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老王》課文原文(附賞析+教學設(shè)計)
《老王》這篇課文想必很多人都學過,那么有關(guān)《老王》的課文原文哪里有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老王》課文原文
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
據(jù)老王自己講:北京解放后,蹬三輪的都組織起來,那時候他“腦袋慢”“沒繞過來”“晚了一步”,就“進不去了”,他感嘆自己“人老了,沒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為他是單干戶。他靠著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什么親人。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車,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說,這老光棍大約年輕時不老實,害了什么惡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見。有一次,他撞在電桿上,撞得半面腫脹,又青又紫。那時候我們在干校,我女兒說他是夜盲癥,給他吃了大瓶的魚肝油,晚上就看得見了。他也許是從小營養(yǎng)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有一天傍晚,我們夫婦散步,經(jīng)過一個荒僻的小胡同,看見一個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幾間塌敗的小屋;老王正蹬著他那輛三輪進大院去。后來我在坐著老王的車和他閑聊的時候,問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說,住那兒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給我們樓下人家送冰,愿意給我們家?guī),車費減半。我們當然不要他減半收費。每天清晨,老王抱著冰上三樓,代我們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胡同口蹬三輪的我們大多熟識,老王是其中最老實的。他從沒看透我們是好欺負的主顧,他大概壓根兒沒想到這點。
我們從干;貋,載客三輪都取締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輛三輪改成運貨的平板三輪。他并沒有力氣運送什么貨物。幸虧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為“貨”,讓老王運送。老王欣然在三輪平板的周圍裝上半寸高的邊緣,好像有了這半寸邊緣,乘客就圍住了不會掉落。我問老王憑這位主顧,是否能維持生活,他說可以湊合?墒沁^些時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錢吃了不知什么藥,總不見好。開始幾個月他還能扶病到我家來,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來代他傳話了。
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輪的座上,或抱著冰傴著身子進我家來,不顯得那么高。也許他平時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兩只眼上都結(jié)著一層,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我吃驚地說:“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他“嗯”了一聲,直著腳往里走,對我伸出兩手。他一手提著個瓶子,一手提著一包東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雞蛋。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為在我記憶里多得數(shù)不完。我也記不起他是怎么說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們的。
我強笑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他只說:“我不吃。”
我謝了他的好香油,謝了他的大雞蛋,然后轉(zhuǎn)身進屋去。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
我也趕忙解釋:“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許覺得我這話有理,站著等我。
我把他包雞蛋的一方灰不灰、藍不藍的方格子破布疊好還他。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zhuǎn)過身子。我忙去給他開了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著腳一級一級下樓去,直擔心他半樓梯摔倒。等到聽不見腳步聲,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墒俏液ε碌煤苛。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過了十多天,我碰見老王同院的老李。我問:“老王怎么了?好些沒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時候……”
“什么時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兒的第二天。”
他還講老王身上纏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溝里。我也不懂,沒多問。
我回家看著還沒動用的那瓶香油和沒吃完的雞蛋,一再追憶老王和我對答的話,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領(lǐng)受他的謝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為什么,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因為吃了他的香油和雞蛋?因為他來表示感謝,我卻拿錢去侮辱他?都不是。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文章分析】
《老王》是當代文學家楊絳于1984年創(chuàng)作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文章以"我"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回憶了老王的幾個生活片段,刻畫了一個窮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實厚道的"老王"形象,表達了作者一家對老王那樣不幸者的關(guān)心、同情和尊重。作者也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社會應不應該以人道主義精神來關(guān)心不幸者。
《老王》人物介紹
文章的記敘對象,一個不幸的三輪車夫。因為在北京解放后沒有加入組織而落伍,自稱自己“沒用了”。他靠著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他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什么親人。他物質(zhì)上艱苦,精神上凄苦。因為是單干戶,沒有組織,思想上懷有極大的恐懼。這可能是老王最大的不幸。老王是一個善良的人。他愿意給作者家送冰塊,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心人家看病錢不夠;接受了人家的好處,總也不忘,總覺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還硬撐著拿了香油、雞蛋上門感謝。老王去世幾年后,作者感到當年對老王的行為“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老王》賞析
文中由作者為第一人稱,講述了舊社會一個普通的人力車車夫的故事,刻畫了一個窮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實忠厚的“老王”形象,說出了作者的對這樣一個無依無靠的車夫的憐惜與對他的愧怍。
《老王》講了三件事:
一、老王來為他們家送冰,并車費減半;
二、老王免費送“我”丈夫去醫(yī)院;
三、老王為“我”家送來了香油和雞蛋,但第二天老王就去世了。
作者通過寫車夫老王的身世,她與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及老王死后她的愧怍心理,高度贊揚了老王苦境中的善良品質(zhì),表達了“我”一家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給予的關(guān)心、同情和尊重,含蓄地提出了關(guān)懷不幸者的社會問題。
【文體知識】
散文以個人抒情為主,也使用記敘、議論等表達方式,常常是將抒情、記敘、議論綜合起來,形成一種夾敘夾議的筆法。散文往往從細處落筆,小中見大。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其中對父親過鐵道、上下月臺買橘子情景的描寫,無限的父愛以及作者對這父愛的深刻感悟,盡在其中了。
【字詞積累】
塌敗(t。 惶恐(huánɡ ) 田螺眼(luó)荒僻(pì ) 楊絳(jiànɡ) 侮辱 (wǔ)
翳 (yì) 取締(dì ) 湊合 (còu)傴(yǔ) 愧怍(zuò) 鑲嵌(xiānɡqiàn)
攥著(zuàn) 滯笨(zhì) 骷髏(kūlóu)
【失群】動物或人找不到原來的群體。
【落伍】比喻人或事物跟不上時代。
【惶恐】驚慌害怕。
【荒僻】荒涼偏僻。
【取締】明令取消或禁止。
【滯笨】呆滯笨拙。
【愧怍】慚愧。
【取締】明令取消或禁止。
【塌敗】塌陷破敗。
【侮辱】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蒙受恥辱。
【結(jié)構(gòu)梳理】
課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4):作者簡要介紹老王的基本情況,表現(xiàn)他生活艱苦。
第二部分(5-16):回憶與老王交往的幾個片段,表現(xiàn)他的“善”。
第三部分(17-22):寫老王的去世和“我”的感觸。
【中心思想】
這篇散文以“我”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回憶了老王的幾個生活片段,刻畫了一個窮苦卑微但又心地善良、老實厚道的人物形象,突出了老王善良、淳樸的品質(zhì),表達了作者一家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給予的關(guān)心、同情和尊重,同時也含蓄地提出了“關(guān)懷不幸者”這一社會問題。
作者簡介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錢鐘書夫人,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現(xiàn)代作家、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1923年,隨全家遷往蘇州,進入振華女校就讀。1928年,進入蘇州東吳大學。1932年,畢業(yè)于東吳大學,同年前往清華大學借讀,并認識了錢鍾書。1935年—1938年,留學英法,回國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1942年冬,完成了其第一部劇作《稱心如意》在上海公演。1944年,創(chuàng)作的喜劇《弄真成假》在上海公演。1949年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
1970年7月,下放至“五七干!。1978年,出版《堂吉訶德》中譯本。1981年7月,出版散文集《干校六記》。1987年5月,出版散文集《將飲茶》。1988年12月,出版長篇小說《洗澡》。2003年7月,出版散文集《我們仨》。2007年8月,出版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2014年8月,出版中篇小說《洗澡之后》。2016年5月25日1時10分,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逝世,享年105歲。
楊絳文學作品語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簡潔的語言,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于其中,經(jīng)過漂洗的苦心經(jīng)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干凈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xiàn)力。有時明凈到有些冷,但由于滲入詼諧幽默,便平添幾分靈動之氣,因而使靜穆嚴肅的語言自有生機,安靜而不古板,活潑而不浮動,靜中有動,動還是靜。沉靜詼諧中有沉著老到、雍容優(yōu)雅的氣派,鋒芒內(nèi)斂后的不動聲色,有種靜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經(jīng)歷過時代和命運的劇烈起伏,楊絳對人性的認識更加深刻。她非常感念那些在苦難歲月中保持高貴人性,在自己一家落難時,釋放善意,甚至施以援手的普通人。老王就是這樣一位令作者夫婦難忘的布衣之交。文章作于1984年。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
人物經(jīng)歷
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父母籍貫江蘇無錫。辛亥革命后,遷居上海寶昌路。1913年,舉家遷居蘇州大石頭巷。1914年,舉家遷居杭州保倜塔附近。1915年,在貝滿幼兒院上幼兒班,后遷居西城東斜街,在西單牌樓第一蒙養(yǎng)院上學前班。1919年,在大王廟小學上學。
1920年,隨大姐三姐前往上海啟明上學。1923年,考入蘇州振華女中。1928年,報考清華大學外文系失敗,轉(zhuǎn)投蘇州東吳大學。1932年,畢業(yè)于蘇州東吳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語文研究生。
1933年,前往清華大學研究院學習。1934年,獲得清華優(yōu)秀生獎;同年,在《大公報文藝副刊》發(fā)表短篇小說《璐璐,不用愁!》。1935年,在蘇州廟堂巷家中大廳與錢鍾書舉行婚禮;同年夏季,與錢鍾書一同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求學,后轉(zhuǎn)往法國巴黎大學進修。
1936年,與錢鍾書同到瑞士出席第一屆“世界青年大會”。1938年,隨錢鍾書帶著一歲的女兒回國,回國后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1939年秋,任蘇州振華女校(滬校)校長兼高三級英語教師。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振華女校(滬校)停辦。
1942年,任工部局半日小學代課教員,業(yè)余寫劇本。1943年至1945年,創(chuàng)作的劇作《稱心如意》《弄真成假》《游戲人間》《風絮》等相繼在上海公演。1946年秋季,在震旦女子文理學院任外文系教授。1948年9月,出版譯作《1939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
1949年解放戰(zhàn)爭勝利后,得清華大學聘書,兼任教授,教大三級英國小說。1950年4月,出版英譯本轉(zhuǎn)譯的西班牙名著《小癩子》。1952年三反五反運動結(jié)束后,調(diào)入文學研究所外文組;同年10月16日,舉家遷入新北大新建宿舍中關(guān)園26號。
1956年,譯作《吉爾·布拉斯》第一版經(jīng)大修大改后出版。1957年,《論菲爾丁(H.Fielding)關(guān)于小說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論文在《文學評論》第二期發(fā)表。1958年,“拔白旗”運動期間,《論菲爾丁》文成為四面“白旗”之一,遭受錯誤批判;10月,下放至太和莊進行改造;12月底,返回北京,開始自習西班牙文。
1959年,發(fā)表研究薩克雷(W.M.Thackeray)的論文《論〈名利場〉》,后因全文欠“紅線貫穿”而受到批判。1960年,任全國文代會代表。1962年8月14日,遷居干面胡同文研所宿舍。1965年1月中旬,《堂吉訶德》第一部翻譯完畢。
1966年8月9日,被“揪出”,在外文所所內(nèi)掃廁所;同年8月27日,交出《堂吉訶德》全部翻譯稿,并于晚間在宿舍被剃“陰陽頭”。1967年4月24日,被外文所免去勞動。1970年6月1日,《堂吉訶德》譯稿由前組長張黎索還;同年7月12日,下放至“五七干校”。1971年4月4日,隨干校遷明港“師部”。
1972年,重新開始翻譯《堂吉訶德》。1973年,返回北京;同年12月23日,遷入北師大小紅樓,翻譯《堂吉訶德》工作暫停。1974年,遷入學部7號樓西盡頭一辦公室居住,并繼續(xù)翻譯《堂吉訶德》。1975年4月5日,《堂吉訶德》初稿譯完。
1977年,完成小說《大笑話》。1978年4月底,譯作《堂吉訶德》第一、第二部出版;9月8日—18日,任第四屆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婦女代表;11月9日,完成小說《玉人》。1979年6月5日至28日,隨代表團訪問法國;同年10月,《春泥集》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1980年5月,發(fā)表論文《事實—故事—真實》;同年7月,短篇小說集《倒影集》手稿由李國強帶到香港交劉以鬯出版。1981年初,《倒影集》年在香港出版;5月,散文集《干校六記》在香港出版。1983年,《喜劇二種》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年11月2日至12月5日,隨代表團訪問西班牙馬德里、英國倫敦。
1986年,獲“智慧國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勛章”;11月,出版《關(guān)于小說》;同年,作品《回憶我的父親》《回憶我的姑母》《記錢鐘書與圍城》出版,《丙午丁未紀事》在《收獲》第6期發(fā)表,《失敗的經(jīng)驗》在《中國翻譯》第5期發(fā)表。
1987年,散文集《將飲茶》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1988年11月,長篇小說《洗澡》在香港出版;同年12月,長篇小說《洗澡》在北京出版。1990年,《將飲茶》在臺灣出版。1991年,寫下了《第一次下鄉(xiāng)》及《順姐的自由戀愛》。
1994年2月,《雜憶與雜寫》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同年12月,《楊絳散文》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1997年5月,寫下了《方五妹和她的“我老頭子”》在《十月》雜志第5期發(fā)表;同年8月8日,寫下《答宗璞〈不得不說的話〉》。1998年9月,寫下了《錢鍾書離開西南聯(lián)大的實情》。1999年,《“摻沙子”到流亡》于1月17日、18日、19日分三批發(fā)表;同年12月18日,翻譯完畢《斐多》。
2000年4月,出版譯作《斐多》;11月17日,與商務印書館訂約,出版《錢鍾書手稿集》。2001年9月7日,設(shè)立清華大學“好讀書”獎學金,幫助家境貧寒的學子完成學業(yè)。2003年4月7日,《楊絳作品集》第六版出版;7月,散文集《我們仨》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
2004年,出版《楊絳文集》。2007年8月,出版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2011年7月,以答問形式發(fā)表了《坐在人生邊上》。2014年8月,出版中篇小說《洗澡之后》。
2016年5月25日1時10分,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逝世,享年105歲;5月27日,遺體在京火化,遵照楊絳先生遺囑,喪事從簡!安辉O(shè)靈堂,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留骨灰!
《老王》教學設(shè)計: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詞語
2、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能力目標:
1、把握“老王”性格特點
2、感悟重點語句的含義,體會作者的語言風格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善良體察善良,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同情心。
重點:把握“老王”性格特點。
難點:學習勞動者的優(yōu)良品質(zhì),樹立平等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
教法學法:合作探究、朗讀體悟、換位體驗、人物對話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稱一個人“老王”往往包含什么意思?那“王老”呢?
二、速讀課文,整體把握
任務分配:一二三組做第一題,四五六組做第二題。
學習方法:讀完后先迅速搜集下信息,再小組交流,完善
1、作者的善良表現(xiàn)在哪里?
2、老王的善良有表現(xiàn)在哪里?
展示要求:
1、各組自愿當代表匯報交流結(jié)果,另外一組在書上勾畫。
2、對答案不完善、有異議的,每位學生可做補充、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三、與老王對話,深入了解老王形象
假設(shè)同學們是老王,我是楊絳,我常坐你的三輪車,閑談之中,我會問你一些問題,你就文章中老王的實際回答我,好嗎?
1、咱北京蹬三輪的都是有組織的,你怎么單干呀?
2、你的生意咋樣?
3、那兒(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幾間塌敗的小屋)是你家嗎?你還有沒有啥親人?
我們在閑談之中,我們干感受到老王是一個生活艱辛的人,他考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他給不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他孤、老、病、殘,生活特別艱辛?墒牵麉s又金子般的心,善良、老實、淳樸憨厚。
板書設(shè)計:
老王
楊絳
老實、憨厚、講誠信→善
棄、孤、殘、病、慘→苦
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
第二課時
出示課堂目標:
1、是從樸素詼諧的語言感受深沉的情感;
2、是讓學以善良體察善良,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愛普通人,尤為是孤老病培養(yǎng)學生的同情心、愛心。
一、導入
老王苦,老王善,他老實,憨厚。作者從知道老王“不知得了什么病”起到偶爾聽到老王去世,作者很不安。面對老王很慚愧。在回想老王時,對老王的肖像進行描寫,你們能找出來嗎?
二、從肖像描寫中感受楊絳語言特色
“他面如死灰……一堆白骨”
1、找
2、讀
3、品(抓住重點詞語,入“骷髏、白骨、棺材、死人”
4、說(老忘給你的感受)
5、師小結(jié):
我們平時尊敬一個人,感激一個人,懷著強烈的感情去描寫他,他的形象就會美化起來。這是常用的方法。楊絳不一樣,他把老王面貌寫的丑陋,令人毛骨悚然,其目的是什么?
6、語言欣賞
。ㄈ谌胝n后第二題)
(1)、找句子品味語言詼諧的特點。
。2)、找句子品其簡樸沉著,情誼深。
三、角色互換感受善良
假如一二三組學生是楊絳,四五六組學生是老王。老師是旁人。你們的善良感動了我,今天,有些問題想問問你們:
老王:你生活如此艱辛,為什么還一心幫助別人,香油,雞蛋是很好的營養(yǎng)品,你身體本來不好,自己吃了,會有益健康的?
楊絳:你們生活在荒唐動亂的年代,你們的學術(shù)被稱作‘反動學術(shù)’,你們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腳下,生活過的也不容易,你反而老王始終放心不下,你能說說這樣做的理由嗎?”
四、課堂爭鳴:懷念老王
想一想:
“但不知為什么,沒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蔽覟槭裁炊话玻
說一說:
師總結(jié):
文章最后寫道“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怍”作者愧怍自己作為相對幸運者對不幸的老王缺少了解,缺少關(guān)心,對他的高貴品性,甚至年感覺都沒有,就那一點感動,還是他死后才有的。
五、拓展延伸
你身邊有這樣的不幸者嗎?你平時和他們接觸嗎?你像作者做這一樣,有過良心的叩問嗎?相對現(xiàn)實生活中見到對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認為現(xiàn)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作業(yè)
設(shè)計身邊:“老王”的專訪活動
訪談要求:
1、了解“老王”的人生經(jīng)歷、生活故事。
2、能體現(xiàn)它的品格。
3、訪談時可有自己的感受或評論。
4、用文字把專訪內(nèi)容記錄下來。
板書設(shè)計:
不幸而善良的老王
楊絳
郭雪芹
《老王》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是通過抓住《老王》這篇文章中的關(guān)鍵詞來分析文章,主要通過合作、探究、自主的方式,通過老師所指出的“三輪”、“病了”、“愧怍”這三個詞來構(gòu)建整個課堂,學生進而由淺入深的體會《老王》這篇文章的內(nèi)涵。
整個課堂教學的實施很順利,充分地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了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和情感體驗,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觀看視頻后經(jīng)過反思,我認為成功的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由淺入深,合理安排。
本節(jié)課的中心就是抓住文中的詞來分析把握文章,于是老師在安排學生所要分析的詞語時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由“三輪”到“病了”再到“愧怍”,這樣從一個事物到一件事再到一種心情的安排,其實也就是對于這篇文章的由淺入深的較為全面的分析,通過短短的三個詞就可以清晰把握《老王》這篇文章,從而一步一步的感受到楊絳先生的內(nèi)心豐富的情感。
二、尊重學生,發(fā)散思維。
在整個過程中老師并沒有讓學生僅僅圍繞自己所設(shè)計的三個詞語進行進行分析,反而是在討論之中給了學生發(fā)揮的空間,讓他們來說出自己所認為關(guān)鍵的詞語,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就不會局限于老師的思維而無法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可以得到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這樣的過程中其實不僅僅是為學生開拓了思維空間,激勵學生去獨立思考,也是給老師打開了思路,是一個共贏的環(huán)節(jié)。
三、合理引導,恰當總結(jié)。
整堂課上下來,在老師與學生的問答過程中,老師始終在引導學生,對于每一位學生的回答都進行了恰當?shù)目偨Y(jié),同時這些總結(jié)對于學生把握《老王》這篇文章也起著一定的引導作用,從而對于每一個詞語的分析都達到了很細致的程度,這樣對于這篇文章的分析也就較為深入,學生理解起來也較為容易,對于楊絳先生心中的“愧怍”之情有了更為清晰準確的認知。
但是我覺得其實在最后說到楊絳先生對于老王的“愧怍”表現(xiàn)了一位知識分子的悲憫情懷以及純美人性,同時也說到楊絳先生因為沒有為老王做什么而“愧怍”,而在那個年代楊絳先生那樣的處境就是要去做什么也是做不了的,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不妨打破常規(guī)不在最開頭而在這里引入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介紹,這樣可以在已經(jīng)分析完文章后來更加直觀深入的體會到老師所說的這最后的情感。
《老王》讀后感
緩緩地合上楊絳先生的《老王》這篇文章,望著遠方陰暗的天空,我心中感慨萬分。
老王,一個社會底層的卑微人物,一個不幸的人:自己沒有親人、只能住在破敗的屋里。家,沒有。自己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一輛破爛的三輪車上?上В驗樗恢谎巯沽,另一只也有病,連別人都不愿坐他的車,甚至誹謗他。生活貧困潦倒。
即使這樣,也不能影響他人性的光輝,生活沒有讓他屈服,他沒有一輩子做生活的奴隸。反而幫楊絳家送冰,送作者丈夫去醫(yī)院又不肯收錢,逝世前一天,也靠著僅有的一點意志拖著重病的身子向楊絳表示謝意,最后才安然離世。
老王盡管命運坎坷,卻不忘關(guān)心他人,其它車夫的那些惡習他都沒染上,或者根本沒想到。在文中,錢,成為一面鏡子,照出了老王不慕錢財﹑忠厚老實﹑知恩圖報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這些品質(zhì)像金子般閃耀在他的身上,成為老王的財富。是任何人不可劫掠的。
老王只是一個平凡的人,然而正是這種平凡才讓我們覺得真實,倍感不凡。他一生充滿了苦難,然而,他用自己的雙手,活出了人生的尊嚴,贏得了楊絳一家的尊重。平淡而不平庸,平凡而能平靜。“善良的心地,就是黃金!崩贤醯钠焚|(zhì)如金子般地發(fā)光發(fā)亮,照亮了作者的人生,也照亮了我們的人生。
盧梭說過:善良的行為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我們也要像老王那樣,把這份財富用來修復人與人心中的隔閡。想到這里,心中的塊壘不覺悄然逝去。遠方的天空中出現(xiàn)一顆微小而明亮的星星,我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老王》課文原文】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課文太陽課文原文11-09
白楊課文原文03-29
山雨課文原文02-20
窮人課文原文06-27
黃鸝課文原文11-18
趙州橋課文原文12-01
馬課文原文11-24
松鼠課文原文04-19
臺階課文原文11-19