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白《塞下曲》古詩賞析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李白《塞下曲》古詩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塞下曲
作者: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注釋
①“笛中”兩句:只能從笛聲聽到《折楊柳》,實際上見不到楊柳(春色)。折柳,《折楊柳》,笛曲名。
、诮鸸模杭唇疸`,古代軍中打擊樂器,用以代發(fā)號令。
譯文:
五月的祁連山仍有積雪,看不見鮮花開放只有刺骨的嚴寒。
笛子吹著折楊柳的曲調,又何處尋覓楊柳青青的春天。
白天隨金鼓之聲作戰(zhàn),晚上靠著馬鞍入眠。
只愿揮起腰下的寶劍,過關斬將,打敗敵人。
賞析: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經(jīng)扣緊題目。五月,在內(nèi)地正值盛夏。韓愈說“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趙嘏說“和如春色凈如秋,五月商山是勝游”。但是,李白所寫五月卻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見所感也就迥然有別。天山孤拔,常年被積雪覆蓋。這種內(nèi)地與塞下在同一季節(jié)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人敏銳地捕捉,然而,他沒有具體細致地進行客觀描寫,而以輕淡之筆徐徐道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無花只有寒”!昂弊,隱約透露出詩人心緒的波動,何況寒風之中又傳來《折楊柳》的凄涼曲調呢!春天在邊疆是看不到的,人們只能從笛曲之中去領受,去回味!墩蹢盍窞闃犯畽M吹曲,多寫行客的愁苦。在這里,詩人寫“聞折柳”,當亦包含著一層蒼涼寒苦的情調。他是借聽笛來渲染烘托這種氣氛的。沈德潛評論《塞下曲》前四句說:“四語直下,從前未具此格!庇终f:“一氣直下,不就羈縛!痹姙槲迓,依慣例當于第二聯(lián)作意思上的承轉,但是李白卻就首聯(lián)順勢而下,不肯把蒼涼情緒稍作收斂,這就突破了格律詩的羈絆,以氣脈直行,豪縱不拘,語淡而雄渾為其特色了。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惫糯稣饕脫翥`、鼓,用來節(jié)制士卒進退,五、六兩句,寫的正是這種情況。語意轉折,已由蒼涼變?yōu)樾蹓。詩人設想:自己來到邊塞,就在天山腳下,整日過著緊張的戰(zhàn)斗生活。白天在鉦、鼓聲中行軍作戰(zhàn),晚上就抱著馬鞍子打盹兒。這里,“曉戰(zhàn)”與“宵眠”相對應,當是作者有意在概括軍中一日的生活,其軍情之緊張急迫,躍然紙上!半S”字,摹狀士卒的令行禁止!氨А弊,描繪士卒夜間警備的情況。二句寫的是士卒的生活場景,而他們守邊備戰(zhàn),人人奮勇,爭為功先的心態(tài)則亦盡情流露出來。
尾聯(lián)“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復仇的故事,表現(xiàn)詩人甘愿赴身疆場,為國殺敵的雄心壯志。“直”與“愿”字呼應,語氣斬截強烈,一派心聲,噴涌而出,自有奪人心魄的藝術感召力。
創(chuàng)作背景
這組詩當作于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此前一年李白初入長安,此時供奉翰林,胸中正懷有建功立業(yè)的政治抱負。
作者介紹
李白(7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于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xiāng)),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jīng)鍪徐o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安徽當涂,享年61歲。
【李白《塞下曲》古詩賞析】相關文章:
李白《塞下曲》賞析12-01
塞下曲李白賞析08-28
李白《塞下曲》賞析(5篇)12-02
李白《塞下曲(其五)》古詩鑒賞12-21
《塞下曲》李白01-05
《立冬》李白古詩賞析04-24
李白古詩《將進酒》賞析06-05
《將進酒》李白古詩賞析04-27
李白的古詩《月下獨酌》賞析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