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梁實秋談吃-栗子

        時間:2022-06-02 00:47:14 梁實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梁實秋談吃-栗子

          引導語:在家庭生活中如果再增添一點飲食文化,那么梁實秋談吃的文字是不可不讀,我們一起閱讀下文小編收集的梁實秋談吃中的栗子。

          栗子以良鄉(xiāng)的為最有名。良鄉(xiāng)縣在河北,北平的西南方,平漢鐵路線上。其地盛產栗子。然栗樹北方到處皆有,固不必限于良鄉(xiāng)。

          我家住在北平大取燈胡同的時候,小園中亦有栗樹一株,初僅丈許,不數年高二丈以上,結實累累。果苞若刺猬,若老雞頭,遍體芒刺,內含栗兩三顆。熟時不摘取則自行墜落,苞破而栗出。搗碎果苞取栗,有漿液外流,可做染料。后來我在嶗山上看見過巨大的栗子樹,高三丈以上,果苞落下狼藉滿地,無人理會。

          在北平,每年秋節(jié)過后,大街上幾乎每一家干果子鋪門外都支起一個大鐵鍋,翹起短短的一截煙囪,一個小利巴揮動大鐵鏟,翻炒栗子。不是干炒,是用沙炒,加上糖使沙結成大大小小的粒,所以叫做糖炒栗子。煙煤的黑煙擴散,嘩啦嘩啦的翻炒聲,間或有栗子的爆炸聲,織成一片好熱鬧的晚秋初冬的景致。孩子們沒有不愛吃栗子的,幾個銅板買一包,草紙包起,用麻莖兒捆上,熱乎乎的,有時簡直是燙手熱,拿回家去一時舍不得吃完,藏在被窩垛里保溫。

          煮咸水栗子是另一種吃法。在栗子上切十字形裂口,在鍋里煮,加鹽。栗子是甜滋滋的,加上咸,別有風味。煮時不妨加些八角之類的香料。冷食熱食均佳。

          但是最妙的是以栗子做點心。北平西車站食堂是有名的西餐館。所制“奶油栗子面兒”或稱“奶油栗子粉”實在是一絕。栗子磨成粉,就好像花生粉一樣,干松松的,上面澆大量奶油。所謂奶油就是打攪過的奶油(whipped cream)。用小勺取食,味妙無窮。奶油要新鮮,打攪要適度,打得不夠稠固然不好吃,打過了頭卻又稀釋了。東安市場的中興茶樓和國強西點鋪后來也仿制,工料不夠水準,稍形遜色。北海仿膳之栗子面小窩頭,我吃不出栗子味。

          杭州西湖煙霞嶺下翁家山的桂花是出名的,尤其是滿家弄,不但桂花特別的香,而且桂花盛時栗子正熟,桂花煮栗子成了路邊小店的無上佳品。徐志摩告訴我,每值秋后必去訪桂,吃一碗煮栗子,認為是一大享受。有一年他去了,桂花被雨摧殘凈盡,他感而寫了一首詩“這年頭活著不易”。

          十幾年前在西雅圖海濱市場閑逛,出得門來忽聞異香,遙見一意大利人推小車賣炒栗。論個賣——五角錢一個,我們一家六口就買了六顆,坐在車里分而嘗之。如今我們這里到冬天也有小販賣“良鄉(xiāng)栗子”了。韓國進口的栗子大而無當,并且糊皮,不足取。

         

          讀《梁實秋談吃》有感

          冰心說:“一個人應當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ㄓ猩⑾、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要好的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算梁實秋最像一朵花。”讀了《梁實秋談吃》這本書,更加理解了冰心的這句話,無怪乎作家冰心評價他是才、情、趣并舉的男人中的“一枝花”。 梁實秋散文成就很高,曠達幽默,文學造詣極高的他,博古通今,談起吃來,信手拈來,體現了梁實秋的“才”。如首篇《饞》一文中,談到:“在英文里找不到一個十分適當的字。羅馬暴君尼祿,以至于英國的亨利八世,在大宴群臣的時候,常見其撕下一根根又粗又壯的雞腿,舉起來大嚼,旁若無人,好一副饕餮相!但那不是饞。埃及廢王法魯克,據說每天早餐一口氣吃二十個荷包蛋,也不是饞,只是放肆,只是沒有吃相。對有某一種食物有所偏好,對于大量的吃,這是貪得無厭。饞,則著重在食物的質,最需要滿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條舌,舌上還有無數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饞?饞,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發(fā)展成為近于藝術的趣味。也許我們中國人特別饞一些。饞字從食毚聲。毚音饞,本義是狡兔,善于奔走,人為了口腹之欲,不惜多方奔走以膏饞吻,所謂‘為了一張嘴,跑斷兩條腿’。真正的饞人,為了吃,決不懶。”梁實秋從亨利八世的饕餮相、埃及廢王法魯克的貪得無厭到解釋饞的真正含義以及真正的饞人,可見梁實秋知識之豐富。我們再看他寫的食物,感情上十分坦率,沒有大家的氣派,語言平實,沒有花架子,但里面卻有著文人那種的淵博與風雅,一棵白菜、一塊豬肉、一個湯包、一只燒鴨、一碗豆汁兒,就可以談及典故、縱橫南北,就可以管窺這大千世界。幾乎在每一篇談吃的散文中,融入了不少典籍知識和名家詩詞,使讀者在用視覺享受美食的同時,品味著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1949年6月,梁實秋負笈移臺,在臺灣,他一方面執(zhí)教,一方面勤奮地從事散文創(chuàng)作,很多談吃的篇章往往托物抒懷,故鄉(xiāng)的“魚丸”連吃三天,使他“齒頰留芬”;想起北平的烤羊肉,使他“垂涎欲滴”;“北平的醬肘子鋪賣一種炸丸子,至今回想起來還回味無窮”。梁實秋在《火腿》一文中對火腿的回憶,不僅是一種飲食需求,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托。文章中有三處精彩的描寫,其中有一處記敘了自己在上海吃火腿的往事,“每經大馬路,輒至天福市得熟火腿四角錢,店員以利刃切成薄片,瘦肉鮮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飯為無上妙品。至今思之猶有余香。”分明流露出一種懷鄉(xiāng)的情緒。第二處是將家鄉(xiāng)的火腿與臺灣的火腿作對比。“臺灣氣候太熱,不適于制作火腿,但有不少人仿制,結果不是粗制濫制,

          便是腌曬不足急于發(fā)售,帶有死尸味;幸而無尸臭,亦是一味死咸,與‘家鄉(xiāng)肉’無殊。”第三處是晚年偶然間得到一只真的金華火腿時的精彩描寫。“金華火腿,瘦小堅硬,大概是收藏有年。菁清持往熟識商肆,老板奏刀,砉的一聲,劈成兩截。他怔住了。鼻孔翕張,好像是嗅到了異味,驚叫:“這是道地的金華火腿,數十年不聞此味矣!”他嗅了又嗅不忍釋手,他要求把爪尖送給他,結果連蹄帶爪都送給他了。他說回家去要好好燉一鍋湯吃。”落筆于老板的情思,其實在心弦的共鳴中,梁實秋的思鄉(xiāng)情結含蓄而動情地表現了出來。

          梁實秋中年以后飄零到孤島,一別就是30多年,幾乎相當于自己半生的時間,再也無緣故土,只能眼望海峽對岸,遙念著母親和一雙兒女。這種情況下,當年的一雙筷子一只碗,都易勾起他心中絲絲縷縷的感慨,帶有幾許鄉(xiāng)愁,體現了他的“情”。如《豆汁兒》一文中提到:“兒時夏天,梁實秋喝豆汁,總是先脫光上衣,然后喝下豆汁,等到汗落再穿上衣服。”他常說:“能喝豆汁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北平人。”“自從離開北平,想念豆汁兒不能自已。有一年我路過濟南,在車站附近一個小飯鋪墻上貼著條子說有“豆汁”發(fā)售。叫了一碗來吃,原來是豆?jié){。是我自己疏忽,寫明的是“豆汁”,不是“豆汁兒”。來到臺灣,有朋友說有一家飯館兒賣豆汁兒,乃偕往一嘗。烏糟糟的兩碗端上來,倒是有一股酸餿之味觸鼻,可是稠糊糊的像麥片粥,到嘴里很難下咽?梢娫谑裁吹胤匠允裁礀|西,勉強不得。”他坦誠的說過:“自從離開北平,想念豆汁不能自已。”晚年他與北京的長女梁文茜取得聯系后,在一封信中說:“給我?guī)c豆汁來!”女兒回信道:“豆汁沒法帶,你到北京來喝吧!”他才知道自己糊涂了,不禁啞然失笑。

          看這本書時正值春節(jié),每天沉浸于各種吃吃喝喝中,把各種好吃的往嘴里送,一直覺得吃是人生的一種享受。正像梁實秋說的“饞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現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得多。”書中的每一篇篇幅不長卻食之有味,每一道美食躍然于紙上,都體現了梁實秋先生語言的幽默風趣。如在描寫車夫的粗獷吃相時寫道:“他把菜肴分為兩份,一份倒在一張餅上,把餅一卷,比拳頭要粗,兩手扶著矗立在盤子上,張開血盆巨口,左一口,右一口,中間一口!不大的功夫,一張餅下肚,又一張也不見了,直吃得他青筋暴露滿臉大汗,挺起腰身連打兩個大飽膈。”描寫細致入微,還帶些夸張,如同漫畫一般,令人捧腹。

          從《梁實秋談吃》一書中,感受到了梁先生的才、情、趣。韓少功說:‘如果說美食如今有幾個人還會去從沈從文、汪曾祺他們的散文隨筆中領略?也許,許多人覺得還不如看看眼下火爆的《舌尖上的中國》更活色生香„„” 我想,今天的我們,在提高自身的消費質量的同時,在家庭生活中再增添一點飲食文化,梁實秋談吃的文字不可不讀,此書不可不讀!

        【梁實秋談吃-栗子】相關文章:

        梁實秋《雅舍談吃》簡介08-08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吃》12-03

        談時間梁實秋09-10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饞》04-29

        梁實秋《談友誼》散文07-06

        梁實秋的散文《談友誼》09-15

        梁實秋散文《談友誼》09-22

        談友誼梁實秋閱讀答案02-18

        梁文茜談父親梁實秋06-03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讀<烹調原理>》07-0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