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魯迅的人生經(jīng)歷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迸c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魯迅的人生經(jīng)歷,希望有所幫助!
魯迅先生的求學時期
在當時,一般的讀書人走的是三條道路:一條是讀書作官的道路。當不上官的還可以去當某一個官僚的“幕友”(俗稱“師爺”),倘若前兩條道路都走不通,還可以去經(jīng)商。魯迅走的則是為當時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條道路:進“洋學堂”。這在當時的中國,是被一般人視為“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等勾當。1898年,18歲的魯迅,懷揣著慈母多方設法籌借的8塊銀元,離開家鄉(xiāng)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后來又改入南京路礦學堂。這兩所學校都是洋務派為了富國強兵而興辦的,其中開設了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傳授自然科學知識的課程。期間,魯迅閱讀了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開拓了視野。特別是嚴復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論》,更給予魯迅以深刻的影響。《天演論》是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的一部著作,這使魯迅認識到現(xiàn)實世界并不是和諧完美的,而是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fā)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布,不能任憑強者欺凌。
魯迅先生在南京路礦學堂期間成績優(yōu)異,使他在畢業(yè)后獲得了公費留學的機會。1902年,他東渡日本,開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后來進入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現(xiàn)日本東北大學醫(yī)學部)。他選擇學醫(y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y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
棄醫(yī)從文
魯迅先生想通過醫(yī)學啟發(fā)中國人的覺悟。但他的這種夢想并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xiàn)實粉碎了。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jīng)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視。在他們的眼睛里,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兒”,魯迅的解剖學成績是59.3分,就被他們懷疑為擔任解剖課的教師藤野嚴九郎把考題泄露給了他,這使魯迅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有一次,一場電影中,魯迅看到眾多的“體格強壯,神情麻木”的中國人,在淡然地圍觀被當作俄國偵探處死的同胞。
魯迅受到極大的打擊,這時他已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于是他棄醫(yī)從文,離開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回到東京,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籌辦文學雜志,發(fā)表文章,從事文學活動。當時,他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是關于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過這種思考,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奠定了他后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礎。
在日本留學期間,魯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的思想不但為當時大多數(shù)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響應。他翻譯的外國小說只能賣出幾十冊,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家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后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杭州高級中學)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并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后的現(xiàn)實,社會的混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五四運動之后,他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巖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fā)出來。在那時,他已經(jīng)在教育部任職,并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小說創(chuàng)作
1918年5月15日,魯迅先生在《新青年》雜志上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fā)表了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它奠定了新文化運動(1919),推進了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這篇小說,大膽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理念,向沉滯落后的中國社會發(fā)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魯迅先生的小說作品數(shù)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魯迅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這是與魯迅的創(chuàng)作目的分不開的。魯迅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南腔北調集·我怎么做起小說來》)這種表現(xiàn)人生、改良人生的創(chuàng)作目的,使他描寫的主要是華老栓、單四嫂子、阿Q、祥林嫂、愛心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系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系嗎?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采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tài)度,并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泄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郁積的怨憤之氣。在《孔乙己》里,有惡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顧客;在《阿Q正傳》中,別人欺侮阿Q,阿Q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魯鎮(zhèn)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劇當作有趣的故事來欣賞……所有這一切,讓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魯迅對他們的態(tài)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愛他們,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擁有做人的原則。
在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魯迅先生還創(chuàng)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37年。如果說《吶喊》《彷徨》中的小說是魯迅對現(xiàn)實社會人生的冷峻的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而《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則是魯迅溫馨的回憶,是對滋養(yǎng)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懷念。幼時的保姆長媽媽,在備受歧視的環(huán)境中給予過他真誠的關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范愛農,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吸引著他的好奇心的民間戲劇和民間娛樂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個險惡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們,滋養(yǎng)了魯迅的生命。這些散文,把抒情、敘述、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態(tài),體現(xiàn)了魯迅散文創(chuàng)作的藝術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凈細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詩則呈現(xiàn)出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它們像一團團情緒的云氣,在空中旋轉飄蕩,變幻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形狀。魯迅內在的苦悶,化為了夢,化為了超世間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國現(xiàn)代主義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魯迅曾對別人說:“我的哲學都在“野草”里!濒斞缸顑仍诘那榫w體驗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過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段傳達出來。魯迅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是驚人的。
魯迅先生晚年還完成了一部小說集《故事新編》(1936年出版)!堆a天》可以被認為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創(chuàng)世紀”,在魯迅的觀念中,真正體現(xiàn)中華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賢和帝王將相,而是創(chuàng)造了中華民族的女媧,她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寫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劇,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類,但那些自私狹隘的世人并不想繼承、發(fā)揚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實現(xiàn)自己自私狹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學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拋棄;《鑄劍》表現(xiàn)的是被壓迫者向壓迫者復仇的主題;《理水》《非攻》歌頌了中國古代那些身體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鬃、老子、莊子、伯夷、叔齊這些歷史人物也在魯迅的筆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愛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魯迅的《故事新編》以荒誕的手法表現(xiàn)嚴肅的主題,創(chuàng)立了一種完全新型的歷史小說的寫法。
雜文創(chuàng)作
最充分體現(xiàn)魯迅先生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的還應該首推他的雜文!半s文”古已有之,在外國散文中也能找到類似的例證,但只有到了中國現(xiàn)代文化史上,到了魯迅的手中,“雜文”“是匕首、是投槍”,這種文體才表現(xiàn)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潛力。從五四起,魯迅就開始用雜文的形式與反對新文化的各種不同的論調進行斗爭,但那時他還是不自覺的,到了后來,有些人開始嘲笑他是一個“雜文家”,他才更明確地意識到“雜文”的力量,并且開始自覺地從事雜文的創(chuàng)作。魯迅說,雜文是“感應的神經(jīng)”,它能夠“對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從而為新文化、新思想的發(fā)展在舊文化、舊思想的荊棘叢莽中開辟出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夠存在,能夠發(fā)展,能夠壯大。魯迅一生寫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等16部雜文集。在這16部雜文集中,魯迅把筆觸伸向了各種不同的文化現(xiàn)象,各種不同階層的各種不同的人物,其中有無情的揭露,有憤怒的控訴,有尖銳的批判,有辛辣的諷刺,有機智的幽默,有細致的分析,有果決的論斷,有激情的抒發(fā),有痛苦的吶喊,有親切的鼓勵,有熱烈的贊頌,筆鋒馳騁縱橫,詞采飛揚,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它自由、大膽地表現(xiàn)現(xiàn)代人的情感和情緒體驗,為中國散文的發(fā)展開辟了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魯迅雜文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魯迅先生在短篇小說、散文、散文詩、歷史小說、雜文各種類型的創(chuàng)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創(chuàng)造。他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掙扎奮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筆堅持社會正義,反抗強權,保護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熱情支持青年學生的正義斗爭,揭露段祺瑞執(zhí)政府鎮(zhèn)壓學生運動、制造“三·一八”慘案的罪惡行徑,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
魯迅雜文的藝術特點是:
第一,善于抓取類型,畫出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使議論和形象相結合。
第二,善于運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展開邏輯嚴密的論證。
第三,善于運用聯(lián)想,將不同時空發(fā)生的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分析,增強了作品的歷史底蘊和深邃內涵。
第四,篇章短小精悍,筆墨凝練犀利,銳利如匕首投槍。
發(fā)起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
魯迅先生1931年在上海倡導發(fā)起了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新興木刻從誕生那天起,便和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緊密相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命運血肉相連。他是中國革命文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國統(tǒng)區(qū)美術的主力軍。當時的版畫是以藝術家和革命者的雙重身份出現(xiàn),以藝術作為戰(zhàn)斗武器,在思想教育戰(zhàn)線上發(fā)揮了它的巨大作用。由于魯迅的倡導,進步的藝術青年拿起了木刻刀,組織起木刻團體,1931年初春被國立杭州藝術?茖W校開除和退學的“一八藝社”社員張?zhí)?耶林)、于海(于寄愚)、陳卓坤(陳廣)、陳耀唐(陳鐵耕)等聯(lián)合上海的周熙(江豐)等人在上海成立一八藝社研究所。6月,在虹口每日新聞社樓上舉行一八藝社習作展覽會,展品180幅,其中有油畫、雕塑、圖案及木刻。這是新興木刻版畫首次在展覽會上展出,并出版了畫冊,魯迅為之作序。
從此在魯迅的領導下,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國新興木刻版畫代表人物有:胡一川、陳鐵耕、陳煙橋、沃渣、馬達,黃新波,李樺,楊可揚,江豐,王琦,黃永玉,鄭野夫,朱宣咸,汪刃鋒,王麥稈,邵克萍,鐘步青,苗勃然,力揚,荒煙,王樹藝,余白墅,陳珂田,趙延年,李志耕,丁正獻,徐甫堡等。
后來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似星星之火燎原了整個中國大地,以延安為代表的解放區(qū)新興木刻版畫也蓬勃發(fā)展了起來,代表人物有:古元,力群,馬達,彥涵,石魯,夏風,李少言等等。從20世紀30,40年代由中國革命文化主將魯迅播下并精心培育起來的中國新興木刻版畫的種子,經(jīng)過多年的艱苦奮斗和藝術實踐,如今已經(jīng)終于成為一片“茂林嘉卉”,并已組成魯迅于生前所期望的“旌旗蔽空的大隊”,正以矯健的步伐迎著新世紀的朝陽邁步前進。
病逝上海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因肺結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fā)舉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橋萬國公墓。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
生前,他立下遺言:
一、不能因為喪事收任何一文錢,但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趕快收殮、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關于紀念的事。
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涂蟲。
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
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莎士比亞說:“一個人的臨終遺言,就像深沉的音樂,有一種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魯迅一生的著作和譯作約600萬字,其中雜文集共16本。其中《風箏》選進人教版初一上冊以及語文版初一上冊第4課,《故鄉(xiāng)》《孔乙己》《詩二首》選進二期課改教材初二下冊!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選進人教版初一下冊!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jīng)》《風箏》《雪》《藤野先生》《社戲》等都被選入初中人教版語文課本!冻ㄏκ啊芬粫渤蔀橹袑W生的必讀書目之一,而他的小說集《吶喊》《彷徨》也成為后代人的精神佳作。
1918年起,先后發(fā)表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藥》《墳》《故鄉(xiāng)》《故事新編》等小說名篇,后來一同收入小說集《吶喊》。
拓展:魯迅詩句魯迅名言摘抄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斞浮蹲猿啊
★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斞浮洞鹂驼V》
★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斞浮蹲灶}小像》
★ 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斞浮兜織钽尅
★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斞浮稛o題》
★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斞浮稙榱送鼌s的紀念》
★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斞浮额}三義塔》
★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斞冈u《史記》
★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fā)春華。——魯迅《無題》
★ 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 墨寫的謊說,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
★ 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魯迅名言
★ 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
★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
★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 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的難。
★ 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名人名言
★ 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恒心,是很不好的。
★ 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 只要從來如此,便是寶貝……
★ 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fā)展。
★ 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 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 曾經(jīng)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xiàn)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 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 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 其實先驅者本是容易變成絆腳石的。
★ 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 貪安穩(wěn)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
★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
★ 過去的生命已經(jīng)死亡。我對于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曾經(jīng)存活。
★ 凡事總需研究,才會明白。
★ 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
★ 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 懷疑并不是缺點?偸且,而并不下斷語,這才是缺點。
★ 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毀滅給人看。
★ 糾纏如毒蛇,執(zhí)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頹廢的快。
★ 名言著輕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 唯獨家,無論他生或死,都能給大家以幸福。
★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魯迅名言
★ 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 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 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 在運動會上,優(yōu)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
★ 謙以待人,虛以接物。
★ 寧可與敵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 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 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xiàn)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 巨大的建筑,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我們何嘗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魯迅的人生經(jīng)歷】相關文章:
魯迅的人生格言11-08
秦觀的人生經(jīng)歷12-08
對蘇軾人生經(jīng)歷的感悟06-04
詩人杜甫的人生經(jīng)歷03-12
人生經(jīng)歷感悟經(jīng)典句子(精選220句)01-29
關于人生經(jīng)歷感悟的好句好段07-07
魯迅經(jīng)典名句03-23
魯迅簡介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