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茶說合散文
我休閑的主要形式是逛市場,鐘情于各類展銷會。定居常州幾個月,就逛了三次展銷會。對古玩玉石,花梨檀木,字畫砂瓷尤其興趣盎然。我己經不懼玩物喪志,所嘆閑錢不足。月初剛剛淘了幾幅知名書畫家?guī)追之,裱掛起來,平添陋室(guī)追謺,雖然花去了月度退休金。昨天下午按納不住又去常州中天體育館的展銷會買了一串角質手珠,老板信誓旦旦說是犀羊角質,我知道是鬼話,但是角質就足夠了,什么角不重要?粗辛艘患毣ù刹枞~罐,愛不釋手。正好和家中原有的一套陶瓷茶具般配,忍不住收了。同去的路一說貴了,我也沒表現(xiàn)出來悔意。誰讓我喜歡呢!多年來,我一直在喝茶,還沒有到品的境界,買到入眼的茶具,與三朋四友也有個話題。喝茶與喝酒不同,喝酒圖的是熱鬧,即使喝的醉眼朦朧也還是個熱鬧。真一個人喝酒一定是有不順心的事,借酒澆愁。喝茶圖個清靜,即使幾個人坐在茶座里,還是為了清靜。更多時候是獨自抱著茶杯自己喝。過去說機關工作人員,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喝茶也算是一道風景。習慣上,稱好酒的為酒徒,好茶的叫茶客,對號入座本人勉強算是后者。就沖著這說項,喝茶也比喝酒要文明。大致上喜歡喝茶的人都愛靜,因為茶生智,酒亂性。所以佛門善于吃茶。趙州和尚“吃茶去”這一禪林法語,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茶文化典故。河北趙州柏林禪寺里碑記中以“新到吃茶,曾到吃茶,若問吃茶,還是吃茶”的十六字概括“禪茶一味”的精髓。這杯茶,禪林中人譽為“趙州茶”,千年以來開化了無數(shù)學人。其實就是引導學人走向生活實踐的一種體驗方式,也是趙州作為禪宗直指人心的一種開示,“吃茶去”三字已非字面內涵所在,其深刻意蘊在于使人即事而真,即俗超凡。日本茶道鼻祖村田珠光之師一休對之給予高度評價道:“一味清凈,法喜禪悅,趙州至此,陸羽未曾至此。”“吃茶去”是禪茶一味的真諦,是茶道的精神源頭,是東方智慧奉獻給人類文化最珍貴、最璀璨的瑰寶。茶文化作家丁文說:“趙州茶是‘禪茶一味’肇始標志。趙州茶的出現(xiàn)標志著佛教‘禪宗茶道’的正式形成,也為‘大唐茶道’及‘中國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或許本人對佛教文化有些了解,特別喜歡中國禪茶文化的“正、清、和、雅”四大精神,以及中國禪茶文化“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四大功能。所以去哪座城市,總喜歡到茶葉店鋪里溜達溜達。感受些茶禪的氛圍。專業(yè)賣茶葉的店鋪里,如今都擺著一張古色古香的茶座,茶座上擺有精美的茶具。視店鋪的規(guī)模品位,茶具的檔次有所不同。景德鎮(zhèn)的瓷杯,細膩脫俗;宜興的陶器古拙大方;還有其他地方風格各異的茶具,也很有特色。除了各色茶具,還有茶盤和茶葉罐也多精巧,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賣茶葉的老板一般是女人,年紀三四十歲,舉手投足透著生意人的精明。不管你買是不買,總邀請你坐下來,現(xiàn)泡一杯潤潤喉。一顰一笑熱情熱鬧,叫你真不好意思拒絕,臨了多少也要買一點。這大概是喝人的理短吧。但是,無論如何,缺乏禪味。從古籍里知道,古人開的茶葉店鋪,的確是茶禪一味。就說賣茶吧,生意成了,店家總送上一尊茶圣陸羽的瓷像呢,想像一下那是多么的愜意!就這一點小小的創(chuàng)意現(xiàn)在的茶葉店就沒有。再說品茶吧,店老板娘熱情歸熱情,但泡茶的手藝卻不怎么地道。只是把小巧精致的杯子洗凈,在泡好的茶水里反復汰個幾次,斟滿了放你面前就了事。杯子只有大酒盅大小,也就一大口茶。茶含在嘴里還沒品出滋味來,老板娘就連聲催問茶味如何如何了,只好含糊地點點頭。不要小看茶道,其文化淵源深遠著呢!我不太懂,也不太講究。但是在書里讀到過。中國的茶道是傳統(tǒng)文化,包括獻茗、受茗、聞香、觀色、嘗味、反盞六道禮序,選用生長在深山的野茶,清冽的井水烹之。茶道開始,長桌上鋪著潔凈的白布,瓶插鮮花,桌兩邊各有靠椅。賓主均正襟危坐,鴉雀無聲。每人面前一精致的景德鎮(zhèn)細瓷小杯,下托以碟。茶烹就,主人持紫沙壺依次至賓客面前,各注茶半杯,賓主互相鞠躬,這叫獻茗與受茗。然后雙手捧杯至鼻子嗅之良久,后徐徐放下,這叫聞香。接著凝視杯中觀色,回味所聞之香,所觀之色,悟其妙趣之后,雙手捧杯,微飲半口。這半口又一分為二,一半咽下,一半含口中,細細地品辯,待品出茶之真味,方徐徐咽下。所注的半杯清茶,要像這樣連啜四次,才能飲完,叫做嘗味。這之后,來賓把空杯覆蓋碟中,向主人致謝,就茶事開始隨意交談,這叫做反盞。至此,茶道的六道禮序全部完成,茶道結束。
茶道如此復雜,基本失傳,F(xiàn)代人即使懂得大概也沒有這份耐心的,平時喝茶確實也沒有必要這樣斯文,因此當今開茶葉店甚至茶肆的不知情就見怪不怪了。這跟開茶葉店或茶肆的定位相關。在一味看重經濟利潤的社會環(huán)境里傳統(tǒng)文化能值幾文!何況禪茶一味的文化距離現(xiàn)實有些太遠。老板娘為了生意煮茶給你品嘗,無端地增加了成本,還能講究煮茶用水嗎!即使有著等雅趣,又到哪里找井水!水是茶之魂魄,好茶要用好水煮。據說蘇東坡受王安石之托,帶一壺三峽中峽的水試茶。蘇東坡一路欣賞風景,輕舟不知不覺過了中峽,才想起王安石的水來。回頭吧,逆流航行舟子不愿。蘇東坡想就用下峽的水吧,莫非這王荊公真的能嘗出來!從不做假的蘇東坡也只好如此。誰知道王安石煮茶嘗了一口就說非中峽之水。并且對蘇東坡大談水之于茶的好處。把這個才子蘇東坡佩服的.啞口無言,連連認錯賠禮。故事真?zhèn)尾槐赜嬢^,只是說好茶要用好水煮才有味道。水對于茶的意義,紅樓夢中那個妙玉最清楚,她給賈寶玉煮茶用的是臘月的雪水!中國茶文化在本土不夠興旺,在海外倒是發(fā)揚光大了,經常在日韓電視劇中看到中國的茶道,這真是墻里開花墻外香。
茶禪一味的文化只是悠閑一族的審美情趣,普通人是不在意的,客觀上也沒有那個閑工夫。要是連茶葉也吃不起的人,還窮講究煮茶的水么!就說本人吧,雖然也有一份固定工資,但是講究不起茶葉的質量。早年吃的茶葉就是幾毛錢一包的茶葉末,也就是煞煞水白罷了。就像老百姓抽旱煙,實在買不起煙葉,黃豆葉曬干了也行。生活改善了,茶葉的質量也漸漸好起來,幾十塊一斤的早已不予問津,幾百塊一斤也不束手。窮人小心翼翼地大方的日子著實過去了。但是許多時候還是像富人那樣大大方方地小氣,千元一斤以上的茶還沒有舍得買過。當然,好茶和好的煙酒一樣,買的不吃,吃的不買!吃好茶自己掏錢的主也是名不見經傳的人,于是我也不在意。金瓶梅中西門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叫做“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對茶與酒的職能倒是分的中規(guī)中矩,至少說喝茶是份高雅的愛好。也正因為如此,喝茶的人比喝酒的要多,雖然酒也是傳統(tǒng)文化,但是其普及的程度還不如茶。代表中國文化主體的儒道釋三家,沒有一家拒絕茶,就是最好的證明。從這個層面上說,懂點茶道對于修養(yǎng)身心鍛煉品行善莫大焉!
【風流茶說合散文】相關文章:
油鹽醬醋茶散文10-06
以父愛如茶為題目的散文10-07
風流詩人白居易03-01
風流子秦觀06-06
揭秘白居易風流詩人03-06
風流最癡情:元稹10-29
元。猴L流最癡情10-24
劉長卿盛唐風流的嘆挽04-15
風流才子元稹的故事04-27
元稹與茶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