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西塞山懷古詩句賞析

        時間:2020-09-01 15:39:32 劉禹錫 我要投稿

        西塞山懷古詩句賞析

          《西塞山懷古》是中唐詩人劉禹錫的詩作之一,是一首懷古詩。

        西塞山懷古詩句賞析

          西塞山懷古

          唐代: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譯文

          王濬的戰船從益州出發,東吳的王氣便黯然消逝。

          千丈長的鐵鏈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掛在石頭城頭。

          人生中多少次傷懷往事,山形依然不變靠著寒流。

          從今以后天下歸為一同,蘆荻在舊壘上蕭蕭飄搖。

          注釋

         、盼魅剑何挥诮窈笔↑S石市,又名道士洑,山體突出到長江中,因而形成長江彎道,站在山頂猶如身臨江中。

         、仆鯙F:晉益州刺史。一作“西晉”。益州:晉時郡治在今成都。晉武帝謀伐吳,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為城,起樓,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墙鹆辏航衲暇敃r是吳國的都城。王氣:帝王之氣。黯然:一作“漠然”。

         、惹よF鎖沉江底:東吳末帝孫皓命人在江中軒鐵錐,又用大鐵索橫于江面,攔截晉船,終失敗。尋:長度單位。

         、梢黄滇(fān)出石頭:王濬率船隊從武昌順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頭城,吳主孫皓到營門投降。

         、嗜耸缼谆貍拢阂蛔“荒苑至今生茂草”。

         、苏砗鳎阂蛔“枕江流”。

         、探穹辏阂蛔“從今”。

          ⑼“四海為家”兩句:如今國家統一,舊時的壁壘早已荒蕪。

          賞析

          西塞山就是詩人懷古的地方,長慶四年,劉禹錫從燮州出三峽,沿江東下,到和州任刺史,沿途西塞山,觸景生情,感懷往事,寫下了這首懷古詩。

          西塞山在今湖北黃石市東郊,俯視長江,地勢險要,是三國時吳國的西部要塞,吳國設置了攔江鐵索。公元279年,西晉武帝司馬炎為完成統一大業,下令伐吳,王濬于公元280年正月自益州(今四川成都)東征,沿長江向吳國首府金陵(南京)挺進,并于同年三月在石頭城(金陵城東)接受吳國的投降。

          吳國擁有長江天險這樣的地勢,還設置了攔江鐵索,卻毫無防守之力,詩人感懷往事,聯系現實中政權的變更,得出結論——一個政權的鞏固靠的是人心所向和國家統一。

          前兩聯:“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這四句敘述的就是當年的西塞山之戰,詩人通過一些字詞蘊含了自己的情感。“黯然”一詞本指人的神情沮喪、低落,這里指在王濬的攻擊下,吳國驚慌失措、兵敗山倒,一片頹廢。四句詩中還包含了三組對比:一是“下和收”。“下”符合地理形勢,由上游向下游進軍,“下”字置于益州之前,顯示出一種浩浩蕩蕩、居高臨下的進軍氣勢,“收”,金陵是六朝古都,有一種金陵王氣,而面對著王濬的軍隊,這種王氣黯然消失,一下即收,既顯示了王濬軍隊的強勁攻勢,速度很快,也顯示了吳王朝聞風喪膽的情態。二是“千尋鐵索”和“一片降幡”。“千尋鐵索”說明吳國的防御軍事非常強大,但是再強大,最后換來的只是一片降幡。“降幡”,幡就是旗,但一般指下垂的旗,這里用降幡,很形象。同時還有形象和色彩上的對比,形象上:“千尋鐵索”和“一片降幡”,一橫一豎;色彩上:一邊是晉軍燒毀鐵索的沖天火光,一邊是投降的白旗。三是:“沉”和“出”。一下沉一高揚,形象地說明了吳國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了,晉國完成了統一大業。

          前四句詩,交代了這場戰爭的指揮者、進軍路線、作戰方式,突破江防的經過以及吳主投降的情形,其中寓有深意:一個政權的鞏固,靠的不是險要的地形,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他防御工事都形同虛設、不堪一擊。

          頸聯:“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傷往事”,往事不僅僅指西晉滅吳,三國以來,金陵經歷了六朝,每個朝代時間都不長,每個朝代都在重復前人的深重教訓,只可惜當權者卻都沒有看見。曾經的那些英雄們,那些當權者們,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都在歷史的`長河中遠去了,唯一不變的就是西塞山和長江。“山形依舊枕寒流。”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西塞山超然世外的精神,“依舊”是說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的今天依舊如此,江水無言,青山依舊,但人間的英雄霸主們并不相識,他們偏要憑借山川險峻,稱王圖霸,因此也難免要一一受到西塞山的嘲諷。“山形依舊”也和英雄們的霸業蕩然無存形成對比,這就更突出了他們的可悲。頸聯承上啟下,把讀者的思想從歷史的悲哀中掙扎出來,帶回到現實,概括了整個南朝三百余年政權頻繁更替的歷史。

          詩人對那些歷史教訓,是有所感悟的,要政權穩定,除了要民心所向,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國家統一,詩人在尾聯提出:“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要理解尾聯表達的深意,就要了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唐朝建立初期,統一四海,繁榮昌盛,劉禹錫是中唐詩人,這首詩是他在824年秋赴和州途中,經過西塞山所作,當時,安史之亂已經平息,但是當時的藩鎮割據非常嚴重,唐王朝一直在努力維持著統一的局面。金陵六朝滅亡的重要原因,就是藩鎮割據嚴重,而那些藩鎮割據的遺跡還在,“故壘蕭蕭蘆荻秋。”往日的軍事堡壘,如今已荒蕪在一片秋風蘆葦之中。尾聯既是詩人慶幸唐王朝這個暫時還統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這個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到那時,唐王朝也會變成“故壘蕭蕭蘆荻秋”的破敗景象。

          詩人在這首詩中,把嘲弄的鋒芒指向歷史上曾經占據一方但終于覆滅的統治者,描繪古跡的目的,就是對當時重新抬頭的割據勢力的迎頭痛擊。

        【西塞山懷古詩句賞析】相關文章:

        賞析西塞山懷古06-12

        《西塞山懷古》賞析11-30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賞析12-20

        《西塞山懷古》賞析范文06-08

        西塞山懷古賞析頷聯06-08

        詩詞西塞山懷古賞析06-03

        西塞山懷古每句賞析05-27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賞析05-27

        古詩西塞山懷古賞析05-2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