuàng)作等理論指導了實踐,有較強實用性,只要真正熱愛寫作,這些書也并非枯燥乏味,反而趣味盎然。
離開校園,社會本身就是一本大書,我要花一生的時間去閱讀。
雪小禪說:“一個好的作家必定是個雜家,十八般武藝樣樣都會,寫作是最好的回歸。”由此,我開始閱讀史書、詩文、名著、科普、醫(yī)藥、辭典等等。業(yè)余,嘗試各種社交活動。藝術文體類,練習羽毛球,書法,繪畫、口琴、吹笛、刺繡……近期看完章子怡《藝伎回憶錄》頗有感覺,深受啟迪。不管是性善或性惡論,人到世間就是一個自我完善與提高的過程。
一個同學問我:“讀了那么多書又有何用?”
我回答:“那些貌似無用的東西,也許是未來你賴以生存資本。時間會揭曉最后的答案。那些書卷氣濃厚的書生永遠都會比別人多那么一點兒東西。而恰恰就是這點東西,將來起舉足輕重的作用。
與書相廝磨相糾纏的生相,其本身,就是一種豐富飽滿的趣味人生。
【書卷的靈光散文】相關文章:
新唐書卷十六志第六原文欣賞06-26
陸游《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原文翻譯及賞析01-29
陸游《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閱讀練習及答案07-27
林清玄散文集的經典散文05-22
林清玄散文集里的散文01-05
美好的散文08-23
青春的散文08-20
星空的散文08-20
老屋的散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