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問月》課文解析
《把酒問月》課文解析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注釋】:
《把酒問月》這詩題就是作者絕妙的自我造象,那飄逸浪漫的風神唯謫仙人方能有之。題下原注:“故人賈淳令予問之”,彼不自問而令予問之,一種風流自賞之意溢于言表。
悠悠萬世,明月的存在對于人間是一個魅人的宇宙之謎。“青天有月來幾時”的劈頭一問,對那無限時空里的奇跡,大有神往與迷惑交馳之感。問句先出,繼而具體寫其人神往的情態(tài)。這情態(tài)從把酒“停杯”的動作見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來的一問分明帶有幾分醉意,從而倍有詩味。二句語序倒裝,以一問攝起全篇,極富氣勢感。開篇從手持杯酒仰天問月寫起,以下大抵兩句換境換意,盡情詠月抒懷。
明月高高掛在天上,會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當你無意于追攀時,她許會萬里相隨,依依不舍。兩句一冷一熱,亦遠亦近,若離若即,道是無情卻有情。寫出明月于人既可親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運用維妙維肖;匚氖骄浞H具唱嘆之致。緊接二句對月色作描繪:皎皎月輪如明鏡飛升,下照宮闕,云翳(“綠煙”)散盡,清光煥發(fā)。以“飛鏡”作譬,以“丹闕”陪襯俱好,而“綠煙滅盡”四字尤有點染之功。試想,一輪圓月初為云遮,然后揭開紗罩般露出嬌面,該是何等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攬接。不意下文又以一問將月的形象推遠:“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月出東海而消逝于西天,蹤跡實難測知,偏能月月循環(huán)不已!暗姟睂幹钡暮魬銈髟娙说捏@奇,他從而浮想聯(lián)翩,究及那難以稽考的有關(guān)月亮的神話傳說:月中白兔年復一年不辭辛勞地搗藥,為的.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獨處的嫦娥,該是多么寂寞?語中對神物、仙女深懷同情,其間流露出詩人自己孤苦的情懷。這面對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從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實為一個,而今人古人則不斷更迭。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亦意味“古人不見今時月”;說“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語備極重復、錯綜、回環(huán)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數(shù),只如逝水,然而他們見到的明月則亙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礎上進一步把明月長在而人生短暫之意渲染得淋漓盡致。前二句分說,后二句總括,詩情哲理并茂,讀來意味深長,回腸蕩氣。最后二句則結(jié)穴到及時行樂的主意上來。曹操詩云:“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此處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種人生感喟。末句“月光長照金樽里”,形象鮮明獨特。從無常求“!保馕峨h永。至此,詩情海闊天空地馳騁一番后,又回到詩人手持的酒杯上來,完成了一個美的巡禮,使讀者從這一形象回旋中獲得極深的詩意感受。
全詩從酒寫到月,從月歸到酒;從空間感受寫到時間感受。其中將人與月反反復復加以對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繪與神話傳說,塑造了一個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顯露著一個孤高出塵的詩人自我。雖然意緒多端,隨興揮灑,但潛氣內(nèi)轉(zhuǎn),脈絡貫通,極回環(huán)錯綜之致、渾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轉(zhuǎn)韻,平仄互換,抑揚頓挫,更覺一氣呵成,有宮商之聲,可謂音情理趣俱好,故“于古今為創(chuàng)調(diào)”(王夫之《唐詩評選》)。
【《把酒問月》課文解析】相關(guān)文章:
李白《把酒問月》古詩賞析09-08
李白的詩詞《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原文及賞析08-23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解析柳宗元《晉問》06-15
柳宗元《晉問》全文解析03-13
快樂旅行課文解析12-14
唐寅《把酒對月歌》古詩詞鑒賞07-25
猴王出世課文原文解析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