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道教因素
《夢游天姥吟留別》內(nèi)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形式上雜言相間,兼用騷體,不受律束,體制解放。全詩信手寫來,筆隨興至,詩才橫溢,堪稱絕世名作。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韷粲翁炖岩髁魟e》中的道教因素論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道教因素
摘要:作為李白游仙詩的代表作,《夢游天姥吟留別》不可避免地蘊含了大量的道教文化。本文試圖從詩中的道教意象和詩中的道家思想,一具象一抽象兩個方面來挖掘其中的道教因素,從而尋找道教文化與李白思想的契合點。
關(guān)鍵詞:游仙詩,道教意象,道教思想,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一作《別東魯諸公》)[1],一般認(rèn)為作于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即太白被從長安“賜金放還”的第二年,具體應(yīng)為起身南游吳越之際。
從題中不難看出,這首詩所描述的是作者的夢游天姥山的所見所聞所感。想象大膽奇特,氣勢磅礴開闊。神來用筆,述神仙之事,恍如人間實景。詩歌經(jīng)歷了從 “現(xiàn)實——夢境——現(xiàn)實”的一個過程,這是一個循環(huán),也是一次升華。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奇特的詩文反映了太白這個道教徒的內(nèi)心世界。
一、道教意象
《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道教意象不可謂不多,筆者所述,不過選取典型意象。詩中的道教意象大致可分為詩外的和詩中的兩部分,一是隱性,一是顯性。
最典型的隱性意象當(dāng)數(shù)這首詩的寫作之地——紹興了。
紹興,古稱“會稽”、“山陰”,被稱作“神仙之都”,與道教淵源頗深,元微之曾有句:“仙都難畫亦難書,天下風(fēng)光數(shù)會稽”。隋唐時紹興改名為“越州”。唐代的越州是江南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隋唐的文化中心之一。后文所提到的“越人”之“越”便是指此地。
下面所列舉的顯性意象多為詩中所提到的地名,這些地名都與道教有匪淺的`聯(lián)系。
1.瀛洲
瀛洲,或作瀛州。“在東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對會稽,去西岸七十萬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名之為玉醴泉。飲之?dāng)?shù)升輒醉,令人長生。洲上多仙家,風(fēng)俗似吳人,山川如中國也。”[2]
《史記·封禪書》記載:“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3]諸王的尋藥之舉雖終未能如愿,但蓬萊三神山的神話卻因此流行全國,深入人心。李文山有句:“不知今夜越臺上,望見瀛洲方丈無?”亦望越州而思瀛洲。太白詩文中所見仙人便或為此瀛洲之仙,“金銀臺”或可為證。
2.天峔
天峔山,在越州剡縣南八十里,今浙江新昌縣內(nèi)。山有楓千余丈,蕭蕭然。傳云:登者聞天峔歌謠之響。又有:天峔峰,在臺州天臺縣西北,與天臺山相對。其峰孤峭,下臨嵊縣,仰望如在天表。玉京觀道教認(rèn)為,神仙所居住的名山洞穴,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而這天峔嶺便是第十六福地。
雖然今日,世人對于天姥山只知其名而不知其所處,但在唐朝時,天姥山是文化名山,是文人最向往的仙山之一。杜甫、白居易等也曾追隨先賢腳步,到過此山。謝靈運也有詩“暝抵剡中宿,明登天峔岑。高高如云霓,還期那可尋”。有了這兩個原因,對謝靈運萬分推崇的太白將現(xiàn)今看來并不算高的天姥山抬得如此之高,甚至“勢拔五岳掩赤城”,那也不足為怪了。
3.赤城
赤城山,又稱燒山。在浙江天臺西北,為天臺山南門。因山上赤石屏列如城,望之如霞,故名。是仙佛雙修的圣地,山有石洞十二以紫云洞和玉京洞最著。道書云:“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tǒng)治之所。”此玉京洞即道教第六洞天。玉京洞為上青玉平之天,茅司命真君之所治。吳葛玄,晉魏華存、葛洪、許邁等都曾在赤城山煉丹。
4.天臺
指天臺山,位于浙江省東部,隸屬于臺州市天臺縣。是道教南宗的發(fā)祥地,傳說中葛洪煉丹得道處。這里有漢末高道葛玄煉丹的“仙山”桃溪,碧玉連環(huán)的“仙都”瓊臺,以及道教“南宗”圣地桐柏觀。前文提到的天下第六洞天玉京東洞也屬于此山!端焉裼洝贰ⅰ队拿麂洝分兴涊d的漢朝劉晨、阮肇便是上天臺山采藥而遇仙。徐福所找的“長生不老藥”便是天臺烏藥。這里還有隋梅、唐樟、宋柏、宋藤和“救命仙草”的鐵皮石斛。晉孫興公有《游天臺山賦》:“天臺山者,蓋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臺,皆玄圣之所游化,靈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瑰富,盡人情之壯麗矣!”天臺之景可見一斑。
5.鏡湖
鏡湖,位于中國紹興城區(qū),是晉唐時期的中國第一城市湖泊,黃帝鑄鏡于此而得名。杜甫贊“越女天下白,鏡湖五月涼”。
6.天雞
天雞,傳說中的神雞。居?xùn)|南桃都山大桃樹上,又傳居?xùn)|海岱輿山扶桑樹上,率天下之雞報曉。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即鳴,天下雞皆隨鳴之。”[4]
二、道教思想
“得道成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仙人無疑也成了道教世界最活躍的因素。而在這首《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太白通過對他夢中景象的描述,也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紛繁美麗的仙人世界。
太白在他的詩里毫不吝惜地渲染著他想象中的修仙之境:湖月有情,引至剡溪;神居之地,淥水蕩漾,人猿清啼;青云為梯,踏云而起;日出之景,云霞紛迭,絢爛壯闊;天雞一鳴,人間聲和;綽約千巖,恍若無路;峰回路轉(zhuǎn),撥云見日;熊咆龍吟,震于靈山;云霧飄渺,水煙迷離。忽“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扇(一作“扉”),訇然中(一作“而”)開”,在一片山崩地裂之后,終于見到了仙人真容與仙人世界:仙人們“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這里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一片絢爛輝煌之色。
這便是太白的仙人世界。仙人們完全超脫了自然力的束縛,他們“或竦身入云,無翅而飛。或升龍駕云,上造天階;或化為鳥獸,游浮青云。或潛行江海,翱翔名山;蚴吃獨猓蛉阒ゲ,或出入人間,而不可識;或隱其身草野之間。[5]”神仙還享受著九芝之饌,玉女之侍;悠游于六合之外,無何有之鄉(xiāng);聽鈞天之樂,任役鬼神等美妙而優(yōu)厚的生活待遇。仙人所居的,自然也是虛無縹緲的仙境,有的在天上,如三清境等三十六天;有的在海中,如十洲三島;有的在名山洞府,如洞天福地。得見真容之前需得有一番“列缺霹靂,丘巒崩摧”,似乎也在預(yù)兆著修仙之路的艱辛;蛟S,在太白的想象力,得通過一番生死的考驗,有了生死的覺悟,方能成為“云之君”。尋仙方才還是“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下一刻卻已是“忽已暝”;這一刻還是“列缺霹靂,丘巒崩摧”,下一瞬已是日月照耀的時間世界。這些仿佛都在說明著太白思想里“禍福相依”的觀念。劫后必有福焉,這或許也是太白一向樂觀的源泉。
在“恍驚起”后,太白一夢而得出“古來萬事東流水”的結(jié)論。既然世界萬事不過一夢,又何須苦苦執(zhí)著,那應(yīng)該做些什么呢?太白很快做出了回答:“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不再為物所累,遠(yuǎn)離權(quán)貴,暢游名山,快意自然。
修仙之人,必須首先看破世俗,不為物欲所累,能以淡泊為懷,才能達(dá)到自然無為、清靜超俗的境界。道學(xué)的祖師老聃、莊周,魏晉時的道士孫登、郭文,也都如太白一樣,選擇了這條走向遠(yuǎn)離世俗,親近自然的道路。
太白選擇的“訪山”之舉,自是也與道教有關(guān)!墩f文》有云:“仚(仙),人在山上,從人從山。”[6]大山高聳入云,讓人感覺直接與天相連,“手可摘星辰”,于是,古人將名山視為神仙居住的美妙勝境,同時也將山視為登仙之地。道教認(rèn)為名山都有仙真主理,且草藥豐富,空氣清新,是采藥煉丹、呼吸吐納的理想場所。葛洪曾言:“古之道士,合作神藥,必入名山,不止凡山之中,正為此也。”在這里,太白的“訪名山”倒不如理解為“尋道訪仙”更為妥帖了。
除了上述文章內(nèi)容之外,本文的結(jié)構(gòu)也隱含了道教思想。太白此夢因“越人語”而始,由“魂悸以魄動”地驚起而終,經(jīng)歷了從“現(xiàn)實——夢境——現(xiàn)實”的一個循環(huán)過程。從夢中醒來,又回到現(xiàn)實世界,“覺時之枕席”仍在,“向來之煙霞”已失,似乎什么都沒有改變,但實際上,太白的心意變了,他通過這一夢,他明白了所要行的路。“現(xiàn)實——夢境——現(xiàn)實”的循環(huán)實際上不是一個循環(huán),而是一次升華。頗有道教“九九歸一”的味道。
三、李白內(nèi)心世界與道教思想的結(jié)合
前文曾提到,《夢游天姥吟留別》作于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而在前一年,太白被從長安“賜金放還”。
太白自信地踏上明堂,希冀著一展宏圖,有一番大作為。然而事與愿違,不僅空空供職翰林,甚至最后把官兒也給丟了。太白成為帝王師,匡扶明主的愿望一朝落空。當(dāng)現(xiàn)實世界滿足不了自己的愿望,人往往會走向虛幻的世界。而太白的這個虛幻世界,便是道教的世界。
道教是主張人通過修煉也能成仙的宗教。從《夢游天姥吟留別》來看,在太白的思想里,修成正果似乎有這樣四個步驟:有道之人(湖月有情,引至剡溪)—— 仙境(神居之地)——歷經(jīng)磨難(列缺霹靂,丘巒崩摧)——得仙。司馬承禎曾夸他“有仙風(fēng)道骨,可與神游八級之表”,世人也皆稱他為“謫仙人”,這也能算個 “有道之人”吧。而自己一朝被謫,被賜金放還,這還不是莫大的磨難嗎?那么接下來,他要做的便是尋訪仙境,繼而得道成仙了!太白一貫的自信又跳了出來,他開始覺得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而自己也已經(jīng)通過了考驗,離修成正果之日不遠(yuǎn)矣!自此,道教用磨難而成仙的思想完全收服了這個癲狂的天才。道教牢牢的綁住了太白,卻也解救了他。道教的思想與太白的內(nèi)心趁著太白處于低落情緒中的時候達(dá)成了秘密協(xié)議,發(fā)誓永不背叛。
于是太白帶著一臉蔑視,遠(yuǎn)離那些讓他摧眉折腰的權(quán)貴,充滿無限向往地走向了虛無縹緲的仙山,踏上了他的尋仙之旅。
參考文獻(xiàn):
[1]李白.李太白全集[M].王琦,注.北京:中華書局,1977:705.
[2]蕭天石.道藏精華·云笈七籤[M].臺灣:自由出版社,1962:393.
[3]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1369.
[4]任昉.述異記[M].北京:中華書局,1991:29.
[5]葛洪.神仙傳校釋[M].胡守衛(wèi),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16.
[6]許慎.說文解字[M].長沙:岳麓書社,2006:167.
【《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道教因素】相關(guān)文章:
夢游天姥吟留別10-29
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姥怎么讀10-30
談《夢游天姥吟留別》12-30
夢游天姥吟留別詩詞12-28
夢游天姥吟留別散文11-13
夢游天姥吟留別古詩11-11
品讀夢游天姥吟留別11-11
夢游天姥吟留別原因11-10
夢游天姥吟留別主旨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