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歐陽修《秋聲賦》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時間:2020-12-27 09:05:07 歐陽修 我要投稿

        歐陽修《秋聲賦》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秋聲賦

        歐陽修《秋聲賦》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歐陽修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fēng)雨驟至。其觸于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蓖釉唬骸靶窃吗,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凜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時為陰;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shí),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dāng)殺!

          “嗟呼!草木之無情,有時而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物勞其形,有動于中,必?fù)u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能及,憂其智之所不能行,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zhì),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余之嘆息。

          1.下列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xiàng)是(  )

          A.蓋夫秋之為狀也 (情狀)

          B.有動于中 (內(nèi)心)

          C.必?fù)u其精 (搖落,損耗)

          D.亦何恨乎秋聲 (遺憾)

          【解析】選D。恨:怨恨。

          2.下列每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悚然而聽之 忽奔騰而砰湃

          B.萬事勞其形 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

          C.天之于物 其觸于物也

          D.淅瀝以蕭颯 豐草綠縟而爭茂

          【解析】選D。A項(xiàng)前句中“而”表修飾,后句中“而”表并列;B項(xiàng)前句中“其”為人稱代詞,可譯為“他”,后句中“其”為指示代詞,可譯為“那些”;C項(xiàng)前句中“于”為介詞,“對于”,后句中“于”為介詞,作“在”講;D項(xiàng)“以”表并列,“而”也表并列。

          3.下列詞語中,古今意義不同的一項(xiàng)是( )

          A.其色慘淡,煙霏云斂

          B.其意蕭條,山川寂寥

          C.黟然黑者為星星

          D.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

          【解析】選C!靶切恰苯窳x為夜晚天空中閃爍發(fā)光的天體,此句中指點(diǎn)點(diǎn)白發(fā)。

          4.下列選項(xiàng)對文段的論述錯誤的一項(xiàng)是( )

          A.本文在文體上屬文賦,既有駢賦、律賦的鋪陳排比、駢詞儷句,又呈現(xiàn)出活潑流動的散體傾向。

          B.文章既承襲了寫秋天肅殺蕭條的傳統(tǒng),又烘托出人事憂勞更甚于秋的肅殺這一主題,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創(chuàng)新。

          C.文章對秋狀的描繪,是為了烘托秋聲“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

          D.作者采用了排比、對偶、對比、雙關(guān)等多種修辭手法,極力渲染秋氣對自然界萬物的摧殘。

          【解析】選D。文中沒有使用雙關(guān)的修辭手法!吧,傷也”不屬雙關(guān),這里是由字的聲音來進(jìn)行引申解釋。

          5.翻譯下列句子。

          (1)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

          (2)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烈。

          參考答案:

          (1)這就是秋聲啊。為什么它要來呢?

          (2)那使花草樹木摧敗零落的本領(lǐng),不過是秋氣所具有的一點(diǎn)點(diǎn)余威罷了。

          15.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解釋有誤的一項(xiàng)是()ぃ3分)

          A.蓋夫秋之為狀也 狀:情狀。

          B.煙霏云斂 霏:很盛的樣子。

          C.豐草綠縟而爭茂 縟:繁茂。

          D. 天之于物,春生秋實(shí) 實(shí):果實(shí)

          16. 下列句子中的“為”的用法與意思與例句相同的一項(xiàng)是()(3分)

          例:夷則為七月之律

          A.常以肅殺而為心 B.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C.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D.故其為聲也

          17.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繪“秋狀”的?(4分)

          參考答案

          15.D 結(jié)果實(shí)

          16.B B(B與例句相當(dāng)于判斷詞,是。A動詞,作為;C被;D發(fā)出)

          17·秋色、秋容、秋氣和秋意等四個方面描寫作者所觀的“秋狀”。

          【譯文】

          我正在夜間讀書,聽到有聲音從西南方而來,恐懼地側(cè)耳傾聽,心想:奇怪。〕鮼頃r淅淅瀝瀝十分凄涼,忽然間奔騰澎湃非常洶涌,猶如波濤在黑夜里翻滾,狂風(fēng)暴雨突如其來。它碰在物體上,霎鯤o#發(fā)出如同金屬的撞擊聲。又如奔襲敵陣的戰(zhàn)士,銜枚急走,聽不見號令,只聽見人馬行走之聲。我對書童說:“這是什么聲音啊,你出去看看吧!”書童回來說:“月亮星星晶瑩潔白,銀河橫掛天邊,四周寂靜人聲悄然,奇怪的聲音來自樹間。”

          我說:“啊,啊,好悲傷啊!這是秋聲,為什么要來呢?要說那秋天所呈現(xiàn)的情狀:其色憂郁,煙霧蒙蒙云氣聚;其貌清明,天空高潔日色新;其氣凜冽,刺透肌肉又入骨;其意蕭索,高山冷落水寂寞。因此秋天發(fā)出的聲音就是凄凄切切,猶如人們在發(fā)憤呼叫。茂盛的青草在綠地上媲美,美麗的樹木郁郁蔥蔥惹人喜愛。但是草被秋風(fēng)一拂,顏色就變;樹被秋風(fēng)一碰,葉子就落。那個摧殘樹木零落花草的力量,只是秋氣的一點(diǎn)余力罷了。秋天,是掌管刑法的,在季節(jié)上屬陰;又是象征用兵的,在五行中屬金。這就是所謂天地之間的義氣,常常以肅殺作為核心。自然對于萬物,是春天生長,秋天結(jié)果。因此秋天在音樂上,商聲就是主管西方的音調(diào);而所謂夷則,是七月的音律。商,就是傷,萬物衰老就悲傷。夷,就是戮,萬物過盛就殺戮。啊,草木無情,尚且按時凋零;人作為動物,乃是萬物之靈,許多憂愁有感于心,許多事情勞其外形,心中有觸動,定會動其神。何況還要想念憂慮那些力不能及、智不能到的事情。這就必然會使紅彤彤的臉色變得如同枯木,烏黑黑的頭發(fā)變得如同繁星。為什么要用不是金石的身軀,去和草木爭奇斗勝?應(yīng)該想想究竟誰是害我們的賊人,又何必去怨恨那不相關(guān)的秋聲?”

          書童沒有回答,垂下頭已經(jīng)熟睡,只聽得四周墻壁上蟲聲唧唧,好像因同情我而嘆息。

          賞析:

          《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xué)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此賦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悲秋”為主題,抒發(fā)人生的苦悶與感嘆。全文以“秋聲”為引子,抒發(fā)草木被風(fēng)摧折的悲涼,延及更容易被憂愁困思所侵襲的人,感嘆“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對人生不易的體悟。全文立意新穎,語言清麗,章法多變,熔寫景、抒情、記事、議論為一爐,顯示出文賦自由揮灑的韻致。

          《秋聲賦》是歐陽修繼《醉翁亭記》后的又一名篇。它駢散結(jié)合,鋪陳渲染,詞采講究,是宋代文賦的典范。

          秋在古代也是肅殺的象征,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終止。作者的心情因?yàn)閷掖卧赓H而郁悶,但他借秋聲告誡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應(yīng)自我反省。這一立意,抒發(fā)了作者難有所為的郁悶心情,以及自我超脫的愿望。

          這篇賦以“有聲之秋”與“無聲之秋”的對比作為基本結(jié)構(gòu)框架,精心布局,文勢一氣貫串而又曲折變化,作者從凄切悲涼的秋聲起筆,為下文鋪寫“有聲之秋”蓄勢;然后由草木經(jīng)秋而摧敗零落,寫到因人事憂勞而使身心受到戕殘,由自然界轉(zhuǎn)到社會人生,這是“無聲之秋”;最后歸結(jié)出全篇主旨:“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文章用第一人稱的筆法來寫。文章開頭,作者簡捷直人地描畫了一幅生動的'圖景:歐陽修晚上正在讀書,被一種奇特的聲音所攪動。這簡捷的開頭,實(shí)際上并不簡單,燈下夜讀,是一幅靜態(tài)的圖畫,也可以說,作者正處于一處凝神的狀態(tài)中。這樣由伏到起,在動靜的對比中,文勢便蓄成了,有了這種文勢,下面的文章便仿佛是泉水涌出,自然流瀉。同時這種從靜到動、令人悚驚的秋夜奇聲,營造了一種悲涼氣氛。接下來,是作者對秋聲一連串的比喻,把難以捉摸的東西變得具體可感。作者用風(fēng)聲、波濤、金鐵、行軍四個比喻,通過由“初”到“忽”,再到“觸于物”,寫出了由遠(yuǎn)而近、由小到大、憑虛而來的撞擊物體的秋聲夜至的動態(tài)過程,突出了秋聲變化的急劇和來勢的猛烈。這些形象化的比喻,生動鮮明地寫出了作者聽覺中的秋聲的個性特點(diǎn),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感。

          接著作者引出與童子對話,從浮想聯(lián)翩,又回到現(xiàn)實(shí),增強(qiáng)了藝術(shù)真實(shí)感。童子的回答,質(zhì)樸簡明,意境優(yōu)美、含蓄。這里,作者的“悚然”與童子的若無其事、作者的悲涼之感與童子的樸拙稚幼形成鮮明對比,對秋聲的兩種不同的感受相映成趣,富于意味。作者在第一段通過懸念式的對聲音的生動描繪,點(diǎn)明了文章主題即秋聲。文章起始,就寫得脈絡(luò)清晰,波瀾起伏,搖曳多姿。

          再接著尋根溯源,探究秋聲所以形成的緣由。作者自答。秋聲,是秋天的聲音,作者從秋之色,容,氣,意四個方面把秋天的到來之后萬物所呈現(xiàn)的風(fēng)貌和秋之內(nèi)在“氣質(zhì)”描繪得具體可感,其色顏容貌似乎呈現(xiàn)眼前,其栗冽之氣似乎穿透衣服直刺肌膚,其蕭條之意似已圍裹全身。這種秋氣,是一種肅殺之氣,是讓人速生冷顫之氣。它只要施展它的一點(diǎn)余威,就會使繁茂蓊郁的綠色變色,蔥蘢的佳木凋零。這樣,通過秋聲的描繪和感受把“秋”之威力作了形象化的描繪。

          接著,作者又從社會和自然兩個方面,對秋聲進(jìn)行了剖析和議論!胺蚯,物過盛而當(dāng)殺!惫糯锰斓、四時之名命官,如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這是六官。司寇掌刑法。故秋天是古代刑官行刑的季節(jié)。在四季中又屬陰冷的季節(jié);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從五行來分,秋屬金,由古代多以秋天治兵,“沙場秋點(diǎn)兵”,所以秋又有戰(zhàn)爭的象征;這樣,秋天對人來說,意味著有悲涼肅殺死亡之氣。從自然界來看,天地萬物,春天生長,秋天結(jié)實(shí),意味著自然界中生命由盛轉(zhuǎn)衰的過程,人與此同,故有對生命將息的悲嘆與傷感。又以音樂為喻,古人將五聲(宮、商、角、徵、羽)和四時相配,秋屬商,又將五行和東、南、中、西、北五個方位相配,秋主西方,秋屬于商聲,商,傷也,悲傷之意。夷則,是七月的音律,古音分十二律,夷則為十二律之一。將樂律和歷法聯(lián)系起來,十二律與十二月相配,夷則配七月!抖Y記·月令》:“孟秋之月,律中夷則。”夷,是刪刈,殺戮之意。萬物由繁榮到衰敗,則為自然之規(guī)律。作者從自然與社會兩方面進(jìn)行了論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社會的產(chǎn)物,人與自然、社會形成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jī)整體。人從個人出發(fā)體驗(yàn)感悟自然和社會。這體現(xiàn)了中國“天人合一”的思想。

          接著作者仍然抓住秋聲的主題,通過無情的草木與萬物中最有感情,最有靈性的人的對比,抒發(fā)議論。作者認(rèn)為,百般的憂慮和萬事的操勞必然損傷著人的身心,內(nèi)心受到刺激和痛苦,必然損耗精力,更何況是“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呢!這樣就容易朱顏易老,烏發(fā)變白,“奈何以非金石之質(zhì),欲與草木而爭榮?”這就說明了作者之所以感到秋聲之悲涼,其根源不在秋聲,主要是當(dāng)時作者面對國家和自己的處境而產(chǎn)生的憂思所致。當(dāng)時作者被朝廷重用,但想起曾經(jīng)在政治上屢不得志,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心情郁悶。這樣的情緒和秋季氣息正相統(tǒng)一,觸物傷情,有感而發(fā)。

          作者蓄積已久的深沉苦悶和悲涼沒有人能理解。“童子莫對,垂頭而睡!蔽ㄓ兴谋诘南x鳴,與“我”一同嘆息。此情此景是何等悲涼:秋風(fēng)呼號,秋聲凄切,長夜漫漫,蟲聲唧唧,悲憤郁結(jié),無可奈何,只能徒然嘆息。

          此文把寫景、抒情、記事、議論熔為一爐,渾然天成。作者敘事簡括有法,而議論迂徐有致;章法曲折變化;而語句圓融輕快;情感節(jié)制內(nèi)斂;語氣輕重和諧;節(jié)奏有張有弛;語言清麗而富于韻律。

          作者把無形的秋聲寫得可見可聞。文章開頭便用形象的比喻描寫秋夜西風(fēng)漸起,觸物有聲,再用星月皎潔、四無人聲加以烘托,一蕭瑟幽森的畫面便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最后以“四壁蟲聲唧唧”收尾,也緊扣住季節(jié)的特色。中間兩大段用賦體的傳統(tǒng)鋪陳手法,渲染秋天的肅殺和萬物的凋零,抒寫對人事憂勞的悲感,最后“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又轉(zhuǎn)喻禍根在人,發(fā)揮了清心寡欲的老莊哲學(xué),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寫景、抒情、議論有機(jī)地融為一體,顯示出文賦自由揮灑的韻致。

          此賦寫秋以立意新穎著稱,從題材上講,悲秋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的永恒題材,但作者選擇了新的角度人手,雖然承襲了寫秋天肅殺蕭條的傳統(tǒng),但卻烘托出人事憂勞更甚于秋的肅殺這一主題,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創(chuàng)新。

          《秋聲賦》在文體上的貢獻(xiàn)很大。注重駢偶鋪排以及聲律的賦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內(nèi)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矯揉造作,已經(jīng)走向沒落。歐陽修深明其中之弊,當(dāng)他的散文革新取得了成功之后,回過頭來又為“賦”體打開了一條新的出路,即賦的散文化,使賦的形式活潑起來,既部分保留了駢賦、律賦的鋪陳排比、駢詞儷句及設(shè)為問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現(xiàn)出活潑流動的散體傾向,且增加了賦體的抒情意味。這些特點(diǎn)也使《秋聲賦》在散文發(fā)展史上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

        【歐陽修《秋聲賦》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歐陽修秋聲賦原文及賞析05-14

        歐陽修《秋聲賦》賞析03-29

        歐陽修《秋聲賦》全文翻譯賞析09-02

        歐陽修《秋聲賦》原文及翻譯07-27

        歐陽修《秋聲賦》原文01-29

        歐陽修《秋聲賦》名文翻譯與賞析09-02

        歐陽修《秋聲賦》文言知識01-29

        歐陽修《秋聲賦》文言知識04-11

        浣溪沙歐陽修閱讀答案及賞析08-0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