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水潺潺玉泉寺散文
古人云,自古名山僧占多。名僧愛名山,更愛名泉。連江縣城西郊的玉泉山,山幽泉洌,因而深得僧人青睞。玉泉山峰巒幽深,林木挺秀,“龐然蘢蔥,尉而秀發(fā)”。宋建炎間知縣洪壯稱“重巖看不厭,絕勝五臺山”。山上潺潺流泉,叮咚作響。玉泉寺座落玉泉山南麓,隱于青山綠樹之中。悠悠古剎,聆聽著這亙古不變的風聲、雨聲、松聲、泉聲……
從連江新大橋折向玉泉山,過蓮湖,沿玉泉小徑,拾階而上。途中,翠竹搖曳,清澗流水。繞過縣職工療養(yǎng)院,可見玉泉寺巍然而立。佳山秀水,鐘靈毓秀。玉泉寺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共三進。前為天王殿,二進為大雄寶殿,三進為佛堂,周邊則是齋堂、僧舍。亭臺樓閣,假山流水,花艷草青,充滿生機。寺內(nèi)保存明朝石柱、石槽、石獅等文物,寺東有宋代僧塔,造型古樸。玉泉寺旁,一山巖突兀而立,方廣丈余,上有明禮部尚書葉向高、南京工部侍郎吳文華等題刻,氣韻生動。
玉泉古寺,始于隋大業(yè)元年(605)。唐天寶間,“浮屠為草庵,依阇黎以棲者百余”。五代時,庵被亂兵盜焚。宋太祖開寶二年(969年)十方住持真覺大師到此首建禪席。五世弟子;菽冀ㄌ焱醯、大雄寶殿、法堂等。明正統(tǒng)十二年(1447年),僧智功擴建擁秀堂、鐘樓。至此,僧侶百余,寺田一千八百畝。梵宇林立,經(jīng)聲繚繞,儼然是叢林氣派,鼎盛一時。1944年,日本侵略軍飛機轟炸連江,千年古剎慘遭厄運,除法堂外,損壞慘重,F(xiàn)存建筑多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而建。
玉泉寺以泉水出名,昔日僧侶草庵而棲,引泉自給,其僧“肋強骨堅,語音鏗然,眸子碧色,壽命彌長”,故有“神泉”之稱。郡守上奏,賜名“玉泉”,因而名聲遠揚。遙想當年,僧侶于法事、勞作之余,泡一壺連江長龍鹿池綠茶,品茗于泉下,是何等的愜意。徐徐咀啜,清香撲鼻,甘洌盈口,氣生兩腋,滋潤心脾。恍惚間,泉聲鳥語,不絕于耳。
玉山聽泉,古為敖江十二景之一。玉泉寺原正殿佛龕下,靜聽泉響,鏗鏘之聲,酷似琴鳴,極為動聽。汩汩流泉,流淌著詩人的性情和雅韻。自唐朝邑人周樸在玉泉寺得句以來,吟聲不斷。如果將歷代詩人題吟玉泉寺的`詩匯編成《玉泉吟韻》,一定膾炙人口。如明吳文華《游玉泉寺》詩,“禪房響幽竹,泉玉細相和。香剎逢初結(jié),熊軒喜并過。清樽開石壁,高調(diào)散煙羅。欲卻還延,山山暮藹多!痹婏L清新恢宏,意境清朗高遠。幽竹泉聲,詩人留連而忘返。
玉泉寺僧有弘法濟世的傳統(tǒng)。唐大業(yè)三年(608年),玉泉寺住持獨覺法師見敖江兩岸交通不便,發(fā)愿募建通濟橋,曾造敖江南北首墩石梁,中流以舟為渡,稱“江亭渡”。宋政和四年(1111年),玉泉寺僧真覺法師募緣造橋,越七年橋成。通濟橋,即連江縣城舊大橋。走在修葺一新的連江舊大橋,我們不會忘記往昔玉泉寺僧做出的努力和貢獻。
“石心溜玉濕無聲,古寺濱泉舊得名”。歷史悠久的玉泉寺,古寺名泉,相得益彰。名泉長流,古寺永存。
【細水潺潺玉泉寺散文】相關文章:
細嗅嗇薇散文10-02
細品徐志摩的詩歌散文11-11
記承天寺夜游翻譯散文07-27
淺淺田溝水散文10-04
鐘鳴寒山寺散文欣賞10-01
《玉泉道中作》元稹12-17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原文及翻譯10-19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原文,翻譯,賞析09-21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原文及賞析08-16
《溪沙·游蘄水清泉寺》詩詞鑒賞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