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賞析
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陸游
風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
風聲翻海濤,雨點墮車軸。
拄門那敢開,吹火不得燭。
豈惟漲溝溪,勢已卷平陸。
辛勤蓺宿麥,所望明年熟;
一飽正自艱,五窮故相逐。
南鄰更可念,布被冬未贖;
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
【賞析】
陸游的抗戰(zhàn)思想此時受到當權派的排擠,生活潦倒不堪,但他堅定自身的信念,不與朝廷權貴同流合污.他通過本詩對比控訴了那種貧富懸殊、苦樂迥異的不合理現(xiàn)象,大有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遺風。
【陸游簡介】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陸游出身于一個由“貧居苦學”而仕進的官宦家庭,陸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時太傅陸軫,祖父陸佃,父親陸宰,他誕生于宋金戰(zhàn)爭的烽火之中,從小飽嘗了顛沛流離的痛苦,同時也受到了父親陸宰等士大夫愛國思想的熏陶,形成了憂國憂民的思想。他十余歲就熟讀了陶潛、王維、岑參和李白的詩篇,有“我生學語即耽書,萬卷縱橫眼欲枯”的好學精神,12歲便能詩文,有“小李白”之稱。17歲便有詩名。25歲左右向具有愛國思想的曾幾學詩,確定了他愛國詩歌的.基調(diào)。二十九歲那年,趕赴臨安應試,因名居秦檜孫子秦塤之前,觸怒秦檜,遭到黜落,秦檜死后三年才被啟用。
他始終堅持抗金,1158年(紹興二十八年)入閩任寧德縣主簿.據(jù)《寧德縣志》卷三《宦績》中記載:“陸游,字務觀,即放翁也┅┅紹興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愛戴”。在寧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陸游塑像。浙江紹興的鑒湖村內(nèi)也有陸游塑像。曾任鎮(zhèn)江隆興通判。1170年(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1172年(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后官至寶章閣待制。 陸游在政治上,主張堅決抗戰(zhàn),充實軍備,要求“賦之事宜先富室,征稅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賞析】相關文章:
關于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的賞析12-25
風雨唐詩賞析12-21
陸游《讀書》賞析10-04
詩經(jīng)風雨原文賞析10-30
李商隱《風雨》原文譯文賞析12-29
風雨李商隱古詩詳解賞析12-22
《賈平凹 風雨》賞析12-09
《風雨 賈平凹》賞析11-21
《示兒》陸游賞析10-16
陸游《鵲橋仙》賞析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