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對學業(yè)業(yè)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古詩所表達的是詩人送別好友時無限依戀的感情。本節(jié)課以“送”字貫穿全文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情。通過朗讀、想象、合作、表達等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會默寫。
過程與方法:
結合課文注釋、網絡資源、朗讀、想象等方法體會詩句的含義,體會詩中的意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朋友之間的友情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老師知道同學們會背許多古詩,著名詩人李白了解嗎?他有幾個名字?
2.詩仙李白的詩我們已學了好幾首,你能背一首嗎?
從詩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情感豐富的李白,李白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廣交朋友的詩人,著名詩人孟浩然、王維、杜甫、賀知章、王昌齡都是李白的摯友。今天,我們再跟隨李白的詩句感受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深厚情誼。
3.齊讀課題。
二、讀詩題
1.“送”是什么意思?這是首送別詩,從題目中可知道些什么?
2.齊讀詩題。
三、讀詩文、知詩意
1.請同學們自由讀詩文,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2.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詩句中每一句話的意思,你都讀明白了嗎?下面,請同學們結合書下的注釋,老師為你提供的關鍵詞和網址,查找相關的`資料來體會詩句的含義。先完成的同學在組內互相說說。
3.說古詩大意
師:有什么不懂的嗎?
(1)西辭。大家不妨看地圖,黃鶴樓與楊州的位置關系,明白了嗎?
。2)下的意思長江水自西向東順流而下,“到、去”的意思
。3)什么樣的三月叫煙花三月呢?你們想知道么?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P州三月的圖片,你們看看還可以用什么樣的詞描繪這揚州的煙花三月?(出示課件)
說前兩句詩的意思。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讀懂詩句,理解詩意。
。病⒂懈星榈卣b讀古詩,并背誦。
。场Ⅲw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詩境,訓練語言。
【課前準備】
。、學生:
、 搜集有關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 讀熟課文。
。、教師:
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揭題、解題
。ǎ卜昼。)
1、揭題,讀題:
注意“孟(mèng)”的讀音及寫法。
。、解題:
注意黃鶴樓與廣陵的位置,、“之”的意思。
。、交流搜集的有關資料:
(3分鐘。)
、 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 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關系?
⑶ 這首詩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础⒗斫庠娨猓
。ǎ保捣昼姟#
、 學生自學古詩:
。ǎ捣昼。)
自學要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熟讀古詩,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講解古詩的準備。
⑵ 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ǎ保胺昼姟#
、 學生自愿或學習小組推薦同2學講解古詩:
教師注意指點,并點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不易掌握的'字詞。“西辭”“盡”。
5、體會詩境:
。ǎ斗昼。)
、 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 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什么樣的圖景。李白這時有心情賞春嗎?為什么?
、 這時長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為什么只見“孤帆”?
。、李白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遠,心里會想些什么?
。、借助插圖,體會詩的意境。
。、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的意境。
。埂⒔柚娋,訓練說寫:
。ǎ保捶昼姟#
引導: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師、兄長、朋友,往日,他們生活上相互照顧,學業(yè)上相互幫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別,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相見,黃鶴樓前兩人分別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學們想象一下,他們的分別時,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會是什么樣的表情。我們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呢?要演戲,先要有腳本,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集體合作為這段情景的表演,寫一個腳本,腳本要交待清楚事情發(fā)生的時間、環(huán)境,人們的動作、語言、表情等等。
。保、學習小組合作撰寫腳本。
11、學生自愿或推薦表演,表演后師生共同評議。
12、根據(jù)表演效果,重新修改腳本。
。保场⒉贾米鳂I(yè):
。ǎ狈昼。)
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愛好,選擇完成下面的作業(yè):
、 有感情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 《古詩三首》都寫到了春天,說說三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⑶ 搜集并閱讀有關友人送別的詩歌,體會詩人的感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3
一、導入
師:同學們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有沒有出過遠門走親戚?你走的時候你的親戚是怎樣送你的?說了什么話?
學生自由交流。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聽了現(xiàn)代的親友送別的場面,那么在我國遙遠的古代朋友之間分別時是怎樣送別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煱鍟n題,引導學生伸出右手和老師一起書空,老師邊寫邊指導個別字的寫法)
二、新授
1、齊讀詩題
2、自讀題目,想一想讀懂了什么?
。ㄒ龑W生說出來詩題的大意是: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3、師:同學們已經理解了題目,那么請同學們讀讀詩文,看能不能讀正確,讀流利。
、偕氉x;
、谥该x,指導停頓。
③師范讀
、苌杂勺x
⑤齊讀
、拊谥该x。
4、過渡:讀通詩句還不能學到古詩的精華,接下來我們來體會一下古詩中的那種真摯的感情。
師:“故人”是什么意思?
生:老朋友。
師:要去哪里?
生:揚州
師:什么時間去的?
生:煙花三月。
師:三月是個鮮花盛開的季節(jié),作者送別老友時站在長江邊上,那里肯定開滿了各色的鮮花,詩人為什么不寫鮮花三月,而寫“煙花三月”呢?
。◣熞龑,想一想作者此時的心情?送別老友時的心情應該是傷感的,留戀的,那么眼中不自覺地就有了淚水,有了淚水之后,看東西就朦朧,所以,作者把滿眼的鮮花看成如煙霧一般,那是因為淚水模糊了他的雙眼。)
想:你能不能體會到詩人那種因為老友分別時的傷感?閉上眼睛想一想你和好朋友分開時的.那種心情。
讀:把這種心情融入到詩中,讀出來。
。▊別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師:同學們讀的真有感情,我們再學習后兩句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由這句詩你能體會到什么?
。ㄔ娙嗽诮呎镜臅r間很長,一直站到好友的船在眼前消失,看不見了,此時,他會像什么?)
。ú迦肜畎缀兔虾迫坏墓适拢豪畎缀兔虾迫荒挲g相差十多歲,當時李白還沒有成名,孟浩然早已名揚四海。李白仰慕孟浩然的大名,千里迢迢去拜訪孟浩然。二人一見入故,不久便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孟浩然既是李白的良師,又是李白的益友。)
一詠三嘆
a看到那漸漸遠去的孤舟,李白情不自禁的想起作為良師孟浩然對自己的教誨和指導,不由得吟誦···
生齊誦: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b看著那漸行漸遠的孤舟,李白又想起了孟浩然對自己生活上的照顧,又一次吟誦···
生齊誦: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c當孟浩然的小船在他的視線里消失時,李白想到這位知己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見時,不覺得淚已流出,此時,他滿懷深情地吟誦
生齊誦: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小練筆
同學們,假如你是孟浩然,你看到好友李白如此傷心,你會對他說什么?請你寫下來。
結束本課
師,李白和孟浩然之間那種真摯的友情感人至深,然我們用朗誦來表達這種友人之間的深情厚意吧,齊誦全詩,結束本課。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做到書寫認真、規(guī)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技能目標
增強學生理解送別詩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朋友之間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重點
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生:課前收集李白的詩歌、生平資料;不理解的字詞查查字典,熟讀古詩,試著理解詩歌。
師:課件資料。
教學課時
1課時(45分鐘)
教學過程
課前三分鐘:教師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生字、詞語)。
一、課前交流,質疑導入
1你聽說過李白嗎?你們以前學過他的什么詩?大家背一背李白的詩好不好?(學生背誦李白的詩歌,教師鼓勵)
2你們愿意再學一首李白的詩嗎?
出示課文題目《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齊讀課文題目。
【設計說明】
通過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師利用課件播放伴有悠揚的古箏音樂的范讀,學生注意聽朗讀時的節(jié)奏。
2、你也想讀讀這首詩嗎?注意把字音讀準確。(指名朗讀)
3、學生齊讀古詩,感知詩意。
4、抽讀,全體同學當小老師評價,適時鼓勵。
5、分組比賽讀,要整齊、聲音洪亮,讀出感情,生互評。
6、反復朗讀古詩,結合課文插圖,大膽形成自己的理解。
【設計說明】
多讀是學生了解和學習古詩的一中捷徑,在讀中感知詩意,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悠揚的背景音樂更能讓學生走進古詩的意境。
三、深入探究,理解詩意
1學生根據(jù)注釋理解題目意思、再次了解作者。
(出示課件中注釋及作者生平事跡)
2全班交流,了解詩意。
。1)結合課文題目理解“故人”指得是誰?簡介孟浩然其人,并闡明他和李白是忘年交,“黃鶴樓”點明了送行的地點,“煙花三月”點明了時間。(課件出示黃鶴樓的圖貌和簡介)
。2)反復朗讀前兩句,結合書上的插圖,理解詩句的意思。
。▽W生試著解釋意思,先互評后師評)
☆在黃鶴樓(李白)送別老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里,朋友坐船順流而下到揚州去。
(3)把后兩句作為想象意境、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孤帆”、“唯見”展開送別時意境的想象。
。▽W生根據(jù)注釋和圖文,理解意思,展開想象)
☆好朋友的船越走越遠,漸漸消失在藍天的盡頭,只有那浩浩蕩蕩的長江水,滾滾地向天邊流去。
3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意境。
。1)指導朗讀,讀出節(jié)奏。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生練習朗讀,并加上動作。
(3)閉上眼睛,低吟古詩,邊讀邊想象詩中的景象。
【設計說明】
將電教資源和參與式教學融為一體運用在課堂,尤其是在古詩的教學中效果很明顯,學生積極主動的討論,探究,合作學習,共同進步。
四、練習背誦,感悟全詩
1、聽課件范讀,體會古詩的情緒節(jié)奏。
2、分小組讀,分別選出一名同學在音樂伴奏下賽讀,在朗讀中表達自己的感受。
3、練習背誦。
4、感悟全詩(引導學生體會情深意更重的摯友情誼。)
師問:學習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想說的嗎?請用一個詞或用一句感嘆的話來形容一下兩位友人的深厚友誼。
生答:依依不舍之情,或依依惜別之情,或兩人的.深情厚誼等等。(教師鼓勵與總結)
5、你有特別好的朋友嗎,舉一個例子,簡單說說你們之間的深情厚誼。
五、學習本詩歌曲
。ń處煵シ耪n件中關于這首詩所譜的歌曲,學生學唱,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設計說明】
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
六、教師總結
離別是憂,離別是愁,一樣的送別,不一樣的情懷,我們今天學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通過敘事、寫景表現(xiàn)了朋友之間難分難舍、依依惜別之情,四十分鐘很快過去了,老師也要和大家說聲再見了,讓我們一起背誦這首詩,感受感受古人淳樸的情懷,體驗深情厚誼帶給你我的感動和溫暖。
七、布置作業(yè)
解釋這首詩的意思并說說自己讀后的體會
【設計說明】
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深化,此作業(yè)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的理解這首詩的意思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
附:板書設計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依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依
孤帆遠影碧空盡,惜
唯見長江天際流。別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的內容,想象詩所描繪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
教學難點:
感悟詩境,指導朗讀。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播放歌曲《送別》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你們想聽嗎?(播放)。
二、談話導入課題。
剛才聽到的是李叔同的《送別》。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因為送別而憂傷落淚,并揮筆寫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請同學們看屏幕上的圖畫,猜一猜這是哪一首詩的內容?出示:《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送別詩,今天讓我們再次走近李白去學習李白的另一首送別詩。
生:(齊讀課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三、解題,指導書寫生字。
師:詩題中有一個特殊的字,是哪一個字呢?之”是什么意思呢?
生:(去,到)
自己再輕聲讀讀課題,看看題目中告訴我們哪些送的內容。
生:送別的地方是黃鶴樓,要去的目的地是廣陵,送的友人是孟浩然。
師:你真能干!一下子找到了三處!黃鶴樓了解嗎?(課件播放黃鶴樓片斷,學生觀賞。)
生: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師:滕王閣,岳陽樓是另外兩個。
生:它在武漢。
師:而且位于長江邊上。
生:崔顥還為黃鶴樓題過一首詩呢!
師:嗯!李白還夸過這首詩呢: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指導書寫)那我們先來看看“鶴”這個字。這是一個形聲字,它是左右結構。黃鶴樓就留下了仙人乘鶴升天的傳說。著名詩人崔顥曾經寫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就在這充滿神奇色彩的天下名樓,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分別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詩題吧,
生:《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三、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師:好,讓我們打開課本100頁,請大家自由地朗讀這首詩歌,讀兩遍,要讀準字音,讀通順,讀出節(jié)奏來。
生:朗讀
哪位同學愿意給我們字正腔圓的讀讀這首詩?聽的同學有個任務,他把5個生字讀準了嗎?
生: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不但字音準確,而且還頗有韻味。我們把這種韻味再來感受一下。
(讀)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真是富有韻味啊!讓我們來自由的練讀這首詩吧,按自己的速度和節(jié)奏讀,讀出自己的味道來,讀出自己的感覺來。
生: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四、品詩句、悟詩情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自讀這兩句詩,想一想哪一句詩用詞更準確?對比練習: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故人辭別黃鶴樓,煙花三月去揚州。這兩句詩有什么地方不同?
“故人西辭黃鶴樓”:故人?辭?何謂西辭?西辭準確指出送別的位置(簡筆畫:長江、黃鶴樓、揚州)老朋友辭別了西邊的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下?(相當于詩題中的之?為什么用“下”比如說咱們去北京說不說下北京?用“下”可以看得出孟浩然乘船順流而下,從“西”和“下”看得出來作者用詞特別準確。)
李白是什么時候送孟浩然去揚州的?
生:李白是在三月送孟浩然去揚州的。
師:李白說是“煙花三月”,三月份正是春天,我們來想象一下煙花三月的長江兩岸是什么樣子的?請同學們用一個詞、一句詩或者一段話描述春天的美景。
生:三月的長江兩岸鮮花盛開,綠樹成蔭。
生:三月的長江,江水是碧綠碧綠的。
師:此時的長江兩岸,那正是陽春三月,草長鶯飛,百花盛開,春意盎然,使我們感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千里鶯啼綠映紅……春色滿園關不住。(播放課件)一枝紅杏出墻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師:剛才同學們說到春天來了,提到的都和鮮花有關,那就說“鮮花三月”好了,為什么說“煙花三月”呢?先議一議。
生:因為花多,像浮動的煙霧。
師:對!注釋中提到的。
生:李白當時在長江邊送孟浩然,江邊水氣大,映襯著藍天的水氣像“煙”一樣。
師:這就叫發(fā)現(xiàn)!這就叫智慧!
師:就在這煙花三月的美好季節(jié),兩位情深意重的朋友分別了。望著帆船遠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別詩誕生了,讓我們放聲讀讀吧!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孟浩然去的是什么地方?
生:孟浩然去的是揚州。
師:你了解唐代揚州嗎?那時的揚州是我國整個東南地區(qū)最繁華的城市,是當時的大上海,是一座東方名城。揚州的繁華熱鬧吸引了許多詩人,同時也留下了許多詩文,老師收集了兩句描寫當時揚州城的。(課件出示: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王建)生讀詩句。
師:孟浩然在煙花三月乘船去游賞一個繁花似錦。熱鬧非凡的揚州,此時李白會產生一種怎樣的情感?
生:我認為李白此時非常羨慕孟浩然。(板書:羨慕)
生:李白此時肯定在想:要是我能去美麗的揚州那該多好啊!
師:這就叫向往。(板書:向往)
師:是啊,李白此時充滿羨慕,所以他在詩中寫到:(生齊讀)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師:李白此時滿懷向往,所以他在詩中寫到:(生齊讀)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品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孟浩然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李白的心里很羨慕,很向往。但是,當李白看著孟浩然漸漸遠去的時候,他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要知道,離他而去的是誰呀?
生:孟浩然。
師:在詩中,李白稱他為──
生:故人。
師:是故人,是好朋友,想象一下,兩位好朋友,兩位詩人、好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生:他們在一起游覽名山名水,欣風景,碰到自己喜歡的風景,就作一首詩。
生:傍晚的時候,他們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欣賞明月,對著明月朗誦“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
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談天說地,談論國家大事,生活中的見聞,心中的理想。
師:真是一段美好的日子呀!現(xiàn)在,孟浩然就要走了,我們和李白一起去送送孟浩然,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后兩行詩,看看李白是怎樣送孟浩然的.?
生:(自由朗讀后兩行詩。)
師:從這兩行詩中,你看出,李白是怎樣送孟浩然的?
生:李白一直站在江邊,看著孟浩然漸漸走遠。
師:李白佇立江邊,遙望江面,難道真的只是看到了一葉孤帆,只看到了一艘小船嗎?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長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他還會看到什么?生:還會看到很多船。 ……
師:江上應該有許許多多來往的船,那為什么他說是“孤帆”,為什么在他的眼里只有孟浩然“孤帆”呢?
生:因為他的眼里只有朋友的船,其他的都視而不見。
生:因為他只是來送朋友的,他只關心朋友的船。
生:那時他自己心里的孤帆。
生:因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獨。
師:是啊,長江上一定會有千帆競渡,長江兩岸一定是繁花似錦,但是,此時此刻,詩人看不見,他能看到的,只有——
生:孤帆遠影
師:只有那一葉載著他的好朋友遠去的——
生:孤帆遠影
師:只有他心頭的那一葉裝滿了離愁別緒的——
生:孤帆遠影
生:李白看著孟浩然的船越走越遠,直到船不見了,他還在望著。
師:李白在江邊站了很久很久,他的目光一直跟隨著那只船。
讓我們隨著李白的目光,一起讀──(手勢提示)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隨著李白的目光,再讀。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隨著李白的目光,再讀。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從李白的目光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李白很舍不得孟浩然。
生:我看出李白很想跟孟浩然一起走。
師:那你來讀讀這句詩。
生:(朗讀: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這是不舍的目光。請你讀。
生:(朗讀: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這是神情的目光。我們一起讀。
生:(齊讀: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小船消失在藍藍的天空,孟浩然走了。李白久久地望長江水,望著滾滾的長江水流向天際,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他在想,孟浩然,祝你一路順風,在揚州玩得快樂。
生:孟浩然,這一別,我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再見到你?
生:孟浩然,不知我們什么時候才能相聚,到時候,把揚州的情況給我講講吧!
師:這深深祝福,這依依不舍,這濃濃情意,像這滾滾長江水連綿不斷。把這兩行詩讀出來。
生:(朗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孤帆已盡,但祝福不盡,思念不盡。(示意另一名學生讀)
生:(朗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這情意像江水一樣深,像江水一樣長。一起讀。
生:(齊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真是情意深長啊!李白的情深義重感動了我們,感動了孟浩然,感動了千百年來的中國人,人們深深地喜歡上了李白的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我們一起讀整首詩
生:(朗誦全詩。)
師:如果讓我們把這個分別記下來,我想大概至少要用到好幾十個圖板?墒窃娙死畎子昧硕嗌俟P墨呢?數(shù)一數(shù)用了多少個字?
生:28個字。
師:讓我們字字入目,句句用心的領悟,全詩雖沒有一個字直接寫情,可我們在字里行間卻分明看到了詩人的這顆心,感受到了這份情。自古離別多傷悲,“孤帆遠影碧空盡,”而不盡的卻是這濃濃的離愁,李白吟誦到,女生讀——
生:(女)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人在千里外,情在送別中。這滾滾涌動的是詩人的情意,帶著這深深的情意,李白——
生:(男)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在《贈汪倫》中說:(師生齊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今天我們要說,這流向天際的長江水也不及李白與孟浩然的情深意長。請再帶著深情齊讀這首詩。
五、師拓展其它送別詩。
六、請學生欣賞古詩新唱。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詩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間情誼深厚。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送別好友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詩的前兩行敘事,后兩行寫景,景中卻包含著一個詩意的情節(jié):帆影已消逝了,而詩人還在翹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詩人巧妙地將對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之中,將情與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無窮。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3、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學寫生字。
。、體會詩境,訓練語言。
【學情分析】:
剛接手的班級,語文基礎較差,但比較活躍,富有想象力和激情。對于古詩比較感興趣,有積累的習慣。
【教學方法手段】
1、 課前師生共同搜集相關資料,了解詩中所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詩人寫作的時代背景等,為學習古詩做好準備。
。病 可以按照知詩人──讀詩文──解詩意──入詩境──悟詩情的方法進行教學:
。场 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學習古詩的重點
。础 2、導入新課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送別詩,如《贈汪倫》《草》《山中送別》
【課前準備】
1、學生:
、 搜集有關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 讀熟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教學
古詩可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一首詩就蘊藏著一種心情,一個故事、甚至是一段長長的歷史,讀詩不但有利于陶冶情操、豐富語文知識,更重要的,孩子們這是在傳承我們祖國的文化!“腹有詩書氣自華”做個有品位的人,平時就要多讀詩、多積累詩,F(xiàn)在誰能把你平時積累的古能為大家信手拈來一首?(生背誦)
1(生背,師相機評價:千里明月寄相思,一首濃濃的思鄉(xiāng)詩
寥寥數(shù)字贊不盡的祖國美景
悠悠母子情深,溫馨的抒情詩
春光無限好,寫景詩
2.師說題目,生接說(《贈汪倫》《草》《山中送別》)
3.在交通不發(fā)達的古代離別容易相見難,于是詩人在送別時做得詩稱為送別詩
二.教學古詩
20古詩兩首(板書)
師:課前大家已經做過預習了,一起說出第一首的詩題(生齊說)
師:伸出你們的小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師生寫)很好!注意“孟”是我們需要寫的生字,注意他的寫法
告訴我作者是誰?(生:李白)唐代大詩仙 李白
齊讀課題。ㄉx)
1、解題:
師:“之”什么意思?
生:之就是去的意思!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課本下面的注釋中有。◣煟赫媸莻會學習的孩子!看注釋學習古詩便捷的好方法。)
師:題目中你還知道了什么?
生:李白要送孟浩然到廣陵
師:這是去的位置,廣陵就是揚州,(畫位置)在長江中下游江蘇中部,一個花繁錦簇的名都,被譽為“富甲天下”!
師:還能了解什么?
生:李白是在黃鶴樓送朋友
師:送的地點,(畫位置)黃鶴樓位于長江上游武漢蛇山之上,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享有“天下絕境”的美稱,(點課件黃鶴樓)歷代詩人都喜歡到此游覽作詩,這次就是李白特邀孟浩然來此游玩的
師:什么樣的三月叫煙花三月呢?老師還不太明白,能告訴老師嗎?
、 觀看欣賞:
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個季節(jié)里的揚州城。
。ㄕn件播放揚州風景,教師在《春江花月夜》的曲調中介紹:在唐朝,揚州是江南最繁華最迷人的城市,唐朝的詩人都向往到揚州一游。而三月,更是揚州最美的時候,瘦西湖畔,楊柳依依,從寧靜的樓閣向外望去,一片煙雨迷蒙,一湖春水之上,小船在慢慢悠悠的搖晃著,等到百花盛開之時,整個揚州城都沉浸在幽幽的花香之中。)
⑷ 指導朗讀:
想到孟浩然要去的是這樣一個地方,李白的心里會怎樣想?那我們來讀一讀前兩行詩。
(指導學生讀出孟浩然此行的美好,讀出李白的向往,讀出詩句的美麗。
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保
師:孟浩然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李白的心里很羨慕,很向往。但是,當李白看著孟浩然漸漸遠去的時候,他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要知道,離他而去的是誰呀?
生:孟浩然。
師:在詩中,李白稱他為──
生:故人。
師:是故人,是好朋友,想象一下,兩位好朋友,兩位詩人好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生:他們在一起游覽名山名水,欣賞風景,碰到自己喜歡的風景,就作一首詩。
生:傍晚的時候,他們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欣賞明月,對著明月朗誦“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
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談天說地,談論國家大事,生活中的見聞,心中的理想。
師:真是一段美好的日子呀!現(xiàn)在,孟浩然就要走了,我們和李白一起去送送孟浩然,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后兩行詩,看看李白是怎樣送孟浩然的?
生:(自由朗讀后兩行詩。)
師:從這兩行詩中,你看出,李白是怎樣送孟浩然的?
生:李白一直站在江邊,看著孟浩然漸漸走遠。
生:李白看著孟浩然的`船越走越遠,直到船不見了,他還在望著。
生:李白在江邊站了很久很久,他的目光一直跟隨著那只船。
師:讓我們隨著李白的目光,一起讀──(手勢提示)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隨著李白的目光,再讀。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隨著李白的目光,再讀。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從李白的目光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李白很舍不得孟浩然。
生:我看出李白很想跟孟浩然一起走。
師:那你來讀讀這句詩。
生:(朗讀: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這是不舍的目光。請你讀。
生:(朗讀: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這是神情的目光。我們一起讀。
生:(齊讀: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小船消失在藍藍的天空,孟浩然走了。李白久久地望長江水,望著滾滾的長江水流向天際,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他在想,孟浩然,祝你一路順風,在揚州玩得快樂。
生:孟浩然,這一別,我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再見到你?
生:孟浩然,不知我們什么時候才能相聚,到時候,把揚州的情況給我講講吧!
師:這深深祝福,這依依不舍,這濃濃情意,像這滾滾長江水連綿不斷。把這兩行詩讀出來。
生:(朗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孤帆已盡,但祝福不盡,思念不盡。(示意另一名學生讀)
生:(朗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這情意像江水一樣深,像江水一樣長。一起讀。
生:(齊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真是情意深長。±畎椎那樯盍x重感動了我們,感動了孟浩然,感動了千百年來的中國人,人們深深地喜歡上了李白的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我們一起讀整首詩。
生:(朗誦全詩。)
師:繁華的長江交通運輸要道上只有孤零零的一條帆船嗎?生; 不
師; 會有?
師:千帆競渡,舟楫如織,可詩人為什么說是“孤帆”呢?
生:因為此刻李白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朋友的身上
生:因為李白只注意到朋友的船
師: 因為只有這條船上有——朋友
……
師:他的心里、他的眼中只有孟浩然、全是孟浩然。從這兒你感受到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非常深厚。是啊,正事這份濃情厚意讓李白佇立江邊,目送友人,久久都不愿離去啊。
師:(點音樂)現(xiàn)在我們想象一下,你就是李白,你就站在江邊:(配樂)
A、朋友的小船已經開了好一會兒了,你還在望啊,望著望著不禁吟誦-----生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B、船已經越駛越遠了,影子也漸漸模糊,可你仍在翹首凝望啊,望著望著不禁吟誦-----生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C、這船的影子已經消逝了,只看到滾滾的長江水流向天邊,可你還是在望啊,你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將友人目送到目的地,望著望著不禁吟誦------生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睜開眼睛!
李白,你佇立江邊這么久,直到帆船的影子消失在碧水藍天,你到底在想什么?
師::有牽掛嗎?(有)你怎樣牽掛?帶著你的牽掛,送送朋友——
有期盼嗎?(有)怎么期盼?帶著你的期盼送送朋友——
有祝福嗎?(有)你怎么祝福?帶著你的祝福送送朋友——
師總結:是啊,長江水帶著我長長的思念,帶著我美好的祝福,帶著我的深情厚誼滾滾東去,永不停息。朋友真情,離別之意,都包含在了這句千古絕唱中——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1、孩子們,(點)煙花三月,名樓作別,李白回憶起和朋友相聚的美好時光,思緒萬千,這綿綿的思緒喲,全化作了這篇傳世佳作——全詩(配樂)
2、這綿綿的思緒喲,也唯有化作這——故人…【
【板書設計】
目光送
李白 情深意長 孟浩然
心相隨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7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惫旁姾w面高,意蘊深遠,本設計側重從搜集整理資料、潛心品析吟誦、感悟詩歌意境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批文入境,“讀”占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中悟美,讀中悟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意。
3、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4、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課題。
師:孩子們,在生活中你有好朋友嗎?你與朋友間的情意如何?你有過與朋友離別的經歷嗎?當時感受如何?(學生自由回答。)
師:是啊,離別之際有千言萬語,送別總是件讓人難過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目睹兩個好朋友之間的離別。讓我們一起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景,體會好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
【設計意圖】未成曲調先有情,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鋪陳了一種調子,使學生較快進入到“送別”的氛圍中。
二、揭示詩題,讀通詩意。
1、板書詩題。師生共同書寫。
2、齊讀詩題,通過讀詩題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說詩題的意思,教師適當點撥。)適當簡介黃鶴樓:黃鶴樓在湖北武漢,它與江西的滕王閣,湖南的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出示圖片)
3、那你了解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友誼嗎?(生自由回答。)
師補充簡介:古代交通不方便,離別之后就很難再相見。于是,寫詩送別詩成了一種習俗。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黃鶴樓的這一送卻引起了轟動,在文學史上被稱為千古一別,或三名一別。在名樓:黃鶴樓,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廣陵。論年齡,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歲,然而他們一樣的瀟灑飄逸,一樣的詩才出眾,互相仰慕,相間恨晚。即使是短暫的離別,也那么依依不舍。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想再讀一遍題目嗎?(生再讀題)對,我們這才算真正“讀懂詩題”。讀懂詩題是學好古詩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步:“讀通詩句”
4、自由讀,強調讀準音,認清形。
5、指名讀。
指導環(huán)節(jié):指名讀,試讀,師范讀,生評價。指導讀出情感、韻味,讀出詩的節(jié)奏感:二二三節(jié)奏、四三節(jié)奏。個別讀,齊讀。
師:經過我們的反復練習,我們已經能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了。這才是真正的讀通詩句。
【設計意圖】了解李白與孟浩然的關系,為深悟詩情奠定基礎。
三、理解詩意,體驗詩情。
。崩斫庠娨
、傧冉柚⑨,自己學一學,再把你讀懂的句子說給同桌聽,
、谕澜涣髯詫W所得。
、廴嘟涣髟姷拇笠。
師小結:同學們理解得真好,全詩圍繞一個“送”字記述了李白送別好朋友孟浩然的情景。那么李白是怎樣送別孟浩然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詩歌。
【設計意圖】一番覺悟,一番長進。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學生提煉語言,體現(xiàn)順學而導的理念。
四、品讀詩句,進入詩境。
。ㄒ唬├斫獾谝弧⒍湓。(多媒體出示)
1、請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師生互動,明確位置。
(出示長江簡圖,明確黃鶴樓和揚州位置。)
師:黃鶴樓在西,揚州在東,孟浩然要沿長江由西向東順流而下,所以詩人說——(出示:故人西辭黃鶴樓。)圖文對照,理解“西辭”。
2、那么他們是在什么時間分別的呢?
抓住“煙花三月”,展開想象。
賞析“煙花三月”的含義。
。1)喚起學生生活體驗。
師:大家能想象一下“煙花三月”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可以用一些詞語來形容。
預設:姹紫嫣紅、百花盛開、花團錦簇、細雨如煙、鳥語花香……
。2)師生共議“煙”的豐富意蘊,肯定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化理解。在音樂中想象,感受“煙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邊出示圖片師邊敘述:三月是最美的時節(jié),瘦西湖畔,楊柳依依,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江邊水氣繚繞,籠罩在淡淡的云霧中,霧氣時聚時散,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思。
。3)拓展理解:“煙花三月”不僅僅指黃鶴樓所在的武漢,還有揚州,乃至整個長江兩岸沿途都是春意濃濃,一派“千里鶯啼綠映紅”的美好春景。當時正是盛唐時期,整個時代都如煙花三月般美好。
師:沉浸在如此的美景中,誰愿意讀一讀前兩句?(出示前兩句。)
板書:景美
。4)指名朗讀前兩句,適時指導評價。
3、師生互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設計理念】古詩的寫作年代距學生較遠,長江簡圖的板畫不但有助于明確地理位置,更有助于理解“西辭”等詞句內容!盁熁ㄈ隆钡睦斫馐沁@首詩的重點,由學生生活體驗入手,層層深入,使學生對其內涵有了廣度和深度的認識。
。ǘ├斫獾谌、四句詩。
1、師:正如同學們所讀所感,煙花三月是最有詩情畫意的季節(jié),想像一下,往年的這時,詩人和朋友在一起會干些什么?
預設:他們會一起游覽名山名水,一起喝酒、賞月,談天說地,說生活見聞,談心中理想……
2、師:是。≡娙吮驹摵团笥岩黄鹨髟娮鳟,可是今天老朋友卻要離他而去,李白的心情怎樣呢?你能用一個詞描繪一下嗎?(生:依依不舍、難舍難分、情深意長……)
適當評價。
3、那么這情景體現(xiàn)在哪兩句詩中呢?大聲讀出來吧。ǔ鍪竞髢删湓娋。)
4、自由讀這兩句詩,你能看出李白是怎樣送孟浩然的嗎?(生答。)
5、師:引導學生隨著李白的目光反復讀:孤帆遠影碧空盡。
6、師問:從李白的目光中你看出了什么?隨著學生的回答,指導朗讀。
創(chuàng)設情境:李白望著望著,繁華的長江交通運輸通道上,就只剩下了“孤帆”,這可能嗎?是人為什么說是“孤帆”?你從中又體會到了什么?(配樂)是。∽屛覀兿胂笠幌,你就是李白,你就站在江邊:
老朋友的小船緩緩起航了,你望著那只船,望著望著,不僅吟誦——(生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船已經到江心了,影子也漸漸模糊,可你仍在翹首遙望,你望著那只船,望著望著,不僅吟誦——(生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船漸漸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了,你只能看到滾滾的長江水流向天邊,你還在望!你要把自己的一片深情托付江水,陪伴友人目送到目的地,望著望著,你不僅吟誦——(生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7、師:此時此刻,你在想什么?(生自由說。)
板書:情深
師小結:回顧全詩,詩人對好朋友濃濃的情都包含在了這短短的詩句中。詩中有畫,詩中有情。(多媒體出示相關畫面。)師敘述:
緩緩西辭,隨江南下,那是不舍。
在煙花中送別,那是無可奈何。
孤帆遠去,仍然駐足遙望,那是孤獨寂寞。
滾滾長江獨自在天際流,那是悵惘,失落。
【設計意圖】師生互動,情感交融,把悟詩情推向高潮。并進行了情感遷移,給了學生一個表達自我展示自我的平臺。
五、賞讀詩句,深悟詩情。
1、 情境中朗讀:
。1)古人說:相見時難別亦難,帶著李白的深情,誰能讀這首詩?
。ㄖ该x,適當評價。)
。2)人生多離別,多年以后,當我們和親朋好友分別時,我們依然會滿懷深情地吟誦這首詩。(男生齊讀。)
(3)如果有一天,你有機會登上黃鶴樓,你一定會記住兩個人——李白和孟浩然,一定會想起這首詩。(女生齊讀。)
。4)相信此時,這美好的情感,這千古佳句已經深深留在了你的腦海中,讓我們試著背出這首詩。
2、當堂檢測。
3、回顧學習古詩方法。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獨特體驗,讀中悟情,讀中悟美。
六播放歌曲:《煙花三月》
師:離別是詩,離別是歌,離別總是情。一樣的送別,不一樣的情懷。
老師整理了一部分離別詩送給同學們,喜歡的話讀一讀,比一比,
感受古人淳樸的情懷,體驗深情厚誼帶給我們的感動和溫暖。
(多媒體出示古詩。學生自由朗讀,體驗詩情。)
讓學生在美妙的歌曲中再一次體會詩中濃濃的情。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課外讀詩時要留意詩歌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上到一個高度。歌曲的播放將學生的情感體驗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板書設計: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送 孟浩然
景美 情深
教學反思:這是一堂洋溢著真情與深情的課。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精粹,可以說詩中情濃,課中亦情濃。我整堂課的設計都力求圍繞一個“情”字。首先是理解詩題整體把握。開頭輕松的談話,地理位置的板畫,李、孟關系的了解都使學生對時代背景、寫作背景有個較為全面的了解,為后面深悟詩情奠定基礎。其次是賞析詞句體驗情。這一環(huán)節(jié)以“送”展開教學,將體驗情感的過程推向高潮。再次是反復誦讀,最終悟詩情。這一環(huán)節(jié)“讀”占鰲頭。激情的敘述,個性化練讀,充滿鼓勵的范讀,教師的送詩,《煙花三月》歌曲的播放等都使師生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將學生的情感體驗又一次推向高潮。
專家建議:
1、告訴不等于發(fā)現(xiàn)。要讓學生主動碰觸知識,引導他們在發(fā)現(xiàn)中學會學習,感受學習的樂趣。
2、抓詞句要增加深度、厚度、靈動度。教師要加強對文本的解讀。
3、雖然有了整合教材的意識,但還未達到最大值,最后環(huán)節(jié)的送別詩應再次引導學生做簡單感悟,讓離別慢慢進入學生心中。
我的思考:
教育就是要聽到花開的聲音,要在課堂上時刻感受學生的成長,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多問問自己“我該怎么做?”努力把孩子們帶到水草豐茂的地方。通過這次講課,我經歷了又一次歷練,我也在成長著。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理解“西辭”“煙花三月”“盡”“唯”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養(yǎng)成審美情趣,提高鑒賞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難點】學生養(yǎng)成審美情趣,提高鑒賞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代的交通和通訊都非常的不方便,離別容易,相見難,所以送行就成了人們表達深情厚誼的一種方式,也成了詩人們爭先歌詠的題材,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送別詩。(板書標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屏幕出示生字詞,學生朗讀)
2.師生互動,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詩人李白和寫作背景。
3.回顧以前學詩的方法。(如查字典、看注釋、看插圖、讀資料等)
4.引導學生自主選用以上方法同桌之間互相說說詩的大意,全班交流詩的大意。
(作者在黃鶴樓送他的朋友孟浩然去廣陵的情景。)
(三)深入研讀
1.學生思考詩中第一句中的“故人”是指誰?
2.請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師生互動,明確位置。
(教師板畫幫助理解)
3.圖文對照,理解“西辭”是什么意思?
(武漢在揚州的'西邊,所以,西辭是西邊辭行的意思,就是離開西邊,順江東下到揚州。)
4.抓住“煙花三月”,展開想象。
(拓展學生思維,體會“盛世、盛景融名人”的華美畫面。)
5.重點體會“遠影、盡、流”等詞語的豐富內涵。
(引領體會目送時間之長,情誼之深。)
(四)鞏固提高
滾滾東去的僅僅是一江春水嗎?小組內交流,結合實際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引導體會雖然“多情自古傷別離”,但“人雖分,心相隨,情永在”的豐富內涵。)
(五)小結作業(yè)
小結:圍繞“朋友間的真摯情誼”做總結。
作業(yè):談話激發(fā)學下一首詩和繼續(xù)搜集這一類詩的興趣。布置預習作業(yè)。
四、教學反思
首先,小學段的詩詞的教學尤其要注重朗讀,需要老師采用多種朗讀手段,引導學生以讀促悟。其次小學課堂應是非;顫,充滿活力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之中,注重情景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寓教于樂,從而樂學、好學。此外,古詩詞約義豐,教學時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背誦并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體會朋友之間的友情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3、結合課文注釋或、詞典,體會詩句的含義,體會詩的意境。
4、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古詩,搜集有關描寫春天的詞語、句子或詩句。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李白寫的《贈汪倫》你們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很好,孩子們,把后兩句有感情的再讀一遍。是啊,汪倫送別李白的情誼真的是比那桃花潭水還要深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去感受李白送別友人的真情吧。
二、解題:
1、學習題目中的三個生字,齊讀課題。
2、用自己的話說說題目的意思嗎?
三、初讀古詩。
李白如何描述他和孟浩然分別的情景呢?請大家自由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1、學習詩中兩個生字。
2、指名讀古詩。指導朗讀
課件范讀。
出示劃分好節(jié)奏的課件,根據(jù)劃分好的節(jié)奏,自己先學著讀一讀。
指名讀、教師范讀、齊讀
四、理解詩意
自由的讀一讀第一、二句,想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1、故人:指老朋友。
2、西辭?
“在西邊辭行,往東走。”課件出示黃鶴樓和揚州的的位置圖。
3、煙花?形容花開得很繁茂,像浮動的煙霧。煙花三月到底有多美,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課件出示春天的美景),美嗎?
師:在這柳如煙,花似錦的三月李白和孟浩然這對好朋友會做什么?
剛才我們了解了這兩句詩中一些詞的含義,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在這柳暗花明的三月,在這鶯歌燕舞的三月,本是和好朋友欣賞美景,吟詩作畫的好時候,可是老朋友就要離開自己到千里之外的揚州去了,假如你就是李白,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引讀
4、盡管依依不舍,但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孟浩然的船走了,李白回去了嗎?你從哪里知道?你能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嗎?
詩中哪個詞告訴我們小船不見了?
孤帆什么意思?
這么大長江上難道真的只有孟浩然的這條小船嗎?為什么詩人卻說孤帆呢?
5、小船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了,李白還久久地佇立江邊,望著那滾滾東去的長江水,此時此刻他在想什么呢?
指名讀、引讀、齊講習
五、感悟詩情
帶著這種感受,這種感情把整首詩讀一讀。
指名讀、分男女讀、全班齊讀。
六、課外拓展
讀得真好,讀出了濃濃的惜別之情,老師為你們成為李白的知音而高興。一年后,李白回憶起當時與孟浩然分別的情景又寫下了《江下行》這首詩,我們一起來欣賞:去年下?lián)P州,江送黃鶴樓。眼看帆去遠,心逐江水流。真是“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古代詩詞里,還有很多關于離別的佳作,請同學們回去后搜集一些描寫送別的古詩,用我們今天的學習方法仔細品讀。
教學反思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在這節(jié)課上,我利用創(chuàng)設的情境,抓住對重點字詞的理解去理解整首詩的大意,把重點落在想象詩歌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上。為此,我制定了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第一個教學目標,就是突破重點字詞,理解古詩的大意。第二個目標,就是領會古詩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這也是本首古詩的教學重點。第三個目標,是注重古詩的朗讀和積累。為了達成以上的教學目標,我在課前就預先制作了一個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課前搜集了李白與孟浩然、黃鶴樓、廣陵等的`相關資料,整個教學流程就按照“談話導入,了解背景,課題質疑、自學釋疑,感悟詩境、誦讀詩文、拓展學習”來進行。
一、情景導入,了解背景
本課教學從李白的《贈汪倫》導入,讓學生從詩人感受到朋友送別自己的深厚情誼中遷移到自己送別友人的真情,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課題質疑、自學釋疑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通過自學,讓學生充分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訓練學生自學和口語表達能力,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根據(jù)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的困難,我就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何時送”和“怎么送”這兩個問題。
三、學習古詩,體會詩情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自由讀、聽課件范讀、齊讀、教師范讀、劃分節(jié)奏讀等方式,使學生在讀中初步理解詩中蘊含的畫面與情感。
在教學中就通過讓學生用優(yōu)美的詞句來表現(xiàn)三月的美麗,不但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還訓練了語言,促使學生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并之得以活化。同時又輔以課件展示煙花三月的美麗,讓學生感到三月的美麗,美得并不空洞,為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奠定了基礎。
在處理“怎么送”這個問題時,我主要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地去送別的現(xiàn)場,通過“老朋友的船走遠了,看不見了,李白也該回去了吧”比如:“這時長江里只有孟浩然的一條船嗎?李白為什么只見‘孤帆’呢?”“假如你就是李白,站在黃鶴樓邊,心中會想什么?”這三個問題,讓學生較深入地感受到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深情厚誼。在解決深層次的疑難后,我再引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最后兩句詩句,用自己的情感去誦讀古詩,用自己的聲音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就使孩子們與作者的情感水到渠成地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誦讀詩文,感悟詩情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播放配樂、教師引讀,使學生用自己的情感去誦讀古詩,用自己的聲音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感悟到詩中所蘊含的濃濃的惜別之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拓展學習,加強聯(lián)系
課中,我安排了李白在一年后所作的《江下行》“去年下?lián)P州,江送黃鶴樓。眼看帆去遠,心逐江水流”做為拓展學習,擴大閱讀面,加強了課內外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多積累古詩,讓他們通過反復的積累誦讀,轉化為內在的修養(yǎng)。
總之,在課堂上,我本著充分相信學生,努力給他們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給他們自讀自悟的機會,爭取使學生都“動”起來,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目的。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出現(xiàn)了很多不如人意的的地方,比如:
1、語言不夠精煉,沒有經過精雕細作。
2、節(jié)奏顯得前松后緊,整體把握不夠好。
3、對于難點的突破,由于時間的關系,現(xiàn)得比較匆忙等。但我相信,隨著經驗的積累和不斷地學習,以上這些不足會逐步得到克服。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0
一、 教學目標:
1、 認識生字,在讀通讀順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誦全詩。
2、 利用課本注解理解“之、故人、煙花三月”意思,在具體語境中理解“煙花三月、孤、盡、唯”的豐富內涵。
3、 創(chuàng)設詩境,反復誦讀中體會詩人復雜心情,感受朋友之間真摯深厚的友情。
4、 掌握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步驟、借助工具書等理解詩意。)
二、 設計意圖及教學思路:
1、 從詩題入手,理解這首詩講的內容,初知大意。
2、 通過貼黃鶴樓和揚州位置,感知方位,理解西辭。自東向西,順流而下,理解“下”。
3、 抓住關鍵詞教學,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展開想象體會心情及和友人的感情!盁熁ㄈ隆奔葘懗鲭x別時節(jié),又透露出詩人對于孟浩然此行既帶著羨慕和向往又有不舍,即詩意的送別!肮路、唯見”借景抒情,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友人的帆已消失卻還佇立在樓上目送,想象話別場面,感悟深情。
4、悟中讀,讀中悟,達到感情的升華。
三、 重點、難點:
準確理解詩意,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中情,讀出詩中情。
教學準備:課前積累本回顧摘錄送別詩;了解孟浩然,及李白寫詩背景,兩人相識故事。
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送別詩
這是一首名為《送別》的樂曲,邊看邊聽,你心中是否會飛濺起幾朵情感的浪花,想起幾首曾經讀過的古詩來。
生:《賦得古原草送別》 師:白居易的送別名篇。
《贈汪倫》 李白和汪倫感情深厚嗎?能讀出來嗎?(生進步)這樣是不是有詩的味道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的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古代呀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見難,送行時以作詩表達深情厚誼就成了當時一種習俗!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一首很有名的送別詩。(師板書)
。◣煂懙搅陼r)請同學們留意看老師寫這個陵。指導“陵”的寫法。請同學們寫兩個。
(二)循序漸進,讀懂詩題。
1、讀準題目
題目當中就有兩個生字是帶后鼻音的,誰能讀準確?(課件出示二詞)
請你帶大家讀一讀。
師:他后鼻音讀得特別好聽讀準了音,詩句就讀得更好聽了,咱們一起來讀題目,黃鶴樓,齊——
2、讀懂詩題
同學們,從詩體題中讀懂了什么呢?
☆送別的地點是黃鶴樓。
(你知道黃鶴樓在什么地方嗎?)
☆要遠行的人是孟浩然。
☆廣陵是要去的目的地。(師:廣陵是揚州的舊名。揚州是唐朝最繁華的城市。)
☆ “之”在古詩詞中出現(xiàn)頻率很高,用法不同,請你選一選在這兒是哪個意思?
題目告訴我們孟浩然要到揚州去,李白在黃鶴樓為他送行。
4、 感性讀題
這首詩是李白三十多歲時寫的。論年齡,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歲,孟浩然是與他同一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李白非常仰慕孟的才華、人品。他在詩中寫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他們之間的相識相知還有段小故事呢!通過預習誰知道?
據(jù)說李白常在黃鶴樓上與人飲酒賦詩。有一天,他聽說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隱居在附近的襄陽,便立刻前往拜見。孟浩然聽說李白來了,顧不得整理衣冠,趕忙來到堂前。李白一見孟浩然,搶上一步說:“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詩名天下,特來求教!”“哪里哪里,賢弟過獎了,過獎了!你才華橫溢,我也久仰了呀!”兩人一見如故,從此一起游山賞月,飲酒賦詩,談人生,談抱負……就這樣,好幾個月形影不離,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帶遠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就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送行。
師:望著帆船遠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詩誕生了……讓我們一起再讀詩題——
讀懂題目傳遞給我們的信息,體會詩人創(chuàng)作詩歌的背景,這才算真正“讀懂詩題”。
讀懂詩題是我們理解古詩的第一步。接下來讓我們從具體詩句中來體會李白送別好友時的那種真摯情感。
。ㄈ┳灾鲗W習,讀通句子
1、自由讀
學習古詩的第二步就是讀通句子。在咬準字音的基礎上注意詩的節(jié)奏。自己試試。
2、反饋,指名讀并隨機指導
誰能讀?(指導:生字辭的讀音平舌音讀準)
再指一名。師總結:古人讀詩講究節(jié)奏感:剛才這位同學是按“故人/西辭/黃鶴樓”停頓,這是二二三節(jié)奏。老師讀一句你們接一句。
“故人西辭”四個字連起來讀,就變成四三節(jié)奏(范讀),老師讀前四個字,后三個同學們讀。
同學們前四個字,老師后三個字。
就這種感覺,一起讀。
。ㄋ模┙柚⑨,理解詩意。
1、詩句讀通了,第三步就是理解詩句的意思。同學們可以一邊默讀一邊借助書中和詞語手冊的注釋,初步了解這首詩的意思。
2、理解“西辭、故人、下?lián)P州”的意思。
。◣熯叞瀹嬤吔庹f:)滾滾長江水由西向東流,順流而下就能到達廣陵。哪個同學能幫我找出黃鶴樓和揚州的位置?指名上臺貼出黃鶴樓·揚州,貼對了嗎?生:對。評價:真厲害!師板書:揚州、黃鶴樓。為什么貼在這兒呢?能結合詩句說一說嗎?指名說。
黃鶴樓在西,揚州在東,所以詩人說故人———
故人在這是指誰?(孟浩然)
由于長江水勢是自西向東,孟浩然從黃鶴樓去揚州要順流而下還是逆流而上,所以詩人說煙花三月-----------,這個下就是指——
再一起讀讀這兩句詩。
3、煙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時節(jié)。(播放江南春圖配樂。)你們的眼前是一個怎樣的煙花三月?邊看邊想有哪些優(yōu)美的詞語可以描繪這美麗的景色。指名說(繁花似錦,楊柳如煙,五彩繽紛……)誰還能用讀過的詩句來形容這美妙的春天?指名說,教師相機導讀:
生: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師:楊柳如煙,是詩人向往之地。
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4、理解“孤帆、盡、唯見”,感悟離別之情。
師:看來三月的揚州是令人神往的地方,作為喜歡游玩、善于游玩的李白來說,在這美好的時光里,不能去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他的心中有的是一種羨慕,但和感情篤厚的好朋友分別,心中更多的'會感到——
。ㄉ汗陋、舍不得)
默讀后兩句,邊在書上做記號,詩中哪些地方向你傳遞著這種情感?
重點:
。á佟氨M”、“唯”字襯托了李白送別孟浩然的過程以及對孟浩然無限深情。老朋友走了,李白仍獨立江樓,目送友人。李白一直盯著孟浩然的船,直到從視線里消失,船都看不見了,他仍不肯離去,孤獨的站在那里,只看見浩蕩的長江水滾滾向東邊流去。仿佛要把孟浩然目送到揚州一樣。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正體現(xiàn)在這富有詩意的目送之中!讀。
機動點撥:我們知道,家里有客人的時候,客人告別需要送送。一般關系的客人只是送出房門,而關系密切的要送到大門口,親近的朋友就送到街口,非常密切的朋友就送上車,等到車開動,也就回頭了。(李白怎么送)李白不是這樣,他不僅送到江邊,送上船,等到開船,而且一直站在江邊不回頭,直到看不見朋友的船。這是什么樣的朋友離開,這是怎么樣的友誼?
、诠路。長江自古就是水上的交通要道,可以說是過江千帆,怎么會只有一只帆船呢?(因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只關注友人的這只船,江帆點點,只見一船。)讀。 孤還有什么意思?(孤獨、寂寞。沒有了好朋友的親密相處,人再多,帆再多,心都是孤獨寂寞的。)讀。讀出孤獨。
“我的心里只有你—孟浩然。 江帆點點,只見一帆,帆不見了,只看見長江水流呀流呀送你到揚州!边@唯見是什么意思?只看見。對,只能看見江水了為什么李白還不離開啊?(生:舍不得。)
這又是怎樣的情。可阂酪老e、難分難舍。讀出難分難舍的感情。指名讀。
帆盡了可情未盡啊,碧空盡和天際流,延長起來讀就更有味道了。一二組讀后兩句。我仿佛看到了那如長江水般永不停息的深情。三四組讀。我仿佛看到了那如江水般綿綿不斷的厚誼。
(五)、展開想象,多元感悟。
1、多么真摯的情意,多么感人的畫面!李白有多少心里話想對孟浩然說呀!你就是李白,你想說什么?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來。
2、(放音樂)道不盡的千言萬語,這深深的情,這濃濃的意化作了這首千古名詩。老師情不自禁想吟誦。師范讀。
男同學站起來吧。一起送孟浩然。這是豪壯的相送。女同學你們也來送送他。這是柔情的相送。男女賽讀。
我的眼前是那一雙雙飽含深情的眼睛,我的眼前是那一個個翹首東望的李白:
帆船漸漸遠逝了,已成了帆影。李白沒有離去,他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
。┩卣
1、黃鶴樓的這一別別出了李白與孟浩然的深情,別出了孟浩然與李白的厚誼。時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懷,又為這次送別寫下了一首五言詩。出示: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lián)P州,江送黃鶴樓。
眼望帆去遠,心逐江水流。
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輕一些再來一遍。帆去遠,心相隨!多么的情深意長啊!我們再來讀一讀。
2.滾滾長江東逝水,不思量,自難忘。如果你有機會登上黃鶴樓,你一定會想起兩個人——李白和孟浩然。你一定會想起一首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你一定會再次深情吟誦——
作業(yè):課外摘錄表達人間真情的古詩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1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中年級古詩教學應該:“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薄_@就從方法步驟(誦讀古詩,展開想象,理解詩意)與培養(yǎng)目標(獲得情感體驗,有感情地朗讀)兩個互相聯(lián)系、螺旋上升的方面,為中年級古詩教學設定了階段性目標。我們的重點是培養(yǎng)讀詩興趣,通過理解詩句,想象詩歌描繪的情境,體驗作者情感。
在語文實踐過程中注重發(fā)揮教材的“例子”功能。強調學習古詩方法的傳授、遷移,幫助學生掌握規(guī)律,形成能力,最終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煙花三月”“盡”“唯”等詞語的豐富內涵。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古詩,積累詩句,培養(yǎng)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3.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在誦讀中感受朋友之間的深厚友情。
4.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古詩文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反復誦讀,多元體驗,引導學生感悟詩情。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傳授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并搜集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題意。
1.播放名曲《送別》,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幾首送別詩。
在這樣的一種音樂聲中,你能不能激起情感的浪花,想起送別的詩來。
。ɡ畎住顿浲魝悺、高適《別董大》、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揭題導入
同學們?yōu)槭裁垂糯羞@么多送別的詩呢,古代交通不便,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所以寫送別詩就成了當時送別的一種習俗,有無數(shù)文人寫下了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詩句。我們今天的.課文《古詩兩首》就安排了這樣兩首送別的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送元二使安西》。
3.回憶學習古詩方法。
學習新課之前,請大家回憶一下學習古詩的方法是什么?
。ㄖ娙恕x詩文——解詩意——悟詩情)
4.揭題釋題。(知詩人)
(1)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板書詩題,注意“孟”、“浩”、“陵”的寫法)
看老師寫課題,寫字要一筆一劃,做人也要認認真真,如果同學愿意可以舉起你的小手和老師一起寫。“孟”第一筆注意是橫撇!昂啤比c水三點位置要擺好,右邊“一口咬掉牛尾巴”!傲辍币貏e注意右邊“土八下面是折文”。陵:古代多用作地名。
跟老師把“陵”右邊再寫一遍,下課了還能記住這個字么?
。ㄊ堑,課堂學得好,課后不用學)
。2)簡介作者。
這首詩的作者是——李白。李白大家都不陌生,誰能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生自由交流。教師可適當補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南),出生于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xiāng)),一說生于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逝世于安徽當涂縣。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3)釋題
自己讀一讀課題,看看從課題中能看出哪些內容。
、賻熒,了解黃鶴樓課件展現(xiàn)黃鶴樓雄姿;
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最新一次修葺黃鶴樓,竣工于1985年。
、诔鍪鹃L江示意圖,明確黃鶴樓、廣陵的地理位置;
、勖虾迫唬ㄙY料)
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達。廣陵:即揚州。
、芙涣髻Y料,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摯友誼的故事。
師講述李、孟真摯友誼的故事,為理解李白與孟浩然依依惜別的深情作好鋪墊。
、輰W生完整表達詩題的意思。
(設計意圖:講解李、孟之間交往的生動故事,為學生理解詩句埋下伏筆)
(4)讀題。
詩題的意思我們都了解了,誰再來讀一讀詩題。
。ㄔO計意圖:在師生交流中,通過畫面──黃鶴樓雄姿、簡筆畫──黃鶴樓及廣陵位置、故事──李、孟交往的生動內容,使學生如見其形、如臨其境,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達到了解題入境的效果。)
二、讀通讀順。(讀詩文)
弄明白詩題,下面我們進行第二步——讀詩文。
1.自由練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預設:如學生充分預習了,可直接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
昨天預習了嗎?都讀了幾遍?誰愿意來試一試。
2.指讀正音。師范讀。自由讀,指名讀。(讀通、讀順、讀熟)
三、理解詩意。(明詩意)
1.讀準字音讀通字句,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詩句中每一句話的意思都讀明白了呢,下面請大家默讀詩句,出示自學要求:
A、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B、有不懂之處作上標記。(求助熱線——1多讀看圖,用心思考;2看注釋或查工具書;3向他人求助)
2.集體交流。
。1)結合板畫弄懂“西辭”的含義。理解“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碧空”、“盡”、“唯”的意思。
。2)質疑解疑。有沒有不懂之處了?
。3)練習完整地講述詩意。
四、賞析佳句,入境悟情。(悟詩情)
1.賞析“煙花三月”的含義。
。1)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引導想象鮮花盛開的春天是怎樣一幅美景。
(2)師生共議“煙”的豐富意蘊,想象美景?隙▽W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化理解。如:江邊水氣繚繞,籠罩在淡藍色的薄霧中,霧氣時聚時散令人產生無限遐想。
(3)拓展理解:“煙花三月”不僅僅指黃鶴樓所在的武漢,還有揚州,乃至整個長江兩岸沿途都是春意濃濃,一派“千里鶯啼綠映紅”的美好春景。這句詩表達了詩人愉悅的心境。
。4)師生共同在音樂中播放畫面欣賞,感受“煙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5)指導朗讀前兩句。
。ㄔO計意圖:抓住“煙花三月”的“煙”,引發(fā)學生對春天美景的想象,聯(lián)想長江兩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遠”,再欣賞圖片加深感受,最后有感情朗讀,讓學生感受、理解、表達融為一體。)
2.品析“碧空盡”、“唯”的含義。
(1)品第三句,各抒己見,談談對“碧空盡”的理解,體會詩人仁立凝望遠帆的情景,體會李白目送帆船遠去時間之長,對朋友感情之深。
為什么是“孤帆”?“盡”了的是什么?無“盡”的又是什么?
。2)從最后一句中,體會詩人寄情于浩蕩的一江春水,對摯友的一片深情。
討論:滾滾東去的僅僅是一江春水嗎?
。ㄒ龑w會雖然“多情自古傷別離”,但“人雖分,心相隨,情永在”的豐富內涵。)
。3)指導朗讀后兩句。師引讀——
師:這句話內涵這么豐富,怎么能讀好呢,看看插圖,李白站在江邊,假如想象一下我們現(xiàn)在站在江邊,船已經開了好一會兒,李白還在望啊,不禁想起兩首詩——生讀。
師:船已經越來越遠了,真是——
師:這船已經消失在碧水藍天了,李白想起了他們在一起的情景,于是他脫口而出這樣兩句,讀——
從這兩句詩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
板書:情深意長。
四、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讀到這里,同學們你們對故人有更深的了解了嗎?他們只是一般的朋友嗎?
。ㄍ杲、生死之交、非常好的朋友、情深意重……)
我們怎么把這種情深意重讀出來,站起來讀可以,坐著讀也可以,看怎么把這種意境讀出來。讀。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3.師生互動背誦讀。
(設計意圖:自由組合讀,讓學生自讀自悟,讀中悟情;教師引讀,可點撥學生如何讀出抑揚頓挫,觸發(fā)學生深入體會;展示個性讀,可引發(fā)學生展示自身獨特體會,多樣化的反復誦讀,是培養(yǎng)語感的必由之路。)
五、回顧全詩,拓展延伸,歸納升華。
1.歸納總結全詩情景交融的表達方法。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語皆情語。
2.蘇教版《黃鶴樓送別》拓展閱讀。
3.激發(fā)學生體會第二首詩及其他送別詩的興趣。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薄⒄J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理解“西辭”“煙花三月”“盡”“唯”等詞語。
。、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教學過程】
一、緩解學生緊張氣氛 烘托課堂氛圍
同學們,與往常相比,我們的教師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班長閆興回答說:“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來了幾位聽課老師,那作為班長,我們以何種方式來歡迎聽課老師呢?班長閆興帶領大家鼓起掌來。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剛上完體育課和做了課間操,同學們累嗎?今天啊,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皇赘枨端蛣e》(師唱)有的同學隨同老師一起唱,唱完之后,同學交流感受,有的同學說出與親人分別時傷心、難受……進而導入新課,今天老師與大家來共同學習一首送別詩,并板書課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三、解詩題、說詩人
。、解詩題:
通過思考,能說出送別的地點是黃鶴樓,送別的人物是李白的好友孟浩然,到廣陵去。
2、說詩人:
生預習,知道本詩的作者是李白,學生介紹詩人李白:唐代詩人,我們學過他的詩有《早發(fā)白帝城》、《贈汪倫》。老師補充:黃鶴樓坐落在今天的湖北省武漢市,黃鶴樓是天下名勝,是傳說中仙人乘鶴升天之處。
四、品讀詩句,走入詩的境界
。、理解第一、二句詩:
、 點名學生讀,讓學生找出在第一二句詩中,提到了那些地名?學生回答:黃鶴樓和揚州。教師板畫黃鶴樓、長江水、揚州。
、 圖文對照,理解“西辭”:
學生能夠說出“西辭”的含義:詩人李白和好友孟浩然在黃鶴樓分別了,由黃鶴樓向東乘著小船經過長江到揚州去。
板書:
名樓送
、 抓住“煙花三月”展開現(xiàn)象:
老師讓同學們說出“煙花三月的揚州”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學生說出:繁花似錦,草木茂盛、漂亮、美麗……教師借機向導,在這繁花似錦的三月里,李白有心情去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嗎?學生回答:沒有。教師:那我們帶著何種心情、用什么語調來讀這兩句詩呢?
、 學生試讀。
。、理解第三、四句詩:
⑴ 教師:接下來我們看看三四句詩,點名讀,讓學生找出用得較好的詞語。
學生:孤帆、遠影、唯見、長江、天際流
、 孤帆、盡:
、 品“孤帆:
教師:在那浩瀚的長江水面上,真的就是一個小船嗎?
學生:不是。
教師:那為什么李白這樣說呢?
學生1:因為只有一只小船載著孟浩然溪流而下。
學生2:因為只能看見一只小船。
教師:在煙花三月的日子里,李白沒有心情觀看其它風景,他佇立江邊,只能看見好友孟浩然的小船,說明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友情是非常深厚的`,他舍不得離開孟浩然。
② 思“盡”:
教師:那第三句中的“盡”指的盡什么,我認為它有一個沒有“盡”,你們知道它是什么嗎?
學生:孟浩然的影子。
教師:能具體的說一下嗎?
學生:是孟浩然載著小船的影子消失了,不見了。
教師:那什么沒有“盡”呢?
學生:是李白與孟號然的情感。
教師板書:
情永在
⑶ 欣賞第四句詩:
教師:這個時候,詩人李白還能看見什么呢?
學生:一江春水。
教師:那僅僅是一江春水嗎?
學生:里面還有與好友依依不舍的感情。
、 換位思考、切身感受:
教師:假如你現(xiàn)在是李白,說一說你自己的感受。
學生1:難受。
學生2:舍不得離開。
、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 對全詩劃分節(jié)奏,進行朗讀。
五、精確概括李白與孟浩然的友誼
學生:重視友情,朋友的友誼不能忘……
教師板書:
珍惜友情
六、教師總結
在人世間,有很多情,有一旦與他人結交就產生的友情,有你每日來到學校,要好好學習,報答父母的恩情、親情;有同學們成家之后,就產生的愛情,無論哪種情感,我們都要好好珍惜!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3
古詩教學歷來是閱讀教學的一大難點,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由于古詩內容的時空跨度太大,學生的生活閱歷、知識積累少,很難與詩人的作品產生共鳴;其次,由于古詩的語言風格離學生現(xiàn)有的語感相去甚遠,大多數(shù)古詩教學僅僅滿足于釋義和積累背誦;最后,現(xiàn)在的古詩教學模式陳舊;谝陨蠋c思索,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想在以下幾方面做些嘗試。
第一,交流資料,豐富文本。
在課前預習時,我要求學生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學生圍繞詩歌的相關內容查找有關資料。如:關于黃鶴樓的簡介及美麗的傳說,詩人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誼故事等。教師要指導學生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有效地篩選、過濾,整理出有價值的信息在課堂上和同學交流,讓學生懂得搜集信息對理解古詩的內容是有很大幫助的。同時,學生在大量閱讀相關資料時,對詩歌所表達出的意境也有了一些了解。在課堂教學時,學生才會迸發(fā)出火花。因此,對資料的查閱和篩選豐富了文本,解決了古詩教學文本單一、難懂的問題。
第二,了解學情,以學定教。
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特別是很多學生已經會背這首詩的情況,作為教者該怎樣確定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新課程條件下必須思考的問題。因此,在上課開始,老師安排了了解學情、確定重點的環(huán)節(jié)。這樣處理可以節(jié)省時間,增加課的容量。
第三,朗讀感悟,體會意境。
感悟古詩,不在詩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詩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蘊。在教學中,老師通過理解詩句意思、交流查閱的資料、教師的范讀、引讀、媒體課件、結合生活經驗去感悟理解詩歌的意境。然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去誦讀,去體會。在教學中,努力調動各種教學因素,把平面的詩句通過學生的想象成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幕幕立體的場景,學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詩人之所感,想詩人之所想,于是,詩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蘊就會自然生成。
第四,比照參讀,整合悟“法”。
本次教學設計,教師把兩首古詩放在一起教學,其目的很明確,不僅僅是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更重要的是兩古詩有內在的聯(lián)系,它們同是著名的離別詩,而離別的情感表達卻有所區(qū)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精讀一首,略讀一首,重點放在比較兩首詩在表達離別情感上的不同,引導學生了解送別詩的一些特點和規(guī)律性的東西。這樣設計教學,大大拓展了古詩解讀的文化背景,豐富了古詩解讀的文化底蘊。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詩,背誦第一首詩。
2.借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外資料,通過自主學習,正確理解兩首古詩的大概意思。
3.通過朗讀,想象詩歌描繪的情境,體會兩位詩人之間依依惜別之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4.在兩首古詩對比的學習中,初步了解古代送別詩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準確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所表達的的意境。
教學資源:掛圖 錄象片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題意。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共同學習李白送別詩中的經典之作《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學習之前,老師問一下:會讀這首詩的同學請舉手,會背的呢?現(xiàn)在老師考考大家,誰來給大家讀一讀這首詩,誰能背一背呢?既然大多數(shù)同學已經會讀會背,那么同學們想一想,這節(jié)課大家想解決什么問題呢?
師:對,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重點就是朗讀感悟、了解意境、體會感情。
師:誰來讀一下詩的`題目,聽老師讀一遍,大家齊讀課題。通過讀詩的題目,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詩歌的很多信息,你從題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呢?(送別的地點在黃鶴樓,要去的地方是廣陵,是李白送孟浩然),把題目的意思完整地說一遍。 [注意強調“之”!爸钡囊馑际恰叭ァ保@種用法和現(xiàn)代漢語是不一樣的。]
二:交流資料,資源共享。
師:那么通過查閱資料,你還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學生可能匯報的內容:
1.關于黃鶴樓的資料:師:百聞不如一見:(播放錄像)這就是有著動人傳說的黃鶴樓,是中國三大名樓之一,是很多文人墨客喜歡光顧的地方,李白和孟浩然就是在這里分手的,送別的地方多么富有詩意呀。
2.關于廣陵:舊稱揚州。廣陵在盛唐時期經濟發(fā)達、文化繁榮,是當時的第三大城市,有著“雄富冠天下”的美譽。孟浩然要去的就是美麗繁華的揚州,李白多么羨慕呀!
3.關于黃鶴樓和廣陵:出示長江圖,標出黃鶴樓和廣陵位置。理解“西辭”“下”意思。
4.關于李白和孟浩然: 師: 李白和孟浩然是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朋友。李白曾寫過:“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的詩句。
師小結:認真讀詩題,可以從中了解到詩歌的很多內容,通過查閱資料,我們知道了更多的知識,這對學習古詩是有很大幫助的。
三、借助注釋,弄懂詩意,賞析佳句,入境悟情。
師:請同學們默讀這首詩,結合書中的注釋和手中的資料弄懂每句詩的意思,可以和別人交流一下。
1、指名讀第一句:指名說這句詩的意思。誰再來讀讀這句詩。你覺得把這句詩的意思讀出來了嗎?你想想,這黃鶴樓可是兩位好朋友經常飲酒做詩的地方,在這里曾留下他們多少美好的回憶。《裉靺s成了兩位詩人分別的地方。老朋友要走了,想想該怎么讀?帶著你的感情去讀。聽老師讀。再指名讀,大家一起讀這句詩。
2、指名讀第二句詩,你理解“煙花三月”的意思嗎?(生可能讀書中的解釋)你自己是怎么理解的?詩中的三月按我們現(xiàn)在的公歷來說是四月份,江南已是暮春時節(jié),百花盛開,萬紫千紅。這個“煙”字實際上是個比喻,是指繁花似錦的景象,這時的江南,柳絮柳絮隨風飄散,遠遠望去,就像籠罩在煙霧里一樣。因此稱“煙花三月”,是浩如煙海的美景。另外,“下?lián)P州”是說孟浩然順流而下,這里的“下”字讀的更輕快一些。聽老師讀“煙花三月下?lián)P”。自己練習讀讀,再指名讀,全班同學齊讀這句詩。
師:這句詩被一位清朝評論家稱為“千古麗句”,老師還記得《同一首歌》走進揚州的大型演唱會主題就是這句詩,真是千古名句!
3.我們把最后兩句連起來讀,誰來試試?生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誰來講講這兩句詩的意思。
。1)品析“碧空盡”和“唯”含義。
師:三、四兩句詩作者描寫了一個感人的場面?你體會到了嗎?(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漸漸遠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孤帆。)李白的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吹竭@樣一幅動人的場面,你想說點什么呢?
(2)師:面對滾滾東去的長江水,李白思潮涌動,多么希望這江水,把深情和祝福帶給老朋友!這江水不正是李白對老朋友的一片深情嗎?所以老師建議把“天際流” 的“流”字讀得長一些,師范讀。怎么樣,感覺到這種情感了嗎?自己試試讀一讀。如果你還感覺不到,請大家看段短片,相信你會找到感覺的。(播放錄象)一起讀這兩句詩。
4.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3)師生互動背誦讀。
四、小結:
同學們,我們的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是在黃鶴樓這樣一個美好的地方,在煙花三月這樣一個美好的季節(jié)送老朋友去繁華而美麗的揚州,這樣的離別少一些傷感,多了一些美好。因此,我們可以說李白和孟浩然的離別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李白沒有什么悲傷和痛苦,而是多了向往和羨慕。
五、學習《送元二使安西》,比照感悟。
師:是不是所有的送別詩表達的主題都是這樣富有詩意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學習王維的一首著名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完全由大家自己學要求:1 先讀詩 2了解詩的大意 3比較一下這兩首詩有什么不同?重點體會兩位詩人在送別好朋友時的心情和感受有什么不同?
。ㄒ唬⿲W生自學
(二)學生匯報
1.指名讀這首詩。
2.說一說詩的大意。拓展:柳:唐代折柳相送的習俗。這首離別詩編入樂府,傳唱不衰,即《陽天三疊》。
3.比較兩首詩有什么不同?
師:在這首詩中,我們看到不同于李白送別好友的時間、地點和背景,王維是在簡陋的客棧,在雨后的清晨送別元二去偏僻荒涼的安西,王維有些舍不得老朋友,對老朋友怎能不牽掛。如果說李白對孟浩然的分別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那么,王維和元二的離別是一種深情體貼的離別。
。ㄈ┪覀冊囍堰@兩首詩連起來讀一讀。把兩種不同的離別之情讀出來。1 指名讀 2全體齊讀。
六、總結歸納,拓展延伸。
師:離別詩在唐詩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一定有所收獲,希望課后同學們再多找些離別詩來讀一讀,看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我們找節(jié)課再來交流欣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4
【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低年級古詩教學應該:“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這就從方法步驟(誦讀古詩,理解詩意)與培養(yǎng)目標(獲得情感體驗,有感情地朗讀)兩個互相聯(lián)系、螺旋上升的方面,為低年級古詩教學設定了階段性目標。我們的重點是培養(yǎng)讀詩興趣,理解詩中的詞句,體驗作者情感,培養(yǎng)學生語感。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詩人李白在送別朋友孟浩然去揚州時一方面年輕的他一方面向往揚州的繁華一方面又舍不得朋友的離去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詩。在這節(jié)課的設計上,我是這樣做的:導入時,我給學生提醒同學們回憶已知的關于朋友相送的古詩,并說說你喜歡它的原因,由此喚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古詩的魅力。接著,我給學生讀詩的目標是:讀準字音。通過各種讀詩方式,指導學生把詩詞的字音讀準,中間插入認讀字卡的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把字音讀準,并通過組詞練習初步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然后,再讀古詩,運用自學方法,理解詩意。在這里,我讓同學說說自己不懂的詞語,先讓學生自己說說求知的方法,再提供給學生三種弄懂自己不明白的詩意的方法:可以邊讀詩邊看插圖,再思考;可以查字典和參考書;還可以求助自己班上里的同學和老師。學生們可以通過自讀和求助的方法弄懂古詩的意思。再通過師生互動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體驗作者情感,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感悟作者當時的情懷,感受詩句韻律的優(yōu)美。最后,我請同學們自己設計作業(yè),鞏固學生對古詩的學習和體驗,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要求】
。薄⒄J識本課回認字,會寫要求的生字。
2、自讀感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场⑴囵B(yǎng)讀詩興趣,理解詩中的詞句,體驗作者情感,培養(yǎng)學生語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你知道哪些關于朋友送別的古詩?
。病槭裁聪矚g它?
。、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關于朋友相送的古詩,生讀題目。
。础⒔忸}:
誰送誰從哪兒出發(fā)去哪里?“之”:去的`意思。
。怠⒛阒览畎缀兔虾迫皇钦l嗎?
。、黃鶴樓在哪兒呢?師生交流,激起同學們對黃鶴樓的向往之情。
。ǔ鍪军S鶴樓、廣陵的地理圖。)
二、流利地讀詩
。、請大家自由地朗讀這首詩,特別注意把注音的生字讀準。
。、認讀生字卡片:鶴浩陵辭州孤帆碧惟際每個字讀三遍。
。场⒏猛酪黄鹪僮x這首詩,把它讀流利。
。、認字組詞;結合詩中詞語,對比古今詞義的不同:
浩:這里指名字中的一個字;
陵:古代多用作地名;
孤:聯(lián)系孤帆來解釋;
惟:聯(lián)系惟見來理解。
。怠⒃僮x古詩,注意它的停頓。
6、指名讀古詩,生評議;(字音、節(jié)奏等);再指名讀。
三、理解詩意
1、說說哪些詞的意思你不懂,師作上記號。
2、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辦呢?(生自由說)
。、師幫助歸納,老師給大家三條求助方法:
、 看課文插圖,用心思考;
⑵ 查學習古詩的工具書;
⑶ 求助學習古詩的高手或者求助教室里的老師。
。、生開始自主學習,老師也和你們一起學習。
。、指名說說自己的收獲,比比誰知道的最多。重點詞句教師板書:
煙花:柳如煙,花似錦。
三月:陽春三月。
下:順流而下。
碧空:藍天。
盡:消失。
惟見:只看見。
天際:天邊。
6、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每行詩的意思。
。、老師與學生交流學習體會:
老朋友孟浩然辭別了黃鶴樓,在這柳如煙、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坐著船順流而下去千里之外,繁華的揚州,多想跟老朋友一起去那繁華的揚州城里看看。我站在黃鶴樓上一直看著看著,直到那孤零零的帆影越飄越遠,慢慢地消失在藍天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邊流去。
8、老師說的跟同學們講的有什么不一樣呢?
9、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四、體會意境,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想想作者李白此時的心情。
。病⒂米约旱母惺軄砝首x這首詩。
3、為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加上動作朗誦這首詩。
指名背,生評議,再指名背,齊背。
五、拓展賞析
。、師給出一首送別的詩:
長江之濱母送別,荊州此去似天涯。
立志定要學成歸,寸草才可抱春暉。
2、讀一讀,想一想,這首詩是講什么的?
3、喜歡嗎?為什么?
4、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揭示謎底,是老師自己寫的。
。、師小結:
生活中美麗風景和難忘的心情都可以用詩表達出來。
六、布置作業(yè)
。、檢測本課生字詞,讀字組詞。
。病⒔裉炷阆胱鍪裁醋鳂I(yè)?
鼓勵學生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愿望。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千古傳頌、膾炙人口的送別詩,,描寫的是送別好友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同時也寫出了祖國山河的壯麗美好。詩的前兩行敘事,后兩行寫景。詩人巧妙地將對好友的一篇深情寄托在動態(tài)的自然景物描寫之中,將情與景自然交融在一起,含而不漏卻余味無窮。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3.激發(fā)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
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相關文字材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中國,是詩的國度,我們學過很多古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詩句讓我們動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詩句令我們落淚,“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的詩句催我們奮起……今天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的隧道,走進“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意境,來體會李白的心路歷程。
二、淺嘗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引出課題:
過渡:唐代詩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詩仙”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顆,他在文學上的輝煌成就,令后人望塵莫及。他詩篇的內容豐富多樣,一些佳句名篇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誦,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李白的一首送別詩。(課件出示課題)
背景材料:詩人李白所在的唐朝,歷史上地域遼闊,交通極不便利,親人朋友一旦分別,再相見,極為困難。李白有一位摯友叫孟浩然。孟浩然是何許人也?“詩仙”李白對他的贊美是“吾愛孟夫子”;“詩圣”杜甫對他的贊美是“清詩句句盡堪傳”。由此可見孟浩然的人品和才華確實天下聞名,令人敬仰。公元730年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托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相會。這天,他們在江夏的黃鶴樓愉快地重逢,各訴思念之情 。李白望著孟浩然漸行漸遠的`船只,不禁動情,留下了千古名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相信同學們了解了這樣的一段背景資料,再來品讀詩句就會有更真切的感受。
2、出示詩句:
指名讀古詩,糾正讀音。
題目中的“之”是什么意思?(解題)
廣陵是指揚州。古代的別稱。
之:到,去。
試著連起來解釋題目的意思。
全班齊讀古詩。
3、學習前兩句。
學生試著理解詩句的意思。
理解“故人”、“西辭”、“煙花三月”、“下”…
地名:揚州
4.學生質疑:為什么是“西辭”呢?(點名答)
A、孟浩然向東而去,與地處西方的黃鶴樓漸行漸遠,是向西辭行的意思。
B、詩中還有這樣的詞語,注意到了嗎?下:順流而下(我國地勢西高東低)
煙花:煙霧迷蒙,繁花似錦。
5、讓學生根據(jù)這些重點詞,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6、指名答,看書上配圖。
三、品讀古詩。
1、自由讀詩,讀完之后讓學生用一個詞概括這首詩。(依依惜別、難舍難分、依依不舍……)
過渡:面對離別,李白和孟浩然在黃鶴樓上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背景材料:讓我們把時間再往前推5年,那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從 四川沿長江東下,一路游覽了不少地方。在襄陽(今湖北襄樊),他聽說前輩詩人孟浩然隱居在城東南的鹿門山中,特地去拜訪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詩,大加稱贊,兩人很快成了摯友。
過渡:如今又將面臨分別,這時候的李白,面對孟浩然這位朋友,兄長,老師,會說什么?相見時難別亦難,不忍別,終須別。孟浩然還是坐著小船走了,李白這時候在干什么?他看到了什么?(他沒有走,站在江邊,目送孟浩然離去。)
(出示課件)
齊讀最后兩句。讓學生試著理解后兩句是什么意思。
解釋“盡:窮盡,消失”“天際:天邊”的意思。
2、學生質疑:
a、.長江之上,過境千帆,為什么李白卻說是孤帆呢?
b、為什么又唯見呢?
讓我們帶著這樣的疑問再自由讀詩。
指名回答問題a和b。
3、師總結。
雖然是過境千帆,可是李白的心中只有孟浩然,唯見孟浩然!斑^境千帆皆不見,心中只有孟浩然”
4、(欣賞課件“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痹賱(chuàng)情境。) 深情朗誦全詩。
( 師生同讀) 女同學,我們站起來送送孟浩然;
男同學,我們站起來送送孟浩然;
老師也來送送孟浩然。
全班同學,我們一起送送孟浩然。
四、精彩回顧
滾滾長江東逝水,不思量,自難忘。名樓,名城,名士,成就了這首千古名詩。“故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如果你有機會登上黃鶴樓,你一定會想起兩個人——李白和孟浩然;如果你有機會登上黃鶴樓,你一定會想起一首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讓我們再一次深情的吟誦,讀出這對好朋友間的深情厚誼:全班配樂誦讀。
五、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一起穿越時空的隧道,與詩人對話,得到了語言的滋養(yǎng),情感的熏陶,友情的珍貴。“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一課的課后小練筆是把古詩中動人的友情寫出來,可以加上自己大膽的想象。
板書設計: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煙花三月
黃鶴樓————————→廣陵
李白 依依惜別 孟浩然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設計02-28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1-22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3-25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3-25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4-10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熱】11-16
【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1-17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熱門】11-19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推薦】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