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衣食為話題的散文
人們一生中有不必做的事,有偶爾要做的事,有常常要做的事,也有永遠要做的事,穿衣與吃飯即為我們每日必要料理之事,因為衣食無憂是我們從事其他一切事情之基礎,只有免于受饑寒之苦,才能正常地去學習、研究、思索,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藝術精品,探究出更科學的生命規(guī)律,獲得更充實的生活樂趣;笇挕尔}鐵論》言:“衣食者,民之本!惫糯袊赞r為本以商為末,統(tǒng)治者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于是農業(yè)無比興盛,然而人們依然有衣食之慮、饑寒之色,則緣于封建統(tǒng)治者對廣大人民的剝削制度,致使朝廷官吏府內糧食豐腴,而村野鄉(xiāng)間則“路有餓死骨”。人們存在于世上奔波勞碌,絕然不只是為了穿衣吃飯,還有更崇高的偉業(yè)要去創(chuàng)造,然而缺少此生活基礎,生存尚且不能,更談不上創(chuàng)造偉業(yè)的宏愿了。陶淵明詩言:“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币率持谌松q如根莖之于樹木,河水之于魚兒,無根和水,樹與魚便不能存活,只有當它們能夠生存下來,樹木才可以更加茁壯地成長,魚兒才可以更加自由地翔游,以此而觀衣食與人生之關系,也是這樣的道理,沒有人不以衣食而生活于世,就像沒有巧匠能不打地基而建房,沒有巧婦能為無米之炊。
原始社會的人類雖然還很愚鈍,卻還是知道穿衣蔽體以御寒和打獵以充饑的,那時用樹葉制成服裝,粗泛簡陋自不必言,只不知現(xiàn)代人可有以為那很浪漫的。后來人們懂得怎樣養(yǎng)蠶,怎樣用蠶絲制做絲綢布料,于是人們的服飾不僅用以蔽體與御寒,而且能以艷麗的色彩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穿衣逐漸由實用方面轉為既要實用又要美觀的方面,直到現(xiàn)在,這一觀點仍是適用于人們的服飾選購,而且對美觀的要求漸漸超越對實用的關注。女子對服飾的敏感是遠遠超過男士的,這是沒有異見的,不僅古代亦然,而且外國亦然,因為女子對美的追求很強烈,也許還有一些虛榮心或嫉妒心,但卻是很多人樂意欣賞的。我們走在大街上、商場里、公園里,總能看到人們服裝的款式各異、色彩繁雜、品牌繁多,有老年服裝的樸實穩(wěn)重,有青壯年服裝的高貴典雅,有兒童服裝的輕便活潑,我想人們穿衣的風格就代表他們生活時期的某種品性,從一個人所穿衣服的色彩、形態(tài),幾乎可以辨別他的年齡、職業(yè)和興趣。
西方服裝漸漸地為東方和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所接受,已是一種不可阻遏的趨勢,除了因為宗教信仰、風俗民情、職業(yè)需求等方面的因素,世上大多數人都愿意穿西裝,男士追求西裝的尊貴莊重,女士追求西裝的簡約典雅,于是我們常能見到男子穿著一襲灰色的西裝在道上豪邁地行走,女子穿著雅致飄逸的衣裙在商場悠閑地購物。當然也有很多人喜歡中國特色的服飾,比之于西方服裝的華麗,中國的服裝則少了幾分浮夸多了些許樸素,以此也可窺見中國與西方社會的文化差異,中國人與西方人的品味之不同。我對于服裝有一種特別的觀點,我喜歡看到別人穿著西裝紳士的氣派,而自己則寧愿穿中裝,因為我即使穿上西裝,也不具備一點紳士的氣派,這倒不是我不夠自信或自卑的原故。至多上身穿中裝下身著西褲,真可謂中西衣結合,卻是我特別喜歡的一種穿衣風格。但大多數時間,我并不關注穿衣的問題,也許因為這太瑣屑、太平常了,就像我準備去吃早飯時,我不會問自己:我為何要去吃飯呢?
如果說服飾已成為一種時尚的文化元素,那么飲食則是一種特別傳統(tǒng)的文化元素,人們不僅要以食物充饑,還要使食物色彩鮮艷、味道鮮美,有很多圣賢并不掩飾他們對食物精細的要求,《論語鄉(xiāng)黨》言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對飲食的享受就是對一種文化產品的享受,也是對生活的享受。人類能夠生存總需要填飽口腹才行,于是我們不得不勤奮、輾轉、忙忙碌碌,一生辛勞多是為了免于饑餓,正如陸游詩云:“人生口腹何足道,往往坐役七尺軀!崩顫O在《飲饌部》記載:“吾觀人之一身,眼耳鼻舌,手足軀骸,件件都不可少,其盡可不設而必欲賦之,遂為萬古生人之累者,獨是口腹二物。口腹具,而生計繁矣;生計繁,而詐偽奸險之事出矣;詐偽奸險之事出,而五刑不得不設!菽緹o口腹,未嘗不生;山石土壤無飲食,未聞不長養(yǎng)。何事獨異其形,而賦以口腹?”也許這就是造物者特別的安排,如果人類真無口腹二物,那么他們還會奮發(fā)改造生活改造世界嗎?還會有饑餓之時吃上一塊餅的快感嗎?還會有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嗎?還會有廚房、廚師和烹飪嗎?
我們對飲食的享受不是說就是大嚼雞魚蝦蟹,不是要飽嘗山珍海味,而是享受烹調的技藝,食物的色味,其實雖無名貴菜肴仍能在平淡的蔬食中獲得樂趣,《論語述而》云:“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杜甫《客至》云:“盤飧市遠無兼味,尊酒家貧只舊醅!币苍S只是自己園圃里種的蔬菜,也許只是山林荒地里長的野菜,最自然樸素的食品,加上調料、湯汁的烹調,也能奉上一碟美味的菜肴,和朋友盡情地享用。中國人特別重視食物的色與味以及其養(yǎng)生的功效,這與西方人重視其營養(yǎng)有一點不同,中國人為了追求食物的精美不惜耗費許多時間和精力,西方人則似乎力求簡約與營養(yǎng)可口,也許早上只吃一些面包和牛奶,其他時間吃炸土豆片或牛排之類,總之,他們在烹飪方面下的功夫沒有中國人更多,當然在色味鮮美方面也不如中國菜肴的豐富。有人說:“上有天堂,下有廚房!闭娴莱鲲嬍秤谌祟惖挠H密性,只是我們不要只保證不受饑餓之苦,還要把飲食作為一種文化繼續(xù)發(fā)展下去。
衣食文化的發(fā)展必然會打破每日只是機械地穿衣、吃飯的平庸之狀,提高我們生活的情趣和品味,把這一人生的根本問題處理地更好。雖然也有許多圣賢諱言這一命題,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人們思想的渴望,談論衣食已不再是寥寥無幾的事,有許多關于飲食的著述流傳甚廣,如李漁的《閑情偶記飲饌部》,袁枚的《隨園食單》等,于一種閑適談論中展現(xiàn)生活的意趣,怎能不是一些好的文化著作呢?現(xiàn)在人們大都能不受饑寒之苦,而去追求更高的文化方面的享受,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也是時代進步的標志,我們做一切事情的基礎,就是要解決人類的這一根本問題——穿衣與吃飯。
【以衣食為話題的散文】相關文章:
以夢為話題的散文范文10-03
以冬天為話題的抒情散文06-22
以雨為話題的抒情散文10-11
以幸福為話題的散文隨筆05-28
以等待為話題的抒情散文09-28
以一份遲到的親情為話題的散文06-04
以青春為話題的散文隨筆600字08-28
衣食住行之.火車行散文08-01
冬日散文詩歌 以冬為話題的經典詩歌鑒賞10-22
以秋天為話題的散文隨筆(通用16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