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原文及翻譯
上學的時候,許多人都接觸過很多經典的文言文吧?現(xiàn)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你還記得哪些經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離騷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原文
離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革幾)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攬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譯文】
【第一段】
止不住的嘆息擦不干的淚水啊,可憐人生道路多么艱難不順利。
我雖然愛好高潔又嚴于律己啊,但早上進獻忠言晚上就被廢棄。
既然因為我佩戴美蕙而遭斥退啊,但我還要加上芳香的白芷。
愛慕芳草是我內心的信念啊,雖九死也絕不悔恨停止。
怨只怨君王是這般放蕩糊涂啊,始終不理解人家的心意。
眾美女嫉妒我的嬌容豐姿啊,說我善淫大肆散布流言飛語。
本來時俗之人就善于取巧啊,違背法度把政令改變拋棄。
他們背棄正道而追求邪曲啊,爭相把茍合求容當做法則規(guī)律。
憂愁、抑郁、煩惱我是這樣失意啊,只有我被困厄在這不幸的世紀。
寧愿立即死去變成游魂孤鬼啊,我也不忍心以媚態(tài)立足人世。
兇猛的鷹隼不與眾鳥同群啊,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方和圓怎能互相配合啊,不同道的人怎能相安相處?
暫且委屈壓抑一下自己的情懷啊,忍受承擔起那恥辱和編造的罪過。
懷抱清白之志為正義而死啊,本來就是前代圣賢所嘉許的。
【第二段】
悔恨當初沒有把道路看清楚啊,現(xiàn)在停下來我準備往回返。
掉轉我的馬頭把車趕上原路啊,趁在迷途上還沒走出太遠。
讓馬兒在長滿蘭草的水邊漫步啊,再奔向椒丘暫且在那兒休息。
入仕為官不被信用反獲罪過啊,只好退身重整我當年的舊衣。
用芳潔的荷葉裁制上衣啊,用芬芳的荷花縫制裙裳。
沒有人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內心真正高尚。
頭上戴著高高的高山冠啊,長長的佩帶我系在腰上。
芳草和美玉聚集我一身啊,峻潔的美質無一絲損傷。
忽然回過頭來縱目四望啊,我打算去周游天下四方。
佩戴著五彩繽紛的佩飾啊,香氣陣陣分外濃郁幽香。
人們都各有自己的愛好啊,我獨愛好修飾習以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變啊,我的心豈能因害怕而改樣!
【注釋】
【第一段】
、偬ⅲ簢@氣。
、诿瘢喝。民生:即人生,作者自謂。
③好:喜歡。一說為衍文(見姜亮珍《屈原賦校注》引臧庸《拜經日記》)。
、苷r(suì):諫。
、蒉ダv(xiānɡ):以蕙草編綴的帶子。
、奚辏杭由稀
、呔潘溃簶O言其后果嚴重。
、嗪剖帲罕玖x是大水橫流的樣子,比喻懷王驕橫放縱。
⑨民心:人心。
、舛昝迹河髦该篮玫钠返。
謠諑(zhuó):楚方言,造謠誹謗。
規(guī)矩:木匠使用的工具。規(guī),用以定圓,矩,用以定方,這里指法度。
繩墨:工匠用以取直的工具,這里比喻法度。
競:爭相。周容:茍合取容。度:法則。
忳(tún):憂愁、煩悶,副詞,作“郁邑”的狀語。
溘死:忽然死去。
鷙鳥:鷹隼一類性情剛猛的鳥。
圜:同“圓”。
攘詬:遭到恥辱。
伏:通“服”,保持。
【第二段】
、傧啵嚎;觀察。
、谘觼校洪L久站立。
、鄹蓿核呏。蘭皋:生有蘭草的水邊之地。
④椒丘:長有椒樹的山丘。
、葸M:指仕進。
、蕹醴何慈胧饲暗姆棧髦缸约涸瓉淼闹救。
、哕粒╦ì):菱葉。
、嗉壕奂。芙蓉:荷花。
、嵋眩毫T了;算了。
、庑欧迹赫嬲紳崱
岌岌:高聳的樣子。
陸離:長長的樣子。
雜糅:摻雜集合。
昭質:光明純潔的品質。
游目:縱目眺望。
四荒:四方極遠之地。
繽紛:非常美好的樣子。
彌章:更加顯著。章:同“彰”,顯著。
體解:肢解,猶言粉身碎骨。
懲:悔戒。
通假字
偭規(guī)矩而改錯。
通“措”,措施。
何方圜之能周兮
通“圓”,圓鑿。
忳郁邑余侘傺兮
通“郁悒”,憂愁苦悶。
進不入以離尤兮
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彌章。
通“彰”,明顯。
延佇乎吾將反
通“返”,返回。
詞類活用
步余馬于蘭皋兮
使動用法,使……步行
高余冠之岌岌兮
形容詞用作動詞,加高。
長余佩之陸離
形容詞用作動詞,加長。
固前圣之所厚
形——動,推重。
哀民生之多艱
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哀傷。
鷙鳥之不群兮
名——動,合群。
謠諑謂余以善淫
動——名,淫--蕩,縱欲之事。
屈心而抑志兮
使動用法,使……受屈,使……受壓抑。
特殊句式
謇朝誶而夕替 被動句。無標志詞。
步余馬于蘭皋兮 狀語后置。介詞“于”。
不吾知其亦已兮 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應為“不知吾”。
謠諑謂余以善淫 狀語后置。介詞“以”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攬茝 狀語后置。介詞“以”。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定語后置。助詞“之”,還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介詞結構后置
一詞多義
雖:余雖好修姱以兮 雖然
雖九死其猶未悔 即使
修:余獨好修以為常 美
退將復修吾初服 整理
鄒忌修八尺有余 長、高
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修改
古今異義
怨靈修之浩蕩兮
古義:荒唐 今義:形容水勢廣闊而壯大
偭規(guī)矩而改錯
古義:改變措施 今義:改正錯誤
無獨窮困乎此時也
古義:出境困窘 今義:經濟困難
寧溘死以流亡兮
古義:隨著流水而消逝
今義:因災害或是政治原因而被迫離開家鄉(xiāng)或祖國
朕:第一人稱代詞“我” /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稱
以為:“以之為”的省略 / 認為
工巧:技藝巧妙/善于取巧
陸離:形容色彩繁雜/修長的樣子
主旨把握
課文節(jié)選部分表達了屈原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詩人自述身世、品質、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誠不為君王理解的苦悶之情,表現(xiàn)了屈原堅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節(jié)操,抒發(fā)了詩人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
詩人有什么樣的內在品格?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憂國憂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堅持真理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潔身自好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疾惡如仇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忠貞不移
詩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堅定的,節(jié)操是清白的,才華是橫溢的。
課文思路結構
思路結構
屈原《離騷》一詩博大精深,主題是表達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課文節(jié)選部分共13節(jié)、52句,通過比喻、象征和比較、對照的手法及夾敘夾議的運用表現(xiàn)了屈原志潔行高,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先從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寫起,然后再否決自己退隱獨善的閃念,表明自己決不變心的愛國熱情。
結構圖:
前半段:
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規(guī)矩、施美政
政治遭遇:靈修不察、眾女嫉余、時俗工巧
心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后半段:
退隱的閃念:回車復路、退修初服
愛國決心:好修為常、體解未變
課文賞析
1 、文章特色 深刻的現(xiàn)實內容與高度的浪漫主義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 《離騷》作為一首宏偉瑰麗、令人回腸蕩氣的政治抒情詩,以大膽的想象、夸張和象征等手法,生動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國的現(xiàn)實斗爭,表現(xiàn)作者了對現(xiàn)實社會的深廣憂憤和精神上的追求。
2、 語言特色以六字句為基本句式,加上虛字“兮”,參差變化,舒展自如;雙句押韻,節(jié)奏鏗鏘而活潑變化,抒情淋漓酣暢,聲情并茂;間以楚地方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3、 賦的運用本篇的賦既用于敘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實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敘事的:“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4、 比興手法王逸把《離騷》的意象體系分為三類:社會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話界的意象群。課文中的意象體系多為第一、二類,即主要以“香草美人”為喻(蕙, 茝 ,芰荷,芙蓉,蛾眉等),表達自己高潔的胸懷、美好的心靈。此外,屈原善于運用打比方來說理。
5、“移情”技法的運用也就是說在這里實現(xiàn)了“我”與“物”的同化,作者對那些美好事物“蘭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陸離之佩”繽紛的“繁飾”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觀的欣賞上,而是把自己的愛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拔摇钡膬刃木突顒釉谀切┮庀笾。所以通過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們就可以體會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
也可以說此時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經變成了那一個個美好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花濺淚”“鳥驚心”也是移情的寫法。
首先,他有著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薄爸栖梁梢詾橐沦,集芙蓉以為裳!
其次,他具有鮮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進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張法治(“規(guī) 矩”“繩墨”),主張舉賢授能。第二,他主張美政,重視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艱”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反對統(tǒng)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
第三,他追求真理,堅強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這個形象,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兩千多年來給了無數(shù)仁人志士以品格與行為的示范,也給了他們以力量。
6.課文中大量運用語氣助詞“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兮”是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的語氣詞,它在詩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盡一樣。用在句中,表語音的延長;用在句間,表語意未竟,待下句補充;用在句尾,表感嘆意味。就課文來看,“兮”均用在句間,表示語意未完,等待下句補充。
7.理解文章,研讀詩句,指出下列詩句中使用的藝術手段產生了怎樣的表達效果。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明確:用“蕙纕”、“攬茝”比喻自己的美德,反襯奸佞小人的嫉恨,揭示自己的高尚道德。
。2)“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明確:用“繩墨”比喻準則、準繩。整句詩在于揭露趨炎附勢之徒的丑態(tài),比喻的運用使這種表達更形象生動。
。3)“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明確:全句詩均在暗喻詩人自己在刻意追求完美的外形。這種用“服飾”與“佩飾”的描寫,暗示自己品行、道德的追求的手法,化抽象為具體,生動地展示出詩人的內心世界。
離騷原文及翻譯 1
原文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仉捃囈詮吐焚,及行迷之未遠。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離騷》譯文
我長聲嘆息而淚流滿面啊,為老百姓多災多難而哀傷。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約束自己啊,沒想到早上進諫晚上就被貶官。貶黜我是因為我用香蕙作佩帶啊,給我加罪是因為我愛好花香。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縱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喪。始終不能明了我心跡啊,我怨恨我那君王過分荒唐。眾女子嫉妒我長得美貌啊,放出謠言說我行為放蕩。本來世俗就崇尚投機取巧啊,任意而為將規(guī)矩背向。違背準蠅而追求彎曲啊,竟相把茍合奉迎作為榜樣。憂悶失意啊我孤獨彷徨,忍受著此時的窮困我好不心傷。寧愿突然死去隨著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樣。雄鷹和凡鳥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啊,自古以來就是這樣。方枘圓鑿自然不能結合啊,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忍受著委屈而壓抑著意志啊,忍受強加的罪過又將恥辱品嘗。保持清白為正道而死啊,古圣先賢都認為應該是這樣。
真后悔選擇道路時沒有看清啊,我久久佇立徘徊傍徨。轉過我的車子返回原路,好在我雖然迷途卻并沒有失去方向。趕著馬車來到長滿蘭草的水邊啊,奔馳后休息在長著椒樹的山崗。為君分憂反受指責啊,我退隱山林整理我當初的衣裳。裁剪荷葉做出我的上裝啊,連綴花瓣做出我的下裝。不了解我的心意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本心確實善良。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將我長長的`佩帶延長。清香和污臭雜糅在一起啊,唯獨我明潔的品質沒有毀傷。忽然回過頭來放眼遠眺啊,看到了遼闊大地的四面八方。我佩戴上繽紛多彩的服飾啊,渾身上下散發(fā)著陣陣清香。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樂趣啊,我獨愛美啊而且習以為常。
離騷原文及翻譯 2
屈原的《離騷》原文
帝高陽之苗裔兮 ,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
朕皇考曰伯庸,我的父親字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 攝提那年正當孟陬啊,
惟庚寅吾以降,正當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皇覽揆余初度兮, 父親仔細揣測我的生辰,
肇錫余以嘉名: 于是賜給我相應的美名:
名余曰正則兮, 父親把我的名取為正則,
字余曰靈均。 同時把我的字叫作靈均。
。ㄩ_頭八句,敘述說高貴的出身、降生的祥瑞和美好的名字,表現(xiàn)出高度的莊重自愛。)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 天賦給我很多良好素質,
又重之以修能。 我不斷加強自己的修養(yǎng)。
扈江離與辟芷兮, 我把江離芷草披在肩上,
紉秋蘭以為佩。 把秋蘭結成索佩掛身旁。
汩余若將不及兮, 光陰似箭我好像跟不上,
恐年歲之不吾與。 歲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朝搴阰之木蘭兮, 早晨我在山坡采集木蘭,
夕攬洲之宿莽(莽宿)。 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時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
春與秋其代序。 四季更相代替變化有常。
惟草木之零落兮,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而衰,
恐美人之遲暮。 害怕君王逐漸衰老。
不撫壯而棄穢兮, 何不利用盛時揚棄穢政,
何不改乎此度(也)? 為何還不改變這些法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 乘上千里馬縱橫馳騁吧,
來吾道夫先路(也)! 來呀,讓我在前引導開路!
已如何積極自修,鍛煉品質和才能
屈原《離騷》譯文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譯文: 我是高陽帝的后代子孫啊, 我的偉大的先父名叫伯庸。
太歲在寅那年,正當新正之月啊, 又恰在庚寅之日我降生到世上。
父親察看揣度我初生的姿態(tài)啊, 一開始就賜我美好的名字。
為我取名叫正則啊, 又取了字叫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譯文: 我已經有這么多內在的美質啊, 又加上美好的容態(tài)。
身披香草江離和幽雅的白芷啊, 還編結秋蘭作為佩帶更加芳馨。
時光飛快,我似乎要趕不上啊, 心裏總怕歲月流逝不把我等待。
清晨摘取山坡上的香木蘭啊, 傍晚又把經冬不枯的香草來采。
日月飛馳不停留啊, 春天剛剛過去就迎來秋天。
想那花草樹木都要凋零啊, 唯恐美人也將有暮年到來。
你為什么不乘著壯年拋棄惡習啊, 又為什么不改變原來的政治法度?
你若乘上駿馬縱橫馳騁啊, 來吧,請讓我在前面為你帶路。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昌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惟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讒以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shù)化。 譯文: 古代的三王德行多么完美啊, 眾多的賢臣在他們身邊聚會。
雜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啊, 豈只只是聯(lián)系優(yōu)秀的蕙和芷?
那堯舜是多么光明正大啊, 已經遵循正道走上了治國的坦途。
桀與紂是那樣狂妄邪惡啊, 他們只因走上邪路而難以舉步。
那些結黨營私的小人茍且偷安啊, 使國家的前途昏暗艱險。
難道我自己害怕災難禍患嗎, 怕只怕君王的車子顛覆不起!
我前前后后奔走照料啊, 追隨著前王的足跡不斜不偏。
君王不體察我火熱的內心啊, 反而聽信讒言對我大發(fā)脾氣。
我本來知道直言會招來禍殃啊, 想忍耐不說卻又無法控制。
我指著上天讓它為我作證啊, 我這樣做的緣故全是為了君王。
本來說好以黃昏為迎娶之期啊, 沒想到半路上又改變主意。
當初他已與我說好了啊, 后來卻翻悔另有它想。
作者簡介
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chuàng)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生平】
簡介
屈原,姓羋(mǐ),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國貴族。公元前340年誕生于秭歸三閭鄉(xiāng)樂平里。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lián)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lián)合,共同抗衡秦國。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并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國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于秦國。頃襄王即位后,屈原繼續(xù)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約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市秭歸縣),自稱顓頊的后裔。
朝發(fā)枉渚兮,夕宿辰陽……;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在流放期間,屈原為后世留下了許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漁父的一次對話中,漁父勸他與世推移,不要深思高舉,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寧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塵埃。在漁父看來,處世不必過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來為官;世道渾濁,可以與世沉浮。至于深思高舉,落得個被放逐,則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漁父的談話,表現(xiàn)出了兩種處世哲學。 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楚國國都郢都。當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端午節(jié),也是因此而來的。
家族
屈原出生于楚國貴族,和楚王一樣,羋(mǐ)姓,后改姓熊。該姓出自顓頊系統(tǒng)的祝融氏;羋姓族群從商代遷徙至南方楚地,當傳到熊繹時,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陽(也就是現(xiàn)在湖北省秭歸縣境內)。這就是屈原的故鄉(xiāng)。春秋初期,約公元前7世紀,楚武王熊通的兒子被封在屈這個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後代就以屈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類似的,還有春秋時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戰(zhàn)國時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國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夠從春秋前期一直延續(xù)到戰(zhàn)國后期,一直處于楚國的高層,這個家族可謂經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閭大夫,據(jù)說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務。
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當時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國的關系,當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孫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國都曾擔任過要職。屈原的父親叫伯庸。到了屈原這一代,屈氏當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來被秦國俘虜?shù)拇髮⑶。屈原楚辭《九章·惜誦》:忽忘身之賤貧。很可能當時這個貴族家庭已經衰落了。
出生
屈原的出生日期,據(jù)近代許多人研究,約在楚宣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年)到三十年(公元前339年)之間。照甲子推算,那年應該是戊寅年。恰巧,屈原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照中國歷法的老話是人生于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為歲首。屈原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真正符合于人的生辰,所以在屈原著名的作品《離騷》中說: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這句是說太歲星逢寅的那年正月,又是庚寅的日子,我從母體降生了。說明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碩是正月,夏歷以建寅之月為歲首,說明這年正月是寅月;庚寅則說明這一天是寅日。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這可是個好日子(據(jù)鄒漢勛、劉師培用殷歷和夏歷推算,定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陳玚用周歷推算定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目前一般定為公元前340年。
取名
屈原覺得自己的生辰有些與眾不同,所以他在《離騷》中說: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這四句是說:父親看到我生辰不凡,給我起了個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東漢王逸在《章句》中解釋屈原的名字時說:正,平也;則法也,靈,神也;均,調也。言正平可法者莫過于天,養(yǎng)物均調者,莫神于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來,照字面上講,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寬又平的地形[7],就是地的象微,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開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8]的天地人三統(tǒng)。這在今天看來,只是個巧合,原無所謂,可在當時卻認為是一個好兆頭。
經歷
屈原的事跡,主要見載于的《史記》。根據(jù)《離騷》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誕生于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于楚懷王時期。
屈原生活的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為實現(xiàn)振興楚國的大業(yè),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lián)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xiàn)了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fā)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為楚懷王擬訂憲令之時,在懷王面前誣陷屈原,懷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職后,轉任三閭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務,負責宗廟祭祀和貴族子弟的教育。
懷王十五年(公元前304年),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南、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于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后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
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lián)盟的活動,使齊楚聯(lián)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屈原力勸不可,然而懷王的小兒子子蘭等卻力主懷王入秦,懷王亦不聽屈原等人勸告,結果會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異國。
在懷王被扣后,頃襄王接位,子蘭任令尹(相當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斷絕。但頃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與秦結為婚姻,以求暫時茍安。由于屈原反對他們的可恥立場,并指斥子蘭對懷王的屈辱而死負有責任,子蘭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造謠詆毀屈原,導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帶,時間約為頃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時,楚國的形勢愈益危急。到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預示著楚國前途的危機。次年,秦軍又進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興旺的國家已經無望,也曾考慮過出走他國,但最終還是愛戀故土,于悲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羅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這一天很近的一個日子。五月初五原來是楚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后來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論其本來意義,反而鮮為人知了。
【離騷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離騷原文及翻譯09-03
《離騷》原文及翻譯09-11
《離騷》的原文及翻譯05-14
《離騷》原文翻譯09-20
離騷的原文及翻譯08-18
《離騷》的原文及翻譯10-18
屈原《離騷》原文及翻譯04-13
《楚辭·離騷》原文及翻譯06-13
【優(yōu)】《離騷》的原文及翻譯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