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商隱詩作《柳》原文鑒賞
李商隱的《柳》是借詠柳自傷遲暮[自傷遲暮的意思就是自己覺得自己老了,感到很哀傷。“遲暮”比喻晚年。]、傾訴隱衷的一首七絕。詩寫的是秋日之柳,但詩人不從眼前寫起,而是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來。句句寫柳,而全篇不著一個“柳”字;句句是景;句句詠物,而又句句寫人,抒發(fā)對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嘆之情。詩中經(jīng)歷今昔榮枯懸殊變化的秋柳正是詩人自嘆身世的生動寫照。
柳 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
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帶斜陽又帶蟬!
譯文
曾經(jīng)追逐東風,猶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時正是繁花似錦的春日,人們在樂游原中游玩。怎么會到深秋的季節(jié),已是夕陽斜照,秋蟬哀鳴的景象了。
注釋
①斷腸天:令人銷魂的春天
李商隱詩鑒賞
這是借詠柳自傷遲暮、傾訴隱衷的一首七絕。大約是大中五年( 851)詩人在長安初應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之聘時所作。
詩寫的是秋日之柳,但詩人不從眼前寫起,而是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來。一、二句“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意為春日細長低垂的柳枝,隨風輕揚,最易使人聯(lián)想起舞女的飄然舞姿。這個“舞”字,形象地表現(xiàn)春柳的婀娜多姿,同時,又把柳枝與熱鬧的舞筵結合起來,更加襯托了柳枝的歡樂。“拂舞筵”三字,仿佛使人看到柳枝同舞女一同翩翩起舞的場面,分不清誰是舞女,何為柳枝,兩者互襯,優(yōu)美動人!本來是東風吹得柳枝飄動,詩中卻用一“逐”字,說柳枝在追逐東風,變被動為主動,寫出柳枝的蓬勃生氣。對句又緊接舞筵,從時、地兩個方面加重描繪,說明這不是一般的舞筵,而是春日樂游苑上的舞筵。“斷腸天”指繁花似錦的春日,“ 斷腸”即銷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搖。春風蕩漾,百花爭艷,長安樂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觥籌交錯,歌管迭奏,紅裙飄轉,綠袖翻飛,碧綠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好一幅春光明媚,繁華似錦的場景。
三、四句“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卻陡然一轉,描繪出楊柳完全相反的另一種景象。“清秋”,喻秋色已深;清秋又當斜陽,環(huán)境更加凄涼。臨近生命終結的秋蟬,鳴聲更加凄厲。本來是斜陽照著柳枝,秋蟬貼在柳枝之上哀鳴,詩中卻用兩個“帶”字,反說柳枝“帶著”它們,此與第一句中的“逐”字一樣,又使柳枝由被動變?yōu)橹鲃,化客觀死景為活景,表現(xiàn)出秋日之柳的不幸。第三句既是反詰,又是感嘆,同時又是轉折。“肯”字或釋為“會”(見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但如果解作肯不肯的“肯”,詩意似更深邈:既然秋天是如此蕭條,那你(柳)為何又肯捱到秋天來啊!言外之意是說不如不到秋天來,大有悲不欲生之痛。此處的轉折,用了“如何肯到”這樣頓挫有力的明轉,增強了對比感。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襯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華得意,愈顯出秋日的零落憔悴。詩正是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描繪,來表現(xiàn)對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嘆之情。兩句中,虛字運用亦很精妙。第三句“如何”、“肯到”連用,可反詰、感嘆語氣更加強烈。結句“已帶”、“又帶”,更是層層推進。
此詩句句寫柳,卻不著一個“柳”字;句句是景,又句句是情;句句詠物,又句句寫人。詩人寫此詩時,妻子剛剛病故,自己不久又將只身赴蜀,去過那使人厭倦的幕府生涯,掉念妻子,悲嘆前路,其心情之慘苦可知。詩中經(jīng)歷今昔榮枯懸殊變化的秋柳,也正是詩人自傷遲暮、自嘆身世的生動寫照。
【李商隱詩作《柳》原文鑒賞】相關文章:
李商隱詩作《韓碑》原文鑒賞06-14
李商隱柳原文及賞析08-27
《贈柳》李商隱的唐詩鑒賞06-10
《贈柳》李商隱唐詩鑒賞07-20
《柳》唐詩原文鑒賞09-25
李商隱詩作《夜雨寄北》的鑒賞09-29
李商隱《錦瑟》原文鑒賞10-26
李商隱《落花》古詩原文及鑒賞09-25
李商隱的憶梅原文及鑒賞07-21
《柳下暗記》李商隱唐詩原文及注釋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