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歲月留痕散文

        時間:2024-10-06 22:53:09 散文 我要投稿

        歲月留痕散文

          寫下這標題的時候,肯定有人會笑話,買鹽有什么好寫的,最平常不過的事了。但我所說的買鹽,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出生在農村的人所經歷的,應是特殊的經歷。

        歲月留痕散文

          那時是計劃經濟。廣大的農村大抵一個大隊只有一個叫代銷點的地方,他們所賣的物資都是從縣鄉(xiāng)供銷社按計劃撥的來的,供應著全大隊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我們大隊的代銷點設在大隊部,與赤腳醫(yī)生衛(wèi)生點隔墻。代銷點賣油鹽醬醋、牙刷牙膏肥皂、香煙瓜子白沙糖……印象最深刻的當然就是鹽了。因為,如果家里拮據(jù)些,吃不起油,買不起糖,但鹽總是要的,否則會患大脖子病。那時還沒有加碘鹽,更不要說加硒加鋅等微量元素鹽了。大多是海鹽,還有粗鹽,也就是現(xiàn)在的工業(yè)用鹽——礦鹽。代銷點的鹽是放在一個碩大的木桶里,比七八歲的小孩還高。木桶的中央從樓板上懸一根繩下來,一頭系著桿肚大口小的盆秤。一千多人的大隊,來買鹽的總是絡繹不絕。而我,也充當過幾年的買鹽人;蚍艑W時捎帶,那時買鹽的更多,貨柜與墻壁間留下的三四米窄窄的通道里擠滿了學生;或炒菜前突然發(fā)現(xiàn)沒鹽了,這時就要小跑著去買。家離代銷點有兩里路,那時沒有交通工具,連自行車都沒有,一切外出全靠步行。等我氣喘吁吁地跑回來時,大抵要比鄰家晚吃飯半個小時。反正那時時間觀念也不強,除了上學的孩子,大人們是無所謂的。當然,也有因突然來客家里缺鹽,來不及買而到鄰居家借鹽的。也由小孩去借,端著盛鹽的粗瓷缽子,里面放著把斷了柄的陶瓷調羹,一般借個一兩調羹就夠了。待買回鹽了,還得由借鹽的小孩還回去。還鹽時,大人有交代,粗瓷碗里的鹽要裝滿,還鹽時要狠狠地挖,調羹里要堆的高高的,裝不下為止,倘有灑落再挖一次。在物資匱乏的那個時代,農村家庭里是沒有方便面啊、面包啊等食品的,因此借鹽借米借飯甚至借油(以豬油為主)都是常有的事。在借的過程中,人情物事、鄰里友誼也就慢慢地蓄積著,轉化著。

          說起買鹽,就又想起童年時有關買鹽的民謠來。大抵如是:瘌痢瘌痢,擔擔木皮;經過天盞,天盞挖你;挖你一股眼,喊你去補傘;補傘補嗯麻(緊密),喊你兮割麻;割麻來嘎(忘記)鐮,喊你兮買鹽;買鹽又賒本,喊你兮搪粉;搪粉又好恰,喊你兮看鴨;看鴨又會走,喊你兮看狗;看狗又會吠,喊你兮屙痢;屙痢又怕痛,喊你兮打銃;打銃來嘎硝,喊你兮抵刀;橫一刀,豎一刀,劈你個瘌痢起花飆。在少兒讀物奇缺的農村,孩子們沒有更多的渠道來獲取他們的故事,傳說,更不要說經典了,只能從哥哥姐姐們那一代代粕來的民謠,用家鄉(xiāng)話讀來還算朗朗上口,聊以練練繞口令,磨磨嘴皮子,為上小學作些準備。這里的“買鹽又賒本”,意思是少了秤虧了本。按理說,那時的代銷點賣東西應該是童叟無欺的,如何會賒本呢?如果是賣鹽,在計劃經濟時代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是個瘌痢。亦或是指更早些時候鹽商時代的鹽販子?不究,算是個小懸念吧。

          有關買鹽以及鹽的故事也很多。比如因下雨沒帶雨傘,摔了鹽缽子跑丟了鞋;比如晚幾年有了尿素后,母親隨手把裝尿素的碗放在灶臺上,炒菜時就誤把尿素當了鹽用;最記憶猶新的是鄰家女孩有一次買鹽回家的路上,被一個大叔調侃:快看,碗底有只大毛毛蟲。女孩嚇得驚了魂,趕緊翻過來看時,一缽鹽全被倒在地上。大叔大笑不止,女孩卻驚魂未定,哭著回家告訴她媽去了。

          幾十年過去,真是彈指之間。如今物是人非,卻總也抹不去那深深的鉻印,幻想著回到童年,到代銷點去再買上一回鹽。

        【歲月留痕散文】相關文章:

        歲月留痕初三抒情哲理散文11-10

        歲月無痕青春有夢情感散文07-26

        殘痕散文07-13

        葦痕散文08-15

        豐子愷散文夢痕10-04

        光陰有痕散文07-08

        豐子愷散文:夢痕10-05

        愛之無痕散文09-29

        痕恒原創(chuàng)散文08-27

        踏雪有痕散文05-0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